《长征》观后感300字_观后感
长征观后感作文(精选10篇)
![长征观后感作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0b3a4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c.png)
长征观后感作文(精选10篇)长征观后感篇一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长征纪录片,整个片子我和妈妈都是含着热泪看完的,每个真实故事再现,仿佛把我也带进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
纪录片让我真正的知道了长征是怎么回事。
长征是从一九三四年十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期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必须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
历程二万五千里,从江西瑞金出发时的三十万战士到达陕西延安顺利会师时不足三万人,一路上他们日夜兼程,马不停歇,风餐露宿,爬雪山,过草地,翻山越岭突破了敌人的炮火追击,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和勇气啊!让我记忆犹新的爬雪山和过草地。
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雪山上,寒冷饥饿,空气稀薄,严重缺氧威胁着每位战士的生命。
有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女战士,在不知不觉中冻掉了脚趾头,可想当时有多么的寒冷,战士们的穿戴多么简陋。
由于饥寒交加空气稀薄战士们只要坐下就再永远起不来了(牺牲了)。
还有一位战士他的身体已经埋在雪里,可是手里紧握着党证和党费,在临死前都不忘记自己是一位党员,他是多么的热爱着党和忠诚于党。
在过草地时,战士们吃完喝完了自己所带的食物,为了能活着走出去,他们就喝马尿,吃野菜,野草……有些战士吃了喝了有毒的东西活活毒死掉。
为了让伤病员能活着走出去,彭德怀元帅将自己的爱马杀掉让战士们吃。
还有很多首长将军把自己的爱马让给伤病员骑。
他们是多么团结和友爱。
通过这一幕幕真实故事的再现,让我懂得了我们现在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我们今天能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都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作为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人。
长征观后感篇二20xx年,恰逢中央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历史虽然远去了,但是我们从未忘记当年为革命牺牲的烈士,长征精神也将永远流传下去。
又是一年清明时,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清明特别节目《缅怀英烈忆长征》,深深地吸引了我。
《缅怀英烈忆长征》节目选取了江西省瑞金市黄沙村的华屋的故事,华屋也被称为红军烈士村,村里有长征时期从军的17名烈士亲手种下的17棵树,村里人说,树在就好像人在,看到树就好像看到烈士们,每一棵树背后都埋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观看长征电影观后感-长征电影观后感8篇
![观看长征电影观后感-长征电影观后感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209d81eefdc8d376ee32bf.png)
观看长征电影观后感|长征电影观后感8篇【--国庆节祝福语】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整理的《长征》电影观后感,供参考!长征观后感(1):为了迎接国庆60周年,在国庆节前期,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影片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
让我在深刻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无比地冲击和震撼,更感受到了伟大祖国那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
1934年,蒋某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疯狂地大围剿,在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性转移,从而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的艰难路程中,经历了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战役,但是让我感触最深地还是在那艰苦环境下,没有食物、没有交通工具、物资极度缺乏、恶劣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国民派部队的拦截追击,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更有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工农红军们毅然表现出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令人无比敬佩!看,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无论是大渡河还是金沙江,无论蒋某的部队有多么的精锐和残忍,都无法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更无法阻挡伟大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长征不仅仅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更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它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代人。
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发扬那顽强的拼搏精神,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长征观后感(2):为了迎接国庆60周年,在国庆节前期,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影片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
让我在深刻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无比地冲击和震撼,更感受到了伟大祖国那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
1934年,蒋某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疯狂地大围剿,在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性转移,从而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的艰难路程中,经历了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战役,但是让我感触最深地还是在那艰苦环境下,没有食物、没有交通工具、物资极度缺乏、恶劣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国民派部队的拦截追击,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更有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工农红军们毅然表现出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令人无比敬佩!看,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无论是大渡河还是金沙江,无论蒋某的部队有多么的精锐和残忍,都无法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更无法阻挡伟大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长征不仅仅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更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它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代人。
《长征》观后感(通用17篇)
![《长征》观后感(通用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8e6a2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6.png)
《长征》观后感《长征》观后感(通用17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征》观后感(通用1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看完了《长征》这部电影,林伯渠的这首诗萦绕在我耳旁,心中感慨万千。
电影中讲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一边要抵抗敌人的疯狂追击,一边要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甘肃会宁地区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一幅幅浴血奋战的画面让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长征的艰难。
相比之下,平日里连一点长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的我们真是自惭形秽。
长征途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那些互相帮助、亲密团结的瞬间,那种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都给我深深的震撼。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位十三岁的小红军在随部队前进时捡到一袋干粮却掉进了河里,她没有告诉战友们,反而用野菜塞满了腰袋。
不久后,她便因饥饿难耐倒下了,战友们了解情况后纷纷拿出干粮给她,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走完了长征路。
二万五千里长征无疑是充满艰难困苦的,但最终却胜利了。
这不仅是因为红军战士团结与坚强,像一根无法斩断的麻绳紧紧拧在一起;更因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和自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为了革命的胜利一往无前。
这也不禁令我想起了一句话:“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
”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我们心中充满希望,勇往直前必能战胜困难。
穿越历史的长河,祖国今天的和平稳定离不开革命先辈们的付出和牺牲,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长征精神”,更应该以此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发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中华文明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纪录片长征观后感300字
![纪录片长征观后感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12f6b7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0.png)
纪录片长征观后感300字篇一纪录片《长征》观后感最近看了纪录片《长征》,我心里那叫一个震撼啊!这一路,红军战士们走得可太艰难了!也许有人会问,为啥非得走这么难的路?我觉得吧,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坚定的信念!为了新中国,为了咱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咬着牙,哪怕是爬雪山、过草地,也绝不退缩!你想想,那雪山得多冷啊,风呼呼地吹,可能一不小心就被埋在雪堆里了。
草地呢,看着是一片绿,可下面全是沼泽,说不定一脚下去就出不来了。
但红军战士们怕了吗?没有!他们勇往直前,也许心里也会嘀咕“这啥时候是个头啊”,可还是坚持着走下去。
看着那些战士们相互搀扶,一起走过这艰难的路程,我感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我就在想,要是我在那样的环境里,我能行吗?可能早就哭爹喊娘了吧!长征这一路,真的太好了!好在哪?好在让我们看到了红军战士们的坚韧和勇气,让我们明白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咱们可得好好珍惜,不能忘了那些为了咱们牺牲的英雄们!你们说是不是?篇二纪录片《长征》观后感哎呀妈呀,看完纪录片《长征》,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不是那种真不好,而是被深深触动得“不好”了。
你说这长征路咋就那么难走呢?我觉得吧,那简直不是人走的路啊!可红军战士们愣是走下来了。
也许有人会撇嘴说:“这有啥,不就是走路嘛。
”嘿,您可别站着说话不腰疼!那可是翻山越岭、挨饿受冻的路啊。
想象一下,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粮食没了,水也没了,战士们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还得继续往前走。
我就想问了,这得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去啊?可能一般人早就放弃了,可红军战士没有!他们心里想着“只要能胜利,再苦再难也不怕”。
看着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这一路,充满了血与泪,充满了牺牲和奉献。
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可贵吗?他们知道!但他们更知道为了国家和人民,值得!长征这一路真好,为啥好?好就好在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英雄,什么叫不屈的精神!咱们可不能把这忘了,得把这精神传承下去,您说对吧?篇三纪录片《长征》观后感看了纪录片《长征》,我真的是感慨万千啊!这一路,红军走得那叫一个艰辛。
《长征》电影观后感
![《长征》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78153df31126edb6e1a1073.png)
《长征》电影观后感《长征》电影观后感导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篇一】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
《长征》真实再现了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
因为中央根据地的失陷,中国工农红军必须立刻实行战略性转移。
要突围敌军的第三线--湘江,由于从德国来的顾问李德和中央主要负责人博古俩人的错误指挥,从红军8.6万多人降到3万多人,红军损失巨大。
看完《长征》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使我感慨万千。
长征的精神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克服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今我们生活在他们为我们创造下的和平年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让我们把《长征》的精神用到学习、生活中,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奋斗。
1934年,蒋介石不顾日本军国主义入侵东北三省,侵略我们中华民族的事实,依旧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大围剿,在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进文秘114版权所有,文秘工作者共同的天地!行了战略转移,开始了人类历史上震惊中外的壮举——两万五千里长征。
整个长征的过程是那么的艰苦,没有食物,没有交通工具,物资极度匮乏,再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国民党部队的拦截追击,但是红军战士排除万难,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勇敢的浴血奋战,经历了无数场战斗,爬雪山过草地,走了两年的时间,终于到达了延安,取得了胜利。
在整个长征的战斗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红军的先头部队强渡大渡河成功后,国民党就调集了大量的兵力增援泸定桥,企图把红军的队伍切开,但先头部队的战士们用两天的.时间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赶在敌人增援部队的前面到达。
而后续红军部队组织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击队,攀着只剩下铁链的‘铁索桥’,冒着对面桥头堡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他们的身下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伤落入水中则必死无疑。
长征观后感300字
![长征观后感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484a86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7.png)
长征观后感300字《长征观后感300字》篇一看了关于长征的影片后,我内心的震撼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300字的描述哪能道尽长征的万分之一的波澜壮阔啊!长征,就像是一场超级漫长、超级艰苦的“荒野求生”,但又远比那要残酷得多。
红军战士们穿着破旧的衣衫,脚下是草鞋,可能走着走着就磨破了脚,可他们却要翻越无数座高耸入云的大山,那山啊,就像一个个巨大的怪兽,张牙舞爪地试图阻拦红军的脚步。
我就想啊,要是我处在那个时代,我能行吗?也许我早就被那些艰难险阻给吓趴下了。
可红军战士们不一样,他们的意志就像钢铁一样坚硬。
渡赤水河的时候,那河水湍急得就像一群发狂的野马奔腾而过,敌人的枪炮还在耳边轰鸣,可红军战士们就这么勇往直前。
他们每一个人都像是一颗燃烧的星星,在黑暗的夜空中汇聚成了一条璀璨的银河。
我觉得长征不仅仅是一段历史,它更像是一部写满了坚韧、牺牲和希望的教科书。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那可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咱们可不能忘了本,要把长征精神好好传承下去,可不能让那些英雄们白白牺牲了,你说是不是?《长征观后感300字》篇二看完长征相关的内容后,我真的是百感交集。
300字怎么够写我心中的长征呢?长征就像一场奇幻又残酷的冒险之旅。
你看那些红军战士,他们在长征途中面临的困难就像一座座大山,一座连着一座,根本看不到尽头。
有时候我就琢磨,这得是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呢?比如说过草地的时候,那草地软绵绵的,看似平静,实则暗藏玄机。
一脚踩下去,可能就陷入泥潭,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拽下去一样,生命瞬间就可能被吞噬。
红军战士们吃的是什么?野菜、草根,甚至有时候连这些都吃不上。
我想啊,我要是天天吃那些东西,估计都得哭着喊着回家找妈妈了。
可是他们却坚持下来了。
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那子弹就像雨点一样密集。
他们难道不怕吗?我觉得肯定怕,但是他们心中有更伟大的目标,为了新中国,为了人民的幸福。
这长征路啊,就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巨龙,而红军战士就是巨龙身上的鳞片,一片片闪耀着光辉。
爱国电影《长征》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
![爱国电影《长征》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398ccf8762caaedd33d4ff.png)
爱国电影《长征》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电影《长征》片长三个小时,分上、下两集,向观众展示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战略大转移的历史场景。
影片宏伟壮观,深入的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
以下是小编整理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长征,当我读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我就感到了一种伟大感,感到一种自豪感!有时又会想到毛泽东爷爷的一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赞美了红军的优秀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那天,我一打开电视就看到了《长征》这部电影这在播放!我入神的看起来,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机。
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高兴,我悲戚,我感动。
我高兴的是红军用自我手上的枪支,炮火打倒了一个个日本人,那一个个日本人的血迹散在地上,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心中有种自豪感。
我悲戚的是日本人用着自我那一些小聪明与阴谋赢了一场又一场战争,而我们的红军不断的受伤,不断地牺牲,可他们没有放弃,一向坚持着!我感动的是一位红军看到了敌人正在发出子弹,射向战友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为战友挡下了那一颗子弹。
而他牺牲了,我顿时眼眶里滚动着泪花。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飞夺泸定桥”。
那是1935年5月,红军在强度大渡河成功后,国民党调集很多兵力增援泸定桥,企图把红军的队伍切开,但先头部队的战士们用两天的时间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赶在敌人增援部队的前面到达。
红军组织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击队,攀着只剩下铁链的“铁索桥”,冒着对面桥头的敌人的枪林弹雨,缓慢前进他们身下的河水十分流得十分急,一旦失手或受伤落入水中则必死无疑。
但红军们依然冒着密集的炮火,勇敢顽强的向前冲,一个掉下去,下一个冲上来,受伤的战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还在向敌人射击。
所以战士们都要齐心协力,不能有一点儿闪失!红军们到了央金山海拔四千多米高,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积雪。
电视剧《长征》观后感
![电视剧《长征》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28d801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a.png)
电视剧《长征》观后感电视剧《长征》观后感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今天,战争的硝烟早已从我们身边散去,再看长征,长征留给我们的是苦痛的回忆,是全世界的感慨,是战无不胜的长征精神!第一,长征所唱响的是中国人民对自由的向往,对国家、对政党、对自己的信任!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有能力改变现实,有能力改变世界,有能力创造历史!只要运用好我们的双手,合适的运用我们自己的主管能动性,没有什么不可能!长征所完成的不仅仅是战略转移,还为新的革命阶段的到来酝酿了力量,最重要的是其对于人的生命、尊严的倡导和践行.长征,二万五千里一路走来,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权、发展权的斗争.人在社会上的存在,不仅仅要贡献义务,还要获得自身生存繁衍的条件,在当时内外夹击、重重压迫的情况下,人要想想获得真正称之为“人”的自由和生活,就必须斗争.长征和革命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就其精神内涵则是中国历史上不绝如缕的对人的价值和权利的追求传统的外在体现.第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最原初的精神支持和精神动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这样写道,而我想给它的后面加上一句——“敢于审视真实的自我”,没有我们“敢于自省,敢于正视自己缺点,敢于努力改正自己的瑕疵”的共产党人,就不会有长征的伟大胜利!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品质,这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他指导我们推翻三座大山,带领我们取得长征的胜利,进一步取得改革开放的胜利!第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发展强盛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共产党在历史赋予的重任面前,义无反顾,卧薪尝胆,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走完了充满艰辛坎坷的漫漫长征路,带领中国革命和社会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历史上无数鲜活的例子也一次次的证明了这种精神力量的强大和重要.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运用这个法宝取得胜利的典范,并以其穿越时空的魅力鼓舞着新时代的建设者为了民族繁荣强盛的理想继续奋斗.“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这首歌贯穿《长征》这部电视剧中,听着它心里总有一些说不出的沉重,这一首《十送红军》唱出了人民心中的红军,唱出了人民心中的共产党,我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个处处为国为民的政党感到骄傲,更为我加入这样一个先进的政党而深深地感到责任重大.我们要努力让长征精神永远的传递下去,让红军精神永远的传递下去,让我们的党的精神永远的传递下去,把这首歌永远的唱下去!电视剧《长征》观后感2适值建党九十周年来临之际,省院在全省检察系统开展了“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按照活动部署,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重新观看了电视剧《长征》,受到了一次非常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长征观后感300字5篇
![长征观后感300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5f523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e.png)
长征观后感300字5篇长征观后感300字1星期五的下午,学校组织了去电教厅观看电影,《长征》。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
半个世纪以前,战斗在长江南北各根据地的主力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红军部队,为了挽救革命的危机,实行了战略大转移。
红军战士靠自己的双腿,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难万险,历时一年有余,途经十多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战胜了国民党军队从地上到空中的围追堵截,在中国的西北部胜利会师。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经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情况下,忍饥挨冻,爬雪山,过草地,依靠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胜利信心,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胜利。
意志薄弱的人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感情的力量小,会被困难吓倒,做事情往往半途而废。
即使在遭受挫折和失败时,坚毅的人也不气馁,不灰心,不屈不挠继续奋斗,直到取得胜利。
我要做一个坚毅的人。
长征观后感300字2长征是一首不朽的历史壮歌。
在一声声枪炮声之中,红军接二连三地倒下......在一声声冲锋号之中,红军奋勇前进......"和敌人血拼到底!”“冲啊!”在湘江战役之中,红军损失惨重人员大大减少。
他们投降了吧?不绝不。
红军像发怒的狮子和敌人血战到底!长征是战斗机,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器。
365个日日夜夜,红军就是这样挺过来的。
如果要问我红军的力量源于那里?我回毫不犹豫地回答----团结。
如果没了团结,那会是什么样?是反目成仇,是放弃长征?湘江战役,`强渡乌沙江,巧渡金沙江.....看啊,这就是红军立下的赫赫战功!同样做为中国人,我们难道不为他们感到骄傲吗?不该以他们为荣吗?长征是一笔伟大财富;长征是是我们永远进取的力量源泉;长征是顽强的化身;长征是团结的象征!作为后辈,我们应该做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让祖国永远屹立世界高峰!长征观后感300字3在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我校举行了纪念活动。
今天,我们观看了《长征》这部电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观后感300字四篇
![《长征》观后感300字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de20d8453610661fd9f4f6.png)
《长征》观后感300字四篇-读后感大全《长征》观后感300字1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能看见爷爷看的打仗片。
今天老师也让我们看长征。
还要写读后感,今天我也要看看我的老前辈红军怎样跟敌人敌斗争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就能想起那些前辈们。
为人们过上好日子,打江山的红军战士们,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精神永远的留在人们的心里。
看了巜长征》的故事,我看着那些无数的红军经历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爬过山川走过冰天雪地地走过我二千五万里长征,他们没吃没穿条件非常艰苦,他们为了新中国,不怕牺牲,坚强的革命精神他鼓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要让我们记住这来之不易的新中国,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
《长征》不仅是一段光荣的历史,也是一种坚强的精神,他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让我们记住他们,让我们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在不困难面前不要低头,做一个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长征》观后感300字2长征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开端,也是一个世界奇迹。
长征的队伍徒步走了二万五千里之远,他们不是简单的的徒步,而是背着炸药包,枪支等东西走的。
在长征的路途中发生了许多事,有些事十分危险,稍不留神,稍微停顿就造成全军覆灭。
比如说过湘江,一三:三团为了掩护主力部过湘江,二团几乎全没了,只跑出几个人,三团也没有几人了。
一团还有三十人过了湘江,就是因为主力部队多走了两天,就让一个团全军覆灭。
国民党的力量是多么可怕,从那次以后,红军主力部心神不定。
在渡赤水时,没有桥,需要强渡,可有人说!“渡赤水会不会变成第二个湘江呢?”这时毛主席说:”不会!”之后就有了四渡赤水的著各故事。
在过大渡河时,敌军还有三日到达战场,用船要一个月,所以只能由泸定桥过河。
可木板都被拆了,所以二十多人在前冲锋,后面的人就在后面放木板,最后终于过去了,这就是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在过草地时好多人都在中途饿死了,有部分人吃树皮,吃草根活了下来。
长征是不容小觑的,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是伟大的象征。
红色影片《长征》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
![红色影片《长征》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bb3f9d6c85ec3a86c2c51e.png)
红色影片《长征》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电影《长征》对于影片的艺术成就、历史意义、现实作用,我就不去分析了。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那么一些问题:红军是凭借什么才能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甩掉围追堵截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国民党的军队,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以下是我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长征》观后感范文一今日午时,厅机关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干部观看电影《长征》,当我赶到七楼会议室时电影刚刚开演,不知是何缘故,平日里能够容纳二、三百人的会议室今日显得冷清了许多,很多位置都空着。
我选择了最终一排的空位坐了下来。
平日里习惯了在电影院看电影,而今在会议室看电影,虽然窗帘都拉上了,但心里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与以往的战争影片电影相比,《长征》不再以领袖人物为主要刻画对象,而是经过一个小红军战士的视角,将视点主要对准基层官兵,再现长征的艰苦卓绝。
无论是开篇湘江大战的长镜头带来的震撼力和心理时间延续力,还是飞夺泸定桥时镜头的紧迫感和冲击力,或是尾声时少数民族战士达尔火将红旗插上高地时那凄美至极画面,都为这部影片的成功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曲大师张千一的音乐紧紧抓住了影片的节奏,经过他的音乐情绪的渲染,影片的大片气势更是无与伦比。
男主角钟秋年仅十七岁,可是成熟的演技使他担任这部大片的主角丝毫不显单薄。
影片充满了浓浓的深情,飞夺泸定桥是全篇最精采的部分,也是最动人的部分,如果说其他场面让我饱含热泪的话,那么这一场面则让我热血沸腾、震撼不已。
影片站在今日时代的高度,对主题思想进行深度的开掘,表现红军战士“跟着走”的坚定梦想信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影片用一家人的悲欢离合串联起主人公的整个情感经历和心路历程,实现以小见大、真实感人、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真正触摸到了长征的精髓所在,体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高度统一,具备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是激励人们继承革命先辈遗志,激发人们深厚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的精品力作。
长征电影观后感6篇
![长征电影观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f7af7ee45c3b3567ec8bc9.png)
《长征电影观后感》长征电影观后感(一):在党支部的安排下我们观看了电影《长征》。
电影的开篇就向我展示了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红军战士冒着枪零弹雨奋勇突击。
每次看到这样的战争场面,我总会思考此刻能在和平年时代里学习和生活,是那些无名的英雄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
我很惭愧,在看《长征》这部电影时现场的气氛有些嘈杂,我们就应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怀着对革命烈士无比崇敬的情绪去观看。
《长征》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的地方,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
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
电影《长征》介绍了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
而且这时国民党已决定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
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在毛泽东等人的力争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先的战略计划,决定争取主动,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
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又重温了这次具有重大好处的会议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好处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状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出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
长征的观后感300字
![长征的观后感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13f14d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d.png)
长征的观后感300字今天,我在网上观看了《长征》这部电影。
以前总听说长征的事情,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完影片后才明白了长征有多么伟大、多么感人,我被深深地吸引了。
那么你知道《长征》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长征的观后感300字,希望你喜欢。
长征的观后感300字1昨天下午,我上网看了《长征》这部电影,我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深深地被影片中红军战士那种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怕艰难困苦,勇于牺牲的忘我精神而感动。
雪皑皑,夜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多么艰苦的生活啊!可红军战士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理想高于天。
是啊,红军长征的丰功伟绩是千古唯独,万世无双的,红军长征的壮烈和坚韧是惊天地、泣鬼神、是人神共仰的,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是凡人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红军长征的精神是举世齐颂、万国同歌、亿民共赞的。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伟大天兵神威,翻开了中国共产党从艰苦走向胜利,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新一页,宣告了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推翻蒋家王朝,中华民族不是东亚病夫,而是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之子。
在看《长征》影片时,我高兴、我悲戚、我感动、我流泪。
看到那湘江激战、那四渡赤水、那抢渡乌江、那飞夺泸定、那爬雪山、过草地、攻克腊子口,以及马蹄声急,见到那一个个倒下去的革命先烈,使我一次次流下了热泪,那十盼红军的旋律在我耳边不时回环,那千万红军的身影不时在我脑中呈现,那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无时不在我心中回荡着。
记得毛泽东曾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足见长征意义的重大,足见长征人的坚韧与顽强。
忘不了长征中的成功的笑声,忘不了长征中失败后的志气;忘不了在成功与失败背后的一滴滴鲜血。
通过观看长征影片,使我受了一次深刻地革命传统教育,我一定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困苦、坚韧不拔的精神,用长征的精神激励我努力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
《长征》观后感(精选15篇)
![《长征》观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e8705d0029bd64793e2c3c.png)
《长征》观后感(精选15篇)《长征》观后感1当我看完《长征》这部影片后,我被影片中红军战士不怕危险,永往直前的精神所震撼,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一段:一天,红军要渡过一条河,那条河很深,水势汹涌,红军缺少渡河的船只,而敌人又在对岸阻挡红军的进攻,部队只能冒险从没有桥面的铁链上通过,战士一边在铁链上爬行,一边与敌人激战,在激烈的战斗,有的红军战士在战斗中牺牲。
在千钧一发之际,指挥员说:“冲啊!”战士们鼓起勇气,冲过了烈火。
战斗终于胜利了,战士们欢呼雀跃。
观看了这部影片,我知道了,在长征途中牺牲了许多战士,战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我们要把长征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长征》观后感2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了电影《我的长征》,讲述了长征经历者王瑞老人回忆自己年轻时在长征时与敌人进行生死战斗的历程。
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内容,给我们上了一堂历史教育课,影片中那腥风血雨的场面令我震撼。
最难忘的要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场面了,红军要经过桥面十三根铁索,面对桥下水流湍急的泸定桥,他们不退缩,面对敌军的枪林弹雨,他们不畏惧,凭着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铺开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红军战士这种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缺少的吗?今天,我们已成了笼中之鸟,经不起磨练,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甚至逃避。
在这些红军战士面前,我们应该感到羞愧!我想,今天我们不需要再去飞夺泸定桥,不需要去四渡赤水河,但长征精神不能丢,要让它永驻人心,发扬光大。
革命先烈用血肉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可贵的红军精神,才能去迎接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挑战。
想想长征二万五,看看革命老前辈,我们的心灵会得到洗涤,我们的斗志正受到鼓舞。
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你感觉到了吗?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你看到了吗?那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让我们抖擞精神。
在影片末尾,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时刻鼓励着我,要勇往直前,不退缩。
长征电影观后感300字
![长征电影观后感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e0ff9e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d.png)
长征电影观后感300字
看完长征电影,我整个人都被震撼到了。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面临的困难那可太多了。
翻雪山时,那厚厚的积雪像个大怪兽,想要把他们吞噬,战士们却一步一步坚定地往上爬,冻得脸通红,手脚麻木也不停歇。
过草地时,到处是泥泞和陷阱,一不小心就可能陷进去,他们相互搀扶着,像一群患难与共的兄弟。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战士们饿得前胸贴后背,却还坚守纪律,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有个小战士找到一点野菜,高兴得像发现了宝藏,和战友们分享时那灿烂的笑容,真让人动容。
想想自己,平时遇到一点小挫折就想放弃,走几步路嫌累,吃的不合口味就抱怨。
看了这部电影,我才知道自己多幸福,也明白了坚持和信念的力量。
这长征精神就像一束光,照亮我内心,以后我也要像红军战士一样,勇敢面对困难,不轻易低头,让这精神在我身上延续。
长征电影300字观后感
![长征电影300字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ec3883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9.png)
长征电影300字观后感
作为观众,我观看了电影《长征》并且在此写下我的观后感。
这部电影基于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党”)的长征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中国革命的艰辛、荣耀、英勇和信仰。
电影通过深情地刻画了红军将士和领导人物的一系列曲折事迹,以及他们为追求真理、阶级解放而英勇战斗的精神。
电影的主角之一是毛泽东。
在这部电影中,毛泽东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智慧、果决和出色的领导才能。
他能够快速制定策略和指导红军的行动,同时坚持自己的意志,是一个优秀的革命领导者。
第二个主角是周恩来。
周恩来是一位十分会讲道理的人,他能够说服与之合作的各方,不断解决问题并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
他在紧要关头保持冷静,并一直带领红军走向胜利。
影片中还有其他的角色,比如彭德怀、王若风以及许多普通士兵。
他们无私奉献并为了革命牺牲。
电影为观众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例如,歌曲《红旗颂》中唯美的乐曲和恢弘的画面,使人不由得想起了那片青山。
另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在火车上的对话。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对话表现了其在革命战争中的领导才能及时机敏。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是一部有力的作品,它不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分析了革命成功的原因。
此外,电影还反映了革命时期的不同人群(领导人员、普通红军和群众)在政治和战争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
电影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和启示,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它让我们意识到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并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坚定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观后感600字_观后感
长征,当我读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我就感到了一种伟大感,感到一种自豪感!有时又会想到毛泽东爷爷的一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赞美了红军的优秀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那天,我一打开电视就看到了《长征》这部电影这在播放!我入神的看起来,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机。
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高兴,我悲戚,我感动。
我高兴的是红军用自己手上的枪支,炮火打倒了一个个日本人,那一个个日本人的血迹散在地上,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中有种自豪感。
我悲戚的是日本人用着自己那一些小聪明与阴谋赢了一场又一场战争,而我们的红军不断的受伤,不断地牺牲,可他们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着!我感动的是一位红军看到了敌人正在发出子弹,射向战友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为战友挡下了那一颗子弹。
而他牺牲了,我顿时眼眶里滚动着泪花。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飞夺泸定桥”。
那是1935年5月,红军在强度大渡河成功后,国民党调集大量兵力增援泸定桥,企图把红军的队伍切开,但先头部队的战士们用两天的时间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赶在敌人增援部队的前面到达。
红军组织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击队,攀着只剩下铁链的“铁索桥”,冒着对面桥头的敌人的枪林弹雨,缓慢前进他们身下的河水非常流得非常急,一旦失手或受伤落入水中则必死无疑。
但红军们依然冒着密集的炮火,勇敢顽强的向前冲,一个掉下去,下一个冲上来,受伤的战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还在向敌人射击。
所以战士们都要齐心协力,不能有一点儿闪失!红军们到了央金山海拔四千多米高,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积雪。
可战士们没有放弃。
我认为,红军避免覆灭的原因,在于将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特别是后卫部队敢打的劲头,给红军带来了喘息的机会。
这等等的经验,我们都要吸取教训,发扬红军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不怕牺牲,众志成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将无往而不胜。
我们的祖国在进步!让我们这些祖国的鲜花更加为祖国而奋斗起来吧!为了祖国更加起来。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开始做好准备吧!不为祖国做贡献的话,那就不能做有害祖国的事。
这样才能让祖国更加强大起来。
我们祖国才不会如以前一样,被别的国家的人踩在脚底下了。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红军们的伟大!那种优秀的品质,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长征》观后感300字_观后感
【第1篇】
在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我校举行了纪念活动。
今天,我们观看了《长征》这部
电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岸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毛主席在长征时作的。
这首诗深刻地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艰辛,他们不畏艰难,踏过了二万五千里。
红军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坚信:中国要富强靠的不是神仙黄帝,而是自己。
在看《长征》中。
最令我感动的是在雪山上:那里的雪花满天飞舞,北风呼呼地吹来,战士们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北风就象刀割一样吹在战士们的脸和身体上。
行进中,每个战士都不敢坐下休息一会儿,因为他们都知道一坐下来就会永远都不能站起来。
这些艰苦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课室的小学生们是无法体会到的。
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甚至可以牺牲自己性命换取人民幸福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红军战士的精神激励自己,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努力把自己陪养成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第2篇】
暑假我观看了《长征》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长征中红军翻过了无数座大山,跨过了上百条河流,最后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国民党聚集几十万大军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
围了一圈又一圈。
红军在毛主席和其他革命家的正确指挥下,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红军由8万牺牲的只有3万人了。
最后红军冒着敌人的飞机和大炮,不畏牺牲,勇往直前。
爬雪山,过草地,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趴涉,突破敌人的围剿,最后,到达延安陕北红军会师。
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毛主席受了伤,医生要毛主席躺在担架上走。
毛主席说:“这点小伤不碍事,我能坚持。
你让受了重伤的战士躺在担架上。
”毛主席的这句话深深的印在我脑海中。
毛主席受了伤,他不担心自己,而是为战士着想。
带领红军坚持革命,打倒国民党,成立新中国。
让人民都有饭吃,让像我这么大的孩子都能高高兴兴上学。
毛主席的话让我想起了生活中一些事。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想到自己而不顾别人。
我们上自习课的时候自己做完了作业就找其他同学玩,不管别人做什么,影响别人学习。
上手工课的时候好多同学做了一半就没做了,但有一部份同学坚持下去后做的很好。
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生活中要多为别人着想,不能只顾自己;做事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