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杨朔散文模式_再解读_十七年_散文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blioteka Baidu
78
云梦学刊
2009 年
写实化的情况下,他希望找到一种新的散文写作元素。 由此 出 发 ,以 1956 年 《香 山 红 叶 》的 发 表 为 前 奏 ,开 始 将 诗 歌 中 意境的营造引入散文的创作,强化了散文的诗化特征。 作者 所追求的是突破当时散文创作单调的局面, 其内涵与外延 表现为一种同一性, 虽然只是一种新的散文创作理念和个 人的艺术探索,但其首倡之功不可抹杀。 作为创作的成果, 杨朔散文作品具有相通的共性, 即是强调诗意描写与主观 情感的介入,通常是以物、情、理的“三段式”的圆形结构出 现,并迅速获得认可。 而作为接受主体的广大读者,也在其 间充分发挥了“完形”功能。 20 世纪 50、60 年代以冰心、洁泯 等名家为代表的批评家们以高度的热情对这一新的散文质 素的出现予以了高度关注和认同。 在以评论家为主流的精 英读者眼中, 该散文创作方式的内涵与外延开始扩大并具 有相当的区分性。 从内涵上来说,强调的是散文内容与形式 的统一性、抒情表达的必然性;从外延来说则是强调杨朔散 文被推崇为范本模式之后所形成的散文创作一元化倾向。 而从作为接受主体的普通读者来考察, 杨朔散文的内涵几 乎消失殆尽,这就必然导致外延的简单化,他们所接受的仅 仅 是 作 为 一 种 写 作 的 程 式 ,即 物 (景 )、情 、 理 的 情 感 抒 写 方 式,并在个人的写作实践中大量加以运用,这样就不难理解 20 世 纪 50 年 代 末 以 来 抒 情 散 文 写 作 出 现 大 量 “复 制 ”类 文 章的状况了。 事实上,两大读者接受群体分别从理论提升、 创作实践上充当了这一模式拥护者的角色, 一方面扩大了 该模式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也“麻醉”了作者的创新细胞, 成就了其艺术惰性, 同时也直接加速了这一模式走向封闭 化的过程,无法再有新的突破。 在笔者看来,杨朔散文模式 的界定当在肯定梁衡提出的内容和形式模式上再加上 “效 果模式”,也即是我们常提到的影响研究。 在这一模式定型 的前提下,侧重分析读者的阅读心理与阅读反应,从而阐释 杨朔散文“诗化模式”的当代意义。
存在认识上的不一,持肯定与否定态度者皆有。 “杨朔散文模式”是特定时期时代与读者的共同作用而成。
关键词:杨朔; 散文;散文模式 ;成因
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6365(2009)06-0077-04
作为当代散文三大家之一的杨朔, 其散文作品在建国 后至 20 世纪 80 年代一度风 行 ,影 响 广 泛 ,甚 至 形 成 一 种 广 为 效 仿 的 “杨 朔 体 ”或 “杨 朔 散 文 模 式 ”, 成 为 散 文 研 究 领 域 的重要论题和热点问题之一。
中化意而得。 关于从古典诗歌中化意之说,一是化旧意为新 境,如作者在《泰山极顶》一文中所写到登顶一览祖国繁荣 景 象 时 写 到 “那 不 是 什 么 ‘齐 烟 九 点 ’” 的 意 境 , 正 是 从 边 塞 诗人李贺诗歌《梦天》“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中化出。 又如《香山红 叶》中,作者以“红叶”喻老向导,写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 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就重新诠释 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古典意境。 二是通过注入新的时代 精神,对原有意境加以逆向处理,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唐代罗隐的笔下, 描写蜜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 辛苦为谁甜”(《蜂》),诗中所表现的是作者对蜜蜂的怜惜与 不平之情;而在杨朔散文《荔枝蜜》中,作者写到“蜜蜂是在 酿 蜜 ,又 是 在 酿 造 生 活 ”,洋 溢 着 昂 扬 的 积 极 进 取 的 时 代 精 神,与前者迥然不同。 而从具体写作方式来看,作者在整体 意境营造的前提下,着重从艺术手法、艺术构思和散文语言 三个方面借鉴了诗歌创作的宝贵经验。 在艺术手法上,杨朔 在散文创作中借鉴并创造性地发挥运用了古典诗歌中常用 的“比兴”手法,也就是灵活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 手法。 散文和诗都是抒情的文体,情感的真实灌注是其共通 点之一,杨朔在写作中就很好地注意到了这点,尽可能地做 到物、情、理的有机统一,并力求创新。 在谈《画山绣水》创作 体会时,他说“自然界的山水很多很美,要写出特点来,得花 很大的功夫,弄不好,会落套。 ”在《樱花雨》的写作中,就别 出心裁,赋予了樱花新的象征意义。 在艺术构思上,杨朔继 承了古典诗歌注重构思的特点,曾谈到自己“动笔写时,我 也不以为自己是写散文, 就可以放肆笔墨, 总要像写诗那 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 在 其散文构思中,杨朔汲取古代诗歌设置“诗眼”的经验,确定 散文结构的焦点, 往往由关键字词或中心句衍生出行文脉 络,使文章的布局谋篇具备凝聚力和概括力。 以《海市》为 例, 其主旨是赞美新中国成立后长山列岛的美丽风情和渔 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全文以一个“寻”字统领全篇,展开行 文,流畅自然。 其它如《茶花赋》中的“醉”字、《雪浪花》中的 “咬”字、《泰山极顶》中的“躲”字等等,均为此中范例。 回归 散文写作基本构成元素,杨朔散文的语言也是非常精致的。 在这一点上,杨朔充分释放了其古典诗词的有效积累,对其 散文语言进行了锤炼。 如《荔枝蜜》中写到作者到荔枝林深 处 采 访 时 ,“正 当 十 分 春 色 ,花 开 得 正 闹 ”, 就 巧 妙 地 化 用 了 宋祁《玉楼春》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 显得精炼含蓄。
作为小说家的杨朔, 其创作前期大量的小说写作无疑 也为杨朔后期散文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集中到一点则 体现为在散文的有限空间中成功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是展 示和塑造人物的有效文体, 而早期的杨朔正是以小说写作 而步入文坛的。 从 1938 年 《广 州 日 报 》连 载 其 中 篇 小 说 《帕 米尔高原的流脉》到 1952 年 代 表 性 长 篇 《三 千 里 江 山 》的 完 成再到 1959 年《洗兵马》第一部 《风 雨 》的 完 成 ,他 一 共 写 了
一 长期以来,人们对杨朔散文模式①的认识不一。 20 世纪 50 年 代 至 “文 革 ”前 ,评 论 界 对 杨 朔 散 文 的 认 识 大 都 停 留 在 其散文的艺术手法和风格层次, 主要是通过文本细读的方 式对杨朔散文进行分 析 和 鉴 赏 。 洁 泯 在 1962 年 第 2 期 《文 学 评 论 》发 表 《谈 杨 朔 的 几 篇 散 文 》,较 为 全 面 地 评 价 了 杨 朔 建国后的散文创作。 作者在分析《秋风萧瑟》、《海市》等作品 的基础上,从杨朔散文的诗意、笔法的曲致、艺术的含蓄性、 写人写景的特色四个方面做了梳理。 同期还先后有《〈海市〉 打动了我的心》、《诗的散文》、《诗写的散文—读杨朔的 〈东 风第一枝〉》、《思 想 技 巧 及 其 它— ——读 〈东 风 第 一 枝 〉》、《一 篇饱含诗意的散文— ——〈雪 浪 花 〉》等 文 章 相 继 发 表 ,但 大 都 局限于对杨朔散文作品的感性阅读和评论。 进入新时期以来, 对杨朔散文的研究在前期文本细读 的基础上,逐渐走向整体化、宏观化,更注重的是从理论层 次上对杨朔散文模式进行辨证的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出版 的有关杨朔散文研究的专著有吴周文的《杨朔散文的艺术》 和邓星雨的《蓬莱诗魂》。 《蓬莱诗魂》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 分是对杨朔散文艺术的整体性研究; 第二部分则是对文本 的鉴赏和解读, 但仍然没有走出早期杨朔散文研究文本中 心化的定势。 1984 年《杨朔散文的艺术》一书出版,较全面系 统地对杨朔散文进行了文本和理论两个层面的研究。 论者 吴周文明确指出杨朔诗化散文理论指导下的创作实践,使 其散文作品在意境营造、艺术构思、人物描写、结构艺术、文 学语言和个性风格等方面具备了杨氏的独特性, 从而比较 完整的构建了其散文美学,并提出了“杨朔体散文”的概念。
二 杨朔散文模式的形成原因在散文理论界历来是众说纷 纭,有必要进一步做好廓清的工作。 总体而言,其成因有二: 一是创作主体的前结构生成;二是“十七年”的强势外在语 境。 就创作主体而言,首先是对杨朔身份的确认。 杨朔具有 双重身份,集文学家与阶级战士于一身,可说是党员作家的 突出代表。 作为文学家,又是多面手,写过诗歌、小说、散文。 作为诗人,杨朔虽然很少正式发表诗歌作品,但从未停 止过诗歌的写作, 先后写 下 了 70 多 首 旧 体 诗 作 , 古 风 、律 诗、绝句兼而有之。 抒怀名作是 1944 年在延安所作的《雨夜 遣怀》:“四山风雪夜凄迷,夜色浓中啼晓鸡。 自有诗心如火 烈,献身不惜作尘泥。 ”纵观杨朔一生,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 缘,而这也必将对其散文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杨朔的诗人气质,使其对社会生活保持 着相当的敏感和热情,善于发现和捕捉新生活的诗意。 其次 是作者在散文写作中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借鉴和创造性运 用。 从整体来看,杨朔在散文写作中极为注重意境的营造, 有的意境从社会生活万象中觅得, 有的就直接从古典诗歌
之后,吴周文接受“杨朔模式”的提法,并把“杨朔模式”的典 型意义放置到十七年散文的整体创作背景中加以考察,指 出 “十七年散文因说真话抒真情美学原则的弱化以致丧失 而形成了散文创作一统化的审美思维方式,是‘杨朔模式’ 的第一层含义; 那么杨朔和众多散文家在艺术表现方面的 诗意倾向与追求,则是‘杨朔模 式 ’的 又 一 层 含 义 ”。 ②另 外 , 吴周文还将“杨朔模式”的艺术精神追溯至“五四”时期,认 为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美文”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80 年 代 中 期 梁 衡 先 生 先 后 发 表 三 篇 文 章③,提 出 了 “杨 朔 散 文 模 式”的问题,主要归结为两点:一是分析“杨朔模式”的含义, 认为大致包括内容模式(涉及到题材)和形式模式(涉及到 体 裁 和 创 作 方 法 );二 是 由 杨 朔 散 文 创 作 提 出 散 文 写 “真 实 ” 的讨论。 从“杨朔体散文”说法的提出到“杨朔散文模式”概念 的形成,人们对杨朔散文的认识突破了过去的单一视角和个 案分析,开始注意在还原杨朔散文创作背景的基础上,以辨证 和批判的视角切入其散文创作影响的分析,从学理意义上来 看当是一种中性的判断方式,持论较为精当。 20 世纪 90 年代 以来,人们对杨朔的散文表现出一种激烈的否定,尤以马俊山 和余杰为代表。 前者先后发表三篇文章④,态度鲜明地否定了 杨朔的散文创作。马俊山提出了“人非人”、“时文而非散文”两 个命题,着重分析了杨朔在特殊时期散文创作主体个性的萎 缩和文体的退化,所持的是一种完全贬低的态度。 而余杰《单 调散文》一文的批判则相当偏激,他认为杨朔散文是产生于 “六十年代的新八股”,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枯燥无味的编造”, 是对中国散文传统的“可耻的背叛”;而杨朔模式则更是“一个 未被清理的公害”,是“一剂致命的毒药”。
第 30 卷 第 6 期 2009 年 11 月
云梦学刊 J ourna l of Yunme ng
Vol.30, No.6 Nov. 2009
“杨朔散文模式”再解读
— ——“十七年”散文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
陈绪清
(湖南理工学院 校长办公室, 湖南 岳阳 414006)
摘 要:杨朔散文作为“十七年” 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代散文研究领域的典型个案。 人们对“杨朔散文模式”
由此看来,从 20 世 纪 50 年 代 中 期 至 今 ,人 们 对 杨 朔 散 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 因此,有必要辨析“杨朔散 文模式”的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作一界定。 具体说来,可 分为三个层次。 对作者本人而言,在当时散文创作通讯化、
收 稿 日 期 :2009-07-10 作者简介:陈绪清(1979- ),男,湖南华容人,湖南理工学院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78
云梦学刊
2009 年
写实化的情况下,他希望找到一种新的散文写作元素。 由此 出 发 ,以 1956 年 《香 山 红 叶 》的 发 表 为 前 奏 ,开 始 将 诗 歌 中 意境的营造引入散文的创作,强化了散文的诗化特征。 作者 所追求的是突破当时散文创作单调的局面, 其内涵与外延 表现为一种同一性, 虽然只是一种新的散文创作理念和个 人的艺术探索,但其首倡之功不可抹杀。 作为创作的成果, 杨朔散文作品具有相通的共性, 即是强调诗意描写与主观 情感的介入,通常是以物、情、理的“三段式”的圆形结构出 现,并迅速获得认可。 而作为接受主体的广大读者,也在其 间充分发挥了“完形”功能。 20 世纪 50、60 年代以冰心、洁泯 等名家为代表的批评家们以高度的热情对这一新的散文质 素的出现予以了高度关注和认同。 在以评论家为主流的精 英读者眼中, 该散文创作方式的内涵与外延开始扩大并具 有相当的区分性。 从内涵上来说,强调的是散文内容与形式 的统一性、抒情表达的必然性;从外延来说则是强调杨朔散 文被推崇为范本模式之后所形成的散文创作一元化倾向。 而从作为接受主体的普通读者来考察, 杨朔散文的内涵几 乎消失殆尽,这就必然导致外延的简单化,他们所接受的仅 仅 是 作 为 一 种 写 作 的 程 式 ,即 物 (景 )、情 、 理 的 情 感 抒 写 方 式,并在个人的写作实践中大量加以运用,这样就不难理解 20 世 纪 50 年 代 末 以 来 抒 情 散 文 写 作 出 现 大 量 “复 制 ”类 文 章的状况了。 事实上,两大读者接受群体分别从理论提升、 创作实践上充当了这一模式拥护者的角色, 一方面扩大了 该模式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也“麻醉”了作者的创新细胞, 成就了其艺术惰性, 同时也直接加速了这一模式走向封闭 化的过程,无法再有新的突破。 在笔者看来,杨朔散文模式 的界定当在肯定梁衡提出的内容和形式模式上再加上 “效 果模式”,也即是我们常提到的影响研究。 在这一模式定型 的前提下,侧重分析读者的阅读心理与阅读反应,从而阐释 杨朔散文“诗化模式”的当代意义。
存在认识上的不一,持肯定与否定态度者皆有。 “杨朔散文模式”是特定时期时代与读者的共同作用而成。
关键词:杨朔; 散文;散文模式 ;成因
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6365(2009)06-0077-04
作为当代散文三大家之一的杨朔, 其散文作品在建国 后至 20 世纪 80 年代一度风 行 ,影 响 广 泛 ,甚 至 形 成 一 种 广 为 效 仿 的 “杨 朔 体 ”或 “杨 朔 散 文 模 式 ”, 成 为 散 文 研 究 领 域 的重要论题和热点问题之一。
中化意而得。 关于从古典诗歌中化意之说,一是化旧意为新 境,如作者在《泰山极顶》一文中所写到登顶一览祖国繁荣 景 象 时 写 到 “那 不 是 什 么 ‘齐 烟 九 点 ’” 的 意 境 , 正 是 从 边 塞 诗人李贺诗歌《梦天》“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中化出。 又如《香山红 叶》中,作者以“红叶”喻老向导,写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 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就重新诠释 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古典意境。 二是通过注入新的时代 精神,对原有意境加以逆向处理,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唐代罗隐的笔下, 描写蜜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 辛苦为谁甜”(《蜂》),诗中所表现的是作者对蜜蜂的怜惜与 不平之情;而在杨朔散文《荔枝蜜》中,作者写到“蜜蜂是在 酿 蜜 ,又 是 在 酿 造 生 活 ”,洋 溢 着 昂 扬 的 积 极 进 取 的 时 代 精 神,与前者迥然不同。 而从具体写作方式来看,作者在整体 意境营造的前提下,着重从艺术手法、艺术构思和散文语言 三个方面借鉴了诗歌创作的宝贵经验。 在艺术手法上,杨朔 在散文创作中借鉴并创造性地发挥运用了古典诗歌中常用 的“比兴”手法,也就是灵活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 手法。 散文和诗都是抒情的文体,情感的真实灌注是其共通 点之一,杨朔在写作中就很好地注意到了这点,尽可能地做 到物、情、理的有机统一,并力求创新。 在谈《画山绣水》创作 体会时,他说“自然界的山水很多很美,要写出特点来,得花 很大的功夫,弄不好,会落套。 ”在《樱花雨》的写作中,就别 出心裁,赋予了樱花新的象征意义。 在艺术构思上,杨朔继 承了古典诗歌注重构思的特点,曾谈到自己“动笔写时,我 也不以为自己是写散文, 就可以放肆笔墨, 总要像写诗那 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 在 其散文构思中,杨朔汲取古代诗歌设置“诗眼”的经验,确定 散文结构的焦点, 往往由关键字词或中心句衍生出行文脉 络,使文章的布局谋篇具备凝聚力和概括力。 以《海市》为 例, 其主旨是赞美新中国成立后长山列岛的美丽风情和渔 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全文以一个“寻”字统领全篇,展开行 文,流畅自然。 其它如《茶花赋》中的“醉”字、《雪浪花》中的 “咬”字、《泰山极顶》中的“躲”字等等,均为此中范例。 回归 散文写作基本构成元素,杨朔散文的语言也是非常精致的。 在这一点上,杨朔充分释放了其古典诗词的有效积累,对其 散文语言进行了锤炼。 如《荔枝蜜》中写到作者到荔枝林深 处 采 访 时 ,“正 当 十 分 春 色 ,花 开 得 正 闹 ”, 就 巧 妙 地 化 用 了 宋祁《玉楼春》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 显得精炼含蓄。
作为小说家的杨朔, 其创作前期大量的小说写作无疑 也为杨朔后期散文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集中到一点则 体现为在散文的有限空间中成功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是展 示和塑造人物的有效文体, 而早期的杨朔正是以小说写作 而步入文坛的。 从 1938 年 《广 州 日 报 》连 载 其 中 篇 小 说 《帕 米尔高原的流脉》到 1952 年 代 表 性 长 篇 《三 千 里 江 山 》的 完 成再到 1959 年《洗兵马》第一部 《风 雨 》的 完 成 ,他 一 共 写 了
一 长期以来,人们对杨朔散文模式①的认识不一。 20 世纪 50 年 代 至 “文 革 ”前 ,评 论 界 对 杨 朔 散 文 的 认 识 大 都 停 留 在 其散文的艺术手法和风格层次, 主要是通过文本细读的方 式对杨朔散文进行分 析 和 鉴 赏 。 洁 泯 在 1962 年 第 2 期 《文 学 评 论 》发 表 《谈 杨 朔 的 几 篇 散 文 》,较 为 全 面 地 评 价 了 杨 朔 建国后的散文创作。 作者在分析《秋风萧瑟》、《海市》等作品 的基础上,从杨朔散文的诗意、笔法的曲致、艺术的含蓄性、 写人写景的特色四个方面做了梳理。 同期还先后有《〈海市〉 打动了我的心》、《诗的散文》、《诗写的散文—读杨朔的 〈东 风第一枝〉》、《思 想 技 巧 及 其 它— ——读 〈东 风 第 一 枝 〉》、《一 篇饱含诗意的散文— ——〈雪 浪 花 〉》等 文 章 相 继 发 表 ,但 大 都 局限于对杨朔散文作品的感性阅读和评论。 进入新时期以来, 对杨朔散文的研究在前期文本细读 的基础上,逐渐走向整体化、宏观化,更注重的是从理论层 次上对杨朔散文模式进行辨证的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出版 的有关杨朔散文研究的专著有吴周文的《杨朔散文的艺术》 和邓星雨的《蓬莱诗魂》。 《蓬莱诗魂》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 分是对杨朔散文艺术的整体性研究; 第二部分则是对文本 的鉴赏和解读, 但仍然没有走出早期杨朔散文研究文本中 心化的定势。 1984 年《杨朔散文的艺术》一书出版,较全面系 统地对杨朔散文进行了文本和理论两个层面的研究。 论者 吴周文明确指出杨朔诗化散文理论指导下的创作实践,使 其散文作品在意境营造、艺术构思、人物描写、结构艺术、文 学语言和个性风格等方面具备了杨氏的独特性, 从而比较 完整的构建了其散文美学,并提出了“杨朔体散文”的概念。
二 杨朔散文模式的形成原因在散文理论界历来是众说纷 纭,有必要进一步做好廓清的工作。 总体而言,其成因有二: 一是创作主体的前结构生成;二是“十七年”的强势外在语 境。 就创作主体而言,首先是对杨朔身份的确认。 杨朔具有 双重身份,集文学家与阶级战士于一身,可说是党员作家的 突出代表。 作为文学家,又是多面手,写过诗歌、小说、散文。 作为诗人,杨朔虽然很少正式发表诗歌作品,但从未停 止过诗歌的写作, 先后写 下 了 70 多 首 旧 体 诗 作 , 古 风 、律 诗、绝句兼而有之。 抒怀名作是 1944 年在延安所作的《雨夜 遣怀》:“四山风雪夜凄迷,夜色浓中啼晓鸡。 自有诗心如火 烈,献身不惜作尘泥。 ”纵观杨朔一生,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 缘,而这也必将对其散文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杨朔的诗人气质,使其对社会生活保持 着相当的敏感和热情,善于发现和捕捉新生活的诗意。 其次 是作者在散文写作中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借鉴和创造性运 用。 从整体来看,杨朔在散文写作中极为注重意境的营造, 有的意境从社会生活万象中觅得, 有的就直接从古典诗歌
之后,吴周文接受“杨朔模式”的提法,并把“杨朔模式”的典 型意义放置到十七年散文的整体创作背景中加以考察,指 出 “十七年散文因说真话抒真情美学原则的弱化以致丧失 而形成了散文创作一统化的审美思维方式,是‘杨朔模式’ 的第一层含义; 那么杨朔和众多散文家在艺术表现方面的 诗意倾向与追求,则是‘杨朔模 式 ’的 又 一 层 含 义 ”。 ②另 外 , 吴周文还将“杨朔模式”的艺术精神追溯至“五四”时期,认 为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美文”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80 年 代 中 期 梁 衡 先 生 先 后 发 表 三 篇 文 章③,提 出 了 “杨 朔 散 文 模 式”的问题,主要归结为两点:一是分析“杨朔模式”的含义, 认为大致包括内容模式(涉及到题材)和形式模式(涉及到 体 裁 和 创 作 方 法 );二 是 由 杨 朔 散 文 创 作 提 出 散 文 写 “真 实 ” 的讨论。 从“杨朔体散文”说法的提出到“杨朔散文模式”概念 的形成,人们对杨朔散文的认识突破了过去的单一视角和个 案分析,开始注意在还原杨朔散文创作背景的基础上,以辨证 和批判的视角切入其散文创作影响的分析,从学理意义上来 看当是一种中性的判断方式,持论较为精当。 20 世纪 90 年代 以来,人们对杨朔的散文表现出一种激烈的否定,尤以马俊山 和余杰为代表。 前者先后发表三篇文章④,态度鲜明地否定了 杨朔的散文创作。马俊山提出了“人非人”、“时文而非散文”两 个命题,着重分析了杨朔在特殊时期散文创作主体个性的萎 缩和文体的退化,所持的是一种完全贬低的态度。 而余杰《单 调散文》一文的批判则相当偏激,他认为杨朔散文是产生于 “六十年代的新八股”,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枯燥无味的编造”, 是对中国散文传统的“可耻的背叛”;而杨朔模式则更是“一个 未被清理的公害”,是“一剂致命的毒药”。
第 30 卷 第 6 期 2009 年 11 月
云梦学刊 J ourna l of Yunme ng
Vol.30, No.6 Nov. 2009
“杨朔散文模式”再解读
— ——“十七年”散文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
陈绪清
(湖南理工学院 校长办公室, 湖南 岳阳 414006)
摘 要:杨朔散文作为“十七年” 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代散文研究领域的典型个案。 人们对“杨朔散文模式”
由此看来,从 20 世 纪 50 年 代 中 期 至 今 ,人 们 对 杨 朔 散 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 因此,有必要辨析“杨朔散 文模式”的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作一界定。 具体说来,可 分为三个层次。 对作者本人而言,在当时散文创作通讯化、
收 稿 日 期 :2009-07-10 作者简介:陈绪清(1979- ),男,湖南华容人,湖南理工学院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