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西周初年,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周王此举有利于
A. 强化血缘宗法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凸显宗教信仰
D. 增强文化认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把殷王的祖先神,改造成了整个天下的保护神,加强了不同族群之间的联系与认同,有利于文化认同,维护周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中“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观点无关,故排除A项;周朝没有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也没有体现这一点,故B项错误;宗教信仰不是周王此举的目的,故C项错误。
2.西周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对先祖的孝,一是对在世父母的孝,前者更为周人所重视,自春秋以来,“孝”的对象逐渐由在世父母取代先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宗法制逐渐趋于瓦解
B. 个体家庭经济得到发展
C. 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
D. 人文道德观念开始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末战国初,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加上手工业技术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因此“孝”的对象逐渐由在世父母取代先祖,更加注重家庭成员的作用,故B项正确;“孝”不管是孝敬在世的父母还是祖先,都是宗法血缘的体现,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宗法制逐渐趋于瓦解的内容,因此A项错误;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西汉,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判断得出人文道德观念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故D项排除。
3.秦始皇在划定郡界时,部分地区采用“犬牙相入”的原则,不完全根据自然地理区划;汉初,刘邦“封王
子弟,地犬牙相制”,使各个政区的辅境相互交错。秦汉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方便政令的传达
B. 促进各地间的交流
C. 巩固国家的统一
D. 防止王国发生叛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犬牙相入”“犬牙相制”可知,这样的措施能够从地理上限制和分散地方势力,防范地方割据,巩固国家的统一,故C项正确;“犬牙相入”“犬牙相制”与方便政令传达、促进各地间的交流无关,故AB项错误;秦朝废除分封制后已经没有王国,故D项不正确。
4.汉代各地都市中的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基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且产地较远,据此可知,汉代
A. 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开始出现
B. 民间工商业迅速发展
C. 官营手工业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
D. 墓葬等级差别已消失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中“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作坊和商业机构”说明是官营手工业者,“平民墓葬”则体现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流通。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区域间的长途贩运是汉代才开始出现的,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强调官营手工业,故B项错误;平民墓葬中出土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并不能说明墓葬等级差别已消失,故D项错误。
5.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客气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A. 古代正统思想频繁更替
B. 佛道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C. 皇族好恶决定社会风气
D. 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东汉时期“尊儒成风”,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反映了从东汉到魏晋时期对儒学态度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之中,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学思想开始产生了怀疑。这说明了时代的变迁影响着价值观念的选择。故D项正确。西汉以来,中国古代正统思想一直都是儒学,故AB项错误;皇族的好恶对社会风气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无法起决定性作用,故C项错误。
6.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 封建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B. 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C.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变化说明封建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相权受到削弱。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关于行政效率的论述,无法得出此结论。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六部制依然存在。故C项表述错误;材料只能表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地位上升,并不能说明它们的决策权也扩大了。故D项错误。
7.下表为《北宋商税情况简表》,据此可知当时的北宋
...............
A. 废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C. 税收主要来自于商业贸易
D. 民众不堪赋税负担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数据表明,宋朝的商税额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宋朝的商业有所发展,体现了宋朝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宋朝并没有废弃“重农抑商”的政策,材料无法反映这一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对商业税与其它方面税收进行比较,故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众的状况,故D项错误。
8.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豪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B.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C.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D.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说明李贽违背传统的礼教,显然是想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D 项正确;收女弟子是主张男女平等,但不能说明明代女子地位的变化,故A项错误;仅凭衣着并不能说明李贽致力于儒学与佛学和融合,故B项错误;超然物外的自由不是李贽追求的思想,且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9.1904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向全国商人发出建立商会的号召,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近代商会的发展
A. 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 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正式产生
C. 客观上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D. 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近代商会的发展,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客观上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