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
赵邯郸 ②布局特点
外城发现了手工 作坊、炼铁、陶窑遗 址。故外城为当时的 手工业区、商业区以 及居住区。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二、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
赵邯郸
③评价
赵邯郸城的城 市布局奠定了中国 封建社会初期,建 筑对称布局的基本 格局,对于研究封 建社会都城布局与 建筑艺术具有重要 的价值。
西城
北 城
东城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二、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
赵邯郸
②布局特点
宫殿、庙宇主要 分布于赵王城内,城 内有布局严整的龙台、 南北将台等夯土台, 且部分夯土高台位于 一条轴线上。地下有 面积宽广的夯土基址, 显示了中国封建社会 初期的都城建筑基本 面貌。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二、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
燕下都
②布局特点
主要遗迹分布于 内城,外城为防御性 的附城,遗存较少。 整个城区的东北部都 为宫殿区,分布有大 量夯土高台,宗庙也 分布于宫殿区;手工 作坊环布于宫殿区周 围,形成以宫殿为主 的政治活动中心。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二、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
•《管子》——自然观
内涵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注重实用 功能。主张从实际功能出发,不拘一格,不被封建制度的 宗法礼制所束缚。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一、城市建设及发展概况
4、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都城 燕国都城——燕下都;
赵国都城——赵邯郸;
齐国都城——齐临淄;
鲁国都城——曲阜;
郑国和韩国先后建都的地方——郑韩故城;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曲阜县鲁城
② 布局特点
鲁国故都曲阜近 似长方形,古书记载 故城四周有12座城门, 现已探明11座,城门 之间有交通干道相通。
其城址构成为内 外相重(城在廓内)。 内城位于西南角。内 城的中心有一片高地, 是宫殿区和太庙的所 在地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郑韩故城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 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知识回顾
井田制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井田制”始于 商朝,成熟于周 代。是中国古代 社会的土地国有 制度。
知识回顾
井田制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夫: “井田制”
的基本单位, 是指每一户农 夫所领的100 亩耕地。
燕下都 ③建筑特点
以高大的夯土台作为 主体建筑物的台基,是 战国中期的城市宫庙建 筑最明显的一个特点。
燕下都目前发现的夯 土高台有50多个。其中 武阳台为最大的夯土高 台,宽深110*140米,残 高11米,与老姆台位于 一条中轴线上。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二、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
赵邯郸 ① 地理位置
公元前386年,赵国 都城迁至邯郸,建都 159年。位于太行山东 麓,其宫城在今邯郸市 西南,汉代衰落。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二、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
赵邯郸
外城
②布局特点
宫城由三个小城组 成,呈“品”字形,叫 做“赵王城”。其中品 字城可以划分为北城、 东城以及西城。
赵邯郸由赵王城与 外城两部分组成,赵王 城为“城”(宫城/内 城),外城为“廓”。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一、城市建设及发展概况
2、城市规划思想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 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 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乘马》
意义: 完全打破了周代城制严谨单一、等级分明的布局模式,
推崇城市规划“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的准则,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部关于城市规划的革命性的著作。
吴国的军事城堡——淹城; (也有记载为西周时代淹国的都城);
楚国都城——郢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二、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
燕下都
① 地理位置
位于今河北易县 东南,为现存战国 城址中最大者。
外城(廓)
内城(城)
②布局特点 位于两河所夹的河
滩地带,分为内城 (城)和外城(廓) 两部分,设有城墙, 城墙为版筑夯土墙。 内城东侧设有城壕, 内外城之间设城墙和 运粮河,还有一定的 防御功能。
小结: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基本特点
2、布局: 都城都有城与廓之分,城廓形状较为规整。有的城
市为城廓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城市为城廓并列,如燕 下都与赵邯郸;有的为城廓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曲阜。
“城”内多分布有宫殿、庙宇、社稷坛等遗址;“廓” 内多分布有平民居住区、手工业作坊、商业区等遗址。 燕下都——两城两河、两城并列;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齐临淄 ③评价
齐临淄并未遵循西周时期《周礼》中“宫城居中”的 规划制度,而是将宫城独立开来,与郭城(廓)相重。这 是对于《周礼》中有关宫城布局制度的一大革新,这种因 地制宜、顺应自然的规划制度体现了以《管子》为代表的 “自然观”。
曲阜县鲁城
① 概况
曲阜鲁国故城 遗址位于山东省曲 阜市内及其外围地 区。1958年山东省 文物干部训练班对 遗址进行钻探和试 掘。1961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公 布为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2014年 入选国家考古遗址 公园。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学习目标
了解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背景
掌握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城市规划 思想 识记春秋战国时期主要都城的规划 布局特点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一、城市建设及发展概况
1、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
时期。也是中华文化形成与丰富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 术思想百家争鸣,商业与手工业均得以发展,社会生产力 进一步提高,标志为铁工具的出现。
齐临淄
① 地理位置
位于山东临 淄城北,是目前 所知春秋战国时 期规模最宏伟的 古城,人口在30 万以上。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齐百度文库淄
②布局特点
由大小两城 所组成,小城嵌 在大城西南角, 有“桓公台”为 主体的建筑群, 是齐国庙寝所在。 大城为贵族及平 民居住区,还有 手工业作坊及墓 葬遗址。
大家好
中国城市建设史—古代部分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知识回顾 商朝的重要城市有哪些?其后期的都 城是哪个城市? 商城(郑州)、殷墟(安阳小屯)
周代的都城有哪些城市? 西周——丰京、镐京(陕西境内); 东周——洛邑(周王城)
周代的邑、城与廓、城与市的涵义? 邑:泛指所有的居民点; 城与廓:均指具有防御性的构筑物, 而“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 统治阶级居住的为城,平民居住的 为邑。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淹城 ② 评价
是我国目前 春秋晚期城池遗 存中保存最为完 整的一座古城遗 址。从里向外, 它由王城、王城 河,内城、内城 河,外城、外城 河三城三河相套 组成。这种筑城 形制在中国的城 市建筑史上,可 谓举世无双、绝 无仅有。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楚都郢
① 布局特点
在今河北荆州境内, 位于纪山之南,故又称 为“纪南城”。
纪南城址呈长方形, 东南角为直角,其余三 个角均为切角。城区中 部偏东南一带,分布有 大量夯土台基,可能是 宫殿区遗址。此外,城 内还发现有大量古井遗 址,约400多口。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小结: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知识回顾 周代的邑、城与廓、城与市的涵义?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 市:商品交易的市场; 城市:即具有防御性又具有商品经 济的性质。 《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城市规划的重 要内容是什么?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 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 朝后市,市朝一夫。”
知识回顾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一、城市建设及发展概况
3、中国古代传统城市规划思想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与深刻的
文化内涵,从其漫长的发展历程来看,影响历代城市规划 的思想主要有:
•《周礼》——礼制观 内涵为“以礼制国”,强调城市建设中应严格按照等级 礼制的观念,遵循主次尊卑的制度。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 等级制度与宗法典制。
① 布局特点 位于今河南新
郑县城附近,城区 中部一条南北向的 道路分为主城及外 廓城两部分,呈不 规则长方形。
主城内为宫殿 区及贵族居住区, 外廓城内主要是手 工业、商业、一般 市民居住区以及大 量冶铁遗址,此外 还有一座仓城,用 以仓储物资。
淹城 ① 布局特点
位于江苏省 常州市南,有 三重城墙,分 为王城、内城、 外城。王城为 方形,其他两 城为不规则圆 形,三重城墙 外均有护城河, 且都只有一个 旱路城门,但 不开在一个方 向上。外城分 布有墓葬区。
赵邯郸——两城三河、两城并列;
齐临淄——两城一河、两城相重;
曲阜鲁故城——两河两城、两城内外相重
淹城——三河三城、三城嵌套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二、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基本特点
3、功能: 城市既是统治者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手工业集中
的经济中心。 4、建筑:
宫殿建筑多建于夯土台基上,台基遗址较为高大, 以凸显其王室的威严,此外高台奠基也有利于防卫。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齐临淄
②布局特点
除了保存城壕、城垣外,临淄还发现有商业性的街道 以及较为完整的城市排水系统,这在战国时期的都城遗址 中较为罕见。据勘探得知,齐临淄大小城共设有三大排水 系统,四个排水道口。城内有排水明渠和桥,具有经济和 军事的双重价值。排水系统如此完备、精巧,这在中国甚 至世界早期城建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一、城市建设及发展概况
2、城市规划思想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 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 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乘马》
凡是营建都城、如若不是把都城建于大山之下,就是建 于河流附近。高不可过于靠近干旱的地方,以便保证水源 的充足,低不可过于靠近水源以省去修筑沟堤。要依靠天 然的资源、凭借地势之利。所以城廓的构筑,不必拘泥于 合乎方圆的规矩,道路的铺设不必拘泥于平直的准绳。
手工业及商业较为发达,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及发展。 其中商业的发展使一些封建主集中的都城或交通要道发展 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此外,各国之间频繁的讨伐使得当 时的筑城技术、守城技术得以发展,形成了城市建设的高 潮,城市的防御作用也更为突出。
该时期的城市既是统治阶级的政治中心,又是商业手 工业的经济中心。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1、选址: 城市选址符合早期城市布局特点,多位于河流边,
一些城市引河修建护城河,并将水道引入城内,一方 面可以加强防御,另一方面为城市的运粮、供水和排 水提供便利条件,如齐临淄。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