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总结(4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总结(4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总结(4篇)综合工作总结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总结(4篇)总结德育渗透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进程中的德育渗透就如东风细雨,包括在字词的赏析中,在文章的感悟中,包括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渐渐地、暖和地进入学生的心灵,与无形中感染、熏陶着学生。
在语文教学进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起学生酷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辟学生的视野,重视培养创新精神,进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渐构成健全人格。
可见语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从这里可以知道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到达教书育人的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德育贯串到教学进程中。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捉住各种有益时机,利用各种途径采用渗透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得以潜移默化,使学生的思想遭到熏陶感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以为只要充分利用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可以到达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在讲述重点词句、关键语段中渗透德育对教材中的一些重点词句、关键语段,教学中要扎实捉住,带领学生仔细品读体味,在分析语言文字时,故意识渗透课文本身具有的思想内容,遭到人情美、人性美、道德美、精神美的熏陶,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课文中重点句子可以体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教学时,必须深入引导,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遭到教育。
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引导理解时,先让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是在甚么情况下讲的?然后捉住这个句子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
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共鸣。
那末,我们的唯一家园------地球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二、在联系实际时渗透德育教学中还可以把课文中的德育因素作公道的延伸,联系学生实际渗透德育,以可以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多质性的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具有符号性和民族性。
同时,语文也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政治观念鲜明的文章,可以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人格,这就说明语文教学中贯穿着德育。
但我们要认识到,在完成德育任务中,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也不能脱离德育内容单纯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之中,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的美。
一、确立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语文学科的教育性教学的特征较之其他学科更为突出。
常言说“文以载道”,单就一篇文章或作品而言,“道”的载体是“文”,然而就课堂教学而论,“道”的载体就不仅仅是教材了。
还有传道授业之人──教师,传道授业之技──教法,传道授业之境──课堂气氛等,它们都是传道的媒介、施道的载体。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熏陶、感染,是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
小学语文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涵盖面较广。
对小学生而言,它至少包括这样一些内容:一是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二是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四是养成自觉的法律意识。
二、创造一种利于学生成长的“语文环境”古代孟母三迁,为我们提供了利用环境育人的范例。
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和熏陶,即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笔者在这里具体采取的措施有:1.办好教室和校园黑板报,有条件的话办一份属于自己班级的手抄小报,通过在班级内自我征文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各个项目轮流让不同的同学负责,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班级建设,也有机会发掘学生潜能,有效树立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2.在班级中间实行结对子活动,对于个别成绩差学习不得法的学生,让一些成绩以及品行俱佳的同学尽可能地帮助和协助他,互相交流读书学习的经验,建立起互助互利的友谊,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发掘别人优点的习惯,让学习竞争的气氛在共同进步中培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学科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
作为语文教师,应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的全过程。
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在导入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教师要善于用情真意切的语言导入新课,巧妙地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我在教学《飞向月球》时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
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向月球去看一看好吗?“飞向月球”对于学生来说说是新鲜刺激事物,这样的导入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理解内容,了解航天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二、在分析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课文表达的思想,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流向,而这又通过课文情节表现出来。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进行剖析,在理解文脉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发展,从而以情激情,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例如《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碎了老奶奶家的玻璃,虽然当时没敢承认,但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伴随了“我”三个星期。
当“我”用自己攒了三个星期的送报纸的钱赔给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时,在老奶奶眼中,不再是钱的问题,是孩子纯真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孩子们骄傲的美德——诚信。
三、在观察想象插图中渗透德育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
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在观察想象中渗透德育。
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帮助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同时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浅谈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管理篇•德育天地浅谈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王蕾(甘肃省和政县马牧沟学校,甘肃和政)新课改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育在小学学校教育方面扮演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小学语文德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将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作者深有体会,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教学成果,从以下两点进行深入剖析,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贡献微薄之力。
一、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针对于小学生而言,个体认识和道德徘徊在较低层面。
作者认为:小学生道德水平处于低级和服务定向阶段。
本阶段学生道德认识比较肤浅。
本阶段学生评价好坏的主要依据是行为产生后果和对自身利害关系影响。
那些道德水平高的学生会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这些学生通过对周围事物感悟来陈述己见,以自身视角看待道德问题,然后遵守社会秩序。
这些学生主要集中在小学高年级段。
小学语文德育资源比较丰富。
集中体现在一些名篇佳作中。
比如:一些文学名著和历史题材的课文,都是实施德育的良好素材。
小学语文德育是由语文学科特点决定的。
语文教学极大丰富了学生文化知识,学生道德素质起到潜移默化影响。
因此,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性不容小觑。
二、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举措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理论自带。
教学活动依赖于教师对教材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
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这是实现小学语文德育的有效举措。
深度研究教材内涵,挖掘富含的德育素材,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同时对学生实施德育。
彰显语文教材的丰富性和现实性实施德育,逐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在讲解某篇课文时,接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内涵,促使学生透过表面语言文字深入到课文本质,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一、案例背景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字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成为有德有才的人才。
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成为了教师们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二、案例分析1. 通过课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材都涉及到一些蕴含深刻道德意义的课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引导学生阅读这些课文,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正确价值观念。
通过《小熊跳水》、《种豆》等寓意深刻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美好、善良、助人为乐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友善的态度。
2. 操作性题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操作性题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涉及人生道理、情感沟通、情感交流的操作性题目,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体验,感悟其中的道德情感,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情怀。
通过一些小故事、寓言等材料,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实现德育渗透的目的。
3. 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理解,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学习课文、感悟诗歌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渗透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悟课文中所表现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清新、宁静的情感,引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感悟,培养学生的优雅情感。
4. 语文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涉及到道德教育内容的课文或文章,通过这些课文或文章向学生传递一些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
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古代圣贤的故事,向学生传递仁爱、忠诚、诚实等正面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情操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还要求他们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也应该在其中融入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品德教育的熏陶和培养。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谈谈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
品德意识是指学生在行为和言行中时刻保持对品德的高度敏感和自觉追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品德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展示的高尚品格,如“红岗”中乌云的勇敢、正直和执着,使学生从中汲取道德力量并加以借鉴。
教学时还可以安排一些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友爱互助的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指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通过选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小草》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草的美丽,了解草为人类所做的无私奉献,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指学生在行为和言行中时刻保持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和追求。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涉及的道德问题,并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在教学《小燕子很忙》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燕子的辛勤劳动和孩子们的懒惰,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到勤劳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勤劳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品质。
良好的学习品质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逐步完善的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启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课程。
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班级教学和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常规教育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系常规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石,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关键和核心。
德育渗透是在常规教育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语文教学的形式和方式来体现和展开德育的内容与目标。
因此,常规教育教学是德育渗透的基础,德育渗透是常规教育教学深度拓展和拓宽的关键和原动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常规教育教学与德育渗透的良好衔接,才能达到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二、如何进行德育渗透1. 以班级文化为载体,营造和谐团队氛围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活动中所传递和营造的一种团队风气,它是班级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班级文化建设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作用,加强学生知情权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加强自我认识与团队沟通交流,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感知到美与善,养成自尊、自信、自爱和自醒的美好品德和良好习惯。
2. 以阅读教学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学生的生命线。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文艺名篇,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激发情感、提升素质。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名人轶事、历史典故等,让学生感知美、感悟善、领悟道德,渐渐积累良好品德与深厚文化底蕴,这对学生的德育素养提高具有极高的作用。
因此,阅读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
3. 以语文竞赛为手段,彰显学生个性小学语文竞赛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并开始肩负起竞争和贡献的双重使命。
竞赛中,学生要考验知识,但同时更要展示品德和个性。
语文竞赛可以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发扬学生自立、自主、自信、自律的积极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均衡发展。
4. 以讨论教学为平台,展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主题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思维碰撞和互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升。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学生的文明修养和健康心理,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
下面将介绍一些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
案例一:以文明礼貌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以文明礼貌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如讲述一些关于文明礼貌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文明礼貌的重要性等。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和态度。
老师可以讲述一些关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故事,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长辈,培养孝敬师长的美德。
案例二:利用课文教学促进学生的价值观培养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可以通过课文教学促进学生的价值观培养。
教学《小荷才露尖尖角》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境,让学生通过欣赏诗词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热爱之情;教学《小时候的船》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童年时的快乐与美好,培养对纯真、快乐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这些课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案例三:启发学生思考社会现象,培养公民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事件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培养公民素质。
在教学《荷花》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倡节约资源,保护自然。
在教学《一粒种子的力量》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美德,并通过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的积极行为。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和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素质。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及途径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及途径分析意义:1.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其成为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民。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语文教学的渗透,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了解正确的价值观,明确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2.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不仅是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过程。
通过语文教学的渗透,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了解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使学生对美的感受和品味。
3.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选取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情感,并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途径:1. 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
通过选取具有道德、人文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学作品,将德育内容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老师可以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作品中的道德情感和人文关怀,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接受道德和人文的教育。
2. 课堂讨论和互动。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道德和人文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3. 组织相关的德育活动。
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德育活动,通过参观社会机构、开展社区服务、参与义务劳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通过德育活动的参与,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道德和人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辨别优秀作品和劣质作品,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想和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育人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案例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而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处理德育和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刻意间或不经意间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思索。
下面谈谈个人在一节课堂教学实例中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渗透:《吃水不忘挖井人》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文章讲述的是革命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沙洲坝村子吃水困难,人民感谢他的革命传统故事。
文章通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赞美了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和乡亲们立碑纪念,饮水思源,也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课文的内容很具有感染力,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课文内容不难,但对于缺少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由于叙述的故事内容远离当代儿童的生活时代,他们对于那个时期的人和事一无所知。
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生和乡亲们之间搭建一座心灵的桥梁,带学生进入当时人民的生活和心理是教学中应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这篇课文的主要片段在第二段,短短两句话,却包含着很深的情感。
所以我从重点句着手——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学生家里的用水几乎都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所以他们很难理解村子里没有井跟没水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解析这句话的时候我用最直接的图片文本帮助他们理解。
1、出示革命时期一些相关的图片以及干旱地区的图片时,学生的表情都透露出不可思议的样子。
突然有个学生说:“老师,他们那里跟我们的好不一样。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7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7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下面就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注重修养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和人文情怀,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诗歌、讲述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领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品味。
教师还可以针对精美的语文篇章和名家名作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从中感悟生活的真谛,感悟人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崇高人格。
二、讲究语言礼仪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语言礼仪是文明生活的基本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尊重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
教师还可以通过文言文、名言警句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古代先贤的高尚品德和优美语言,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注重文学熏陶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作,感受经典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
教师还可以从文学中挑选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好的情感、崇高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注重思想引导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包括思想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古代诗词、现代散文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师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从中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
五、注重情感沟通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包括情感沟通,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读诗朗诵、讲述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倾听学生的诉求,引导学生化解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学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只是仅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语文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及各种语文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做到寓德育于知识教学中,使二者融为一体,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德育渗透语文阅读作文教学无论对一个生命个体还是对一个民族整体而言,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战略全局的需要出发,近几年来我们努力推行的素质教育,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也不断发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通知。
网络游戏使学生迷失自我,跳楼殒命;或是为了金钱,或是不堪外界压力,青少年对父母亲人屠刀相向;羡慕物质浮华,崇拜丑陋低俗,是非观念、美丑意识混乱颠倒。
这一系列现象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警钟,从反面提醒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强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那么在这项重要的工作中,小学语文教学应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这是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一、语文的人文性文以载道,任何语言文字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并与语言文字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并且形式生动、具体、形象。
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语言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受到现代社会环保精神、开放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教育,为培养和谐社会的一代新人打下基础,为孩子的幸福人生打下基础。
二、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注意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公民意识、爱国意识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决不是它的全部内容,德育教育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是对一个人行为习惯影响最大的一个时期。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总结6篇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总结6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育是小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德育的渗透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
语文教育不仅是传授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修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课文中的思想道德意义,引导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
教师要注重教育学生尊重文化遗产、珍爱语言传统,培养学生维护国家语言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感。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语文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情感等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品质。
在课文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温情感人、充满正能量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与美好,激发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和友爱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
语文教育是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和生活中不仅要懂得文明礼仪、尊重他人,还要遵守纪律、遵循规章。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引导学生尊重师长、关爱同学、团结合作,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要注重学生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道德情感和行为规范,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希望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让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成为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动力。
第2篇示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总结语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而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语文课程也拥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是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语文阅读与德育有机融合阅读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之一。
而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故事中所具有的道德教育内涵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如《小兔乖乖》、《孔雀开屏》等具有鲜明道德教育色彩的故事,进行深度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其中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让学生从整体上悟出“人生道路”和“人生目标”。
二、语文写作与德育内涵结合语文写作是以语言为工具,展示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笔者的教学中,常会以“让学生爱祖国、语言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等为主题,撰写小作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自己的心中所想所想,并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深化对命题主题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个过程,既是语文教育过程,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过程。
在语文写作中,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点评、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培养道德情感,让学生知识和道德的成就相互促进,达到综合德育的效果。
三、课堂讲解与个人修养并重课堂上,作为教师既要在语文知识的讲述方面下力气,也要在对学生人文修养的培养上下一番功夫。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意识到语文教育的德育价值,以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智慧为目标,在重点难点的解释过程中,适当融入德育内涵,让学生有意识地从中获取道德成长的机会。
例如,当讲解一则“大雁做爱心”的故事时,可以就文中叙发生的丰富感情来明确表达“爱的力量”和“团结一心”的道德认知。
同时,还可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及现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信息与事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知并积累道德素养。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案例德育是人的品德、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
下面是一个关于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案例。
案例一:感受父母之爱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老师通过讲述《白百合》这篇文章,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
教师先用图画和文字解释,让学生了解父母为孩子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关爱。
然后,教师借助孩子们身边的真实事例,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爸爸妈妈的辛勤工作和关爱。
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懂得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懂得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案例二:培养同学之间的友谊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老师选择了一篇描写友谊的故事《地道战的一天》。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故事,然后进行讨论。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到描写友谊的句子,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句子的意思。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友谊故事,并从中总结出友谊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学会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人。
案例三: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老师选择了一篇关于孝顺的文章《孝思》。
教师通过分析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中尊重、孝顺父母的观念。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孝顺的表现在哪里?有什么启示和反思等等。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谈谈自己对孝顺的理解,并用自己的话来写一个孝顺的故事。
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加深他们对孝顺的了解和体悟。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到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通过选取适合学生年龄段的语文作品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培养,通过讲述故事、进行讨论和写作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正能量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感和价值观。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就是教师凭借小学语文教材,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途径方法小学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学科。
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
我们要研究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一、小学语文渗透德育的途径(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
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1、讲析理解法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
学习课文时,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
2、情感熏陶法教学课文应该以与课文相适应的情感介绍资料,模拟真实情境,以制造氛围,使学生似身临其境,在创设的情境中、强烈的氛围中投入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情景是无法得到再现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利用一些艺术的手段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的激发教师所期望的情感。
3、榜样学习法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用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铺砌起来的。
语文教师一定要用好教材,借助教材为学生树立起榜样。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文章中的人物学习,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4、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使他们分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可以效仿,什么应该谴责。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重要使命。
德育渗透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感,使其在语文学习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小学中,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
学校对语文教师德育渗透的要求不够明确,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无法有意识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
2. 教师德育意识不强部分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只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品德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品德培养。
3. 教学内容缺乏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更多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少有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教学内容缺乏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缺乏对道德情感的感知和理解。
4. 学生自身道德素养不足一些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缺乏良好的德育教育,导致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不足。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往往无法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策建议1. 加强学校对德育渗透的重视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对语文教师德育渗透的培训和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态度。
学生要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态度。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案例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而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处理德育和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刻意间或不经意间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思索。
下面谈谈个人在一节课堂教学实例中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渗透:《吃水不忘挖井人》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文章讲述的是革命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沙洲坝村子吃水困难,人民感谢他的革命传统故事。
文章通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赞美了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和乡亲们立碑纪念,饮水思源,也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课文的内容很具有感染力,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课文内容不难,但对于缺少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由于叙述的故事内容远离当代儿童的生活时代,他们对于那个时期的人和事一无所知。
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生和乡亲们之间搭建一座心灵的桥梁,带学生进入当时人民的生活和心理是教学中应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这篇课文的主要片段在第二段,短短两句话,却包含着很深的情感。
所以我从重点句着手——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学生家里的用水几乎都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所以他们很难理解村子里没有井跟没水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解析这句话的时候我用最直接的图片文本帮助他们理解。
1、出示革命时期一些相关的图片以及干旱地区的图片时,学生的表情都透露出不可思议的样子。
突然有个学生说:“老师,他们那里跟我们的好不一样。
寓德育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论文
寓德育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之提高思想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最终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情感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课程目标。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重视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使之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呢?首先是充分利用教材。
结合每一篇课文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这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 备课时尽力挖掘课文中蕴涵的思想内容,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我们备课时,多角度思考教材内容,尽力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找到与德育工作渗透的结合点,使德育内容有附着物,结合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在教《灯光》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你喜欢在电灯光读书还是在蜡烛下读书,为什么?郝副营长希望将来孩子们在电灯下读书,反映了他怎样的精神和品质?今天我们在电灯光下读书、做作业,你觉得幸福吗,今后我们该怎样对待学习?上课伊始,我向学生出示了这组题并启发后,学生很快领悟到郝副营长这些革命前辈不知索取,只知奉献的崇高品质,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用鲜血换了的,来之不易。
这样就教育了学生努力学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 介绍时代背景时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作品反映的生活与今天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在学习这些作品时,必须介绍时代背景,介绍背景时教师就可以渗透相关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设计带有道德寓意的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和课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带有道德寓意的文章,进行精心设计和教学。
这些文章可以是寓言故事、诗歌或者历史故事等,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学生可以在欣赏语言艺术的也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行为进行道德思考。
教师可以问学生:小说中的人物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是否正确?以及这样的选择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等问题,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观念。
三、利用反面教材进行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利用正面的教材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还可以借助反面的教材进行教育。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不文明的语言、不合适的行为等作为教育反面教材,指出这样的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行为的错误之处,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解,还可以结合各种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可以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感读物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会道德情感,增强对道德的感知和体验,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五、融入校本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依托校本课程,融入德育内容。
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德育主题,设计和安排相关的语文教学内容。
在课文学习中,可以融入爱国主题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相关文章和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还可以融入助人为乐的教育内容,通过相关故事和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助人为乐的道德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德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发表时间:2012-06-21T16:53:42.230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王美珍[导读] 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
石东路小学王美珍
〔摘要〕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教育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像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进行加工,才能出现瑰丽的玉石。
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
〔关键词〕德育教育实施语文教学 1 在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
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
例如:在《丰碑》一课教学时,刚出示课题后我问学生,“碑”是什么?“石碑”学生回答。
“是用来干什么的?”“ 纪念去世的人。
”“ 这篇文章是纪念的?”“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 文章为什么要以丰碑为题?”学生带者问题快速地阅读着课文,寻找着答案,几分钟后便争先恐后地回答“军需处长在严寒的冬天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其他战士,自己被活活冻死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成为战士心中永久的纪念”,“他为革命战争所做出的丰功伟绩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从课题入手揭示文章的中心,通过层层深入的理解课文让学生受到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自觉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2 在剖析词句中渗透德育
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可以较好地渗透品德教育。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这一片断中,我抓住“担心”、“不敢朝他那儿看”、“忍不住不看”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我”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又忍不住不看?让学生知道“我”当时内心十分痛苦、十分矛盾,是因为邱少云所处的境地实在是太危险了,战友之间的心是紧紧相连的。
然后抓住描写邱少云外表的重点句子:“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来剖析邱少云的内心世界。
提问:为什么邱少云能在烈火中纹丝不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去想象他的内心活动,在学生心中树立起邱少云光辉的形象,使学生受到“不畏牺牲、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教育。
3 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渗透德育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要使学生对文章真正理解,必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产生求知的欲望,寻求正确的答案的同时,又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如我在教《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提出如下问题:淤雨来的家乡有什么特点?于雨来的家乡美吗?盂为什么课文一开头要描写雨来生活的环境呢?榆雨来掩护李大叔与雨来生活的环境有联系吗?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课文开头用很大篇幅描写芦花村的美丽是有用意的,说明美丽的家乡、伟大的祖国培育了雨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产生了在敌人的诱骗、威胁、毒打面前不屈服的英雄行为,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4 在分析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
利用故事启迪学生的高尚美德。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有趣且内容丰富的故事,如:《诚实的孩子》、《幸福是什么》、《丑小鸭》、《三个儿子》等,利用这些故事的意义可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启发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高尚的情操。
在《诚实的孩子》一文中,讲述了列宁在姑妈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开始不敢承认错误,欺骗姑妈,后来回家以后,主动写信认错的事。
学生学习了这个故事,懂得了犯了错误,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
5 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让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
作者有意识地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地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以及设问、反问等句式,表达了赞美、感激、崇敬等感情内容,字里行间洋溢着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我让学生弄明白朝鲜人民给志愿军做了哪些事,为此而付出了什么代价后,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段,从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确实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是用鲜血凝成的。
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感情得到升华。
而思想感情的升华,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了语文能力与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避免了人为地割裂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不是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就是把语文课上成枯燥的纯文字训练课。
语文教材中精选的很多内容都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我们必须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利用语文教材,渗透德育教育,只要我们选好切入点,随时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