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高三化学基本概念类 最新
高中化学概念大全--精选.docx
![高中化学概念大全--精选.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80c5ecc5acfa1c7aa00ccf0.png)
高中化学概念大全圆梦教育高中化学基本概念(一)掌握基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独立存在并保持物化学性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是构成物的基本微粒.(2)按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原子分子如: He 、 Ne、 Ar 、Kr⋯双原子分子如: O 2、 H 2、 HCl 、 NO⋯多原子分子如: H 2O 、 P4、 C6H12O 6⋯2.原子:原子是化学化中的最小微粒。
即在化学反中原子核不,只有核外子生化。
(1)原子是成某些物(如金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子)和核外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荷的原子或原子。
( 1)离子可分:阳离子: Li +、Na +、H +、 NH 4+⋯–2––2–阴离子: Cl 、 O、 OH 、 SO4⋯( 2)存在离子的物:①离子化合物中: NaCl 、 CaCl 2、 Na2 SO4⋯② 解溶液中:酸、NaOH 溶液⋯③金属晶体中:、、、⋯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荷数(即子数)的同—原子的称。
( 1)元素与物、分子、原子的区与系:物是由元素成的(宏看);物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看)。
(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 、Si、 Al 、 Fe、 Ca 。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 H 有三种同位素:11H 、21H 、31H (、、)。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而且其寿命足以被察的一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的子数和子数相同。
核外子排布相同,因而它的化学性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原子是指多个原子合成的集体,在多反中,原子作一个集体参加反。
原子有几下几种型:根(如SO42-、OHˉ、CH 3COOˉ等)、官能(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特殊性的原子,如— OH 、— NO 2、— COOH 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子的原子,如甲基游离基·CH3)。
高一新教材化学必背知识点
![高一新教材化学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ae167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1.png)
高一新教材化学必背知识点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在高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化学知识,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对于打下扎实的化学基础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高一新教材化学必背知识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电荷中性,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核心运动。
学生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相关的概念,如原子序数、质量数等。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可以通过元素符号来表示。
而化合物则是不同元素按一定的比例合成的,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学生需要了解元素的分类和性质,以及不同元素的化合物的命名和离子式。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转化,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正确编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4. 摩尔与化学计量摩尔是化学计量的重要概念,表示物质的数量。
学生需要了解摩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到化学计量问题中,如摩尔质量、摩尔比等。
5. 溶液与溶解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溶解是指溶质在溶剂中分散均匀的过程。
学生需要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掌握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如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等。
6. 酸碱与中性化反应酸碱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概念,酸呈酸性,碱呈碱性,中性物质呈中性。
学生需要了解酸碱的定义和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7.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作用下,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学生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能够辨别氧化还原反应。
8.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产物生成的量。
学生需要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相关的实验方法,如观察颜色的变化、测定气体体积的变化等。
9. 热化学热化学研究化学反应与热的关系。
学生需要了解热的基本概念和单位,以及热平衡、热反应等相关知识。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整理归纳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整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a78c75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7.png)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整理归纳高中化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阶段,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也是考取理工科专业的必备课程。
化学基本概念是高中化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理解和掌握进阶化学知识的前提。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基本概念进行整理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 基本粒子高中化学中的基本粒子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等。
其中,原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物质。
离子是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2.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是指原物质经过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变化的标志包括:颜色、气味、密度、温度和放出或吸收热量等。
3. 元素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能分解成其他物质。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三类。
4.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原子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化学物质。
化合物的组成比例是化学计量比,即是指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数与各元素的原子数的比值关系。
与元素不同的是,化合物可以被分解成原子或分子。
5. 摩尔化学计量单位的基本单位是摩尔,它是化学里的量子,表示某种物质中的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数量。
一个摩尔的物质中含有 6.02×10^23 个粒子。
6. 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是向一个化学方程式中加入反应物而形成的变化。
化学反应的平衡是指化学反应速度相等时的状态。
化学反应的平衡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正反两个过程同时进行的状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数量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动态平衡。
7.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量、温度、压力、功、焓、熵、自由能等热力学量的物理学科。
热力学为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了定量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8. 酸碱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
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酸碱中和是酸和碱发生反应后电荷的均衡状态。
9. 氧化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原子或分子之间电子的转移过程。
2024年高一化学必备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一化学必备知识点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14114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7.png)
2024年高一化学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子结构1. 化学与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2. 元素、化合物与混合物的区别与性质3. 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4.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组成与特点二、化学计算1. 摩尔与摩尔质量的概念2. 化学计量关系与化学方程式的应用3. 溶液的浓度计算4. 命题计算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三、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原子与分子的稳定性及相关性质2. 元素的性质与周期变化规律3. 化合物的构成及性质4. 气体、液体与固体的性质比较四、原子结构与化学键1. 原子核结构与质子、中子、电子的概念2. 电子的分布与填充规则3. 元素化合态与电子排布的关系4. 化学键的形成与键能五、气体与气体的化学反应1. 气体的特性与气体定律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3. 理想与非理想气体的行为差异4. 气体的扩散与溶解六、溶液的理论与性质1. 溶液的组成与形成过程2. 溶解度的概念与影响因素3. 酸碱中和反应与pH值的测定4. 溶液的电离与电导性七、化学反应与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的特征与类型2. 反应速率与转化率的计算与关系3.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定量关系4.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的性质八、酸碱与中和反应1. 酸碱的定义与性质2.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关系3. 强酸弱酸与强碱弱碱的鉴定方法4.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如中和滴定、酸碱溶液的调配)九、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性质2.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3.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鉴定方法4.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如电化学反应、电解与电池)十、能量与化学反应1. 热与化学反应的关系2. 热力学基本定律与热力学函数3. 热量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4. 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反应的特点总结:以上是____年高一化学必备的知识点总结,总共约____字。
这些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与原子结构、化学计算、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气体与气体的化学反应、溶液的理论与性质、化学反应与反应速率、酸碱与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能量与化学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2024年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44dc2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f.png)
2024年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变化背后的能量变化等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物质是指占据一定空间并具有质量的物体,它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分为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元素具有一定的性质,如氧气、铁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化合而成的,具有新的性质,如水、氯化钠等。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它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
化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原子理论等。
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总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原子理论是现代化学的基础,它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能再细分的粒子。
二、化学元素和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的一种有序排列方式,它按照原子序数的递增次序排列,并按照元素性质的规律分组。
元素周期表分为横行和竖列,横行称为周期,竖列称为族。
周期数代表原子核周围电子的能级数,族数代表原子核周围价电子的数目。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根据它们的位置和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过渡金属等几类。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延展性等特点,如铁、铜等;非金属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多为气体和固体,如氧气、石墨等;过渡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中央区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如铁、铜等。
三、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组成主要是指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以及元素的种类和数目。
物质的结构是指物质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
物质的组成通常通过摩尔比和化学式来表示。
摩尔比是指物质中各组分的摩尔数之比,它可以用来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化学式是一种用元素符号和小表示物质的组成以及原子中元素的种类和数目,如H2O表示水分子。
2024年高一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66877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f.png)
2024年高一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性质: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 元素的性质:金属、非金属、金属loid;4.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5. 物质的存在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6. 颗粒性特征:原子、分子、离子。
二、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1.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与平衡;2. 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酸碱反应;3. 化学计量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关系式;4. 摩尔的概念:摩尔质量、摩尔体积。
三、气体与气体的化学反应: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nRT;2. 气体的压缩性和稀释性;3. 摩尔体积与摩尔质量的关系;4. 理想气体的分压和摩尔分数;5. 混合气体的通用气体状态方程式;6. 理想气体的密度;7. 内能和焓的变化;8. 熵的概念。
四、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1. 电离与强电解质;2. 弱电解质与弱酸碱的离解度;3. 总离子浓度、离子平衡常数和电离度;4. 水的自动离解和酸碱指数;5. 酸的性质和常见酸溶液;6. 碱的性质和常见碱溶液;7. 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8. 水合离子和配位过程。
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应用;2. 离子的氧化态与氧化数;3. 氧化剂与还原剂;4. 化学平衡与氧化还原反应;5.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6. 电化学基本概念:电流、电解质溶液、电极、电动势、电解,以及伏(电)和焦耳的关系;7. 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导率;8. 普通电池的构造与电池反应。
六、化学动力学与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速度;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物质表面、催化剂;3. 反应速率定律与速率常数;4. 反应级数和速率方程;5. 平衡态与迁移速率;6. 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条件;7. 平衡常数的计算;8. Le Châtelier原理和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70b9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2.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高中化学是中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
其中,高中化学必修一是学习化学的基础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打下重要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及其分类: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如金属、非金属等;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共组成,如水、二氧化碳等。
2. 化学基本量:化学反应的参与物质的量可以用化学量来表示。
常用的化学量有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
二、分子和离子1. 原子和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组成的粒子。
分子又可分为原子分子和离子分子两类。
2. 离子:离子是带电粒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是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正电荷的离子,如氢离子H+;阴离子是得到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负电荷的离子,如氯离子Cl-。
三、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表达化学反应的类型、参与物质的数量关系以及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转化等信息。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数量必须保持一致。
可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来描述化学反应发生、进行和结束的情况。
四、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不同,可以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
2.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快慢。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五、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内,物质不会凭空消失或凭空产生,质量是守恒的。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2. 能量守恒定律:在物质的转化及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也是守恒的。
不同物质转化所涉及的能量可以是化学能、热能、动能等。
六、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将元素按周期性与性质相似的元素排列在同一列。
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3aa50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d.png)
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化学是高中化学的基础,涉及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化学键、元素周期表等方面。
以下是必修一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1. 化学基本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和能量守恒的科学。
化学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等。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或物理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置换反应、加成反应、消解反应、水解反应、酯化反应等。
3. 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4.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性质、结构和周期。
元素周期表可以分为主族、副族和杂族。
5. 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四态:凝固、熔化、沸腾和蒸发;物质的酸碱性:强酸、强碱、中性和弱酸、弱碱;物质的氧化和还原;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系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拓展:1. 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氯化钠等。
2. 化学键的强度和稳定性:化学键的强度和稳定性与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密切相关。
例如,共价键比离子键更稳定,因为共价键是成对存在的,能够有效地减少电子排斥力。
3.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能够预测元素的性质,指导元素的发现和制备。
例如,锂、铍、硼等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相近,它们的性质也非常相似,因此它们被归类为同一周期的元素。
以上是必修一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分子结构的知识,这对于后续化学的学习和应用都非常重要。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6e480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6.png)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6篇篇1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4. 化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有摩尔(mol)、克(g)、毫升(ml)等,其中摩尔是计算物质数量的基本单位。
二、化学实验基础1.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安全知识。
2. 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有试管、烧杯、烧瓶、滴管、量筒等,每种仪器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4. 化学实验需要遵循安全规则,如佩戴防护眼镜、避免皮肤接触有毒物质等。
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 非金属元素包括氢、硼、碳、氮、氧、氟、硅、磷等,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2.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氢气可燃,二氧化碳无毒等。
3.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如氧气用于呼吸、氮气用于保护气等。
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 金属元素是具有正价态的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
2.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容易与氧气、酸等物质发生反应。
3.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重要应用,如铁用于制造工具、铝用于制造容器等。
五、有机化合物1. 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丰富的结构和性质。
2. 有机化合物根据其结构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类别,每类化合物都有其特定的性质和用途。
3. 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如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丙烯等重要原料,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它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2. 化学反应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概念总结(最新最全)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概念总结(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ecbe2c7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d.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概念总结(最新最全)1. 物质:具有一定质量和体积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物质。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2. 纯物质: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纯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其他物质。
例如,氢、氧等元素。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不同的元素。
例如,水、二氧化碳等。
3. 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类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可以分为均质混合物和非均质混合物。
- 均质混合物:组成部分均匀分布的混合物。
例如,溶液。
- 非均质混合物:组成部分不均匀分布的混合物。
例如,悬浊液。
4.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化合物中最小的能够保持该化合物化学性质的粒子,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5.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元素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分为周期和族。
周期表示元素的电子层数,族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
6. 化学键:原子之间形成化合物时产生的相互结合的力。
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键。
- 共价键:由共用电子对相互吸引形成的键。
- 金属键:由金属原子与其邻近原子之间的电子云重叠形成的键。
7. 化学反应: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电解反应。
- 合成反应:两个或更多物质结合成一个物质。
-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物质。
- 置换反应:由两个或更多物质互相交换原子或基团。
- 电解反应:通过电解将化合物分解成离子。
这些是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基本概念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可以进一步提问。
最全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三篇
![最全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a0fb3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a.png)
最全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三篇由于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较多,本回答将会分为三篇进行总结,以便阅读和掌握。
第一篇:化学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1. 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 原子:一种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部分组成。
- 元素:由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具有特定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组成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
- 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基本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
- 离子:由一个或多个原子通过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带电粒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2. 元素化合物: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元素:具有典型的金属性质,例如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延展性、可塑性等。
- 非金属元素:不具有典型的金属性质,例如较差的导电导热性能、脆性等。
- 氧化还原反应:基于氧化物和还原物的相互转化,伴随着电子转移的过程,通常还产生能量和物质变化。
例子:(1)水的化学式为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
(2)氢气的化学式为H2,是由两个氢原子组成的元素化合物。
氢元素具有单一电子层,因此只需要损失一个电子便可以成为正离子。
(3)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
钠元素失去一个电子成为阳离子,而氯元素获得一个电子成为阴离子。
在NaCl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电磁作用力结合在一起。
第二篇:化学热学1. 化学热学基本概念:内能、焓、热容- 内能:指物质分子所具有的热运动能量,包括分子间势能、分子内能量等。
- 焓:包括内能和压力体积功的总和,通常表示为H。
- 热容:表示单位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散发的热能,通常表示为Cp或Cv。
2. 化学反应热: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变、内能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能量在各种形式间的转化与守恒。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概念总结(最新最全)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概念总结(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79b3ca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8.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概念总结(最新最全)原子结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绕着原子核轨道运动。
- 原子的质量数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原子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和电子数之差。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 元素由其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相同)标识。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
-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和方式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原子在化合物中保持结合。
- 共价键是两个非金属原子共用电子对的键。
- 离子键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键。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转化的过程。
- 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
- 化学反应可以根据能量变化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酸是一种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一种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物质的电子转移。
溶液和浓度- 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而形成的稳定体系。
- 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量与溶液总体积或质量之比。
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是指反应中物质浓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和反应方程式来确定。
以上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的基本概念总结,内容涵盖了原子结构、元素和化合物、化学键、化学反应等方面。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bf1b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3.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自然科学。
高中化学必修一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化学计算、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等。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高中化学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化学组合方式结合而成的物质。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不依赖于物质的量的性质,如颜色、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3. 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电子绕核而行。
二、化学计算。
1.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碳-12的原子质量为12为标准,相对分子质量是分子质量与碳-12的原子质量之比。
2. 摩尔和摩尔质量,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摩尔质量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通常以克为单位。
三、化学元素及化合物。
1.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一张表,它按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的周期性规律将元素分组排列。
2. 化合物的命名,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元素的化学式和化合价确定,包括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以上就是对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整理归纳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整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b1597d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c.png)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整理归纳高中化学,是以物质和能量之间内在关系及其转化出发,系统概括客观世界物质组成和特性,探索物质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
化学研究两个主要内容:化学律及其性质,包括原子的数量、结构及其构成;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综合性质,及其组成成分所持有的能量。
一、高中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与能量:物质具有坚固性、流动性和物质守恒性等特性,能量表现为动能、热能等形式,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是物质的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原理。
2、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由原子和分子的构型及相应的能量情况所引起的,其变化的规律就是化学律。
3、化学律:以定律形式描述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指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守恒的现象。
根据该定律,在特定条件下,相同质量的组分反应产生相同质量的物质。
二、物质的微观结构1、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团簇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
其中原子核是构成原子的物质核心,原子由原子核和由原子外电子组成的电子云包围。
2、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由原子核的中心原子核以及外部的原子核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它们以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和能量组成了原子核的内在结构。
其中:质子是以质量为单位的正电子,它们的数量决定原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中子具有零电荷,能协调原子核内的稳定性。
3、电子云:是由电子云组成的,其电子云是由外层电子构成的。
外层电子以电子云来定位,其取决于其电荷、能量和角动量不同而互相协调排列。
从而形成以原子核为核心的电子外层结构系统。
三、化合物的微观结构1、分子:是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它是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相连而形成的一种束缚性粒子,其组成原子由它们共同决定,产生化学反应物具有生成分子性质。
2、化学键:是分子内部原子彼此结合就形成的一种微观力,分子中实际存在着化学键。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及性质可以分为:共价键、氢键、疏水键等几种。
3、分子构型:是描述一种物质分子内部原子在空间上排列的结构形态,是由化学键的构型和形状决定的。
2024年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0ef2e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1.png)
2024年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化学的定义及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地位2.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性质和分类3.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组成和结构;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征;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4.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和特征5.物质的量:摩尔概念、物质的量的单位和计算;质量、体积和摩尔之间的关系6.物质的浓度:溶液的定义、浓度的表示及其计算;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和溶液的饱和度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分类2.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物质的符号、化学方程的平衡和配平3.摩尔反应和物质的量关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及其计算;反应物的消耗和生成物的生成4.理论和实际产量:完全反应和不完全反应的概念和计算;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的比值(收率)的计算5.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判断和计算三、原子结构和周期表1.原子结构:原子的核和电子的结构;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的含义2.电子排布和构型: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的概念和表达方式;电子排布规则(凡是、哈夫规则等)3.原子模型的演变:托姆孙模型、勒鲁瓦模型和玻尔模型4.周期表的概念与性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排列规律;周期性和周期律5.元素周期表的特征:周期表的分区和类别(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等)6.周期表中的元素: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原子质量和元素的命名四、化学键与化学分子1.化学键的形成: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特征2.离子键和离子晶体: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和性质;离子晶体的特征、结构和性质3.共价键和共价分子:共价键的概念和性质;共价分子的结构、名称和性质4.金属键和金属元素:金属键的概念和性质;金属元素的结构与性质五、物质结构的性质和变化1.物质的分子力和物质结构:间隔径、键长和键能;分子间力的类型和强度2.物质的相变: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相互转化和特征;相对稳定和不可逆性的概念和特征3.物质溶解和溶液的性质:溶解度、溶液的浓度和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4.溶液的饱和度和溶解度:溶液的稳定状态和最大溶解度;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和溶解度曲线5.物质的分子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电解质的性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六、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的速率1.化学平衡的特征和条件:平衡态的概念和特征;平衡态的达到和保持的条件2.化学平衡的表达式:浓度平衡常数和酸碱反应的酸度常数;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判定3.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和压力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和变化4.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反应速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5.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6.化学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的反应级数和速率定律;活化能和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七、酸碱及其中和反应1.酸和碱的概念和性质:酸和碱的定义、性质和分类;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和条件2.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指示色:酸碱指示剂的定义和分类;酸碱指示色和指示剂的选择和判定3.酸碱溶液的浓度:酸碱溶液的浓度表示和计算;酸碱解离常数和pH值的计算4.酸碱滴定和酸碱滴定曲线:酸碱滴定的原理、物质的量关系和计算;酸碱滴定曲线的特点和性质5.酸度和碱度:溶液的酸碱度和酸碱溶液的中和曲线;酸度和碱度的衡量和计算八、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性质;氧化数的计算和判定2.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的氧化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计算;氧化数的影响因素和氧化还原性的衡量3.电化学反应和电解质:电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征;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和特点4.电解和电解质溶液:电解的概念和特征;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和离子间力的影响5.电化学电池和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电化学电池的概念和特征;电化学电池的构造和电池符号6.标准电位和电动势:标准电极电位和标准氢电极的概念和计算;电动势和标准电动势的计算九、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有机化学的概念和特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特征;有机化学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2.碳的电子排布和杂化:碳的电子排布和σ键的形成;碳的杂化和共价键的多样性3.烷烃的结构和性质:烷烃的命名和结构特征;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烯烃和炔烃的结构和性质:烯烃和炔烃的结构和分类;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5.卤代烃和醇的结构和性质:卤代烃和醇的结构和分类;卤代烃和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6.醛、酮和羧酸的结构和性质:醛、酮和羧酸的结构和分类;醛、酮和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7.酯、醚和胺的结构和性质:酯、醚和胺的结构和分类;酯、醚和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024年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二)【____年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模板】一、基础知识点总结1. 元素与化合物1.1. 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2. 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1.3. 化合物的概念和命名方法1.4. 化合物的分子式和化学式1.5.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2.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和常见类型2.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影响因素2.4. 化学计量和摩尔关系2.5.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3.1. 化学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2. 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3.3. 分子结构的确定和分子模型的表示方法3.4. 分子间力和溶液的性质3.5.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4. 离子反应和化学平衡4.1. 电离和电离度的概念和计算4.2. 离子反应的平衡定律和离子反应的影响因素4.3. 溶解度和溶度积4.4. 水离子和氧化还原反应4.5. 化学平衡的常见现象和应用5. 酸碱和盐5.1. 酸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5.2. 酸碱中的离子反应和酸碱中的水解反应5.3. 酸碱滴定和酸碱指示剂5.4. 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5.5. 盐的命名和盐的重要应用二、常见实验及实验技能总结1. 实验室常见仪器和设备1.1. 烧杯、容量瓶、移液管等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和操作方法1.2. PH计、电子天平和分光光度计等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原理1.3. 结晶、蒸发、减压和过滤等常见实验操作的原理和方法2. 化学实验常用试剂和常见实验操作2.1. 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常用试剂的性质和用途2.2. 过滤、除杂、干燥和测定质量的实验操作技巧2.3. 酸碱滴定、沉淀反应和气体收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设计3.1.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和计算公式3.2. 图表绘制的原则和常见的数据表达方式3.3.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验方案的制定方法3.4. 实验报告的结构和写作要点三、化学原理和现象的应用1. 化学与环境保护1.1. 大气污染和酸雨形成的原理和影响1.2. 水污染和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3. 化学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的原理和方法1.4. 生态系统的化学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 化学与生活2.1.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应用2.2. 化妆品和药物的化学原理和合成方法2.3. 人工合成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应用2.4. 化学能源的开发和利用3. 化学与工业生产3.1. 化学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工艺技术3.2. 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中的重要作用3.3. 化学工业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技术3.4. 化学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安全控制四、化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 化学概念的深化和化学思维的培养1.1.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抽象化和模型化1.2. 具体问题的化学表达和化学计算1.3. 化学原理的探索和推理1.4. 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数据的分析2. 科学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2.1. 团队协作和实验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2.2. 学术交流和科学写作的技巧和规范2.3. 科学资源的获取和利用2.4. 当代化学研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
高一化学每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每一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5689c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5.png)
高一化学每一章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相关能量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包括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在化学中,物质的组成、性质、反应规律和能量变化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质量、质量守恒定律、能量等。
这些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1.2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元素,具有一定的性质。
根据物质的组成特点和性质的相似性,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根据物质的组成形式和性质的异同,可以分为混合物。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后续知识的重要依据。
1.3 物质的变化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如物质的相变、物理状态变化等。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变化,如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等。
物质的变化规律是化学学习的核心内容。
1.4 物质的能量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和表现。
能量是化学变化的重要参量,能量变化规律对于化学反应机理的解释和分析至关重要。
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2.1 原子的基本结构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对于后续化学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
2.2 元素和元素周期表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元素是化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对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3 原子的构建和性质原子的构建和性质包括原子的结构、质量、电荷、核反应、原子光谱和原子的化学键合等内容,了解原子的构建和性质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
三、化学键和物质的结构3.1 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指两个原子或离子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物理现象,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等。
化学高一到高三知识点梳理
![化学高一到高三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d1c3e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b.png)
化学高一到高三知识点梳理一、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高一化学主要涉及基础概念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学习。
下面将根据不同的章节,对高一化学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梳理。
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原子核的结构以及电子的排布。
- 元素周期表: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以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2. 化学键和离子结合- 化学键的形成: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 离子结合的性质: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和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
3. 物质的量和化学方程式-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 化学反应方程式:平衡化学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
4.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及影响因素。
-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平衡常数的计算。
二、高二化学知识点梳理高二化学主要涉及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溶液和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
下面将根据不同的章节,对高二化学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梳理。
1. 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阿伦尼乌斯方程:阿伦尼乌斯方程的定义、应用和计算。
- 动态平衡:平衡位置、平衡常数、移动平衡和平衡常数的计算。
2. 溶液和电解质- 溶液的分类:溶液的分类及特点。
- 电解质:电解质的定义、电离度和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判断方法。
-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4. 酸碱中和和盐类的生成-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性质和计算。
- 盐类的生成:强酸与强碱、强酸与弱碱、弱酸与强碱的反应生成盐类的规律。
三、高三化学知识点梳理高三化学主要涉及有机化学、化学能量变化和化学工业等内容。
下面将根据不同的章节,对高三化学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梳理。
1.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根据碳骨架和官能团特征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总结归纳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f21b28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5.png)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总结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变化和性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高考化学的学习中,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概念,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下面将对高考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总结归纳。
1. 物质与变化物质是构成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质量和体积。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一定的物理性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具有变化的化学组成和可变的物理性质。
物质的变化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发生的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反应时所发生的变化,物质的物理性质发生了改变。
2. 原子与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具有质量和电荷。
每种元素都由一种特定的原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是物质的最小可独立存在和保持其化学性质的单位。
3.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具有一定的原子序数(即原子序数相同的元素属于同一种元素)。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的化学组成和一定的化学性质。
4. 离子与离子化合物离子是原子或分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带电的粒子。
正离子是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的粒子,负离子是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的粒子。
离子化合物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电荷相互吸引而结合而成的。
5.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是典型的导电体和热导体,具有光泽、延展性和塑性等特点。
金属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非金属不具备金属的特性,其中氧、氮、碳、氢是非金属元素家族的代表。
6. 周期表与元素周期性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
元素的周期性是指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周期性地变化。
元素的周期性可分为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和化合价等方面的周期性。
7. 化学键与化学式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连接的力,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新高一化学概念性知识点
![新高一化学概念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e7432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a.png)
新高一化学概念性知识点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
在高一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将会接触到许多概念性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新高一化学概念性知识点的介绍。
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氧气(O₂)、氢气(H₂)等。
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原子)通过化学反应组合而成的物质,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等。
元素和化合物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2. 原子与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粒子,它是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例如,水分子(H₂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用来分类元素的工具,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质子数)和元素属性将元素有序地排列。
周期表的水平行称为周期,垂直列称为族。
根据周期表可以了解到元素的原子结构、性质以及周期规律。
4.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用于将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离子键是通过电荷吸引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中的金属离子之间的电子云相互作用形成的。
5. 反应平衡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描述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反应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反应达到一定条件下,其浓度、压力和温度等保持不变的状态。
6. 酸碱与中性溶液酸、碱和中性溶液是溶液的三种常见性质。
酸具有酸性,可以与碱中和;碱具有碱性,可以与酸中和;中性溶液既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
在水溶液中,酸的特征是产生H⁺离子,碱的特征是产生OH⁻离子。
7.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即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常具有明显的氧化和还原的现象,在电化学反应和许多生物代谢过程中十分重要。
8.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计量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不会消失或增加,总质量保持不变。
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61d6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1.png)
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本文将对该学科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阅读,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基本概念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学科。
在高中必修一化学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物质、质量、体积、密度等。
同时还有一些基本术语的概念,包括化学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我们才能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的其他知识点。
二、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常见的元素有氧、氢、铁等。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命名规则以及相关的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三、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我们需要学习化学反应的特征和判断方法,并且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
此外,了解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特殊类型的化学反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四、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组成是研究物质内部组成的方法和规律。
高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进一步认识了物质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了解物质组成和结构,对于我们理解化学性质、化学变化以及其他化学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化学能量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能量是指物质变化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化学能量的转化与化学反应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需要学习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如焓变、熵变以及自由能变化等。
另外,化学反应速率也是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需要了解速率定律、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调控反应速率的方法。
六、单质和化学分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具有特殊的性质。
学习单质的特点和应用,对于我们认识元素的性质和重要性十分重要。
此外,化学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结构,学习化学分子的构成和性质,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概念类:
1、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
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XY
B、XY2
C、XY3
D、X2Y3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
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3、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4、x、y、z为短周期元素,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4、6.则由这三种元素
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XYZ
B.X2YZ
C.X2YZ2
D.X2YZ3
5、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表示物质分子式的是
A.NH4NO3
B.SiO2 C C6H5NO2 D Cu
6、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于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A. NaF B MgI2 C. BaI2 D KBr
7、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 金刚石 B刚玉C二氧化硅 D干冰
8、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A.LiI B.NaBr C.KCl D.CsF
9、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2H4,另一个装有C2H2和C2 H6的混合
气体,两瓶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量
B.原子总数
C.碳原子数
D.密度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11.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12、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
13、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 无水硫酸铜、蔗糖B硅胶、硫酸亚铁
C 食盐、硫酸亚铁
D 生石灰、食盐
14、下列变化规律中正确的是
A、H2S、HCl、PH3热稳定性由弱到强
B.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pH值由小到大
C等质量的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OH
D、CH3CH2OH、 、CH3COOH的酸性由弱到强
15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是一种单质
16、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食盐和蔗糖熔化
B.钠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
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17、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
..能.是
A.x+2
B.x+4
C.x+8
D.x+18
18、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徽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透过胶体时,毅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微粒且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19、下列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 石英
B 硫磺C干冰 D 食盐
20、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 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 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 呈红褐色
21、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B>D>C
B 原子序数d>c>b>a
C 离子半径C>D>B>A
D 单质的还原性A>B>D>C
2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纳米材料是指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
B 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 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D 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24、C 60与现代足球有很相似的结构,它与石墨互为
A 同位素
B 同素异形体
C 同分异构体
D 同系物
25、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 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 族,下列物质能支
持这种观点的是
A HF
B H 3O +
C NaH
D H 2O 2
26、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B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
C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
D 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
27、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 4。
0.5mol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时,放
出445kJ 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2CH 4(g )+4O 2(g )=2CO 2(g )+4H 2O (l ) ΔH =+890kJ ·mol -1
B 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 ΔH =+890kJ ·mol -1
C CH 4(g )+4O 2(g )=CO 2(g )+2H 2O (l ) ΔH =-890kJ ·mol -1
D 1/2CH 4(g )+O 2(g )=1/2CO 2(g )+H 2O (l ) ΔH =-890kJ ·mol -1
28、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
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
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
A .He 43
B .He 32
C .He 42
D .He 33
29、.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 气体,另一个盛有H 2和Cl 2的混合气体。
在同 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 .原子数
B .密度
C .质量
D .质子数
30、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K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 层电子数相等
B .L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
C .L 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
D .M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 层电子数相等
31、X 元素的阳离子和Y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X <Y
B 原子半径X <Y
C 离子半径X >Y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Y
32、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 、Y 和Z ,已知X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 元
素原子的M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 层和L 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 元素原子的L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Y 元素原子的L 电子层上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A X 2YZ 4
B XYZ 3
C X 3YZ 4
D X 4Y 2Z 7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R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a RO b )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
B 只有非金属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
C 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都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
D 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都具有强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