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示范县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美丽河湖示范县建设工作方案

(2021-2025年)

为推动我省全域美丽河湖和高品质幸福河湖网建设,制订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建设平安、健康、宜居、富民的幸福河湖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发展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河湖治理的根本使命。开展美丽河湖示范县建设,对于加快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加快构建全域高品质美丽幸福河湖网,努力打造江河流域治理现代化的浙江经验、浙江样板、全国标杆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示范县建设是推进全域美丽浙江建设的重要举措。开展美丽河湖示范县建设,以县域为单元引领带动各地加快全域美丽河湖建设,推进美丽河湖、水美乡镇建设,串珠成链、连片成网,为我省夯实美丽浙江“大花园”生态底色,形成“一村一溪一风景、一镇一河一风情、一城一江一风光”全域大美格局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示范县建设是打造“重要窗口”河湖治理标志性成果的重要载体。开展美丽河湖示范县建设,以“美丽河湖+”为主线,在全省形成一批山区、丘陵、平原、海岛等各美其美的县域示范,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美丽河湖风景线、滨水产业发展带、安居乐

业幸福网,推动河湖建管体制机制创新,为我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提供河湖治理标志性成果。

(三)示范县建设是争创河湖治理现代化先行示范的重要抓手。站在我省第二个“高水平”新征程的起点,通过示范建设,不断推进河湖治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统筹土地、技术、资金等多项要素,在数字赋能、部门协同、共建共享等方面多点着力,构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现代化河湖治理新格局,为我省争创河湖治理现代化先行示范助力。

(四)示范县建设是推动我省江河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美丽河湖示范县建设,鼓励各地统筹河湖资源保护与利用,积极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培育、建设体现县域特色的水生态产品,激活乡村振兴“生态引擎”,让美丽河湖成为我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最具潜力的城乡绿色发展增长极,让绿色成为我省江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打色。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流域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提升为目标,围绕建设高品质幸福河湖网,打造一批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美丽河湖示范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示范引领、有序推进。优先培育一批具有带头引领作用的示范县,探索建设模式、路径、标准体系等,分批次、有重点、多层次全面推进建设工作。

——整体联动、突出重点。组织编制实施方案,统筹部门资源,推进工作联动。处理好全域美丽和典型示范的关系,以县域母亲河、重要湖泊为重点,打造标志性成果。

——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各地要充分发挥基础优势,根据河网水系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彰显自身特色,形成各美其美的典型示范。

——数字赋能、高效监管。探索河湖建设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县域河湖治理现代化。

(三)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按照“县级申报、市级推荐、省级认定”的方式,选择50个左右的县(市、区)列入美丽河湖示范县培育单位,择优认定30个左右的美丽河湖示范县。推动全域构建河湖管护体系更加健全,河湖生态环境更加优良,河湖水域功能永续发展的美丽河湖建设管理新局面,并形成一系列全国领先的河湖建设管理先进经验,引领构建全域高品质幸福河湖网,打造江河流域治理现代化的先行示范区。

三、示范县建设主要任务

(一)全面构建水安全体系

聚焦薄弱环节和关键节点,统筹堤岸加固提标、排涝能力提

升、流域行洪与调蓄空间等工程建设。域内城镇、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工矿企业等防洪重点保护对象堤防达标。沿线万亩以上农田的防洪能力全面提升,基本构建完善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二)全域改善水生态环境

系统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大源头水源涵养与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强河网水系连通,区域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开展重要河湖生态健康评价,强化沿河岸滩、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恢复生物多样性,基本形成“生态健康、水清岸绿”的清水廊道。

(三)全力彰显水景观文化

加快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建设,以“水美乡镇”建设示范带动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提升,因地制宜建设滨水休闲节点,亲水圈覆盖率达到85%以上,沿线居民对河湖治理满意度高。大力弘扬优秀水文化,保护与水相关的历史文化古迹,充分挖掘以水为载体的先进文化,适度建设水文化展示点,积极开展水文化宣传活动,让河湖成为传承民俗风情、彰显治水文化的新载体。

(四)全新挖掘水生态价值

积极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提升河湖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率与多维价值。激活滨水产业绿色发展新动力,培育、建设体现县域特色的水生态产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五)全民参与水智慧管护

积极推动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强化过程管理;河湖治理工作部门协同性强、公众参与度高。加大水域保护力度,水域面积不减少,水域功能有所提升。河湖管理界限清晰,水域岸线管控到位,“四乱”问题动态清零,河湖面貌良好。完成河湖管理数字化应用建设,河湖管理现代化水平较高。

(六)创新建设标志性成果

充分挖掘县域河湖治理特色,积极创新河湖管护体制机制。示范县县域母亲河全线建成美丽河湖,打造1条以上滨水绿色产业发展带;水美乡镇建设数量覆盖率60%以上;在河湖管护体制机制、生态价值转换、河湖资源保护利用、数字赋能、行业融合、产业发展、投融资等方面新增2项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四、组织实施

按照“建设培育一批、评估认定一批”梯度推进的机制,每年定期开展一次美丽河湖示范县建设的申报工作,并逐次开展年度检查(考核)、评估认定工作。

(一)申报程序

1.县级申报。县(市、区)人民政府为美丽河湖示范县申报主体,负责组织编制美丽河湖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编制指南,见附件1),提交市水利局组织初审。

2.市级推荐。市水利局负责组织对申报单位提交的实施方案进行初审,按照各市推荐1-2个的原则(入围国家水系连通及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