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3.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3《制取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3《制取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内容不仅涵盖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和溶解性等基础知识点,还通过一系列实验深入探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如与木炭、硫、铁丝等物质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所展现出的氧化性和助燃性。

这些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同时,本课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设计思路在进入《制取氧气》这一课题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基础,包括药品取用、加热、仪器连接、排水集气等基本操作,以及纯净物、混合物等概念的理解。

此外,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对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了初步认识。

因此,学生在学习制取氧气时,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探究欲望。

然而,由于制取氧气涉及较为复杂的实验操作和催化剂概念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实验演示的规范性,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催化剂的作用。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掌握高锰酸钾、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学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培养科学推理能力。

通过对比方法,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综合分析实验现象并从中归纳结论的思维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保证,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2.3.2过氧化氢制氧气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2.3.2过氧化氢制氧气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堂评价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性质不变 D.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课堂评价
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C )
A. 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二、探究二氧化锰的作用
提出问题:二氧化锰能不能作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有没有其他物质 能催化过氧化氢反应?
二氧化锰不能作所有物质的催化剂;硫酸铜等物质对过氧化氢的分 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三、完成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提出问题: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和高锰酸钾制氧 气的发生装置有什么区别?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物中有液体且不需要加热。
取出一段时间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根据过氧化氢性质分析,试管内的气泡应该是氧气。 我们如何检验氧气? 现象是什么?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不复燃。
一、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提出问题:有氧气产生,但是木条不复燃,原因是什么? 试管内氧气浓度较低,产生氧气速率太慢。
一、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都是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 应。化合反应是生成物只有一种,而分解反应是反应物只有一种。
总结
1.过氧化氢制氧气
(1)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液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2)实验原理: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总结
(3)实验装置:
二、探究二氧化锰的作用
探究实验:二氧化锰的作用。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 有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 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2.3.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2.3.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A试剂剂中A的过过氧氧化化氢氢 氧
气 试B剂剂B二二氧氧化化锰锰
板块一、制氧机中的试剂A
资料信息:
过氧化氢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在医疗上 可以用于消毒防腐。
在常温下过氧化氢可以自发分解放出氧气。
板块二、制氧机中的试剂B
实验活动(二) 探究试剂B二氧化锰(MnO2)的作用
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H2O2)溶液,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观察现象。
复习引入
图1——工业制取氧气装置图
图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图
新课引入
便携氧气瓶
潜水氧气瓶
登山氧气瓶
医用氧气袋
医用氧气瓶
新课引入
图3——分子筛制氧机
图4——化学反应制氧机
板块一、制氧机中的试剂A
资料信息:
试剂A为过碳酸钠固体,遇水 易分解,生成过氧化氢和碳酸钠。
试剂B为二氧化锰固体。
板块一、制氧机中的试剂A
当堂检测
3.回忆实验活动一、二,对比“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和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的现象是否相同?哪种方法可以获 得较为平稳的气流?
课后作业
1.趣味实验: 取2杯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放入相同的钢丝球,一杯加过量食
盐至不再溶解,一杯不加食盐。对比记录钢丝球生锈状态及反应时间。 2.书面作业:
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产生地泡沫可用于灭火 B.过氧化氢分解生产水和氧气 C.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同
当堂检测
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C )
A.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B.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3制取氧气(2个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3制取氧气(2个课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安排在第二单元的最后一部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物质——空气开始,介绍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然后引出氧气,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再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内容由浅人深,过渡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

本课题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同时介绍了催化剂。

这部分内容更侧重于过程,让学生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推断,从而作出判断。

第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来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让学生掌握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具备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学习氧气的制取(原料选择、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气体收集、操作步骤及其有关注意事项),可以为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提供范例。

【教学策略分析】学生对于气体的制取尚属首次接触,为此,如何来选择药品、如何来确定装置根本无从着手。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氧气知识的一定积累,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进行本课题的教学时,要善于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来确定药品的选择以及仪器装置的配备,加深学生对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并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加以巩固。

难点的突破应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判断,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教学准备】1、教材中[实验2—5]、[实验2—6]以及“活动与探究”的实验仪器;2、教学过程所需的投影片;3、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2.3制取氧气自制简易制氧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2.3制取氧气自制简易制氧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今天的课程主要围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自制简易制氧机的操作进行了讲授和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实验演示、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首先,我注意到在讲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时,学生对于过氧化氢分解和氯酸钾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我采用了生动的实验现象和具体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制取氧气的基本概念。制取氧气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将空气中的氧气分离出来。在生活中,制取氧气可以用于许多方面,如医疗急救、实验室研究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制取氧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5.学习任务单:准备学习任务单,内容包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实验操作步骤等。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单进行自主学习和实验操作,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
6.安全提示:在教室内张贴安全提示标志,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进行。
2.3制取氧气自制简易制氧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3制取氧气自制简易制氧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制取氧气——自制简易制氧机”。主要内容包括: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说课稿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采取以下策略和活动:
1.创设情境:以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氧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2.实验演示: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表现给予及时、具体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遵循清晰、简洁、逻辑性强的原则。板书布局分为三部分:左侧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中间展示实验步骤和关键反应方程式,右侧用于记录学生讨论的要点和实验注意事项。
1.主要内容:包括氧气的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步骤、氧气收集和检验方法等。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实验操作和反应原理。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直观的现象较为感兴趣,喜欢动手实践。然而,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尚需培养,如记录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现象等。
(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3)氧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
2.教学难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技巧。
(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3)氧气收集和检验的注意事项。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为后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13课《制取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13课《制取氧气》

7、熄:再熄灭洒精灯。

注意:实验完毕后,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而,再熄灭酒稱灯?相反探究点三分解反应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交流讨论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可表示为:AB-A+Bo
探究点四氧气的工业制法
提出问题工业上是如何大呈制取氧气的,也是用化学药品反应制取的吗?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分离液态空气法
<2)原理:利用液态空气中液氮(-196°C)和液氧(-183°C)沸点的不同,采用蒸发的方法将二者分离开来。

(3)过程:
空气罟^态空气霑轧「養"
如& 一】—液态氧(储存在漆成蓝色的钢瓶中)
知识拓展实验室制取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工业上制取氧气,将空气成分分离,不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随堂检测
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B.硫+氧气> 二氧化硫
C.石蜡+氧气卅二氧化硫
D.水>氢气+氧气。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3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3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说课稿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2.设计实验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我评价在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
3.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提高课堂氛围。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实验器材: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试管、酒精灯等,用于进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视频、动画等,展示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1.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练,可能导致实验效果不佳;2.学生在理解分解反应原理时可能存在困难;3.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环保问题。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实验操作指导,提前进行演示和练习;2.结合生活实例,形象地讲解分解反应原理;3.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中心辐射式布局,以“制取氧气”为核心,四周辐射出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分解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氧气的收集与检验等主要内容。板书风格简洁明了,采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增强视觉效果。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重点内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遵循以下原则:1.突出重点,避免冗余;2.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3.结合实验过程,同步呈现板书内容;4.在适当时候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板书整理,提高学生参与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实验室制取氧气(重点)了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1.催化剂、催化作用(难点)了解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的作用;归纳认识催化剂的概念与作用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了解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3. 分解反应(重点)知道分解反应特点,得出分解反应的概念4.氧气的工业制法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主要是分离液态空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氧来乐”是养鱼伯伯的“救命药”,鱼塘内定期使用可避免鱼儿缺氧死亡。

【主要成分】过氧化氢【含量规格】15%【作用与用途】本品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活泼的新生态氧,用于养殖池塘的增氧,药性温和,使用方便,分解快,无残留,绿色环保。

【用法与用量】用法:将本品以1000倍水稀释后直接泼洒于养殖池塘中。

用量:每亩水深1米用本品100~150ml,病情严重可加量使用我们进入化学实验室探究过氧化氢是如何分解放出氧气的?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提出问题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就可放出氧气,通常还放入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讨论交流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探究实验(1)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课堂讨论上述实验中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吗?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归纳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二氧化锰好像永远用不完,可重复使用。

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净、干燥、称量,会发现反应后的二氧化锰与反应前的二氧化锰质量相等,且化学性质不变。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实验操作实验装置图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①在试管中加入5 mL约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无氧气放出或只有少量氧气放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且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2.3制取氧气(2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2.3制取氧气(2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氧气的工业制法1.核心素养(1)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2)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3)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取物质的一般方法。

(4)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教学重点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3.教学难点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语: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集气瓶。

你知道集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① 实验室制取氧气【讲述】实验室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方法制取氧气。

【提问】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在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演示】P43实验2-5。

【小结】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投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归纳总结】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①“检”——制取氧气前应先将仪器组装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将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然后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③“扣”——预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里;④“热”——加热试管(先预热,用酒精灯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然后再用酒精灯外焰集中加热盛放固体的部位),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即可收集;⑤“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深入思考1】1.如何选择仪器装置?2.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刚开始产生气泡时能立即收集吗?为什么?4.实验最后应怎样操作?最后两步能颠倒吗?为什么?【归纳总结】(1)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仪器装置。

(2)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排气处,以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不是氧气。

2.3.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分解反应 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2.3.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分解反应 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授课人:XXXX中学 XXX
没有产生氧气
产生氧气的速率太慢, 氧气的量不足以使小木条复燃
H2O2溶液

新知建构
探究二氧化锰的作用
实验② 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中,连接带导管的橡胶塞,放 置一段时间,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
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猜想2
产生氧气的速率太慢, 氧气的量不足以使小木条复燃

新知建构
探究二氧化锰的作用
03 认识分解反应,并会判 04 通过化 学 实验探 究 二氧化
断分解反应。
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中的作用,体会科学探究
的一般思路。
旧知回顾
自然界: 光合作用
工业上: 分离液态空气
实验室: 高锰酸钾分解
旧知回顾
加热
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闵恩泽(1924—2016)
学以致用
1.小明在实验课上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
其结果是( B )
A.反应不能发生
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少
D.收集的氧气纯度低
2.用等质量等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图像正确的是(B )
氧 气
有催化剂
氧 气
有催化剂


质 量

无催化剂

无催化剂
实验③ 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0.5g二氧化锰,加入过氧 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锥形瓶,观察现象?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带火星的小木条立刻复燃
猜想1
二氧化锰不只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 解速率,还参与了反应。

2.3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催化剂)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2.3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催化剂)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1
2
3
4
5
6
7
8
9 10
【实验验证】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 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试管⁠ 中 , 把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装 木条不复燃 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常温下过氧化 氢溶液分解速 率很慢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试管中
水泥块能够⁠
木条复燃 加快过氧化氢⁠ ⁠ 分解的速率 ⁠
1
2
3
4
5
6
7
8
9 10
能力·提分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7. 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 C )
A. 都需要加热
B. 都使用了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 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D. 都生成了两种物质
8. (教材习题改编)查阅资料得知:马铃薯可代替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溶液分
(通式:C→A+B+……)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1. 实验室用双氧水(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C)


A. ①③


B. ①④
⑤ C. ②③
D. ②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2. (教材图片改编)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已知:①中 木条不复燃,③中木条复燃。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3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3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作业小结的内容将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等。
五、教学反思
在课后,我会进行教学反思。我会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思考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评估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并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课程开始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氧气的基本知识,但对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并能够独立完成实验。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首先,我会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让他们了解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将会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制取氧气。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指导他们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最后,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力量。通过制取氧气的实验,学生将能够看到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并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将能够培养出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而言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通过实验过程培养过程与方法能力,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我相信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并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3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3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为主题。在九年级化学的教学中,制取氧气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其中的一种方法。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氧气的制取》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氧气的制取》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取长补短,提高其综合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进行反思,使其认识到实验操作中的不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其学习动力。
3.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进行点评,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节课案例亮点突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探究精神、人文素养,体现了教学的针对性、创新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认识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学会与来自人沟通交流,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4.通过对制取氧气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其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与制取氧气相关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实践操作技能。
3.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使其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4.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使其掌握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科学的欲望,树立其自信心。
2.通过实验演示、动画、图片等教学资源,形象地展示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1.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

2.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2.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制取氧气第2课时单元第二单元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课程标准五个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氧气的性质、用途和一些基本实验操作上对氧气的进一步探究,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

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重点学习制取的两种气体,所以这一节课为以后第六单元学习二氧化碳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所以本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一节课包括基本原理探究和装置的选择。

操作步骤两部分内容,而在第二课时对原理的探究又是整个探究总结和提升。

核心素养目标化学观念:通过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实际应用。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学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培养科学推理能力。

通过对比方法,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综合分析实验现象并从中归纳结论的思维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自己也是创作的天才。

重点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难点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方法?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还能用什么药品制取氧气?讨论思考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讲授新课一、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化学性质:在常温下过氧化氢可以分解放出氧气;用途:在医疗上可用于消毒防腐。

讨论思考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学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培养科学推理能力。

2.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固液常温型):长颈漏斗末端为什么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实验步骤:查:组装并检查气密性装:装药品(先装固体MnO2再装液体H2O2)收:收集氧气二、催化剂得出催化剂的概念: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2.3.2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2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讲解展示】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播放实验视频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十氧气【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常用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用哪一种方法制取氧气比较好?【学生】思考回答【归纳总结】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即可分解放出氧气,不需要加热,故用分解过氧化的方法制取氧气比较好。

探究点二 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实验法【问题】在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通常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观察现象。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观察现象。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观察现象。

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提示】仔细观察反应前后的二氧化锰。

实验编号现象 (1)没有气泡或见到极少量气泡,带火星木条未复燃 (2)产生大量的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3) 又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分析与结论】(1)在实验(1)和实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综合分析实验(1)~实验(3)中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板书设计:第2课时 过氧化氢制氧气 催化剂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十氧气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作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催化作用。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和多媒体等直观方法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发展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

不足之处:课堂问题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不高。

2.3 第2课时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课件(共26张PPT)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3 第2课时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课件(共26张PPT)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小结:实验可以重复多次,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变,将 实验后的二氧化锰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其质量也没变。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思考】MnO2 好像永远也用不完,MnO2 在这个反应中扮演 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MnO2 改变了 H2O2 溶液生成氧气的 反应速率 ,反应前后, MnO2 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不变。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环保)
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符号表达式:
H2O2
MnO
2
H2O
+
O2↑
无色 液体
黑色 固体
发生装置的选择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的选择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收集装置
制取装置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常用制取装置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思考】通过完成 P 45 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
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多种 “一变多”
分解反应 1. 概念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的反应。 2. 特点 (“ 一变多 ”或“一生多”)
形式: X →A + B + … 3. 注意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4. 实例 KMnO4
K2MnO4 + MnO2 + O2↑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思考1】 过氧化氢分解可用什么代替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分解可用硫酸铜溶液、氧化铁、红砖粉末和鲜土 豆等作催化剂
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
明确探究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 →获取证据→分析推理→形成结论
分解反应 请写出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2.3课时2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2.3课时2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重点题型整理
1.题型一:实验操作题
题干: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选择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
答案: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B、D、A、C。
2.题型二:实验现象观察题
题干:请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正确的实验现象。
答案:正确的实验现象为:B。
3.题型三:实验数据分析题
题干: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
答案:氧气的体积为:X立方厘米。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如化学反应原理、催化剂的概念以及气体的收集方法。此外,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经验,能够熟练使用实验室中的基本仪器。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对化学实验通常具有较强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原理。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实验现象。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好直观和实践的学习方式,希望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得知识。
6.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能够主动寻找和解决问题。
7.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8.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
9.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总结。
10.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态度。
2.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熟练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4.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能够将所学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2.3制取氧气(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2.3制取氧气(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2.3制取氧气(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制取条件;–掌握常见的氧气的制取方法;–能够正确操作制取氧气的实验仪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持有正确的态度,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制取条件。

2.掌握常见的氧气的制取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简要复习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设备。

2.1 制取氧气的方法回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制取氧气的四种方法:分解过氧化氢法、加热高锰酸钾法、还原过氧化氢法和电解水法,并对比它们的优缺点。

2.2 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药品:锰矿石、硫酸、试管等。

–穿戴好实验服和护目镜,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

2.实验步骤:–将锰矿石研磨成粉末状;–将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加热试管,并用试管口放入水槽中;–观察气体的收集。

3.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时要戴好护目镜,避免化学品溅入眼睛;–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烧伤和其他意外。

3. 实验操作演示(约10分钟)老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同时,老师对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解读说明,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实验要点。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3-4人。

让学生根据演示和讲解,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5. 实验结果分享与总结(约15分钟)学生小组依次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让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点评。

同时,老师对实验结果进行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条件。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验结果分享,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题内容分为三部分。

首先是通过【实验2-5】讲述了用加热
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接着再通过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再通过介绍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后分析三种制取氧气的原理总结出分解反应的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点:1.通过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介绍催化剂的概念。

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操作的探究。

3.总结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1.初步掌握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认识分解反应。

过程方法: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催化剂的概念;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师边实验边启发讲解,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领悟、归纳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教具(课件)准备: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仪器:大试管、木条、酒精灯、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
铁架台、火柴、小烧杯、药匙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实验室常采用加热
【回忆】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分解过
教学环节氧化氢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上节
课我们学习了加热高猛酸钾制取
氧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制取
氧气。

二、新课学习
1.认识教学目标
2.指导学生完成温故互查部分
3.课件出示三个文字表达式
提问:在这三个反应中都出现二
氧化锰,有什么不同?
【设问】为什么分解过氧化氢溶
液制取氧气要加入二氧化锰?它
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4.【探究】P38分解过氧化氢制取
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PPT出示实验内容
演示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
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观察现象。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
氧化锰,把大火星的木条伸入试
管,观察现象。

提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完成导学卡上的温故互查部分两
名学生板书实验室制取氧气三个反
应的文字表达式
【回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
二氧化锰是生成物
【疑问】对另外两个反应中二氧化锰
的作用不是很清楚。

学生齐读实验内容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作好记录。

学生猜想,思考
师生共同分析原因: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也能放出氧气,但反应速率太慢,产生的氧气很少。

在二氧化锰存在的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
提问: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演示实验(3):向上述试管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带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氧化锰只能起加快反应速率
讲述:通过实验(3)看到,二氧化锰好像永远也用不完,质量不会减少
PPT出示资料:
引导学生读出结论
我们把二氧化锰叫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那么什么是催化剂?它有什么特点?它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指导学生看课本P39,认识催化剂观察实验后的试管:黑色二氧化锰仍然存在
设计实验:检验上述实验中用过的二氧化锰是否还能使过氧化氢分解
速率加快,重复实验。

学生阅读资料
分析得出结论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倾听
认真阅读课本第39页,找出催化剂
和催化作用。

总结:
【板书】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
催化作用: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拓展】事实上,为了加快化学反应的进行我们使用催化剂,而为了减缓反应的进行我们也使用催化剂。

如在橡胶制品中常加入一些催化剂以减缓橡胶的老化速度;食用油脂里加入一些催化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酸败。

所以催化剂的概念中说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是片面地说成“加快”。

引导学生展示并纠错
课件展示关于催化剂的理解
课件展示图片:催化剂的应用
5.【探究】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选择什么装置?
【多媒体展示】的定义和作用,分析催化剂
看书后得出:1.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认真阅读课本第39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导学卡合作探究2的三个问题
学生齐读
认识催化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思考、讨论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6.分解反应
【问题】到这节课为止,我们学会了实验室的三种方法制取氧气,现在回过头来,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9最后一段,
【板书】分解反应:多变一。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课堂小结】 1.催化作用和催化剂 2.分解反应
3.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操作步骤。

【布置作业】导学卡上的训练提升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提供的仪器制取一瓶氧气
讨论后小结: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与化合反应的特征正好相反。

阅读课本P39最后一段,认识分解反应。

课堂练习 回忆总结
认真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

−→
−二氧化锰氧气+水
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
催化作用: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三、分解反应:一变多
课后反思: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和资料分析,让学生认识了催化剂及其探究方法,但是只怕学生理解不了,用的时间多了点,基本完成了目标。

在第一课时,已经介绍了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所以在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和实验步骤上因为时间紧了点,没有仔细分析。

让学生选择仪器制取一瓶氧气的实验中,由于二氧化锰的量取的有点多,导致反应速率太快,学生不敢倾倒液体,以至于过氧化氢溶液不足量,学生没有收集满氧气。

事实上,课前自己多次实验,均已成功。

又考虑到平时学生取药品总比要求的少一点,在作要求时,多要求了一点,要吸取教训,试验好了的不要随意更改。

这为下一节课留下了探究的内容,下一节课还要认真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