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设计-空调设计设计书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04343d915f804d2b16c1d9.png)
X X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题目:六安市某综合楼暖通空调设计学生姓名: XXX所在学院: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专业及班级:建环XXX 指导教师: XXX 完成日期: XXX摘要本课题为六安市某综合楼暖通空调设计,建筑物共七层,高31.8m,建筑面积3826m2,空调面积3776m2。
空调系统总冷、热负荷分别为358.51kW和331.376kW。
通过对空气源热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加热交换器及螺杆式冷水机组加热交换器三种冷热源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发现螺杆式冷水机组加热交换器的冷热源方案最佳。
通过对空调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本建筑一层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二至七层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本课题还进行了空调风、水系统设计、冷热源机房设计以及通风系统设计。
关键词:螺杆式冷水机组热交换器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AbstractThe project is the design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 comprehensive building in Lu’an,which is a 7-storey building and is 31.8 meters high. Its building area and air-conditioning area are 3826m2 and 3776 m2, respectively. The cooling load of the project is 358.51kW, and the heating load is 331.376kW.Though the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of three usual cooling and heating resources, namely the air source heat pump, LiBr absorption chiller and heat exchangers, Screw Chillers and heat exchangers, the last one is considerd to be the optimum choice.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s well as application occasions of some air conditioning schemes, I adopt all-air system from the ground floor. Meanwhile the fan coil units with fresh-air systems are used in other rooms. I also design the air system and the water system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the cooling and heating resources’ room and ventilation system.Keywords: Screw Chillers heat exchangerAll-air system fan coil unit with fresh-air system目录1 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 (1)1.1工程概述 (1)1.2设计依据 (1)1.2.1围护结构热工指标 (1)1.2.2室内人数和照明、设备负荷的设计依据 (1)1.2.3室外设计参数 (2)1.2.4室内设计参数 (2)1.2.5体力活动性质 (3)1.2.6当地基本条件 (3)2 负荷计算 (4)2.1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4)2.1.1夏季冷负荷的组成 (4)2.1.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4)2.2湿负荷的计算 (11)2.2.1湿负荷的组成 (11)2.2.2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11)2.3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11)2.3.1热负荷的组成 (11)2.3.2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11)2.4计算新风负荷 (13)2.4.1新风量的确定 (13)2.4.2新风负荷的计算 (13)2.5设计工况下空调总冷负荷,总热负荷及总湿负荷 (14)3 空调方案的确定 (15)3.1空调系统的确定 (15)3.1.1全空气系统方案的确定 (15)3.1.2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的确定 (15)3.2系统划分的原则 (15)3.3本工程空调方案的确定和系统的划分 (16)3.4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16)3.4.1全空气系统的设计计算 (16)3.4.2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 (17)3.4.3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18)3.4.4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设计计算 (19)3.4.5新风机组的选择 (21)4 气流组织的设计 (22)4.1概述 (22)4.2空调送风口与回风口 (22)4.2.1送风口 (22)4.2.2回风口 (23)4.3空间气流分布的形式 (23)4.4送回风口的选择计算 (24)4.4.1散流器的选择计算 (24)5 冷热源的选择及设备选型 (26)5.1冷热源的选择 (26)5.1.1冷源 (26)5.1.2热源 (26)5.2冷热源方案的经济性比较 (27)5.3冷热源设备的选择 (29)5.3.1冷水机组的选择 (29)5.3.2换热器的选择 (30)6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31)6.1空调水系统的确定 (31)6.1.1空调水系统的划分 (31)6.1.2空调水系统的形式 (31)6.2冷冻水管路的设计 (32)6.2.1分水器后的冷冻水管的设计 (32)6.2.1分水器前的冷冻水管的设计: (34)6.3空调冷冻水泵的选择 (34)6.3.1空调冷冻水泵流量的确定 (34)6.3.2水泵扬程的确定 (35)6.4膨胀水箱的选择 (35)6.5分、集水器的选择 (36)6.5.1直径D的确定 (36)6.5.2配管间距的确定 (36)6.6冷却塔的选择 (36)6.7冷却水管路的设计 (37)6.7.1冷却水管路的阻力计算 (37)6.7.2冷却水泵的选择 (37)6.8冷凝水管路的设计 (38)6.9机房热水管路的设计 (39)6.9.1热水管路的阻力计算 (39)6.9.2热水泵的选择 (39)7 防火和防排烟设计 (41)7.1防排烟的方式 (41)7.2空调建筑防火防烟的措施 (41)7.3本建筑中的防火排烟设计 (42)8 通风设计 (43)8.1通风的主要功能 (43)8.2排风量的计算 (43)9 空调系统的保温、消声和隔振 (44)9.1保温层的计算 (44)9.1.1防止结露的保温层厚度 (44)9.1.2保温层的经济厚度 (44)9.1.3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45)9.2噪声及隔声、减振处理 (45)9.2.2消声、隔声处理 (45)9.2.3减振设计 (46)总结 (47)谢辞 (48)参考文献 (49)附表Ⅰ (50)1 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1.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某综合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总建筑面积约为3826m ²,共七层,第一层层高4.5m,二到七层层高为3.9m,一层为商店店面和大门门厅,二层至五层为办公室、餐厅和住宿区。
空调毕业设计计算书
![空调毕业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5983f70476c66137ee06197e.png)
前言暖通空调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同样存在着普及与提高两大任务。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空气调节技术已是保证室内良好环境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
经济的发展使从事空调设计人员越来越多,对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
许多其它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地关心空调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尤其是近年来能源危机的出现、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空调设计提出了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
在设计过程中,本着合理和经济的要求,经过复杂而缜密的计算后,认真比较了多种空调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出最优方案。
满足方案合理的同时,对空调设备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选择最经济最适宜的型号。
设计中涉及到如下方面的内容:空调系统冷负荷及湿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布置、空调设备及附件选择、空调系统水力计算、通风系统的设计布置等。
由于我个人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理论基础都还比较薄弱。
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1章概况1.1工程概论本工程为(内蒙)某电信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该楼共12层,建筑总面积约23636.98平米。
该建筑地下1层,地上12层。
地下1层为库房和设备用房,地上1至3层为营业厅,地上4至12层为办公用房。
1.2设计原始资料1.2.1土建资料层高:地下一层层高为4.5m,首层层高为5.4 m ,2—3层层高均为4.5m,4-11层层高为3.8 m,12层层高为7.6 m。
围护结构:地下为钢筋混凝土墙,地上为加气混凝土墙,铝塑窗中空玻璃,铝合金门中空玻璃。
浅色窗帘,不设外遮阳。
1.2.2气象资料①室内参数:空调房间:夏季温度26℃相对湿度:夏季湿度60%营业厅每人最小新风量:20 m3/h办公室每人最小新风量:30m3/h房间人员单位容量(人/m2):营业厅0.5 办公室0.2房间照明单位容量:营业厅40W/㎡办公室30W/㎡房间设备发热量:办公室500W②室外参数: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得呼和浩特市室外气象参数值为:地理位置:北纬40°49′东经111°41′大气压力(mbar):冬季900.9 夏季889.4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室外干球温度:-22℃夏季室外干球温度:29.9℃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0.8℃相对湿度: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6%夏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4%第2章 负荷计算2.1冷负荷计算2.1.1房间冷负荷的构成:(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 (2)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 (3)人体散热量 (4)照明散热量 (5)设备散热量 (6)其它室内散热量 2.1.2主要计算公式:冷负荷系数法,当计算某建筑物空调冷负荷时,则可按照条件查出相应的冷负荷温度与冷负荷系数,用稳定传热公式形式即可算出经围护结构传入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和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空调设计使用毕业设计模板
![空调设计使用毕业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470e8b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0.png)
空调设计使用毕业设计模板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传统空调产品在能效和环境污染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和改良,以提高其性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意义:本论文选题旨在探究空调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以提高其能效和环保性能,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为空调系统的设计和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1)研究现状:对国内外关于空调系统设计和优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包括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2)相关理论:对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等相关理论进行概述,为后续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三、空调系统设计与优化方法研究(1)设计方法:介绍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选型、布局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着重介绍现代空调系统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2)优化方法:探讨空调系统的优化方法,包括通过改进组件设计、优化控制策略、增加系统耦合程度等方面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项目的案例分析,验证设计和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空调系统设计与优化实践(1)实验设备和方法:详细介绍实验所采用的设备和方法,包括实验样机的制备、测试仪器的选择和实验步骤等方面的内容。
(2)实验结果与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展示,分析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之间的差异,并解释不一致的原因。
(3)结论与展望: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并对空调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进行展望。
五、总结与展望(1)总结:对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强调研究的创新点和理论意义。
(2)不足与改进:对本论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不完善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空调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空调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74cbc1866fb84ae45c8dd2.png)
摘要本毕业设计是为天津市综合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本设计内容包括:冷负荷的计算;设计方案的确定;制冷机组的选择;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风管系统和水系统的设计及水力计算;风管及水管的保温等。
根据有关标准,本设计中的办公室和会议室等全部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形式。
室内回风经风机盘管处理后和新风单独送入各空调房间。
各层风机盘管产生的凝结水统一排放到排水沟,本设计每层均设新风机组,新风由室外新风口采集,经处理后分别供给各个房间,以满足系统对新风量的需求。
室内送风均采用上送上回式散流器送风。
机房位于地下室的独立制冷机房,机房选用了两台WLSBG-I-012-A系列半封闭螺杆式冷水机组。
机组冷冻水供水温度为7℃,回水温度为12℃。
关键词:办公楼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新风系统AbstractThe graduation design is to design the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one post office building in the city of Tianjin , so as to create a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staffs .It contains:the calculation of cooling load and heat load ; The determination of design scheme ; the selection of refrigeration units ; the selection of air handling equipments ; the estimation of air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the selection of relative equipments ; the insulation of air duct system and the chilled water pipes ;etc.According to some correlation standard ,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the design is Fan Coil Units plus Fresh air system for all floors which are for business hall , office and meeting room . Indoor air return after the fan-coil and the new wind into the air-conditioned rooms are not effect each other. Fan-coil layers of the condensation of water discharged into the drain. There will be a new wind-generating units in each floor from every floor. The new wind from the new outlet outdoor collection, were treated after the supply of rooms to meet the needs of system . The new wind generating units in the corridor on the external walls of the East. The air is sent in on the use of casual converter air supply.Engine room is located in the basement . the system use Two WLSBG-I-012-A series double screw water cooled water chillers . Unit chilled water supply parameters: 7℃,backwater parameters: 12℃.Key words : a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an office building , fan-coil-unit plus,fresh air system目录绪论 (1)第一章工程简介 (1)1.1 工程概况 (2)1.2 设计资料 (2)1.2.1 设计依据 (2)1.2.2 土建资料 (2)1.2.3气象资料 (3)1.2.4设计参数 (3)第二章空调负荷的计算 (3)2.1 空调冷负荷计算 (3)2.1.1围护结构舜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3)2.1.2 室内冷负荷 (4)2.2 空调湿负荷的计算 (6)2.3 空调热负荷计算 (6)第三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9)3.1空调系统的分类和比较 (9)3.2系统选择说明 (12)第四章风量的计算及空调设备的选型 (13)4.1 风机盘管系统 (13)4.1.1风机盘管的风量计算及选型 (13)4.1.2风机盘管的布置 (14)4.2 散流器的选型及校核计算 (14)4.3 新风量的计算及新风机组的选型 (15)4.3.1新风量的确定 (15)4.3.2新风系统的确定 (15)4.3.3新风机组的选型 (15)4.3.4新风机组的布置 (16)第五章空调水系统 (17)5.1 空调冷冻水系统 (17)5.1.1空调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17)5.1.2空调水系统的阻力 (17)5.1.3水力平衡的要求 (18)5.1.4空调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18)5.1.5空调水系统的水力计算举例 (18)5.2 空调冷凝水系统 (19)5.3空调水系统的附件 (20)5.4空调水系统的安装要求 (21)第六章空调风系统 (22)6.1空调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22)6.1.1管内风速要求 (22)6.1.2水力计算方法 (22)6.1.3空调风系统水力计算举例 (23)6.2风口的布置 (23)6.3风管的布置及附件 (24)第七章机房设计及设备的选择 (25)7.1冷热源方案的选择 (25)7.2 冷热源机组的选型 (26)7.3 冷热源机房的设计 (26)7.4 机房其他设备选择 (27)7.4.1 冷却水泵的选型 (27)7.4.2 冷冻水泵的选型 (27)7.4.3 膨胀水箱的选型 (28)7.4.4阀门 (29)第八章管道的保温 (30)8.1 保温材料 (30)8.1.1 保温材料的选用原则 (30)8.1.2 常用保温材料 (30)8.2 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30)8.2.1 临界绝热直径 (30)8.2.2 保温范围 (30)8.2.3 保温结构 (30)8.2.4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31)第九章空调系统的消声减震 (32)9.1 空调系统的消声 (32)9.2 空调装置的隔振 (32)9.3 减震设计 (32)第十章空调系统的防火排烟 (34)10.1 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 (34)10.2 空调系统的排烟 (34)第十一章管道的保温、防腐措施11.1管道的保温 (44)11.2管道的防腐 (45)设计的心得体会 (35)谢辞 (36)参考文献 (37)附录表 (38)绪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生活环境最主要的就是居住环境,这种需求带动了我国的空调制冷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禽流感”连续爆发之后,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IAQ)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室内空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原来使用的空调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对环境的需求意识已经不是简单的冷热意识,而是趋向于健康化、卫生化的需求。
空调毕业设计任务书
![空调毕业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dc4486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e.png)
空调毕业设计任务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成为了家庭和办公环境中必不可缺的电器设备。
然而,传统的空调设备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和噪音等。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环保和智能化的空调系统成为了当下空调技术研究的热点。
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并开发一种新型的空调系统,以满足人们对空调设备的需求。
二、项目目标1. 设计一种高效能的空调系统,能够在保持舒适室温的同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
2. 开发一种环保的空调系统,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并能够有效回收和利用废热。
3. 实现空调系统的智能化控制,能够根据室内外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自动调节空调系统工作状态。
4. 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并能够快速诊断和修复故障。
三、项目内容及技术路线1. 系统设计:根据目标要求,设计系统框架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交互方式。
2. 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并进行电路设计和硬件构建。
3. 软件设计:编写空调系统的控制程序,实现智能化控制、故障诊断和修复功能。
4. 性能测试与优化: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并针对测试结果进行性能优化。
5. 最终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集成,并进行系统整体测试和调试。
四、进度安排1. 第1周-第3周:系统设计和技术调研,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 第4周-第6周:硬件设计和制作,编写硬件设计文档。
3. 第7周-第9周:软件设计和开发,编写软件设计文档。
4. 第10周-第12周:性能测试与优化,编写性能测试报告。
5. 第13周-第14周:最终系统集成和调试,编写系统集成报告。
6. 第15周-第16周:实验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准备毕业答辩。
五、预期成果1.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和进展报告。
2. 硬件设计文档和软件设计文档。
3. 性能测试报告和系统集成报告。
4. 毕业论文和答辩PPT。
六、评价标准1.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2. 实际实现效果的稳定性和优越性。
空调毕业设计
![空调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98f5e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1.png)
空调毕业设计空调毕业设计一、设计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种能够满足人们对空调舒适度要求并节能环保的新型空调装置。
二、设计要求1. 保证室内温度在人们舒适范围内2. 最大程度上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电力的依赖3. 减少对空气环境的污染4. 尽量减少噪音,保持室内安静舒适5. 保证空调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三、设计思路1. 采用分体空调和中央空调相结合的方式。
室内采用分体空调,可以根据不同房间的需求进行独立调节。
室外采用中央空调,利用室外空气进行制冷或加热,减少对传统电力的依赖。
2. 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和地热能。
安装太阳能板和地热系统,将太阳能和地热能转化为电能,供给空调装置使用。
3. 在室内空调装置中增加空气净化功能。
通过过滤器和活性炭等材料,净化室内空气,吸附和去除有害物质,为室内提供健康的空气环境。
4. 采用静音设计,减少噪音。
在空调装置中使用低噪音的压缩机和风扇,降低噪音水平,保持室内安静舒适的环境。
5. 保证空调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高空调装置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四、设计实施方案根据上述设计思路,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 分体空调方案:根据不同房间的面积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分体空调型号和数量。
室内空调装置有独立的控制面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温度调节和风速调节。
2. 中央空调方案:安装太阳能板和地热系统,将太阳能和地热能转化为电能,供给中央空调使用。
中央空调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需求进行智能调节,减少能源浪费。
3. 空气净化方案:在室内空调装置中增加过滤器和活性炭材料,净化室内空气,吸附和去除有害物质,提供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
4. 静音设计方案:选择低噪音的压缩机和风扇,减少噪音污染。
以及采用隔音材料和减震设计,降低空调装置的振动和噪音。
5. 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案:合理选择结构设计和材料,确保空调装置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f00765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b.png)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暖通空调是现代化建筑必备的设施之一,对保障室内舒适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暖通空调设计依赖经验和常识,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提高。
因此,建立比较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本毕业设计旨在探究暖通空调设计的科学性,从而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推进现代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1.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阐述暖通空调的运行原理、系统组成,以及与其他设施的协调联动关系。
2.暖通空调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从设计目标、方案选择、具体设计等角度探究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流程和方法。
3.暖通空调设计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如选型、节能、系统调节、水电布置等。
4.暖通空调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综合考虑设计要求、经济性、可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三、设计实施方案1.实地调查:通过实际现场调查,了解建筑物结构、环境条件、用途等情况,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设计方案:针对实际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估。
3.选型:根据设计方案中的要求和实际条件,选用符合要求的设备与器材。
4.系统设计:根据设计方案,制定具体的系统设计方案,并进行系统布局、管线布置、控制系统设计等。
5.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和系统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6.验收交付:完成施工后,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并交付给使用单位。
四、预期目标通过本次设计,我们将探索一种更加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法,并以此推进现代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以此为基础实施细化的设计实施方案,使得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更加合理,运行更加稳定,维护更加简单,为用户提供更优良的室内环境和更加可靠的服务。
同时,将为后续暖通空调系统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全套)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6608d843be23482fb4da4cec.png)
目录前言... (4)第一章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 (5)1.1 工程概述 (5)1.2 设计依据 (5)1.2.1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 (5)1.2.2 室外设计参数 (6)1.2.3 室内设计参数 (6)1.2.4 体力活动性质 (6)第二章负荷计算 (7)2.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7)2.1.1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 (7)2.1.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7)2.2 湿负荷的计算 (15)2.2.1 湿负荷的组成 (15)2.2.2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15)2.3 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16)Q' (16)2.3.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12.3.2 冷风渗透耗热量Q' (17)22.3.3 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Q' (18)32.3.4 热负荷计算举例及汇总 (18)第三章空调方案的确定 (20)3.1 空调系统的确定 (20)3.1.1 全空气系统方案的确定 (20)3.1.2 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的确定 (20)3.2 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21)3.2.1 全空气系统设计计算 (21)3.2.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 (24)第四章风系统的设计 (33)4.1 风管材料和形状的确定 (33)4.2 送、回风管的布置 (33)4.3 气流组织设计 (33)4.3.1 全空气系统 (33)4.3.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34)4.4 风管设计 (36)4.4.1 风道水力计算步骤 (36)4.4.2 全空气系统的风道水力计算 (37)4.4.3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新风管道水力计算 (43)4.4.4 新风机组的选型 (45)第五章水系统的设计 (46)5.1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6)5.1.1 两管制水系统的特点 (46)5.1.2 闭式系统的特点 (46)5.1.3 同程和异程系统的选择 (46)5.1.4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选择依据 (46)5.1.5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7)5.2 冷冻水管路设计计算步骤 (47)5.3 冷冻水供回水水力计算 (48)5.4 冷冻水泵的选型 (51)5.4.1 冷冻水泵设计规范 (51)5.4.2 冷冻水泵的选型 (51)5.5 冷凝水排放系统设计 (52)5.6 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 (53)第六章空调冷热源的确定 (55)第七章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57)7.1 防排烟的方式 (57)7.2 空调建筑的防火防烟措施 (57)7.3 通风、防排烟设计 (58)第八章管道保温设计的考虑 (59)8.1 管道保温的一般原则 (59)8.2 管道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59)第九章空调系统消声减振的设计方案 (60)9.1 空调系统消声设计 (60)9.2 空调系统减振设计 (60)结论.. (61)参考文献 (62)致谢.. (63)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空气调节技术已是保证室内良好环境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e86fbe2ba1aa8114531d947.png)
摘要本设计为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空调系统工程设计。
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属中小型办公建筑,本建筑总建筑面积4138m2,空调面积2833m2。
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建筑高度33。
9m。
全楼冷负荷为191千瓦,全楼采用水冷机组进行集中供给空调方式.此设计中的建筑主要房间为办公室,大多面积较小,且各房间互不连通,应使所选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对各个房间的独立控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在房间内布置吊顶的风机盘管,采用暗装的形式.将该集中系统设为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从室外引入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
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全部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湿负荷。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由百叶风口下送和侧送。
水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同程式,冷水泵三台,两用一备;冷却水泵选三台,两用一备。
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主机和风机盘管的选型,并通过风量、水量的计算确定风管路和水管路的规格,并校核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和压头用以确定新风机和水泵。
依据相关的空调设计手册所提供的参数,进一步完成新风机组、水泵、热水机组等的选型,从而将其反应在图纸上,最终完成整个空调系统设计.关键词: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负荷;管路设计;制冷机组:冷水机组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Harbin Wangjiang Design Group office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rbin Wangjiang Group is a small and medium-sized office building office buildings, the total floor area of building is 4138m2, air-conditioned area is 2833m2. There are eight floor of the building, building height is 33.9m. Cooling load for the entire floor,191 kilowatts,the whole floor using Central Cooling Chillers to focus on the way .This design of the main room of the building for office, most of them is very small,and the rooms are not connected,the selec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achiev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each room,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of fan-coil plus fresh air system。
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
![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32c10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5.png)
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一、引言空调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电产品,已经成为现代家庭和办公场所必备的设备之一。
它不仅可以调节室内温度,还能提供舒适的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因此,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款高效能、低能耗的空调产品,以满足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
二、设计目标1. 高效能:通过优化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效果,使其能够快速达到设定的温度,并保持稳定。
2. 低能耗:采用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舒适性:提供多种操作模式和智能控制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设计原理1. 制冷原理:本设计采用蒸发冷却制冷原理,通过循环往复的制冷剂流动,吸收室内热量并排出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2. 制热原理:采用电加热和热泵技术,通过将外界热量传递到室内,提高室内温度。
3. 能源管理:引入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感知室内外温度、湿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空调的运行模式和温度设置,以实现能源的最优利用。
四、设计特点1. 高效能压缩机:选用高效能压缩机,提高制冷和制热效果,同时减少噪音和能源消耗。
2.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内置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实现室内外温度的精确控制,并根据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运行模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3. 节能模式:设计了节能模式,通过减少制冷和制热功率,降低能源消耗,以适应不同季节和用户需求。
4. 空气净化功能:增加空气净化模块,通过过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提供更健康的室内环境。
五、设计流程1. 市场调研:通过调研用户对空调产品的需求和反馈,了解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为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技术选型:根据设计目标和市场调研结果,选择适当的制冷和制热原理,确定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
3. 原型制作:基于选定的技术方案,制作空调的原型,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不断优化设计。
4. 产品优化:根据用户的反馈和实验结果,对原型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制冷空调毕业设计
![制冷空调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71810fcc1755270722089d.png)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某宾馆综合大楼中央空调的设计一、设计题目:某宾馆综合大楼中央空调的设计二、设计原始资料1.该建筑外墙厚240mm,保温层厚40mm。
结构如图2-1所示:传热系数k=0.81W/㎡*K.2. 室内外参数:按暖通空调设计手册确定三、设计内容1.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2.计算空调冷(热)、湿负荷3.确定空调方案4. 确定气流组织方案5. 空调系统风管/水管设计计算6. 计算并选择空调设备7.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分析四、要求1. 设计书设计说明书应按规定格式书写, 计算表格要有说明,引用经验数据公式及推荐值要有出处。
2. 图纸(1)第一层空调系统平面图3# 2张(2)第一层空调系统轴側图3# 1张某宾馆综合大楼中央空调的设计王凯[摘要]空调是创造一个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工艺需要的空气环境,使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和洁净度等参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人们把为了满足生产工艺所需要的空调系统称为工艺性空调,它使生产工艺和科学实验为只要对象;把为了满足人们的舒适要求的空调成为舒适性空调,它以人为主要对象,中央空调系统担负着创造和保持舒适的或满足某些特定要求的室内空气环境的重任。
必须了解运行管理工作的科学内涵,从而认识其重要性和基本内容,明确运行管理工作达到的基本目的。
本设计为一幢满足生活起居功能的私人别墅,地处苏州,拟为之设计合理的中央空调系统,为室主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设计内容包括: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的划分与系统方案的确定;冷源的选择;空调末端处理设备的选型;水系统的设计、布置与水力计算、风管系统与水管系统保温层的设计等内容。
本设计依据有关规范考虑节能和舒适性要求,以节能舒适为目的,设计的空调系统采用多联机系统[关键词]中央空调新风系统风机盘管冷水机组目录前言 (5)第1章概述 (6)1.1 建筑概况 (6)1.2 空调计划 (6)第2章空调系统冷湿负荷的计算 (7)2.1 冷、湿负荷的概念 (7)2.2 设计条件及计算说明 (9)2.3 空调冷湿负荷计算 (10)第3章空调方式的选择和系统分区 (15)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和比较 (15)3.2 空调系统的选择 (17)3.3 空调系统的分区 (18)3.4 气流组织形式 (18)第4章新风系统的设计计算 (21)4.1 新风系统的送风形式 (21)4.2 新风系统的划分 (22)4.3 机组选型 (22)4.4 风管水力计算 (23)第5章风机盘管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25)5.1 水系统的选择 (29)5.2 风机盘管的计算选型 (29)5.3 水管水力计算 (30)5.4 冷水机组系统冷水机组与循环水泵的选择 (30)第6章排风系统设计计算 (32)第7章空调系统的消声减振设计 (32)7.1 空调系统的消 (34)7.2 空调装置的隔振 (34)小结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38)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空调毕业设计计算书
![空调毕业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816b735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1.png)
空调毕业设计计算书设计内容:本空调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种具有高效制冷和节能特性的空调系统。
设计采用了蒸发冷却循环制冷原理,利用制冷剂的相变过程进行热量传递与转移。
设计参数:1.制冷量:考虑到应用场景为中型房间,设计制冷量为1.5kW。
2.制冷剂:选择R134a作为制冷剂。
3.环境温度:假设环境温度为37℃。
4.蒸发温度差:选择10℃作为蒸发温度差。
计算过程和结果:1.确定蒸发温度:热交换器蒸发段的温度为蒸发温度加蒸发温度差,因此蒸发温度为37℃-10℃=27℃。
2.确定冷凝温度:冷凝温度为环境温度。
3.确定制冷剂流量:根据1.5kW的制冷量,我们可以利用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制冷剂比热容和制冷能量公式来计算制冷剂流量。
制冷剂的比热容为c = 0.76 kJ/(kg·K)。
制冷能量公式为Q=m·c·ΔT。
其中,Q为1.5 kW,c为0.76 kJ/(kg·K),ΔT为10K,m为制冷剂流量。
解方程得到m = Q/(c·ΔT) = 1.5/(0.76·10) = 0.197 kg/s。
4.确定冷凝器热沉:根据制冷剂流量和冷凝温度差,可以计算冷凝器热沉。
冷凝器热沉的公式为Q=m·c·ΔT。
其中,m为制冷剂流量,c为0.76 kJ/(kg·K),ΔT为37℃。
解方程得到Q=0.197·0.76·37=5.89kW。
5.确定蒸发器热沉:蒸发器热沉可以通过制冷量和制冷效率来计算。
制冷效率=制冷量/蒸发器热沉。
制冷效率一般在2-4之间,我们选择3作为制冷效率。
蒸发器热沉=制冷量/制冷效率=1.5/3=0.5kW。
综上所述,本毕业设计计算书确定了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制冷剂流量、冷凝器热沉和蒸发器热沉等参数。
通过这些计算,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具有高效制冷和节能特性的空调系统。
金山大厦空调毕业设计
![金山大厦空调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d836de76eeaeaad1f33036.png)
前言大学四年即将结束,对于四年以来所学的知识需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为了检查自身的素质和四年来所学的知识,编写了此毕业设计说明书。
本设计主要通过工程设计和专题研究综合运用来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学会分析解决一般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从中得到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本设计的内容侧重于介绍夏季空调的有关问题:1夏季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2空调方案的选择及空气处理过程的分析。
3空调冷热源设备的确定和设计。
4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
5空调风系统、水系统的设计。
6建筑防排烟的设计。
本设计经历了三个月时间,在指导老师******老师以及其他专业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完成。
在此,衷心的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关心和帮助。
本设计由于时间仓促及资料的不足,加上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热情欢迎读者批评指导,衷心感谢!编者:******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设计内容与要求----------------------3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5第四章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26 第五章空调冷热源的选择--------------------30 第六章风系统的设计--------------------------34 第七章空调水系统设计-------------------------66 第八章空调系统的消声、减振及保温---------86 第九章建筑防排烟设计-------------------------89 参考书目摘要本设计是为空调系统工程设计。
该空调系统为舒适性空调系统。
本设计主要是针对办公室﹑活动室及餐厅等功能进行空调设计。
为办公人员、来访人员等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
本设计根据该建筑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用途,在充分考虑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运行管理上的方便和节能等各方面的基础上,对北楼会议室等大空间采用了集中供冷方式,而对办公室等小空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完整版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fa2e5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8.png)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暖通空调毕业设计的完整版,并提供详细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流程。
暖通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能够为室内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提高室内舒适度。
本设计旨在研究并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提高热效率、节能和环保性能。
2. 设计目标本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提高热效率•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确保用户健康•降低系统维护成本3.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设计采用如下方案:3.1 空调系统能效改进•优化系统的供冷和供热循环,减少能源损失•应用高效的制冷剂和换热器材料,提高系统热效率•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调节系统运行状态3.2 空气质量改善•使用高效的空气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有害微粒和污染物•定期维护和清洁空调设备,防止污染物滋生•引入新风系统,循环新鲜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3.3 环保性能提升•使用环保制冷剂,避免臭氧层破坏•优化系统设计,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如太阳能或风能4. 实施流程本设计的实施流程如下:4.1 系统调研和分析对现有的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系统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4.2 设计方案制定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改进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明确系统的目标和要求。
4.3 资源和预算规划确定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并制定预算计划。
4.4 设计方案实施根据制定的设计方案,安装和调试改进后的空调系统。
4.5 系统测试和调整对安装的空调系统进行测试和调整,确保运行正常且符合设计要求。
4.6 系统运行监测和维护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4.7 结果评估和优化评估改进后的空调系统的效果和性能,并根据评估结果优化系统设计。
5. 结论通过本设计的实施,可以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提高能效、改善空气质量和环保性能,降低维护成本。
毕业设计空调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
![毕业设计空调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ba573e453610661ed9f4ac.png)
工程概况:本空调设计为广东省某酒店大楼空调系统设计。
地处广州市,大楼共两层,楼高8.1m,建筑总面积1764㎡,空调设计面积1507㎡,只做夏季冷负荷,其冷负荷为268465的应用是以小房间独立为主采用多联机系统是比较节能的,为了更灵活的应用空调,设计了比较小的系统这样更方便使用,每一层楼分为两个系统。
整个系统采用麦克维尔。
VRV多联机设计特点:VRV 空调系统具有明显的的节能、舒适效果,该系统依据室内负荷,在不同转速下连续运行,减少了因压缩机频繁启停造成的能量损失;采用压缩机低频启动,降低了启动电流,电气设备将大大节能,同时避免了对其它用电设备和电网的冲击;具有能调节容量的特性,改善了室内的舒适性。
VRV 空调系统具有设计安装方便、布置灵活多变、建筑空间小、使用方便、可靠性高、运行费用低、不需机房、无水系统等优点。
与传统的中央空凋系统相比,多联机中央空调具有以下特点:节约能源、运行费用低,控制先进,运行可靠机组适应性好,制冷制热温度范围宽设计自由度高,安装和计费方便。
多联机家用中央空调自面市以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设计参数:设计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北纬23°8′,东经113°19′,平均海拔6.6m,年平均温度21.8℃,冬季采暖温度7℃,冬季空气调节5℃,冬季最低日平均气温2.9℃,冬季通风13℃,夏季通风31℃,夏季调节空气33.5℃,夏季调节空气日平均气温33.5℃,夏季调节空气室外湿球温度27.7℃,最热月平均温度28.4℃。
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空调冷负荷节能估算计算部分指标:如商场:房间面积S=25.6,负荷 Q=220X25.6=5632w。
冷负荷汇总表:室内机选型:在该系统我选了暗装吊顶式天花嵌入式,天花嵌入式适用场合:a、该机组为四向出风、中间回风的形式,适用于房间规则,要求送风均匀、温度场均匀、舒适性高的场所;b、房间层高比较高,全部吊顶的场所,且吊顶后层高不高于3.5m;c、此机型长宽尺寸一致,外壳颜色为浅灰色,满足装潢和谐、统一的要求;d、机组标配高压头凝结水泵,可适用于凝结水排放不便、吊顶高度有限制的空间;e、机组冷量范围大,适用于大堂、大厅等大空间;选型、布置注意点:a、同一空间需选择多台内机时,建议选择容量大小相同或相近的室内机,以利于气流分布和安装;b、对空间噪声要求高时,可选择多台小容量机组;c、选型时考虑机组出风的扩散半径,以及实际的空调位置,保证台数恰当;在室内机的进、出气通道上不能有任何障碍物,以保证空气的流通。
空调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空调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91cb8a102de2bd9705880e.png)
空调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目录第一章设计概况 (6)1.1设计任务 (6)1.2设计依据 (7)1.3工程概况 (8)1.4设计参数 (9)1.4.1空调室外空气的计算参数 (9)1.4.2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11)1.4.3维护结构参数 (12)1.4.4其他冷负荷相关参数 (13)第二章空调负荷的计算 (14)2.1负荷计算概述 (14)2.2夏季空调冷负荷的计算 (15)2.2.1维护结构冷负荷 (16)2.2.2内部冷负荷 (20)2.2.3新风冷负荷 (24)2.2.4 冷负荷计算举例 (24)第三章设计方案的对比与选择 (35)3.1空调系统的分类比较 (35)3.2空调系统的确定 (39)第四章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选型计算 (39)4.1 新风量规定 (39)4.2 风机盘管系统风量的计算(夏季) (40)4.3 风机盘管的选型 (45)第五章气流组织 (47)5.1概述 (47)5.2 气流组织方案论证 (48)5.2.1 风口形式的确定 (48)5.2.2 气流组织形式的确定 (49)5.3 气流组织计算 (49)5.3.1 风机盘管侧送风 (49)5.3.2 散流器平送气流组织计算 (51)第六章空调风管设计计算 (53)6.1风道(或称风管)分类 (53)6.2沿程阻力与局部阻力 (53)6.2.1沿程阻力 (54)6.2.2局部阻力 (55)6.3风管的水力计算 (55)6.4风管水力计算举例 (58)6.5新风机组的选型 (59)第七章空调水管系统设计 (61)7.1空调水管系统的设计原则 (61)7.2冷冻水系统的设计 (62)7.2.1冷冻水系统形式 (62)7.2.2冷冻水量计算 (63)7.2.3冷冻水泵的选择: (64)7.2.4冷冻水系统水力计算 (65)7.3冷却水系统设计 (68)7.3.1空调冷却水系统的形式 (68)7.3.2冷却塔的选型 (69)7.3.3设计计算与选择 (72)7.4冷凝水管路设计 (73)第八章冷源的选择及设备选型 (75)8.1 冷源的比较与确定 (75)摘要本设计的内容是福州市某六层商业楼全年性中央空调工程的设计,其目的对通过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来了解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流程及具体方法,进而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
空调毕业设计
![空调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f5436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1.png)
空调毕业设计空调毕业设计报告1. 引言空调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之一,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款新型的能效高、使用方便的空调产品,以满足用户对于空调产品的需求。
2. 设计目标2.1 能效高:空调产品的能源消耗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希望设计一款能效高的空调,减少能源浪费,节约用户的费用。
2.2 使用方便:用户使用空调的过程中,希望能够简单便捷地调节温度和湿度,因此设计一个易于操作的控制系统至关重要。
2.3 环保节能: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希望设计一款低碳环保的空调产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3. 设计原理本设计基于逆变技术,通过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来控制空调的运转。
同时,通过引入先进的压缩机技术,可大大减少空调的能耗,提高能效比。
4. 主要组成部分4.1 冷却系统:采用组合式冷凝器和蒸发器结构,使得冷却效果更好,降低功率消耗。
4.2 加热系统:通过电加热器和循环风扇结合使用,提供加热功能。
4.3 控制系统:设计一个简洁而智能的控制面板,用户可以通过面板上的按钮来调节温度和湿度。
5. 设计实施我们将采用原型制作法来实施设计。
首先,进行电路设计和模拟实验,确定逆变器的运行参数。
然后,制作冷却系统和加热系统的相关零部件。
最后,进行系统的组装和调试。
6. 预期成果通过本毕业设计,我们期望能够设计出一款能效高、使用方便、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7. 进度计划7.1 第一阶段:确定设计目标和原理,进行文献调研,完成设计方案的初稿。
7.2 第二阶段:进行电路设计和模拟实验,制作零部件。
7.3 第三阶段:进行系统组装和调试,完成最终产品。
7.4 第四阶段:编写毕业设计报告,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和总结,准备答辩。
8. 预期效益本毕业设计通过设计一款能效高、使用方便、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制冷与空调技术毕业设计
![制冷与空调技术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65dba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f.png)
制冷与空调技术毕业设计制冷与空调技术毕业设计一、引言制冷与空调技术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工业、商业、住宅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制冷与空调技术的毕业设计,旨在探究如何利用该技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二、设计目标本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种能够自动感知室内环境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智能空调系统。
该系统应具有以下特点:1. 能够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参数;2. 根据监测结果自动控制空调温度和湿度;3. 能够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进行远程控制;4. 具有节能功能。
三、系统架构本设计的系统架构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1. 硬件部分硬件部分包括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
(1)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参数。
常用的传感器有温湿度传感器和CO2传感器。
(2)控制模块:用于处理传感器数据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常用的控制模块有单片机和微控制器。
(3)执行模块:用于控制空调的开关、温度和湿度等参数。
常用的执行模块有继电器和智能插座。
2. 软件部分软件部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1)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模块实时采集室内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参数,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2)数据处理:通过控制模块对上传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需要进行空调温度和湿度等参数的调节,并将结果反馈给执行模块。
(3)远程控制: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连接云端服务器,实现对空调系统的远程控制。
四、系统实现系统实现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两个方面。
1.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的选型和连接方式。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到精度、稳定性、功耗等因素,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块。
在连接方式上,需要根据模块的接口类型和数量进行布线,并注意防止干扰和短路等问题。
2. 软件编程软件编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远程控制等功能的实现。
在数据采集方面,需要使用传感器库进行数据读取,并通过无线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毕业设计(论文)-空调制冷技术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空调制冷技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427b7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c.png)
毕业设计(论文)-空调制冷技术设计1.设计概况本文旨在介绍制冷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设备选择、制冷量的选择、制冷机房负荷、制冷系统设计工况、制冷机组和冷却塔等方面。
2.设备选择2.1 制冷量的选择制冷量的选择是制冷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选择制冷量时,需要考虑到所需制冷量的大小、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XX型号的制冷机组。
2.2 制冷机房负荷制冷机房负荷是指制冷系统在运行时所需的总功率。
在计算制冷机房负荷时,需要考虑到制冷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等因素。
通过计算,我们确定了制冷机房负荷为XX kW。
2.3 制冷系统设计工况制冷系统设计工况是指制冷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状态。
在设计制冷系统时,需要考虑到环境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制冷系统设计工况为XX。
2.4 制冷机组制冷机组是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在选择制冷机组时,需要考虑到制冷量、功率、效率等因素。
我们选择了XX型号的制冷机组,其制冷量为XX kW,功率为XX kW,效率为XX%。
2.5 冷却塔冷却塔是制冷系统中用于散热的设备之一。
在选择冷却塔时,需要考虑到制冷量、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
我们选择了XX型号的冷却塔,其制冷量为XX kW,适用于环境温度为XX℃,湿度为XX%的工况。
4.1.1 冷却水泵冷却水泵是用于将冷却水循环输送到设备中,以降低设备温度的关键设备。
在选择冷却水泵时,应考虑到设备的工作条件、冷却水的流量和压力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泵型和材料。
4.1.2 冷冻水泵冷冻水泵是用于将冷冻水输送到设备中,以降低设备温度的关键设备。
在选择冷冻水泵时,应考虑到设备的工作条件、冷冻水的流量和压力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泵型和材料。
4.1.3 补水泵补水泵是用于将水补充到设备中,以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
在选择补水泵时,应考虑到设备的工作条件、补水水量和压力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uth China Universify of Technology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学校室空调设计学院电力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生姓名高超_ _ _______指导教师刘雪峰_____________提交日期2010年6月25日学校空调设计一、室内负荷计算采用空气调节负荷估算指标的方法来计算整栋教学楼的冷负荷。
根据网上资料以及结合实际考虑,教室的参考冷负荷指标选用150W/m2,而办公室的参考冷负荷指标选为120W/m2.。
由于考虑到太阳对于教学楼东西南北墙以及屋顶的辐射量不一样的情况,因此计算每个房间的冷负荷时应将所选取的参考冷负荷乘以相应的负荷修正系数求得。
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一般的经验,选取的负荷修正系数如下表所示:D、计算房间内的湿负荷人体散湿量按下式计算:W=n$g式中,W ――人体散湿量,g/hg --- 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n --- 室内全部人数0――群集系数,学校和影剧院相似,查得0 =0.89具体结果如下表:空调湿负荷的计算人体散湿量(kg/h )场所人数群集系数人体每小时散湿量(g/h)总散湿量(kg/h )教室50 0.89 61 2.71办公室 5 0.89 61 0.271E、热湿比计算房、楼,'、间号1 2 3 4 5底层12392.03 11565.9 11565.9 11841.27 23927.332〜5层15490.04 14457.37 14457.37 14801.59 29909.16顶层23235.0621686.06 21686.0622202.39 44863.751分析:如下图<1>方式A采用一次回风方式,新风不经过处理就直接与回风混合再经过组合式空气调节器的盘管处理到 &与$ =95%的交点处即可送如空调房间。
此种方式采用最大温差送风,可以减少送风量,减少风机能耗。
但经计算风管的面积太大,无法取得,而且沿管路阻力损失很大。
<2>方式B中新风先处理到室内焓值再与处理过的回风混合,因此风机盘管只承担室内冷负荷,新风负荷由新风机组承担,但风机盘管也要承担部分新风湿负荷。
本设计中均采用B中方式结合建筑和使用功能上的特点,大楼教室和教师休息室等采用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系统。
,配独立新风系统。
这种方式布置灵活,各空调房间可独立调节室温,房间没人的时候可关掉机组(关风机),不影响其他房间,此外房间之间空气互不串通,冷量可由使用风机者进行调节。
独立新风系统既提高了该系统调节和运转的灵活性,且进入风机盘管的供水温度可适当提高,水管的结露现象便得到改善。
新风由新风机组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通过新风管道直接送入各空调房间,和风机旁管回风混合后送风。
风机盘管采用二管制,设排风系统,厕所单独设排风扇进行排风。
在过渡季节,关闭制冷系统,风机盘管和新风系统,采用开窗进行自然通风降温。
风机盘管的控制方法:手动三档开A eB e W关选择风机的转速,手动季节转换开关;风机与水路阀门联锁,由室内温度控制电动二通阀的开启或关闭,当二通阀断电后能自动切断水路。
考虑到控制的方便,六层新风采用变风量系统。
新风口采用电动阀门与风机盘管连锁开关;新风机组风机采用变频器,通过封口开启的数量控制风机的转速。
新风机组机:通过热交换器,在向室外排除室内污浊空气的同时将室外新鲜空气过滤后送入室内。
内置空气换热器,利用排风的冷(热)量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预处理。
冷(热)符合不受新风影响,大幅度降低新风处理所需要的能量,且可代替新风处理设备,不必单设操作键,减少设备投资和建筑面积,利用热回收技术节省能耗。
C、房间空气的处理过程下面以一个教室房间夏季供冷为例进行风机盘管的选择计算,对应的处理过程见图广州地区夏季的湿球温度为27.7 C,室内设计状态点为:Tn=26 ± 1C, $ =50± 10%送风状态点0的确定:本设计中房间均为舒适性空调,可以采用80C温差送风,取热湿比为1500,则£=15000线与t=18 C线交点即为所求送风状态点O,对应的i°=43.5kJ/kg干空气。
新风量和负荷的计算1、按照满足卫生要求选取新风量Z 19.5?50 3 “G W = = =847.8kg/s = 1017.4 m3/hyn-yw 1.75-0.6G w需要的新风量,Z为室内产生的CO2量安静时,一个人19.5g/hy n人周期性的停留地方CO2允许的浓度1.75g/kgy w室外的新风的浓度0.6 g/kg 2、按照正压要求的新风量为防止外界未经处理的空气渗入房间,空调房间的正压不应大于50pa按这一原则选取的空气的伸出速度:v= v2-^H=V2?50 =10.206 m/sEp 0.8?1.2房间的正压△ H为50paE为空气通过门缝的局部阻力系数p为空气的密度新风量为:Gw=3600*v*3 *l=3600*10.206*0.02*2=1469.7m/s3为缝隙的宽度l为缝隙的总长度经过综合:新风量已经大于10%,基本满足要求了.取教室的新风量:G w =1500 m3/h教师办公室为:G =300 m 3 /h每一层新风处理机组总的新风量:G w =1500*4+300=6300 m3/h这样就可以在焓湿图上找到室内、外的焓值,他们的焓值差为新风处理的焓差。
查 i-d 图可得 i n = 53 kJ/kg ,所以:△h=i w -i n =88-53=25 kJ/kg这样就可以计算出新风负荷,由前面的计算表中可以得到: 新风负荷计算公式:Q w =G w *(i w -i n ) 单个教室的负荷: Q w = G w *(i w -i n )=1500/1.2* (88-53)=43750kJ/h 单个办公室的负荷:Q w =G w *(i w -i n )=300/1.2*6*(88-53)=8750 kJ/h新风总负荷 Q w =G w *(i w -i n )=1500/1.2* ( 53-39.5)*4*6+300/1.2*6*( 88-53)=1102500kJ/h送风量和负荷的计算空调房间的总送风量确定方法如下:由房间热湿比&和选定送风温差 △t 确定送风状态 O 点,然后算出室内状态点 N 和送风状态点O 点之间的焓差(in-io ),再用空调房间的室内负荷除 以以上算出的焓差即得空调房间的总风量G 。
总风量G 减去新风量Gw 即为空调房间风机盘管的风量Gh 。
单个教师办公室的风量:总送风量 G=5140*4*6+1000*6=129000 m3/hD 、风机旁管的进风量和负荷计算风机旁管回风处理点M 的确定:Gh/Gw=(in-io)/(io- i ”)代入算得ii M =39.6kj/kg连接O 和L 两点与等焓线i M =39.6kj/kg 点交点 进风量:单个教室 Gh=G-Gw=5140-1500=3640 m 3/h教师办公室 Gh=G-Gw=1000-300 =700 m 3/h 新风负荷:单个教室 Qm=Gh* (in-im ) =3640/1.2* (53-39.5 ) =40950kJ/kg 教师办公室 Qm=Gh* (in-im ) =700/1.2*(53-39.5 ) =7875kJ/kg风机旁管总负荷 Qm=Gh* (in-im ) =3640/1.2*( 53-39.5 ) *4*6+700/1.2* ( 53-39.5 )=1030000kJ/kg排风量计算为了及时排出废气以及防止室内正压过高,应设置排风机进行排风: 取教室的新风量:Gp=Gw=1500m3/h 教师办公室为:Gp=Gw=300m3/h风量的计算:由tn=26 °C, △=i n-io=53-43.5=9.5kJ/kg 计算系统需要0 =50%查焓湿图得in=53kJ/kg 干空气,那么送风焓差: 干空气单个教室的风量:Q 15000?0.753=1.19kg/s =5140 m 3/hG= In-Io53-43.5Q1 _ 2250 In-Io _53-43.5=0.237kg/s =1000 m 3/h整栋楼的负荷为教室负荷与教师办公室负荷之和,即:Q= (43750+40950 ) *24+ (8750+7875 ) *6=592.375kW风机盘管选型:由于风机盘管的作用是处理回风,根据回风量选择风机盘管型号。
教室布置两台风机盘管,为FP-204,风量为2040 m3/h 制冷量10800W教室办公室设置一台风机盘管,为FP-85,风量为850m3/h 制冷量4700W三、冷源方案选择电制冷冷水机组概论电制冷冷水机组为冷源,配以末端风机旁管和新风机组,需水处理设备、水泵、冷却塔等附属设备,要建机房。
就目前市场的情况,分为离心式、螺杆式、和活塞式、水源和溴化锂冷水机组。
选取原则如下:选用电力驱动冷水机组时,当制冷量Q>1160KW 时,宜选用离心式;当Q=580~1160KW时,宜选用离心式或螺杆式;当Q<580KW时宜选用活塞式。
冷水机组一般以2~4台为宜,中小型规模宜选用2台,较大型可选用3台,特大型选用4台,冷水机组一般不设备用,并与负荷变化情况及运行调节相适应。
有合适热源,特别是有余热和废热可以利用,以及电力不足时,宜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宜有限采用能量调节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冷水机组,活塞式机组宜采用多台压缩机自动联控机组,以及变频可调的冷水机组。
电力驱动的压缩时冷水机组宜根据单机空调制冷量在额定工况下的能效比参照下表优先选用活塞式,螺杆式或离心式冷水机组。
冷水机组选择方式通过对比:1选用电制冷技术,溴化锂式和天然冷源不予考虑。
电制冷技术已有较长的历史技术成熟,机组寿命长,对水质的要求比较低,能效比较高,目前市场中的故障比较小。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使用寿命比压缩式短,节电不节能,耗汽量大,热效率低。
机组长期在真空下运行,外气容易侵入,若空气侵入,造成冷量衰减,故要求严格密封,给制造和使用带来不便。
机组排热负荷大,对冷却水水质要求较高溴化锂溶液对碳钢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影响机组寿命和性能。
水源热泵机组取水困难,机组多数暗装于吊顶内,给维修带来一定难度,机组噪声较大2活塞式水冷机组零部件多,易损件多,维修复杂,频繁,维护费用高,压缩比低,单机制冷量小,单机头部分负荷下调节性能差,卸缸调节,不能无级调节,属上下往复运动,振动较大,在本设计中冷量较大,不予考虑。
3离心式叶轮转速高,输气量大,单机容量大,易损件少,工作可靠,结构紧凑,运转平稳,振动小,但在单级压缩机在低负荷时会出现喘振”现象,喘振”会增大机组的震动和噪声,严重时有可能损坏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