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_吕西林
吕西林课件1-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理论
![吕西林课件1-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1e8934efe4733687e21aafc.png)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理论(结构工程博士生课程教学要点)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吕西林主要教学内容1. 绪论2.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分类3. 高层建筑楼盖系统主要包括压型钢板组合楼盖系统、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系统、钢筋混凝土梁板系统。
4. 高层建筑结构抗侧力系统主要包括抗侧力和抗弯框架系统、剪力系统、框架-剪力墙系统、核心筒和外伸桁架系统、筒体系统、混合系统。
5. 高层建筑结构抗灾保护与设计主要包括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结构构件的抗火设计、结构的抗震保护系统。
6.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程序主要包括国内重要商用程序、国外重要商用程序、结构分析与设计程序的发展需求。
7.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实例主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已建成和正在设计建造的大型复杂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体系、结构设计、抗震研究实例8. 未来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主要包括建筑设计趋势、结构设计趋势。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Structural systems for tall buildings, 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 McGRAW-HILL, 1995.•高层建筑结构方案优选,刘大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理论与应用,吕西林,科学出版社,2007年。
•1998年以来《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全国高层建筑抗震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国际高层建筑学术会议论文集》等。
基金资助。
教学方式•讲课与自学阅读相结合:讲课1次到5次,主要是介绍教学要求,布置自学内容及考核要点。
•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及阅读的材料写出读书报告,必要时可进行课堂讨论,请同学们自己讲述看过的资料。
•课程的最后报告要经过三位教授的审评,根据报告的深度和广度给出成绩。
主要部分的学习要求1、高层建筑结构体系•Classification of tall building structuralsystems•Material: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Gravity load resisting system: floor framing (beams, slabs), columns, trusses, foundations.•Lateral load resisting systems: walls, frames, trusses, diaphragms.•Type and magnitude of lateral loads: wind, seismic, airplane attack?•Strength and serviceability requirements: drift, acceleration, ductility.•Comparison of structural systems for different height of tall buildings, see the Fig. In next page.•Tall building floor systems:composite steel floor system, prestressed and posttensioned concrete floor system.•Lateral load resisting system:B raced frame and moment resisting frame system. Braced frames are cantilevered vertical trusses resisting lateral loads primarily through the axial stiffness of the frame members. Moment resisting frame consist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embers rigidly connected together in a planar grid form which resists lateral loads primarily through the flexural stiffness of the members.•Lateral load resisting system (cont.): S hear wall systems;Core and outrigger systems;Tubular systems;Hybrid systems (mega-frame system, concrete and steel composite system, etc.).Tower (Armani hotel) floor plan Construction site (2007.7)Towersteel tubeMiddle SRCLower RCThe services core tube The outriggersOutrigger trussBelttruss Mega-braceMega-columnMega-columnCore wallBelt trussMega-columnCore wallOutriggertrussMega-column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结构体系概念图Structural conceptTokyo GreenPalace Hotel结构特点:底部六层右侧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左侧为几根六层高的钢柱; 上部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刚度突变可能引起较大的扭转效应.英国将建300层摩天塔楼(伦敦通天塔), 高1524米, 从云层取水“伦敦通天塔”据称可容纳100万人同时居住Russia Tower, 612m中国117大厦集高档商务写字楼、商务公寓和六星级酒店于一身,建成后将是天津高新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成为高新区乃至天津市极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902077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b.png)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标准滞后、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监理不严格等。
为提高抗震性能,需加强设计标准修订、优化结构设计、控制施工质量、严格监理、协调抗震与节能设计。
通过这些对策,能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安全稳定。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设计标准、抗震性能、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监理、质量控制、节能设计、对策、修订、更新、优化、施工质量、监理力度、协调、双赢。
1. 引言1.1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其结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当前的抗震设计标准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不相适应,需要加强标准的修订和更新。
结构设计不合理,抗震性能不足。
一些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易受损,需要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抗震性能。
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不当也会影响结构抗震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材料质量,确保符合抗震要求。
监理不到位、质量控制不严格也是问题之一,需要加强监理力度,确保施工质量。
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协调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实现双赢。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全面思考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能够安全稳固地屹立不倒。
2. 正文2.1 问题一: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设计标准滞后是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抗震设计标准的滞后,很多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抗震性能不足的情况。
设计标准的滞后意味着设计中所采用的抗震参数和计算方法可能已经过时,无法充分考虑到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随着地震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涌现,原有的设计标准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抗震需求。
关于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的若干讨论
![关于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的若干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c465206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e.png)
审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识别和解决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隐患,提高结 构的安全性能,降低地震灾害的风险。审查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类型、 设计方案、材料等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建筑物具备有效的抗震措施和合理的抗 震性能。
三、抗震设防标准的确定
抗震设防标准是进行抗震设防审查的基础。在确定抗震设防标准时,应考虑 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类型等因素。对于超限高层建筑, 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设防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2)在动力特性方面,运用有限元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模态分析,准 确把握了其自振频率和振型。根据地震动输入进行地震反应分析,采用了基于性 能的抗震设计理念,有效评估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3)在延展性方面,采用了高强度钢材和高延性混凝土等高延性材料。同 时,合理设计结构薄弱部位,加强了结构的耗能能力。在地震作用下,该建筑表 现出良好的延展性和耗能能力,有效避免了脆性破坏的发生。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尽管如此, 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基于地震烈度和场地条件来确定设防标准的做法。在实际操 作中,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功能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以满足实际 需求。
四、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抗震设防审查的关键环节。结构设计应遵循“小 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总之,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是保障建筑物地震安全性的关键措施。我 们应该这一问题,加强研究和应用,共同推动地震工程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内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地震多发 地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成为了一个亟待的问题。本次演示将阐述超 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及意义,并针对若干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10c331489eb172ded63b7ff.png)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发表时间:2015-11-06T11:26:42.5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作者:李自哲[导读] 天津方标世纪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对于超限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都会对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李自哲天津方标世纪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 300220摘要:当今世界由于人口、资源的压力,人们拓宽生存空间的思维逐渐从简单低层地面发展到超限高层,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而言,高楼耸起,就明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开发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对大城市住房需求不断增加,未来的建筑世界必定是一个“天空的世界”。
超限高层建筑的施工不同于传统的地上工程,相比一般的地上工程其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对于安全性而言,抗震是最需要考虑的,还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地质条件、方案选择与评价标准等多个因素,地质条件的考虑尤为重要。
因此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制定必须经过一个严格而复杂的程序。
本文分析了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并针对某楼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是指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所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 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有关政府管理机构文件中规定应进行抗震专项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 各种体型复杂的不规则高层结构时有出现。
一、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对于超限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都会对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就抗震设计而言,在设计中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资料的不足使得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
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着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这反应在房地产领域则会使得建筑施工等会有急功近利等现象存在。
在建筑中会有过于强调施工的工期而忽视设计和质量等问题,会在没有充分完整的建筑物周边资料的情况下进行设计,或者在设计尚未完成或者优化的情况下变开工建设。
简析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简析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55a1752a8956bec0975e3b1.png)
简析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房地产行业也逐渐成熟起来,这就为城市的高层和超限高层建筑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而随着城市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量增大,也在抗震设计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从研究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的必要性及其设计理念出发,分析了抗震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问题1引文当今社会,城市在发展,高层建筑也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的主要指标。
在高层建筑上,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设计结构也越来越有要求,尤其是针对超限高层建筑上,也提到了抗震设计的必要性。
对于超限高层建筑来说,确保抗震设计的完成是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也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更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最终成果。
所以,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是很重要的,这对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来说有重要的战略含义。
2分析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必要性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和改革中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也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当今世界有一些国家与我国开始了商务交流。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了超快的进步。
不少行业也拿出很多资金用来完善基础建设,不少的大型高层建筑结构不断出现,这些建筑形状千变万化,这里面也包括不少超限高层建筑,它的出现更好的实现人们对空间的充分利用【1】。
不过对于这些形状奇特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来说,它们在结构方面也超出了我国在建筑工程上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这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需求。
当前在超限高层建筑的设防要求上是有规定的,这也是为了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得到更好的保障。
不过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少城市开始崛起,很多经济发达的城市容纳愈来愈多的人口和社会资源。
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地震,比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都带来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影响了经济发展,而且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也是非常大的,地震的出现对建筑物及市民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胁,也给我们带来惨痛的教训。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与探究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与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0e2a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9.png)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与探究作者:***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21年第12期【摘要】现代化工程不断发展,带给建筑领域新的发展契机。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建设,超限高层建筑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但是由于超限高层结构有超限情况,需要科学对其结构进行设计,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稳定。
本文针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对结构的抗震性加以研究,为后续超限高层工程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6.043国家土地资源用地紧张,使得超限高层建筑诞生。
超限高层结构受到行业需求,但是其抗震性能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满足超限设计的需求,能够在地震情况下,保证建筑结构安全,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
1、前言超限高层指的是当前建筑领域建筑类型之一,超限高层工程超出国家现行规定,适合应用于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针对此类建筑结构设计,国家规定了技术标准外,还额外提出特殊要求。
超限高层应保证超限程度得到科学控制,并针对结构对抗震性能进行计算,确保抗震性能符合施工需求。
地基基础等都需要通过抗震测试,需要做好抗震试验要求。
概念设计指的是相对于数值设计反映出的结构整体情况,可以将其理解为建筑的宏观设计。
超限高层建筑需要合理布设结构,应确保建筑结构尽可能对称,满足建筑的竖向荷载指标,结合刚度、强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但是结构设计过程中,保证结构完全均匀存在较大的困难。
对此,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对关键构件进行合理设置,改善地震时结构受力状态,保证建筑超限设计的合理性。
2、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超限设计2.1工程概况为了更好的阐述超限高层建筑,根据某工程的建筑进行分析。
该工程拥有42层地上建筑结构,高度在120m;含地下停车场一层,整体设计按照年限50年进行设计,抗震等级为7级。
超高层建筑结构benchmark模型及其地震反应分析_吕西林
![超高层建筑结构benchmark模型及其地震反应分析_吕西林](https://img.taocdn.com/s3/m/45be9fdf89eb172ded63b7a8.png)
如下: 1 区为 C100,2 区为 C90,3 ~ 4 区为 C80,5 定的侧向约束,构成了外部巨型框架结构体系。
~ 6 区为 C70,7 ~ 8 区为 C60。各区核心筒混凝 伸臂桁架布置在 2 区、4 区、5 区、6 区、7 区、8 区,
土强度等级如下: 1 区为 C80,2 ~ 3 区为 C70,4 区 这些伸臂桁架在核心筒与外部巨型框架之间形成
·102·
Earthquake and Wind Resistance
肢转角处内埋型钢,型钢在提高核心筒墙体承载 力的同时也起到与伸臂桁架连接的作用。
的混凝土单轴本构采用考虑损伤与强度下降的三 折线模型,钢材同样采用三折线模型,但只考虑强 度下降不考虑损伤。
图 2 典型加强层 Fig. 2 Typical strengthened story
为 C60。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 C35。本结构 了有效的抗弯连接,使巨型框架结构体系与核心
的钢材均采用型号 Q345GJ,混凝土中纵筋采用型 筒相互作用,共同抵抗水平荷载。环带桁架与伸
号 HRB400,箍筋采用型号 HPB300。
臂桁架的上下弦杆、斜杆及腹杆均采用 H 型钢构
1 区 8 根主柱的截面尺寸为 5. 5 m × 3. 3 m,4 件。典型加强层的构成如图 2 所示。
主柱与 4 根角柱组成。巨柱与巨柱之间使用环带 的楼层作为结构的加强层与转换层。每道环带桁
桁架相连,8 根主柱与核心筒之间使用伸臂桁架 架承担其上一个区普通楼层外围的大部分竖向荷
相连。8 根主柱在第 8 个加强区终止,4 根角柱在 载,并将这些竖向荷载传递至相邻的巨柱上。同
第 5 个加强区终止。各区巨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时环带桁架作为有效的抗弯连接,对巨柱形成一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若干问题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e85adca5022aaea998f0f4e.png)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高>350m 8 7 6 1 4 1 1 1 1 2 1 8 大跨 7 6 1 1 累计 合计 全委审 68 68 79 3 638 507 23 118 53 14 58 11 119 56 122 13 397 50 115 9 150 2 321 223 72 8 126 2 76 1 378 6 47 2 50 217* 16 33 222 1 1 35 3 70 3 2 8 15 4 0 4360* 257
1
9 8 18(15)
6
52 20 78(9)
工程抗震研究所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工程抗震研究所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二、超限高层抗震设防审查制度
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钢塔337 m
工程抗震研究所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省市 未超高但不规则 8 36 7 6
工程抗震研究所
北京 15 天津 623 上海 407 重庆 1 3 河北 77 6 4 山西 22 9 内蒙 6 黑龙江 44 11 吉林 6 辽宁 17 10 山东 3 98 50 江苏 19 10 安徽 6 96 浙江 71 25 福建 1 151 江西 1 14 1 河南 28 湖北 5 17 湖南 1 12 1 广东 2 12 广西 4 2 16 海南 28 1 1 云南 2 贵州 95 4 四川 1 西藏 6 2 陕西 49 3 1 甘肃 宁夏 7 青海 6 1 新疆 兵团 总计 235 1062 853 2150(57) 超高<200m 8 7 6 23 44 12 81 3 10 25 4 9 10 7 1 3 95 32 46 28 102 45 68 7 3 26 200 7 1 64 5 33 10 82 40 5 312 9 14 26 1 173 28 107 3 19 14 1 4 4 1 2 高200~350m 8 7 6 8 15 1 16 1 4 1
某超限高层结构抗震计算分析及若干问题探讨
![某超限高层结构抗震计算分析及若干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b3eb709a300a6c30c229f69.png)
某超限高层结构抗震计算分析及若干问题探讨摘要结合某超限高层结构实例,深入探讨高层建筑中高宽比以及平立面不规则性等超限情况的抗震分析要求,同时提出超限高层结构设计要点;采用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超限高层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结合计算分析所得到的结构自振特性、层间位移等计算结果以及现行规范对该高层超限结构进行超限评估。
分析结果表明,本超限高层结构所采取的抗震设计要点对于解决高层结构超限问题相当有效,可为实现高层结构超限提供指导。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抗震计算分析;结构设计1高层结构超限情况的抗震设计1)高宽比超限程度的控制以及抗震计算分析要求。
在近几年的高层结构超限现象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大多数高层结构的超限现象以高宽比超限居多,这主要原因是由于建设面积局限而建筑高度不断增加所导致的。
因此,研究高宽比超限问题是相当重要。
对于计算高层结构的高宽比,高层规范已经明确高宽比计算所选取的高度H 一般是从地面算至檐口,但对于宽度的选取规范则没有明确规定,宽度B的选取主要是设计人员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图2.2.3建筑平面中的宽度选取。
通过笔者参阅相关文献以及对高层结构设计经验,分析出计算高宽比所选取的宽度B应分为三种情况分析选取:①对于比较规则的高层结构来说,适宜取该建筑的最大宽度Bmax来计算高宽比;②对于建筑平面为圆形的高层结构来说,可以该圆的直径来作为宽度B去计算高宽比;而对于建筑平面为椭圆形的高层结构,适宜选取椭圆的短轴直径作为宽度B去计算高宽比;③对于存在超限的高层结构或者体型复杂结构,则应采用折算宽度去计算高宽比,这时折算宽度的计算是根据结构平面面积与惯性矩相同的原则进行。
对于存在高宽比超限的高层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分析时,应采用两个或以上的计算模型进行结构的内力以及变形计算。
在抗震计算时,振型数个数的选取相当关键,一般情况下结构层数越多所选取的振型越多,而且所选取的振型数必须确保其振型有效质量要大于90%。
某复杂超限高层的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分析
![某复杂超限高层的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c1085afe4733687e21aaf1.png)
某复杂超限高层的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分析摘要:当前,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超限问题越来越多。
本文依据新修订的规范,通过应用不同的有限元软件,对某超限高层建筑进行了结构性能化设计分析。
着重讨论了超限高层的结构性能抗震设计,同时对不同的有限元软件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出了建筑结构的抗震缺陷,并相应提出建筑结构加强措施。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性能化;抗震设计;有限元分析引言我国的高层建筑正在朝着多功能化、现代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区别于传统高层建筑的新型高层建筑——超限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喜爱[1]。
超限高层建筑是指超出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所规定的适用高度、体型规则性等要求的高层建筑工程。
由于传统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性能化的设计方法逐渐的被发展起来。
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来说,抗震性能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依据新修订的规范,通过软件SATWE,MAIDAS 等有限元软件对某超限高层建筑进行结构性能化设计分析,着重讨论了结构的抗震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措施。
1 实例分析1.1 工程简介该工程位于6度区,1号塔楼设有地下室、裙房。
地下室为全嵌固地下室车库,3层。
裙楼7层为综合大型商业,其中第7层为转换层。
1号塔楼为商业住宅,塔楼35层,层高2.8m,结构总高度135m。
本工程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上部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下部裙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部分框支。
裙楼采用双重抗侧力体系,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作为第1道防线,框架作为第2道防线。
裙楼为多层商场属乙类建筑。
其抗震措施应提高1度,按7度确定。
塔楼部分为商住楼,属丙类建筑,其抗震措施按6度确定。
本工程为超A级高度、高位转换的复杂结构体系,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11.1条,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分为A、B、C、D四个等级。
本工程选用C级性能目标。
即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和预估的罕遇地震对应的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分别为1、3、4。
建质[2010]109号_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建质[2010]109号_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a734c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3.png)
建质[2010]109号_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地专项审查工作,根据《行政许可法》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制定本技术要点.第二条下列工程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一) 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6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8章钢结构最大适用高度.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7章中有较多短肢墙地剪力墙结构.第10章中错层结构和第11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地高层建筑工程.(二) 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臵属于《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地特别不规则地高层建筑工程.(三) 房屋高度大于24米且屋盖结构超出《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和《网壳结构技术规程》规定地常用形式地大型公共建筑工程(暂不含轻型地膜结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地主要范围参见附录一.第三条在本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中,属于下列情况地,建议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一) 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B级高度地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11章最大适用高度地混合结构;(二) 高度超过规定地错层结构,塔体显著不同或跨度大于24m地连体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四种类型中三种地复杂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转换层位臵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层数地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水平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地建筑结构;(三) 超过《抗震规范》第8章适用范围地钢结构;(四) 各地认为审查难度较大地其他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第四条对主体结构总高度超过350m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地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满足以下要求:(一) 从严把握抗震设防地各项技术性指标;(二) 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地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会同工程所在地省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共同开展,或在当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工作地基础上开展;(三) 审查后及时将审查信息录入全国重要超限高层建筑数据库,审查信息包括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项目(附录二)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情况表(附录三).第五条建设单位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地申报材料应符合第二章地要求.专家组提出地专项审查意见应符合第六章地要求.对于本技术要点第二条(三)款规定地建筑工程地抗震设防专项审查,除参照第三.四章地相关内容外,应按第五章执行.第二章申报材料地基本内容第六条建设单位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时,应提供以下资料:(一)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申报表项目见附录二, 至少5份);(二) 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地可行性论证报告(至少5份);(三) 建设项目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 结构工程初步设计计算书(主要结果,至少5份);(五) 初步设计文件(建筑和结构工程部分,至少5份);(六) 当参考使用国外有关抗震设计标准.工程实例和震害资料及计算机程序时,应提供理由和相应地说明;(七) 进行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地结构工程,应提交抗震试验研究报告.第七条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时提供地资料,应符合下列具体要求:(一) 高层建筑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应说明其超限地类型(如高度.转换层形式和位臵.多塔.连体.错层.加强层.竖向不规则.平面不规则.超限大跨空间结构等)和程度,并提出有效控制安全地技术措施,包括抗震技术措施地适用性.可靠性,整体结构及其薄弱部位地加强措施和预期地性能目标.(二)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岩土特性参数.地基承载力.场地类别.液化评价.剪切波速测试成果及地基方案.当设计有要求时,应按规范规定提供结构工程时程分析所需地资料.处于抗震不利地段时,应有相应地边坡稳定评价.断裂影响和地形影响等抗震性能评价内容.(三) 结构设计计算书应包括:软件名称和版本,力学模型,电算地原始参数(是否考虑扭转耦连.周期折减系数.地震作用修正系数.内力调整系数.输入地震时程记录地时间.台站名称和峰值加速度等),结构自振特性(周期,扭转周期比,对多塔.连体类含必要地振型).位移.扭转位移比.结构总重力和地震剪力系数.楼层刚度比.墙体(或筒体)和框架承担地地震作用分配等整体计算结果,主要构件地轴压比.剪压比和应力比控制等.对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采用时程分析时,其结果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进行总剪力和层剪力沿高度分布等地比较.对多个软件地计算结果应加以比较,按规范地要求确认其合理.有效性.(四) 初步设计文件地深度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地规定》地要求,设计说明要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结构地抗震等级等内容.(五) 抗震试验数据和研究成果,要有明确地适用范围和结论.第三章专项审查地控制条件第八条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地重点是结构抗震安全性和预期地性能目标.为此,超限工程地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一) 严格执行规范.规程地强制性条文,并注意系统掌握.全面理解其准确内涵和相关条文.(二) 不应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等五种类型中地四种及以上地复杂类型.(三) 房屋高度在《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B级高度范围内且比较规则地高层建筑应按《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执行.其余超限工程,应根据不规则项地多少.程度和薄弱部位,明确提出为达到安全而比现行规范.规程地规定更严格地针对性强地抗震措施或预期性能目标.其中,房屋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地B级高度以及房屋高度.平面和竖向规则性等三方面均不满足规定时,应提供达到预期性能目标地充分依据,如试验研究成果.所采用地抗震新技术和新措施.以及不同结构体系地对比分析等地详细论证.(四)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当结构安全与建筑形体等方面出现矛盾时,应以安全为重;建筑方案(包括局部方案)设计应服从结构安全地需要.第九条对超高很多或结构体系特别复杂.结构类型特殊地工程,当没有可借鉴地设计依据时,应选择整体结构模型.结构构件.部件或节点模型进行必要地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四章专项审查地内容第十条专项审查地内容主要包括:(一) 建筑抗震设防依据;(二) 场地勘察成果;(三) 地基和基础地设计方案;(四) 建筑结构地抗震概念设计和性能目标;(五) 总体计算和关键部位计算地工程判断;。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e165500b52acfc789ebc9d7.png)
1超限高层建筑的界限范围
根据建设部第1 1 1号令《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
理规定》…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 点》心],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是指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所规
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体型特别不
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应进行抗震
专项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
整体弯曲(即刚体转动)引起的水平位移,导致按上式计算得
到的K随楼层位置的升高而逐层减小。
如某10层建筑,层高均为3.6 m,X方向各楼层的侧向
刚度计算结果(采用SATWE程序计算)见附表。可以看出,
按《抗规》方法计算时,第10层的侧向刚度仅为第1层的
13%左右;当底层层高由3.6 m增至9.8 m时,底层侧向刚
1)结构自振周期、振型是否合理,各楼层地震剪力与其 上各层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2)结构总体扭转效应是否得到控制,考虑偶然偏心下的 各楼层扭转位移比及结构周期比(以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 期与以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的比值)是否满足规定 限值;
3)结构竖向是否存在刚度突变,楼层刚度比是否满足规 范要求;
⑤7、8度抗震设防时采用厚板转换的高层建筑。 《高规》第10.2.2条规定的转换层位置高度主要针对框 支一剪力墙结构,对底部带转换层的框架一核心筒结构和外 筒为密柱框架的筒中筒结构,其转换层位置可适当提高。
2超限高层抗震设计专项审查的主要内容
抗震专项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抗震设防依据、岩土工程 勘察成果、地基基础方案、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结构总体计算 结果、薄弱层和薄弱部位的判断以及采取的抗震加强措施 等。针对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 2.1对超限程度的审查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56463eb14e852459fb576b.png)
63
J YAN JIU IAN SHE
规划设计
利空间,往往会急功近利,在工程开工之前,没有对周边 的环境做好详细勘测,在不了解当地地质条件和天气条件 的情况下急于开始施工,从而会导致许多事故的出现。
2. 妥善解决该结构在平面上的布置 现阶段,出于美观和设计感等方面的考虑,我国许多 超限高层建筑在外形方面都采取不规则的设计方式。这样 一来,自然会大大提升工程的施工难度,稍有不慎,就容 易使得建筑在抗震性能等十分重要的方面产生缺失。不规 则的形状对建筑抗震性能所带来最大的影响就是表面刚度 的不均匀,会造成一系列平面的延展问题,是需要重点解 决的。 3. 妥善解决超限高层建筑受力结构问题 超限高层建筑方案中存在许多结构单元内所采用的是 两个不一样的结构受力体系,例如建筑物一个结构单元的 一半,是采用砌体来承受负重的,而另一半,则是采用全 框架式的承重,这就造成房屋抗震是十分不利的,容易造 成房屋倒塌。
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所出现的问题 要想保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就 必须注重其设计方案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 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可以简单 总结如下 : 1. 缺乏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评测的资料 由于建筑行业正在不断发展之中,然而我国在这一方 面的监管仍然存在许多缺失。正因为如此,许多超限高层 建筑工程的承包企业受到利益的诱惑,为了获取更大的获
一、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1. 主次梁转换层的结构层建筑主次梁转换层 可以根据形式的不同,分为板块式、梁式和框架式三种。 板块式的主次梁转换层在初期结构设计时难度较小,但与 之相对的,也造成了其承载能力差,受力结构特点复杂的 弱势,在后期施工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容易出现 误差。与此同时,板块式的结构意味着同一面积内所承受 的压力更大,在极端自然灾害中更容易受到损坏。
高层建筑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探讨
![高层建筑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eba87cbbb4cf7ec4afed09d.png)
高层建筑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探讨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应用SATwE和PMsAP两套分析软件结合工程实例就高层建筑综合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和分析进行了详细阐述。
同时得出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内力和位移等结果的一些特殊问题的特殊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不规则建筑扭转转换层1 工程概况某高层建筑综合办公楼地下3层,地上26层,总建筑面积为63251m2。
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13273m2。
地下室层高4.00m、3.60m,首层层高4.00m,标准层层高3.80m,建筑物总高98.80m。
主体结构采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楼面为钢筋硅梁板体系。
建筑物士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4.00m。
2 基础及地下室设计(1)基础选型。
根据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地质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淤泥、粉质粘土(可塑)、粉质粘土(硬塑)、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微风化泥质粉砂岩。
地下水埋深介于0.80~1.16m之间,对混凝土结构不具腐蚀性。
场地为中软土场地,属Ⅱ类,抗震不利地段。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工程主楼采用钻孔灌注桩(墩)基础,桩(墩)径。
Φ1200~Φ2400,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桩(墩)基持力层选用微风化泥质砂岩,桩(墩)端进入持力层不少于600mm,桩长约3.0~7.0m。
单桩(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有关公式计算:Ra=Rra+Rpa=UpC2frshr+C1frpAp 地下室底板采用平板式结构,板厚1000mm;地下室侧壁厚度450~350mm;地下室顶板室外露天部份板厚200mm,其余板厚180mm,主梁截面400×1000mm、500×1000mm,次梁截面300×700mm,250×700mm。
地下室混凝土抗渗等级S12。
(2)地下室杭浮设计。
三层地下室部份由于荷载较轻,若地下室底板己位于强或中风化泥质砂岩上,可采用天然地基上的独立基础形式,另加抗浮措施:在地下室底板设置Φ150抗拔锚杆,锚杆进入中风化泥质砂岩3m。
中震弹性设计与中震不屈服设计的理解及实施
![中震弹性设计与中震不屈服设计的理解及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368a99126edb6f1aff001fbd.png)
第24卷第6期2008年12月结 构 工 程 师Structural EngineersVol .24,No .6Dec .2008收稿日期:2008-05-30基金项目:973计划项目(2006BAJ13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08071),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2007CG27)中震弹性设计与中震不屈服设计的理解及实施周 颖 吕西林(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摘 要 我国目前的抗震规范规定结构抗震设计时,进行小震作用下的承载力验算、弹性变形验算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对中震设计的具体内容涉及很少。
近年来随着我国复杂和超限结构的不断出现,国内一些专家提出对此类重要结构实施中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具体包含“中震弹性”和“中震不屈服”两种方法。
文中首先就这两种设计方法的概念、具体设计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以某一高层混合结构为例,对比了按7度丙类建筑小震、乙类建筑小震、丙类建筑中震不屈服、丙类建筑中震弹性下的设计结果,得到的一系列结论可供设计人员和规范修编参考。
关键词 中震弹性设计,中震不屈服设计,设计参数,混合结构I nterpret ati on and I mple ment ati on of El asti c and Non 2Y i eldi n gDesi gn under M oderate EarthquakeZ HOU Ying LU Xilin(State Key Laborat ory f or D isaster Reducti on in Civil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 I n Chinese code f or seis m ic design,the structural exa m inati on will include f orce carrying capacity and elastic def or mati on check under m inor earthquake,and elast o 2p lastic defor mati on check under maj or earthquake .There is no p r ohibited structural calculati on f or moderate earthquakes .W ith the rap id rush of the comp lex structures in recent years,however,Chinese structural experts p r opose t o perf or m structural design of those buildings under moderate earthquake .Those methods are ter med as “elastic design ”and “non 2yielding design ”undermoderate earthquake,res pectively .First the concep t and design para meter of these t w o methods were compared in this paper .Then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a tall hybrid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understructure class B and C of m inor earthquake,and under elastic and non 2yielding design of moderate earthquake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 ons dra wn in this paper can be referred by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de revisi on .Keywords elastic design under moderate earthquake,non 2yielding design under moderate earthquake,design para meter,hybrid structure1 引 言抗震设防目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抗震规范在现有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基础上提出来的,抗震设防目标的实现则采用不同水准下不同的抗震设计方法和要求来实现。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8a9c91d4d8d15abe234e9c.png)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摘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抗震设计问题,本文尝试从加强对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研究的必要性、超限高层建筑的基本特点、抗震设计的构思、当前抗震设计的研究情况以及超限建筑抗震的处理措施几方面内容入手进行简要地论述。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问题Abstract: overrun highrise engineering has increased, also will bring a series of seismic design of the proble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rengthen overrun highrise engineering anti-earthquake design the necessity of researc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verrun highrise, seismic design idea and the current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and the processing of seismic off-gauge measures the contents of several aspects are discussed briefly.Keywords: overrun highrise; Engineering anti-earthquake design; question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高层建筑在我国各地区快速的发展起来。
时至今日,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发展优越与否的重要标志。
建筑高度的不断超越,其结构形式也随之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一些超限高层建筑更是设计到了复杂的抗震设计内容。
可以说做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不仅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最终成败。
复杂高层建筑抗震与消能减震研究进展_吕西林
![复杂高层建筑抗震与消能减震研究进展_吕西林](https://img.taocdn.com/s3/m/1ba6b7c97f1922791688e8cb.png)
DOI:10.14006/j.jzjgxb.2010.06.010建筑结构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B u i l d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s第31卷第6期2010年6月V o l.31N o.6J u n e2010008文章编号:1000-6869(2010)06-0052-10复杂高层建筑抗震与消能减震研究进展吕西林,蒋欢军(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摘要:复杂高层建筑的震害在近来的历次地震中都有发生,其抗震分析和设计难度较大,提高其抗震性能是当前建筑抗震的难点之一。
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在复杂高层建筑抗震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重点介绍了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和三种消能减震方法。
提出了采用新型高效的结构体系及高性能抗震部件或消能减震新技术改善复杂高层建筑抗震性能。
这些研究工作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大部分研究成果已在实际工程中成功应用。
关键词: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构抗震控制中图分类号:T U973.31 文献标志码:A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e a r t h q u a k e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e n e r g y d i s s i p a t i o n of c o m p l e x t a l l b u i l d i ng sL UX i l i n,J I A N GH u a n j u n(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D i s a s t e r R e d u c t i o ni n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T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S h a n g h a i200092,C h i n a)A b s t r a c t:C o m p l e xt a l l b u i l d i n g ss u f f e r e dd a m a g e si nr e c e n t e a r t h q u a k e s.T h e r ea r em o r ec h a l l e n g e si ns e i s m i c a n a l y s i s a n d d e s i g n o f c o m p l e x t a l l b u i l d i n g.I m p r o v i n g t h e s e i s m i c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c o m p l e x t a l l b u i l d i n g s i s o n e o f t h e m o s t d i f f i c u l t t a s k s i n t o d a y's p r a c t i c e o f e a r t h q u a k er e s i s t a n t d e s i g n.T h i s p a p e r r e v i e w s t h ep r o g r e s s o f e a r t h q u a k e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c o m p l e x t a l l b u i l d i n g s i nr e c e n t t e n y e a r s i n C h i n a,f o c u s i n g o nc o m p o s i t e s h e a r w a l l a n d t u b e s t r u c t u r e, c o n c r e t e-f i l l e ds t e e l t u b es t r u c t u r e,s h a k i n gt a b l et e s t so ns c a l e ds t r u c t u r a l m o d e l s,a n dt h r e em e t h o d sf o r s e i s m i c e n e r g y d i s s i p a t i o n.T h e n e ww a y s t o i m p r o v e s e i s m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c o m p l e x t a l l b u i l d i n g s b ya d o p t i n g n e we f f i c i e n t s t r u c t u r a l s y s t e ma n d h i g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c o m p o n e n t,o r e n e r g y d i s s i p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a r e p r o p o s e d.I t c a n b e s e e n t h a t t h e b a s i c r e s e a r c h w o r k i s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a c t i c e c l o s e l y a n d m o s t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h a v e b e e n a p p l i e d t o p r a c t i c e s u c c e s s f u l l y.K e y w o r d s:c o m p l e x t a l l b u i l d i n g;s t r u c t u r a l s y s t e m;c o m p o s i t e s h e a r w a l l a n dt u b es t r u c t u r e;c o n c r e t e-f i l l e ds t e e l t u b e s t r u c t u r e;s h a k i n g t a b l e m o d e l t e s t;s t r u c t u r a l s e i s m i c c o n t r o l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D0905060037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815029),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08P J1409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 $ " ( -)
限值可从规范中取消。 在抗震构造措施方面,应加强顶部 + F ( 层及 屋面突出物中的竖向构件的延性,适当加强其配 要适当降低其轴压 筋。对底部 + F ( 层的竖向构件, 比, 并同时增加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 @ 包括箍筋 A 的数中一种较主要的超 C (! ) 楼板开凹口深度太大 B !( 图 限型式, 其主要表现为: (+ ) (图 +, 示) , 楼板之间连接较弱 , +$ 示) % " ##&G (; B+C ( ’! H ’+ ) (( ) 楼板突出幅度太大 $ " %J ! ; * #$&G I; (") 楼板 +# $ " %J ! 且 $ " !#&’ ( 时为不规则建筑 B ! C ; (图 +- 示) 开洞太大 , 还有平面长宽 % " ##&G (。此外, 比超限的情况。图 ( 为典型的平面布置超限工程实 例。
+ 高度和高宽比超限工程的抗震设计
!" # 高度和高宽比超限程度的控制及概念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A C994C?4! B 。 作者简介:吕西林 A !@CC = 士, 教授。 收稿日期:4994 年 ! 月。 B, 男 A 汉族 B , 陕西岐山人, 工学博
多样化促使设计者不断翻新;也有些来自于建筑地块 本身形状的制约。这些是超限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外 在原因。此外, 技术法规与行政法规滞后于工程实践, 其根源也是研究方面的滞后,这是超限高层建筑出现 的内在原因。 为了保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安全性和结构 设计的合理有效性,建设部和大部分省市都成立了超 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对超限高 层建筑工程进行抗震专项审查。作者近年来参加了上 海地区 C9 多个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99 多个单体工 程) 的抗震专项审查和计算分析工作, 对评审专家的讨 论意见及超限工程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作 者认为, 设计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时, 除应遵守现有技术 (! ) 标准外, 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保证其抗震安全性: (4 ) 超限程度的控制和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 结构抗震 !"
图# %&’( #
部分弹性板 $ 分块刚性板的楼面计算模型示意
: / ; 立面收进 : / ; <2.7/8= *4 4/8/12 : 7 ; 连体建筑 : 7 ; )*0028.21 .*>256
)*+,-./.&*0 +*123 *4 5&’&1 63/76 8*0028.21 79 23/6.&8 -0&.6
()*+ 6-7)20. /%01 )203)43,)5+. %88+&26-8%07
图# $%&’ #
平面布置超限的工程实例
等) ,都有平动周期和扭转周期的判断结果输 出, 检查这些周期比是很方便的。如果其他程 !"
()*+ ,-.+. /%01 )203)43,)5+. 6-7)20 %88+&26-8%07
!" #
平面规则性超限程度的控制及概念设计 平面布置中的凹口深度超限的情况 (如图 9- 所
平面中楼板间连接较弱的情 示) , ! " # 的值不大于 :; "。 况(如图 9< 所示) ,= $! > $9) ? # 的值不应小于 :; ",或 $! > $9 的尺寸不应小于 "*。平面布置中局部突出超限 (如图 9, 所示) 的情况 , 平面中楼板开大 % " ! 不应大于 9。 (如图 95 所示) 洞的情况 , 且开 ! " # 的值不应大于 :; ", 洞两侧的楼板有效宽度不应小于 "*。 (凹口部位、 对楼板中应力集中部位 局部突出楼板 的根部及洞口的四角)和弱连接的楼板截面的配筋予 以加强,改善这些楼板关键部位的强度和延性。当凹
吕西林7 李学平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4999@4)
(!99 多个单体工程 ) 摘要:当前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超限问题越来越多。 作者近年来参加了上海地区 C9 多项 超限高层建筑 工程的抗震专项审查和计算分析工作, 对评审专家的讨论意见和共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本文介绍了超限高层建筑 设计中抗震计算分析的要点和应采取的相应抗震构造措施,主要针对高层建筑中高度和高宽比、平面布置规则性和竖向 规则性等三方面的超限问题。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抗震审查;抗震设计 中图分类号:DE @F" G 6 "! 文献标识码:;
第 4" 卷第 4 期 4994 年 : 月 文章编号: !999 = >?>@ A 4994 B 94 = 99!" = 9>
建 筑 结 构 学 报 #$%&’() $* +%,)-,’. /0&%10%&23
5$)6 4"7 8$6 4 ;<&,)7 4994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H2 I&$J)2H3 $’ /2,3H,1 K23,.’ $* L%0M$*MN$-23 O,.P&,32 +%,)-,’.3
] R,),’ 7 QS R%2<,’. QE A /0(02 T2U Q(J$&(0$&U *$& K,3(302& V2-%10,$’ ,’ N,W,) X’.,’22&,’.7 D$’.Y, E’,W2&3,0U7 /P(’.P(, 4999@47 NP,’( B !"#$%&’$( 8$Z(-(U37 0P2 $%0M$*M1$-23 P,.P&,32 J%,)-,’.3 (&2 J21$H,’. H$&2 2[02’3,W26 DP2 (%0P$&3 P(W2 <(&0,1,<(02- ,’ 0P2 32,3H,1 2W()%(0,$’ (’- (’()U3,3 $* H$&2 0P(’ C9 <&$Y2103 A H$&2 0P(’ !99 J%,)-,’.3 B -%&,’. 0P2 <(30 U2(&36 DP2 -,31%33,$’ 3%..230,$’3 $* 0P2 2[<2&03 Z2&2 3%HH(&,\2- (’- 0P2 1$HH$’ <&$J)2H3 Z2&2 ,’W230,.(02-6 S’ 0P,3 <(<2&7 0P2 32,3H,1 (’()U3,3 <$,’03 (’- 32,3H,1 1$%’02&H2(3%&23 *$& 0P2 $%0M$*M1$-23 P,.P&,32 J%,)-,’.3 (&2 ,’0&$-%12-7 ZP,1P (&2 ,’02’-2- *$& 3%1P $%0M$*M1$-23 <&$J)2H3 (3 P2,.P0M0$MZ,-0P &(0,$7 )(U$%0 ,&&2.%)(&,0U (’- W2&0,1() ,&&2.%)(&,0U6 )*+,-%.#( $%0M$*M1$-23 P,.P&,32 J%,)-,’.37 32,3H,1 2W()%(0,$’7 32,3H,1 -23,.’ “四明” A 明卧, 中 明厅, 明卫及明厨 B 的要求以及需求的
序中没有平动周期与扭转周期的判断结果,设计计算 (D)楼层的最大层间位 人员也可根据振型图来判断。 移角 : 或角点位移 ; 与该楼层的平均层间位移角比值要 小于 !( D E !( B。 对高度较高的建筑和超限项目较多的 工程, 应采用较严格的限值, 例如, 当一项超限时, 控制 值为 !( # 以下, 两项超限时, 控制值在 !( F 以下。 (! ) 减少结构扭转效应的结构措施: 减少结构平面 (D ) 布置的长宽比, 避免较窄长的板式平面。 抗侧力构 (F ) 件在平面布置中宜对称、 均匀, 避免过大的偏心。 加强外围构件的抗侧刚度和强度对减少扭转效应比较 有利, 效果最明显, 这要求在方案阶段就有意识地调整 结构的刚度中心及外围构件的布置。
图9 $%&’ 9 平面规则性超限的几种情况
口深度接近超限上限时,宜在凹口部位设置拉梁或拉 板。当开洞尺寸接近最大限值时宜在洞口周围设置钢 筋混凝土梁。 !" $ 平面规则性超限时的抗震分析要求 由于平面规则性超限对楼板的整体性有 较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楼板在自身平面内刚 度无限大的假定已不适用,因此,在结构计算 模型中应考虑楼板的弹性变形。 可采用下述两 (!)采用分块刚性模型加弹性楼 种处理方法: 板连接的计算模型, 即将凹口周围各两开间或 局部突出部位的根部开间的楼板考虑为弹性 (如图 @ 中的阴影区所示) 楼板 , 而其余楼板考 虑为刚性楼板。 这样处理可以得到凹口周围或 局部突出部位根部的楼板内力, 还可以减少部 (9 ) 对于点式建筑或平 分建模和计算工作量。 面尺寸较小的建筑, 也可以将整个楼面都考虑 为弹性楼板。这样处理时, 建模和计算过程比 较简单、 直观, 计算结果较精确, 但计算工作量 较大。 计算结果中应能反映出楼板在凹口部位、 突出部位的根部以及楼板较弱部位的内力, 以 作为楼板截面设计以及是否设置拉梁、 拉板的 参考。 !" ! 结构扭转效应的控制 结构的扭转效应可通过下述两种途径之 (!)结构扭转基本周期与各向平动 一来控制: 周期比值要控制在 :’ A" 以下。在目前的结构 (例如 BC-<.、 分析程序中 (DCEB 和 (DF 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