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成型零部件结构与设计
第6章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4)-成型零件设计
![第6章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4)-成型零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5ce42c3169a4517723a30e.png)
一、分型面的形式
二、分型面的选择 选择分型面的原则是: 1、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当初步确定塑件的分型方向后,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 轮廓处,即通过该方向上塑件的截面积最大,否则塑件无法从 型腔中脱出。 2、应尽量减少塑件(型腔)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注塑机都规定其相应模具所允许的最大成型面积以及额定锁 模力,注射成型过程中,当塑件(包括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 的投影面积超过允许的最大成型面积时,将会出现涨模溢料现 象,这时注射成型所需的合模力也会超过额定锁模力。因此, 选择分型面时,应考虑对成型面积的影响。(教材P67图4-34)
6、3、2 结构设计 成型零件主要包括型腔、型芯、镶拼件、各种成型杆与成 型环。
塑件生产对成型零件的要求: 足够的强度、刚度、硬度(HRC30以上)、耐磨性; 足够的精度和适当的表面粗糙度(一般Ra<0.4μm);
一定的耐热疲劳性和耐腐蚀性,生产腐蚀性塑料还要特 别防护(选耐蚀材料或电镀硬铬)。
7、无损塑件外观 图示塑件,底部带有环形支撑面,若分型面 按图(a)中方案设计,会在环形支撑面处留下毛 边痕迹。如果改为图(b)中方案、毛边产生在塑 件端面,去除后对塑件外观无损。
8、对侧向抽芯的影响 一般注塑模的侧向抽芯,都是借助模具打开时的开模运 动。通过模具的抽芯机构进行抽芯,在有限的开模行程内, 完成的抽芯距离有限制。因此,对于带有互相垂直的两个 方向都有孔或凹槽的塑件,应避免长距离抽芯。
2、镶拼型芯结构 为便于加工,形状复杂的型芯可采用镶拼组合式结构, 如图所示。
采用组合式行行行可大大改善加工和热处理的工艺性。 但设计和制造这类型芯时,必须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应 保证型芯和小型芯镶块的强度、防止热处理变形,应避 免尖角与薄壁。
注塑模具的设计及制造
![注塑模具的设计及制造](https://img.taocdn.com/s3/m/8e4be0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e.png)
注塑模具的设计及制造注塑模具是用于注塑成型的模具,它的设计和制造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设计和制造两个方面介绍注塑模具的相关知识。
一、注塑模具的设计1.产品设计分析:在进行注塑模具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即将生产的产品进行分析。
了解产品的形态尺寸、材料特性、注塑工艺和生产要求等,为模具设计提供依据。
2.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要求和注塑工艺,设计模具的结构。
包括模具的开合方式、定位方式、注塑道设计和冷却系统设计等。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3.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结构设计,对各个零件进行详细设计。
比如模具芯、模具腔、滑块、顶出机构、定位销和定位套等。
零件设计要考虑到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装配要求等。
4.模具标准件选用: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可以选用一些标准件,如模具基础板、导向套和注塑嘴等。
合理选用标准件不仅可以减少设计工作量,还可以提高模具加工精度和降低成本。
5.注塑模具的通气设计:在注塑过程中,模具内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如果不能有效排出,会导致产品缺陷。
所以,在模具设计中要合理设置通气孔和排气槽,以确保注塑过程的质量。
二、注塑模具的制造1.模具材料选择:注塑模具常用的材料有优质合金钢和工具钢,比如P20、718、2738等。
材料的选择要根据产品要求、生产批量和制造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
2.模具加工工艺:注塑模具的加工工艺包括铣削、镗削、磨削、电火花和线切割等。
不同的加工工艺需要选用不同的设备和工装,操作人员要熟悉模具加工过程和技术要求。
3.模具热处理: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过热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回火和表面处理等,要根据模具材料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热处理方法。
4.模具组装和调试:在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和调试。
确保模具各部件的精度和配合度,在注塑生产前进行试模和修正,以保证产品质量。
总之,注塑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对于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注塑模具实用教程第8章注塑模结构件设计ppt课件
![注塑模具实用教程第8章注塑模结构件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c4513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c.png)
定模A板和动模B板的尺寸取决于内模镶件的外形尺寸,而内模 镶件的外形尺寸又取决于塑件的尺寸、结构特点和数量,内模镶 件设计详见第7章《注塑模具成型零件设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模具 的结构尺寸越小越好。
确定定模A板和动模B板的尺寸常用计算法和经验法二种,在实 际工作过程中常用经验法。
2024年7月31日
20
第8章 注塑模具结构件设计
1.计算方法(相关公式见书) 2.经验确定法
模架长宽尺寸E和取决于内模镶件的长宽尺寸A和B,即A、B 板的开框尺寸。
2024年7月31日
21
第8章 注塑模具结构件设计
(1)A、B板的宽度尺寸确定。 一般来说在没有侧向抽芯
的模具中,模板开框尺寸A应大致等于模架推件固定板宽度尺寸C, 在标准模架中,尺寸C和E是一一对应的,所以知道尺寸A就可以 在标准模架手册中找到模架宽度尺寸E。
2024年7月31日
2
第8章 注塑模具结构件设计
8.1 概述
8.1.1 本章主要内容
• ① 模架的规格型号; • ② 动模板和定模板的设计; • ④ 方铁什么情况下要加高; • ⑤ 定距分型结构的设计; • ⑥ 撑柱的设计; • ⑦ 复位弹簧设计; • ⑧ 定位圈的设计; • ⑨ 紧固螺钉的设计。
2024年7月31日
29
第8章 注塑模具结构件设计
注意:① 表中的“A×B”和“框深a”均指动模板开框的长、 宽和深; ② 动模B板高度B等于开框深度a加钢厚Ha,向上取标准值 (公制一般为10的倍数); ③ 如果动模有侧抽芯,有滑块槽,或因推杆太多而无法加撑 柱时,须在表中数据的基础上再加5~10mm; ④动模板高度尽量取大些,以增加模具的强度和刚度。 动、定模板的长、宽和高度尺寸都已标准化,设计时尽量取 标准值,避免采用非标模架。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5(导向_定位_顶出_复位)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5(导向_定位_顶出_复位)](https://img.taocdn.com/s3/m/1914d8730b1c59eef8c7b44c.png)
3,导柱的端部通常设计成锥形或半球形,以便导柱顺利进入导向孔。
导柱的端部分别为锥形,半球形,R角,斜角
4,导柱与导向孔通常采用间隙配合,导柱与安装孔通常采用过渡配合。
5,导柱的固定形式 普通导柱的固定形式:
推板导柱的两端都要固定,这样才能 更好的起导向作用。
挂台固定 (通孔)
螺钉固定(盲孔) 导柱配合面研伤更换 时可避免损坏固定孔
定位: 1,在模架上通常增加一些精定位来帮助动, 定模之间更准确的定位。这些精定位的位置 选择要注意关于中心对称,以使受力平衡。 定模 动模
右边为常用的几种 精定位形式(圆锥 面定位型,侧面安 装无锥度型,嵌入 安装锥面定位型)
2,在动,定模芯之间,为了达到更好的定位效果,防止动,定模芯之 间错位,需要增设定位。 动模定位 定模定位
定位到型腔边的距离不 等可能定位效果不理想
4,侧向受力不均匀的 塑件对模具往往有较 大的侧向力,该压力 可能引起型芯和型腔 的偏移,如果传递到 导柱上,将使导柱发 生卡住或损坏的现象, 需要采用定位的形式。
5,有些分型面坡 度过大,合模时受 力不平衡,为了抵 消这些不平衡力, 防止动,定模之间 错位,要设置定位。
动,定模合在一起
定位需带有斜度,合上之后没有间隙
动定模错位导致壁厚不均匀 3,对于成型大型深腔, 高精度或薄壁制品的模具, 型腔可能因为受到大的侧 向压力而向外变形,为消 除动定模之间的断差确保 壁厚均匀需要设置定位。
定 模 涨 开 导 致 动 定 模 之 间 断 差
大型腔或要求壁厚均匀的薄壁塑件的分型面上设置的 定位要随着型腔的外形走
推管顶出后
推管与推管芯的通常固定形式:
3,推块
推块可以有效的增加顶出面积
注塑模具的结构
![注塑模具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65c680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5.png)
注塑模具的结构
注塑模具是一种用于生产塑料制品的模具,它的结构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注塑模具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模板:模板是注塑模具最基本的部件,它通常由两个或更多个零件组成。
每个零件都有一个平面面和一个垂直于平面面的立面。
在模板上安装其他零部件,如模芯、流道等。
2. 模芯:模芯是用于形成产品内部形状的部分。
它可以在注塑过程中向外移动,以便从已成型的产品中取出。
3. 流道系统:流道系统是将熔融塑料从注射机输送到模具中的管道系统。
它包括进料口、主流道、分支流道和喷嘴等部分。
4.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将熔融塑料冷却并使其凝固的部分。
它包括在模板中钻孔或铣槽以容纳水或油冷却剂,并通过管道连接到外部冷却设备。
5. 推杆机构:推杆机构用于从模具中顶出已成型产品。
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推杆组成,每个推杆都与模芯相连。
6. 定位系统:定位系统用于确保模板和其他零部件在正确位置上。
它通常包括定位销、定位套、锁紧螺母等部分。
7.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用于释放模具中的空气,以便在注塑过程中熔融塑料可以充满整个模具。
它通常由排气孔、排气槽等部分组成。
总之,注塑模具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结构,需要各种零部件的协作才能完成生产任务。
不同类型的注塑模具结构也有所不同,但以上几个部分是基本共同点。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设计和制造注塑模具时应注意合理布局和精细加工。
第5讲注塑模具基本结构
![第5讲注塑模具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f03ef0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2.png)
2024年3月29日
带动型芯滑块侧向移动的整个 机构称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二、注射模具的分类
1.按塑料材料分类热 热塑性塑料模、热固性塑料模
2.按注射机类型分类 卧式注射机机用注射模、立式注射机机用注射模、角式
注射机用注射模
3.按浇注系统分类 普通流道注射模、热流道浇注系统注射模
4.按模具结构特征分类
2024年3月29日
思考题:
1.注射模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2.注射模结构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
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完成任务: 为你设计的塑件选择模具类型
2024年3月29日
动画文件夹\侧 向分型与抽芯 机构\齿轮齿条 侧抽芯.swf
2024年3月29日
7.热流道注射模
动画文件夹\注射模分类 讲解\热流道注射模.swf
热流道注射模是利用加热或绝热的方式,使注射机喷嘴到型腔入口 这一段流道中的塑料一直保持熔融状态,从而在开模时只需取出塑 件,不需取出流道凝料的一种塑料注射模具。
6.冷却与加热装置
为了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而设置的冷却或加热系统。 冷却系统一般在模具内开设冷却水道,加热则在模具内部或周围 安装加热元件,如电加热元件。
2024年3月29日
7.排气系统
在注射成型过程中,为了将型腔内的气体排除模外而开设的排气 系统。一般由分型面间隙、型芯、型腔间隙或排气槽排气。
模具中用于成型塑料制件的空腔部分,模腔的形状与 塑件的形状一致,模腔一般由型腔、型芯组成。
2.成型零部件
构成塑料模具模腔的零件统称为成型零部件,通常包 括型芯(成型塑件内部形状)、型腔(成型塑件外部 形状)。
3.浇注系统
将塑料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为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分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四个部分, 是由浇口套、拉料杆和定模板上的流道组成。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与结构分析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与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ef89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8.png)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与结构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汽车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而且追求汽车具有良好的外形轮廓和舒适美观的内饰。
汽车外饰件主要指前后保险杠、轮眉、进气格栅、散热器面罩、防擦条等通过螺栓和卡扣或双面胶连接在车身上的部件。
在车身外部主要起装饰保护作用,主要由塑料件构成。
因此注塑模具的质量是影响汽车外饰的重要因素,研究汽车保险杠的模具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模具;模具设计;注塑;成型;保险杠模具是用以取得符合质量要求的塑料制品的关键之一,注塑用的模具应切实符合制品尺寸、精度及形状的要求。
模具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塑料制品的收缩率,由于模具型腔尺寸是由塑料制品尺寸加上所估算的收缩率求得的,而收缩率则是由塑料生产厂家或工程塑料手册推荐的一个范围内的数值,它不仅与模具的浇口形式。
浇口位置与分布有关,而且与工程塑料的结晶取向性(各向异性)。
塑料制品的形状、尺寸、到浇口的距离及位置有关。
因此,在设计模具时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与注塑条件的关系及其表观因素,如注塑压力与模腔压力及充模速度、注射熔体温度与模具温度、模具结构及浇口形式与分布,以及浇口截面积、制品壁厚、塑料材料中增强填料的含量、塑料材料的结晶度与取向性等因素的影响。
上述因素的影响也因塑料材料不同,其它成型条件如温度、湿度、继续结晶化、成型后的内应力、注塑机的变化而不同。
1、可制造性分析1.1开模方向和分型线设计保险杠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检查零件所有断面是否存在无法脱模的负角,尽量避免侧壁凹槽或与脱模方向垂直的孔,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这样可简化模具结构。
(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机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保险杠的开模方向一般为车身坐标X方向,如果开模方向设计成与X轴不一致,则必须在产品图中注明其夹角。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9设计实例改善及细节改进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9设计实例改善及细节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97c414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5.png)
单独的垃圾钉
垃圾钉的位置要考虑顶出板和底板上的各零部件的情况,尽量做到均匀布置,受力平衡。
普通的浇口套的料把经常有拉丝的现象,可以在浇口套的中间加上 一个金属隔片来做成防拉丝的浇口套。
普通的浇口套
防拉丝的浇口套
防拉丝浇口套中间有镶件槽
金属隔片
锁模块
锁模块用在动,定模之间,可以锁紧动, 定模,防止吊装时模具分开产生事故。 通常在模具上是对称布置的。
由于两个滑块的抽芯 距都比较长,当两抽 芯合拢时头部容易产 生错位。
预防措施: 在两个抽 芯的头部 加上锥度 的定位。
两抽芯合拢时因 为有定位的作用, 可以防止错位。
因为有油缸, 所以模具必 须加上长支 腿才能平稳 放置。
支腿的固定 形式采用右 图时,模具 在翻转时螺 钉容易断裂。
支腿的固定 形式改为镶 入式后,模 具在翻转时 产生的剪切 力由镶入部 分承受,螺 钉不容易断 裂。
Z钩形
环槽形
倒锥形
对于型芯的碰穿面要留研配的余量, 尺寸应该标注正公差。
产品
型芯
正公差加在红 色的碰穿面上
从加工方面考虑,顶杆的布置遇到镶拼结构时,一般不允许顶杆 跨越镶拼线,如图1所示。扁顶杆、方顶设计在镶块中间时,成型 制品部分一般要在镶块的一侧。不得跨越两个镶块,如图2所示。
跨越镶拼线不允许
承压片
在模具的动,定模板之间,加上承压片 可以在研配时通过调整承压片的厚度方 便的调整动,定模板之间的间隙和分型 面上所受合模力的大小。 模板上开框
增加承压片
单独的承压片立体图
定模
动模 承压片
单独的带肩螺栓立体图 复位弹簧
带肩螺栓 带肩螺栓用在顶出板上时, 可以利用螺纹部分的拧入 来克服弹簧的预压缩力从 而方便拆装顶出板。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4(成型零部件)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4(成型零部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32dd6101f69e3143329440.png)
2)使型腔深度最浅 模具型腔深度的大小对模具结构与制造有如下三方面的影响: a)目前模具型腔的加工多采用电火花成型加工,型腔越深加工时间越 长,影响模具生产周期,同时增加生产成本。 b)模具型腔深度影响着模具的厚度。型腔越深,动、定模越厚。一方 面加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各种注射机对模具的最大厚度都有一定的 限制,故型腔深度不宜过大。 c)型腔深度越深,在相同起模斜度时,同一尺寸上下两端实际 尺寸差值越大。若要控制规定的尺寸公差,就要减小脱模斜度, 可能导致塑件脱模困难。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尽可能使型腔 深度最浅。
5)有侧向抽芯的分型,选择分型面时,参考下述原则: a)将侧型芯尽量设在动模上,便于抽芯,而若设在定模上,则抽芯较难, 模具结构会复杂。
b)将抽芯距离长的放在开模方向, 而将抽芯距离小的放在侧向,较为 合理。抽芯距越短,斜滑块移动的 距离和斜导柱长度就越短,可以缩 小模具的尺寸。也能减少塑件尺寸 误差和有利于脱模。如图6塑件中有 两个垂直的孔,把抽芯距离小的小 孔安排在侧向抽芯上就比把抽芯距 离大的大孔安排在侧向抽芯上合理。
模具成型部分的尺寸计算设计主要考虑便于调整和修改模具的尺寸, 保证产品的尺寸变化在公差的可控制范围内。 1,在成型部件上加脱模斜度时,凹模以大端为准,斜向小端; 凸模以小端为准,斜向大端。这样方便模具的修整。
不带脱模斜度的型腔尺寸
加脱模斜度后的型腔尺寸
2,型腔的尺寸必需考虑塑料的收缩率,要把塑料的收缩尺寸加进去。
4)尽量避免侧向抽芯
图3 分型面位置的选择
塑料注射模具,应尽可能避免采用侧向抽芯,因 为侧向抽芯模具结构复杂,并且直接影响塑件尺 寸、配合的精度,且耗时耗财,制造成本显著增 加,故在万不得己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如图4中 Ⅲ-Ⅲ、Ⅳ-Ⅳ分型面需要侧向抽芯,而选择Ⅰ-Ⅰ、 Ⅱ-Ⅱ分型面可以避免侧向抽芯。
注塑模具的设计主要内容
![注塑模具的设计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c7de8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5.png)
注塑模具的设计主要内容注塑模具的设计是注塑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注塑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模具结构设计、模具材料选择、模具零件设计以及模具流道设计等方面。
模具结构设计是注塑模具设计的基础。
它包括模具的整体结构设计和细部结构设计。
整体结构设计包括模具的分型面、模腔和模芯的布置、顶出机构的设计等。
合理的分型面设计可以保证产品的成型质量和顶出机构的正常运行;模腔和模芯的布置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注塑机的型腔和型芯的尺寸限制。
细部结构设计包括模具的导向装置、冷却系统、排气系统等。
导向装置可以确保模具的定位准确,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可以提高模具的冷却效果和产品的充模性。
模具材料选择是注塑模具设计的关键。
模具材料的选择要考虑产品的材料、尺寸和生产批量等因素。
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工具钢、合金钢和硬质合金等。
工具钢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和耐磨性,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中小批量生产;硬质合金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适用于特殊要求的产品。
第三,模具零件设计是注塑模具设计的重要内容。
模具零件设计包括模具的模板、模腔、模芯、顶出机构等。
模板是模具的主体部分,它要求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模腔和模芯是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的准确复制,要求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导热性;顶出机构是将产品从模腔中顶出的装置,要求有足够的顶出力和顶出平稳性。
模具流道设计是注塑模具设计的关键环节。
模具流道设计包括喷嘴、主流道和分流道的设计。
喷嘴是将熔融塑料注入模腔的装置,要求有良好的导向性和密封性;主流道是将熔融塑料从注塑机到模具的流动通道,要求有足够的流动性和冷却效果;分流道是将熔融塑料从主流道分配到各个模腔的流动通道,要求有均匀的分配和充模性。
注塑模具的设计主要包括模具结构设计、模具材料选择、模具零件设计以及模具流道设计等方面。
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注塑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注射成型工艺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
![注射成型工艺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4603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2.png)
05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优 化建议与展望
优化建议
优化浇口设计
选择合适的浇口位置和类型,以减少 浇口凝料和压力损失,提高成型效率
。
提高模具温度调控能力
采用高效冷却系统,控制模具温度 ,以减小成型周期和能耗。
优化模具排气设计
合理设计排气通道,避免气体滞留 和困气,确保成型过程顺利进行。
优化成型工艺参数
注射成型工艺可以实现大规模生 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本。
02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材料选择
塑料材料
塑料是注射成型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成本低、易加 工、重量轻等优点。常见的塑料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 烯、聚氯乙烯等。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在某些情况下也用于注射成型,例如精密零件 或高强度要求的应用。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铝、钢和成型的工艺,适用于制造连续性、长型材等产品。挤 出成型的工艺参数包括挤出压力、模具温度等。
03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性能要 求与检测方法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性能要求
强度要求
零部件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的 压力和温度变化,以确保在 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破裂或变 形。
耐腐蚀性要求
注塑机
注射成型工艺需要使用注塑机,注塑机是一种能够提供高温 、高压条件的塑料加工设备,能够将塑料原料熔融并注入模 具中。
注射成型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
选择合适的塑料原 料,并进行干燥处 理,以保证制品的 质量。
模具准备
根据制品的要求, 设计并制造模具, 以保证制品的形状 和尺寸符合要求。
注射成型
将熔融的塑料原料 注入模具中,并保 压一定时间,以使 塑料原料充分填充 模具并形成制品。
复合材料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文档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f46618ebe23482fb5da4c77.png)
合模
LKM DH型模架
顶出
开模
LKM DH型模架
合模
LKM AT型模架
顶出
开模
LKM AT型模架
合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KM BT型模架
顶出
开模
LKM BT型模架
合模
LKM CT型模架
顶出
开模
LKM CT型模架
合模
LKM DT型模架
顶出
开模
LKM DT型模架
合模
感谢各位的倾听
We have many PowerPoint templates thathas been specifically to help anyone
三板模合模状态
三板模开模状态
1,合模
热流道模具生产周期过程 2,注射
3,开模
4,顶出
5,取件
注塑模具与注塑机的关系: 1,注射量:容量或质量;浇注系统和产品总和小于注射量的80% 2,锁模力:注塑机的锁模力大于模具将分型面涨开的力 3,注塑压力:注塑机的注射压力要大于成型塑料件所需的注射压力 4,注塑机安装模具部分安装尺寸的校核(4-1,模具厚度。4-2,模具长度 与宽度。4-3,定位环。4-4,模具浇口套与注塑机喷嘴R,Φ,中心线) 5,开模行程的校核(足够取出产品和料把,可以下机械手) 6,顶出装置的校核(顶出力,顶出行程,顶出孔数量,直径,位置)
模具浇口套与注塑机喷嘴R,Φ,中心线 注塑机头探出模板的长度
直浇 口套
斜浇口套与 注塑机喷嘴
斜浇口套 OK
斜浇口套 NG
模具
注塑机
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
偏心模具
偏心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
1,合模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7(滑块)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7(滑块)](https://img.taocdn.com/s3/m/975855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b.png)
常用滑块材料及其特点
钢材
塑料
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是常 用的滑块材料之一。常用的钢材有碳 素钢、合金钢等。
某些特殊要求的滑块可以采用工程塑料,如 聚甲醛(POM)、聚酰胺(PA)等。塑料滑块具 有重量轻、耐腐蚀等优点,但耐磨性较差。
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适用于高精度、高效率的注塑模具。 但价格较高。
滑块材料的热处理与表面处理
热处理
为了提高滑块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需要进行热处理。 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淬火、回火、表面淬火等。
表面处理
为了提高滑块表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可以进行表面处理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喷涂、渗碳、渗氮等。
04
滑块的设计实例与优化
滑块设计实例分析
实例一
01
某手机外壳模具的滑块设计,考虑到产品尺寸、形状和材料特
滑块镶块
滑块镶块是滑块的成型部分, 用于在注塑过程中与塑料接触
并形成产品。
滑块导轨
滑块导轨是滑块的导向部分, 用于确保滑块在移动过程中的
稳定性和精确性。
滑块顶出机构
滑块顶出机构是滑块的顶出部 分,用于将成型的产品从滑块
上顶出。
滑块的导向与定位
导向方式
滑块通常采用滑动导向方式,通过滑 块导轨与滑块座之间的滑动摩擦来导 向。
定位方式
滑块通常采用限位块或弹簧来定位, 以确保滑块在模具中的位置准确。
滑块的尺寸与精度
尺寸要求
滑块的尺寸应根据产品的大小和模具的结构来确定,同时应考虑到模具的安装和 加工精度。
精度要求
滑块的精度要求较高,应保证滑块的移动顺畅、定位准确,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 生产效率。
03
《塑料注塑模结构设计》7成型零部件设计7
![《塑料注塑模结构设计》7成型零部件设计7](https://img.taocdn.com/s3/m/b8bd2e48c850ad02de80411b.png)
5 瓣合式凹模(镶拼式凹模) 镶拼式凹模)
组成凹模的每一个镶块都是活动的, 组成凹模的每一个镶块都是活动的,它们被模套或其他锁合装置 箍合在一起 适用: 适用:有侧凹或侧孔的制品 当瓣合模块数量等于2时 可将他们组成的凹模成为哈夫凹模。 当瓣合模块数量等于 时,可将他们组成的凹模成为哈夫凹模。
瓣合式凹模结构示意图
二 设计要点
排气槽(或孔 位置和大小的选定 主要依靠经验, 排气槽 或孔)位置和大小的选定,主要依靠经验,经过试模 或孔 位置和大小的选定, 后再修改或增加。 后再修改或增加。 基本的设计要点可归纳如下: 基本的设计要点可归纳如下: 1.排气要保证迅速、完全,排气速度要与充模速度相适应; .排气要保证迅速、完全,排气速度要与充模速度相适应; 2.排气槽(孔)尽量设在塑件较厚的成型部位 2.排气槽(孔)尽量设在塑件较厚的成型部位; 尽量设在塑件较厚的成型部位; 3.排气槽应尽量设在分型面上,但排气槽溢料产生的毛边应不 .排气槽应尽量设在分型面上, 妨碍塑件脱模; 妨碍塑件脱模; 4.排气槽应尽量设在料流的终点,如流道、冷料井的尽端; .排气槽应尽量设在料流的终点,如流道、冷料井的尽端; 5.为了模具制造和清模的方便,排气槽应尽量设在凹模的一面; .为了模具制造和清模的方便,排气槽应尽量设在凹模的一面; 6.排气槽排气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防止注射时漏料烫伤人; .排气槽排气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防止注射时漏料烫伤人; 7.排气槽 孔)不应有死角,防止积存冷料; 不应有死角, .排气槽(孔 不应有死角 防止积存冷料;
一 凹模结构设计
凹模是成型塑件外表面的成型零件。 凹模是成型塑件外表面的成型零件。 凹模的基本结构:整体式、整体嵌入式和组合式、镶拼式。 凹模的基本结构:整体式、整体嵌入式和组合式、镶拼式。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浇注系统)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浇注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c98778aff00bed5b9f31dd6.png)
分流道与浇口间尽量不采 用逐渐变窄的形式,会产 生相对大的压力损失
牛角浇口通常设计成如上图所示的形状, 一般都加“火山口”。
牛角(香蕉)浇口
动模潜伏浇口
潜伏浇口的另外一种形状
定模潜伏浇口浇口
动模顶杆潜伏浇口
对于壁薄制品,为了加大普通潜伏浇口的进料口面积, 减小压力损失,可将其加宽,变为矩形截面潜伏浇口
6,浇口位置尽量开在不影响塑件外观的部位,如塑件的边缘,底部,内侧等,并 尽可能便于模具加工。
7,流动比的校核。对于大型塑件,当壁厚相对较小而流动距离过长时,不但内 应力增加,还会因料温降低而造成填充不足,这时须采用增加壁厚或增加浇口 数量及改变浇口位置等措施缩短最大流动距离。最大流动距离由流动通道的最 大流动长度和其厚度之比所确定。流动比随塑料熔体的性质,温度,注射压力, 浇口的种类,形式和开设位置变化。
侧浇口实例
侧浇口剖视
定模渐变 动模渐变
定模平直
侧浇口也可开在制品的底边
不常用
动模平直
侧浇口俯视 前端不变
扇形浇口
前端变小
薄片式浇口
前端变大
中心浇口 中心浇口是直接从中心环形或数股进料,与直接浇口有类同优点。 依形式不同分为环形浇口,轮辐浇口,爪形浇口等
1.适用于筒形件的进料,可避免偏芯. 2.去浇口较麻烦.
●冷料井:也称作冷料穴,目的在于储存充填初始阶段较冷的塑料前 锋冷料,防止冷料直接进入模穴影响充填品质或堵塞浇口。冷料井通常 设置在主流道末端,当分流道长度较长时,在末端也应开设冷料井。
主流道末端的冷料井其直径稍大于主流道大端直径,以利于冷料的流 入,它的底部常设计成Z钩形,球形,锥型,圆环形等,使冷料井兼 有在开模时,与拉料杆一起将主流道从定模中拉出的作用。
注塑模成型零部件结构与设计
![注塑模成型零部件结构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16bf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4.png)
包装容器注塑模成型
包装容器注塑模成型是注塑模成型技 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主要用于生 产塑料包装容器,如食品包装、药品 包装等。
包装容器注塑模成型还需要考虑到材 料、模具设计、工艺参数和生产环境 等多个因素,以确保生产出的容器具 有优良的性能和可靠性。
包装容器注塑模成型需要高精度、高 质量的模具和严格的生产工艺控制, 以确保容器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
02
注塑模成型的原理基于塑料的热 流动和压力传递,通过控制温度 、压力和时间等参数,实现塑料 制品的成型。
注塑模成型过程
注塑模成型过程包括塑料的熔融、注 射、充模、保压、冷却和脱模等步骤 ,这些步骤需要在模具设计和制造时 进行精确控制。
在注塑模成型过程中,塑料熔体在高 压下注入模具,并在模具内快速冷却 固化,形成具有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塑 料制品。
使用维护。
保证模具在使用寿命内 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避免出现故障和损坏。
在满足功能和工艺要求 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模
具的成本。
成型零部件分类
01
02
03
04
成型零件
用于成型塑料件的零件,如型 腔、型芯、滑块和斜顶等。
浇注系统零件
用于将塑料熔体从注射机输送 到模具型腔的零件,如主流道 、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等。
家用电器零部件注塑模成型
家用电器零部件注塑模成型是注塑模成 型技术的另一重要应用领域,主要用于 生产家用电器零部件,如电视、冰箱、
洗衣机等。
家用电器零部件注塑模成型需要考虑到 材料、模具设计、工艺参数和生产环境 等多个因素,以确保生产出的零部件具
有优良的性能和可靠性。
家用电器零部件注塑模成型还需要考虑 到环保和节能等方面的要求,采用环保 材料和节能技术,以符合市场需求和法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8(斜顶强脱)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8(斜顶强脱)](https://img.taocdn.com/s3/m/c72e4e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3.png)
02 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
主流道设计
01
主流道是模具中直接与注塑机喷 嘴接触的部分,通常设计为圆锥 形,便于塑料流动。
02
主流道应与喷嘴紧密配合,防止 溢料,同时要求耐磨、耐高温。
分流道设计
分流道是连接主流道与模具型腔的通 道,用于将塑料均匀分配到各个型腔 。
分流道截面形状有圆形、梯形、U形 等,长度和截面尺寸根据塑料性质和 模具大小而定。
详细描述
斜顶行程的计算需要精确,因为行程过大会导致塑料件顶出时位置不稳定,行程过小则可能导致斜顶无法完全顶 出塑料件。计算斜顶行程时,需要考虑塑料件的高度、模具的开模距离以及斜顶的角度和长度等因素。
斜顶的润滑与排气
总结词
斜顶的润滑和排气是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和确保塑料件质量的重要措施。
VS
详细描述
为了减小摩擦和磨损,提高斜顶的滑动顺 畅度,需要定期对斜顶进行润滑。同时, 为了防止气体在模具腔内积聚,影响塑料 件的成型质量,需要合理设计排气结构, 确保气体能够顺利排出模具。
05 斜顶强脱结构的实例分析
实例一: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总结词
复杂度高、尺寸精度要求高
详细描述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通常采用斜顶强脱结构,因为手机外壳的形状复杂,需要高精度的尺 寸和形状。斜顶强脱结构能够满足高复杂度和高精度要求,确保生产出的手机外壳符合
设计要求。
实例二:汽车零件模具设计
总结词
大型、结构复杂
斜顶强脱结构通过斜向顶出元件的顶 出力,在塑件与型腔表面之间形成分 力,以强制分离塑件。斜顶的倾斜角 度通常为30°~45°,
斜顶强脱结构适用于形状复杂、不易 自动脱落的塑件,尤其在中小型精密 塑件的生产中应用广泛。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7(滑块)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7(滑块)](https://img.taocdn.com/s3/m/4f440c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1.png)
开模时中间方块和弯销先随定模走
中间方块脱出后滑块再侧向抽芯
整个动作全部完成
注意合模时要求滑块先到位,中间方块才能再合下来。
对于三板模的动模滑块, 当斜导柱和锁紧块都在A板上时;或当锁紧块在定模固定板板上,斜导柱在A板 上时,滑块开模动作和要求与两板模的动模滑块一样。
锁紧块在定模固定板板上,斜导柱在A板上时,滑块的开模动作。
对于抽芯距离比较小,侧向驱动力要求 比较小的场合,可以取消滑块的斜导柱, 开模时直接用弹簧弹出,复位时用锁紧 块把滑块压到位。(如只成型刻字的滑块)
闭合状态
开模状态
对于动模滑块,当滑块与推杆在垂直于开模方向的投影出现重合时, 合模时滑块与推杆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解决方法: 1,尽量避免把推杆布置于滑块在垂直于开模方向的投影范围内。 2,使推杆的推出距离小于滑块的最低面。 3,采用推杆先复位机构,使推杆优先复位,然后才使滑块复位。(弹 簧先复位,外挂的先复位机构,油缸先复位,用注塑机顶出杆先复位等)
顶出取件
模具开始闭合
模具接近合拢,压紧块开始作用
模具合拢,滑块被压死
抽芯距 滑块从成型位置抽到不妨碍塑件脱模的位置所移动的距离叫抽芯距。 抽芯距大小的确定一般都使滑块距离产品有2-10mm的安全余量。(视塑件 大小和形状而定)抽芯距由斜导柱的长短和倾斜角决定。斜导柱越长,抽芯 距越大;斜导柱的倾斜角越大,抽芯距越大。反之亦然。
解决方法
为了保证滑块在滑动过程中,滑动活动顺利,平稳,不发生卡滞或跳动现象, 影响成品品质,模具寿命等,必须设置导滑装置。常见的导滑形式如下:
为了避免或减少在相对运 动时,由于摩擦引起的磨 损,可在滑块的底部和背 部镶入经过淬火的耐磨片。 为了防止咬蚀和取得更好 的润滑,耐磨片和压条可 以采用铜来制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5.1.1
分型面的选择
制品在模具中的位臵
1 制品或制品组件(含嵌件)的正视图,应相对于 注塑机的轴线对称分布,以便于成型; 2 制品的方位应便于脱模,注塑模塑时,开模后 制品应留在动模部分,这样便于利用成型设备脱模; 3 当用模具的互相垂直的活动成型零件成型孔、 槽、凸台时,制品的位臵应着眼于使成型零件的水平 位移最简便,使抽芯操作方便; 4 如果制品的安臵有两个方案,两者的分型面不 相同又互相垂直,那么应该选择其中能使制品在成型 设备工作台安装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最小的方案;
图5-1
分型面的表达方法
图5-2
模具分型面的形式
返回
5.1.3
分型面的选择
基本原则:必须选择塑件断面轮廓最大的地方 作为分型面,这是确保塑件能够脱出模具的基 本原则。
1 塑件脱模方便 塑件脱模方便,不仅要求选取的分型面 位臵不会使塑件卡在型腔无法取出,也要求塑 件在动、定模打开时尽可能滞留在动模一侧, 因为模具的脱模机构在动模一侧。按这一要求, 一般都是将主型芯装在动模一侧,使塑件收缩 包紧在主型芯上,这时型腔可以设在定模一侧, 如图5-3所示。
P 1 T1 =T0 P
实际排气槽宽度应大于计算值。
5.3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注塑模具闭合时,成型零件构成了成型塑料 制品的型腔。成型零件主要包括凹模、凸模、型 芯、镶拼件、各种成型杆与成型环。成型零件承 受高温高压塑料熔体的冲击和摩擦。在冷却固化 中形成了塑件的形体、尺寸和表面。在开模和脱 模时需克服与塑件的粘着力。在上万次、甚至几 十万次的注塑周期,成型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表面质量及其稳定性,决定了塑料制品的相对质 量。成型零件在充模保压阶段承受很高的型腔压 力,作为高压容器,它的强度和刚度必须在容许 值之内。成型零件的结构、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 及加工工艺性,是影响模具工作寿命的主要因素。
通孔凹模在加工切削、线切割、磨削、抛 光及热处理加工时较为方便。无底型腔加工后 装上底板,构成凹模整体型腔,称之为组合式 凹模。它是一种大面积的镶嵌。其底板面积或 大于凹模型腔底面,或者就是凹模板,如图515所示。 组合式凹模的强度和刚度较差。在高压熔 体作用下组合底板变形时,见图5-15 (a),熔 体趁机侵入连接面,在塑件上造成飞边,造成 脱模困难并损伤棱边。图 5-15(b)、(c)所示的 两种组合结构,制造成本虽高些,但由于配合 面密闭可靠,能防止熔体渗入。
第5章
重点:
注塑模成型零部件结构与设计
• 分型面选择原则和案例分析。 • 成型零件的设计与制造(含公式的运用)。 难点:
• 分型面的选择和运用。 •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和型腔壁厚计算。
第5章
5.1 5.2
5.3 5.4 5.5
注塑模成型零部件结构与设计
分型面的选择 注塑模的排气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型腔壁厚计算
图5-10 分型面无损塑件外观 返回
图5-11 分型面无损塑件外观 返回
6
合理利用设备
一般注塑模的侧向抽芯,都是借助模具打开时 的开模运动.通过模具的抽芯机构进行抽芯,在有 限的开模行程内,完成的抽芯距离有限制。因此, 对于带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都有孔或凹槽的塑件, 应避免长距离抽芯,如图5-12所示塑件,方案(a) 不妥.方案(b)较好。
图5-18 组合式凸模结构
返回
2 圆柱型芯结构 最常见的圆柱型芯结构,如图5-19(a)所 示。它采用轴肩与垫板的固定方法。定位配合 部分长度为3~5mm,用小间隙或过渡配合。非 配合长度上扩孔后,有利于排气。有多个小型 芯时,则可如图5-19(b)或(c)所示结构予以实 施。型芯轴肩高度在嵌入后都必须高出模板装 配平面,经研磨成同一平面后再与垫板连接。 这种从模板背面压入型芯的方法,称之为反嵌 法。
图5-3
主型芯在动模一侧
返回
为了使塑件不致于留在定模一侧,应该将型腔 设臵在动模一侧。如图5-4(a)(b)(c)所示。
图5-4
型腔设在动模一侧避免 塑件留在定模
返回
2 模具结构, 若按照图(a)方案,将分型面设计成平面, 型腔底面不容易切削加工,不如将分型 面设计为斜面,使型腔底面成为平面, 便于加工,如图(b)所示。从简化模具考 虑,对需要抽芯的塑件,应尽量避免在 定模部分抽芯。
图5-15 组合式凹模结构 返回
4 镶拼式凹模
各种结构的凹模,都可用镶件或拼块组成凹模 的局部型腔。图5-16为局部镶拼的凹模,镶件可嵌 拼在四壁,也可镶嵌在底部。也有凹模型腔的全部, 由许多镶件拼合的全拼块式的结构,仅用于小型精 密的注塑模。也有型腔四壁用拼块套箍在模板中的 结构,如图5-17所示,尤适用于大型模具。但要注 意拼缝位置的选择。
5.2.3
排气槽截面尺寸计算
塑料熔体充模过程时间很短,可认为模内 气体物理性质符合绝热条件。因此所需排气槽 的截面面积:
25 m1 T1 F θP 0
模内气体质量,按常压常温20℃的空气密度 1.16kg/m3计算,有:
m1 =ρ 0V0
应用气体状态方程,可求得上式中被压 缩气体的最终温度: 0.1304
图5-6 分型面有利于型腔排气
返回
图5-7 分型面有利于型腔排气
返回
4
确保塑件质量
图5-8所示的塑件,为一双联齿轮,要求大、 小齿、内孔三者保持严格同轴,以利于齿轮传动平 稳,减小磨损。若将分型面按图(a)设计,大齿和 小齿分别在定模和动模,难以保证二者良好的同轴 度,若改用图(b)中方案使分型面位于大齿端面, 型腔完全在动模,可保证良好的同轴度。 图5-9所示塑件,其中尺寸L有较严要求,如果 按方案(a)设计分型面,成型后毛边会影响到尺度L 的精度.若改用方案(b),毛边仅影响到塑件总高 度,但不影响尺寸L。
5.3.2 凸模和型芯结构设计
凸模和型芯都是用来成型塑料制品的内表 面的成型零件。凸模也称主型芯,用来成型塑 件整体的内部形状。小型芯也称成型杆,用来 成型塑件的局部孔或槽。 1 组合式凸模 图5-18所示为常用的组合式凸模结构。该 结构节省了优质模具钢,便于机加工和热处理, 也便于动模与定模对准。图5-18(a)为轴肩连接, 牢固可靠。图5-18(b)为局部嵌入,用螺栓拉紧。 尤其适用于大型注塑模凸模结构,有利于凸模 冷却和排气的实施。
1 整体式凹模
它在成型模具的凹模板上加工型腔,如 图5-13所示。很显然,它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但加工较困难。需用电火花、立式铣床加工, 仅适合于形状简单的中小型塑件。
图5-13 整体式凹模结构 返回
2 整体嵌入式凹模
它适用于小型塑件的多型腔模。将多个一 致性好的整体凹模,嵌入到凹模固定板中。嵌 入的凹模,可用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用一个 冲模冷挤成多个,再渗碳淬火后抛光。也可用 电铸法成型凹模型腔,即使用一般机加工方法 加工各凹模,由于容易测量,也能保证一致性。 整体嵌入式凹模结构能节约优质模具钢,嵌入 模板后有足够强度与刚度,使用可靠且臵换方 便。
图5-8 分型面有利于保证塑件同轴度
返回
图5-9 分型面有利于保证塑件尺寸精度 返回
5 无损塑件外观
图5-10所示塑件,底部带有环形支撑面, 若分型面按图(a)中方案设计,会在环形支撑面 处留下毛边痕迹。如果改为图(b)中方案、毛边 产生在塑件端面,去除后对塑件外观无损。 图5-11中因同样原因,以方案(b)为好。
图5-12 分型面选择避免长距离抽芯 返回
5.2
注塑模的排气
概述
5.2.1
注塑模的排气是模具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 问题,特别是快速注塑成型工艺的发展对注塑模排 气的要求就愈严格。 注塑模内积集的气体有以下四个来源: 1 进料系统和型腔中存有的空气; 2 塑料含有的水分在注塑温度下蒸发而成的水蒸 气; 3 由于注塑温度过高,塑料分解所产生的气体; 4 塑料中某些配合剂挥发或化学反应所生成的气 体。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当然是以成型符 合质量要求的塑料制品为前提,但必须考虑 金属零件的加工性及模具制造成本。成型零 件成本高于模架的价格,随着型腔的复杂程 度、精度等级和寿命要求的提高而增加。
5.3.1 凹模结构设计
凹模是成型塑件外表面的成型零件。凹 模的基本结构可分为整体式、整体嵌入式和 组合式。采用镶拼结构的凹模,对于改善模 具加工工艺性有明显好处。
图5-5 分型面设计有利于型腔加工
返回
3 型腔排气顺利
型腔气体的排除,除了利用顶出元件的配 合间隙外,主要靠分型面,排气槽也都设在分 型面上。因此,分型面应该选择在熔体流动的 末端。图5-6中所示塑件,若按方案(a)设计分 型面,则排气不畅,改用方案(b)则排气顺畅。 又如图5-7中的塑件,方案(a)排气不畅,方案 (b)排气顺利。
5.1.2
分型面的形式
分型面: 模具用以取出塑件和(或)浇注 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
模具设计开始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分型 面的位臵。分型面的选择受塑件形状、壁厚、 成型方法、后处理工序、塑件外观、塑件尺 寸精度、塑件脱模方法,模具类型、型腔数 目、模具排气、嵌件、浇口位臵与形式以及 成型机的结构等的影响。
图5-16 局部镶拼的凹模
返回
图5-17 侧壁镶拼的凹模
返回
在凹模的结构设计中,采用镶拼结构有如 下好处: (1)简化凹模型腔加工,将复杂的凹模内形 体的加工变成镶件的外形加工。降低了凹模整 体的加工难度。 (2)镶件可用高碳钢或高碳合金钢淬火。淬 火后变形较小,可用专用磨床研磨复杂形状和 曲面。凹模中使用镶件的局部型腔有较高精度, 经久的耐磨性并可臵换。 (3)可节约优质塑料模具钢,尤其对于大型 棋具更是如此。 (4)有利于排气系统和冷却系统的通道的设 计和加工。
整体嵌入式凹模装在固定模板中.要防止 嵌入件松动和旋转。要有防脱吊紧螺钉和防转 销钉,如图5-14 (a)、(b)所示。带肩的嵌入凹 模能有效防止脱出固定板,但需底板压固.如 图 (b)、(c)所示。采用过渡紧配合甚至过盈配 合,可使嵌入件固定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