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病证治规律研究

合集下载

中医治黄七法

中医治黄七法

即调和 肝脾 法 。肝 胆 疾 病 影 响 胃, 和 法在 治 疗 黄 疸 过 程 故 中运用 广泛 。和 法并不 仅 限于小 柴 胡 汤 。逍 遥 散 、 四逆 散 、 胡 柴 疏 肝散 以及 大柴 胡汤等 亦属 此法 。多用 于 慢性 肝 炎 、 囊 炎 、 胆 胆 石症 等 。如 大排石 汤治疗 胆 石症 , 组成 为柴 胡 、 其 白芍 、 香 、 木 生 大黄、 黄芩 、 制半 夏各 9克 , 实 1 枳 O克 、 连 6 、 黄 克 吴萸 3克 、 明 玄 粉1 3 5— O克 , 即大 柴胡 汤 合 左 金 丸 加 味 , 治疗 胆 管 结 石 属 肝郁 气 滞者 , 症见 胁下 或心 窝部作 痛 , 引及 肩 背 , 闷暖 气 , 伴 泛 恶 胸 或 呕吐, 口苦 咽干 , 发黄 疸 , 苔 薄 自或 黄 , 弦或 带数 。从 病 机 并 舌 脉 来看 , 既有肝 郁气 滞 , 有 脾 胃湿 热 。气 机 阻滞 以致 湿热 不清 , 又 湿 热不 清造 成 郁 久 发 黄 , 治 宜 调 和 肝 脾 , 用 理 气 之 品 。当 故 配 然, 理气 药不 能过 于香燥 。
综 述
21 0 0年 l 0月 第 4 卷
第 1 期 O
健 康 天 地
中 医 治 黄 七 法
赵 希 林
中医 对黄 疸 的认 识 与研 究 历 史悠 久 , 经历 代 医 家 的 不 断 发 展 , 成 了完 整 的 理 论 体 系 , 累 了 丰 富 的 治疗 经 验 。直 至 今 形 积 天, 中医在 黄疸 类 疾 病 的 医疗 实 践 中仍 然起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重 要 作 用 。对 中医 黄疸 证 治 史 进 行 系 统 的考 察 , 究 其 理论 发展 的 探 规律 , 汇集 历代 黄 疸治 法和 方药 , 中医黄 疸证 治 的 进一 步 发展 为 提 供史 实 依据 , 颇有 意义 的课 题 。分析 部分 黄疸 方药 。 金 元 是 宋 是 黄疸 证 治 由辨病 为 主转 向辨 证为 主 的时 期 。一方 面 , 《 在 诸病 源 候论 》 《 急 千金 要方 》 《 、备 和 于金 翼 方》 的影 响下 , 宋 官修 等 北 的《 太平 圣 惠方 》 《 济 总录 》 、圣 中黄疸 辨 病 繁复 之 于 极点 。而 与 此 同时 , 祗和 、 堪 、 贶 、 完 素 、 元 素 等 医家 提 出 了 阴 阳 韩 史 王 刘 张 黄论、 湿热 ( ) 等 多 种 理论 , 展 了黄疸 辨 证论 治 , 成 了 辨 寒 论 发 完 证 理论 与 I床 实践 的结 合 , } 缶 与五 疸 等辨 病学 说 分庭 抗 礼 , 逐 渐 并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科学技术哲学是科学技术和哲学相互交叉、连接的桥梁,主要是对科学技术本身及其与经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各个方面进行哲学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以便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

从哲学和文化的层面认识科学技术的性质。

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一)自然哲学。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唯物论、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第二,自然和人、社会的辩证关系。

(二)科学哲学。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属于科学活动的研究范围,广义上统称为科学合理性理论,如科学发现问题(科学认识过程的形式、要素和程序);科学进步问题(理论的发展变化及其模式);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第二,属于科学理论的研究范围,可以统称为“科学基础性理论”,如科学的性质以及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分界问题。

(三)科学技术哲学。

研究内容主要有:它以技术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哲学角度,通过对技术自身、技术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的考察与分析,揭示技术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和技术不仅是一种认识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

科学技术本身变成日益庞大的知识体系和日益复杂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成果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着自然面貌和人的精神风貌。

▪医学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内容?答案:医学科学技术哲学是在医学与哲学的相互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其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的内容丰富,在不同的国家,其研究内容、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名称各异。

(一)西方医学哲学的主要内容。

关系形式主要包括:作为医学的哲学、医学中的哲学、关于医学的哲学、医学哲学。

(二)我国医学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特色。

具有自己的特色,即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致性,研究辩证规律和范畴在医学中的具体表现,研究医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医学认识主体的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哲学的学习和研究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答案:(一)学习和研究医学科学技术哲学有助于为医学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指导,确立正确的人体观和疾病观(二)有助于医学发展提供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使我们更快地取得更多的成果。

中医拔黄术配合药物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中医拔黄术配合药物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虚弱,按摩此穴可运脾健脾、调和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又可通过刺激调整局部气血;三阴交具有健脾、益肾、疏肝、理血之功,梁丘、阳陵泉、风市、血海均为局部取穴,诸穴合用可疏筋止痛、除风祛湿、活血行气、滑利关节。

《素问·血气行志》曰:“经络不通,生病于不仁,治之以按摩……”。

因此我们取穴血海、梁丘、风市、足三里、三阴交及阳陵泉等对局部进行穴位按摩法治疗,尽快促进局部经脉修复,以利于气血运行,促进肿胀消退,调和局部气血,防止关节粘连,调动患者机能,促进皮肤、神经、血管等组织修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辨证多为肝肾亏虚型,兼有风寒阻络、气血瘀滞之征象,术后局部气血损伤,瘀滞明显,但患者整体辨证以肝肾亏虚为本,以气滞血瘀为标。

本院采用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祛风除湿之功的中药,结合现代医学治疗手段,采用离子导入治疗,使药物由皮走经,由经至骨,直达病所,直走经脉,提高有效利用率。

此法可扩张局部毛细血管,促进静脉回流,使药物达到深层次组织结构,促进关节内渗液的吸收,缓解疼痛和肿胀[11]。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药物吸收,以达到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观察时间延长,VAS评分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干预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

这促使患者康复得更快,同时也可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家庭的照顾压力,提高患者的自我舒适度,使患者对后期康复治疗更有信心,对重返社会更渴望。

总之,临床对于疼痛的管理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去研究,尤其是对于高龄患者、复杂手术、关节置换类手术患者,我们更应深入研究,采用多手段、多方式、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形式给予全面干预。

参 考 文 献[1]施桂英.关节炎概要[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05:422 425.[2]马登越,葛群,王磊,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3):102 106.[3]赵昌盛,钟群杰,林剑浩.中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现状[J].广东医学,2016,37(13):2050 2052.[4]庄玲玲,林华阳,汪( ),等.中西医结合镇痛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福建中医药,2012,43(4):59 60.[5]旷忠韶.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7,15(33):4173 4175.[6]杨芬,王幸双,魏磊,等.不同镇痛方法对全膝置换术后疼痛控制和炎性细胞因子反应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4(5):437 440.[7]郑晓静,马国华.中医适宜技术在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的疼痛管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4):128 129.[8]蔡俊华,刘丽,周宇,等.磁珠耳穴贴压在手外伤患者术后换药疼痛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11):139 141.[9]马媛媛,刘蓉蓉,尹惠,等.隔附子饼灸结合耳穴埋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护理效果观察[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95):282,285.[10]王田,李娟,阮婷玉.早期手法推拿结合冰敷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41 43.[11]刘桂花,于铁淼,童莉,等.中药离子导入联合阶梯式康复锻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4):349 351.(本文编辑:曾丽琼)DOI:10.19791/j.cnki.1006 6411.2020.34.069工作单位:400021 重庆 重庆市中医院肝病科谭静:女,本科,护师收稿日期:2019-04-14中医拔黄术配合药物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谭 静 樊 玲 马 俊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拔黄术配合药物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中药归经学说的应用规律

中药归经学说的应用规律

中药归经学说的应用规律徐树楠;李渡华;王洪博;于丽;郭新宇;贾蕊;张弘;王文智【摘要】@@ 归经指药物对脏腑、经络病变部位的选择性作用.药物作用的定位起源于疾病的定位,而病位的辨别主要依靠辨证方法,判定出病变部位所在的脏腑经络.因此,按照疾病所属脏腑、经络等选择适当归其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则有助于提高辨证用药的准确性,增强其针对性.【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16)007【总页数】2页(P547-548)【关键词】中药归经;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方法;应用规律【作者】徐树楠;李渡华;王洪博;于丽;郭新宇;贾蕊;张弘;王文智【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1归经指药物对脏腑、经络病变部位的选择性作用。

药物作用的定位起源于疾病的定位,而病位的辨别主要依靠辨证方法,判定出病变部位所在的脏腑经络。

因此,按照疾病所属脏腑、经络等选择适当归其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则有助于提高辨证用药的准确性,增强其针对性。

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联系,所以经络可反映疾病受病的部位。

由于发病所在经络循行部位和隶属脏腑不同,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也各不相同,其应用药物作用归宿亦殊。

临床根据症状和体征来辨别疾病在哪一经,从而有的放矢地选择归某经的药施治。

《伤寒论》六经分证法则也是在经络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如太阳病的头痛项强,少阳病的胁痛、耳聋等,就是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确定的。

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医学综合笔试大纲金匮要略

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医学综合笔试大纲金匮要略
3.证治
【风水】
(1)表虚证治
(2)夹热证治
(3)风水与正水的汗法异治
【皮水】
(1)夹热证治
(2)表实证治
(3)气虚阳郁证治
【黄汗】
(1)营卫郁滞,湿热阻遏证治
(2)气虚湿盛阳郁证治
【气分】
(1)阳虚阴凝证治
(2)脾虚气滞证治
十六、黄疸病脉证治
1.病因病机、分类与辨证
(1)“脾色必黄”的含义
(2)湿热发黄与寒湿发黄的辨别
(1)阴毒病证治
(2)阳毒病证治
五、疟病脉证并治
疟病证治
(1)何谓疟母
(2)疟母证治
(3)蜀漆散的服法
六、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1.中风病
(1)中风病在络、在经、入腑、入脏的不同表现及机理
(2)与痹症的鉴别
2.历节病
(1)历节病的病因病机
(2)风湿历节证治
(3)寒湿历节证治
(4)运用乌头时的注意事项
七、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3)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三方证的异同
四、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1.概述
百合、狐惑、阴阳毒三病的概念
2.百合病
(1)百合病的病机、主症、治则
(2)百合病正治法
(3)百合病救治法
3.狐惑病
(1)狐惑病的临床表现
(2)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主治证
(3)狐惑病酿脓证治
(4)狐惑病的外治法
4.阴阳毒病
2.哕病
(1)胃寒气逆证治
(2)胃虚有热证治
3.下利病
【治法与治禁】
(1)湿滞气利治法
(2)虚寒下利治禁
【证治】
(1)寒证
①虚寒下利兼表证证治
②寒厥下利证治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015年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年真题等。

试题量:6270道。

考考试学科单元细目要点试科目一、中医学理论( 一) 整体观念1. 整体观念的概念 12. 整体观念的内容 1体系的主要特1. 症、证、病的概念 1 点( 二) 辨证论治2. 辨证论治的概念 13.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1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二、阴阳学说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1.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1三、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中医基础理论3. 指导疾病的诊断 14. 指导疾病的治疗 11. 主要生理功能 1( 一) 心2.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1. 主要生理功能 1( 二) 肺2.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1. 主要生理功能 1四、藏象( 三) 脾2.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1. 主要生理功能 1( 四) 肝2.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1. 主要生理功能 1( 五) 肾2.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 六) 胆胆的生理功能 1 ( 七) 胃胃的生理功能 1 ( 八) 小肠小肠的生理功能 1 ( 九) 大肠大肠的生理功能 1 ( 十) 膀胱膀胱的生理功能 1 ( 十一) 三焦三焦的生理功能 1 ( 十二) 脑脑的生理功能 11.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1 ( 十三) 女子胞2. 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1( 十四) 脏腑之间的关系1.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2.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13.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 1. 气的生成 1( 一) 气2. 气的分类 13. 气的运动 14. 气的功能 1( 二) 血1. 血的生成 12. 血的运行与功能 1五、气血津液( 三) 津液1.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1 2. 津液的功能 1( 四) 气与血的关系1. 气为血帅 12. 血为气母 1( 五) 气与津液的1. 气能生津、行津和摄津1 2. 津能生气、载气 1 1. 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 1( 一) 外感性致病因素2.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 3. 疫疠邪气 1( 二) 七情内伤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 1 六、病因( 三) 饮食失宜饮食不节、不洁、偏嗜 1( 四) 劳逸失度1. 过度劳累 12. 过度安逸 1( 五) 痰饮痰饮的致病特点 1( 六) 瘀血1. 瘀血的致病特点 12. 瘀血的病症特点 1 1.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1 的内在因素七、发病( 一) 发病的基本原理2.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1件( 二)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1. 环境与发病 12. 体质与发病 13. 精神状态与发病 1( 一) 邪正盛衰1.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2.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1. 阴阳偏胜 12. 阴阳偏衰 1( 二) 阴阳失调 3. 阴阳互损 14. 阴阳格拒 15. 阴阳亡失 1( 三) 气的失常1. 气虚 12. 气机失调 1( 四) 血的失常1. 血虚 12. 血行失常 11. 气滞血瘀 12. 气虚血瘀 1( 五) 气与血关系失调 3. 气不摄血 1八、病机4. 气随血脱 15. 气血两虚 1( 六) 津液代谢失常1. 津液不足 12.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1 1. 水停气阻 1( 七) 津液与气血关系 2. 气随津脱 1 失调 3. 津亏血瘀 14. 血瘀水停 11. 风气内动 12. 寒从中生 1 ( 八) 内生“五邪”3. 湿浊内生 14. 津伤化燥 15. 火热内生 1( 九) 疾病传变1. 病位传变 12. 病性转化 1( 一) 预防1. 未病先防 12. 既病防变 1 1. 正治与反治 1九、防治原则2. 治标与治本 1( 二) 治则 3. 扶正与祛邪 14. 调整阴阳 15. 三因制宜 1内经一、气·阴阳·五行阴阳的基本概念、属性特征1 二、藏象 1. 奇恒之腑、五脏、六1腑的生理功能特点2. 藏象的概念、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1 3. 谷食精气的输布运行过程1 4. 宗气、卫气、营气的循行及作用1 1. “阳虚则外寒,形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1 阴盛则内寒”的机理三、病机2. “百病生于气”的发病学观点13. 六淫的致病特点 14. 病机十九条 15. 五脏藏五神及五腑虚实证候1 1. 热病治疗大法与饮食宜忌1四、病证2.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病机1 3. 行痹、痛痹、着痹的成因1五、诊法辨别阴阳属性的重要性与四诊合参1六、论治1. 正治法与反治法 12. 因势利导治则 1 1. 人生长壮老的规律,七、养生肾气与生长、发育、生殖的关系12. 养生原则及意义 11. 中风表虚证( 桂枝汤证)1 ( 一) 太阳病本证 2. 伤寒表实证( 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1龙汤证)伤寒论一、太阳病辨证论治( 二) 太阳病变证1. 太阳蓄水证( 五苓散证)2. 太阳蓄血证( 桃核承气汤证)3. 热证( 麻黄杏仁甘草11石膏汤证、葛根黄芩黄1连汤证)4. 脾虚证( 小建中汤证) 15. 阴阳两虚证( 炙甘草汤证)1 6. 热实结胸证( 小陷胸汤证)1 7. 痞证( 半夏泻心汤证、旋覆代赭汤证)1 1. 阳明病热证( 白虎加人参汤证)1二、阳明病辨证论治(一) 阳明病本证2. 阳明病实证( 调胃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大承气汤证)1( 二) 阳明病变证湿热发黄证( 茵陈蒿汤证)1三、少阳病辨证( 一) 少阳病本证少阳病本证( 小柴胡汤证)1论治( 二) 少阳病兼变证少阳病兼变证( 大柴胡汤证)1四、太阴病辨证论治太阴腹痛证太阴腹痛证( 桂枝加芍药汤证)1五、少阴病辨证论治1.少阴寒化证( 四逆汤证、真武汤证)( 一) 少阴病本证2.少阴热化证( 黄连阿( 二) 少阴病兼变证胶汤证、猪苓汤证)1. 兼表证(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1112. 疑似证( 四逆散证) 11. 寒热错杂证( 乌梅丸证)1六、厥阴病辨证论治厥阴病本证2. 厥阴病寒证( 当归四逆汤证、吴茱萸汤证)13. 厥阴热利( 白头翁汤证)1七、霍乱病辨证论治霍乱病辨治霍乱病辨治( 理中丸证) 1 八、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辨证论治瘥后劳复证瘥后劳复证( 竹叶石膏汤证)1 ( 一) 痉病证治柔痉证治( 瓜蒌桂枝汤证)1金匮要略一、痉湿喝病篇( 二) 湿病证治仁薏苡甘草汤证)2. 风湿兼气虚证( 防己黄芪汤证)11二、中风历节病篇( 一) 历节病证治药知母汤证)2. 寒湿历节证( 乌头汤证)11 ( 一) 血痹证治血痹重证(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1三、血痹虚劳病1. 虚劳失精证(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1篇( 二) 虚劳病证治2. 虚劳腰痛证( 肾气丸证)13. 虚劳不寐( 酸枣仁汤证)11. 虚热肺痿( 麦门冬汤1 证)( 一) 肺痿证治2. 虚寒肺痿( 甘草干姜汤证)1 四、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 二) 肺痈证治1. 邪实壅滞证( 葶苈大枣泻肺汤证)2. 血腐脓溃证( 桔梗汤证)111. 胸痹病机 12. 类证鉴别 1五、胸痹心痛短( 一) 胸痹证治3. 胸痹主证( 瓜蒌薤白白酒汤证)1气病篇4. 胸痹急证( 薏苡附子散证)1( 二) 心痛证治心痛急证( 乌头赤石脂丸证)1六、腹满寒疝宿食病篇腹满证治1. 脾胃虚寒证( 大建中汤证)2. 寒实内结证( 大黄附子汤证)11七、痰饮咳嗽病篇痰饮证治饮停心下证( 苓桂术甘汤证)1八、消渴小便不( 一) 消渴证治肺胃热盛,气津两伤证( 白虎加人参汤证)1利淋病篇( 二) 小便不利证治上燥下寒水停证( 瓜蒌瞿麦丸证)11. 湿热并重证( 茵陈蒿1 汤证)九、黄疸病篇黄疸证治2. 湿重于热证( 茵陈五苓散证)1 十、妇人妊娠病( 一) 癥病证治癥病漏下证( 桂枝茯苓1篇丸证)( 二) 腹痛证治肝脾失调证( 当归芍药散证)1十一、妇人杂病篇(一) 崩漏证治虚寒夹瘀证( 温经汤证) 1气滞痰凝证( 半夏厚朴( 二) 梅核气证治 1汤证)( 一) 主要温热类温病的传变规律1. 风温病的传变规律 12. 春温病的传变规律 13. 暑温病的传变规律 11. 卫分证治( 银翘散、桑菊饮)12. 气分证治( 宣白承气汤、清燥救肺汤)13. 营分证治( 清营汤) 14. 热陌心包证冶( 清宫汤、安宫牛黄丸、紫雪1一、温热类温病( 二) 温热类温病主要证治丹、至宝丹)5. 热盛动风证治( 羚角钩藤汤)6. 血分证治( 犀角地黄11 汤)7. 真阴耗竭证治( 加减复脉汤)1温病学8. 虚风内动证治( 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19. 后期正虚邪恋证治( 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 1汤)( 一) 主要湿热类温病 1. 湿温病的传变规律 1的传变规律2. 伏暑病的传变规律 11. 湿温病初发证治( 三仁汤、藿朴夏苓汤)12. 湿困中焦证治( 雷氏芳香化浊法、三仁汤)1二、湿热类温病( 二)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3. 湿阻膜原证治( 雷氏宣透膜原法)4. 湿热中阻证治( 王氏连朴饮)115. 湿热蕴毒证治( 甘露消毒丹)16.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治( 菖蒲郁金汤、苏合香 1丸、至宝丹)7. 暑湿郁阻少阳证治( 蒿芩清胆汤)18. 暑湿弥漫三焦证治( 三石汤)19. 余湿留恋证治( 薛氏五叶芦根汤)11. 大头瘟毒盛肺胃证治1( 普济消毒饮)三、温毒类温病温毒类温病2. 烂喉痧毒燔气营( 血)证治( 凉营清气汤)11.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1用( 一) 四气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1导意义( 二)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11.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 三) 升降浮沉2. 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13.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1 的指导意义一、药性理论1.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11据( 四) 归经2. 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1. 毒性的含义 12. 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1中药学( 五) 毒性3. 引起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1 4. 掌握药物毒性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1( 一) 中药的配伍1. 配伍的意义 12. 配伍的内容 1二、中药的配伍1. 配伍禁忌 1与用药禁忌( 二) 中药的用药禁忌2. 妊娠用药禁忌 13. 证候用药禁忌 14.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1三、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一) 剂量确定剂量的因素 11. 1特殊煎法( )二用法2. 服药法 11. 解表药的性能特点 1四、解表药( 一) 概述2. 解表药的功效 13. 解表药的适应范围 14. 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1项5. 各类解表药的性能特点16. 各类解表药的功效 17. 各类解表药的适应范围1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 二) 发散风寒药 1本、苍耳子、辛夷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 三) 发散风热药柴胡、升麻、葛根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1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1. 清热药的性能特点 12. 清热药的功效 13. 清热药的适应范围 14. 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1 项( 一) 概述5. 各类清热药的性能特1点6. 各类清热药的功效 17. 各类清热药的适应范围1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五、清热药( 二) 清热泻火药夏枯草、决明子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1 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的( 三) 清热燥湿药 1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金银花、连翘、穿心莲、( 四) 清热解毒药 1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土茯苓、鱼腥草、大血藤、败酱草、射干、山豆根、马勃、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的( 五) 清热凉血药 1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的功效、( 六) 清虚热药 1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1. 泻下药的性能特点 12. 泻下药的功效 13. 泻下药的适应范围 14. 泻下药的使用注意事1项( 一) 概述5. 各类泻下药的性能特1点6. 各类泻下药的功效 17. 各类泻下药的适应范围1大黄、芒硝、番泻叶、六、泻下药( 二) 攻下药芦荟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1 似药物功用异同点火麻仁、郁李仁的功效、( 三) 润下药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1 同点甘遂、京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的功效、( 四) 峻下逐水药 1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七、祛风湿药( 一) 概述 1. 祛风湿药的性能特点12. 祛风湿药的功效 13. 祛风湿药的适应范围 14. 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 各类祛风湿药的性能特点16. 各类祛风湿药的功效 17. 各类祛风湿药的适应范围1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乌梢蛇、木瓜、( 二) 祛风寒湿药 1海风藤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秦艽、防己、稀莶草、( 三) 祛风湿热药雷公藤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1 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五加皮、桑寄生、狗脊( 四) 祛风湿强筋骨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1 物功用异同点1. 化湿药的性能特点 12. 化湿药的功效 1( 一) 概述3. 化湿药的适应范围 14. 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八、化湿药藿香、佩兰、苍术、厚1朴、砂仁、白豆蔻的功( 二) 具体药物 1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1. 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12. 利水渗湿药的功效 13. 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范围1 九、利水渗湿药( 一) 概述4. 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 各类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16. 各类利水渗湿药的功效17. 各类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范围1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香加皮的功效、( 二) 利水消肿药 1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车丽十、滑石、木通、通草、瞿麦、篇蓄、地( 三) 利尿通淋药肤子、海金沙、石韦、萆薢的功效、应用、用1 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茵陈、金钱草、虎杖的( 四) 利湿退黄药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1 用异同点1. 温里药的性能特点 12. 温里药的功效 1( 一) 概述3. 温里药的适应范围 14. 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十、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1茱萸、高良姜、小茴香、( 二) 具体药物 1丁香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1. 理气药的性能特点 12. 理气药的功效 1( 一) 概述 3. 理气药的适应范围 14. 理气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十一、理气药陈皮、青皮、枳实、木香、沉香、檀香、川楝( 二) 具体药物子、乌药、香附、薤白、大腹皮的功效、应用、1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1. 消食药的性能特点 12. 消食药的功效 1十二、消食药( 一) 概述 3. 消食药的适应范围 14. 消食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山楂、神曲、麦芽、谷芽、稻芽、莱菔子、鸡( 二) 具体药物 1内金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1. 驱虫药的性能特点 12. 驱虫药的功效 1 ( 一) 概3. 驱虫药的适应范围 1十三、驱虫药4. 驱虫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使君子、苦楝皮、槟榔、( 二) 具体药物南瓜子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1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1. 止血药的性能特点 12. 止血药的功效 13. 止血药的适应范围 14. 止血药的使用注意事1项( 一) 概述5. 各类止血药的性能特1点6. 各类止血药的功效 17. 各类止血药的适应范围1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 二) 凉血止血药 1的功效、应用、用法用十四、止血药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三七、茜草、蒲黄、降( 三) 化瘀止血药香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1 药物功用异同点白及、仙鹤草、血余炭、( 四) 收敛止血药棕榈炭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1 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炮姜、艾叶的功效、应( 五) 温经止血药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1 点十五、活血化瘀药( 一) 概述1. 活血化瘀药的性能特点12. 活血化瘀药的功效 13. 活血化瘀药的适应范围14. 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 各类活血化瘀药的性能特点16. 各类活血化瘀药的功效17. 各类活血化瘀药的适应范围1川芎、延胡索、郁金、乳香、没药、五灵脂的( 二) 活血止痛药 1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膝、鸡( 三) 活血调经药 1血藤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土鳖虫、马钱子、自然铜、苏木、骨碎补的功( 四) 活血疗伤药 1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斑蝥的功效、应( 五) 破血消癥药 1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1.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点12.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1十六、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 概述3.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适应范围4.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15. 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点16. 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17. 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适应范围1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皂荚、旋覆花、( 二) 温化寒痰药 1白前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 三) 清化热痰药 1海藻、昆布、黄药子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枇杷叶、( 四) 止咳平喘药桑白皮、葶苈子、白果的功效、应用、用法用1 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1. 安神药的性能特点 12. 安神药的功效 13. 安神药的适应范围 14. 安神药的使用注意事1 项( 一) 概述5. 各类安神药的性能特1点6. 各类安神药的功效 1 十七、安神药7. 各类安神药的适应范围1朱砂、磁石、琥珀的功( 二) 重镇安神药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1 用异同点酸枣仁、柏子仁、合欢( 三) 养心安神药皮、远志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1 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十八、平肝息风药( 一) 概述1. 平肝息风药的性能特1点2. 平肝息风药的功效 13. 平肝息风药的适应范1围4. 平肝息风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 各类平肝息风药的性能特点16. 各类平肝息风药的功效17. 各类平肝息风药的适应范围1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刺蒺藜、罗布( 二) 平抑肝阳药 1麻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羚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天麻、地龙、全( 三) 息风止痉药蝎、蜈蚣、僵蚕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1 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1. 开窍药的性能特点 12. 开窍药的功效 1( 一) 概述 3. 开窍药的适应范围 1十九、开窍药4. 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麝香、冰片、苏合香、( 二) 具体药物石菖蒲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1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1. 补虚药的性能特点 12. 补虚药的功效 13. 补虚药的适应范围 14. 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1项( 一) 概述5. 各类补虚药的性能特1点二十、补虚药 6. 各类补虚药的功效 17. 各类补虚药的适应范围1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 二) 补气药 1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饴糖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 三) 补阳药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冬1 虫夏草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 四) 补血药 1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枸杞子、墨( 五) 补阴药 1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1. 收涩药的性能特点 12. 收涩药的功效 13. 收涩药的适应范围 14. 收涩药的使用注意事1项( 一) 概述5. 各类收涩药的性能特1点6. 各类收涩药的功效 17. 各类收涩药的适应范围1麻黄根、浮小麦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二十一、收涩药( )二固表止汗药1同点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肉豆蔻、( 三) 敛肺涩肠药 1赤石脂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山茱萸、覆盆子、桑螵( 四) 固精缩尿止带药 1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芡实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1. 涌吐药的性能特点 12. 涌吐药的功效 1 ( 一) 概述3. 涌吐药的适应范围 1二十二、涌吐药4. 涌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常山、瓜蒂的功效、应( 二) 具体药物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1点1. 攻毒杀虫止痒药的性能特点1二十三、攻毒杀虫止痒药2. 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功1效( 一) 概述3. 攻毒杀虫止痒药的适1应范围4. 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大蒜的功效、应( 二) 具体药物 1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一) 方剂与治法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12. 常用治法 1一、概述( 二)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1. 方剂配伍的目的 12. 方剂的组方原则 13. 方剂的变化形式 1 ( 三) 常用剂型常用剂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11.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 1方剂学(一) 概述2. 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1. 桂枝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麻黄汤1二、解表剂的鉴别应用( 二) 辛温解表2. 九味羌活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 3. 小青龙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 4. 香苏散的组方原理及1加减化裁1. 银翘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桑菊饮1的鉴别应用( 三) 辛凉解表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13. 柴葛解肌汤的组方原理11. 败毒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参苏饮1 ( 四) 扶正解表的鉴别应用2. 麻黄细辛附子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11.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 1 ( 一) 概述2. 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1. 大承气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承气汤、调胃1 ( 二) 寒下承气汤的鉴别应用2. 大黄牡丹汤的组方原理1三、泻下剂( 三) 温下温脾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大黄附子汤的鉴别应1 用1. 麻子仁丸的组方原理 1( 四) 润下2. 济川煎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麻子仁丸的鉴别应1 用( 五) 逐水十枣汤的组方原理及应用注意事项1( 六) 攻补兼施黄龙汤的组方原理 11. 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1 ( 一) 概述2. 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1. 小柴胡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四、和解剂( 二) 和解少阳2. 大柴胡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柴胡汤的鉴别应用13. 蒿芩清胆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柴胡汤的鉴1 别应用( 三) 调和肝脾 1. 四逆散的组方原理及12. 逍遥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四逆散1 的鉴别应用3. 痛泻要方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逍遥散的鉴别应1 用( 四) 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 1. 清热剂的适用范围 1( 一) 概述2. 清热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1. 白虎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 ( 二) 清气分热 2. 竹叶石膏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白虎汤的鉴别1应用1. 清营汤的组方原理 1( 三) 清营凉血2. 犀角地黄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清营汤的鉴别1 应用1. 黄连解毒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 2. 凉膈散的组方原理 1( )四清热解毒3. 普济消毒饮的组方原1理五、清热剂4. 仙方活命饮的组方原1理1. 导赤散的组方原理 12. 龙胆泻肝汤的组方原理13. 左金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龙胆泻肝汤的鉴别1应用( 五) 清脏腑热4. 清胃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 5. 玉女煎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清胃散的鉴别应用1 6. 泻白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1 汤的鉴别应用7. 苇茎汤的组方原理 18.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组19. 芍药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白头翁汤的鉴别应1用1. 青蒿鳖甲汤的组方原1理( 六) 清虚热2. 当归六黄汤的组方原1理1. 祛暑剂的适用范围 1 ( 一) 概述2. 祛暑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六、祛暑剂( )二祛暑解表( 三) 祛暑利湿香薷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六一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1 清暑益气汤的组方原理( 四) 清暑益气 1及其与竹叶石膏汤的鉴别应用1. 温里剂的适用范围 1 ( 一) 概述2. 温里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1. 理中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2. 小建中汤的组方原( 二) 温中祛寒理、加减化裁及其与理中丸的鉴别应用1 3. 吴茱萸汤的组方原理七、温里剂及其与理中丸、左金丸 1的鉴别应用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加( 三) 回阳救逆 1减化裁及其与参附汤的鉴别应用1. 当归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 四) 温经散寒 2. 阳和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仙方活命饮的鉴别1应用1. 补益剂的适用范围及1配伍规律( 一) 概述2. 补益剂的应用注意事八、补益剂1项( 二) 补气1. 四君子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

黄疸论文:黄疸 中医 古代文献 研究

黄疸论文:黄疸 中医 古代文献 研究

黄疸论文:黄疸的中医古代文献研究【中文摘要】研究本次对黄疸的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医古代文献整理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医学对黄疸证治的理论认识,总结黄疸治疗的规律和方法,探索黄疸的临床诊疗新方案,为临床工作和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文献学方法,收集古代文献(年限为清代以前,包括清代),对黄疸的病名、病因、病机、鉴别诊断、治疗、禁忌及预后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然后,通过在电子出版物《中华医典》光盘中根据检索词“疸”、“黄瘅”、“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发黄”、“阳黄”、“阴黄”等在全文区中检索并筛查出黄疸的相关文献,确定历代治疗黄疸的有效方剂,将方药相关数据规范化并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再结合历代对黄疸的认识,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1.得到古代治疗黄疸的方剂分布状况:汉代以前(包括汉代)方剂16首,占2.7%涉及中药42种;隋唐宋朝间方剂223首,占37.7%,涉及中药181种;金元时期方剂14首,占2.4%,涉及中药54种;明代方剂118首,占20.0%,涉及中药151种;清代方剂220首,占37.2%,涉及中...【英文摘要】Object ive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new order and method to treatment Jaundice with the means of combining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statistic analysis.MethodsFirstly, the thesis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s name,pathogen, pathogenesis, symptom and characteristic, discriminate diagnosis, treatment, prognosis, prophylaxis and recuperation by the mean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Secondly, make use of the Encyclipaed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trieve the literature of Jaundice, and th...【关键词】黄疸中医古代文献研究【英文关键词】Jaundice TCM Archaic literature Research【目录】黄疸的中医古代文献研究中文摘要3-6 Abstract 6-9 引言12-14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14-26 1 黄疸病病名述略14-18 1.1 “瘅”字的考证14 1.2 黄疸病病名的最早记载14-15 1.3 黄疸的分类15-18 2 黄疸病病因病机18-20 2.1 黄疸病病因18-19 2.2 黄疸病病机19-20 3 诊断和鉴别诊断20-22 3.1 黄胖与黄疸20-21 3.2 虚黄与黄疸21-22 4 治疗22-23 4.1 利小便除湿法22 4.2 温化寒湿法22 4.3 通腑气法22-23 4.4 活血祛瘀法23 4.5 和解法23 4.6 解表退黄法23 4.7 温中补虚法23 5 黄疸病饮食禁忌23-24 6 预后24-26 6.1 从时间判定预后24 6.2 从口渴与否判定预后24 6.3 从有无腹如水状判定预后24 6.4 从有无腹满判定预后24-25 6.5 从小便通利与否判断预后25-26 第二部分证治分析26-58 1 证治分析的设计26-28 1.1 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统计学依据26 1.2 确定研究对象26-28 1.3 数据规范化与建立数据库及选择统计软件28 2 结果分析28-58 2.1 方剂分布概况28-29 2.2 不同历史时期的证治状况29-40 2.3 黄疸用药规律研究40-58 第三部分黄疸病的治疗探讨58-63 1 黄疸病病机特点58-59 1.1 正虚与邪实同在58 1.2 湿邪缠绵,小便不利58 1.3 常涉及血分58-59 1.4 病位主要涉及脾胃与肝胆59 2 黄疸病治疗的思路59-61 2.1 扶正与祛邪共施59-60 2.2 注重祛湿,利小便为要60 2.3 治黄先治血,治黄必活血、凉血60 2.4 重视调理肝脾60-61 3 临床上治疗难治性黄疸的思路探讨61-63 3.1 难治性黄疸与女劳疸、黑疸的关系61 3.2 难治性黄疸与寒湿61-62 3.3 难治性黄疸与痰瘀62-63 结语63-64 参考文献64-72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2-73 致谢73。

护理学循证实践个案报告

护理学循证实践个案报告

《护理学》循证实践个案报告指导老师:小组成员:见习时间:年月日-- 月日黄疸病人循证见习案例一、案例1、病史:54岁女患,因“上腹疼痛10天,皮肤黄染8天”入院。

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呈绞痛性,伴恶心、欲吐,厌油,无呕吐,遂就诊当地社区医院,考虑为“胃炎”予以山莨菪碱、胃复安及氨苄西林等治疗后腹痛症状好转,8天前患者家属发现巩膜及面色皮肤黄染,并出现尿黄加重,未予重视及处理,5天前出现解陶土样大便,面色发黄加重逐渐累积躯干皮肤便血,遂自行服中药治疗(功能主治及成分不详),黄染症状未见好转,伴双下肢乏力,无皮肤瘙痒,无畏寒、发热,无反酸、烧心,无腹鸣,无乏力、头晕,四肢厥冷、昏厥,无心悸、气促,无心前区压榨感,无发热,今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

门诊以“黄疸原因?”收入我科。

病来精神、睡眠欠佳,二便如上述,体重为见明显增减。

2、既往史及和个人史:患者诉近3年来,有多饮、多年症状,平素体重无明显增减,为监测血糖及诊疗。

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史,否认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3、入院查体:T 36.1℃;P92次/分;BP115/78mmHg,SO2100%。

发育正常,营养好,正力体型;步入病房,神志清楚。

皮肤弹性好,全身皮肤黄染,以躯干为主,无肝掌、蜘蛛痣、瘀点、瘀斑、毛细血管扩张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双眼睑无水肿,结膜不充血,巩膜黄染,角膜透明,双瞳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或腹壁静脉曲张,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在肋下未触及,墨菲征(+),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脾及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3次/分。

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肌肉无萎缩,双下肢无水肿,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各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阴性。

二、护理问题如何对黄疸病人进行皮肤护理?三、检索证据(一)网址:(二)关键词:黄疸病人,皮肤,护理(三)纳入标准:1、如何解决黄疸病人皮肤瘙痒的问题。

张仲景肝系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张仲景肝系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张仲景肝系疾病用药规律研究辛小红;范雪梅;张凯【摘要】目的探究张仲景肝系疾病的用药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方法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条文,按照肝系统所涉及到的疾病依次归类,统计肝系用药的功效、四气、五味、归经、前15味药物.结果功效用药依次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泻下药、温里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等;四气用药依次为温、寒、平、热、凉;五味用药依次为甘、辛、苦、咸、酸;归经用药依次为心经、肺经、脾经、肝经、肾经;前15味药物依次为甘草、生姜、桂枝、大枣、白术、芍药、大黄、附子、半夏、茯苓、干姜、人参、黄芩、柴胡、当归.结论张仲景用药灵活严谨,就肝系用药规律概括为“虚实同医,着眼整体,体用同治,调理脾胃,寒温并用,祛除湿邪,邪滞胆腑,主以通泄,温药治肝,值得重视”.【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4(023)003【总页数】3页(P434-436)【关键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肝系统;用药规律【作者】辛小红;范雪梅;张凯【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47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4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其所载之方被尊称为“经方”,对仲景学说之研究,东汉以后代有发展。

在金以前,《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本为一书,名为《伤寒杂病论》,书中许多方剂是前后互用的。

然而,现代由于分科之细,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分开研究的文献资料屡见不鲜,然而将二者互参研究者却相对较少。

因此,研究仲景学说若将二书合参,欲得其全貌则易,反之可能以偏概全。

本项目互参二书,参阅相关典籍,探究仲景肝系用药规律,以期对中医临床用药有所裨益。

1.1 数据来源本项目以《伤寒论校注》[1]、《金匮要略校注》[2]为最主要版本,并参考《伤寒论译释》[3]、《金匮要略译释》[4]、《仲景内科学》[5]、《伤寒论检索》[6]、《中医内科学》[7-9]、《中药学》[10-11]、《难经白话解》[12]等书目。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1)教研室主任:授课人:丁元庆
授课对象:基础学院(部)2000年级中医专业四班 2003年9月 2 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2)教研室主任:授课人:丁元庆
授课对象:基础学院(部)2000年级
中医专业四班 2003年9月 4 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4)教研室主任:授课人:丁元庆
授课对象:基础学院(部)2000年级中医专业四班 2003年9月9 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5)教研室主任:授课人:丁元庆
授课对象:基础学院(部)2000年级中医专业四班 2003年9月11 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6)教研室主任:授课人:丁元庆
授课对象:基础学院(部)2000年级中医专业四班 2003年9月16 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7)教研室主任:授课人:丁元庆
授课对象:基础学院(部)2000年级中医专业四班 2003年9月18 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8)教研室主任:授课人:丁元庆
授课对象:基础学院(部)2000年级中医专业四班 2003年9月23 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9)教研室主任:授课人:丁元庆
授课对象:基础学院(部)2000年级中医专业四班 2003年9月25 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10)教研室主任:授课人:丁元庆
授课对象:基础学院(部)2000年级中医专业四班 2003年9月30 日。

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黄疸病症状规律研究

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黄疸病症状规律研究






2 0 1 3年第 4 1 卷第 1 期
Vo 1 . 41, No .1, 201 3
88 ・
Ac t a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P h a r ma c o l o g y
基 于古今 医案 数据 分 析 的黄 疸 病症 状 规律 研 究
案, 对黄疸病的症状特点进行数理统计 , 进而探求黄疸 病 的症 状规律 , 为指 导 现代 中 医临床 辨 证 论证 提 供 有 价值 的参考 。
1 研 究 内容 与方 法
1 . 1 研 究 内容
以黑龙 江 中医药大 学图书馆 馆藏 中医学 经典 医籍 为主 , 同时计 算机 检索 ME D L I N E、 C M C C 、 C N K I 、 V I P等 数 据库 , 包括综 合性 医著 、 医案 、 医话 、 医论 、 方书 、 专书 或其他 著作 的有关 黄疸 病 的医案文献 报道 。本研 究共 精 选符 合研 究要求 的黄疸 病 医案 9 4 1 例。
韩 洁茹 , 柳成 刚 , 乔羽 , 姜德 友
( 黑龙 江 中医药 大学 , 黑龙 江 哈尔滨 1 5 0 0 4 0 ) 摘 要 : 中 医医案是 中 医药 学的一个 伟 大宝库 , 笔 者决 定从搜 集整理 古今 各 名 家医案入 手 , 首 次将 黄疸
病 的 古今 医案 中症 状表现 整理后 建立数 据库 , 通过 与现代 统计 学分析相 结合 的方 法进 行频 数 、 聚 类和 因 子分析 , 从 整体上认 识黄 疸病 的症状规 律 , 期 望 为黄疸 病 的临床 诊 治提供 科 学依 据 , 为 临床 治 疗黄 疸提

黄疸-中医护理【16页】

黄疸-中医护理【16页】
或见腹部胀满,心中懊恼,恶心,口干苦,小便黄赤,大便 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② 湿重于热:证候:身目皆黄,黄色不如前者鲜明,头 重身困,身热不扬,胸脘痞满,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 胀,便溏,口中粘腻,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滑或滑缓。
6
(2) 急黄:湿热疫毒,传入营血,内陷心肝。 证候:病热迅猛,黄疸急速加深,身面均黄,黄色如金, 高热烦渴,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神昏谵语,或有痉厥。邪 入阴血,则见鼻衄、齿衄、呕血、便血、或身有瘀斑等;可 有腹水,嗜睡昏迷,舌质红降,苔黄而燥,脉弦数或细数。 (3) 阴黄:证候:目肤色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神 疲乏力,畏寒肢冷,纳少,脘闷腹胀,大便溏薄,舌质淡, 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15
谢谢!
16
情况及精神神经等方面的特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并做好病情记录与抢救前的准备工作。
③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
11
④ 烦躁不安或精神失常者,应加床档,派专人护理,防 止发生意外。
⑤ 注意患者二便情况,观察有无腹水和出血情况,如有 上述病情,应参照有关病证护理法护理。
⑥ 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或不思饮食等症状,补充营养以静 脉输入葡萄为主,可给予随意流质,强迫患者进食,待病情 好转后再逐渐增加进食量。
4
(2) 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过食油腻,寒凉生冷,或饥 饱不度、酗酒,劳倦太过,均可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湿 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于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 肤,下注膀胱,表现为目黄、肤黄、小便黄的黄疸病证。由 于致病因素不同,个体素质的差异,表现为湿热和寒湿两个 方面。 若因湿热所伤,或素体胃热偏盛,则湿从热化,湿热 相交,由脾胃而熏蒸肝胆,胆热液泄,表现为阳黄证候。 若 因寒湿伤人,或素体脾胃虚寒,则湿从寒化,寒湿郁滞中 焦,致使中阳不振,脾气壅遏不运,胆汁为湿所用,表现为 阴黄证。

《金匮要略》黑疸

《金匮要略》黑疸

2011年7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5卷第4期黑疸一词,出自《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如“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齑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

腹满者难治。

硝石矾石散主之”。

仲景在此分别以酒疸、女劳疸为例,指出凡黄疸失治、误治日久不愈者,皆有可能演变为黑疸。

本文拟就黑疸之病名、病机、辨证要点、治疗方法探讨如下。

1病名含义《说文解字》云:“疸,黄病也”。

也就是说,凡以发黄为临床特征的病证皆属于广义的疸病。

《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云:“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指出凡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者,即为黄疸,亦可称疸病,如《金匮》在论及黄疸病的预后时指出:“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

《金匮要略》中依据黄疸的成因将其分为谷疸、酒疸、女劳疸三种基本类型,而黑疸属黄疸的变证,各种黄疸日久不愈,黄毒深入血分,血液瘀积或败浊,其色外越肌肤面目,即可致黑疸。

《诸病源候论·卷十二·黑疸候》指出:“是夫黄疸、酒疸、女劳疸,久久多变为黑疸”[1]。

凡黄疸病情迁延,湿热黄毒壅瘀血分,以致肌肤黄中带黑,甚则面色黝黑者,即可谓之黑疸。

因其多出现在黄疸病的后期,是气血郁滞衰败之象,故有“若成黑疸者,多死”之说[2]。

临床可见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胆汁郁积性黄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血色病等。

2病因病机黑疸虽由谷疸、酒疸、女劳疸等失治、误治而成,然究其病机,不外以下数端。

2.1中焦虚寒寒湿谷疸日久,湿邪困阻脾阳,血脉瘀阻,或脾病及肾,土虚水泛,发为黑疸。

如黄元御云:“酒瘅下之,败其脾阳,久而寒水侮土,变为黑疸”[3]。

从瘀论治慢性重型肝炎黄疸的概述

从瘀论治慢性重型肝炎黄疸的概述

从瘀论治慢性重型肝炎黄疸的概述廖雪姣;杨大国【摘要】准确的对黄疸进行辨证施治是提高慢性重型肝炎疗效的关键.在长期临床工作中,观察到CSH高黄疸患者中医症候表现及现代医学肝脏病理生理改变都具有中医"血瘀证"的临床特征,因此,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出黄疸与血瘀存在的关系,从瘀致慢性重型肝炎的病因病机、现代研究及从血瘀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等方面作一综述.【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年(卷),期】2011(028)005【总页数】2页(P105-106)【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黄疸;血瘀【作者】廖雪姣;杨大国【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41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功能衰竭,CSH)是病毒性肝炎中的危急重症,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疗效欠佳,其死亡率可高达70%以上。

而在CSH治疗过程中,黄疸的高低、进退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目前文献报道的治疗CSH黄疸多从湿热论治,较少从瘀的角度着手。

而我们在长期临床工作中,观察到CSH高黄疸患者中医症候表现及现代医学肝脏病理生理改变都具有中医“血瘀证”的临床特征。

笔者查阅多年来的从瘀论治CSH黄疸的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1 血瘀的概念及认识凡属血脉瘀滞不畅、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临床表现都称之为“血瘀”。

血瘀证为临床常见证候,一般将其临床表现归纳为疼痛、肿块、出血、色脉异常等。

认为气机阻滞、血脉痹阻,影响新血的生成等是其主要病理变化[1]。

2 血瘀与CSH黄疸的关系2.1 “瘀”致CSH的中医病因病机覃雪英[2]认为,重症肝炎病因病机关键在“瘀”“毒”二字,毒为致病之因,瘀为病变之本,两者互为因果,治疗上重在解毒,贵在化瘀。

陈四清[3]等总结周老的学术思想认为,瘀热相搏是重型肝炎的基本病理状态,分别从瘀热发黄、瘀热血溢、瘀热水结、瘀热阻窍等方面阐明因瘀热互搏所致的重型肝炎的一系列相关症候。

茵陈黄柴汤加味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验案举隅

茵陈黄柴汤加味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验案举隅

扩张,考虑引流条件充分,引起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的原
络与 胆 络 相 通,致 使 胆 汁 入 血,随 经 脉 而 循 行 全 身,泛
因主要为继发性肝 细 胞 损 害.乙 型 肝 炎、肝 硬 化、各 种
溢肌表而发为黄疸.宫深 谋 [8]认 为,MOJ 主 要 病 机 为
西医治疗、梗阻性黄疸反复发生、感染等因素均可引起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B
脾大,门脉高压伴侧支血管形成;腹腔及右侧胸腔积液.
DOI:
10
19621/
cnk
i
11

3555/r
2022
0935
j
恶 性 梗 阻 性 黄 疸 (ma
l
i
an
tob
s
t
r
u
c
t
i
v
ej
a
und
i
c
e,
gn
MOJ)指肝内外胆道因恶性肿瘤直接侵犯或间接压迫导
12g,金钱草、半枝莲各 30g,麸炒枳壳、栀子(捣碎)、黄
每日 1 剂,分两次服用.2020 年 3 月 19 日二诊:患者黄
疸较前减轻,转氨酶较前明显下降,症状缓解.肝功能:
西药治疗难以迅速降解血中胆红素,减黄时间较长,肝
有独特优势,能够改善毛细胆管、小胆管的胆汁淤积[6].
医家多认为黄疸病因病机是湿邪为患,酿生湿热,
E
Gma
i
l:
985767854@qq
c
om
100 中国民间疗法 2022 年 5 月第 30 卷第 9 期
异常气化积累后癌邪复袭.癌邪从水谷精微中汲取营
养,不断生长,聚 集 成 团,形 成 癌 肿.癌 肿 增 大 后 损 伤

新生儿黄疸的历史

新生儿黄疸的历史
①处理新生儿黄疸目标是防止胆红素脑病;②使 用日龄胆红素值作为黄疸的诊断名词;③为黄疸 制定一个原则与干预标准。干预原则为“ 制定一个原则与干预标准。干预原则为“对新生 儿黄疸进行干预优点大于治疗带来的缺点” 儿黄疸进行干预优点大于治疗带来的缺点”;制 定干预标准的原则是比较干预与不干预之间的得 失,干预时应是力大于弊或得大于失;④指导方 针指出当时美国对于新生儿黄疸有过度诊断与治 疗倾向。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欧洲足月 疗倾向。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欧洲足月 健康儿中又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因而引起学者 反思。2001年美国儿科学会出版指导方针的修订 反思。2001年美国儿科学会出版指导方针的修订 版。
表2 不同出生时令的足月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标准
时龄 (小时) 总血清胆红素水平(umol/L) 总血清胆红素水平(umol/L) 考虑光疗 光疗 光疗失败换血 换血加光疗 ~24h ≥103(≥6) ≥154(≥9) ≥103( 154( ≥205(≥12) 205( 12) ≥257 (≥15) 15) ~48h ≥154(≥9) ≥205(≥12) ≥291(≥17) ≥154( 205( 12) 291( 17) ≥342(≥20) 342( 20) ~72h ≥205( 12) 257( 15) ≥205(≥12) ≥257(≥15) ≥342(≥20) 342( 20) ≥428(≥25) 428( 25) ﹥72h ≥257(≥15) ≥291(≥17) ≥376(≥22) ≥257( 15) 291( 17) 376( 22) ≥428(≥25) 428( 25)
我国黄疸干预指征
表1、1996至1998年发布的不同干预标准 1996至1998年发布的不同干预标准
资料来源 实用新生儿学 1997 实用儿科学 1996 新生儿临床手册 1998 中华新生儿学 1998 光疗指征 12~15mg/dl ﹥12mg/dl ﹥12mgmg/dl 15~18mg/dl 换血指征 20mg 20~25mg 20mg

徐景藩脾胃(消化系)病诊治歌括·肝病诊疗随咏

徐景藩脾胃(消化系)病诊治歌括·肝病诊疗随咏

徐景藩脾胃(消化系)病诊治歌括肝病诊疗随咏徐景藩;徐丹华;陆为民【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肝病;中医药疗法;歌括【作者】徐景藩;徐丹华;陆为民【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409.3肝病诊疗随咏黄疸脾湿瘀热行湿从寒热两化分邪毒入侵正气虚肝胆失疏精汁升目肤爪甲溲色变舌下络膜早察清充斥三焦达营卫肺金肾水亦遭损治湿必须利小便鲜明阳证汤茵陈山栀秦艽白鲜皮苦参黄柏配将军鸡骨垂盆夏凤英① 调理脾胃早回春在表麻翘柴蒿饮② 若由酒伤添解酲肝有瘀热当凉血牛角丹地茜草根③ 胆府常道欠通顺疏利甲乙配四金④黄久不祛阳转阴退阴复阳早辨明运用温药掌分寸健运中宫是准绳慢性肝损病程长戊己症象更显呈培土泄木是常法参用柔养涵其阴气滞历久水瘀留腹部胀鼓疾成中满分消与春泽⑤如兼黄色佐二金⑥更有舌红阴虚证真水不足邪水盛兰豆枫楮一贯煎⑦清金制木古法行敷腹外治可为佐龈鼻出血栀子粉中西互补随症施加强预防是根本【注】①夏凤英:夏枯草,凤尾草,蒲公英。

②麻翘柴蒿:麻黄,连翘,小柴胡汤,青蒿。

③牛角丹地:水牛角,丹皮,鲜生地。

④甲乙、四金:甲木——胆,乙木——肝,海金沙,金钱草,郁金,鸡内金。

⑤春泽:春泽汤,由五苓散加人参(党参)组成。

⑥二金:二金汤,由鸡内金、海金沙、厚朴、大腹皮、通草、猪苓组成。

⑦兰豆枫楮:泽兰,黑料豆,路路通,楮实。

肝病诊疗随咏解读【原文】黄疸脾湿瘀热行,湿从寒热两化分;邪毒入侵正气虚,肝胆失疏精汁升;目肤爪甲溲色变,舌下络膜早察清;充斥三焦达营卫,肺金肾水亦遭损。

【解读】临床上常见的肝病,如病毒性肝炎,淤胆性肝炎,药物、酒精性肝损害等,黄疸是病程中可能出现的特征之一。

黄疸也是甲型病毒性肝炎常见病症。

仲景《伤寒论》早载云:“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黄疸五脏辨证初探

黄疸五脏辨证初探

黄疸五脏辨证初探肖碧跃(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摘要】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藏象理论为指导原则,论述了五脏发黄的病理生理基础、病机、证候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治则治法和临床常用方药,初步探讨黄疸病五脏辨证规律。

【关键词】黄疸五脏辨证黄疸,是以目黄、皮肤黄、小便黄为基本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历代医家对黄疸分证主要有五疸分证法、阴阳分证法,也有人从六经辨证进行过论述,但均未言及五脏辨证。

本文试从五脏的整体观出发,对黄疸的五脏辨证作初步探讨,以供临床参考。

1.脾病发黄脾病发黄的证治理论研究是历代医家阐述得最为完整、最为丰富。

《素问·禁服第四十八》曰:“……黄为脾”,将“黄”与“脾”联系在一起,黄是脾之本色,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黄疸之病,由脾胃气实,而外有温气乘之,变生热。

脾与胃合,候肌肉,俱象土,气色黄。

胃为水谷之海,热搏水谷之气,蕴积成黄,蒸发于外”,故外现黄色。

张仲景进一步提出“脾色必黄”,明确将“黄疸”与“脾”联系在一起。

脾胃属土,土色黄,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同时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无论是积热蒸发阻滞气机,还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重点学科资助肖碧跃,女,1974-,讲师,从事经典著作教学与科研5年。

是脾虚化源不足,肌肤失养,土之本色外露,都可致黄色。

临床上除黄疸症状,尚有脘腹胀满、食欲减退、恶心欲呕等脾胃功能失调诸证。

湿热困脾,如湿热并重,面目肌肤发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口渴, 腹满, 小便黄短,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可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热,如并见腹胀,大便秘结,热重于湿,可用大黄硝石汤脾通腑泄热退黄;如湿重于热,舌苔白腻,脉缓,则以利湿为主,佐以清热退黄,方用茵陈五苓散加味。

寒湿困脾,黄疸,黄而晦暗,神疲,肢冷, 苔白,脉迟或浮缓等,可用茵陈附子干姜汤或茵陈术附汤温化寒湿,振运中阳。

如脾气亏虚明显,可用茵陈四君子汤健脾渗湿退黄。

2.肝病发黄《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瘴,腹中热,烦心出黄”。

张仲景赤石脂配伍规律研究

张仲景赤石脂配伍规律研究

张仲景赤石脂配伍规律研究朱美香;吴小明【摘要】赤石脂是中医临床常见中药,但只有通过经典的配伍,合理的组方,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本文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含赤石脂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历代名家方论和文献资料,揭示张仲景辨证组方中赤石脂的配伍特点,主要有配合其他石类,收石类重镇之功;配合温热药,以增温涩之力;配合补益药,以增补养之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23)007【总页数】2页(P1001-1002)【关键词】张仲景;赤石脂;配伍【作者】朱美香;吴小明【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衢州 324000;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31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9.1赤石脂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含水硅酸铝,功能涩肠、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生肌,为中医临床常见中药。

它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平。

主黄疸,泄痢,肠澼,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1]。

张仲景《伤寒论》中用赤石脂者计有2方,《金匮要略》计有3方,《金匮要略·杂疗方》中计有1方,除重复方外共计5方。

张仲景用赤石脂方不多,但其配伍思路,仍可为现代临证遣药之鉴。

张仲景运用赤石脂善于诸石并用,少则如赤石脂禹余粮汤,方仅由二石组成,多则如紫石寒石散、风引汤,其中多达五石、七石并用。

赤石脂禹余粮汤张仲景用之治“下利不止,心下痞鞕……利在下焦”者,方中二石均有涩肠、止泻、止血之功,赤石脂甘酸性温,善走血分;禹余粮甘涩性平,偏入气分;二药相须为用,气血兼顾,其效更著。

周禹载云:“赤脂甘酸辛大温,主下利赤白,能治大肠寒,滑则收之中有散也。

余粮甘寒,亦主利赤白,疗小肠结痛,则降之中有分也。

乃一寒一温,两相协济,去邪固脱兼而有之,又石性本沉,并可去心下之痞硬也”(《伤寒论三注·卷十》);文梦香亦云:“赤石脂温肾与膀胱之寒,禹余粮降心与肺之热,二石同煎,直达下焦,上焦清而下焦温,则痞与利自愈矣”(《百一三方解·下卷》)。

徐汝奇老师;肝病治疗之我见 云海邹羿

徐汝奇老师;肝病治疗之我见 云海邹羿

徐汝奇老师;肝病治疗之我见云海邹羿徐汝奇老师;肝病治疗之我见见肝病的致病原因不外乎病毒感染,药物损伤,炎症,肿瘤等因素,肝病的诊断现代医学从实验室检查、及其病理特点或致病原因将肝病分类,常见的肝病如病毒感染引发的病毒性肝炎、药物损伤导致的药物性肝炎、营养过剩所致的脂肪肝、以及胆道蛔虫或结石梗阻诱发的感染性肝炎、以及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肝脏肿瘤,等等,肝病诊断名目繁多,十分细致,千方百计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的证据。

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治疗手段精益求精,但总的疗效目前尚难如人意,故肝病患者大多仍寻求传统中医或寄希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实际上,传统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肝病治疗若运用得当,也确实比单纯的西医药治疗更有优势。

然而,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如何结合运用?如何以方统病?我认为归纳其规律,对于肝病治疗疗效的提高至关重要,兹此简要介绍两点看法以供大家参考:一、中医肝病理论如何以中统西?中医以宏观性、整体性偏重于机体的反应,强调辨证论治,注重症候表象,以象推理,方药的应用亦采用比类取象的方式居多,尤其是唐以后受所谓“儒医”文化的影响,玄学的成分比比皆是。

现代西医则偏重于微观、局部的认识,重点在致病原如病毒、细菌、物理或化学损伤等,治疗以药物的靶向作用为主,忽略了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的整体性。

中西医优势互补是中医实现辨证辩病论治优化组合的最佳方式。

现代医学的病因诊断和病理特质研究拓展了现代中医的辩证论治的内容,为辨病论治的研究起了切实可行的借鉴作用。

现代中医必须掌握中西医结合的主导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即用中医理论武装自己,把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现代医学的理论精华为我所用,开发用中医理论归纳、分析西医病理的能力,丰富辨证论治的内涵,采西医病理分析的长处以补中医诊断上模糊、治疗上靶向不明的短处。

如果中医能够像西医般针对不同病症形成一个个最佳的治疗方案,疗效又优于西医,学习简便易于掌握,不必皓首穷经就可以学以致用,那中医才真正算是发展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风邪外犯
• 《内经》云:“风者,百病之长也”。 • 《金匮要略· 黄疸病篇》论及:“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 • 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 • 行”。详细阐述了风邪挟湿致黄的病机。同时曰:“风寒 相 • 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 • 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指出 • 谷疸始于风寒而成于饮食,不论其中间环节有任何变化, • 但其发病与风邪相关不容否认。
3、活血化瘀
• • • • 瘀血与热互结,郁而发为黄疸;瘀血内结,气血阻 滞,则少腹硬满,胸胁刺痛固定,脉沉涩,舌暗;瘀 血阻滞,血不归经,则下血如豚肝;血热上乘于心,则 发狂。仲景治黄疸之茵陈、硝石、栀子、猪膏皆为治
• 黄疸病血分之药,重者用抵挡汤破血逐瘀。

近现代治疗黄疸开始重视活血、凉血。现代肝病专家关
四、分证理论
• 自《内经》以后,对黄疸病分证论治最为详细的当数 张仲景。
•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提出外感发黄和内伤发黄, • 仲景在《金匮要略· 黄疸病篇》把黄疸分为五疸,即: 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原文如下:
1、谷疸
• • • • • • 谷疸: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 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 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 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 曰谷疸。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 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
• 张仲景注重湿热
• 也认识寒湿的作用
1、湿邪困阻
•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阳明病脉迟,食 难用饱……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 所以然者,脉迟故也”,指出中焦有寒,水谷 不化,清浊相混,可以致发黄疸。
• 《伤寒论· 阳明病篇》“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 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进一步明 确说明寒湿可致发黄。
• 有此三候,则为确矣。又瘅愈以眼黄去为征也”。把“眼 黄 • 去”作为黄疸病愈的一个指标。
• 张景岳也明确指出:“身面眼目黄如金色,小便黄而无汗 • 者,曰黄疸”。 • 现代医学认为,胆红素代谢发生障碍、紊乱,在血中潴 • 留,形成高胆红素血症。 • • • • 当血中胆红素达到一定量时,可将巩膜、皮肤和粘膜等部 位染黄,临床上称之为黄疸。 若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未达到一定范围时,肉眼不能察 觉,则称为隐性黄疸。
4、脾肾亏虚
• 《素问· 通评虚实论》中指出:“黄疸……,久逆之所 生也”,从侧面反映了黄疸病的产生有其慢性病理基 础,非一蹴而就,而久病则多属虚证。 • 《灵枢· 经脉篇》也论及脾、肾“所生病”可以出现黄 疸。《内经》中已经认识到了黄疸病不仅有实证,也 有虚证。病位主要责之于脾、肾。
• 《金匮要略· 黄疸病篇》中指出:“额上黑,微汗出, 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 疸。”
• 晋·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也指出:“见眼中黄,渐至面黄 及 • 举身皆黄,急令溺白纸,纸即如柏染者 ”的描述,基本包含了 • 现代意义黄疸病症的物理诊断要素,即目黄、皮肤黄、小 • 便黄。
• 明· 浅田宗伯在《先哲医话》中又曰:“黄瘅始萌以三候 为 • 征,曰眼中黄,曰心下痞,曰小便黄是也。虽身色如故,
2、 瘀血内阻

瘀,《说文解字》谓“积血也”。乃血流瘀滞之意。最早 提出瘀热发黄的,当属医圣张仲景。“瘀热”二字三次出 现在《伤寒论》中。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 脉微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鞭满, 小便自利,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 故也。抵挡汤主之”。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 此为热越,不能发黄。„„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 汤主之”,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 赤小豆汤主之”。
二、病因病机
• 1、湿邪困阻
• 湿是黄疸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提出,“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而湿的来源主要是两条途径: • 一是湿邪由表入里,湿郁热蒸而发黄;
• 二是各种原因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由内生,郁而发黄。
1、湿邪困阻

早期医家多注重外来之水湿(如外感风湿、入水),明
• 2、以大便通利与否判断预后
• 黄疸大便是否通利,关系到病邪的出路。若腑气不 • 通,必须通下,不但酒疸、谷疸用下法,从大便泻去 • 其邪,即如女劳疸大便亦应通畅,如服硝石矾石散 • 后,“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候 也”。 • 据此推论,则大便畅者,其病顺,大便难者,其病逆。
• 3、以腹满与否判断预后
• 幼波总结治疗黄疸病的经验时说:“阳黄的治疗仍以清热利 • 湿为常法,重视疏肝利水之惯例,以治中焦为要害,突出活血 • 、解毒、化痰”,总结出“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 须解 • 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要化痰,痰化黄易散”的治黄原则, 具 体 • 提出了凉血活血、养血活血、温通血脉等不同的治法,并 • 认为“治黄必治血”的治法是黄疸施治的要点,显示了关 老 • 对黄疸病用治血法的重视,也是对《金匮要略》瘀热致黄 • 的进一步发挥。 • 现代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具有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 保护肝细胞,改善肝脏微循环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 3、女劳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 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 • 4、黄疸: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 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 • 5、黑疸: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 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
四、分证理论
• 晋· 葛洪在此基础上略作改动,把黑疸删去,改为黄汗。 其在《肘后备急方· 治卒发黄疸诸黄病第三十一》中曰: “疸病有五,谓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黄汗”。 •
三、病位
• 《内经》指出黄疸病位主要为脾胃,《素问· 阴阳应象 • 大论》首先出现五行说的论述,指出:“脾生肉……在 • 色为黄”。而在将“脾”与“黄”、“肌肉”联系在 一起,黄为 • 脾之色,黄疸的出现是脾之本色外露,肌肉乏力也与脾 • 之功能欠佳有关, 绝大多数医家论述黄疸病时将《素 • 问· 平人气象论》中“溺黄赤,安卧者,黄疸”作为源头, 而
黄疸病证治研究
湖南中医药大学仲景学说教研室 主讲人;肖碧跃 2011.07
黄疸病
• • • • • 黄疸病,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个独立病症。中医对黄 疸的认识和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厚的积淀, 从《黄帝内经》最早提出黄疸病以后,历代医家对黄疸 病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的认识不断深化,积累了丰 富经验。
• 若属表虚,则可用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以发汗解表。如 • 《金匮要略· 黄疸病脉证并治篇》所说:“假令脉浮,当 以 • 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六、判断预后
• 1、以口渴与否判断预后 • 张仲景云:“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 疸 • 易治。”朱丹溪亦云:“久而面黑黄色,及有渴者不 • 治;不渴者可治”。口渴,是湿热化燥的现象,同时 也 • 意味着病邪入里热重,病势正在发展,故难治;如口 • 不渴,是病邪尚浅,里热不盛,正气尚能胜邪,故易 • 治。
目录
• • • • • • • 一、黄疸病的定义 二、病因病机 三、病位 四、分证理论 五、治法 六、判断预后 七、代表方
一、黄疸病的定义
• 《说文解字》在解释疸字时指出:“疸,黄病也”。 • 《素问·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提出:“溺黄赤,安卧者, 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 《灵枢· 论疾诊尺》又云:“……面色微黄,齿垢黄,爪 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不嗜食。” 明确提出了黄疸病的病名,并同时指出目黄、小便黄、面 色黄、爪甲黄等是黄疸病的主症。
• 黄疸乃脾湿中阻,气机不畅所致,故腹满为黄疸病常
• 有症状。如“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又如“酒黄 疸者
• 腹满欲吐”等。但在黄疸病的某一阶段,出现腹满症 状 • 乃为危重之候,如仲景提出“女劳疸,腹如水状不 • 治”,“黑疸, 腹满者难治”,提示病情已经进入脾 肾两 • 败之期。
• 五疸分证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后世医家沿袭下来,如 唐·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论曰:黄有五种, 有黄汗、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
五、治法
• 《内经》对黄疸病的治疗论述极少,《素问· 玉机真藏 • 论》曰:“……发疸,腹中热,烦心出黄时,可按、 可 • 药、可浴”。 提出黄疸病可以用针灸、药物内服及外 • 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灵枢· 经脉》论及脾肾“所生 • 病”可以出现黄疸时,提出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热 • 则疾之,寒则留之”的治疗原则。
4、 发汗解表
• 此法主要适用于黄疸兼表证。
• • • •
《伤寒论》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 小豆汤主之”。外感风寒,表邪未解,湿热蕴蒸于里而发 为黄疸,应解表散邪,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正如 清· 吴谦在《医宗金鉴》中注解《伤寒论》所说:“用麻 黄 • 汤以开其标,使黄从外散,去桂枝者,避其热也。佐姜枣 • 者,和营卫也,加连翘、桑白皮以泻其热,赤小豆以利其 • 湿,共成治表实黄之效也。”
• 在《金匮要略》里总结性提出“瘀热以行”。认为湿热由 气分进入血分形成瘀才能发黄。
2、 瘀血内阻
• 清· 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提出:“瘀血与积热熏蒸,故见 黄色也,去瘀生新,而黄自退。”说明去瘀是其治疗关键。 • 近代《关幼波临床经验选》中又说:“湿热胶固之邪,瘀 热入于血分,阻滞百脉,逼迫胆液外溢浸渍于肌肤,才能 出现黄疸。” • 这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黄疸都是由于在致病因素的作用 下,肝内毛细胆管、胆小管或肝外肝总管、肝总管或胆道 口壶腹等产生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之瘀塞,导致胆汁外溢而 形成黄疸的观点相一致的。

• 清时逐渐倾向于内之湿邪。认为湿邪内蕴于脾,脾色外露, • 是发黄主要原因。湿有湿热和寒湿,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 • 论· 五疸论》提出:“五疸……,虽不同,其为黄则一,自 本 • 自根,未有非热非湿而能致病者也。湿也,热也,又岂无轻重 • 之别乎?湿气胜则熏黄如晦,热气胜则橘黄而明。盖脾主肌肉, • 土色尚黄,湿热内蒸,或轻或重,不容掩于外矣。”提示湿热是 • 黄疸形成的必要条件,但有热重于湿,及湿重于热之别。最 • 早明确地将黄疸分为热、湿两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