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红军长征1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6张PPT)

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 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知识拓展
萧华将军与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的词作者萧华参加长征时才18岁,过 草地时任红二师政委,1964年9月任总政治部主任。萧 华在杭州疗养时,忆起那些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倒下去 的战友,夜不能寐,在床头上奋笔疾书,用激情和泪水 创作了《长征组歌》歌词。1965年8月1日,为纪念中央 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举行的大型 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在人民剧场 首场演出。《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练的文笔,清新动人 的优美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 术形式,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历尽艰险、英勇作战、无 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长征组歌》数十年来演出 千余场,历演不衰。
四 渡 赤 水
想一想
四渡赤水的意义是 什么?
打乱了敌人的 追剿计划。
巧 渡 金 沙 江
想一想
巧渡金沙江的意义 是什么?
使红军跳出了敌 人的重重包围。
相关史事 泸定桥是大渡河上的一座铁索桥,长30余丈,铁索上铺着木 板。红军到达泸定桥时,敌人已把桥上的木板全部拆除了,只 剩下13条光溜溜的铁索。红军挑选了22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 的枪林弹雨,抓住铁索匍匐前进,向敌人发起进攻,后面的战 士边爬边铺桥板。对岸的敌人吓呆了,他们燃起大火,企图阻 止红军前进,突击队员冲过火海,击溃敌人,占领了对岸桥头。
二、过雪山草地
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 力。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 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 进,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短暂 休整后,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 定桥,翻过了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大雪山, 走过了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突破 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7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皆胜利
正确的方针
毛泽东:避敌主 力,集中优势, 各个歼灭敌人和 打运动战
正确的战术
周恩来、朱德: 大兵团伏击
红军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项目 次数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930.10 1931.4 1931.7 1933.2 1933.9
苦 不 苦
想 想 红 军 二 万 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会师陕甘
1935年10 月,中共中央 带领中央红军 抵达陕甘革命 根据地吴起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雪 山 忠 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累 不 累




老 前
红军过草地
辈 红军过草地穿的草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 红军长 征(共27 张PPT)ppt课 件完美 课件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
遵义会议旧址内部
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
周恩来
张闻天
王稼祥
朱德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前,由于红军在“左”倾错误思 想的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付 出了惨重的代价,被迫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的 召开,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在极端危险的 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从而使党中央和红军能胜利完成长征,转到抗 日的前线,开始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33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33张PPT)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 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 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活动:我是小导游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打乱了敌人 的追剿计划!
红 军四 渡赤 水
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 着枪林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 一边铺桥一边战斗,终于占领 了对面桥头,为主力开辟了前 进的道路。
飞夺泸定桥
第一篇 大兵压境突围败
——长征原因
思考:对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 至
第四次
第五次
中国工农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简表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1930年 至
1933年
19331934年
(国)10万(共)4万 (国)20万(共)3万 (国)30万(共)3万 (国)50万(共)7万
点 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开 始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最终建立新中国
1.后期路线:
过草地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
陕北
天险腊 子口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
会师
D 爬雪山
C 飞夺泸定桥 强渡乌江
强渡大渡河
A 四渡赤水河
突破湘江
B 巧渡金沙江
遵义会议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 央红军开始长征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5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19张PPT)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5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19张PPT)

20.红军长征表现出了崇高的长征精神。下面有关长征精神的说法,正确的
是( B )
A.战无不胜,百折不挠
B.信仰坚定,意志坚强
C.敢打敢拼,不受拘束
D.视死如归,百战百胜
13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 年 10 月,枪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 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 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 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 就连续受挫……
11
17.(岳阳中考)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
岳阳市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动选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
游特色的是( D )
A.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B.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转危为安 生死攸关
18.1935 年 10 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 B )
历史 八年级 上册•R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 1934 年 10 月,中共中央率领 中央红军 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 长征。 2.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
博古 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 的正确军事 主张,选举毛泽东为 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 挥权。
A.1933 年 10 月
B.1934 年 10 月
C.1935 年 10 月
D.1936 年 10 月
12.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红军不去湘西,将前进方向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8张PPT)

二、力挽狂澜万里行——长征过程
1.寻访团一的任务:搜集长征故事,课前寻访团成员熟读故事,课堂上给同学们来讲 一讲。 2.寻访团二的任务:搜集长征故事,课前寻访团成员分角色表演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 故事,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演一演。 3.寻访团三的任务:搜集长征歌曲,课前寻访团成员学唱歌曲,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 唱一唱。 4.寻访团四的任务:搜集长征诗歌,课前寻访团成员背诵诗歌,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 诵一诵。
2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分钟强化,
挑战自我
三、历经艰险终会师——长征胜利
是什么支撑着红军克服艰难险阻走完两万五千里创造这 一人类奇迹的?
小组探讨: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长征精神”
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它包含哪些内涵?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纠正了—— 2.肯定了—— 3.取消了——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呢?
会前:
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 剿”和长征初期军事上的失利。
会后: 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中国革命
开始走上胜利的道路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 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 标志。
你能想象出红军战 士在长征途中会遭遇哪 些困难?
红军纵横12个省份、攻占700多座县城,跨越了近100条江河,征 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 过了被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红军长征途中,进行了300余次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 ,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 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 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要在一个地球上 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八年级历史红军长征1(PPT)3-3

八年级历史红军长征1(PPT)3-3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 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 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 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 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 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 他们而牺牲了。
金色的鱼钩
1935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 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 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 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 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 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 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 的合不拢眼。
好的前茬是葱、蒜、芹菜等。忌选用甜菜、向日葵、茄子、辣椒、白菜等与马铃薯有共同病害的茬口。严禁选用前茬施用过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前茬收货 后及时整地,实行翻耙耢起垄连续作业,旋耕灭茬cm,前翻~cm,深松~cm。深松后耢平起垄,垄底宽8~cm,垄高cm。 [8] 种薯处理 ⒈困种催芽:选用 适宜品种的合格脱毒种薯。于播前~天出窖,置于温度~℃散射光下,平铺~层,每隔~天翻动一次,使种薯均匀见光,催壮芽。当芽长至.~cm(机械播 种.cm,人工点播cm)左右时,即可切块。催芽时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和霜冻等,及时淘汰病烂薯。 [8] ⒉种薯切块:切刀用%酒精、%来苏水或.%高锰酸 钾溶液消毒~分钟,多把切刀轮换使用。播前~天切块。可利用顶芽优势竖切,如种薯过大或长椭圆型,切块时应从脐部开始向顶部斜切,最后将顶部竖切, 要求每个切块确保~个健壮芽眼,单个薯块重~g为宜。 [8] ⒊拌种:按照种薯、甲基托布津、滑石粉:.:比例拌种,放置通风处~天,待创伤愈合。 [8] 播种 ⒈播期:当cm土层温度连续天稳定通过℃时,即可播种。 [8] ⒉播量:每亩用种~公斤。 [8] ⒊密度: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密植。早熟品种适当 密植;晚熟品种适当稀植。平地起垄或者破原垄后合垄,垄距8~cm,单行栽培,株距~cm,覆土厚度~cm。亩保苗数~株。 [8] 施肥 ⒈底肥:根据地力, 结合春耕施用腐熟农家肥~公斤/亩。猪粪最好,其次牛粪。施用化肥~公斤,其中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比例是.::。忌用氯化钾。可根据各地土壤钙、 镁元素情况,对严重缺乏地块,科学增施钙肥、镁肥。 [8] ⒉叶面肥: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若有脱肥症状,可叶面喷施浓度.%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次, 间隔~天。可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切忌喷施膨大素等生长调节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9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9张PPT)优秀课件

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
甘肃会宁会师楼
1936.10 会宁
005 1935.10吴起镇
1934.10 瑞金
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 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缺医少药。 4、内部矛盾斗争。
1934年,开始长征
金色的鱼钩
——毛泽东
如何理解这段话?(如何认识长征?)
1、宣言书:
象征了红军决不放弃、不畏艰难,坚 定的革命信念。
2、宣传队:
一路上,向广大人名群众宣传了共产党 的思想。
3、播种机:
宣传革命思想,使得群众成为革 命的 种子。


















辈 红军过草红地军穿的过草鞋草 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到达陕北的红4方面军一部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宪
长 征 到 达 陕 北 后 的 毛 泽


到达陕北的红2方面军一部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 粉碎了……, • 保存了……, • 使中国革命……。 • 红军长征播下……, • 铸就了……, • 打开了……新局面。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 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全中国人民宣 传了红军的主张;长征是播种机,它把革命的 火种撒遍了沿途的十一个省。长征结束,新的 革命形势就开始了。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胜利
第 五 次
1933年10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版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版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共22张PPT)


遵义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大 巧渡金沙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遵义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过草地











大 巧渡金沙江 渡

爬 雪 山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遵义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来自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
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
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
红军长征时穿过的草鞋
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 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
3、长征胜利的意义
材料一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 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 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 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
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zī]重要 在一个地恶球劣上的最自险然峻环的境地带保持这样敌的人平的均围速追度堵,截可说近
乎奇迹。 生活艰苦、缺衣 恶劣的少自食然环境
材料二:眼看掉队、牺牲的 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 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
结合材料及所学,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4张PPT).pptx(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4张PPT).pptx(1)
3)意义:
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课堂延伸: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那么什 么是长征精神?当代青少年应如何继承和 发扬长征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强渡乌江
瑞金
1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会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1933.2—3)
朱德
第五次
100
(1933.9-1934.10) 万
10万 博古 李德
防御战 阵地战
红军 歼敌数 1.5万 3万多 3万多 3个师 失利
中央红军长征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地点?经过哪些省?主要过程?
005
吴起镇
1935年10月
00中5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共 24张PP T).ppt x(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 历史 上册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 历史 上册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6张PPT)

渡过
乌江,
夺取
遵义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
蒋介石已判明红军 的意图是到湘西会 师,因此在通往湘 西的路上,设置重 兵。如果去湘西, 红军就有全军覆没 的危险。在危急关 头,毛泽东提出了 改向敌人力量薄弱 的贵州前进的主张, 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1935年1月,红军强 渡乌江,到达遵义, 把敌人的堵截部队 远远地抛在了湘西。
本课小结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战略转移和遵义会议 1、背景: 2、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3、长征的过程: 4、遵义会议 二、过雪山草地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长征的结束 2、意义
课堂练习:
B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上抗日
黄 陕

西
腊子 口
西
大 毛尔盖

渡 泸定
雪 山
四 川


安顺 河



金水
贵 南


贵阳

广 西



西 瑞金福
1934.

10.
1934年10
月中央红军 8万多人, 从瑞金出发, 向红二、六 军团所在地 湘西进军
开始长征
红军长征突破 湘江烈士纪念 碑园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 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 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 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 锐减至3万余人。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 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虽然 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22张PPT)

二、长征的转折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地点:
遵义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错误,取消了博 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 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意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的生死攸关的转 折点。
• 重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意 义和遵义会议
• 难点: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
一、长征的开始---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败
二、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
三、长征的胜利---三军会师
一、长征的开始
次序 国民党 中央 红军 军队 红军 指挥者
战略 战术
结果
第一次 10万多 3万多
第二次 20万 3万多 第三次 30万 3万多 第四次 50万 7万多
毛 泽 东
朱德 周恩来
制定和执行了符合
根据地特点的战略
战术:如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集中兵力 各个击破,在运动中
胜利
消灭敌人等.
第五次 100万 8万多
博古 李德
制定了”左倾”战略
战术:如全面出击, 失败 同敌人打阵地战等
想一想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
主观上: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冒险主义。 客观上: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
• 包围圈,最后全军覆没,陈树湘也因为腹 部被手榴弹炸伤而被俘。他被抬在担架上 连夜送去报功,路上,抬担架的士兵突然 觉得脚下一滑,旁边的人打着火把一看, 在场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年仅28岁、黄 埔二期毕业的陈树湘竟然用手把自己的肠 子拽出绞肠而死。 董振堂如果活到解放, 至少是开国元勋,因为他当时已经是军团 长,和林彪、彭德怀平起平坐,可惜他在 西路军的战役中壮烈牺牲。 长征路上的一 天,陈慧清突然要生孩子了。早不生晚不 生,偏偏在一场激烈的突围战刚一打响时 要生了,而且是难产。当时陈慧清疼得满 地打滚,身边没有一个医护人员,只有几 个红军小战士。仅仅1公里以外,董振堂正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PPT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PPT

长征是中国军事史上一次悲壮的战略大转移。中央红军离开瑞金的时候,有浩 浩荡荡的八万六千人,可是一年后到达陕北的,只有摇摇晃晃的六千人;红四方面 军在懋功与中央红军会师时,还有八万多人,然而最后到达陕北的却几乎是屈指可 数。红二军团、红五军团、红六军团……红军长征开始时的二十多万人,绝大多数 人没有冲出绝境,没有看到胜利的时刻。
爬雪山
长征路上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红 军大多来自气候炎热、潮湿的南方亚热带地区,好 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一开始 见到雪山,的确非常壮观。白雪皑皑,一片银色, 雪连天,天连雪,全是雪的世界。可真正爬起来, 却一点也不觉得美了。
进入冰雪世界,雪山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又没 有路,人们在冰上滑行,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 无力,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
2.过雪山草地





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 这次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 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 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 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 求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从而 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 敌人妄图围歼红军的计划,使中 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 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 的凯歌,长征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 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
长征精神
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进 取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活动二
红军长征故事会
主题活动二 红军长征故事会
金色的鱼钩
1935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 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 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 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 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 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 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 的合不拢眼。
主题活动二 红军长征故事会
倔强的小红军
面,那 递是 给深 小秋 鬼的 ,一 说天 :, “太你阳把偏它西吃了。由”于长时间在 荒无人 小烟 鬼的 把草 身地 上上 的行 干军 粮,袋常一常拉忍,饥轻挨轻饿地,拍陈了赓拍同,志说: 感 “到 你十 看分 ,疲 鼓惫 鼓。 的这 嘛一 。阵 我他比掉你队还了多,呢牵。着”那匹同样疲 惫的瘦 陈马 赓, 同一 志步 终一 于步 被朝 这前个走小着鬼。说忽服然了,看只见好前爬边上有马 个 背小 ,红 朝军 前, 走跟 去他 。一样,也掉队了。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 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 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 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 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 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 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 他们而牺牲了。
主题活动二 红军长征故事会
一袋干粮
长征时期,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 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 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 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 中冲走了。
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 没告诉他们。
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 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 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 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 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 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陈赓同志吃用力命地令把的小口鬼吻抱说上:马“背骑,一他段的路手再触说到!” 了小小鬼鬼的倔干强粮地袋说,:袋“子你硬要邦我邦同的你,的装马的比什赛么啊东,西那呢? 就 他比 掏一 出比 来吧 一。 看” ,他 原说 来着 是把一腰块一烧挺得,发做黑出的个牛准膝备骨跑,的上 姿 面还势有。几个牙印。
“ 陈那 赓, 同我 志们 全就 明一 白块 了儿。走就吧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 了呼“吸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
主题活动二 红军长征故事会
短篇小说《七根火柴》(王愿坚 著 1958年发表)
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 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言毕,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那位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 们点燃了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
主题活动二 红军长征故事会
结束
那 他个 骑小 在家 马伙 上不 ,过 心十 情一老二平岁静。不黄下黄来的,小从脸刚,才一遇双见 大 的眼 小睛 鬼,两 想片 起薄 一嘴 连唇 串, 的鼻孩子有。点从儿上翘海,、两广只州脚直穿到着香 破 港的草码鞋头,上冻,得跟又他青打又过红交。道陈的赓那同些志穷走孩到子他,跟一前个,个说: “ 浮小现鬼在,他你眼上前马。骑一会儿吧。”
小 “鬼 不摆 对出 ,一 我副 受满 骗不 了在!乎”的陈样赓子同,志盯突着然陈喊赓了同一志声, 长 立着 刻络 调腮 转胡 马子 头的 ,瘦 狠脸 踢, 了微几微下一马笑肚,子用,一向口来四的川路话奔说跑: “ 起老 来同 。志 等, 他我 找的 到体 那力 个比 小你鬼强,多小了鬼,已你经快倒骑在上草走地吧上。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