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2017年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2017年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1.0分)1.0 分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2(C)之后调整行政区划,出现市管县。
A、六十年代B、文化大革命C、改革开放D、九十年代后3从(C)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
?A、黄巾起义B、靖康之乱C、安史之乱D、五胡乱华4海上丝绸之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原因是(D)。
A、河西走廊战乱不断B、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低C、海上丝绸之路载货量大且安全D、以上都对5自公元(C)后期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
A、11世纪B、12世纪C、13世纪D、14世纪6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D)。
A、地中海基本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海B、地中海的海域里有众多岛屿、半岛、海湾C、地中海周围集中了最多的古代文明、群星灿烂D、以上都对7中国古时在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考虑的因素不包括(D)。
A、军事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8(D)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
A、徽州B、山西C、湘西D、绍兴9最早考察中国西部后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地理学家是(D)。
?A、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10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D)。
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B、历史自然地理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对11清朝国土沦丧的原因是(D)。
A、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B、边疆长期封禁,造成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及边防的空虚?C、受“四夷”观念的消极影响,用四夷守边疆D、以上都对12阿斯塔那古墓群所发现的遗骸证明两千多年前(C)到达过新疆地区?A、南亚人B、中东人C、欧洲白种人D、非洲人13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C)。
2017年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之后调整行政区划,出现市管县。
(1.0分)1.0 分•A、六十年代•B、文化大革命•C、改革开放•D、九十年代后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从()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
(1.0分)1.0 分•A、黄巾起义•B、靖康之乱•C、安史之乱•D、五胡乱华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海上丝绸之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原因是()。
(1.0分)1.0 分•A、河西走廊战乱不断•B、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低•C、海上丝绸之路载货量大且安全•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5自公元()后期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
(1.0分)1.0 分•A、11世纪•B、12世纪•C、13世纪•D、14世纪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地中海基本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海•B、地中海的海域里有众多岛屿、半岛、海湾•C、地中海周围集中了最多的古代文明、群星灿烂•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中国古时在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1.0分)1.0 分•A、军事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8()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
(1.0分)1.0 分•A、徽州•B、山西•C、湘西•D、绍兴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9最早考察中国西部后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地理学家是()。
(1.0分)1.0 分•A、英国人•B、中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0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最全)2017年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章节测试及期末考试答案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之后调整行政区划,出现市管县。
(1.0分)1.0 分•A、六十年代•B、文化大革命•C、改革开放•D、九十年代后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从()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
(1.0分)1.0 分•A、黄巾起义•B、靖康之乱•C、安史之乱•D、五胡乱华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海上丝绸之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原因是()。
(1.0分)1.0 分•A、河西走廊战乱不断•B、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低•C、海上丝绸之路载货量大且安全•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自公元()后期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
(1.0分)1.0 分•A、11世纪•B、12世纪•C、13世纪•D、14世纪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地中海基本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海•B、地中海的海域里有众多岛屿、半岛、海湾•C、地中海周围集中了最多的古代文明、群星灿烂•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中国古时在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1.0分)1.0 分•A、军事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
(1.0分)1.0 分•A、徽州•B、山西•C、湘西•D、绍兴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9最早考察中国西部后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地理学家是()。
(1.0分)1.0 分•A、英国人•B、中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0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尔雅网课通识答案

1【单选题】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
A、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B、历史区域地理C、历史地图(集)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2【单选题】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
A、2700年B、3700年C、4700年D、5700年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B、历史自然地理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4【单选题】学术界认为,“中国的历史时期”通常是指()文明的时间段。
A、2000年B、3000年C、4000年D、5000年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5【判断题】历史上的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通过考察、观测获得的,只能依靠文献记载来重构和重复。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发展而来B、从西方传入近代地理学初步形成体系C、边疆危机、经济建设等现实需要推动了其发展和转化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单选题】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3【单选题】秦始皇时期实行()。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4【判断题】沿革地理之所以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行政区划的延续和撤销是中央集权的治理基础。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上)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
A、甲骨文时期、物候时期、县志时期B、物候时期、县志时期、方志时期C、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D、考古时期、甲骨文时期、县志时期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2【判断题】自器测阶段以来,历史时期的极端气温都超过当代。
完整人文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人文地理学》试题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包括社会性、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
2、在文化的扩散过程中,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等级扩散、 ___________________ 和3、佛教根据传播方向及教义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 、南传佛教和_____________ 。
4、现代农业类型有:牲畜育肥农业、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市场园艺农业、___________和谷物农业六种。
5、第一次工业革命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工业革命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工业革命称之为石油时代。
6、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世界语言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汉藏语系、 ________________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非洲语言和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8 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差别较大,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
9、世界上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有地中海、___________________ 、东南亚和__________________ 。
10、民俗的内涵有四个特点,分别是地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和集团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文化(泰勒)2、人口迁移3、环境感知4、旅游动机第2页共4页5、形式文化区6、政治地理单元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2、用图示法说明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3、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4、旅游交通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5、兰迪人口转变的“三个序列”第3页共4页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人口迅速增长引发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人文地理学》试题3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区域性综合性(2分)2、接触扩散刺激扩散(2分)3、北传佛教藏传佛教(2分)4、种植园农业乳品业大牧场农业(3分)5、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分)6集聚力离散力(2分)7、印欧语系闪含语系(2分)8 限制人口增长鼓励人口增长(2分)9、加勒比海阿尔卑斯山(2分)10、民族性约束性(2分)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文化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2分),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分)。
2017年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之后调整行政区划,出现市管县。
(1.0分)1.0 分•A、六十年代•B、文化大革命•C、改革开放•D、九十年代后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从()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
(1.0分)1.0 分•A、黄巾起义•B、靖康之乱•C、安史之乱•D、五胡乱华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海上丝绸之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原因是()。
(1.0分)1.0 分•A、河西走廊战乱不断•B、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低•C、海上丝绸之路载货量大且安全•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5自公元()后期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
(1.0分)1.0 分•A、11世纪•B、12世纪•C、13世纪•D、14世纪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地中海基本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海•B、地中海的海域里有众多岛屿、半岛、海湾•C、地中海周围集中了最多的古代文明、群星灿烂•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中国古时在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1.0分)1.0 分•A、军事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8()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
(1.0分)1.0 分•A、徽州•B、山西•C、湘西•D、绍兴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9最早考察中国西部后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地理学家是()。
(1.0分)1.0 分•A、英国人•B、中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0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2017年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之后调整行政区划,出现市管县。
(1.0分)1.0 分•A、六十年代•B、文化大革命•C、改革开放•D、九十年代后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从()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
(1.0分)1.0 分•A、黄巾起义•B、靖康之乱•C、安史之乱•D、五胡乱华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海上丝绸之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原因是()。
(1.0分)1.0 分•A、河西走廊战乱不断•B、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低•C、海上丝绸之路载货量大且安全•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5自公元()后期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
(1.0分)1.0 分•A、11世纪•B、12世纪•C、13世纪•D、14世纪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地中海基本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海•B、地中海的海域里有众多岛屿、半岛、海湾•C、地中海周围集中了最多的古代文明、群星灿烂•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中国古时在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1.0分)1.0 分•A、军事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8()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
(1.0分)1.0 分•A、徽州•B、山西•C、湘西•D、绍兴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9最早考察中国西部后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地理学家是()。
(1.0分)1.0 分•A、英国人•B、中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0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2017年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之后调整行政区划,出现市管县。
(1.0分)1.0 分•A、六十年代•B、文化大革命•C、改革开放•D、九十年代后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从()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
(1.0分)1.0 分•A、黄巾起义•B、靖康之乱•C、安史之乱•D、五胡乱华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海上丝绸之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原因是()。
(1.0分)1.0 分•A、河西走廊战乱不断•B、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低•C、海上丝绸之路载货量大且安全•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5自公元()后期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
(1.0分)1.0 分•A、11世纪•B、12世纪•C、13世纪•D、14世纪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地中海基本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海•B、地中海的海域里有众多岛屿、半岛、海湾•C、地中海周围集中了最多的古代文明、群星灿烂•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中国古时在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1.0分)1.0 分•A、军事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8()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
(1.0分)1.0 分•A、徽州•B、山西•C、湘西•D、绍兴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9最早考察中国西部后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地理学家是()。
(1.0分)1.0 分•A、英国人•B、中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0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尔雅网课通识答案

1【单选题】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
A、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B、历史区域地理C、历史地图(集)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2【单选题】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
A、2700年B、3700年C、4700年D、5700年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B、历史自然地理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4【单选题】学术界认为,“中国的历史时期”通常是指()文明的时间段。
A、2000年B、3000年C、4000年D、5000年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5【判断题】历史上的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通过考察、观测获得的,只能依靠文献记载来重构和重复。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发展而来B、从西方传入近代地理学初步形成体系C、边疆危机、经济建设等现实需要推动了其发展和转化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单选题】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3【单选题】秦始皇时期实行()。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4【判断题】沿革地理之所以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行政区划的延续和撤销是中央集权的治理基础。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上)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
A、甲骨文时期、物候时期、县志时期B、物候时期、县志时期、方志时期C、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D、考古时期、甲骨文时期、县志时期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2【判断题】自器测阶段以来,历史时期的极端气温都超过当代。
最新版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网课答案

最新版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网课答案1. 单选题中央集权阶段,首都的功能和特点包括()。
(1.0分)以上都对2. 单选题中国古时选择与维持首都时,下列选项不属于从制内角度考虑的因素和措施的是()。
(1.0分)近边疆3. 单选题清代大臣()成功收复台湾并促使康熙帝下决心留住台湾,设立台湾府。
(1.0分)施琅4. 单选题妇好墓玉器经鉴定,证明三千二百多年前()与河南地区存在贸易路线。
(1.0分)新疆5. 单选题从()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
(1.0分)安史之乱6. 单选题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主流是()。
(1.0分)东西之间,由西而东7. 单选题()相继灭掉了辽朝和北宋。
(1.0分)女真人8. 单选题下列关于人地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0分)应不违背客观规律,不超越极限9. 单选题自公元()后期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
(1.0分)13世纪10. 单选题明朝把一省之权分为三司,其中()是本省的最高行政长官。
(1.0分)承宣布政使司11. 单选题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1.0分)以上都对12. 单选题中国与外界联系的最重要、最丰富的证明是()。
(1.0分)丝绸之路13.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面叙述阿拉伯人,叙述伊斯兰教的书是由()写作的。
(1.0分)杜环14. 单选题明朝时期,()迁都北平改名为北京,与南京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布政使司”。
(1.0分)朱棣15. 单选题诞生于元朝的青花瓷,其蓝色釉的原料产自()。
(1.0分)西亚16. 单选题从()时期开始,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1.0分)元朝17. 单选题南宋的首都和行在所分别是现在的()和()。
(1.0分)开封和杭州18.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1.0分)以上都对19. 单选题中国的古都之所以一直东移的原因是为了解决()的困难。
(1.0分)粮食运输20. 单选题抗日战争爆发,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选择()作为战时陪都。
尔雅文化地理期末考试答案

尔雅文化地理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是()。
1.0 分A、教皇B、主教C、神父D、教父正确答案:D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间文化的是()。
1.0 分A.《梁山伯与祝英台》B、《白蛇传》C、《牛郎织女》D、《史记》正确答案:D3改地名的原则之一是言不雅驯则改雅,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原则的选项是()。
1.0 分A.“打劫巷”改为“大吉巷”B、“哑巴胡同”改为“雅宝胡同”C、“豆腐巷”改为“多福巷”D、“沙滩大街”改为“北大红楼”正确答案:D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印度教主神的是()。
1.0 分A、梵天B、毗湿奴C、湿婆D、迦楼罗正确答案:D5我国的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新疆西部地区,信仰()。
1.0 分A、佛教B、加尔文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6流行文化是()衍生的文化。
1.0 分A、文化传承B、文化交流C、大众传播D、传统文化正确答案:C7麦客指的是特别人收割麦子的人,麦客是()的地域文化人群。
1.0 分A、浙江B、云南C、陕西D、湖南正确答案:C8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看,蒙古利亚人种的特点不包括()。
1.0 分A、肤黄B、眼狭细C、鼻梁低D、发金黄正确答案:D9()的“文化”指的是培养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品质、能力。
1.0 分A、古罗马时期B、中世纪C、文艺复兴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正确答案:A10影响文化增值的因素不包括()。
1.0 分A、传播者B、接受者C、媒介D、继承者正确答案:D11青藏高原上的建筑以()为主。
1.0 分A、竹楼B、碉楼C、筒子楼D、吊脚楼12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1.0 分A、《盂兰盆经》B、《般若经》C、《古兰经》D、《阿含经》正确答案:C13具有排他性特征的宗教不包括()。
1.0 分A、天主教B、伊斯兰教C、东正教D、佛教正确答案:D14按照时间进程划分民族,划分的结果不包括()。
1.0 分A、古代民族B、近代民族C、现代民族D、原始先民正确答案:D15关于收租院群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7年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之后调整行政区划,出现市管县。
(1.0分)1.0 分•A、六十年代•B、文化大革命•C、改革开放•D、九十年代后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从()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
(1.0分)1.0 分•A、黄巾起义•B、靖康之乱•C、安史之乱•D、五胡乱华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海上丝绸之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原因是()。
(1.0分)1.0 分•A、河西走廊战乱不断•B、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低•C、海上丝绸之路载货量大且安全•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5自公元()后期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
(1.0分)1.0 分•A、11世纪•B、12世纪•C、13世纪•D、14世纪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地中海基本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海•B、地中海的海域里有众多岛屿、半岛、海湾•C、地中海周围集中了最多的古代文明、群星灿烂•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中国古时在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1.0分)1.0 分•A、军事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8()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
(1.0分)1.0 分•A、徽州•B、山西•C、湘西•D、绍兴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9最早考察中国西部后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地理学家是()。
(1.0分)1.0 分•A、英国人•B、中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0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2017年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之后调整行政区划,出现市管县。
(1.0分)1.0 分•A、六十年代•B、文化大革命•C、改革开放•D、九十年代后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从()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
(1.0分)1.0 分•A、黄巾起义•B、靖康之乱•C、安史之乱•D、五胡乱华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海上丝绸之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原因是()。
(1.0分)1.0 分•A、河西走廊战乱不断•B、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低•C、海上丝绸之路载货量大且安全•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5自公元()后期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
(1.0分)1.0 分•A、11世纪•B、12世纪•C、13世纪•D、14世纪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地中海基本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海•B、地中海的海域里有众多岛屿、半岛、海湾•C、地中海周围集中了最多的古代文明、群星灿烂•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中国古时在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1.0分)1.0 分•A、军事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8()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
(1.0分)1.0 分•A、徽州•B、山西•C、湘西•D、绍兴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9最早考察中国西部后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地理学家是()。
(1.0分)1.0 分•A、英国人•B、中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0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尔雅考试解答解析

3.0分正确答案第一空:陪都我的答案:第一空:陪都5亚洲地理上的中心是在()附近。
(3.0分)0.0分正确答案第一空:乌鲁木齐我的答案:第一空:新疆乌鲁木齐四、判断题(题数:25,共 25.0 分)1西汉以来中国疆域变化微弱是汉族人民奋斗的结果,其他少数名族参与不多。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清朝时期,每省分若干道,道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主管府里的日常行政事务。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中国最早讲述中国和海外联系的书籍是《穆天子传》。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首都移动的轨迹主流上是由南而北的。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重庆称“蜀”,成都称“巴”。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6历史上,疆域和领土的含义不一样,领土是由统治者划定范围的。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7中国历史上主动利用丝绸之路,积极与中亚、波斯、阿拉伯商人经商。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已经到达极限了。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9唐太宗修史时,认为南北朝都属于中国,并修《北史》、《南史》。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张良迁都关中的目的是为了就近抵御外敌。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1首都移动的轨迹主流上是由西向东的。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中国最早的现代气候观测站是位于上海的徐家汇观象站。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3明朝废除省,改设布政使司。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4历史上,大多数的陪都是礼仪性、制度性的,并没有实质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1.0分)1.0 分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2(C)之后调整行政区划,出现市管县。
•A、六十年代•B、文化大革命•C、改革开放•D、九十年代后3从(C)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
•A、黄巾起义•B、靖康之乱•C、安史之乱•D、五胡乱华4海上丝绸之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原因是(D)。
•A、河西走廊战乱不断•B、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低•C、海上丝绸之路载货量大且安全•D、以上都对5自公元(C)后期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
•A、11世纪•B、12世纪•C、13世纪•D、14世纪6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D)。
•A、地中海基本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海•B、地中海的海域里有众多岛屿、半岛、海湾•C、地中海周围集中了最多的古代文明、群星灿烂•D、以上都对7中国古时在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考虑的因素不包括(D)。
•A、军事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8(D)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
•A、徽州•B、山西•C、湘西•D、绍兴9最早考察中国西部后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地理学家是(D)。
•A、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10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D)。
•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B、历史自然地理•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对11清朝国土沦丧的原因是(D)。
•A、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B、边疆长期封禁,造成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及边防的空虚•C、受“四夷”观念的消极影响,用四夷守边疆•D、以上都对12阿斯塔那古墓群所发现的遗骸证明两千多年前(C)到达过新疆地区•A、南亚人•B、中东人•C、欧洲白种人•D、非洲人13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C)。
•A、寻找建文帝•B、联络海外,打击蒙古参与势力•C、宣扬明朝国威,加强政治的合法性•D、寻找贸易经商的机会14南宋的首都和行在所分别是现在的(B)和()。
•A、开封和南京•B、开封和杭州•C、洛阳和南京•D、洛阳和杭州15先秦时期,统治者主要实行(A)。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16西汉刺史制度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C)。
•A、“奉诏四条察州”•B、“奉诏五条察州”•C、“奉诏六条察州”•D、“奉诏七条察州”17 16世纪末叶,(B)从美洲引入中国福建、广东,而后向全国传播。
•A、胡椒•B、红薯•C、葡萄•D、以上都对18从(D)时期开始,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B、辽朝•C、金朝•D、元朝19元朝时期,新疆地区属于(B)的疆域。
•A、波斯•B、察合台汗国•C、元朝•D、西夏20妇好墓玉器经鉴定,证明三千二百多年前(A)与河南地区存在贸易路线。
•A、新疆•B、宁夏•C、西藏•D、蒙古21由于怀疑反朝残余势力在海上搞破坏活动,以及日本海盗、倭寇的骚扰,(A)下令实行海禁。
•A、朱元璋•B、朱标•C、朱允炆•D、朱棣22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废方镇,形成(C)的三级制。
•A、道-州-郡•B、道-州-县•C、路-州-县•D、路-州-郡23秦始皇时期实行(B)。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24(C),苏联被蒙古军占有,成为金帐汗国一部分。
•A、公元12世纪•B、公元11世纪•C、公元13世纪•D、公元14世纪25从(A)开始,罢天下郡,实行以州领县的二级制。
•A、隋文帝•B、隋炀帝•C、隋恭帝•D、唐太宗26中国古代都城的“天下之中”实际是以(B)为标准的。
•A、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B、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C、心理距离•D、实际距离和空间距离27中国的古都之所以一直东移的原因是为了解决(B)的困难。
•A、外敌侵扰•B、粮食运输•C、人口稀少•D、以上都对28汉朝时中国疆域和今天中国疆域相比,(D)已经成为汉朝时的中国疆域。
•A、西藏高原•B、蒙古高原•C、东北地区•D、朝鲜半岛29(B)模仿汉武帝制度,曾设司隶别驾、十四刺史。
•A、隋文帝•B、隋炀帝•C、隋恭帝•D、唐太宗30我国现在实行的行政区划中,上海市属于(A)。
•A、中央直辖市•B、计划单列市•C、副省级市•D、地级市31清朝继承明朝对西藏的统治,其中(C)发挥了重要作用。
•A、通婚•B、商贸•C、宗教•D、军事32中国稳定的统一的疆域形成在(C)。
•A、元朝•B、明朝•C、清朝•D、中华民国33何尊铭文记事中,(C)铸何尊,写铭文。
•A、周武王•B、周文王•C、周成王•D、周康王34(B)相继灭掉了辽朝和北宋。
•A、契丹人•B、女真人•C、吐蕃人•D、突厥人35领土是以明确的是(C)为根据的,但疆域所指的境界则不一定。
•A、使用权•B、管辖权•C、主权•D、以上都对36抗日战争爆发,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选择(D)作为战时陪都。
•A、洛阳•B、上海•C、北京•D、重庆37下列疆域类型中,属于民族或地方自治区的是(D)。
•A、初郡•B、侨郡•C、都护府•D、羁縻府38中国古时选择与维持首都时,从御外角度考虑的因素和措施有(D)。
•A、近边疆•B、置之险地•C、修护长城•D、以上都对39明朝时期,(D)迁都北平改名为北京,与南京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布政使司”。
•A、朱元璋•B、朱标•C、朱允炆•D、朱棣40(D)以后,沙俄乘机策动外蒙古的活佛和王公们脱离中国,外蒙古宣布“独立”,成立“大蒙古国”。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41西汉时期行政区划,郡下面少数民族地区被划分为(B)。
•A、县•B、道•C、侯国•D、邑42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由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发展而来•B、从西方传入近代地理学初步形成体系•C、边疆危机、经济建设等现实需要推动了其发展和转化•D、以上都对43唐朝建立之初,北方主要受到(B)的威胁。
•A、匈奴•B、突厥•C、契丹•D、以上都对44明朝把一省之权分为三司,其中(C)是本省的最高行政长官。
•A、都指挥使司•B、提刑按察使司•C、承宣布政使司•D、行省使司45 1858年,沙俄通过(A)将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地区占领。
•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改订条约》46清政府对(C)采用盟旗制度的政治制度。
•A、藏族•B、回族•C、蒙古族•D、以上都对47从(C)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把自己所统治的疆域称为“中国”。
•A、商朝•B、春秋战国•C、秦朝•D、汉朝48(C)废省,改设布政使司,但是其性质仍等同于行省。
•A、金朝•B、元朝•C、明朝•D、辽朝49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D)。
•A、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B、历史区域地理•C、历史地图(集)•D、以上都对50土司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民族部族头目,从(C)开始设置。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中亚、波斯、罗马帝国对丝绸的强烈需求是维持丝绸之路的动力。
(√)2元朝政府所设立的行中书省与具有一定自治权力的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不同。
(√)3 19世纪,俄国侵占中国领土共计200多万平方公里。
(×)4到西汉末年为止,州已经成为行政区。
(×)5二战末,同盟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美、英语苏联签订《雅尔塔协定》,规定“外蒙古”现状必须维持。
(√)6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农业与牧业间的相互依赖使国家容易统一。
(√)7西汉时期的刺史制度中,刺史位高权重,可以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8南北朝后期,州的设置以过多过滥,正常功能完全丧失。
(√)9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以外的文明,绝大多数没有延续到今天。
(√)10中国历代中,一个政权如果不自称中国,不被别人承认为中国,就等于丧失了政治的合法性。
(√)11汉武帝时,把全国包括长安附近的区域,一起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也就是“十三刺史部”。
(×)12中国历史上主动利用丝绸之路,积极与中亚、波斯、阿拉伯商人经商。
(×)13明代中后期开始实施的“改土归流”制后,宗教领袖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最高管理者。
(×)14中国古时政权分裂阶段,首都的功能主要是解决生存和完成统一。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初,地区行署是虚化的,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政府。
(√)16《瑷珲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丧失了对江东六十四屯的管辖权。
(×)17黄河的中上游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
(×18秦朝以后,中国的概念是相对于天下而言的。
(√)19 1864年,沙俄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占领了中国巴尔喀什湖区域。
(√)20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在如今越南的北部、中部地区建立了三个郡,并执行中央集权制管理。
(√)21南北宋对中国历史而言是个“大统一,小分裂”的时期。
(√)22历史上,大多数的陪都是礼仪性、制度性的,并没有实质意义。
(√)23中国农业与牧业之间最合理的交流是药马互市。
(×)24中国历史上对外文化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传而不播,开而不放”。
(√)25中国最早的现代气候观测站是位于上海的徐家汇观象站。
(√)26中国历史上,疆域的界线往往不是很明确。
(√)27战国中后期,由于赵惠文王推行“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
(×)28历史上,军事驻防区、屯垦区不属于疆域的一部分。
(×)29宋朝时期的节度使和唐朝一样,拥有实际领兵和为政的权利。
(×)30清政府顺应藏族的宗教信仰,藏族的最高统治者大活佛由金瓶挚签直接产生,不需要由中央朝廷批准。
(×)31自器测阶段以来,历史时期的极端气温都超过当代。
(√)32西汉时期,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郡县制得以巩固。
(√)33明长城修建得最好,平时保养最好的一段是居庸关一带。
(√)34西汉初年,采用郡国并行制。
(√)35元朝初年设置总制院,后更名为宣政院,只负责管理藏族地区军政事务。
(×)36中国强调自给自足,因此对外无需求,缺乏了解外界的兴趣和动力。
(√)37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对自己的行政中心有严格的统治,但对边远地区统治松散,所以先秦时期不存在确定的疆域边界。
(√)38疆域一般只指表层的陆地和水面,不像领土那样延伸到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
(√)39秦朝时期,尽管疆域已经扩展到了南方地区,虽那里地广人稀,大多仍采用中央集权制统治。
(×)40地理环境确定了物质和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