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方法与实务实验报告2(题目版)

合集下载

统计调查实习报告

统计调查实习报告

统计调查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调查工作在政府决策、企业管理、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选择了统计调查实习,以深入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流程和应用。

本次实习旨在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技能,培养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认真学习了统计学原理、问卷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相关理论知识,为实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同时,我还了解了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实习导师的研究方向,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实习工作中。

2. 实习过程(1)问卷设计与调查在实习的第一周,我参与了问卷设计与调查工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参与设计了一份针对某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问卷。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我负责一部分调查区域的问卷发放和收集工作,了解了调查的全过程。

(2)数据整理与分析在实习的第二周,我参与了数据整理与分析工作。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清洗和整理。

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我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交叉分析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关于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些初步结论。

(3)实习报告撰写在实习的第三周,我开始撰写实习报告。

报告主要包括实习内容、实习过程、数据分析结果和实习心得等方面。

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我深入思考了统计调查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对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总结。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掌握了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学会了如何设计问卷、进行实地调查、整理和分析数据。

其次,我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最后,我认识到了统计调查在政府决策、企业管理等领域的重要性,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在问卷设计过程中,我对一些细节问题处理不够到位;在数据整理和分析过程中,我对某些统计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

统计调查分析实训报告

统计调查分析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我们开展了统计调查分析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统计调查方法、数据分析技巧和统计软件应用的理解,培养我们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训内容与方法1. 实训内容(1)确定调查主题: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作为本次实训的主题。

(2)设计调查问卷: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设计了包含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金额等问题的调查问卷。

(3)数据收集: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访谈等方式,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

(4)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并进行初步的整理和清洗。

(5)数据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交叉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6)撰写分析报告:根据分析结果,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2. 实训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3)SPSS软件应用: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三、实训过程1. 调查问卷设计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确定了调查主题为“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并设计了包含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金额等问题在内的调查问卷。

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等;第二部分为消费行为,包括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金额等。

2. 数据收集我们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访谈的方式,共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

其中,线上问卷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发放,线下访谈则在校内进行。

3. 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并进行初步的整理和清洗,包括去除无效问卷、填补缺失值等。

4. 数据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交叉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具体分析如下:(1)描述性统计:分析大学生的性别、年龄、年级等基本信息,以及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金额等消费行为特征。

统计实务(二)(精选5篇)

统计实务(二)(精选5篇)

统计实务(二)(精选5篇)第一篇:统计实务(二)统计实务(二)企业财务统计主要包括:1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2企业损益财务统计3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

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反映了企业拥有的资产、承担的负债及所有权益状况,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资料。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1至12各月月初、月未固定资产净值余额之和/24资产总计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它资产和递延资产。

负债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有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

企业损益财务统计:反映了企业在本年度内收入、费用、利润形成及分配的情况。

收入-费用=利润(亏损)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工资: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等,是计算企业增加值的组成部分之一。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指标:年末资产、上年结余、本年收入、本年支出、收支结余、经营税金(只限事业单位)。

还有固定资产原价、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事业以往、经营收入、人员支出、公用支出、福利费、劳务费、就业补助费。

取暖费。

差旅费、各种设备交通工具及图书资料购置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助学金、抚恤和生活补助等。

对外经济贸易的统计指标:进出口商品分类。

进出口统计价格。

进出口国家进口货物统计原产国,出口货物统计最终目的地国。

进出口总额。

外资统计指标:批准企业(项目)个数、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外商直接投资。

对外经济合作统计包括: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

统计学实验二报告

统计学实验二报告

“统计学实验”课程实验报告Ⅰ【实验编号】实验二Ⅱ【实验目的】⒈掌握SPSS基本统计分析中“探索分析”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Ⅲ【实验要求】⒈按实验内容要求将实验结果(图或表)粘贴到“实验结果”栏,但过大的表只须将表头部分截图并粘贴即可;⒉简要回答实验内容提问的问题,填写到“实验结果”栏;⒊当堂完成全部实验内容,保存实验报告,按规定上交。

Ⅳ【实验数据】Data2-1Ⅴ【实验内容】选择数据集data2-1中的一个数值型变量做以下探索分析:1 做全部统计量,并根据输出结果说明:第一,均值、截尾均值各是多少?二者比较说明什么问题?第二,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第三,将均值、截尾均值、M估计量相比较,说明什么问题?第四,全距和四分位差各是多少?第五,数据分布是否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2 根据盒形图说明是否存在异常值和极端值;3 做正态性检验:第一,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第二,说明是否拒绝原假设;第三,做出检验结论。

4 做方差齐性检验:选择一个因子变量(即分组变量)对分析变量分组,做方差齐性检验,并说明检验结果(要求先提出两个假设)。

Ⅵ【实验结果】数值型变量——孩子数量第一:均值、截尾均值各是多少?二者比较说明什么问题?均值为1.90;截尾均值为1.75第二: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置信区间为【1.81,1.99】第三:将均值、截尾均值、M估计量相比较,说明什么问题?均值大于截尾均值和M估计量,说明存在较大的异常值。

第四:全距和四分位差各是多少?第五:数据分布是否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1.034/0.063=16.413>2 所以不服从正态分布.2 根据盒形图说明是否存在异常值和极端值存在异常值,且存在极大值.3 做正态性检验:第一: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第二:说明是否拒绝原假设;第三:做出检验结论。

原假设为H0,数据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备选假设H1,数据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拒绝原假设4 做方差齐性检验:选择一个因子变量(即分组变量)对分析变量分组,做方差齐性检验,并说明检验结果(要求先提出两个假设)。

统计学实验例题实验报告(3篇)

统计学实验例题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课程名称:统计学实验二、实验项目名称:例题分析与解决三、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6日四、实验者信息:- 专业班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 姓名:张三- 学号:20190001五、实验目的:1. 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统计学中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3. 提高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实验原理: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的分支,主要用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而对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本实验主要通过分析例题,加深对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七、实验内容:1. 例题一: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1)数据:10, 15, 20, 25, 30, 35, 40(2)计算过程:- 平均数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7 = 25- 中位数 = 30- 众数 = 30(出现次数最多)2. 例题二:求解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1)数据:10, 15, 20, 25, 30, 35, 40(2)计算过程:- 方差 = [(10 - 25)^2 + (15 - 25)^2 + (20 - 25)^2 + (25 - 25)^2 + (30 - 25)^2 + (35 - 25)^2 + (40 - 25)^2] / 7 = 91.43- 标准差= √方差= √91.43 ≈ 9.533. 例题三:分析两组数据的关联性(1)数据集A:身高(cm):160, 165, 170, 175, 180体重(kg):50, 55, 60, 65, 70(2)数据集B:身高(cm):165, 170, 175, 180, 185体重(kg):55, 60, 65, 70, 75(3)计算过程:- 相关系数= (Σ(xy) - nΣxΣy) / √[(Σx^2 - nΣx^2)^2 (Σy^2 -nΣy^2)]- 其中,x为身高,y为体重,n为数据个数计算得出两组数据的关联性较强,说明身高和体重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统计原理与实务实训报告

统计原理与实务实训报告

统计原理与实务实训报告一、前言统计原理与实务实训是我在大学中所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于统计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和工具。

在此报告中,我将会详细介绍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学基础概念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主要了解到什么是统计学以及其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等基本概念。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数据的类型、收集方式以及数据处理过程等相关知识。

2.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指对于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数据。

我们在这个部分主要掌握了如何使用频数分布表、直方图、箱线图等工具来进行数据描述性分析。

3. 推论性统计分析推论性统计分析是指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从而得出结论。

我们在这个部分主要掌握了如何使用抽样方法、假设检验等工具来进行推论性统计分析。

4. 统计软件应用在这个部分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使用SPSS等统计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三、实践操作1. 数据收集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需要自己收集一些数据,并且对于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我选择了一份关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作为我的研究对象。

2. 数据清洗在数据收集之后,我们需要对于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无效数据和异常值等。

我使用SPSS软件对于我的数据进行了清洗。

3. 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我使用SPSS软件制作了频数分布表、直方图、箱线图等工具来对于我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通过这些工具,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点。

4. 推论性统计分析在推论性统计分析中,我使用SPSS软件进行了假设检验,并且得出了结论。

通过这个部分的实践操作,我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

四、总结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对于统计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和工具。

同时,在实践操作中,我也学习到了如何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统计实践教学研究报告(2篇)

统计实践教学研究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统计素养和实践能力,本报告针对某高校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分析实践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实践教学现状分析1. 实践教学体系我校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实验:主要包括《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实验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毕业论文:鼓励学生结合实际,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进行毕业论文撰写。

2. 实践教学资源我校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包括实验室、计算机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等。

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统计软件和设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3. 实践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统计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各类统计竞赛和实习实训中,我校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

三、存在问题1.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等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部分实践教学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改进措施1.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调整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2. 加大实践教学资源投入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改善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等实践教学条件。

3.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统计学实训方案 及统计学实验报告二

统计学实训方案 及统计学实验报告二

统计学实训方案(一)“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专业班级设计者时间:年月日一、调查对象:二、调查单位:三、调查目的:四、调查项目:五、调查表:六、调查时间:七、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1、领导机构和组成人员:2、调查方式方法:3、调查工作的规划和程序:4、调查前的准备工作:统计学实训项目(二)“统计分组”工作项目专业班级完成人时间:年月日资料:广东某私营企业向全国招聘农民工40名,这些农民工的资料如下:李敏(女)山东3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30元。

汪宏(男)河南23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560元。

江山(男)河南24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280元。

张巧(女)四川28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600元。

王小明(男)四川26岁;日组装产品12件;12月份劳动收入1970元。

黄红(男)湖南24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2370元。

胡逛传(男)四川46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820元。

黄铭(男)湖南36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050元。

秦索钱(男)内蒙2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60元。

张群(女)湖南22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80元。

张思明(男)广东28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790元。

邹陈既(男)山东35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580元。

佘思(女)四川25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430元。

陈民豪(男)湖南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560元。

张志(男)湖南23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70元。

王小智(男)湖南25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20元。

李广志(男)河南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80元。

秦思(男)河南27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300元。

统计学第二次实验报告

统计学第二次实验报告

实验(实训)报告
项目名称时间数列SPSS分析
所属课程名称统计学
项目类型操作性实验
实验(实训)日期2012.5.9
班级10财务1
学号100101300108
姓名缪春江
指导教师黄秀海
浙江财经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报告2
时间序列SPSS分析(一)(操作性实验)1)
环比发展速度
(滞后一期)
转换——创建时间序列
滞后一期
转换——计算变量
环比速度
转换——计算变量
定基速度
2)
逐期增长量
转换——创建时间序列
逐期增量
转换——计算变量
定基增量
3)
跨距4年
转换——创建时间序列
MA4
跨距4
当跨距3时可以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计算4)
直线趋势方程
图形——旧对话框——散点/点状
分析——回归——线性
时间序列SPSS分析(二)操作性实验季节比率
数据—定义日期
1986 4 ———确定
分析—预测——季节性分解(销售量)————确定。

统计调查实践实习报告

统计调查实践实习报告

统计调查实践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作为统计学专业的学生,统计调查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门实践课程。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学院组织了一次统计调查的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让我们通过实际调查,了解统计调查的整个流程,并应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和技能。

二、实习过程本次实习的调查对象是我校大一新生的学习情况。

首先,我们小组成员商定了调查的问题和目标,然后制定了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时间、学术压力、学习工具和学习方法等。

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我们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修改。

在问卷设计完成后,我们进行了抽样。

由于时间和人力的限制,我们选择了随机抽样的方法。

我们从全校所有大一新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作为样本。

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我们采用了分层抽样的方法,确保每个学院的学生都有机会被调查。

接下来是调查的实施阶段。

我们小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调查一部分样本。

我们通过上课、寝室和社交媒体等途径联系被调查对象,向他们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并请他们填写问卷。

为了提高回收率,我们采用了各种方法,如发放小礼品、提供问卷填写的便利等。

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调查任务。

三、数据处理和分析在调查结束后,我们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检查和整理。

首先,我们进行了数据清洗,剔除了有明显错误或矛盾的数据。

然后,我们对每个问题的回答进行了编码和整理,准备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

在数据分析阶段,我们首先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了各个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频数分布等。

然后,我们采用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程度。

例如,我们分析了学习时间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学习工具的使用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等。

四、结果和讨论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例如,我们发现学习时间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学习时间越多,学业成绩越好。

此外,我们还发现学习工具的使用对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与使用电子设备相比,使用纸质书籍对学习效果更好。

统计原理与实务实训报告

统计原理与实务实训报告

统计原理与实务实训报告一、导言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企业、组织甚至个人来说,了解和掌握数据的统计原理和实务技巧成为必备的能力。

本报告旨在探讨统计原理与实务的相关内容,通过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与应用统计原理与实务。

二、基础统计原理1. 总体与样本为了对一个特定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研究,我们需要收集数据。

在统计学中,我们将被研究对象称为总体,而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数据被称为样本。

了解总体与样本的概念对于后续的统计分析非常重要。

2. 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总结的方法。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描述性统计的主要方法,包括测量中心趋势的均值和中位数,测量数据变异性的方差和标准差等。

通过描述统计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数据的特征与分布。

3. 探索性数据分析(EDA)探索性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可视化和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解释和发现数据中潜在的特征和关系。

通过EDA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异常值和缺失值处理等问题。

4. 概率与统计推断概率是统计学的基础,通过概率的理论和工具,我们可以对随机事件进行推断和预测。

统计推断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过程,其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方法。

三、统计实务1. 数据收集与整理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节将介绍数据收集的常见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设计、抽样技术等,并对数据整理与清洗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2. 统计模型与分析统计模型用于描述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预测和控制。

本节将介绍线性回归、逻辑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常用的统计模型,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方法。

3. 统计软件和工具在统计实务中,统计软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节将介绍常见的统计软件和工具,如R语言、Python、SPSS等,以及它们的基本使用和功能。

4.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复杂的数据信息通过图表或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分析数据。

统计学调查实习报告

统计学调查实习报告

统计学调查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统计学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统计人才,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统计学调查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掌握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我国某市的一次年度统计调查任务。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查前的准备:在实习的开始,我们参加了由统计局组织的培训,学习了统计调查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

之后,我们分组进行了调查任务的分配,明确了调查的目的、内容和要求。

2. 实地调查:根据分组,我们进入了各自的调查区域,开展了实地调查。

调查过程中,我们运用所学知识,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

3. 数据整理与分析:在调查结束后,我们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我们运用了电子表格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清洗、分类、汇总等处理,然后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推断性统计分析。

4. 撰写调查报告:根据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结果,我们撰写了调查报告。

报告主要包括调查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并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掌握了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了数据分析能力。

最后,我深刻认识到统计调查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实地调查时,我有时会遇到一些沟通障碍,影响调查的顺利进行。

此外,我在数据整理和分析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运用统计软件方面还有待提高。

四、总结总之,本次统计学调查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统计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二)

统计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二)
2、某教师要了解研究生课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4个问题为;
1. 如果采取如下教学方式,你最赞同的是( )
①以一个课题为基础,贯穿所有内容
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组再上台介绍讨论过程及结果
③维持本学期的教学方式
④其他(请填写)———————————————
2. 你认为本课程的最佳学时为( )
第四步,点击“确定”,在得到的直方图上右键点击任意彩色条形,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数据系列格式”。在对话框中点击“选项栏”,把“分类间隔”的数据设为0,按“确定”键,即得到最终的直方图。
第五步,进一步对各个数据作调整,得到最后的分组和直方图如下图所示
40个城市某天最低温度统计数据
最低温度(华氏)
城市个数
石柱县
119.95
酉阳县
110.42
彭水县
108.80
巫山县
81.27
巫溪县
66.72
城口县
46.00
筛选:第一步,任选一数据区域的单元格,点击“数据”栏下的“筛选”,再点击“自动筛选”,这时会在第一行出现下拉箭头,在“2014GDP”的下拉箭头里面选择“自定义”,出现了“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的对话框,在第一个显示行那里选择“大于”“500”;在第二个显示行那里选择“小于”“100”,单击“确定”,就可以得到筛选的结果,如下表
2
2.
(1)第一步,将原始数据输入到excel工作表中,根据题意要将学生按本科所学专业进行分组,从同学们回答的问卷的第三题的答案可以知道学生们来自经济学、管理学、理学三个专业,可以先列出一个分配数列的大体框架
第二步,选定H5单元格,统计学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人数。从插入菜单中选择“函数”项,找到COUNTIF函数。按“确定”按钮,进入COUNTIF函数对话框,填写对话框,在range框输入D2:D32,在criteria框选定D2单元格

调查报告(统计学)(二)2024

调查报告(统计学)(二)2024

调查报告(统计学)(二)引言概述统计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利用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本调查报告旨在探讨统计学的应用和价值,并分别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推断统计、统计建模及结果解读五个大点详细阐述其重要性和方法。

正文内容一、数据收集1.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2.选择合适的样本和数据采集方法3.制定问卷或实验设计4.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5.检查和核实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二、数据分析1.选取适当的统计方法和技术2.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计算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3.进行推理统计分析,包括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4.利用图表和可视化工具展示数据的分布和趋势5.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为决策提供支持三、推断统计1.制定研究假设2.选择合适的推断统计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3.计算统计量和p值,判断研究假设的可接受性4.解释结果的意义和影响5.探讨结果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误差来源四、统计建模1.选择合适的统计模型,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2.拟合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3.评估模型的适应性和准确性4.利用模型进行预测和分析5.解释模型的解释变量和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五、结果解读1.分析结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2.解释结果的重要性和影响3.讨论结果与研究问题的关联性和一致性4.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5.总结报告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总结通过本次调查报告,我们深入探讨了统计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推断统计、统计建模及结果解读是统计学的核心步骤。

通过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我们能够从数据中得到有意义的信息并作出准确的决策。

但我们也要注意数据的质量和局限性,以确保统计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统计学将继续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统计调查实践实习报告总结

统计调查实践实习报告总结

统计调查实践实习报告总结引言统计调查是现代社会信息化时代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为了更好地掌握市场需求、人口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各类数据,进行系统、客观的统计调查是不可或缺的。

本次统计调查实践实习是我们团队第一次全面参与到实际的调查及数据收集中,通过实习经验的积累和实际操作,使我深入了解了统计调查的流程、方法和技巧。

在实习期间,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还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实践过程选择研究课题在实践前,我们团队经过讨论和调研,最终确定了调查课题为“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

我们希望通过该课题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状况,分析就业形势及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这个课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也对我们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实践。

制定调查方案制定调查方案是整个调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经过多次商议和专业指导,最终确定了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样本的选择和调查方法等。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调查问卷,并在实践前进行了试调,以确保问卷的质量和可靠度。

数据收集与处理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

通过与被调查者的互动,我不仅提高了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还深入了解了他们的就业需求和困惑。

在数据收集完成后,我们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处理。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我们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进行了可视化展示,使得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结果分析与总结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首先,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与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密切相关。

其次,大学生对就业环境和薪酬待遇有较高的期望,但就业技能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总结,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自身在统计调查方面的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收获与感悟通过这次统计调查实践实习,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我提高了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的技能,对统计软件的应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统计学实习调查报告

统计学实习调查报告

一、实习背景统计学是一门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综合性科学。

为了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于近期在XX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统计学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统计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掌握数据搜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

二、实习目的1. 了解统计学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2. 掌握数据搜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3. 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单位介绍本次实习单位为XX公司,是一家从事XX行业的企业。

公司规模较大,业务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实习期间,我主要在公司市场部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工作。

2. 实习内容(1)数据搜集在实习过程中,我负责搜集公司各类业务数据,包括销售数据、市场调查数据、客户反馈数据等。

通过查阅公司内部资料、网络收集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

(2)数据处理针对搜集到的数据,我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

通过Excel、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3)统计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结果,我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

通过图表展示分析结果,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4)撰写报告在实习过程中,我撰写了多份统计分析报告,包括市场分析报告、销售分析报告等。

在撰写报告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图表、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分析结果,提高报告的可读性。

3. 实习成果(1)掌握了数据搜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2)熟悉了统计学在企业中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3)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实习总结1. 统计学在企业中的应用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统计学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搜集、处理和分析,可以了解市场动态、预测未来趋势,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统计实习二及答案

统计实习二及答案

实习二一、选择题1. 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μ与σ, 对应的正态曲线愈趋扁平。

A. μ愈大B. μ愈小C. σ愈大D. σ愈小E. μ愈小且σ愈小2. 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频率_________。

A. 系统误差越大B. 可靠程度越大C. 抽样误差越大D. 可比性越差E. 代表性越差3. 区间X 2.58x S 的含义是_________。

A 99%的总体均数在此范围内B 样本均数的99%可信区间C 99%的样本均数在此范围内D 总体均数的99%可信区间4. 某疗养院测得1096名飞行人员红细胞数(万/mm 2),经检验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414.1,标准差为42.8,求得的区间(414.1-1.96×42.8, 414.1+1.96×42.8),称为红细胞数的________。

A 99%参考值范围B 95%参考值范围C 99%置信区间D 95%置信区间5. 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________。

A.与抽样误差有关B. 随样本均数的不同而变化C.与置信度有关D. A 、B 、C 均正确6. 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错误是指________。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0H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0HC.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1H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0H7. 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________。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0H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0HC.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1H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0H8. 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越小,说明________。

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9. 在研究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的配对t 检验中,要求________。

A 两组的样本方差相等B 数据呈双变量正态分布C 差数d 服从正态分布D 差数d 的方差等于010. 对于t 分布来说,固定α水平的值,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 的临界值将________。

关于统计学类的实践报告(2篇)

关于统计学类的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统计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我们组织了一次统计学实践课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以下是本次实践报告的主要内容。

二、实践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统计学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经济、医学、社会科学等。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我们选择了以下案例进行实践分析。

三、案例一:某城市居民消费水平调查(一)案例背景为了了解某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政府部门委托某研究机构对该城市居民消费情况进行调查。

(二)实践内容1.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居民消费数据。

2.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类和编码。

3. 数据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交叉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 结果解读: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三)实践过程1. 数据收集: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0份。

2. 数据整理:将问卷数据录入Excel表格,并进行分类和编码。

3. 数据分析:(1)描述性统计:计算居民消费总额、人均消费额、消费结构等指标。

(2)交叉分析:分析不同收入水平、年龄段的居民消费差异。

4. 结果解读:(1)居民消费总额为XX万元,人均消费额为XX元。

(2)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教育、医疗等消费占比较高。

(3)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消费差异较大,高收入群体消费水平较高。

(四)实践总结通过本次实践,学生们掌握了问卷调查、数据整理、描述性统计和交叉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

四、案例二:某企业员工绩效评估(一)案例背景某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绩效,决定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

(二)实践内容1.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员工绩效数据。

2.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类和编码。

3. 数据分析: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实训)报告
项目名称抽样估计
所属课程名称统计调查方法与实务
项目类型操作类
实验(实训)日期2015.11.18
班级13经济统计
学号130112500117
姓名吕晓蒂
指导教师董金良
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项目2 抽样估计
某单位366名不同岗位、不同性别员工的工资资料如下表:
要求:(1)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以20%的比例抽取样本;
(2)先将总体各单位依据工作岗位分为一线工人、科级以上干部和一般管理员工,然后按类型抽样的方式以20%的比例抽取样本;
(3)分别计算上述不同抽样组织方式的抽样误差,并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该企业员工当前平均工资的范围;
(4)比较所有员工当前工资与以前工资的变化,同时比较不同性别员工当前工资的差异情况。

(3)步骤
法一:单样本t检验
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T检验
所以企业员工当前平均工资的范围为[$32,467.68,$35,838.79]
法二:分层抽样
(4)步骤:
计算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