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汗
汗证中医辩证论证分析
汗证中医辩证论证分析自汗、盗汗病因症状超乎正常生理性出汗(即气温高或高温作业、剧烈劳动或运动、衣被过厚、情绪激动时汗出较多,气温低时汗出较少)的异常排汗或汗闭,称为汗出异常。
根据汗出时间、汗量多少及排汗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白天不因劳动、日晒、厚衣或发热而汗自出的,称为“自汗”;夜间入睡后不自觉的汗出,醒后汗止的,称为“盗汗”;汗出而伴有畏寒、肢冷的,称为“冷汗”;病情危重,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的,称为“脱汗”,又称“绝汗”;汗出而伴有发热,称为“热汗”;仅头额部出汗而身无汗的,称为“额汗”;手掌、脚掌局部经常汗出而身无汗的,称“手足心汗”;半侧身体出汗,或左侧、或右侧、或上半身、或下半身的,称为“ 半身汗出”;正常应汗出而反无汗的称汗闭。
汗出异常与阳气蒸腾津液及卫阳司汗孔开合的功能失常有关。
邪热入侵、阳气偏亢或阴虚内热,迫津外泄;或卫阳不固,气虎不敛津液,均可导致病理性的汗出过多。
反之,邪气外袭,卫阳被阻遏,或卫阳虚弱,汗孔开合失司而闭合;或阳气虚弱,蒸津无力,均可使津液不得外泄而发生病理性的汗闭。
常见汗出异常的中西医疾病与发热基本一致。
“热汗”,可见于风寒表虚症、风温(热)表证、暑温表证、暑温气分证,阳明经证、阳明腑症、热邪壅肺症、脾胃湿热证、大肠湿热,小肠湿热、膀胱湿热症、肝胆湿热症、湿热伏募原症、疟伏募原症、疫毒内陷症等症候中,具体的辨证诊治参见发热一节的有关部分。
“自汗”,主要见于气虚证,此外,还可见于气虚感冒症、气虚发热症、心气虚症脾气虚症、肺气虚症、肾气虚症等症候,偏见于阴虚症。
自疗注意事项(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劳累过度。
(2)注意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注意饮食调理,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
自汗者宜吃鸡、鸭、鱼、蛋、山药、扁豆、羊肉、桂圆、狗肉等;盗汗者宜吃鱼、甲鱼、乌龟、蛤士蟆、猪肝、白木耳、菠菜、白菜等。
(4)自汗者不宜吃生冷的瓜菜,少吃凉拌的菜肴;盗汗者不宜吃辛辣的食品,尽量少饮或不饮酒。
中医中对汗的认识
中医中对汗的认识中医认为,汗是人体内外互动作用的结果,符合自然规律。
人体汗液的生成和排泄是人体维持平衡的体征之一,它具有调节体温、解毒、协调人体内外环境的作用。
中医对汗的观念不同于现代医学。
中医认为,汗是由气血津液共同调剂形成的。
人的汗是由体内津液发挥作用,将体内的毒素、废物排除出体内。
汗液中的成分包含了大量的水分、无机盐、碳酸、尿素、尿酸和一些微量元素,这就是为什么汗液呈咸味的原因。
同时,中医认为,人的汗液还能够清洁皮肤,使得皮肤更加光洁柔润,同时防止紫外线的伤害。
中医认为,汗的产生和排出与人体五脏六腑以及经络等多个因素有关。
当人处于运动或者气温升高的环境中,汗腺通过刺激由脑垂体释放一种名为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来刺激产生汗液。
经:膀胱经、小肠经、三焦经等经络同样也会影响汗液的生成与排出。
汗的变化也可以表现出许多中医常见的症状,例如出汗过多、出汗过少等。
出汗过多多见于外感病毒初期,也可以是身体内部某些病变引起的。
另外,出汗过少也可以表现为一些病症,例如脾虚、肺燥等,引起的症状包括口干、便秘、心悸等。
出汗过多、出汗过少的症状提示人们要及时就医。
多种因素造成汗液的生成和排出,同时汗液的变化也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中医指出,在调养身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食疗、草药等方法来帮助调节汗液的生成和排出,从而达到平衡、养生的效果。
例如食用生姜、红糖、蜂蜜、鲫鱼等都可以帮助人体调节汗液的生成和排出,达到健康的效果。
总的来说,中医对汗的认识非常深入,汗被视为人体机能的表现,需要合理地进行调理和调节。
在日常养生中,应该注意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多吃健康食物,并听从医生建议进行及时的治疗,以保持健康的身体。
中医对汗的理解
中医对汗的理解
在中医理论中,汗是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一种重要表现,被认为与人体的阴阳平衡、经络气血等方面有密切关系。
以下是中医对汗的理解:
气的运行:
汗液的产生和排出被视为人体气的一种表现。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在经络中循环运行,通过出汗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气、风邪、寒邪等邪气,以保持气的畅通流动。
阴阳平衡:
汗液的分泌和排出有助于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有助于散寒、解表,维持体内阴阳的平衡状态。
调节体温:
中医将出汗看作是体温调节的一种方式。
在中医的理念中,出汗有助于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特别是在热天或运动后,通过出汗来防止体温升高过快。
表里关系:
中医理论中有“表里关系”的概念,认为表是指体表的组织,里是指体内脏腑。
出汗是一种表现在体表的生理现象,通过调节表里关系,中医可以判断人体的病理状况。
病证辨识:
中医诊断常通过观察汗液的性质来辨别疾病。
例如,汗液的量、色、味等变化可以提供诊断线索。
不同的病证可能导致出汗的不同表现,如汗多、汗少、汗出而不解等。
脏腑关联:
中医将汗液与脏腑进行关联。
不同的汗液可能反映出某些脏腑功能的异常。
通过观察汗液的变化,中医可以判断出患者体内的病理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总的来说,中医对汗的理解是深刻而综合的,将其纳入整体的中医理论框架中,涉及到气血阴阳、表里关系、五脏六腑等多个方面。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通过观察、问诊、脉诊等手段,中医医生可以综合分析患者的出汗情况,对疾病作出相应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汗的解释
中医对汗的解释
嘿,你知道吗,中医对汗的解释可有意思啦!咱就说平常咱出个汗,那可太常见了,热了会出汗,运动了也会出汗。
但中医眼里,这汗可
没那么简单呢!比如说吧,有时候晚上睡觉会莫名其妙出一身汗,这
在中医里可有说法啦。
中医认为汗可不只是身体排热的一种方式。
就好比是身体的一个信
号员,它能传递出好多身体内部的信息呢!如果一个人自汗得厉害,
就是动不动就出汗,那可能是气虚啦。
这就像一辆车,动力不足,跑
起来就费劲,老是“呼呼”喘气似的。
再说说盗汗,晚上睡觉出一身汗,醒来又没了。
这就好像是身体里
有个小调皮,专门在晚上捣乱。
中医会觉得这可能是阴虚的表现呢。
还有啊,不同部位出汗也有不同的说法。
额头出汗多,可能是肝阳
上亢;手脚心出汗多,说不定是脾胃有啥问题呢。
这就像一个大机器,每个零件出了问题,表现都不一样。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看中医,那老中医就跟我说:“你这汗出得不太
正常啊。
”我当时就很惊讶,不就出个汗嘛,能有啥大不了。
结果老中
医就给我细细解释了一番,我才恍然大悟。
中医对汗的解释真的是博大精深啊!它就像是一本神秘的书,等着
我们去慢慢探索。
咱可别小瞧了这小小的汗珠,它里面蕴含的学问可
大着呢!我觉得中医对汗的解释真的太神奇了,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健康。
难道不是吗?。
中医关于“汗证”的辨证要点
中医关于“汗证”的辨证要点
一、辨阴阳虚实
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
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
病程较久或病重者,会出现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
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
二、辨自汗、盗汗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为盗汗。
三、辨伴随症状
动辄汗出,气短,平时易患感冒,多属肺卫气虚;汗出,伴有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多属营卫不和;盗汗,伴有五心烦热,潮热,颧红,口干,多属阴虚火旺;自汗或者盗汗,伴有心悸失眠,头晕乏力,面色不华,多属心血不足;汗出,伴有脘腹胀闷,大便燥结,或口苦,烦躁,多属湿热肝火。
四、辨汗出部位
头面汗出,食后尤甚,手足汗出,多为湿热蕴蒸;腋下、阴部汗出,多属肝经有热;半身或局部汗出,为营卫不和;心胸部汗出,多为心脾两虚,心血不足;遍身汗出,鼻尖尤甚,多为肺气不足。
《黄帝内经》论汗证
《黄帝内经》论汗证《内经》认为,汗为⼈体之津,属于⼈体五液之⼀,《灵枢·决⽓》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汗由⽔⾕精⽓所化⽣,《素问·评热病论》云:“⼈所以汗出者,皆⽣于⾕,⾕⽣于精。
”汗本⾝为⼈体正常的⽣理现象,其形成的机理在于阳⽓蒸发阴津所致,正如《素问·阴阳别论》所云:“阳加于阴谓之汗。
”但若汗出过甚、⾃汗不⽌、夜间盗汗或当汗出⽽不出皆为病理现象,从⽽形成汗证。
《内经》中所论汗证涉及的名称较多,如“魄汗未尽”、“炅汗”、“绝汗”、“灌汗”、“夺汗”、“漏泄”、“汗注不⽌”、“汗⼤泄”等皆为病理因素导致的汗⼤出;“肾病者……寝汗出”,寝汗即为夜间盗汗;亦有“夏暑汗不出”、“⾝热⽆汗”等皆为当汗出⽽⽆汗的病理现象。
病因病机由于汗形成的机理在于“阳加于阴”,故汗证的关键病机则在于阴阳失调,即阳偏盛或阴偏虚,因此阳可扰动阴津⽽为汗证;阴偏盛或阳偏虚,则阳⽓失固亦可为多汗;但若外邪束表,阳⽓失宣或阳⽓郁阻则⽆汗。
《内经》认为导致阴阳失调的原因有很多,⼜总不外内因、外因之途,从脏腑⽽⾔,虽《内经》有“五脏化液,汗为⼼之液”之说,但⼜不仅仅只与⼼有关,与肺、肝、脾、肾均有关系。
感受外邪《内经》认为导致汗证的外感病因主要有暑、热、风、湿之邪。
《素问·⽣⽓通天论》云:“因于暑,汗,烦则喘喝。
”《素问·举痛论》⽈:“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泄,故⽓泄矣。
”张志聪注云:“天之阳邪,伤⼈阳⽓,阳⽓外泄,故汗出也。
”《灵枢·营卫⽣会》云:“外伤于风,内开腠理,⽑蒸理泄,卫⽓⾛之,固不得循其道……命⽈漏泄。
”张介宾注⽈:“风为阳邪有外热也。
热⾷⽓悍,因内热也。
热之所聚,则开发腠理,所以⽑蒸理泄⽽卫⽓⾛之,故不循其常道也。
”《素问·痹论》⽈:“其多汗⽽濡者,此逢湿甚也,阳⽓少,阴⽓盛,两⽓相感,故汗出⽽濡也。
”⾼世栻云:“其⼈⾝亦阳⽓少,阴⽓盛。
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
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汗证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体内部湿热蕴结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症状。
中医辩证论证是中医临床中的重要手段,通过辨证论证可以确定病因病机,指导治疗。
下面将结合汗证,介绍中医辩证论证的思路及方法。
一、辩证思路:1.辨证分型思路:汗证的辨证思路是要确定汗的性质、量、时机等,对全身症状做整体分析,然后作出辩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寒夹湿证、暑湿痰热证、湿热痰饮证等不同类型,然后针对不同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2.辨证病机思路:汗证的发生与人体阴阳失调、气机紊乱、湿热蕴结等密切相关。
在辨证论证时,要分析病程演化,了解病机途径,明确病因病机,然后指导治疗疾病。
3.辨证借鉴思路:在辨证论证中,可以借鉴历代医家对汗证的辨证思路和方法,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综合辨证。
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相关病证的辨证思路,进行综合思考。
二、辩证方法:1.全面询问:在辨证论证中,要全面询问患者的病情,了解病程、发病原因、症状、舌脉等情况。
通过详细的询问,可以获得更多的病情信息,指导辨证论治。
2.观察诊断: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脉象等情况,进行辨证判断。
例如,风寒夹湿证的患者脉象浮紧,舌苔白腻;暑湿痰热证的患者舌苔黄腻。
3.辩证分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汗证分为不同类型。
例如,风寒夹湿证的患者多有恶寒、头痛、鼻塞等症状;暑湿痰热证的患者多有口苦、口渴、尿黄等症状。
4.鉴别诊断:在辩证论证中,要与其他相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可能性。
例如,汗证与外感性感冒、湿热病等疾病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5.辨证论治:在完成辨证论证后,根据不同分型的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风寒夹湿证可以采用辛散温中,行气宣散的方法进行治疗;暑湿痰热证可以采用清热泻火,利湿化痰的方法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是全面询问、观察诊断、辨证分型、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步骤。
中医辨证-汗
中医辨证-汗【这个部位出汗,竟是中风前兆!(收藏能救命)】头部出汗异常胃火旺头部是诸阳之会,阳气本应该是最足的,其固摄力也应最强。
一旦头上出汗而全身无汗或少汗,或者经常出汗,或许就意味着阳气有些虚弱,(对于代谢旺盛的儿童来说,头部出汗较多也是正常现象),另外,这还和胃火旺有一定关系。
建议:睡眠充足,多吃温补食物,如大枣、牛肉、山药、蜂蜜、茯苓。
每天也可冲泡枸杞茶饮用。
额头出汗肝阳上亢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
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鼻子出汗肺气不足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
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每天用双手敲打双手,并按压双手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颈部出汗异常内分泌失调颈部汗腺不太多,若常出汗,可能与内分泌不调有关,也和体内湿热有一定关系,由于湿性黏滞,导致体内气机不畅,往往表现为上半身或颈部以上出汗。
建议: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多吃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
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
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
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图片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情。
手脚心出汗异常血虚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
中医论汗_精品文档
中医论汗汗出就是人体内常见得生理、病理现象。
祖国医学对汗得研究源远流长,积累了几千年得实践经验,与现代西医学相比有其独到之处,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并做进一步得探讨。
祖国医学有关汗得记载始见于汉代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得古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指出,足阳明脉,其病“热汗出”;足厥阴脉“阳病北(背)如流汤,死”。
《阳明脉死候》说:“汗出如丝,传而不流,则血先死”。
《五十二病方》应用汗法治疗“伤痉”、“血睢”等疾病。
帛书记述了病汗、绝汗与汗法等内容,开创了祖国医学研究汗得先河。
现存最早得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计162篇,其中涉及汗得竟达60余篇,原则性地讨论了汗得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奠定了祖国医学研究汗得理论基础。
后汉张仲景得《伤寒杂病论》一书,首创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剂,以汗法治疗外感热病初期阶段,提出了发汗得具体运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症,并对过汗、误汗所产生得变证、危证得救治有着深入得研究,隐寓了汗证得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发展了《黄帝内经》,祖国医学对汗得认识于就是大彰。
其后,如朱肱、成无己、陈言、张子与、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吴有性、叶天士、吴鞠通、唐容川等辈,对此多所发挥,各有贡献,使祖国医学对汗得认识渐趋完善。
在整体观念得指导下,祖国医学就是通过对人体功能得研究来认识汗得。
汗就是人体生命活动得产物,同时它又对人体得生命活动产生相应得影响。
进一步开展对汗得研究,对于临床上提高中医诊断水平,对于中医汗法得广泛应用,对于汗证得治疗,都具有现实意义。
最近,钱学森同志提出了“人体科学”这一新得学科。
“它就是研究人体得功能,如何保护人体得功能,并进一步发展人体潜在得功能,发挥人得潜力”得科学。
祖国医学对汗得研究,就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人体得功能,如何保护人体得功能,并进一步发挥人体得功能得研究,就是现代人体科学研究得好材料。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对于汗得研究,必将有助于祖国医学得现代化。
汗出的中医病机
汗出的中医病机汗出的中医病机1、阴虚盗汗;2、气虚卫气不固,动则自汗;3、阳虚不固大汗冷汗,所谓亡阳汗出;4、热盛则腠理开,热汗出;5、湿热交蒸出粘汗;6、风盛则开,腠理开泄,也可自汗。
汗证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包括肺气不足、菅卫不和、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几方面,具体内容如下:出汗为人体的生理现象。
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饮用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此属正常现象。
在感受表邪时,出汗又是驱邪的一个途径,外感病邪在表,需要发汗以解表。
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
除了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出汗过多外,引起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五个面。
.1.肺气不足素体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自汗。
2.菅卫不和由于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医|学教育网整理,或表虚之人受风邪,导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致汗出。
3.心血不足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血证之后,血虚失养,均可导致心血不足。
因汗为心之液,血不养心.,汗液外泄太过,引起自汗或盗汗。
4.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导致盗汗或自汗。
5.邪热郁蒸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汗证是指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发于病危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肢冷息微者称为脱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者为黄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汗出,为战汗。
临床一般以自汗、盗汗最为多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热、更年期综合征以及结核病等均可见汗出异常。
【病因病理】汗证的病因为病后体虚,耗伤肺气,感受风邪,营卫不和,或烦劳邪热亡血耗阴,情志不遂,肝火湿热内盛,均可致汗液外泄异常。
中医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汗证汗证是以汗液外泄失常为主症的疾病,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即止者,称为盗汗。
西医学中的甲状腺种经功能素乱、风湿热、低血糖、虚脱、克及结核病、肝病等所致的自汗、盗病范明,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黄帝内经》对“汗”的生理及病理已有一定的认识,明确指出液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即“血汗同源”,故血液耗伤之人,不可再发其理性汗出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
《灵枢·五津液别论》云:“大农厚则腰理开,故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子膀胱,则为溺与气《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为液,心为汗。
”指出汗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在出汁异常的病证方面,有多汗、寝汗、绝汗等称谓。
2.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首次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鉴别自汗、盗汗:“无向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
”元·朱丹溪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在病理属性上做了概括。
3.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做了系统的整理,认为“自汗盗汗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指出自汗重在补气,盗汗重在补阴。
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做了补充。
4.《伤寒明理论·自汗》:“自汗之证,又有表里之别焉,虚实之异焉。
”5.《证治要诀·盗汗自汗》:“眠熟而汗出者,日盗汗,又名寝汗。
不分坐卧而汗者,曰自汗。
伤风、伤暑、伤寒、伤湿、痰嗽等自汗,已各载本门。
中医关于汗的论述
中医关于汗的论述
汗是人体自然排泄体温、内分泌物质和代谢物质的一种方式,是
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显现。
在中医典籍中,对于汗的
形成、机制、作用及异常情况都有相关论述,深入阐释了中医对于汗
的看法。
1. 汗的形成过程
中医认为,汗是由人体多种功能协同作用的产物,包括内脏、经络、体液等系统。
当体内湿热、寒热之邪积聚过多时,汗孔被阻塞或
气血运行失调时,就会出现汗的问题。
在汗的形成过程中,中医归纳
出了“气化、津液、卫气和肺气”的四个环节。
2. 汗的机制和作用
中医认为,汗液是身体里有害物质的主要排出途径之一,其药理
活性成分常常被用于中药制剂中,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中医研究发现,不同的汗腺分泌出的汗液有不同的成分和作用,如大量出汗可改善全
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加体内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给,也能促进水分
代谢、润肤养颜。
3. 汗的异常情况
中医将汗的异常情况分为多种类型,如出汗过多、出汗不足、盗汗、虚汗等,每种汗的症状都有其特定的病因所致。
例如,出汗过多
可能是气郁、湿热等病理状态所造成的,而出汗不足则可能是肺气虚弱、气血不足等导致的。
总之,中医对于汗的论述是十分详尽的,从其形成、机制到异常
情况都有着具体的理论支持,指导着中医师如何对于汗的问题进行针
对性治疗。
对于民众来说,秉持着中医的理念,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人体气血的平衡和健康。
中医-论中医之汗
论中医之汗•汗出异常缘于人体阴阳失衡,其表现一是不该出而出的多汗,二是该出而少出或不出的无汗、少汗,其成因与邪气的性质和正气亏虚的状态有密切关系。
•《伤寒杂病论》不仅详细论述了汗法在六经病证,尤其是太阳病中的应用,创立的麻黄汤、桂枝汤及其类方,更是把汗法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
汗作为一种常见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中医学对其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认识,表现在不仅对出汗异常有着细致的辨识和相应的处理措施,而且还把发汗作为一种治法用于疾病治疗。
兹加以梳理论述之。
生理之汗汗为五液之一,即“五脏化液,心为汗……”(《素问·宣明五气》)。
依据“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灵枢·决气》),可知汗是津液代谢外现于肌表的产物。
《医碥》认为:“汗者,水也,肾之所主也。
内藏则为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为尿,外泄则为汗”,可知尿与汗均由津液化生。
此外,由于津液与血均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津液又为血生成的重要物质,故有津血同源或汗血同源之称。
此如《血证论》所说:“汗者阳分之水,血者阴分之液,阴与阳原无间隔,血与水本不相离。
”何以为汗?《素问·阴阳别论》言:“阳加于阴谓之汗”,说明汗是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体内的津液随阳气而布于体表,又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出于腠理而成为汗。
对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比象而言:“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张景岳进一步解释道:“汗出于阳而本于阴,故以天地之雨名之。
雨即人之汗,汗即天之雨,皆阴精之所化。
知雨之为义,则可与言汗矣。
”吴鞠通亦说:“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五脏之中,汗为心之液,与其他四脏却也有密切关系,如肺主气,外合皮毛,唯其宣通卫气才能敷布,津液随卫气而至体表。
卫气护卫体表、司开合,腠理开,玄府通,汗液外泄;腠理闭,玄府不通,则汗不能出。
脾胃为后天之本,津液生化之源,脾土健运,则汗液有源。
肝主藏血,肝血充足,肝气条达,汗液才能外出。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生,即是说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于肌表则为汗液。
汗的有无、多少是体内阴阳平衡或者失调的表现。
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情绪紧张、衣被过厚、气候炎热等引起出汗,属于生理现象。
生理之汗具有调节体温,保持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
因此汗液是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增多或者减少,以适宜气候变化。
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生理性的出汗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通过出汗来排泄体内废物。
如果是当汗而无汗出,不该出汗时汗出淋淋,或者是某一局部出汗,这就属于病理现象的出汗了。
祖国医学对汗液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内经》。
《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脏化液,心为汗。
汗可示为阴阳变化的指示器。
汗非独为心之液,五脏皆可致汗。
汗信号常为体内诸多疾病的预兆,尤其五色汗具有独特的先兆价值……汗的理论基础汗为心之液,心主血脉,血汗同源,故汗与心的关系最大,因此有夺血无汗、夺汗无血之说,心又主神明,故汗液的藏泻受神明的主宰。
肺主气又敷布津液,血液又为津液所组成,“津液变化而赤是谓血”,因此汗与肺也甚为攸关。
加之,肺司开阖腠理、腠理玄府为汗孔,汗孔,亦为气窍,为气机升降出入之孔窍,气液运行之通道,因此,汗出的调节又取决于肺。
另外,汗为心之液,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汗液之有无,由于腠理之开阖;腠理之启闭则因卫气之虚实,卫气行于皮毛,宣发于上焦,足见汗受心肺的影响最大。
肾主水,肺主通调水道,二者一为水之高源,一为水之下源,肺开阖玄府主司汗孔,肾开阖膀胱主司溺孔,汗溺均同为水液,故人体水液的调节平衡取决于肺、肾,又肾主五液,“卫气出于下焦”故汗病之根缘由肾。
以上说明汗液与心肺肾的关系犹为相关,但脾主转输水液,肝主疏泄,故对津液的调节皆有一定作用,汗为津液所化,因此汗与五脏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汗为水液,水液的运化与整个五脏六腑皆密切相关,故《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甚是。
中医汗症论治精选附药方
中医汗症论治精选附药方《内经》汗证证治研讨在《内经》中所载汗证颇多,如魄汗、多汗、炅汗、大汗、漉汗、灌汗、寝汗、夺汗、绝汗、漏泄等。
历代医家研究《内经》汗证,有按五脏分类者,有从病因分类者,有依汗出的表现特点分类者。
笔者认为,《内经》之汗证,约可分为以下四类。
1.自汗证在《内经》中称为魄汗、多汗。
《景岳全书•汗证》说:“自汗者,濈濈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
《内经》中的自汗证主要有炅汗、漏汗、灌汗等三种。
炅汗:炅,热也;炅汗,即热甚出汗。
阳热太盛,蒸发汗津,其汗甚多,又称之大汗。
《素问•举痛论》云:“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暑,汗。
”《素问•刺热篇》云:“肝热病者……甲乙大汗”、“心热病者……丙丁大汗”、“脾热病者……戊己大汗”、“肺热病者……庚辛大汗”、“肾热病者……壬癸大汗”。
《素问•疟论》云:“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
”《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温淫汗出”,凡此皆指热甚出汗。
张介宾《类经》十六卷释曰:“热蒸于表则津泄,故腠理开而汗出。
”观仲景《伤寒论》所述阳明实热证之“大热、大汗、大渴”“潮热、手足濈然汗出”;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述暑温证之“汗大出”等,皆属此类。
后世治疗此证,法主清热止汗,一般选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漏汗:指外受风邪,又兼体内有热,风热相迫致汗漏如泄。
《灵枢•营卫生会》称之为漏泄,谓“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故命曰漏泄。
”又《素问•风论》载有“饮酒中风,则为漏风”证,亦以漏汗为主要表现。
张介宾说:“酒后中风,则汗漏不止,故曰漏风。
”漏汗、漏泄、漏风,皆系风袭于表,腠理开疏,汗漏如泄之证,故其汗出多伴恶风,治法亦须疏风固表止汗,可选玉屏风散之类。
灌汗:谓大汗淋漓,如水灌不止。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肺脉软而散者,当病灌汗。
”肺脉软而散,属肺气虚弱。
张介宾谓此为“肺虚不敛,汗出如水”,实属气虚自汗。
从中医观点看出汗
从中医观点看出汗从中医观点看,有些人这种不适都因为「阳气郁积在内无法宣发,进而形成寒湿」所致。
夏天大家躲在冷气房里图凉爽,造成「阳气未宣发,反而在体表生出寒气」,因为一分寒气,常伴有一分湿气,体内聚集的湿气没有排出去,在体表就会形成皮肤水肿,或皮肤长湿疹、发痒;在关节(筋骨)处则会造成四肢痠痛;在肠胃道则会形成拉肚子及吸收不良的问题,久而久之则会造成营养不良,常常觉得身体沉重。
甚至产生「睡再久也都睡不饱」的感觉,因为阳虚(阳气不升发),头脑所需要的能量无法向上供应,所以会思绪不清、头脑不清醒。
中医比西医重视出汗依中医理论,夏天提供人体最好的「除湿」机会。
经过了秋天的凉、冬天的寒、春天的湿,身体阳气已被压抑了半年以上,累积许多寒气、湿气。
所以应该在夏天时,通过适当的运动,身体体表的温度上升、正确发汗,让末梢的微循环打开,帮助体内排出这些寒与湿。
从西医看,出汗的生理功能只是用来「调节体温」,因为流汗后,皮肤温度平均可降低摄氏4度左右。
比较起来,中医较重视出汗,并且会依据出汗的时间与状况,判定身体的健康与否。
中国自古就有「出汗养生治病」之说,例如喝粥出汗、运动发汗、热水泡脚发汗……等。
出汗可以通经活络,疏通血脉。
「汗为心之液」,有经验的中医师可以由人体出汗的状况,观察心脏的盛衰,因为出汗太多,体内的电解质不平衡,如果钠离子不足,便会抽筋、心脏无力,严重时甚至还可能昏倒的情形。
出汗可以清洗毛孔,排出体内的铅、锶等致癌物质和其他有毒物质及废物。
西方科学家最近也发现:在每个汗腺内均存在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能阻止外界细菌和病毒从汗腺进入人体。
蒸蒸出汗,但不可淋漓中医认为的正常出汗是「蒸蒸汗出,不可汗出淋漓」。
也就是说:可以看到汗珠,汗却不能像下雨一样地流。
不正常出汗:不论冬、夏,完全不活动或是轻微活动下,出太多或太少汗都不好。
太多汗1、自汗:白天不自觉地出一身汗。
●原因:「湿气太旺」或「阳气过虚」、「元气虚弱」。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汗证,是指异常出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多由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合失常所致。
自《内经》提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的论述后,历代医家对汗证的治疗及认识不断深入。
一、汗证的病因1、肺气不足:素体虚弱,久病伤阳,致肺卫不固,津液外泄而发自汗。
2、营卫不和:多由外感六淫之邪所致,营卫失和,卫外不固,以致自汗出。
3、湿热内蕴:嗜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迫津外泄而发为自汗。
4、瘀血阻络:瘀血内阻,气机不利,津液外溢,遂为自汗。
5、情志失调:情志不遂,郁而化火,火热耗伤津液,而致自汗。
二、汗证的诊断要点1、异常出汗为主要临床表现。
2、可有明确的病因及伴随症状。
3、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出汗。
三、汗证的辨证施治1、肺气不足证:治以补肺益气,固表止汗。
方用玉屏风散加减。
2、营卫不和证:治以调和营卫,敛阴止汗。
方用桂枝汤加减。
3、湿热内蕴证:治以清热利湿,化浊止汗。
方用三仁汤加减。
4、瘀血阻络证: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汗。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5、情志失调证:治以疏肝解郁,调和营卫。
方用逍遥散加减。
四、对汗证的认识与思考汗证是一种复杂的病证,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各异。
在中医理论中,汗证多由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合失常所致。
在治疗上,中医强调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气机等原则,通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因及伴随症状进行个性化治疗。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与外界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内部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因此,对于汗证的治疗,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要针对出汗症状进行治疗,还要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与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汗证的预防和保健工作,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中医对出汗的解释
中医对出汗的解释
在中医理论中,出汗是身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与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畅通有关。
中医将出汗与体表的“表邪”、病邪、湿邪等有关联,同时也与脏腑功能、气血循环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中医对出汗的一些解释:
正常生理排毒:中医认为,出汗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排毒方式,通过排出体表的汗液,可以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调节阴阳平衡:中医强调阴阳平衡的重要性,出汗有助于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通过汗液的散热作用,可以维持体温平衡,防止阳气过盛或阴气不足。
疏通经络:中医认为,汗液通过经络的排泄,有助于疏通气血,维持经络的通畅,防止邪气滞留。
辨别病邪:中医通过观察汗液的性质、气味等,可以辨别体内是否存在病邪。
例如,出现恶臭汗液可能与湿邪有关,汗液的性质变化可能提示体内有病变。
病症辨证:在中医诊断中,医师可能通过观察患者的出汗情况来进行病症辨证。
出汗过多或过少、出汗部位、出汗的时间等都可能是诊断的重要参考。
总体而言,中医将出汗视为一个与整体身体状态、疾病症状密切相关的生理现象,通过观察和分析出汗的特征,医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1。
《内经》论汗
《内经》论汗编辑推荐语“汗”是人体五液之一,汗证是临床常见病证。
《黄帝内经》有关汗的论述颇多,本文系统梳理《黄帝内经》有关汗的相关经文,包括汗的概念、汗出机制、汗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关系、汗证、汗的诊断价值以及发汗法的临床应用,并结合致病因素将汗出异常予以五脏分证。
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完善,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汗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表现,汗证亦是临床常见病证。
汗出异常在多种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黄帝内经》有关汗的论述计有200余处,其中许多内容被目前临床所忽略。
为全面系统了解汗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重要意义,本文就《黄帝内经》有关汗的论述予以系统梳理。
1汗的概念汗,《说文解字》注:“汗,身液也。
”《素问·评热病论》云:“汗者,精气也。
”说明人体通过肌肤腠理排出体外的液体即为汗。
对此,后世医家也多有阐发,如清·高士宗注云:“阳加于阴谓之汗,言阳气有余,内加于阴,阴得阳而外出,故谓之汗。
”清·吴鞠通亦云:“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蒸化而为汗。
”说明汗即人体的阳气作用于阴精物质,阴精在阳气的气化作用下排出的液体。
2汗出机制《黄帝内经》有关汗液的形成与调节机制的论述十分丰富。
所谓“汗者,精气也。
”表明汗与精津同源,汗出与阴阳、营卫、脏腑关系密切,此外,汗出还受四时气候、情志变动、生活起居等因素的影响。
2.1 汗与营卫气血阴阳的关系生理性汗出的基本原理是阴阳相和、营卫调和。
如《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其本意是说明三阴三阳经脉的阴阳变化发病及预后,后人常借此说明汗出的机制,即阳气的气化功能与阴精在“和合”的状态下相互作用则产生汗液。
营卫之气的协调运行是汗液正常排出的基本条件,《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灵枢·本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论汗汗出是人体内常见的生理、病理现象。
祖国医学对汗的研究源远流长,积累了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和现代西医学相比有其独到之处,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并做进一步的探讨。
祖国医学有关汗的记载始见于汉代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古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指出,足阳明脉,其病“热汗出”;足厥阴脉“阳病北(背)如流汤,死”。
《阳明脉死候》说:“汗出如丝,传而不流,则血先死”。
《五十二病方》应用汗法治疗“伤痉”、“血睢”等疾病。
帛书记述了病汗、绝汗和汗法等内容,开创了祖国医学研究汗的先河。
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计162篇,其中涉及汗的竟达60余篇,原则性地讨论了汗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奠定了祖国医学研究汗的理论基础。
后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首创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剂,以汗法治疗外感热病初期阶段,提出了发汗的具体运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症,并对过汗、误汗所产生的变证、危证的救治有着深入的研究,隐寓了汗证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发展了《黄帝内经》,祖国医学对汗的认识于是大彰。
其后,如朱肱、成无己、陈言、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吴有性、叶天士、吴鞠通、唐容川等辈,对此多所发挥,各有贡献,使祖国医学对汗的认识渐趋完善。
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祖国医学是通过对人体功能的研究来认识汗的。
汗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产物,同时它又对人体的生命活动产生相应的影响。
进一步开展对汗的研究,对于临床上提高中医诊断水平,对于中医汗法的广泛应用,对于汗证的治疗,都具有现实意义。
最近,钱学森同志提出了“人体科学”这一新的学科。
“它是研究人体的功能,如何保护人体的功能,并进一步发展人体潜在的功能,发挥人的潜力”的科学。
祖国医学对汗的研究,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人体的功能,如何保护人体的功能,并进一步发挥人体的功能的研究,是现代人体科学研究的好材料。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对于汗的研究,必将有助于祖国医学的现代化。
本文试从中医角度探讨汗的生成和作用,汗出异常的原因与危害,及其临床意义。
一、汗的生成和作用我们不能把汗看做人体内排出的废物。
它是人体五液之一,属于清液,并非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糟粕物质。
一般而言,人体内的津液出于腠理,就叫做汗。
《素问·评热病论》说:“汗者精气也”。
汗是体内精气,由于人体自稳调节功能活动的需要,或因疾病的原因被迫而出。
汗在质为阴精,来源于饮食水谷。
饮食从口进入胃中,经过胃腐熟,脾消磨,由小肠泌别清浊,把水谷分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
水谷精微由脾吸收,转输于人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营养物质。
如其精专者,输送到肺,在心的作用下变化为红色,注入脉中成为血;其精轻者,流于皮肤、分肉、筋骨关节之间为津液;其浓厚者,营养脏腑,下藏于肾而为精。
津液通过孙络渗入脉中,即变赤为血;经脉中运行的血渗出脉外,即是津液。
津液之浓厚者,内渗于骨孔,补益脑髓,化而为精。
精、血、津液同源于水谷精微,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
汗为津液所化,而津液又与血密切相关,所以说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
正如《血证论》所说:“汗者阳分之水,血者阴分之液,阴与阳原无间隔,血与水本不相离。
”汗虽以阴液为质,但必须经过阳气蒸化才能出于腠理,犹如自然界的雨,本于阴而出于阳。
在地之水,由于阳气的蒸腾而化气上升于天,聚而为云,然后下降成雨。
人体内的津液随阳气而布于体表,又通过阳气的蒸化作用才能出于腠理而成为汗。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此虽是指的汗脉,实寓汗出之理。
汗虽一物,而系阴阳两个方面。
在人体五脏中,汗为心所主,又与其他四脏有密切的关系。
如肺气宣通,人体的卫气才能敷布,津液随卫气而至体表。
卫气护卫体表,司开合。
腠理开,玄府通,汗液外泄;腠理闭,玄府不通,则汗不能出。
肺主气属卫,卫气调节汗液,故汗与肺脏相关。
脾胃为后天之本,津液生化之源,脾土健运,则汗液有源。
肝主藏血,肝血充足,肝气条达,汗液才能外出。
肾为水脏,统主五液,肾精充足,则水有下源,汗液乃充。
由于汗出涉及到阴阳两个方面,故正常汗出具有调节阴阳,使之恢复平衡的重要作用。
例如天气炎热,外热助长了体内的阳气;或穿衣过多过厚,,阳气不能泄越;或活动过多,运动量过大,阳气因烦劳而弛张亢盛;或过进辛辣温热性食物等原因,人体内的阳气皆相应地偏盛。
阳气偏盛则腠理开泄,玄府通畅而汗出,过盛的阳气随汗而泄越于外,人体因而恢复了阴阳平衡。
这样虽然也损失了一部分津液,但津液可以很快通过饮食水谷而得到补充。
反之,天冷衣薄,则腠理闭塞,汗液不出。
汗出调节了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并维护了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
人体由阴阳失调状态恢复到阴阳和调时往往要出一点汗。
《灵枢·邪客篇》中以半夏汤治疗阴阳不和的目不瞑,“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
方中用药仅半夏、秫米、千里流水三味,皆有发汗之性,所以见汗出,是阴阳达到了和调状态所致。
《伤寒论》说的“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都是这个道理。
汗还具有宣通肺气,祛除病邪的作用。
如外感风寒之邪束于肌表,则腠理闭塞,玄府不通而见无汗,肺气失其宣散,则常见咳喘等症状。
发汗后,腠理开,玄府通,肺气宣而寒邪解,因而咳喘自止。
可见汗与肺气宣通有关,不但肺气宣通可致汗出,汗出亦促进肺气的宣通。
汗出能祛除病邪,故临床常用汗法治疗疾病。
汗法常用来驱除风邪、寒邪、风湿之邪及在表之水邪。
此外,汗具有行荣卫,致津液,以营养皮肤的作用。
汗液本身具有润泽皮毛的作用,同时汗出能使荣卫气血运行通畅,津液敷布于体表,以营养于皮肤。
临床常见到长期无汗或少汗的病人,皮肤失其润泽濡养,而表现为皮肤干涩,皲裂少泽,甚则产生皮肤病。
皮科治疗某些皮肤病,也往往使用汗法。
这说明了汗具有行荣卫,致津液,营养皮肤的作用。
二、汗出异常的原因与危害汗出异于常人,即是汗的病理状态。
其表现一是无汗、少汗;一是汗出过多。
二者皆与人体正气、致病的邪气两个方面有关。
邪气侵犯人体,即可以导致无汗、少汗,也能造成汗出过多。
其所以表现不同,与邪气本身的性质有关。
寒邪犯表,多致无汗。
寒为阴邪。
易伤阳气,寒主收引,故寒邪侵犯体表,卫气被遏,腠理闭塞,临床表现为无汗,兼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脉浮紧等证。
而风、暑、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多表现为汗出过多。
风为阳邪,其性疏泄,故风邪犯表,腠理开泄,多有汗出,并见恶风、发热、头身痛、脉浮缓等证。
暑为阳邪,充斥内外,暑热伤人则腠理汗泄,故见汗大出,多见壮热、烦渴、脉洪数等证。
湿热之邪闭郁于内,上薰则见头面汗出,下注可见阴部汗出,并见口苦而粘腻,口干不欲饮,小便短赤,脉濡数等证。
凡属邪盛而致,多为实证。
人体正气虚弱,同样可以造成无汗、少汗,或汗出过多两种临床表现。
正虚无汗、少汗者,或由于阴虚无以为汗,或由于阳虚不能蒸化而成汗。
阴虚无以为汗的,有阴、血、津液不足的分别。
我曾跟随路志正老师治疗一个10岁男孩(于劲松,病例号:089015),该童患血小板减少性皮下出血、鼻衄,他医以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不效。
路老师据其临床表现,诊为肝肾阴虚,投一贯煎。
服药七剂,其母告曰:患儿自患病后几年来即使盛夏也极少出汗,今已见汗出。
几诊后血小板指数升高,症状好转,因辗转求医外出日久,带药回家继续治疗。
此例病人说明了伤血及阴而无汗,补益肝肾之阴以滋汗源而致正常汗出。
又据《谢映卢医案》载,辛卯冬月,有同道之次子患伤寒病,畏寒头痛,发热无汗。
进发表之剂而皮肤干涩,发热愈炽,脉关弦尺迟,面白露筋。
谢氏诊为中气虚而血不足,与当归建中汤调补中气而滋其血液,服后果微汗热退而安。
此例虽为伤寒,然而发之亦无汗出,补血和建中气则汗出病解,可见血虚是无汗、少汗的原因之一。
至于津液不足而致无汗、少汗,道理易明,不复赘述。
《伤寒明理论》说:“阳虚无汗者,诸阳为津液之主,阳虚则津液虚少,故无汗。
”阳虚不布津液则无汗,而阳虚不能蒸化津液亦见无汗。
张景岳尝治一衰翁(见《景岳全书·伤寒典》),年逾七旬,陡患伤寒,初起即用温补调理,至十日之外,正气将复,忽而作战,自旦至辰不能得汗,寒慄急甚。
景岳用六味回阳饮入人参一两、姜附各三钱治之,服后少顷即大汗如浴,身冷如脱,鼻息几无。
复以本方治之,遂汗收神复,不旬日而起。
此例开始阶段为阳虚无汗,温补阳气而见汗出。
正虚无汗,虽有正虚,亦往往兼感外邪。
正邪相争,正气来复时可见战汗。
凡正气尚能支持,驱邪外出,则战而汗出病解;凡战而无汗,是正不胜邪,则多属危殆,宜急救治。
人体正气虚弱,调节功能失常,腠理开合失司,则汗出过于常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人之气血,犹阴阳之水火,平则宁,偏则病。
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自汗,如水热自涌。
阳虚者阴必乘,故发厥自汗,如水溢自流。
”阴虚者阳气相对偏盛,阳强不能密,迫阴液外出而见汗出过多;阳虚者,阳不固护,腠理开合失司,阴液不敛,亦见汗出过多。
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三种情况都见汗出过多之证。
危重病人汗出如珠如油,质粘而淋漓不断,是阴阳离决,名为“绝汗”、“脱汗”,危在顷刻。
汗出异常对人体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无汗、少汗则影响肺气之宣通,致气机升降失常;阳气不得泄越,郁积而见发热;卫气不能布于体表而见恶寒;荣卫不行,津液不布,则皮肤失养。
汗出过多对人体的损伤约有如下几个方面:1.津由汗脱。
津液出于腠理为汗,汗出过多则损伤人体的津液。
如《灵枢·决气篇》说:“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临床常见津伤口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等症状。
严重者可致津脱危证。
2.血因汗减。
血汗同源,汗出过多,则人体内的血液因之而减少。
《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就是汗出伤血的意思。
《伤寒论》疮家、衄家、亡血家禁汗的原因,也是汗出会伤血。
仲景以桂枝新加汤治疗伤寒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既以芍药益不足之血。
汗出伤血,临床常见身体疼痛、麻木、手足抽搐、心悸目眩昏花等症。
3.气随汗泄。
汗出要通过气化作用,腠理开泄,汗出过多,人体之气亦随汗而外泄。
《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暑病气虚,多因暑热开泄腠理,汗大出所致。
临床常见喘促气短,少气懒言,周身乏力,心悸等症。
4.阳由汗亡。
汗由阳气蒸化,过汗必损伤阳气,甚则亡阳。
《伤寒论》“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等例,皆汗出伤阳之证明。
汗出阳气损伤,临床常见恶风畏寒,肢厥身冷,心悸,叉手冒心等症。
所以伤寒以护阳为主。
5.阴随汗竭。
汗在质为阴精所生,汗出过多伤津亡血,终损及阴精。
尤其温热之邪多本易灼伤阴液,温病过汗,则更虚其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