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常见的酸和碱培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常见的酸和碱培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提取Cu,并得到ZnSO4溶液,主要转化流程如图。已知:①反应条件已略去;② Cu + H2SO4 + H2O2 = CuSO4 + 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加快铜帽反应溶解的速率,过程I宜控制在80℃左右进行
B.过程II中,只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过程III的物质D选用稀盐酸
D.溶液E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硫酸锌晶体
2.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
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可能是铁
3.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
A.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4.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B.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
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D.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
5.某不纯的锌块6.5 克,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0.18 克,则锌块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A.镁
B.铜
C.铝
D.铁
6.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通过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B.生石灰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D.浓硫酸有挥发性,在试剂瓶口有白雾现象
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溶液的pH时,需先用水湿润pH试纸
B.滴瓶(如图)上的滴管用完后,应先清洗再放回滴瓶中
C.水是常见的溶剂,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0.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
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D.能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水
11.将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Al 加热
3Cu+Al2O3.充分反应
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剩余,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能够说明氧化铜有剩余的实验现象是()
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产生
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显蓝色
③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产生
④加入稀硫酸后,容器中有红色不溶物质
⑤在加稀硫酸后的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表面有红色不溶物质析出。
A.只有①B.只有②C.③④D.②⑤
12.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说法:①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可能有锌或铁②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可能呈蓝色③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存在4种溶质④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则滤液中至少存在3种溶质。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3.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①取一块订书钉(40 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②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13.4g;
③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④ 5.8min 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剩余订书钉质量为 7.8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 P 点纵坐标 X 值为 0.36
B.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
C.1.7min 后溶液颜色为无色
D.0~0.2min 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
14.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
颜色红橙绿蓝紫
pH范围1~34~56~78~1011~14
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
A.由红到蓝B.由绿到橙C.由蓝到绿D.由紫到红
15.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常被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丙是常见的溶剂,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丙转化成甲的反应无明显能量变化
B.乙可能属于盐
C.乙只能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成丙
D.丙丁反应所得溶液不可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16.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一个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A B C D
滤纸上的指示剂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
烧杯中的溶液浓氨水浓盐酸浓氨水浓盐酸
A.A
B.B
C.C
D.D
17.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C.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18.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放入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粉末和M粉末。左盘烧杯中稀盐酸和碳酸钙粉末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停止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托盘天平右盘烧杯中加入的M粉末可能是( )
A.碳酸氢钠B.氢氧化钙C.碳酸镁D.氧化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