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会计电算化概论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da90aa29b6648d7c0c7463a.png)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与意义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融会计学、管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
一体的边缘学科。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
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
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
8
第二节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国外: 1、单位处理阶段
起步较早,从20世纪50年代起,计算机就在某些会计领域 开始代替手工操作。主要完成某一方面的核算业务,如工资计算、 材料核算等。 1954年10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第一次在 UNIVC-1计算机上计算职工的工资,从而引起了会计数据处理形 式的变革,电算化会计也应运而生。 2、综合处理阶段
3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与意义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比较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构架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
4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与意义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1979年,为了改变我国财会工作手工核算的落后 局面,财政部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计算机 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试点;
特点:实用性差,盲目重复开发,从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 的严重浪费。
13
三、稳步发展阶段(1983-1988)
1988年全国已有14%的单位开展了电算化工作,开发项目最多的是工资 核算(占58.8%),其次是会计报表编制(占31.4%)和账务处理 (占23.8%)。
1989年12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 标志着以财政部门为中心的电算化会计宏观管理体系的形成。
统地处理会计资料,反映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
第1章会计电算化概论(吉林省专用)
![第1章会计电算化概论(吉林省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ee72506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1.png)
2、会计数据的输入要求
会计核算软件的会计数据输入采用键盘手工输入、软 盘转入和网络传输等几种形式。
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对已经输入但未登账记账凭证 的审核功能,审核通过后即不能再提供对机内凭证的 修改。
② 1989年,财政部评审并通过先锋集团公司的凯利一先锋CP一800通 用财会软件系统,这是首家通过财政部评审的商品化会计软件。
③《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1989年颁发,1994年7月 1日废止。
会计软件开发以市场为主阶段事件
① 财政部颁发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年10月31日修订,2000年1月1日起施
年)
(4)宏观调控以制度为主,会计软件开发以市场 为主,企业会计电算化从单纯的软件应用到强调组 织管理作用的阶段(1992年至今)
缓慢阶段的事件
(1)缓慢阶段(1983年以前)
①1979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从联邦德国进口 电子计算机,进行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试点。
②1981年8月,在财政部、原机械工业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 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
(2)会计电算化:
账务处理程序:采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核算实质:采用放射式数据处理流程(根据记账凭证和科目余额及发生额 直接生成明细账、总账,取消手工会计的很多中间数据处理过程) 数据处理方法:会计电算化对数据采取集中化、统一化、数据共享化的操 作方法。
4.会计工作组织机构不同
(1)手工会计 工作人员:会计专业人员, 组织机构:结算组、材料组、成本组、工资组等 会计工作模式: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 (2)会计电算化 工作人员:专业会计人员,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 组织机构:数据采集部门、数据输入部门、数据审核 部门、数据分析部门、系统维护部门等。 会计工作模式: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
最新整理、会计电算化(科学版)教案: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论(财经类)会计
![最新整理、会计电算化(科学版)教案: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论(财经类)会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39bb45910ef12d2bf9e772.png)
会计电算化教学教案
第一章
课时授课计划
教学时数:2学时
2008-年2月1日教学组织
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2、工作内容: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研制和开发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制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三、会计电算化对手工会计核算的影响大约10分钟
注意:这里要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的影响。
(其中这里5分钟)
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大约10分钟
1.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20多年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⒈缓慢发展阶段(1979-1983);⒉自发发展阶段(1983-1987);⒊稳步发展阶段(1987-1996);
⒋竞争提高阶段(1996- )。
2.从近几年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情况和国外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大体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⒈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将有很大提高。
⒉会计电算化管理将更加规范。
课时授课计划
教学时数:1学时
2008年2月1日教学组织。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404a23d3b14e852458fb579a.png)
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宏观管理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体制是:财政部管理全国的
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 工作。 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 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本单 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宏观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1、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会计系统日趋与其他管理子系统有机结合,
将逐步建立以会计系统为核心的完整管理信
息系统。
手工做帐程序:
②
现金日记帐 银行存款日记帐
原始凭证
①
汇总原 始凭证
收 款 凭 证
收 款 凭 证
转 帐 凭 证
④ ⑤对帐
记帐凭证
科目汇总 表或汇总 记帐凭证
总
帐
⑥
明细分类帐
③
会 计 报 表
注:手工做帐把大量工作集中在月末进行
会计电算化教学课件
授课教师:王宏宇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
电算化下账务处理 什么是会计 和手工账务处理有 电算化? 什么区别?
思考: 2、手工方式下帐务处理的 工具有哪些?
手工做帐采用的处理工具: 主要职能和任务并没改变,而会 纸、笔、算盘、计算器等
计帐务的处理工具却发生了改变。
2、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3、 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 4、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
财政部在1994年6月同时发布的三个有关会计电
算化管理的文件:《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和《会计核算 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以及1996年6月针对企业发 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这几个由财政部 颁发的文件是全国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的重要法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会计电...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会计电...](https://img.taocdn.com/s3/m/e3ce59d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4.png)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及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等。
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四个阶段(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会计核算电算化,它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财务核算和报表核算。
1981年8月,长春一汽,会计电算化概念。
信息来源:财务内部,信息孤岛(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信息集成)这一阶段主要内容是利用计算机对某一管理子系统进行核算,同时使会计电算化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的会计核算,还将企业其他部门的业务处理纳入了计算机管理。
企业其他部门的日常核算纳入计算机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
信息来源: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2006年2月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引入会计专业判断。
多方法+判断模型(原本由人力完成的复杂的会计专业判断转变成计算机数据库中的公式和模型,当实际业务发生后,再把实际数据及时输入计算机,自动与计划、预算或定额标准相对比,如有偏离,及时输出信息,对受控系统进行调节,以保证计划、预算或定额的正常实施。
)(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2008年6月六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三会一部一署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报告指引内控是内部控制的简称,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
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要求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实现内部控制的上述要求,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来源惟一、实时共享)。
会计电算化不等于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和基础工作。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c8b42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b.png)
功能,不能访问和修改源程序。
缺点:
(1)软件的针对性不强,通常针对一般用户 设计,难以适应企业特殊的业务或流程
(2)为保证通用性,软件功能设置往往过于 复杂,业务流程简单的企业可能感到不易操作
22
(二)自行开发
自行开发是指企业自行组织人员进行会计软件开发。
3、发展历程
我国的XBRL发展始于证券领域。2003年11月上海 证券交易所在全国率先实施基于XBRL的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标准;2005年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布 了1.0版本的XBRL报送系统;2005年4月和2006年3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分别 加入了XBRL国际组织;2008年11月,XBRL中国地 区组织成立;2009年4月,财政部在《关于全面推 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将XBRL纳 入会计信息化的标准;2010年10月19日,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颁布了可扩展商业报告 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 准则通用分类标准。
25
优点:
(1)开发工作既考虑了企业的自身需求,又 利用了外单位的软件开发力量,开发的系统质 量较高;
(2)企业内部人员参与开发,对系统的结构 和流程较熟悉,有利于企业日后进行系统维护 和升级。
缺点:
(1)软件开发工作需要外部技术人员与内部 技术人员、会计人员充分沟通,系统开发的周 期较长;
(2)企业支付给外单位的开发费用相对较高。
15
2、作用和优势
(1)提供更为精确的财务报告与更具可信 度和相关性的信息;
(2)降低数据采集成本,提高数据流转及 交换效率;
(3)帮助数据使用者更快捷方便地调用、 读取和分析数据;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34b7f0250e2524de4187e2b.png)
第一章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经历了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究起步时期、与企业其他业务相结合的推广进展时期、适应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进展要求引入会计专业判定的渗透融合时期及与内部操纵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治理时期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究起步时期“会计电算化”一词是1981年8月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运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来的。
在当时是指电子运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
而我国把运算机技术与会计学交叉的应用学科称为“电算化会计”,二者在所指的对象上是有所不同的。
国外最早使用运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是1954年美国通用公司用运算机处理工人工资。
该时期的差不多特点是采纳相应的数据库治理系统,开发企业自身的“账务处理系统”。
其目的是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信息输出速度。
这一时期公布的《会计核算软件治理的几项规定(试行)》(1989年12月)和《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1990年7月)两个文件,确定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
二、与企业其他业务的推广进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要紧特点是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一体化,并在两者之间实现无缝联结,使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能够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既减少了数据输入的工作量,又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保证了数据的共享性。
财政部先后公布了《关于进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实业的意见》(1994年5月)、《会计电算化治理方法》(1994年6月)、《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1996年6月)。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定的渗透融合时期在这一时期,企业纷纷建立了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治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打算,但事实上质任然停留在会计电算化时期。
四、与内部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治理时期2018年6月由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公布的《企业内部操纵差不多规范》,标志着我国内部操纵规范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时期性成果,是我国企业内部操纵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会计电算化PPT1概论
![会计电算化PPT1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8ae78ec998fcc22bcd10d97.png)
(二)微观内容
南江县职中 蔡怀周
2012年6月23日星期六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
三、会计电算化对手工会计核算的影响
会计组织机构及人员发生了变化 会计数据处理方式和账务处理程序发生了变化 部分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变化 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化
数据存贮介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会计工作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编制会计报表
南江县职中 蔡怀周
2012年6月23日星期六
第一节 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会计软件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原始 数据 原始 凭证 记账 凭证 输入
临时 证表 数据 文件
证表 账簿
账簿 输出
处理
数据 文件
报表
凭证
南江县职中 蔡怀周
2012年6月23日星期六
第一节 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第三节 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划分 及模块间的互相关系
二、会计软件的各功能模块划分及其互相间的关系
会计软件
总 账 系 统
工 资 核 算 系 统
往 来 账 核 算 系 统
出 纳 管 理 系 统
固 定 资 产 核 算 系 统
材 料 成 品 本 及 核 销 售 算 核 系 算 统 系 统 2012年6月23日星期六
南江县职中 蔡怀周
2012年6月23日星期六
第二节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我们把基于计算机的会计信息系统被称为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简称CAIS)。它是指利用计算机,对 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存储和传送,利用会计信 息 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从而为管理者和决策者 提供信息的系统。
通用会计软件 行业会计软件 专用会计软件
《会计电算化》PPT课件
![《会计电算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946150fd0a79563d1e7246.png)
也阻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二、对策
1.人才培养
2.统一规划
3.打好基础 4.制度设计
本章重点练习题、思考题 1.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2.电算化系统与手工
精选课件ppt
系统的关系。 8
精选课件ppt
5
四、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2.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3.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4.促进会计队伍素质的提高 5.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基础 6.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的不断发展
精选课件ppt
6
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概述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 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 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 由人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
手工会计 系统的 记账、算 账、报账
电算化会 计系统的 记账、算 账、报账
精选课件ppt
4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关系 1.联系 (1 )信息系统的目标 (2 )符合会计法规 (3 )档案资料的保存 (4 )会计的理论和方法 (5 )编制会计报表 2.区别 (1 )处理工具的不同 (2 )信息载体的不同 (3 )账簿及记账规则不同 (4) 会计核算形式不同 (5) 会计机构及人员不同 (6) 内部控制方式的不同
会 计电算化
主讲:周晓娟
精选课件ppt
1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会计电算 化的概念,了解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产 生与发展以及会计电算化与传统的手工 会计的差异,熟悉会计核算软件各功能 模块的划分,掌握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各 项组织和管理要求。电算化概论
会计电算化概论1
![会计电算化概论1](https://img.taocdn.com/s3/m/7b0ce24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2.png)
会计电算化概论1. 引言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广泛运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决策支持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以及提供更及时和准确的财务信息。
本文将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意义和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2. 基本概念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会计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管理和应用的过程。
它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和审计等多个领域。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素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程序、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
3. 发展历程会计电算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为会计信息处理提供了新的工具。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现代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实现了自动化、集中化、标准化和网络化等特点。
4. 意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能够实现会计信息的快速、准确和自动处理,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通过计算机的高速计算和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
4.2 提高会计信息的精确度会计电算化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算法和数据处理技术,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精确度。
它能够避免人为的计算错误和数据录入错误,并通过内部控制和安全机制来保护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3 提供更及时和准确的财务信息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够实时更新会计信息,并提供各种报表和分析工具,使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4.4 支持决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信息的处理工具,还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技术,可以从海量的会计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挑战尽管会计电算化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5.1 技术依赖和安全风险会计电算化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一旦出现硬件故障、软件漏洞或网络攻击,将会给会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1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1](https://img.taocdn.com/s3/m/e8f78fd15022aaea998f0f51.png)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在电子计算机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会计业务发展的大趋势。
会计信息化是指会计工作与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即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可以极大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经历了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与企业其他业务相结合的推广发展阶段,为适应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发展要求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阶段,以及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
其中,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我国会计电算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
当时主要处于实验试点和理论研究阶段。
1981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和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将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
1983年以后,微型计算机在国内市场上大量出现。
这一时期,多数企业和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的理解,是设计一个专门的账务处理程序,模拟替代手工记账算账,利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会计账务。
模拟手工记账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开发企业自身的“账务处理系统”。
这一时期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实质上是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高级的计算工具用于会计领域;系统开发的目标是使会计人员摆脱手工账务处理过程中繁杂易错的重复劳动。
但在其应用过程中还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容易造成电算化会计数据资源的浪费,也无法实现会计电算化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有效融合。
为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财政部于l989年底和1990年7月先后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和《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两个文件,确定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开始将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统合、扩展为全面电算化。
第章会计电算化概论PPT课件
![第章会计电算化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c4867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b.png)
会计电算化
1.1.4 会计电算化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任务是:促进会计核算及管理水平的进 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任务包括: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加 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建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并完成会计的各 项工作。
会计电算化工作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的主 要任务是对全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推广和管理等工作, 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微观方面即基层单位的会计 电算化工作,主要任务是组织本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包 括本单位制订规划、系统开发与改进、制度建设、运行管理等 等。
第1章 会计电算化概论
会计电算化
1.1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1.1 会计电算化的涵义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 应用到会计业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 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 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 学和会计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在经济管理诸领域中处于 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正在起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 走向现代化的作用。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 革命,它不仅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 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4
会计电算化
1.2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计算机计算 工资,开创了利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的新纪元。
5
1.3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情况
会计电算化
1979年,财政部拨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500万元专款, 从东德进口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试点工作,这是我 国第一个企业管理方面大规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可以说 也是我国电子计算机应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论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d822e476bec0975f565e296.png)
1。
会计电算化概论【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会计电算化有一个初步认识。
了解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与手工会计有什么关系,它对我们会计人员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使学生能够读懂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文献和资料,能够理解一些关于会计电算化知识方面的比较前沿的概念和术语,为学好以后章节打下基础。
【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阶段以及会计电算化和手工会计的比较。
1。
1 会计电算化的形成与发展1.1。
1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人的一生是极其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闲暇和娱乐,而把更少的时间用于工作和谋生,则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正是在这种梦想的激情推动下才不断迎来了科技的发展。
会计工作是极其繁重的,从记账凭证到汇总记账凭证、再到明细账、日记账、总账再到报表、报表分析,其中有很多工作都是重复的、机械的和无效的劳动,如何摆脱这种“文山数海”般无效劳动,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协助领导分析、判断和决策,则是一代又一代会计人员心中的梦想,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大量应用,是否可以让计算机来完成这些大量重复的工作呢?这一聪明的想法迎来了会计电算化的曙光。
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职工薪金,引起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变革,开创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纪元.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当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预测和会计决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起步比较晚,1979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大规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的第一个里程碑.1981年8月,在财政部、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第1章会计电算化概论
![第1章会计电算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8634cc0856a561252d36f6b.png)
2019/2/11
会计电算化
17
这一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从局部单项数据 处理,逐步扩展到建成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实 现了从应用初期手工操作与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 并行,发展到甩掉手工账本,完全依靠计算机有 效运行,代替手工完成记账、算账和报账任务; 从应用初期主要用来处理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数据, 满足基层单位经济管理上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到 用软盘或线路传输报送会计报表,用计算机逐级 汇总上报会计报表;从计算机在会计中的自行开 发、自己使用,发展到由专业公司的开发通用化、 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 2019/2/11 18 会计电算化
2019/2/11 会计电算化 19
四、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向“管理一体化”方向扩展 单位会计电算化与行业会计电算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软件技术与管理组织措施日趋结合 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与管理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会计软件技术发展趋势 与手工会计制度溶合为一体的电算化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将 全面形成 计算机审计将由绕过计算机审计向穿透计算机审计发展
2019/2/11
会计电算化
4
2、会计电算化 指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 ,用计算机来辅助会计核算和管理,通过会计软 件指挥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的会 计工作 3、数据与信息
2019/2/11
会计电算化
5
会计信息处理的特点: 1、数据来源广,信息处理量大 2、数据关系复杂 3、综合性强 4、规范性要求严格 5、准确性要求高 6、可追朔性及可验证性强 7、周期性重复,及时性要求高 8、会计信息层次多
计算机处理
数据速度快
计算机计算
准确、处理 数据量大
计算机对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概论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5437043be1e650e52ea9940.png)
会计电算化概论一、会计电算化的由来与演变:(一)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和行政事业的单位,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完整,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各项活动都体现为对信息的某种作用,构成一个有秩序的数据处理和信息生成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处理任务,所有部分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服务于一个统一的目标,形成一个会计活动的有机整体---会计系统,在会计领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手工会计数据处理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二)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高速进行大量计算和数据处理工作的电子设备.它主要由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等几部分硬件组成,在计算机软件的指挥下它能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从而求解各种问题.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CA"问世,实现了本世纪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在此以后,计算机在航空航天,工业,农业,生物,医学,教育,经济等领域迅速得到广泛应用。
(三)会计电算化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利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职工薪金的的举动,引起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变革,开创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纪元.1979年,创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大规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的一个里程碑.1981年8月,在财政部,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应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者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处理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变化不仅形象到会计实务,也对某些传统的会计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概论
![会计电算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0be93c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d.png)
1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会主席徐少春,在2008年3月金蝶主办的“颠覆与创新2008在线会计服务模式高峰论坛”上说,在香港发现并收购了“在线会计”这样一个网站和平台 。-----友商网
2
友商网,将为全国1500万会计人员,提供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工作与学习。他们彼此联系、彼此协作、彼此学习。比如说记帐、算帐和报帐,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生活。
01
02
SAP既是公司名称,又是其产品——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软件名称。
SAP起源于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
SAP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全球领先的协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 SAP是目前全世界排名第一的ERP软件。
第1章 会计电算化及信息化系统
第一讲: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及发展 第二讲:会计信息系统 第三讲: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文件
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三层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会计业务中的应用,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正在起着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
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而改用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且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服务提供商会全权管理和维护软件。
(论坛的主题是“颠覆与创新”)
2008年3月28日,由金蝶移动互联公司主办的“2008在线会计服务模式高峰论坛”在北京亚洲大酒店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