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论文 修改
直流电机毕业论文

图2.2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图
对图2.1所示的直流电机,如果去掉原动机,并给两个电刷加上直流电源,如上图(a)所示,则有直流电流从电刷A流入,经过线圈abcd,从电刷B流出,根据电磁力定律,载流导体ab和cd收到电磁力的作用,其方向可由左手定则判定,两段导体受到的力形成了一个转矩,使得转子逆时针转动。如果转子转到如上图(b)所示的位置,电刷A和换向片2接触,电刷B和换向片1接触,直流电流从电刷A流入,在线圈中的流动方向是dcba,从电刷B流出。
模糊控制不要求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且适应性强,为了克服常规数字直流调速装置的缺点,可将模糊控制与PID调节器结合,形成fuzzy-PID复合控制方案,设计能在负载、模型参数的大范围变化以及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下均可以满足控制稳定转速精度要求的直流电机控制器。[5]
2直流电机的运行原理
2.1直流电机的结构
图2.1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图
对于直流调速系统转速控制的要求有稳速、调速、加速或减速三个方面,而在工业生产中对于后两个要求已程应用中稳速指标却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稳速要求即以一定的精度在所需要的转速稳定运行,在各种干扰不允许有过大的转速波动。
稳速很难达到要求原因在于数字直流调速装置中的PID调节器对被控对象及其负载参数变化适应能力差。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很容易得到,这使得经典控制理论在己知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才能进行设计的前提得到满足,大部分数字直流调速控制器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然而,在实际的传动系统中,电机本身的参数和拖动负载的参数并不如模型那样一成不变,尤其对于中小型电机,在某些应用场合随工况而变化;同时,直流电机本身是一个非线性的被控对象,许多拖动负载含有弹性或间隙等被控对象的参数变化与非线性特性,使得线性常参数PID调节器顾此失彼,不能使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设计时的性能指标,往往使得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差,特别是对于模型参数大范围变化且具有较强非线性环节的系统,常规PID调节器难以满足高精度、快响应的控制要求,常常不能有效克服负载、模型参数的大范围变化以及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在工程上,这种控制器就很有可能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如:轧钢工业同轴控制系统、回转窑传动装置、轧辊磨床拖板电控系统等都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转速要求,而生产负载参数却是随着工况变化的。[7]
【毕业论文】基于DSP直流电机调速毕业论文

【关键字】毕业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和微处理的推出,以及精确的电机模型和各种先进的控制策略的提出,极大的促进了电机控制的发展,使得精度高、调速范围宽、控制性能好的电机控制系统的实现成为了可能。
本文以直流电动机为被控对象,以TMS320C5402为处理器,设计了直流调速系统的主电路,完成了调制程序的编写。
并且设计了显示电路,完成了数据向主控制芯片的传送,实现了数据的交流。
采用了一种基于DSP芯片TMS320C54的PWM波形产生方法,用这种方法获得的PWM 信号的稳定性和精确姓优于用模拟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产生的PWM信号。
并介绍了PWM 原理及其在DSPTMS3205402芯片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DSP)控制器PID算法PWM波AbstractIn the recent years, with the appearance of the new power electron apparatus and microprocessor,the accurate asynchronous motor model and all kinds of advanced theories that have resul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tor control. The motor controller which haves high accuracy and control performance, wide speed regulating range can be possibly realized.In this paper direct current motor is the controlled object and is used TMS5402 as the Processor,the design of the main direct circuit, complete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odulation procedures. And the design of the display circuit, completed the data to the main control chip transmission of data exchange.Introduced a micro controller-based TMS54 PWM waveform generator, This method was used PWM signal stability and accuracy better than analog circuits and the ASIC PWM signal. PWM also introduced in TMS54 principle at the co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applications.Key words Didital Signal Processor(DSP) controller PID algorithmPulse Width Modulation目录引言DSP芯片,也称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一种特别适合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运算的微处理器,其主要应用是实时快速地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无刷直流电机论文(刘志强)

【摘要】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是随着电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电机。
它是在有刷直流电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由于无刷直流电动机既具备交流电动机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又具备直流电动机的运行效率高、无励磁损耗以及调速性能好等诸多特点, 因此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以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为控制对象,应用DSP为微处理器进行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是具有数字化特点的电动机控制系统,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与相关模拟电路的组合,成功地实现了对电机控制的数字化处理。
经过实验表明控制系统满足了无刷直流电动机高性能伺服控制所需参数的准确性与实时性要求。
系统硬件采用以TMS320LF2407为处理器;逆变器采用以IGBT构成的全桥电路,并采用光耦3140对其驱动;设计了硬件互锁电路,在硬件上防止逆变器的上桥臂与下桥臂的直通;同时设计了必要的保护电路(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保护电路)。
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采取了很多EMC措施,采用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分两块PCB板的设计方法,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整个控制系统软件将采用主程序、服务子程序和中断子程序所组成。
主程序完成芯片初始化、变量的初始化等。
服务子程序完成A/D转换、键盘扫描、数字PI控制、软件换相、PWM产生等。
【关键词】无刷直流电动机DSP数字化处理伺服控制【Abstract】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 is a new type motor which developed on base of Direct Current Motor due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 power electronics 、motor control technology and microprocessor . Because this type of motor not only have the merit of the AC induction motor for simple structure、reliable operation and easy upholding but also have the merit of the Direct Current Motor for high performance、no lose and easy control.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t has draw lots of attention of the researchers in this field in resent years.The design use 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 as an object, completing the design of high performance control system of BLDC based on DSP. The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gital motor control ,Via assembled DSP and analogue circuit accomplishing the digital control of motor. Experimentation indicates the system fulfill the demand of veracity and real time for the high performance servo control system of BLDCThe hardware of the system use the TMS320LF2407 as the microprocessor; the converters is made of the IGBT to form the bridge circuit and the drive circuit is made of the optocouple. In order to avoid the direct shoot of the bridge the design also consider the protection of it and the protection circuit is offeredin the design. Many EMC method is adopted throughout the design of hardware.The C program is offered here .The structure of the software of the whole design is made of the main program、subprogram and interrupt program . main program finish the initiation of the chip and variable of the program. The interrupt program and subprogram finished the tasks of A/D transform、the scan of the keyboard 、digital PI control、the converting of the phase and PWM generating edc .【Key Words】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DSPdigital control of motorservo control system目录第1章绪论-5-1.1 引言 (5)1.2无刷直流电动机国内外研究概况 (6)1.3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组成环节 (8)1.4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0)1.5 磁极位置信号的检测 (10)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直流无刷电动机原理及应用论文

直流无刷电动机原理及应用论文直流无刷电动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是一种基于电子通断器件控制电机旋转方向和速度的电动机。
相比于传统的直流有刷电动机,BLDC电动机具有更高的效率、更长的寿命、更低的噪音和更高的可靠性等优势,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BLDC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首先,BLDC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BLDC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上包含若干个线圈,并按照一定的序列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三相对称的定子线圈组。
转子上则安装有永磁体,在齿轮上切割一定数量的磁极,使得转子上每个磁极的极性均相邻两个相同。
当BLDC电动机通电时,通过外部电子通断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控制定子线圈的通断,从而形成一个旋转的磁场。
转子上的磁极受到这个旋转的磁场作用,从而顺应旋转运动,带动负载旋转。
BLDC电动机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家用电器中,BLDC电动机被广泛应用于洗衣机、空调、冰箱等领域。
由于BLDC电动机具有高效、低噪音的特点,使得家用电器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其次,在汽车领域,BLDC电动机被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中。
BLDC 电动机通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车辆的驱动,提高了汽车的能源利用率和环境友好性。
再次,在工业生产中,BLDC电动机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BLDC电动机具有高效、精准的控制性能,提高了工业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最后,在航空航天工程中,BLDC电动机被应用于航空器、卫星等航天器件中。
BLDC电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等特点,适用于空间有限的环境。
当然,BLDC电动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发展方向。
首先,电子通断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对BLDC电动机的工作效果至关重要。
当前,有关电子通断器件的研发和改进仍然是一个热门领域,需要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和可靠性。
其次,BLDC电动机的功率密度和散热问题也需要解决。
随着电动车等领域对BLDC电动机功率需求的增加,如何在减小体积的同时提升功率密度和散热效果,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参考论文

毕业论文基于51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设计所在学院专业名称年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控制PWM信号从而实现对直流电机转速进行控制的方法。
本文中采用了三极管组成了PWM信号的驱动系统,并且对PWM信号的原理、产生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软件编程对PWM信号占空比进行调节,从而控制其输入信号波形等均作了详细的阐述。
另外,本系统中使用了霍尔元件对直流电机的转速进行测量,经过处理后,将测量值送到液晶显示出来。
关键词:PWM信号,霍尔元件,液晶显示,直流电动机I目录目录 (III)1 引言 (1)1.1 课题背景 (1)1.1.2 开发背景 (1)1.1.3 选题意义 (2)1.2 研究方法及调速原理 (2)1.2.1 直流调速系统实现方式 (4)1.2.2 控制程序的设计 (5)2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6)2.1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及单片机系统的设计 (6)2.2 STC89C51单片机简介 (6)2.2.1 STC89C51单片机的组成 (6)2.2.2 CPU及部分部件的作用和功能 (7)2.2.3 STC89C51单片机引脚图 (8)2.2.4 STC89C51引脚功能 (8)3 PWM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11)3.1 PWM的基本原理 (11)3.2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分析 (11)3.3 H桥的驱动电路设计方案 (12)5 主电路设计 (14)5.1 单片机最小系统 (14)5.2 液晶电路 (14)5.2.1 LCD 1602功能介绍 (15)5.2.2 LCD 1602性能参数 (16)5.2.3 LCD 1602与单片机连接 (18)5.2.4 LCD 1602的显示与控制命令 (19)5.3 按键电路 (20)5.4 霍尔元件电路 (21)III5.4.1 A3144霍尔开关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说明 (22)5.4.2 霍尔传感器测量原理 (23)6 系统功能调试 (24)总结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IV1 引言1.1 课题背景开发背景在现代电子产品中,自动控制系统,电子仪器设备、家用电器、电子玩具等等方面,直流电机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直流电机调速论文

直流电机调速论文1、课题背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机调速系统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电机调速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长期以来,直流电机被广泛应用于调速系统中,而且一直在调速领域占居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直流电机不仅调速方便,而且在磁场一定的条件下,转速和电枢电压成正比,转矩容易被控制;同时具有良好的起动性能,能较平滑和经济地调节速度。
因此采用直流电机调速可以得到良好的动态特性。
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优良的起、制动性能,宜与在广泛范围内平滑调速。
在轧钢机、矿井卷机、挖掘机、金属切削机床、造纸机、高层电梯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交流调速系统发展很快,然而直流控制系统毕竟在理论上和在时间上都比较成熟,而且从反馈闭环控制的角度来看,它又是交流系统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优于交流调速系统。
因此,直流调速系统一直在调速系统领域内占重要位置。
2、课题功能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设计一个直流电机的驱动电路,在给定速度后,当负载变化时,速度是稳定的,构建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
本论文介绍了基于ATmega16单片机来实现最优PID控制的直流脉冲(PWM)调速系统,并且详细论述了该系统的控制方法、结构、参数设计、程序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该系统结构简单,调速性能好,性能价格比高,真正实现了直流调速系统的高精度控制。
3、系统设计3.1设计要求设计一个直流电机的驱动电路,在给定速度后,当负载变化时,速度是稳定的,构建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
3.2总体设计方案3.2.1设计思路题目要求设计一个直流电机的驱动电路,系统可以分为控制部分和显示部分。
设计中采用A Tmega16芯片为主控制核心,行列式键盘为控制部分,显示部分采用液晶LCM1602显示。
通过单片机软件产生PWM波来控制电机,经过测速电路和PID算法,实现电机速度的实时测量反馈和调节。
3.2.2方案论证与设计1、系统控制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采用MCS-51系列的单片机和专用的PWM芯片及外部D/A转换电路,同时结合PID算法实现实时控制。
直流电动机毕业论文

第一章直流电动机简介1.1直流电动机的发展近三十年来针对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研究,归根到底是在寻找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方法,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必将以其宽调速、小体积、高效率和稳态转速误差小等特点在调速领域显现优势。
无刷直流电动机是在有刷直流电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渊源关系从其名称中就可以看出来。
有刷直流电动机从19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以其优良的转矩控制特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在运动控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有机械接触电刷-换向器一直是电流电机的一个致命弱点,它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限制了其在很多场合中的使用。
为了取代有刷直流电动机的机械换向装置,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早在1917年,Bolgior就提出了用整流管代替有刷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电刷,从而诞生了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思想。
无刷直流电机因为具有直流有刷电机的特性,同时也是频率变化的装置,所以又名直流变频,国际通用名词为BLDC.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转效率,低速转矩,转速精度等都比任何控制技术的变频器还要好,所以值得业界关注.本产品已经生产超过55kW,可设计到400kW,可以解决产业界节电与高性能驱动的需求。
我国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研究起步较晚。
1987年,在北京举办的联邦德国金属加工设备展览会上,SIEMENS和BOSCH两公司展出了永磁自同步伺服系统和驱动器,引起了国内有关学者的广泛注意,自此国内掀起了研制开发和技术引进的热潮。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国内已有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系列产品,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1.2直流电机的结构直流电机的结构应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
直流电机运行时静止不动的部分称为定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磁场,由机座、主磁极、换向极、端盖、轴承和电刷装置等组成。
运行时转动的部分称为转子,其主要作用是产生电磁转矩和感应电动势,是直流电机进行能量转换的枢纽,所以通常又称为电枢,由转轴、电枢铁心、电枢绕阻、换向器和风扇等组成。
毕业论文-直流电机控制

Tem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
图 2.3 表示了直流电机的不同的机械特性,其中曲线○1 和○2 表示了在不
同的控制电压下电机的不同的机械特性,他们是一组平行线,随着控制电压
的升高曲线族往右平移;曲线○2 和○3 表示了不同硬度的机械特性,它表明
电机的转速受负载转矩变化的影响,曲线下倾的越快,表明其硬度越小,相 应的电机转速受负载转矩变化的影响越大。一般来说,在自控系统中都希望
件的导通与关断的时间进行控制,控制占空比 α (在一个周期里,开关管导
通的时间与周期的比值)的大小,使得直流电机两端的电压平均值改变,从 而达到对直流电机的调速的目的。
对于软件设计方面,将会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整个控制系统的软件程 序简洁明了。对直流电机调速的控制算法采用增量式 PID 算法,只需知道几 个偏差值就能很好的对直流电机进行调速控制。
直流电机总体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定子(静止部分)和转子(旋转部分)。
6
定子由定子铁心、励磁绕组或永磁体、机壳、端盖和电刷装置等组成。转子 由电枢铁心、电枢绕组、转向器、轴、风扇等组成,其中风扇是用来改善冷 却条件的。一般的小型电机的轴是通过滚动轴承支承在两端的短盖上的。直 流电机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如图 2.2 所示。
1.3 单片机的发展及应用
1.3.1 单片机的发展及特点
单片机(Single-Chip-Microcomputer)又称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其最基本的结构是将 CPU 和计算机外围功能单元,如存储器、I/O 口、定时 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构成的。虽然单片机只是一个小芯 片,但无论从组成还是从功能上看,它都具备了微机系统的特征。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以单片机位控制核心,加上必要的直流电机的控制 电路,组成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主要完成几部分的工作:一是 对控制系统的硬件进行设计;二是对控制系统进行软件程序设计;三是进行 整体的调试。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智能pid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摘要由于变频技术的出现,交流调速一直冲击直流调速,但综观全局,尤其是我国在此领域的现状,再加上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的出现,提高了直流调速系统的精度及可靠性,直流调速仍将处于重要地位。
对于直流调速系统转速控制的要求有稳速、调速、加速或减速三个方面,而在工业生产中对于后两个要求已能很好地实现,但工程应用中稳速指标却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稳速要求即以一定的精度在所需要的转速上稳定运行,在各种干扰下不允许有过大的转速波动。
稳速很难达到要求原因在于数字直流调速装置中的PID调节器对被控对象及其负载参数变化自适应能力差。
模糊控制不要求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且适应性强,为了克服常规数字直流调速装置的缺点,本文将模糊控制与PID调节器结合,着手fuzzy-PID复合控制方案理论研究和硬件的实现,设计出相关控制方案的直流调速系统,该方案以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单元,合适的驱动电路和一些外围电路构成硬件系统;以参数模糊自整定PID为控制策略。
本文对于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包括电机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的设计等,以及软件的控制思想和编程方法。
本系统的设计顺应了目前国外直流调速朝着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了单片机的优点,使得通用性得到了提高。
经过理论分析和设计此控制器的各项性能指标优于模糊控制器和常规PID 控制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关键词:模糊控制;直流调速;稳态性能;单片机AbstractAfter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ology appeared,AC speed regulation method had always impacted DC Speed Regulation,but Generally speaking,especially the status in our country,in addition to digital DC Speed Regulation emerged,it improving the precision and the reliability in DC Speed Regulation System.DC Speed Regulation was also in the important status.Speed stability、speed ratio、acceleration、deceleration are the four factors in DC Speed Regulation System,the last two factors already reached well in industry application.But the Stability index does not match the desired purpose.Stability index is that the DC motor running in the precision range on desired speed,even if the system has uncertain disturbance.It is hard to realize because of adaptiveability digital DC Speed Regulation device is not enough when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load parameters change unpredictably.Fuzzy control does not need precision mathematic model to conquer the shortcoming in routine digital DC Speed Regulation.We can combine with the PID adjuster and fuzzy control,focusing on theory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fuzzy-PID compound control scheme,design relevant DC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was designed in the dissertation.This scheme is based on the core of AT89C51 single chip,appropriate driver circuit and some peripheral circuits,Fuzzy Self-tuning PID is the control strategy,This dissertation also introduce the pla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including DC motor control module、driver module、examine circuit and so on in detail,if explained the method of control and the thought of software,this system got used to the trend of digital power in the international,used the single micro—computer fully,and improveed the general use of the power.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design showed that all performance indexes of Parameter Self-Adjusting Fuzzy Logic PID Controller was in advance of those of the simple fuzzy controller and the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ler.Especially,the adaptive fuzzy controller is robust.Keywords:fuzzy logic control(FLC);DC Speed Regulation;stability performance;Single micro-computer目 录摘 要 .................................................................................................................................................I Abstract ......................................................................................................................................... II 目 录 ............................................................................................................................................ I II第一章 绪论 (1)1.1 序言 (1)1.2 PID 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3 模糊控制的发展状况 (2)模糊控制的发展过程 (2)模糊控制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3)1.4 直流调速系统的发展概况 (4)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5)第二章 直流调速系统的理论分析 (6)2.1 控制理论在调速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6)调速系统性能指标 (6)直流调速常用的方法 (7)2.2 传统直流调速系统中调节器参数的计算 (9)设计指标及要求 (9)固有、预置参数计算 (9)电流调节器参数计算 (10)转速调节器参数 (10)2.3 数字PID 调节器的原理及应用 (12)2.4 数字PID 控制器的算法实现 (14)第三章 模糊PID 控制算法设计 (16)3.1 模糊控制的原理 (16)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 (16)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16)模糊控制在实际中的适用性 (17)3.1.4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17)3.2直流调速系统模糊PID 控制结构设计 .......................................................................... 18 被控过程对参数P K 、I K 、D K 的自整定要求 (19)3.3模糊自整定PID 参数控器设计 (20)确定控制器的输入、输出语言变量 (20)3.3.2确定各语言变量论域,在其论域上定义模糊量 .............................................. 21 确定P K 、I K 、D K 的调节规则 .. (21)模糊推理和模糊运算 (22)第四章 调速系统硬件设计 (24)4.1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24)4.2 主电路设计 (24)4.3 整流电力二极管参数的确定 (25)4.4 IGBT 的选择 (26)4.5 IGBT 驱动电路的设计 (26)IGBT 驱动电路的一般要求 (26)IGBT 的专用驱动集成电路 (26)4.6 泵升电压的抑制 (28)4.7 电流反馈信号检测装置设计 (29)概述 (29)4.7.2 电流检测装置的设计 (30)4.8转速检测环节及其与单片机接口电路的设计 (30)4.9 模拟量给定电流、转速反馈量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32)4.10 键盘与显示接口电路 (32)第五章系统软件设计 (34)5.1主程序 (34)5.2 A/D转换设计 (35)5.3键盘与显示子程序设计 (36)5.4模糊PID控制流程设计 (37)结论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2)第一章绪论1.1 序言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几乎无处不使用电力传动装置,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产量的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生产机械要求能实现自动调速。
毕业设计论文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

毕业设计论文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
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是目前电动车领域中最主流的电机类型之一、它
采用无刷直流电机技术,具有高效率、高性能和低噪音等优点。
本文将从
原理、结构、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综述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的相关内容。
一、无刷直流电机的原理
无刷直流电机是一种基于电磁学原理工作的电机。
它采用永磁体在转
子上形成永磁场,驱动定子上的绕组与永磁场之间相互作用,实现电能转
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二、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
无刷直流电机主要由转子、定子和控制系统组成。
转子部分包括轴、
永磁体和换向器;定子部分包括绕组和磁铁;控制系统负责监控电机的运
行状态和控制电机的转速。
三、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
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主要通过控制系统中的换向器来实现。
换向器根
据转子位置和速度信号,调整绕组通电顺序,使电机保持平稳运行。
同时,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调整电压和电流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四、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
无刷直流电机广泛应用于电动车领域。
它具有高效率、高性能和低噪
音等优点,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输出。
同时,无刷直流电机还具有较
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功率密度,适用于多种电动车型。
总结起来,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是一种高效、高性能的电机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刷直流电机将继续在电动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毕业论文--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摘要无刷直流电动机是在有刷直流电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阶段,虽然各种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在传动应用中占主导地位,但无刷直流电动机正受到普遍的关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生产、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家用电器、工业机器人等设备都越来越趋向于高效率化、小型化及高智能化,作为执行元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机必须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也因此而迅速增长。
本设计是把无刷直流电动机作为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的驱动电机,以PIC16F72单片机为控制电路,单片机采集比较电平及电机霍尔反馈信号,通过软件编程控制无刷直流电动机。
关键词无刷直流电动机单片机霍尔位置传感器AbstractBrushless DC motor in a brush DC motor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At this stage, although exchanges of all kinds of DC motors and motor driv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ominant, but brushless DC motor is under common concern。
Since the 1990s,as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and modernize p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office automation, household appliances, industrial robots and other equipment are increasingly tend to be high efficiency,small size and high intelligence,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motor must have a high accuracy, speed, high efficiency, brushless DC motor and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is also growing rapidly.This design is the brushless DC motor as the electric bicycle motor—driven control system, PIC16F72 microcontroller for control circuit, SCM collection and comparison—level electrical signal Hall feedback, software programming through brushless DC motor control . Key words bldcm the single chip processor hall position sensor 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概述 (1)1。
kW直流电动机不可逆调速系统毕业论文

可编辑修改1.1kW直流电动机不可逆调速系统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精品文档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直流电机调速论文

一、总体方案设计 (2)二、方案论证与比较 (3)2.1 PWM电路选择 (3)2.2检测装置电路的选择与实现方案 (4)三、PWM控制电路设计 (6)3.1锯齿波发生器 (6)3.2 转速检测电路 (8)3.3 电机驱动电路和正反转向切换电路 (9)四、软硬件调试 (11)4.1硬件调试 (11)4.2软件调试 (11)4.3软硬件结合调试 (11)五、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12)六、使用说明 (13)七、结论 (13)八、参考文献 (13)附录一系统设计原理图 (14)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直流电机是经常用到的,然而直流电机转速的智能控制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为此我们从器件原理入手,着重从硬件电路着手,我们设计了数字式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它包括控制器、脉宽调制系统、转速检测装置、显示、按键等环节。
我们采了AT89C52单片机作为中心控制器,由光电传感器作频率检测装置,脉宽采用D/A—MAX5441来进行调制,近而控制电机转速。
真正实现可变脉宽控制电机转速,达到了工程指标,也实现了电机的智能控制。
关键词:单片机光电传感器PWM调制直流电机一、总体方案设计:数字式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设计有控制器、PWM驱动器、转速检测电路、按键设定、显示输出五部分。
PWM驱动器、转速检测电路、按键设定、显示输出都是由控制器控制实施的。
总体框图1-1所示:图1-1电机转速是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产生触发脉冲经过触发器分频触发单片机中断计数,经定时计数得到标准计数值,由单片机对数据的计算、处理,建立了时间和脉冲的关系式,得到每分中电机的转速。
将转速与给定转速作差得到偏差量,再由PID进行调节,使转速趋近给定转速实现控制。
电机的速控是通过PWM方式控制的。
PWM是由三角波发生电路、比较器、反馈电路。
反馈是由单片机输入偏差量给高速的DA,由DA输出反馈值作用PWM中达到闭环反馈控制。
电机是由集成H桥芯片驱动,为了防止电压的扰动控制中增,加了π型滤波电路平直电流。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毕设论文

目录1 前言............................................................................................................... - 1 -1.1 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 - 1 -1.2 无刷直流电机的优越性..................................................................... - 1 -1.3 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 - 2 -1.4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 - 2 -2 无刷直流电机的原理................................................................................... - 4 -2.1 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组成..................................................... - 4 -2.2 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 5 -2.3 无刷直流电动机本体......................................................................... - 6 -2.3.1 电动机定子............................................................................... - 6 -2.3.2 电动机转子............................................................................... - 7 -2.3.3 有关电机本体设计的问题....................................................... - 8 -3 转子位置检测............................................................................................... - 9 -3.1 位置传感器检测法............................................................................. - 9 -3.2 无位置传感器检测法....................................................................... - 10 -4 系统方案设计............................................................................................. - 12 -4.1 系统设计要求................................................................................... - 12 -4.1.1 系统总体框架......................................................................... - 12 -4.2 主电路供电方案选择....................................................................... - 12 -4.3 无刷直流电机电子换相器............................................................... - 14 -4.3.1 三相半控电路......................................................................... - 14 -4.3.2 三相全控电路......................................................................... - 15 -4.4 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 - 16 -4.5 逆变电路的选择............................................................................... - 18 -4.6 基于MC33035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 19 -4.6.1 MC33035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芯片...................................... - 19 -4.6.2 基于MC33035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 ................ - 20 -5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MATLAB仿真................................................... - 23 -5.1 电源、逆变桥和无刷直流电机模型............................................... - 24 -5.2 换相逻辑控制模块........................................................................... - 25 -5.3 PWM调制技术.................................................................................... - 30 -5.3.1 等脉宽PWM法......................................................................... - 32 -5.3.2 SPWM(Sinusoidal PWM)法..................................................... - 32 -5.4 控制器和控制电平转换及PWM发生环节设计............................... - 32 -5.5 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的输出及结果分析................................... - 34 -5.5.1 起动,阶跃负载仿真............................................................. - 34 -5.5.2 可逆调速仿真......................................................................... - 36 -6 总结和体会................................................................................................. - 38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1前言直流无刷电机,无机械刷和换向器的直流电机,也被称为无换向器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机转速控制器毕业论文

当今,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直流驱动控制作为电气传动的主流在现代化生产中起着主要作用。
长期以来,直流电机因其转速调节比较灵活,方法简单,易于大范围平滑调速,控制性能好等特点,一直在传动领域占有统治地位。
它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工厂化设备中。
随着现代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个行业对直流电机的需求愈益增大,并对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研究并制造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设计通过PWM方式控制直流电机调速,采用了C语言来控制单片机产生PWM 信号,将信号输入L298N芯片驱动电机,通过改变输入电压的占空比,从而实现直流电机速度的控制。
论文针对所设计的控制方案对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作了详细论述。
硬件部分先作了整体设计,然后介绍了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硬件构成,对调速电路、检测电路、显示电路等作了详细阐述;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论述了软件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实现了对直流电机的快速启动和停止,电机转速的设置、调控和显示功能。
利用AT89S51芯片进行低成本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够简化系统构成、降低系统成本、增强系统性能、满足更多应用场合的需要。
关键词:单片机;PWM;直流电机;转速控制1 / 44Nowadays,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greatly developed in all walks of life. As the dominant part of electric drive, direct current (DC) contr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production. For a long time, DC motors hold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ransmission fiel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re flexible and simple speed adjustment, smoothly timing in a large scale, and good control performance. DC motors are widely used in factory equipment of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industrial robot, etc. With the constant expansion of modern production, the demand for DC motors is increased and a higher request is put forward. Thu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and make a high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DC motor control system.The design controls DC motors speed regulation through the method of PWM, uses C language to control the microcontroller and then generates PWM signals. It is to input the signals into L298N drive chip, by using the control method of changing the duty ratio of the input voltage, and then make the DC motor speed control come true.The paper mak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on software and hardware of controlling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designed control system. After a dissertation on the whole design of, hardware structure with AT89S51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is introduced, and then speed control circuit, detection circuit and display circuit are expounded. In the part of software, module idea is adopted, the design idea and method is discussed and setting, start, stop, controlling and display functions of the DC electrical motor rotation parameters are achieved. The design of using AT89S51 chip to do low cost DC electrical motor control system can simplify system structure, reduce system cost, enhanc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meet more application needs.Key words:microcontroller; PWM; DC electrical motor; speed control1 / 44目录引言 (1)1 总体方案设计 (1)1.1任务要求 (1)1.2 方案论证 (1)1.2.1电机调速控制模块的选择方案 (1)1.2.2电机测速模块的选择方案 (2)1.2.3电机转速显示模块的选择方案 (2)1.2.4控制器的选择方案 (3)1.3 总体方案选择 (3)2 硬件电路的设计 (4)2.1 AT89S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4)2.1.1AT89S51单片机芯片简介 (4)2.1.2AT89S51的管脚排列 (4)2.1.3晶振电路 (5)2.1.4复位电路 (5)2.2 转速检测电路 (6)2.2.1霍尔元件3144简介 (7)2.2.2霍尔元件的使用注意事项 (7)2.2.3霍尔元件3144的电路设计 (7)2.3 数码管显示电路 (8)2.3.1数码管简介 (8)2 / 442.3.3数码管显示电路设计 (9)2.4 单片机ISP下载电路 (9)2.5 电机驱动电路 (10)2.5.1L298N芯片简介 (10)2.5.2驱动电路设计 (11)2.5.3保护电路设计 (12)3 电机调速设计 (12)3.1 PWM控制技术 (12)3.1.1PWM简介 (12)3.1.2PWM优点 (13)3.2 电机调速控制 (13)3.2.1调速原理 (13)3.2.2实现方法 (14)4 系统软件设计 (14)4.1 程序设计流程图 (14)4.2 单片机片内定时计数器介绍 (15)4.2.1定时计数器的结构 (15)4.2.2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寄存器TMOD和TCON (15)4.3 片内中断系统简介 (16)4.3.1中断的概念 (16)4.3.2中断控制寄存器IE、IP (17)4.4 数码管显示程序的设计 (18)3 / 444.4.2转速显示实时更新的程序设计 (19)4.5 直流电机启动、停止程序的设计 (20)4.6 电机自动调速程序设计 (21)5 系统调试与数据测试 (23)5.1 系统调试 (23)5.1.1元件焊接与整板测试 (23)5.1.2系统软件调试 (24)5.2 系统实验 (24)5.2.1测试方法 (24)5.2.2测试结果分析 (24)6 结论 (25)谢辞 (26)参考文献 (27)附录 (28)附录一:系统原理图 (28)附录二:系统PCB (28)附录三:程序清单 (29)4 / 445 / 44引言直流电机的定义: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直流电动机)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直流电能(直流发电机)的旋转电机。
无刷直流电机的改进设计与应用

无刷直流电机的改进设计与应用无刷直流电机的改进设计与应用是目前电机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
传统的直流无刷电机,采用细铁芯、小口径电容器和固定极棒,具有低效、高成本和可靠性低等问题,尤其在低功率控制中,必须改进。
目前,行业采用的改进设计与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结构改进。
对于低功率电机,细铁芯不再是必需的,可以使用大型铁心电容器和更大的口径极棒来减少成本。
其次是利用新型控制技术,例如有效的电磁放大技术和电感控制,可以有效的改善电机的效率。
最后是使用新型传感器来提高无刷直流电机的性能,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电机的输入电压、输出功率、温度和振动等参数,从而改善电机的可靠性和精度。
改进设计和应用使无刷直流电机更加经济、可靠和高效,使其在航天、舰船、医疗、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航天领域,无刷直流电机可用于在空间站和卫星上控制和传递信息,实现对服务的自主控制;舰船领域,它可以用来控制海上行驶船艇的速度和方向;在医疗领域,用于控制医疗设备,例如超声诊断、X光机、CT机以及其它介入手术机器人;在汽车领域,可以用来控制汽车的安全系统,包括刹车、转向和安全气囊等;在家用电器领域,无刷直流电机可以用来控制冰箱、洗衣机、空调和风扇等,及时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总之,无刷直流电机的改进设计和应用是提高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可以满足多种行业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无刷直流电机的改进设计和应用是提高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的重要研究课题,大多数行业均有所应用。
改进设计主要是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如铁心电容器、极棒大口径等,以及控制技术改进,如有效电磁放大技术和电感控制,以及传感器改进,如温度、振动等参数检测等来实现,使其成为家用电器、汽车、航天、医疗、舰船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的电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电机论文
一:直流电机的特性:
1、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正电刷、负电刷接上直流电源,电流从正电刷流入,由负电刷流出根据电磁力定律,用左手定则决定电枢线圈将受到顺时针方向的转矩作用,该转矩称为电磁转矩。
当电枢转到一半时,线圈中流过的电流方向也改变了。
所以线圈仍然受到顺时针方向的电磁转矩的作用。
电枢始终保持同一选转方向。
直流电机的电枢实际上是由许多线圈产生的电磁转矩驱动电枢旋转,带动轴上的机械负载。
图1 直流电机模型
图1是一个最简单的直流电机模型。
在一对静止的磁极N和S之间,装设一个可以绕Z-Z'轴而转动的圆柱形铁芯,在它上面装有矩形的线圈abcd。
这个转动的部分通常叫做电枢。
线圈的两端a和d分别接到叫做换向片的两个半圆形铜环1和2上。
换向片1和2之间是彼此绝缘的,它们和电枢装在同一根轴上,可随电枢一起转动。
A和B是两个固定不动的碳质电刷,它们和换向片之间是滑动接触的。
来自直流电源的电流就是通过电刷和换向片流到电枢的线圈里。
图2 换向器在直流电机中的作用
当电刷A和B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接通时,电流从电刷A流入,而从电刷B流出。
这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从a流向b,再从c流向d。
我们知道,载流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电磁力,其方向由左手定则来决定。
当电枢在图2(a)所示的位置时,线圈ab边的电流从a流向b,用cd边的电流从c流向
d,用⊙表示。
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出,ab边受力的方向是从右向左,而cd 边受力的方向是从左向右。
这样,在电枢上就产生了反时针方向的转矩,因此电枢就将沿着反时针方向转动起来。
当电枢转到使线圈的ab边从N极下面进入S极,而cd边从S极下面进入N 极时,与线圈a端联接的换向片1跟电刷B接触,而与线圈d端联接的换向片2跟电刷A接触,如图2(b)所示。
这样,线圈内的电流方向变为从d流向c,再从b流向a,从而保持在N极下面的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因此转矩的方向也不改变,电枢仍然按照原来的反时针方向继续旋转。
由此可以看出,换向片和电刷在直流电机中起着改换电枢线圈中电流方向的作用。
2、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电磁转矩和转速是表征电机机械性能的两个重要物理量,而机械特性正是表征转速和电磁转矩的关系。
当电机的电源电压、励磁电流为常数,电枢回路的电阻不变时,电机转速与电磁转矩的关系曲线称为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图3 电机转速与电磁转矩的关系曲线
二:直流电机的驱动:
1、电枢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电枢绕组在磁场中旋转将感应出电动势。
闭合的电枢绕组通过电刷形成了多个并联支路,任一条并联支路中绕组元件各导体电动势之和即为正、负电刷间的电动势,也就是电枢绕组感应电动势。
支路中各导体在磁场中分布于各个不同的位置上,故各个导体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不同的。
电枢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转速和每极磁通大小。
2、电磁转矩:
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是由载流的电枢导体与气隙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
电磁转矩与每极磁通和电枢电流乘积成正比。
根据左手定则,电磁转矩的方向由每极磁通和电枢电流的方向共同决定。
每极磁通、电枢电流任一方向的改变,电磁转矩的方向随之改变。
此外,电磁转矩对发电机说是制动转矩,而对电动机来说则是驱动转矩。
图4 平均电磁转矩的产生
由图4可以看出,转矩是变化的,除了平均转矩外,还包含着交变转矩。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实际的电动机都是由很多匝线圈组成,并且按照一定的联接方法分布在整个电枢表面上,通常称为电枢绕组。
随着线圈数目的增加,换向片的数目也相应地增多,由许多换向片组合起来的整体叫做换向器。
图5 线路图
图5是电机的线路图,由电源出来的电流所经过的途径是:
蓄电池正极—正极接线柱—滑环电刷—后滑环—换向器正极电刷—电枢绕组—换向器的负极电刷—磁极绕组—前滑环—滑环电刷—负极接线柱—蓄电池负极。
当电流流过电枢及励磁绕组时,二者形成相互作用的磁场,导致磁系统和电枢作相对的旋转。
而磁系统与外轴联接,电枢与内轴联接,因此电动机形成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输出轴.
4、单片机驱动原理:
图6 单片机驱动电路图
该原理图用的是12V电源,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提供的电流有限,虽经过8050放大,也难以达到使电机转动的需求。
可以再加一级放大,用8550即可,如上图。
原来的1K电阻可以适当的减小,680~470欧姆左右即可。
此时,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电机转动。
两个电阻,是进行电流限制,以免烧坏三极管和单片机引脚。
3.3K电阻,是控制8550的基极电流,在1mA左右就基本够用;减小到1K也可,这时,电流就接近5mA了。
1K电阻,是控制8050的基极电流的,减小到470欧姆,基极电流就能达到8~10mA,电流再增大,8050
就会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