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虫育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抗病虫性鉴定
1 田间鉴定 (1)抗病性的田间鉴定 一般在专设病圃中进行。病圃中要均匀 地种植感病材料做诱发行。 田间抗病性鉴定依据的指标既有定性的, 也有定量的。如根据病菌侵染点及周围枯死 反应的有无或强弱、病斑大小、色泽等分为 免疫、高抗、中抗和高感等级别;或根据病 株率、病叶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等区分抗 病性差异。
三 抗病虫性的遗传
1 主效基因遗传
(1)基因的显隐性:在一般情况下,抗病虫性 为显性,感病虫性为隐性。 (2)复等位性:抗性基因常有复等位性,每个 等位基因或抗不同生理小种或具有不同类型效 应。比如,有的是完全抗病,有的是中度抗病。
(3)不同抗病基因间连锁和互作: 同一病害不同抗性基因间的连锁或不同 病害抗性基因间的连锁都有利于培育多抗和 兼抗品种。
2 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作用 (1)抗病虫育种是防治作物病虫害的主要 方法。 (2)比其他防治病害的方法经济有效、简单易 行、效果稳定,而且也没有药剂引起的公害。
目前,抗病育种的主要对象是流行性强
的气传病害,如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水稻
稻瘟病、白叶枯病,玉米大小斑病等;顽固
的土传病害, 如小麦赤霉病、根腐病、全蚀
3 抗病虫性机制
(1)抗病性机制 抗侵入:当病原菌侵入寄主前后,寄主可以 凭借固有的或诱发的组织结构障碍,阻止病原 菌的侵入和侵入后建立寄生关系。 抗扩展:病原菌侵入寄主体内建立寄生关系 后,仍会遇到寄主某些组织结构、生理生化特 性等方面的抑制而难于进一步扩展。 过敏性坏死反应
避病:感病的寄主品种在一定条件下避开病原菌 的侵染而未发病的现象称来自百度文库避病。 包括时间避病和空间避病。
2 按寄主—病原菌的专化性有无分类
(1)垂直抗病性(vertical resistance)
寄主对某些病菌生理小种具有免疫或高抗, 而对另一些生理小种则高度感染。 如果把具有这种抗病性的品种对某一病原 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画成柱形图时,可 以看到各柱顶端高低相差悬殊,所以称作垂直 抗性。
(2)水平抗病性(horizontal resistance)
作物
病原物
环境
作物、病原物及环境之间的关系
4 基因对基因学说 针对寄主方面每一个垂直抗病基因,在病 原菌方面或迟或早也会出现一个相对应的毒性 基因; 毒性基因只能克服其相应的抗性基因, 而产生毒性(致病)效应;在寄主—寄生物体 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相 应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
2 微效多基因遗传
作物的水平抗性或中等程度抗性多为多基 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属于微效多基因遗传。
F2的抗性分离呈连续的正态分布或偏正态 分布,有明显的超亲现象,其抗性程度易受环 境条件的影响。
3 细胞质遗传 又称非染色体遗传,即控制抗性的遗传物 质涉及细胞质中的质体和线粒体,与染色体无 关。 特点:正、反交表现不一样,抗性表现为母本遗 传;抗、感亲本杂交后代自交或与亲本回 交,抗性不发生分离。
第十二章 抗病虫育种
马铃薯晚疫病
小麦条锈病
一 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作用
1 抗病性、抗虫性的概念
(1)抗病性:农作物某品种对某种病害不感染 或感染程度较轻,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受害较 小,可称具有抗病性。
(2)抗虫性:指寄主植物所具有的能抵御或减 轻某些害虫的侵袭或危害的能力。
抗 虫 玉 米
抗 虫 向 日 葵
寄主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应是一致的,对 病原物不同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
若把具有这种抗性的品种对某一病原物不 同小种的抗性反应画成一柱形图时,可看到各 柱顶端相差无几,所以叫做水平抗性 。
相 对 病 指 ( 感 病 性 )
相 对 病 指 ( 感 病 性 )
生理小种
生理小种
垂直抗病性示意图
水平抗病性示意图
(2)生理小种(physiological race) :同一病原菌 可以分化成许多类型,不同类型之间对某一品 种的专化致病性有明显差异,这种根据病原菌 致病性差别划分出的类型,就是生理小种。
(3)致病性的遗传 毒性:单基因隐性遗传 侵袭力:可能是多基因遗传
(4)致病性的变异 a 突变:真菌和病毒中已发现不少新的毒性基因 来自突变。 b 有性杂交:病原真菌小种间、变种间和种间杂 交后基因发生重组。 c 体细胞重组 异核现象和拟性重组 d 适应性变异
病,棉花枯、黄萎病、玉米丝黑穗病,以及
用其它方法很难防治的病害,如小麦红、黄
矮病,马铃薯各种病毒病等。
小麦根腐病
小麦白粉病
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稻瘟病
3 抗病虫育种的特点 抗病虫育种不仅与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 有关,而且与寄生物或有害生物的遗传,作 物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两者对环境 的敏感性等有关。 寄主植物和寄生物之间具有协同进化的 关系。
二 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与机制
1 病原菌致病性及其变异 (1)致病性: a 毒性(virulence) :指的是病原菌能克服某 一专化抗性基因而侵染该品种的特殊能力,是 一种质量性状,又称为专化性致病性。
b 侵袭力(aggressivenese) :指在能够侵染寄主 的前提下,病原菌在寄生生活中的生长繁殖速 率和强度,是一种数量性状,又称非专化性致 病性。
耐病:当某一寄主品种被病原菌侵染,其发病程 度与感病品种相当,产量、籽粒饱满度及其他 农艺性状等不受损害或影响较小。
(2) 抗虫性机制 a 不选择性:某些作物品种本身具有某些形态和生理 等特征特性,表现出对某些害虫具有拒降落、拒取食、 拒产卵和拒栖息等特性。 b 抗生性:某些寄主作物体内含有毒素或抑制剂,或 缺乏昆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特定的营养物质,致 使取食后,其幼龄若虫或幼虫死亡,或发育和繁殖受 到有害影响的特性。 c 耐害性:有些作物品种遭受虫害后,仍能正常生长 发育,在个体或群体水平上均表现出一定的再生或补 偿能力,不致大幅度减产的特性。
2 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
(1)按抗病虫性分类
免疫:某寄主作物群体在任何已知的条件下,从不
受某种特定病原菌浸染危害或某种特定害虫 取食危害特性。 高抗:寄主作物群体受病菌危害很小的特性。 中抗:受病菌危害程度低于该种作物受害平均值。
中感:危害程度等于或大于该种作物受害平均值。
高感:远远高于受害平均值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