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学经典总结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5篇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5篇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观后感。

以下整理的国学经典学习5篇,欢迎阅读参考!国学经典学习(1)在学习第三模块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孔子与儒家思想》《老子与道德经》《唐宋诗词》《红楼梦与红学》等七部国学经典,虽然学习时间不长、断断续续,但觉着收获很多。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证明,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园长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现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两点体会: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身素养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识能够让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

作为园长,我们除了在能力、知识方面外,还应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

一个园长的权威,说到底就是权力+人格。

尽管园长不是官,是教育家,是学者,但是园长要想管理好幼儿园,就要真正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

二、学习国学可以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入则孝,出则弟。

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首先应该具备的品质。

为此,我镇组织了对幼儿进行爱心、孝心教育的活动。

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

首先制定了幼儿文明礼貌、爱心、孝心细则,并发放到家长手中,让孩子在园在家对照执行。

其次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营造孝的文化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与教育相适应的,具有孝文化特色的、富有童趣的室内外环境,形成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氛围。

三是围绕孝心献给父母进行了一系列德育活动。

(1)利用重大节日、生日音乐会等举行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优秀8篇)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优秀8篇)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优秀8篇)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篇一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

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矗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

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

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

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

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

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

《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

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

《论语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

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论语》,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同事中人才济济,读中师出来的她们基本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

而且教学多年的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

原本认为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

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

收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

”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

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

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

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

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比如我教毕业的几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7篇)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7篇)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7篇)国学经典诵读心得1这一阶段,我认真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书中还有关于学习的,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是啊,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

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一,不要转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学问浅薄,见识少,就会被别人耻笑。

我们不能只读死书,还要多增长见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

书中还写了许多历史传说,经典故事:如夜明珠,盘古开天,让我大开眼界。

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让我们在多读、多背中享受这部经典美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吧!再如读《论语》时,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

《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

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

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

我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学习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从反思中提高自己。

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想法。

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尝试,去付诸行动。

《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学习,还教会了我做人。

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国学经典知识点总结大全

国学经典知识点总结大全

国学经典知识点总结大全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之一,他对于国学经典的贡献不可忽视。

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国学经典迅速发展,其中包括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您总结国学经典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国学经典。

一、《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这部经典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1. 仁:《论语》中提到了很多关于仁的内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和友爱之情。

仁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2. 孝:孝敬父母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3. 诚:诚实守信是孔子十分重视的品德之一。

他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不造假,不说假话。

4. 学习态度:《论语》中孔子对于学习态度的要求非常严格。

他强调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断学习进取。

二、《大学》《大学》是一部论述教育的著作,被视为国学经典中的重要一部分。

1. 自我修养:《大学》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才能从根本上塑造一个人。

2. 天人合一:《大学》中提到了天人合一的概念,意味着人要符合天地自然的规律,与之相适应。

3. 知行合一:《大学》中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三、《庄子》《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思想和知识点。

1. 自由自在:庄子倡导人们要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不受外界的干扰。

2. 自然无为:庄子强调了自然无为的理念,认为人应当顺其自然,不要刻意追求功名利禄。

四、《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誉为古代民歌的代表。

其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五常:《诗经》中提到了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

2. 礼仪之道:《诗经》中记录了很多关于礼仪的内容,强调人们应当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保持社会秩序和和谐。

五、《易经》《易经》是一部古老的卜筮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国学经典感悟心得体会(3篇)

读国学经典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国学”这一概念,它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

近年来,随着国潮的兴起,国学经典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作为一名热爱国学的青年,有幸阅读了《论语》、《道德经》、《庄子》等经典著作,从中感悟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处世之道。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作,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治国理念。

通过阅读《论语》,我深刻体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1. 修身:孔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首先要修身养性,做到“仁、义、礼、智、信”五常兼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2. 齐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孔子认为,家庭和谐的关键在于孝道。

我们要尊敬父母,关爱子女,和睦相处,共同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3. 治国:治国之道,首在德。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治国能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要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福祉,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德经》是道家经典之作,老子在其中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

通过阅读《道德经》,我明白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道理。

1. 道法自然:道家认为,宇宙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逆自然而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观察自然,从中汲取智慧,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无为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领导者应该尽量减少干预,让民众自主发展。

在现代社会,我们要学会放下功利心,尊重他人,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共同成长。

三、逍遥自在,顺应时势《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作,庄子在其中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

通过阅读《庄子》,我感悟到了逍遥自在、顺应时势的人生境界。

1. 逍遥自在:庄子提倡“逍遥游”,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国学经典总结报告范文(3篇)

国学经典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国学经典作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深邃的内涵、独特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本文旨在对国学经典进行总结,以期为当代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国学经典概述1. 国学经典的概念国学经典是指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代表性强、传承久远的著作。

这些著作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作品,以及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

2. 国学经典的主要特点(1)思想深邃: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道家追求的道法自然,法家强调的法治等。

(2)道德规范:国学经典强调道德规范,倡导仁爱、忠诚、诚信、孝顺等美德。

(3)文化传承: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三、国学经典的主要内容1. 儒家经典(1)《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2)《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强调仁政、民本等观念。

(3)《大学》、《中庸》:分别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2. 道家经典(1)《道德经》:阐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即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2)《庄子》:描绘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强调顺应自然、逍遥自在。

3. 法家经典(1)《韩非子》:阐述了法家思想,强调法治、权谋、术数等。

4. 墨家经典(1)《墨子》:阐述了墨家思想,强调兼爱、非攻、节用等。

5. 其他经典(1)诗词: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审美情趣。

(2)散文:如《庄子》、《列子》、《世说新语》等,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国学经典的价值与启示1. 培养道德品质国学经典强调道德规范,倡导仁爱、忠诚、诚信、孝顺等美德。

这些美德对于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2. 提升文化素养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

国学经典教育心得体会(通用6篇)

国学经典教育心得体会(通用6篇)

国学经典教育心得体会(通用6篇)国学经典教育心得体会篇1(488字)9月18日,我在青口镇中心小学参加了“赣榆县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中观摩了韦惠华老师执教的《学而不厌》和陈学壮老师执教的《北冥有鱼》的示范课,最后听取了由朱红甫主任主持的讲座。

通过培训学习,我认识到上国学课,意象大于意义,不求字字落实,重在培养兴趣。

教学中,要掌握两条原则:取舍有度,化繁为简;言意兼得,古为今用。

有时一课的教材内容很多,教师要学会取舍,在人文熏陶上有所取舍,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在文言常识上有所取舍,不要面面俱到,帮助孩子们学有所得。

要使我们的国学课更加有效,需注意三个策略:诵读积累(字音、节奏、语气、韵味)、巧用注释(读前、读中、读后)、巧妙链接;处理好四个关系:国学课堂和语文教学的关系、资源拓展和文本解读的关系、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人文熏陶和积累语言的关系。

我们要把国学课程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学习国学要以诵读、阅读为主,要注意学生的基础,要基于学生的体验,对于古今义有差别的字的意思理解要在教学中落实。

醉心于国学,徜徉于经典国学经典教育心得体会篇2(2177字)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重庆市组织了《国学经典和教育》的网络培训,分别从教育和教学两个方面为教师们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将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精髓浸润在现代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指明了一个全新的探索方向。

在这次培训中,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一些思想让我感触颇深。

首先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这个思想。

无法想象,在那竹简为书的时代,当人们每日还在为温饱生计奔波劳碌的时候,孔子竟然能分析和总结出这么深刻的教育思想。

主讲教授在谈到这个思想的时候也是对其赞赏有佳,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即使科技发展如此的今天,这个思想作为教育的根本原则依然没有改变。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孩子们本身的情况实行有差别的教学。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15篇)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15篇)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15篇)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1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长袭宿收,风神凝远,制行峻洁,望而知其为贵介公子”。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心灵之桥。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中国的国学就具备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质。

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智慧的精髓,构成了我们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

“国学”一词,最早出自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及《国学概论》的演讲,它以先秦经典和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恢宏的“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其内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国学智慧涵盖了“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偈语、禅机、二十四史、唐诗、宋词和四大古典名著,它是万亿卷帙的古代文献,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命和世界的理解。

国学体系以“儒”、“释”、“道”三家学问为主干,又分为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和礼仪等支脉,为青少年汲取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渠道。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影响颇深。

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的复兴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作为炎黄子孙。

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让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时常充盈在心田,通过学习国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形成积极向上世界观。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根据国学所倡导的精神指引,“正心”、“修身”、“齐家”,成为一个品质高尚、行为规矩的人,对国家和社会都能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15篇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15篇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15篇《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炎黄子孙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

国学经典则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国人的文化根基,是中华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

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这是儒家最经典的一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人,只有不断地学习,自己才会完善。

在社会不断进步、竞争一天比一天激烈的今天,你不好好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然会被社会淘汰。

“学”要学的精,“学”要学老,学到底。

只有坚持到底才会得到胜利;只有学以致用,为我所用,才算是真正的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师德是师业之魂——教师一定要修好社会公德,坚守职业道德,科学严谨、认真求实;为人坦荡、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先人后己;廉洁奉公,端庄稳重,平易近人;知识丰富、语言生动、仪表整齐、举止文明,以实际行动感召、带动和影响广大学生,要以大爱之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迫别人干;不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更不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出气筒。

因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树立师表形象。

师德是师才之本——“师德养人,师才育人;德才兼备方为社会栋梁。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怎样处事,怎样做人。

师德是师风之根——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笑一颦、一喜一怒都无声无息地影响着学生。

良好的师德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保证我们教育百年树人最重要的根。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2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十篇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十篇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十篇1.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一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结合今年的全国第XX届推普周和河北省的“双推月”活动,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引导学生增进热爱祖国的情感,我镇组织全镇师生进行了以“诵中华经典美文,让书香浸润校园”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

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全体师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了同学们更加积极的背诵经典。

教师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同学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遵纪守则,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同学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进一步提高我镇的经典诵读水平。

本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校是后泥河小学、任各庄小学、新庄子小学。

诵读首先要注意朗诵内容的选择,要选择那些感情比较激烈的,不论是表达悲伤还是兴奋,要能够让人一眼从语句中感受到,这样也好表达些。

其次是个人形象和礼仪问题,衣着要整齐,举止要规范(比方说上下台鞠躬或敬礼),另外,既然是经典朗诵,必然要配上一些人物动作,在做这些动作时一定要注意和文本内容搭的上,而且尽量做得有韵味。

而且在诵读文本之前,是要先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来增加对文字的深透性了解,之后按照文本在韵,情感,轻重,节奏,语气等等诸方面化的诵读出作者的原意,达到文与情内在的和谐统一。

最后是语言表达要能够和文本节奏共起伏,要让人在听不清你讲什么的情况下能感觉到你有情绪的变化,从而以你的这种情绪变化带动听者,其实,坐在下面的观众大多是不知道你具体在讲什么的,只是靠着情绪的起伏在聆听。

用普通话讲,这已成了惯例。

能脱稿尽量脱稿,熟读成诵嘛,另外这样你才好做动作。

2.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二为了推动我校的读经诵典的水平的提高以及活跃校园文化,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全校师生深入体味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国学经典活动总结(通用5篇)

国学经典活动总结(通用5篇)

国学经典活动总结(通用5篇)国学经典活动总结1国学经典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在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丰厚孩子文化底蕴的同时,更能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坝小学于9月举办了“小国学”讲坛活动。

利用课间领着学生一起背诵《三字经》、古诗文;除此以外,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还讲解《水浒传》,平时利用升国旗课间等进行背诵,营造浓厚的氛围,语文老师对《水浒传》进行了讲解,并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了等级评定。

并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1)大型集体诵读:以全校为单位整体展示,如:每周的升旗仪式。

(2)小型集体诵读展演:以班级为单位整体展示,如:每天上课的时候。

(3)读书笔记展示:主要以学生习作为载体,展示读书心得,彰显人文教育。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们在背诵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培养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同学们纷纷表示:愿意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千古美文,做中华少年。

国学经典能够走进校园,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诵读经典活动,我们要长期搞下去。

让学生们学到课外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

更大的收获是懂得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用到行动。

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争作一个合格的接班人的信心。

国学经典活动总结2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浸润儿童美好心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根据本续期我校的工作安排,我校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国学竞赛系列活动,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分学段组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竞赛,丰富了校园文化,活跃了学生的在校生活,提升了学生的国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次活动历时三个月,前期主要为全员准备阶段,我们按照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低年级以国学诵读、字词积累为主,中年级以成语积累、拓展运用为主,高年级以古诗积累、活学活用为主,加强日常的自主积累和班级共读,促进国学诵读氛围的营造,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实全员达标的基础目标。

国学经典的心得与收获

国学经典的心得与收获

国学经典的心得与收获国学经典的心得与收获7篇怎么写国学经典的心得与收获才合适?看看吧。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国学经典的心得与收获,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国学经典的心得与收获(篇1)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珍贵的财宝。

那些流传了成百上千年的经典著作、诗词曲赋、文学名著、名言佳句,如绚烂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观看了中国传统文化诵读节目,感受颇深,经典诵读大赛是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复赛和决赛都实行国学学问和应用题的形式,在全国各地的选手为代表来参赛,已检测当代同学对学问的把握和品德的传承。

经典诵读大赛在启动仪式上,六十名学童集体诵读《x规》,并进行了开笔礼。

经典诵读大赛是以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我爱记诗词、对对碰和美德大考验。

我爱记诗词是在大屏幕上消失1个或2个字,由5名选手分别说出有这些字的诗词,坚持到最终者获胜。

那么多的古诗词流利的从他们的口中说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日里他们要下多少功夫!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相比逊色的多了,以后可得多读而且这个竞赛清楚的体现了我囯同学对诗词的学问的把握状况,也体现了我囯同学的博学多才!对对碰主要是回答“李白”“白居易”“杜甫”等的问题,从而得到三非常、二非常、非常。

最终是美德大考验,导演会给选手们设置不同障碍,观看选手们是否在生活能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三百四十名选手有很多选手没有通过竞赛,很圆满。

经典诵读,是对广阔中学校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传统教育的教材,是弘扬族精神,张扬中华文化的魅力的法宝。

经典诵读,使我们跨越了时空界线,连接起亘古烁今的世族文化精粹,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五千年绚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唱响了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音。

它是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化身。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可以让我们走进一个妙不行言的世界。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
一、选择国学经典的初衷
国学经典一直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因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研究中国传统经典,了解先贤的智慧,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养,同时也为今后的人生道路积累更多的思想营养和人生智慧。
二、学习国学经典的方法与工具
在学习国学经典方面,我主要采取了阅读经典原著、参加国学讲座和讨论会、借助网络资源等多种方法。阅读经典原著可以让我更直接地接触先贤们的原汁原味的思想,而参加讲座和讨论会则可以与他人交流,开阔自己的思维,借助网络资源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经典文献和研究成果。
五、国学经典的价值与当下社会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塑造民族精神、传承文化、弘扬价值观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当下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应该关注国学经典,加强国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认同感。
六、对未来的规划和展望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深入国学经典的研究,并且希望能够将所学到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有思想深度的人。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国学传承和弘扬的活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总结
国学经典学习对我的人生影响深远,它不仅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让我在精神世界得到了滋养。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学习,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国学经典学习的收获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在精神层面受益匪浅。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处世之道,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扰时,这些智慧更能给予我指引和启迪。
四、国学经典对当代生活的启示
国学经典中的智慧思想并不是停留在古代的,它们对于当代生活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比如在工作生活中,国学经典中的“中庸之道”、“格物致知”等思想,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

国学经典诵读培训总结6篇

国学经典诵读培训总结6篇

国学经典诵读培训总结6篇第1篇示例:国学经典诵读培训总结国学经典诵读培训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和诵读经典著作,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国学经典诵读培训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接受这种传统教育,以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文化素养。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后,我对国学经典诵读培训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下面我将对此进行总结和归纳。

国学经典诵读培训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国学经典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在诵读过程中,学生逐渐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形成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理解。

这种理解将对学生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让他们更加洞察生活、珍视人生、正确认识自我。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迷失在物质追求和功利主义中,忽略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国学经典诵读培训可以让学生重新审视人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国学经典诵读培训还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在学生学习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家长们也会逐渐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更加重视对家庭价值观的传承。

学生在诵读中培养出尊重长辈、团结互助的品质,对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起到推动作用。

在当今社会,家庭和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很多人感到孤独和迷茫,国学经典诵读培训可以让人们重新找到家庭温暖和社会依托,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2篇示例:在国学经典诵读培训中,学生通过老师传授经典文化知识,学习诵读古今经典名著,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

通过诵读《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名篇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学生可以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国学经典诵读培训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和审美情感,学生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国学经典》读后感(精彩7篇)

《国学经典》读后感(精彩7篇)

《国学经典》读后感(精彩7篇)国学经典读后感篇一最近在班级内掀起了阅读《国学经典》的高潮,学生们读得津津乐道,我也是乐此不疲。

每每端起这本书,就会开启我一天的好心情。

打开书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醒目的大字。

这使我不由地想到了历史上那句:半部论语治天下,就这样,我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

这里有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里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这里有《国语》、《左传》、《资治通鉴》;这里有“庄子”、“老子”、“韩非子”;更有《楚辞》、《李太白集》;还有《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

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从“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一本国学诵读完美的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继承、发展,最终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国学经典》中给我感触最大的是《论语》。

但是我认为《论语》中的所谓的“君子”和“小人”是一个纯概念化的名词,所说的君子是一个理想中的完人,是我们推崇的道德规范的化身,是做人的榜样,是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

小人言行是做人的反面教材,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中努力摒弃的糟粕。

随后,我又读了于丹教授的精辟讲解,她的讲解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工作、以诚相待地交友;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学会宽容、学会立志等等,这样,会使我们自己变得完美、强大,才会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会享受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以后一定要再细细品味几遍,相信一遍会有一遍的收获!历史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只是一瞬间,而诗词却让美成为永恒。

诗词,就是中华文化中的排列整齐的颗颗珍珠,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通过这次比赛,可以看出每一位选手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仅有一字提示的情况下能够唤醒脑中踊动的诗词,在比赛过程中做到临危不乱,对答自如。

关于国学经典心得体会(22篇)

关于国学经典心得体会(22篇)

关于国学经典心得体会(22篇)关于国学经典心得体会(精选22篇)关于国学经典心得体会篇1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

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

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

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

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

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穿越两千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

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时时传递出的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初读《论语心得》时,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为书中所说的安贫乐道,现在看来颇有些让人不思进取的味道,细细读来,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

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

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

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5篇

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5篇
个人学习学经典心得体会 5 篇
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一) 谈到国学经典,我心非常澎湃,所谓国学,就是一国之所术 也,这也势必与我们的古圣先贤严密相关。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英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宏大 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汲取了人类礼貌的优秀成果。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礼貌史缔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 文化,有很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久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 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 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 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 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构成和开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假如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 有灵魂,就会失去凝合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 存、开展和旺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 的集中表达。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只有接续国学薪火,
我校专心倡议读诵国学经典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的过去,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的思想。 在读诵中,强化记忆力,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为他们补充超 多有益的让他们受益终生的东西。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吸取 千年文化中的养分,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不断体会、反刍,用 正确的思想指引他们的生活,带他们找到华蜜生活的真谛!
第5页 共11页
国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我们就应多学国学, 多读经典,了解历史。在中心校倡议的海量阅读中,和孩子们一 同畅游在书的海洋中,与书为伴,与书为友,让经典一代代传承 下去,使中国国学文化得到永生!各位同仁,作为一名教育者,深 知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爱上经典,与孩 子们一同行走在诵读经典的路上,使中国国学文化得到永生!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推荐8篇)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推荐8篇)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推荐8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第1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国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针对当代学生对国学的陌生,为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国学的博大精深,提高学院同学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使20xx级新生树立更好的道德观与思想观。

11月30号,建筑与规划学院对11级新生开展了关于“国学经典”的党团活动。

推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我校的广泛开展,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此次活动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各班同学对于“国学经典”这个话题畅所欲言,以班会等各种形式开展,自定地点,自定形式,在诵读国学经典活动中各班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同学认真听讲,踊跃参与活动,现场气氛活跃。

活动结束后,各班呈交一份活动报告,报告内容翔实,图文并茂,部分团支部还上交了有关国学经典的视频。

深刻学习和认识了国学经典在当今社会下的重要意义。

通过此次活动,使11级新生纷纷表示对中国传承数年的国学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会用优秀的思想来提高我们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完善我们的人格修养。

本次活动有益于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文明。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之果、精神之花,它承载历史、传承文明,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源。

广泛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能够引领大家在诵读中亲近经典,在亲近中热爱经典,热爱中弘扬中华文化,这是我们薪火相传、万世一系的历史使命。

诵读国学经典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

文以载道,经典中有哲学、有智慧、有历史、有道德、有文化、有美学,浸透着优秀的人文精神基因,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也深刻认识到国学是从古至今的文化积淀,是经过一层层洗礼传承的文化瑰宝,它对我们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第2篇中华国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精选4篇)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精选4篇)

编号:国学经典心得体会(精选4篇)甲方:乙方:签订日期:年月日X X公司国学经典心得体会(精选4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整理的国学经典心得体会(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持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省分行组织开展“学国学经典,育道德员工”系列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工作中的座右铭,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美的赞歌——‘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

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

人们面对着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试与他人的关系。

《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

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

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如何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完善。

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5篇

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5篇

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个人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一)谈到国学经典,我心十分澎湃,所谓国学,就是一国之所术也,这也必然与我们的古圣先贤紧密相关。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礼貌的优秀成果。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礼貌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久值得我们发扬。

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构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这是一件大好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

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

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

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国学圣贤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

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

《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国学经典总结篇一从7月到10月,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在网上观看了国学经典的视频,经过学习,我对国学经典有了深刻的认识: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

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

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

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

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

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穿越两千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

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时时传递出的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初读《论语心得》时,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为书中所说的安贫乐道,现在看来颇有些让人不思进取的味道,细细读来,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

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

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

《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

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

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一本名为《弟-子规》的书:“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时刻在我脑海里闪现,让我渐渐体会“泛爱众”所倡导的理念——博爱。

世界上产生利息最高的投资是什么?我从一个真实的故事中有了答案:美国有一个穷苦的大学生,为了缴付学费饿着肚子挨家挨户去推销货品,已经陷入了绝境,准备放弃一切时,一位女孩看出来他饥饿的样子,于是给他端出一大杯鲜牛奶。

他将牛奶喝下后问道:“应付多少钱?”,女孩答到:“你不用付一分钱。

母亲告诉我,不要为善事求回报”。

这个穷大学生听了,觉得自己的身体强壮了不少,而且信心也增强了起来。

就是这个穷大学生后来成了美国华盛顿医院鼎鼎大名的朗格大夫,是女孩的慈善与关爱拯救了他。

数年后阴差阳错,那个女孩突发重病,家人将她送进华盛顿医院时情况已十分危急。

朗格大夫一眼就认出了这女孩,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来使她康复。

经过一段漫长的奋斗后,朗格大夫终于帮她摆脱了病魔。

出院时,医院将医疗账单送到女孩手里,她不敢打开账单,因为她确信:那一定是一笔需要她一辈子才能还清的医药费。

当她颤栗地打开帐单时,出现在眼前的是这么一句话:“善事的利息比任何银行的利息都高。

一杯鲜奶足以付清全部的医药费!签署人:朗格大夫”。

顿时姑娘的眼中噙满了泪水。

让我们铭记“泛爱众”的所倡导的理念,引领我们的行为,让爱漫流,流入每个人的心……有位朋友到我任教的乡村小学,曾这样问道:“你难道真的愿意常年在这所乡村学校,奔波于崎岖不平的山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辈子从事这劳心废力的教书工作?”而我的回答是:“面对这片贫瘠的土地,面对生活贫苦的村民,面对一双双满怀希望的目光,我唯有孜孜不倦的努力,卧薪尝胆的苦干,以尽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如此人生才更有意义。

我今天的付出正是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今天的努力正是为了这里明天的美好,因此,我愿意!”“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是啊!正是因为有这样千千万万怀着对祖国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的同志,长年累月,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才构成了社会的和-谐;正是许许多多平凡而伟大的教师,脚踏实地扎根在农村,心系孩子,不断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才有了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

我自豪,因.为我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员;我追求,因为我的事业是教书育人。

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可惜,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来讴歌我们的教育事业;遗憾,我不是画家,不能用美丽的画卷来绘出美丽无比的乡村;更不是歌手,没有动听的歌喉来颂咏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教师。

然而,我可以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教育赞歌——“凡是人,皆须爱”!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

今后,我还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学习国学经典总结篇二随着经典的陪伴,走过了日月的风尘,穿梭过了国学的大道。

我从黑暗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出来。

在此我感谢先生,多日以来对我们的辛勤教导,同时,也感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法宝。

让这么多人从迷茫中走出来。

国学经典,就像世间的救命稻草一样,就像从黑暗中燃起一盏明亮的蜡烛,这正是圣贤的精神,牺牲自己,去照亮别人。

而我们刚接触国学经典,似乎像蒲公英,虽然微小,可是撒播的种子,遍满各地。

这对于我来说,就是我人生中的取经之路。

而现在的人正缺少的就是这个孝亲尊师,尊老爱幼和兄弟和睦的“真经”。

真是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原来儒家学问是这么的大,而我们听闻的只是山底之脚而已。

所谓站得高,望的远。

这是让我最受益的一句话,我们的毛病就像一座大山一样,而我们一定要翻越这座大山,克服毛病,才能看清世间。

学习国学经典总结篇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偶像、中国文化的代表,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

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

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

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二、勤于好学,终身不懈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应该勤于读书求知,探究学问。

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反对子路使子羔去做费邑之宰,因为子羔尚未成学,年纪尚轻。

孔子认为,研习古代典籍是成就事功的必备条件,决不能忽略不顾。

否则,一味埋头蛮干,难免会有差谬,也就是说,学习前代经典有益于涵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孔子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些美好的品质,都应当归功于学文时潜移默化的力量,这些观点和思想,我们今天要认真总结和借鉴。

一是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以知识,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品质,即坚持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二是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读书成为习惯,终身不懈。

三是新课改的新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教师除了自己终身学习外,还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人生过程中,勤于好学,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利于将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人,这里给我们的另一点启示是:一是要有终生从教(至少是从教期间)无怨无恨无悔无倦,充满激-情,始终如一,热爱教育的情感。

二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分城乡、干群、贫富,男女等因素,对他们的态度要一样。

三是教法要灵活,要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包括表扬、批评、要求等,否则,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产生师生隔阂,仇恨的心理。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批评学生要讲辩证法》,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

我认为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思想。

三、修己治人,仁爱至上孔子无论谈“修己”还是“治人”,最终归依还是人生道德。

孔子所重视的德行,所包括的范围甚广,而这些都可用“仁爱”来总括。

“仁爱”是孔子所树立的最高的人生道德理想。

在《论语》中有一百多次提到“仁”,虽然具体语境的差异各不相同,但所指都是一种道德的修养境界,是一切德行的总和,孔子提出“仁爱”,是对人的情感、情操、修养的重视。

“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些胁肩谄笑,趋炎附势,出于利欲诱-惑而屈己的人的行为不是“仁”。

何谓“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仁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认为恭敬就不会招致欺侮,宽容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拥护,守信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机敏就会取得成就,而慈善就容易调遣别人。

这就是孔子认为的“仁”的五者能行天下的理由。

当然,孔子关于“仁”的言论还有很多,但就教师的为人准则,只此几点,我认为就足够矣。

可见,孔子仁德思想的深远影响。

一是教师不可培养“巧言令色”者,而要培养有独立个性,执着追求,宽容他人,忠于祖国,有益社会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