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种类及其区别
小鼠种类及特性
2
雌雄性小鼠交配后10~12h,在雌性小鼠阴道口形成白色的阴栓,有防止精液倒流、提高受孕率的作用。
3
成年雌性小鼠在动情周期的不同阶段,阴道粘膜均发生典型变化。
4
采用阴道分泌物涂片和组织学检查,可观察阴道上皮细胞的变化,进而推测各个相应时期卵巢、子宫的状态和激素分泌的变化。
生殖生理
小鼠性周期组织学变化
其它亚系
生物学特征
低发乳腺癌,对放射性耐受强; 适于穴居,非地面生活的小鼠,对逃避侵袭反应性不敏感; 血压是117mmHg; SPFA 500-700天,寿命最长达1200天。
5.DBA
起源:1909年Little建立→1930→(DBA/12)、DBA/1、DBA/2、(DBA/212)→1947 Hummel→1948 Jax( ?+117)→1965→Hoffman,1967→NIH,1986→IMLAS。 遗传:aabbCCdd ,淡棕色,H-2q(DBA/1) , H-2d(DBA/2)
04
小鼠属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概 述
CONTENT
01
习性和行为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3
主要生理学特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2
主要解剖学特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一﹑生物学特性
CONTENT
胆小怕惊
01
昼伏夜动
02
喜群居
03
适应性差
04
喜欢啃咬
05
寿命短
06
1 习性和行为
二 主要解剖学特点
外观 小鼠面部尖突,嘴脸前部有19根触须。耳耸立呈半圆形,小白鼠眼睛大而鲜红。尾长约与体长相等,尾部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 体型 1~1.5月龄达18~22g,可供实验使用。小鼠最重时可达到30~4Og,体长11cm左右,尾长与体长通常相等。
常用实验小鼠种类
常用实验小鼠种类1.C57BL/6小鼠:C57BL/6小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小鼠品系之一、它们具有黑色的皮毛和不断的黑色眼珠,目前研究中的大部分小鼠敲除模型都是基于C57BL/6小鼠进行构建的。
C57BL/6小鼠对多种突变和疾病易感,如肥胖、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
此外,C57BL/6小鼠在学习记忆、行为学等领域也被广泛应用。
2.BALB/c小鼠:BALB/c小鼠是一种白色小鼠,也是常用的实验品系。
相较于C57BL/6小鼠,它们的免疫系统更加活跃。
因此,BALB/c小鼠被广泛用于免疫学、感染病毒学等领域的研究。
BALB/c小鼠也是构建外种小鼠模型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理想选择。
3. NIH Swiss小鼠:NIH Swiss小鼠是一种常用的通用实验小鼠。
它们具有较高的生殖力和活动性,适用于广泛的实验研究。
在肿瘤学、药物代谢学、癌症免疫学等领域,NIH Swiss小鼠被广泛应用。
4.SCID小鼠:SCID小鼠(重组缺陷小鼠)缺乏功能性的适应免疫系统,属于免疫缺陷模型。
它们被广泛用于人类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疾病诱导模型等研究。
在肿瘤免疫治疗和干细胞研究领域,SCID小鼠被广泛应用。
5.NOD小鼠:NOD小鼠(非OBESE糖尿病小鼠)是一种自发性1型糖尿病模型。
它们体内存在Bugrip/Slac基因缺陷,导致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
因此,NOD小鼠被广泛用于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的机制和治疗。
6.CD-1小鼠:CD-1小鼠是一种新生领域中常用的白色小鼠品系。
它们广泛应用于生物药品研发、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毒理学评价等领域。
CD-1小鼠对外来物质的代谢能力强,且饲养管理相对简单,适合大规模饲养。
7.KK-Ay小鼠:KK-Ay小鼠是一种肥胖和糖尿病易感品系。
KK-Ay小鼠携带A(y)基因突变,导致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以及2型糖尿病等症状。
因此,KK-Ay 小鼠被广泛用于肥胖、代谢病以及相关药物的研究。
除了上述常用的实验小鼠品系外,还有许多其他特定功能小鼠品系,如TLR缺陷小鼠、癌症转移小鼠、神经系统疾病模型等。
小鼠品种品系 等级 规格
小鼠品种品系等级规格小鼠品种品系、等级和规格小鼠(Mus musculus)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广泛用于各种生物学研究领域。
小鼠的品种品系、等级和规格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小鼠的品种品系、等级和规格,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和运用小鼠作为实验模型。
1. 品种品系小鼠根据遗传特征和外貌特征的差异可以分为多个品种品系。
常见的品种品系包括:- BALB/c:BALB/c小鼠是白色小鼠中最早建立的品系之一,广泛应用于免疫学、肿瘤学等领域的研究。
BALB/c小鼠的特点是易于繁殖、免疫应答强、对药物敏感性高等。
- C57BL/6:C57BL/6小鼠是黑色小鼠中最常用的品系之一,被广泛用于基因敲除、转基因等研究。
C57BL/6小鼠具有黑色的外貌、对实验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 Nude:Nude小鼠是一种缺乏胸腺功能的小鼠品系,被广泛应用于免疫缺陷相关的研究。
由于无胸腺,Nude小鼠无法产生T细胞免疫应答。
不同品种品系的小鼠在生理、病理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品系。
2. 等级小鼠的等级是根据其健康状况、纯度和遗传背景等因素评估的。
根据国际标准,小鼠的等级可分为以下几类:- SPF(特殊病原体自由):SPF小鼠指的是在特定病原体自由环境下饲养的小鼠,可以有效减少外源性病原体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 Conventional(常规):常规小鼠指的是在普通饲养条件下饲养的小鼠,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原体感染,需要合理控制饲养环境和进行相关检测。
根据实验需求和研究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小鼠等级。
3. 规格小鼠的规格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和体重等因素。
根据实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规格的小鼠进行研究。
- 年龄:小鼠的年龄与其生理状态和免疫应答能力密切相关。
常见的小鼠年龄包括幼鼠(1-3周龄)、青年鼠(4-8周龄)、成年鼠(8-12周龄)等。
- 性别:雄性和雌性小鼠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如激素水平、免疫应答等。
小鼠和大鼠的区别
鼠类中主要常用实验品种介绍——小鼠小鼠(mouse),学名:mus musculus,在生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啮齿目、鼠科、鼷鼠属、小家鼠种。
小鼠品种之一:ICR小鼠生活习性生长发育:小鼠在哺乳动物中体型最小,新生仔鼠1.5g左右,45天体重达18g以上。
小鼠体重的增长与品系的来源、饲养营养水平、健康状况、环境条件等有密切关系。
几个不同品系小鼠的正常生长发育曲线见图活动规律:小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喜居光线暗淡的环境。
习惯于昼伏夜动,其进食、交配、分娩多发生在夜间。
一昼夜活动高峰有两次,一次在傍晚后1~2小时内,另一次为黎明前。
采食特性:小鼠门齿生长较快,需常啃咬坚硬食物,有随时采食习惯。
繁殖特性:小鼠成熟早,繁殖力强,寿命1~3年。
新生仔鼠周身无毛,通体肉红,两眼不睁,两耳粘贴在皮肤上。
一周开始爬行,12天睁眼,雌鼠35~50日龄性成熟,配种一般适宜在65~90日龄,妊娠期19~21天,每胎产仔8~12只。
可根据阴道栓的有无来判断小鼠是否发生了交配。
群居特性:小鼠为群居动物,群养时雌雄要分开,雄鼠群体间好斗,群体处于优势者保留胡须,而处于劣势者则掉毛,胡须被拔光。
这一现象与因寄生虫性或真菌性皮炎所致的掉毛相区分。
温湿度要求:小鼠对温湿很敏感,一般温度以18~22℃,相对湿度以50%~60%最佳。
常用品系近交系(inbred strain):BALB/c小鼠形成了许多亚系,如BALB/cAnN, BALB/cJ,BALB/cCd。
BALB/c小鼠基因型为Aabbcc。
毛色为白色。
其乳腺癌发病率低,但对致癌因子敏感。
乳腺肿瘤发生率约为10%~20%。
有一定数量的卵巢、肾上腺和肺部肿瘤、白血病的发生。
肺癌发病率雌性26%,雄性29%。
白血病发病率雌性12%,雄性10%。
血压与其他近交系小鼠相比为最高,有自发高血压症。
老年小鼠心脏有某些病变,雌雄小鼠常有动脉硬化。
小鼠品系及特点
Swiss、KM、ICR、CD-1小鼠品系来源与优缺点1. 品系名称由来(1)Swiss:1926年美国Rockfeller研究所的Clara Lynch博士从瑞士(Switzerland)Centre Anticancereux Romand的de Coulon实验室引入非近交白化小鼠,培育成Swiss小鼠。
(2)KM:1944年3月17日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飞凡教授从印度Hoffkine 研究所引进Swiss小鼠,饲养在中国昆明中央防疫处。
由于该小鼠起初引入地是昆明,故称之为昆明小鼠,这就是昆明小鼠品系名称的由来。
(3)ICR:1948年,美国费城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 ICR)Hauschka以多产为目标,用Rockfeller研究所培育出的Swiss小鼠群进行选育,培育出Ha/ICR,以后由美国肿瘤研究协会分送各国饲养实验,各国称为ICR小鼠。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在1973年从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进,1979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动物中心引进,1978年北京检定所引进,1983年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从瑞士苏黎世毒理学研究所引进。
(4)CD-1:1948年Edward Mirand博士将费城癌症研究所培育的Ha/ICR引入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命名为HaM/ICR。
1959年美国Charles River Lab引入该品系并于同年进行了剖腹产,并命名CD-1(ICR),并注册CD-1®商标。
2. 优缺点(1)KM:优点是抗病力和适应力很强,繁殖率和成活率高。
KM小鼠基因库大,基因杂合率高,在中国昆明小鼠作为实验动物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之久,一直是我国生产量、使用量最大的远交群(封闭群)小鼠,被广泛应用药理学、毒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以及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与检定,药典中甚至将KM小鼠作为某些检测项目的指定用动物。
小鼠品种品系 等级 规格
小鼠品种品系等级规格小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实验、研究和宠物饲养的动物。
在挑选和饲养小鼠时,了解它们的品种、等级和规格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给出一些饲养小鼠的注意事项。
一、小鼠品种介绍小鼠品种繁多,常见的有:仓鼠、豚鼠、大鼠、小白鼠等。
不同品种的小鼠在外观、性格、饲养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仓鼠适应力较强,适合初次饲养;豚鼠性格温顺,适合陪伴孩子;大鼠活动力较高,需要较大的活动空间;小白鼠则常用于实验场所。
二、小鼠等级划分根据小鼠的品相和血统,可以将小鼠划分为三个等级:1.纯种级:指具有相同品种、同一血统的小鼠。
纯种级小鼠遗传特性稳定,繁殖能力强。
2.半纯种级:指具有两个不同品种、但血缘关系较近的小鼠。
半纯种级小鼠具有一定的杂交优势,如抗病能力、生长速度等。
3.杂种级:指具有两个或以上不同品种、血缘关系较远的小鼠。
杂种级小鼠杂交优势明显,但饲养过程中可能出现遗传性疾病。
三、小鼠规格说明小鼠规格通常以其体重和体型来划分。
一般而言,小鼠的体重范围为20-50克。
根据体型大小,小鼠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不同规格的小鼠在饲养成本、空间需求、饲料选择等方面有所不同。
例如,大型小鼠需要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更多的饲料,中型小鼠则适中,小型小鼠较为节省空间。
四、饲养小鼠的注意事项1.鼠舍清洁:小鼠生活环境要保持干净卫生,定期清理鼠舍,避免细菌滋生。
2.合理喂养:根据小鼠的品种、年龄和体重,选择适量的饲料,并保证饮水充足。
3.适宜光照:小鼠需要适当的光照,以保持生物钟和健康生长。
避免过度照射,以免导致小鼠不适。
4.防范疾病:关注小鼠的健康状况,定期检查,发现病症及时治疗。
五、总结了解小鼠的品种、等级和规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挑选和饲养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在饲养过程中,注意环境清洁、合理喂养、适宜光照和防范疾病等方面,可以让小鼠健康成长。
小鼠品种品系 等级 规格
小鼠品种品系等级规格【原创版】目录1.小鼠品种分类2.小鼠品系介绍3.小鼠等级划分4.小鼠规格标准正文【小鼠品种分类】小鼠是生物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品种繁多,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1.实验小鼠:这类小鼠主要用于实验研究,具有稳定的遗传背景和生理特征,如 C57BL/6、BALB/c 等。
2.野生小鼠:这类小鼠来自自然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力,如田鼠、黄鼠狼等。
3.宠物小鼠:这类小鼠主要用于家庭饲养,具有可爱的外观和温顺的性格,如金丝熊、仓鼠等。
4.转基因小鼠:这类小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具有特定的基因改造,如基因敲除小鼠、基因敲入小鼠等。
【小鼠品系介绍】品系是指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小鼠群体,通过长期的选育和纯化,品系内的小鼠具有相似的表型和基因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鼠品系:1.C57BL/6:该品系小鼠为实验小鼠,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免疫学等领域的研究。
2.BALB/c:该品系小鼠具有较高的繁殖力和生长速度,适用于肿瘤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3.DBA/2:该品系小鼠为野生型小鼠,常用于实验小鼠的遗传背景对照。
4.NOD/ShiLtJ:该品系小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小鼠,用于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小鼠等级划分】根据小鼠的繁殖代数和遗传纯度,可以将小鼠分为以下等级:1.F0 代:初次繁殖的小鼠,遗传纯度最高。
2.F1 代:F0 代小鼠间的杂交后代,遗传纯度较高。
3.F2 代:F1 代小鼠间的杂交后代,遗传纯度逐渐降低。
4.F3 代及以上:F2 代及以上的小鼠,遗传纯度较低,适用于一般实验研究。
【小鼠规格标准】在实验小鼠的饲养和采购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规格。
小鼠的规格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1.体重:通常分为幼鼠(10-20g)、亚成年鼠(20-40g)和成年鼠(40-60g)。
2.年龄:小鼠的年龄分为幼年、亚成年和成年,通常以出生天数或周数来表示。
3.健康状况:小鼠应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如无明显皮肤病变、眼耳口鼻无异常等。
实验小鼠的种类范文
实验小鼠的种类范文实验小鼠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因其生殖繁殖周期短、容易饲养、生活习性适应实验环境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生物学和医学研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小鼠种类。
1.BALB/c小鼠:BALB/c小鼠是最常用的白色实验小鼠,具有良好的生育力和繁殖力,并且易于饲养。
BALB/c小鼠具有稳定的基因型和表型,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如癌症、免疫学、肾脏疾病等。
2.C57BL/6小鼠:C57BL/6小鼠也是常见的实验小鼠。
它具有黑色的皮毛和较高的孕育力,常用于免疫学研究、代谢疾病研究以及神经科学研究等领域。
C57BL/6小鼠还被广泛应用于基因敲除和转基因实验。
3. Nude小鼠:Nude小鼠因其天生缺乏胸腺,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而被广泛用于移植瘤的研究。
Nude小鼠在癌症研究中常用于瘤细胞移植、肿瘤生长和转移等研究。
4.SCID小鼠:SCID小鼠是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的小鼠品系,它们完全缺乏B细胞和T细胞免疫功能。
因此,SCID小鼠被广泛用于人类免疫系统的研究,如人类免疫细胞的移植以及人类疾病的模拟。
5.CD1小鼠:CD1小鼠是一种白色小鼠,历史悠久,用于多个研究领域,如代谢疾病、癌症、药理学等。
CD1小鼠的繁殖能力强,易于饲养,适应不同的环境。
6.FVB小鼠:FVB小鼠是一种白色小鼠品系,被广泛应用于生殖生物学和胚胎学研究。
FVB小鼠的卵子受精能力强,易于获得大量的受精卵,适合进行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研究。
7. Swiss小鼠:Swiss小鼠是一种杂交品系,将多种血统的小鼠杂交而成。
Swiss小鼠体型适中,适应环境能力强,常用于药理学、急性毒性研究等领域。
8.NIH小鼠:NIH小鼠是一种黑色小鼠品系,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生殖力和繁殖力。
NIH小鼠常被用于胚胎学研究、发育生物学研究以及疾病模型的构建。
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实验小鼠种类,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小鼠品系被用于特定的研究领域,如疾病模型的构建、药物研发等。
小鼠不同种类
小鼠不同种类1 KM小鼠来源:1944年3月17日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飞凡教授从印度Hoffkine研究所引进Swiss小鼠,饲养在中国昆明中央防疫处。
由于该小鼠起初引入地是昆明,故称之为昆明小鼠。
我公司于2009年1月5日从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进。
特性和用途:封闭群小鼠,毛色白化,高产,抗病力强,适应性强.主要用于用于生理、安全性试验研究。
2 ICR小鼠来源:1948年美国费城癌症研究所(InstituteofCancerResearch,ICR)Hauschka以多产为目标,用Rockfeller研究所培育的Swiss小鼠群进行选育,培育出Ha/ICR;后由美国肿瘤研究协会分送各国饲养实验,各国称为ICR小鼠;我公司于2009年1月5日从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进。
特性:封闭群小鼠,毛色白化,适应性强,体格健壮,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实验重复性较好。
主要用于生理、安全性试验、胚胎研究。
3 BALB/C小鼠来源:1913年Bagg从美国Ohio商人获得,1923年MacDowell开始采用近亲繁殖,1932年于26代时命名为BALB/c。
我公司于2009年1月5日从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进。
特性和用途:近交系小鼠,毛色为白色,血压与其他近交系小,鼠相比为最高,有自发高血压症。
主要用于用于癌症、动脉硬化、免疫学研究4 裸鼠来源:1973年丹麦的C.W.Friis在BALB/c近交系小,鼠中发现自发性突变的无毛小鼠,该突变小鼠胸腺发育不良,免疫T细胞缺失,而培育成了BALB/c-nu。
我公司于2009年9月3日从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引进。
特性和用途:近交系小鼠,无毛、裸体、无胸腺,主要用于T细胞缺乏,癌症、皮肤病、免疫学等研究5 C57小鼠来源:1921年Little用AbbyLathrop的小鼠株,雌鼠57号与雄鼠52号交配而得到C57BL 小鼠;1937年又从C57BL中分离出C57BL/6和C57BL/10两个亚系;1985年引入中国。
小鼠品种品系 等级 规格
小鼠品种品系等级规格小鼠品种品系等级规格:在科研实验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常常会使用小鼠作为模型动物。
小鼠的品种品系、等级和规格对于实验的结果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逐步解答与小鼠品种品系、等级和规格相关的问题。
一、小鼠品种小鼠有数百个不同的品种,每个品种在形态、生理、行为以及易感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
选择适合自己实验需要的小鼠品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
1. 常用品种在科研实验和生物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小鼠品种包括C57BL/6、BALB/c、NOD/SCID、Swiss Webster等。
C57BL/6小鼠具有较高的背景同质性和易于操作的特点,常被用于基因敲除和基因转座等遗传学研究。
BALB/c小鼠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和较高的疾病易感性,适用于研究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
NOD/SCID小鼠则用于人类细胞或组织的移植实验。
Swiss Webster小鼠则是一种常用的通用模型,用于多种生物医学研究。
2. 品系纯化为了减少小鼠品种品系间的遗传差异和异质性,科研人员通常会进行品系的纯化。
品系纯化是通过连续繁殖、亲缘分析和基因型鉴定等方法,筛选出特定性状稳定的个体,并进行交配繁殖,以保持品系的纯度和一致性。
二、小鼠等级小鼠等级主要是指小鼠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分类。
不同等级的小鼠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实验和研究。
1. 年龄等级小鼠的年龄往往是按天、按周或按月计算的。
根据实验需求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年龄的小鼠。
新生小鼠(1-7天龄)适用于研究早期生长发育,如器官形成、胚胎发育等。
幼年小鼠(2-4周龄)适用于研究青春期生长和行为,如学习记忆、性行为等。
成年小鼠(8-12周龄)则适用于研究成熟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如代谢相关疾病、免疫反应等。
2. 性别等级因为小鼠的性别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性别。
雄性小鼠一般比雌性小鼠更强壮、更活跃,适用于需要较高体力的实验,如运动耐力、抗疲劳等。
用于试验的各种小鼠品系介绍以及动物分级
⽤于试验的各种⼩⿏品系介绍以及动物分级⽤于试验的各种⼩⿏品系介绍以及动物分级⼀、⼩⿏品系介绍1、SCID⼩⿏:来源:SCID(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ency,SCID)的英⽂意思是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即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在1983年由美国的波斯玛M.J(BosmaM.J)⾸先从C?B-17近交系⼩⿏中发现,是位于第16号的染⾊体,⼜称为scid的单个隐性基因发⽣突变所致,SCID⼩⿏是C?B-17/lcrJ的同源近交系。
1988年从美国Jackson实验室引进我国。
主要特性:①SCID⼩⿏外观与普通⼩⿏⽆异,体重发育正常。
唯胸腺、脾脏、淋巴结的重量仅为正常⼩⿏重量的I/3以下。
②胸腺、脾脏、淋巴结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但巨噬细胞和NK 细胞功能末受影响。
③⾻髓结构正常,外周⾎中的⽩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
④容易死于感染性疾病,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中。
⑤两性均可⽣育,每胎产仔3~5只,寿命达1年以上。
主要⽤途:⼴泛应⽤于免疫细胞分化和功能的研究,异种免疫功能重建,单克隆抗体制备,⼈类⾃⾝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研究,病毒学和肿瘤学研究等。
2、NOD⼩⿏:⾃发I 型糖尿病以及多种⾃⾝免疫疾病⿏。
通过病理学观察发现,NOD⼩⿏⾃⾝免疫性胰岛炎最早发⽣于4周龄。
NOD⼩⿏发病后,充分呈现该品系⼩⿏糖尿病的⽣理⽣化特征即:尿频、多饮、⾼⾎糖的症状。
在⼏周的时间内,⾎糖迅速升⾼,饮⽔量剧增,⼤量地排尿,体重迅速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患⿏⾎糖呈先迅速上升,后逐步下降,但仍维持⾼于正常值的状态,体重直线下降,最后昏迷⽽死亡。
主要⽤途:主要⽤于I 型糖尿病以及免疫耐受等⽅⾯的免疫研究。
3、NOD-scid⼩⿏:这是⼀种在NOD 背景下scid基因缺失的⼩⿏,该⿏缺乏免疫系统,应饲养在SPF环境中。
4、DO11.10⼩⿏:此⿏为BALB/c背景下TCR转基因⼩⿏,其CD4+T细胞受体为DO11.105、ICR(⼜称swiss Hauschka)⼩⿏:来源:为美国豪斯卡(Hauschka)研究所饲养的瑞⼠种⼩⿏。
小鼠主要品种和品系
小鼠主要品种和品系小鼠的品种和品系很多,是实验动物中培育品系最多的动物。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近交品系小鼠有250多个,均具有不同特征。
突变品系小鼠有350多个。
(一)封闭群小鼠1.KM 体毛白色,1946年我国从印度Hmffkine研究所将瑞士小鼠引入云南昆明市,1952年再由昆明引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1954年推广至全国。
昆明小鼠的特点是产量高,抗病力强,适应性强,广泛应用于药理、毒理、微生物学研究以及药品、生物制品的检定。
2.NIH 白色,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培育而成。
其特点是繁殖力强,雄性好斗,广泛应用于药理和毒理研究以及生物制品检定。
3.ICR 白化,我国于1973年从日本引进。
该小鼠生育力强,广泛应用于药理和毒理研究以及生物制品研究。
(二)近交系小鼠1.BALB/c 白化,1979年从美国引入。
该小鼠生产性能良好,对致癌因子和放射性照射极为敏感,广泛应用于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核医学和克隆等研究。
2.C57BL/6黑色,1937年培育成功,我国于1975年从日本引入。
该鼠对放射耐受力强,对结核杆菌等敏感,口唇裂发生率达20%,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为6%,是肿瘤学、生理学、遗传学研究的常用动物。
3.DBA/2浅灰色,于1909年培育而成,是最早培育的近交系小鼠,我国于1977年从英国实验动物中心引入。
常用于肿瘤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的实验研究。
4.C3H/HE野生色,1920年培育而成,1975年由美国引入我国。
乳腺癌发病率为97%,对致肝癌因子、狂犬病病毒敏感,对炭疽杆菌有抗力。
5.AKR 白色,1936年培育而成,1975年从英国实验动物中心引入我国。
该小鼠是白血病高发动物,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雄性为76%~99%。
血液中过氧化氢酶活性高,肾上腺类固醇脂类浓度低。
对百日咳组胺易感因子敏感。
小鼠种类及特性范文
小鼠种类及特性范文小鼠是哺乳动物中最常见的实验动物之一,其繁殖力强、生活习性适应力强,同时其生命周期短,易于研究和观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等领域。
目前,常见的小鼠种类有实验室小鼠、野生小鼠和人工驯化小鼠等。
实验室小鼠是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适应所得,其繁殖能力强,代际间差异小。
其中最常用的实验室小鼠种类包括裸鼠、BALB/c小鼠、C57BL/6小鼠等。
裸鼠是因为其身体没有毛发而得名,可用于皮肤疾病研究、肿瘤研究等。
BALB/c小鼠则是常用的白血病研究模型,其易感性较高。
C57BL/6小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小鼠之一,其在遗传学、免疫学、生理学等研究领域有广泛应用。
野生小鼠是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小鼠种类,其天然的基因背景和环境适应力使其在一些研究中具有特殊的优势。
野生小鼠包括草原黄鼠、田鼠、家鼠、黑鼠等。
其中草原黄鼠是分布在中国大陆西北地区的一种小型啮齿动物,其具有耐盐碱、适应寒冷等特点,因此在气候变化研究以及生态学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田鼠则常见于农田和草原中,其生活习性活泼好动,常用于行为学研究等领域。
家鼠是广义的鼠科动物,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也成为人类家庭中的宠物。
黑鼠是一种常见的害鼠,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
人工驯化小鼠是指通过人工选择和人工繁殖形成的一种品种,其品种特异性和生活习性适应力较强。
人工驯化小鼠包括毛绒鼠、哈密地鼠、仓鼠等。
毛绒鼠是一种以毛绒丰厚而受到宠物爱好者喜爱的小鼠,其耐寒性强,适应能力较强。
哈密地鼠则主要分布在新疆哈密地区,体形较大,适应力强。
仓鼠是一种小型啮齿动物,也是常见的宠物小动物之一,其体形小巧可爱,易于驯养。
小鼠性繁殖能力强,成年雌性小鼠一般每个月发情一次,发情后的小鼠怀孕期为19-21天,产仔数目一般为2-12只,每胎母鼠一般可产仔7-8次左右。
小鼠的生活习性一般喜欢在比较暗的环境中活动,善于穴居。
小鼠的食性较杂,一般以谷物、杂草、小昆虫等为食。
小鼠种属分类
小鼠种属分类
小鼠是哺乳动物中一类非常常见的动物,广泛分布于各个地区。
它们主要栖息在草原、森林、田野、山地等不同的生境中。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小鼠种属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群。
我们来介绍一下家鼠属(Mus),它是小鼠科中最为著名和常见的属之一。
家鼠属包括了一系列的物种,如普通家鼠(Mus musculus)、黑鼠(Mus rattus)等。
普通家鼠是人类最常见的实验动物之一,其繁殖力强、易于饲养,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
而黑鼠则是一种较为侵略性强的物种,常见于城市和农田中。
另一个重要的小鼠属是刺鼠属(Acomys)。
刺鼠属的物种体型较小,身上覆盖着许多尖锐的刺毛,以此作为防御的手段。
刺鼠属种群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它们主要栖息于沙漠和干旱地区。
还有一些其他小鼠属也值得一提。
比如田鼠属(Microtus),它们主要分布在草原和湿地等环境中,是一种以植物为食的物种。
另外还有麝香鼠属(Moschus),这是一种特殊的小鼠属,它们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被人们广泛用于制作香料。
小鼠种属有很多不同的类群,它们分布广泛,栖息于不同的生境中。
每个小鼠属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为我们研究和了解动物世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通过对小鼠种属的分类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鼠类中主要常用实验品种介绍
鼠类中主要常用实验品种介绍鼠类中主要常用实验品种介绍——小鼠小鼠(mouse),学名:mus musculus,在生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啮齿目、鼠科、鼷鼠属、小家鼠种。
小鼠品种之一:ICR小鼠生活习性生长发育:小鼠在哺乳动物中体型最小,新生仔鼠1.5g左右,45天体重达18g以上。
小鼠体重的增长与品系的来源、饲养营养水平、健康状况、环境条件等有密切关系。
几个不同品系小鼠的正常生长发育曲线见图活动规律:小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喜居光线暗淡的环境。
习惯于昼伏夜动,其进食、交配、分娩多发生在夜间。
一昼夜活动高峰有两次,一次在傍晚后1~2小时内,另一次为黎明前。
采食特性:小鼠门齿生长较快,需常啃咬坚硬食物,有随时采食习惯。
繁殖特性:小鼠成熟早,繁殖力强,寿命1~3年。
新生仔鼠周身无毛,通体肉红,两眼不睁,两耳粘贴在皮肤上。
一周开始爬行,12天睁眼,雌鼠35~50日龄性成熟,配种一般适宜在65~90日龄,妊娠期19~21天,每胎产仔8~12只。
可根据阴道栓的有无来判断小鼠是否发生了交配。
群居特性:小鼠为群居动物,群养时雌雄要分开,雄鼠群体间好斗,群体处于优势者保留胡须,而处于劣势者则掉毛,胡须被拔光。
这一现象与因寄生虫性或真菌性皮炎所致的掉毛相区分。
温湿度要求:小鼠对温湿很敏感,一般温度以18~22℃,相对湿度以50%~60%最佳。
常用品系近交系(inbred strain):BALB/c小鼠形成了许多亚系,如BALB/cAnN, BALB/cJ,BALB/cCd。
BALB/c小鼠基因型为Aabbcc。
毛色为白色。
其乳腺癌发病率低,但对致癌因子敏感。
乳腺肿瘤发生率约为10%~20%。
有一定数量的卵巢、肾上腺和肺部肿瘤、白血病的发生。
肺癌发病率雌性26%,雄性29%。
白血病发病率雌性12%,雄性10%。
血压与其他近交系小鼠相比为最高,有自发高血压症。
老年小鼠心脏有某些病变,雌雄小鼠常有动脉硬化。
简述各小鼠品系的特点及应用
简述各小鼠品系的特点及应用小鼠作为实验模型动物,广泛被用于生物学、生物医学及药物研发领域。
在各个领域中,利用不同的小鼠品系进行实验研究,可以获得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1. BALB/c小鼠品系BALB/c小鼠是最常用的小鼠品系之一。
其特点是免疫反应明显,对抗原易产生免疫应答,主要用于研究免疫学、疫苗研发、免疫相关疾病等方面的研究。
2. C57BL/6小鼠品系C57BL/6小鼠是目前最常用的小鼠品系之一,广泛应用于基因敲除、基因编辑、转基因等研究领域。
其特点是背景纯净、成活率高,并且易于成活和繁殖。
C57BL/6小鼠是编制干细胞系的优化选择品系,广泛用于研究肿瘤、神经科学、免疫学、代谢学等领域。
3. NIH Swiss小鼠品系NIH Swiss小鼠品系是多克隆品系,具有较高的变异性,是最早用于肿瘤移植的品系之一。
其特点是对抗肿瘤、病毒感染等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因此主要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肿瘤学和免疫学的研究。
4. NUDE小鼠品系NUDE小鼠是无胸腺小鼠(也称为Nude小鼠),由于缺乏成熟的胸腺T细胞,使得NUDE小鼠对异种移植的肿瘤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
因此,NUDE小鼠常用于移植瘤模型的建立,生物毒性以及药物活性测试等研究领域。
5. SCID小鼠品系SCID小鼠(严重组合免疫缺陷小鼠)是一种存在严重免疫缺陷的品系,其特点是缺乏特定的成熟T和B细胞,容易接受异种移植以及可在其体内进行人类细胞系及人类免疫活性的研究。
SCID小鼠被广泛应用于移植瘤、移植免疫和疾病模型的建立。
6. CD1小鼠品系CD1小鼠是一种血缘单纯的小鼠品系,其特点是具有一些天然的行为特征和高度奋发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精神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药物滥用等研究领域。
7. ICR小鼠品系ICR小鼠是一种激发易、生长较快的品系,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实验中。
其特点是育种容易,繁殖速度快,对环境适应性强。
ICR小鼠在特定的实验研究领域常用于中毒性实验、肿瘤生物学研究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等。
昆明小鼠等级
昆明小鼠等级昆明市,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不仅有繁华的城市景象,还有各式各样的小生灵。
其中,小鼠就是城市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生物。
然而,你可曾想过,这些小鼠也有它们的等级和种类分类呢?在昆明,小鼠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马铃薯鼠、果仁鼠和野生鼠。
其中,马铃薯鼠是广大市民生活中最常见的小鼠,它们主要出没于居民区、学校、商场等地,食物来源则以家用面食、水果、拉面等为主。
相对而言,果仁鼠则在市场附近较为活跃,它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各种干果、坚果及谷类。
最后,野生鼠则是一种经常在郊区,山区活跃的鼠类,它们可以追求野味,食物来源较为丰富,主要以野生杂草、果实、谷类、虫类等为主。
此外,从小鼠的等级来看,昆明小鼠可以分为三类,即一等鼠、二等鼠、三等鼠。
一等鼠一般体型较大,毛发光滑,能够主动找寻食物,繁殖力强,是一种优秀的小鼠。
二等鼠则相对一等鼠稍稍逊色,其体型比一等鼠略微较小,活跃时间亦较为短暂,常常易被其它更优秀的小鼠抢去食物、繁殖资源。
三等鼠则是生活在较为恶劣环境下的小鼠,它们的体型小,毛发稀疏,而且往往生病,容易被捕捉。
此外,昆明小鼠种类的不同,其繁殖和生存能力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说,马铃薯鼠繁殖力强,交配后怀孕期较短,通常只需18-21天即可出生幼鼠。
而果仁鼠则相对而言不那么繁殖能力强,其怀孕期需28-30天,出生后幼鼠也相对较少。
野生鼠则不可同日而语,他们虽然经常面对天敌和环境逆境的考验,但繁殖能力就不弱,而且野生环境转变的能力十分强,适应性高。
总的来说,昆明的小鼠种类和等级繁多,市民平日如若不留意,还真不一定能够区分。
而正是这些小鼠的存在,为我们的城市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和活力,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转。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善待这些小生灵,让它们与我们共存,共演一段都市生态之美的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ticle/show.php?itemid=42&page=1
1.BALB/C小鼠
特征与用途:
繁殖期长,生产性能好
乳腺肿瘤发病率低(病毒诱发可增高),对慢性肺炎敏感,常有动脉硬化,对放射线照射极为敏感
常用于单克隆抗体腹水,用于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核医学等方面研究
2.ICR小鼠来源:为美国豪斯卡(Hauschka)研究所饲养的瑞士种小鼠。
后由美国肿瘤研究协会分送各地,取名为ICR。
毛色:白色。
主要特性:繁殖力强。
依一公鼠配2~4母鼠,可以连续同居。
主要用途:常用于药理毒理研究和生物制品的检定。
毛色:白化
特性和用途:
繁殖力好,对疾病的抵抗力强
主要用于安全评价、药理学,毒理学、感染及免疫学实验等
已成为全世界最广泛使用的动物。
3.昆明小鼠来源:1926年美国洛克非勒(Rockefeller)研究所的克雷尔勒林可(ClaraLynch),从瑞士同事手中得到2雄7雌白化小鼠,培育成功瑞士(Swiss)种小鼠。
1946年,我国从印度哈夫金(Haffkine)研究所将Swiss小鼠引人云南昆明,1952年由昆明空运引人北京生物制品所。
毛色:白色。
主要特性:①繁殖率和成活率高。
②抗病力和适应性很强。
③雌鼠乳腺肿瘤发生率为25%。
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药理、毒理、病毒和细菌学的研究,以及生物制品、药品的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