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翻译的新探索
《2024年翻译的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范文
《翻译的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篇一翻译的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的深度探究一、引言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翻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它需要处理的是语言间的转换,同时也是文化、社会和历史的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和解释框架。
本文旨在探讨这两种理论在翻译中的跨文化解释。
二、哲学诠释学与翻译哲学诠释学是一种研究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其核心观点是理解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
在翻译中,这种理论强调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理解和解释。
因此,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原文的背景、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含义,寻求准确的传达原作的精神。
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哲学诠释学对于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它强调翻译过程中的“再创造”和“重新解读”过程。
译者应超越简单的文字对应,去探索原作背后隐藏的含义和文化背景。
另一方面,哲学诠释学要求译者充分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殊性,实现文化间的平等对话。
三、接受美学模式与翻译接受美学模式关注的是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和理解过程。
在翻译中,这意味着译者不仅要考虑原文的意图和形式,还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能力。
因此,接受美学模式强调翻译的“可接受性”,即翻译应尽可能地使目标读者理解和接受原作的信息和文化元素。
跨文化视角下,接受美学模式对于翻译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它要求译者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对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阅读习惯和期待有所了解。
其次,接受美学模式强调翻译的动态性和交互性。
译者应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原文进行再创作,使其更加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标准。
四、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的融合在跨文化翻译中,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相反,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影响。
哲学诠释学为翻译提供了深入理解和解释原作的理论基础;而接受美学模式则强调了翻译应符合目标读者的接受能力,保证信息传递的顺畅和有效。
“哲学美学,相互阐发”的散文翻译对比研究——以张培基、朱纯深的《匆匆》英译本为例
“哲学美学,相互阐发”的散文翻译对比研究——以张培基、朱纯深的《匆匆》英译本为例摘要:散文翻译一直被视为最能体现译者水平的翻译文体,许多MTI学生看到散文翻译就如临大敌,尤其是中译英,译者常常会心怀敬畏,怀疑自己是否能做到信手拈来、举重若轻。
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学瑰宝”推介出去,则非译者不能成事。
因此,本文以张培基、朱纯深的《匆匆》英译本为例,以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中的“哲学美学,相互阐发”为理论基础,探讨两个译本在字词、语篇、音韵等各方面的差异。
以期可以为散文翻译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散文;翻译;哲学;美学一、引言《匆匆》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写于1922年7月28日。
文章充满诗意,对时光的消失深表感叹和无奈,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
这篇佳作经常出现在语文教材中,阅读量广泛。
近年来,《匆匆》一文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英译本,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比研究不同的译本。
比如闵西鸿从修辞翻译风格入手,对比朱纯深和张培基的译本在拟人、排比、比喻、疑问等修辞上处理的异同。
蔡丹和陈文安从英汉语言音律美的角度出发,对比朱纯深和张培基的译文,探析两种语言的不同音律特征。
吕凌云和母海则对比《匆匆》四种英译本的词汇选择和句子处理。
李琳和刘波建立了《匆匆》的两个英译本的小型语料库,利用软件来对比两个版本的句法特征。
尚未见以“哲学美学,相互阐发”为视角的对比研究。
二、译者介绍张培基(1921年-2021年6月27日),福建福州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
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同年任英文《上海自由西报》记者、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者兼英文《中国年鉴》(1944—1945年度)副总编。
张培基曾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担任英文翻译,并亲身经历过东京审判朱纯深,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曾执教于福建师范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曾为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翻译专业教授。
从海德格尔哲学看翻译理论探索
海德格尔哲学对翻译 理论未来发展的启示 :关注语言、文化和 存在之间的互动,拓 展翻译理论的研究领 域
未来翻译理论的发展趋 势:在海德格尔哲学的 基础上,探索翻译理论 的多元性和跨学科性
未来翻译理论的实践应用与海德格尔哲学的关系
海德格尔哲学对翻译理论的影响:强调语言、 存在和理解的相互关系,为翻译理论提供了 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海德格尔的“解释学”思想对翻译理论中的解释和理解问题产生了影响,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 解释应以文本为基础,同时考虑语境和文化因素。
翻译理论在海德格尔哲学中的体现
海德格尔哲学强调 存在与语言的关系, 认为语言是存在之 家,翻译是对语言
的解读和重构。
海德格尔认为翻译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 换,更是对原作意 义的追寻和再创造, 体现了翻译者的主
海德格尔哲学视角下的翻译理论创新实践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对翻译 理论的影响
海德格尔哲学视角下翻译理论创新 的实践案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在翻译理论 中的应用
海德格尔哲学视角下翻译理论创新 的未来展望海德格尔哲学视角来自的翻译理论创新意义添加标题
深化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海德格尔哲学强调存在与语言的紧密关系,认为翻译是对存在之真 理的探索和传达,从而深化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未来翻译理论的创新发展与海德格尔哲学的关系
海德格尔哲学对 翻译理论的影响: 强调翻译的本质 和意义,推动翻 译理论向更深层
次发展。
未来翻译理论的 创新方向:结合 海德格尔哲学, 探索翻译的内在 规律和价值,推 动翻译理论不断
创新。
海德格尔哲学对 翻译理论发展的 启示:从海德格 尔哲学中汲取智 慧,为翻译理论 的发展提供新的
翻译与哲学的关系
翻译与哲学的关系1.从哲学角度看翻译爱因斯坦认为哲学是所有学科之母。
对翻译本质的哲学认知甚至也可追溯至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对语言的思考,他在《修辞学》一书中针对不同民族间语言的转换(即翻译)就有过哲学的阐释,“口语是内心经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
各个民族的口语和文字都是不同的。
然而,虽然各个民族的语言有不同约定,但内心的经验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相同的,由这种内心经验所表现的对象也是相同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不仅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两个最本质的方面,也是两个哲学上最高的范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世界关系的最根本的方面。
翻译是以客观存在为标准而进行的思维活动。
因此,翻译思维和翻译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翻译研究的基本范畴,即如何处理翻译主体与翻译客体的关系问题。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也随之成为翻译界研究的热点。
实践总是先于理论的形成。
西方译学的奠基人霍尔姆斯在哲学家亨普顿经验科学与非经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翻译是一门经验科学,并指出译学研究涉及两大主要目标:一是按照我们在经验世界中所观察到的翻译即翻译作品的现象进行描写;二是能够对这些现象进行预测和解释的普遍原则。
如果从哲学的形而上学立场来看,一切自然规律和真理都属于客观规律,与个人主观意志无关。
比如,柏拉图强调意义具有普遍性,且在经过语言传递前后都具有安全性。
即一个事实(实际意义)在跨过语言边界后,其本身意义依旧可以保持“原汁原味”,并未因为受到语言的影响而产生丝毫的扭曲。
这显然是不可实现的,我们无法通过不同的语言版本来理解最“原汁原味”的西方哲学思想,正如外国人无法通过中文以外的语言形式完全接受中国的“之乎者也”。
因此,柏拉图在阐述这一哲学思想时并未从翻译层面加以考虑。
如果从认知的立场来看,正如以康德为代表的哲学家认为,人通过自身感受器官感知世界,只能认识到非常主观的事物表象,而不能接触到世界的本质。
翻译中的哲学问题
翻译中的哲学问题翻译中的哲学问题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其中涉及到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
在翻译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哲学问题,例如语言的意义、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等,这些问题都会对翻译产生影响,而且在翻译中还涉及到更多哲学上的思考与探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翻译中的哲学问题,并探讨其对翻译工作的影响。
我们需要理解翻译中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翻译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相关于众多学科,如语言学、文学、文化学、哲学等。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考虑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尤其涉及到语言中文化、认知、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都是涉及到哲学问题的翻译难点。
源语言中可能会有某些词汇、短语、句式等,它们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所承载的意义可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翻译者去思考如何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等效的意义。
我们需要理解翻译中的哲学问题对翻译工作的影响。
翻译中的哲学问题会对翻译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它会影响到翻译者对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理解。
翻译者需要对源语言的语言结构、语法规则、语义关系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要对目标语言的语言文化、认知方式、价值观等有足够的理解。
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将源语言的信息转化为目标语言的信息,如何在目标语言中准确地表达源语言中的意义。
这就需要翻译者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去探讨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哲学问题。
翻译中的哲学问题还会影响到翻译的质量。
由于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翻译中有时会出现信息丢失、误解、混淆等现象,导致翻译的质量下降。
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认真思考,对翻译中的哲学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把握,以确保翻译的质量。
我们需要理解翻译中的哲学问题需要如何应对。
针对翻译中的哲学问题,翻译者首先需要拥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去探讨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哲学问题。
他们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规律,来不断提升翻译能力。
康德哲学文本汉译探究
康德哲学文本汉译探究作者:满虎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5年第06期内容摘要:康德哲学具有抽象性、思辨性、深刻性,因而使其穿越历史,经久不衰,康德哲学文本的汉译宜准确、凝练、富有可读性。
译者应熟稔两种语言的差异,化形合为意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同时,译者应关照原语和译语读者认知,发挥能动性,运用创造性翻译,为译入语增添新的表达和思想,从而达到异质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译文还应关照现实,进一步彰显翻译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康德哲学翻译形合意合社会功能一.引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众科学之门,其抽象性、思辨性、深刻性使其穿越历史,经久不衰,康德哲学便是典范。
著名翻译家H.B.Nisbet由德语翻译到英语的康德的哲学著作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Enlightenment?以其所用英语语言形式和风格契合康德德语的表达而备受好评。
纽马克在其1988年出版的《翻译教程》中将文本分为了三种类型即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以及呼唤型文本。
他将哲学文本放在了表达型文本之列。
主要功能是传递原文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在译文具有可读性的基础上,译者应尽力保留原文的表达形式和作者的个性特征。
以下本文从康德经典哲学著作的英译本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Enlightenment?出发,从冠词的翻译、代词的翻译、长句的翻译以及译者创造性翻译四个角度来分析哲学翻译应关注的重点和相应策略,以期对康德哲学翻译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二.康德哲学文本中冠词的翻译上面提到,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这首先体现在冠词的使用上,定冠词the有确定指代的作用,而不定冠词a/an起泛指作用。
在哲学语言中这种准确性更应在译文中体现。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对文章主题的概括和总结。
同时对于读者还要有吸引力,因此,题目的翻译至关重要。
《2024年翻译的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范文
《翻译的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篇一一、引言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是一项重要的桥梁。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为了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和目的,本文将从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的角度对翻译进行跨文化解释。
二、哲学诠释学与翻译哲学诠释学是一种理解与解释的理论,强调理解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翻译过程中,这种互动关系同样存在。
翻译者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者,更是文化的诠释者。
他们需要通过理解源语言文本的内涵,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同时保持原文的文化信息。
在跨文化背景下,哲学诠释学为翻译提供了理论支持。
首先,翻译者需要理解源语言文本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以便准确理解文本的意义。
其次,翻译者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文本进行诠释和解释,使其在目标语言中得以再现。
最后,翻译的结果应该能够被目标语言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接受美学模式与翻译接受美学模式强调读者的接受和感受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在翻译中,这种模式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翻译不仅仅是将源语言转化为目标语言,更重要的是要让目标语言读者能够接受和理解译文,从而获得与源语言读者相似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在跨文化背景下,接受美学模式要求翻译者关注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审美习惯和阅读期待。
翻译者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诠释,将源语言文本中的文化信息转化为目标语言读者可以接受的形式,同时保持原文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征。
这样,目标语言读者才能够获得与源语言读者相似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四、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的结合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在翻译中具有互补性。
哲学诠释学强调理解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翻译者提供了理解和诠释文本的理论支持;而接受美学模式则强调读者的接受和感受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为翻译者提供了关注目标语言读者的指导原则。
在跨文化翻译中,结合这两种理论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和目的。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交流。
关于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哲学思考
关于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哲学思考引言翻译作为连接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桥梁,在全球化这个时代更加突显出其重要性。
翻译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使得受众能够真正理解源语言文本的意义和信息。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归化和异化的策略。
本文主要探讨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探究其哲学思考和存在的意义。
一、归化和异化的定义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言文本进行调整,使之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语言习惯等方面的特点,从而使译文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而异化则是指将源语言文本保持其原本的形式和特点,尽可能地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和语言差异。
二、归化与异化的哲学思考归化和异化的存在形式反映了翻译中对文化以及语言本质的不同理解和处理方式。
1、认同和保持差异归化策略体现了一种认同和同化的思维模式。
将源语言文本进行归化调整,旨在使目标语言的受众能够感受到源语言文化气息的相似性,并将其融合到目标文化中去。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归化能够使得译文更加符合目标文化的行文规范和语言表达规律,使得受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译文所传递的信息。
而异化策略则体现了一种保持差异的思维模式。
异化可以使得受众领略到源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语言特色。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异化能够让译文保留源语言文化中的特点和差异,保持译文的独特性。
同时,异化也能激发受众对文化差异的认知和理解,增进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2、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归化策略更加注重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差异进行消解和忽略。
将源语言文本进行归化调整,认为目标语言的受众不可能理解源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将其消解或者简化,使其更符合目标文化的行文规范和语言表达方式。
而异化策略则更加注重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
源语言文本中的文化差异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展现,并且异化技巧会被广泛运用以使译文保留尽可能多的原汁原味的文化和语言不同。
3、审美偏好和消费导向归化策略也体现了审美偏好和消费导向。
目标文化中的受众,通常认为翻译人应该遵循自己的审美偏好,将源语言文本进行适度的调整,以便更好地表达自我以及获得更好的消费效果。
浅析哲学阐释学在文本翻译中的实施
浅析哲学阐释学在文本翻译中的实施匡煜奭阐释学翻译观是可以应用到具体文本中去的翻译理论,翻译行为者以及阐释学理论的贯彻者是具有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译者。
译者应首先带着自己的前理解认同文本的他异性,随后逐步在对话中取得一致。
译者的责任意识是基于对消息的一致性,基于对话式理解而将已理解的付诸语言。
当人们谈起翻译时首先想到的是一种抽象层面上存在的,具有明显参照功能的理想翻译,即“原作与译作之间对等或相似程度比较高,不论客观效果是否完全如此,至少译者主观上希望在各个方面准确度都比较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及其成品”。
阐释学理论,尤其是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理论对译论的变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视域融合”是阐释学的核心概念,他将翻译过程描述成动态的“视域融合”的过程,就是“文本视域与解释者视域各自不断跨越自身界限而与对方融为一体的过程”。
阐释学翻译观是可以应用到具体文本中去的翻译理论,不仅如此,它将支配着自我思想的,有知识储备的,且具有语言能力的译者放在考虑的中心,关心的是翻译作为一项行为的进行方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阐释学在翻译中的应用并不等同于阐释学在理解中的应用。
理解与翻译是泾渭分明的两个过程,它们虽互为交叉却彼此独立,各自有不同的动因和目的。
换句话说,理解只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绝不是出发点和目的,到最后还是要回到理想翻译的模型上来。
本文要论述的就是哲学阐释学理论在翻译行为者方的实施过程。
1.参与对话——理解作为学习过程翻译行为者以及阐释学理论的贯彻者是具有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译者。
译者带有前见,生存在历史中,在理解的过程中他应把导致误解的前见和与生产性的前见区分开来,这是在时间的间距中通过持续的对话完成的。
对话表示一种我-你关系,是持开放态度的理解双方对共同意义的分有。
时间间距则是一种历史意识,伽达默尔认为历史不再是过去与现在的中介,而是在言说的传统,是持续到当下的处境。
人们无法对此有任何客观性的认识,因为人们身在历史处境之中,并不在这处境对面。
关于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哲学思考
关于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哲学思考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它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也是翻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哲学思考。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归化翻译是指将原文中的文化信息转化为译文中的文化信息,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这种翻译策略可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原文的文化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
但是,归化翻译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容易使读者产生误解,因为读者可能会把原文中的文化信息误解为译文中的文化信息。
另一方面,异化翻译是指将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保留在译文中,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信息,这种翻译策略可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原文的文化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
但是,异化翻译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容易使读者产生困惑,因为读者可能不能理解原文中的文化信息。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归化和异化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它们都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而采取的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可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原文的文化信息,但是容易使读者产生误解;而异化翻译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文化信息,但是容易使读者产生困惑。
因此,翻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文本和读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便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此外,翻译者还应该注意,归化和异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它们也是一种文化融合的方式。
归化翻译可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原文的文化信息,而异化翻译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文化信息,这两种翻译策略都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从而促进文化融合。
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哲学的语言论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分支,它关注的是语言的本质、功能和作用,以及语言对于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翻译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哲学的语言论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启示。
首先,哲学的语言论指出了语言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强调了语言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根源。
翻译作为语言交流的一种形式,也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
因此,翻译不仅要准确传达意思,还要尊重文化差异和语言背景。
例如,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考虑作者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意图,以便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作的风格、文化和价值。
其次,哲学的语言论开创了语言意义的分析和解释的新方法。
语言的意义不仅来自于词汇的定义和语法的规则,还来自于语境和语用,也包括情感、态度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
翻译时,正确理解原文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但这并不总是直接、显然或易于实现的。
因此,译者需要考虑原文的语境、作者的意图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因素,来解释并传达原文的意涵和内涵。
这种分析和解释的方法也可以帮助译者发现和处理多义词、隐喻、双关语和文化差异等问题。
第三,哲学的语言论对语言翻译的象征和表现提供了新的视角。
语言常常被看作是符号系统,而符号具有象征、意义和表现的属性。
在翻译中,这些属性同样存在。
例如,文学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需要正确解读和恰当表现。
同时,作为跨文化间的交流工具,翻译也承担着信息传递和文化表现的作用和责任。
因此,翻译不仅需要保持原文的意义和表达,还要处理好文化差异和层次,以便传达文化中的象征和意义。
综上所述,哲学的语言论对于翻译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分析语言的意义、理解语言的象征和表现等方法和观点,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翻译,保持原文的精髓和文化特色,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度。
同时,这些启示也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增强了语言和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哲学翻译之归化和异化的思考
哲学翻译之归化和异化的思考
哲学翻译之归化和异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关于如何在多语言和文化之间进行有效的
翻译。
归化和异化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通常是基于翻译者对译文文本质的理解而做出的决定。
归化,也被称为“原位化”或“融入化”,是指翻译者尽量使译文尽可能地根植于目标语言背景,使译文读者更容易接受,并加强阅读体验。
归化的翻译方法是基于把源文本中的信息翻译
成具有同样意义和文化特色的目标语言。
它的目的是在文化上融合源文本的文化与目标语言的文化,使目标语言的读者感觉源文本中的内容是归属于他们的,因此不会有拒绝的情绪。
异化,即“文化差异”,是指翻译者在翻译中用以清晰表达出源文本中的文化差异,以强调
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异化是基于译者认为源文本中的文化特色应该保留在翻译中的观点,而
不应该因为文化差异而被省略掉。
它的目的是让读者体验到不同的文化文本,增加读者对新文化的认识。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该根据不同文本的性质和文本质来决定用归化还是异化的方式翻译。
如果是形象、抒情文体,应该采取更高度的归化;如果是说明文或新闻文体,则应使用比较多的异化来准确地表达原文本中的文化特色。
此外,在归化和异化之间也可以采取折中方法,既保留源文本的文化特色,有体现読者的理解的平衡做法,来进行有效的翻译。
总之,归化和异化是翻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可以帮助译者在不同语言文化之间进行有效的翻译,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翻译文本。
同时,在归化和异化之间,采取折中的翻译方法,也有助于实现翻译文本的有效翻译。
哲学著作翻译的思考——以《实用主义》译本为例
哲学史学研究哲学著作翻译的思考—以《实用主义》译本为例卢晓静(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摘要:西方哲学名著英语原文的遣词造句与普通书面英语不同,而且哲学本身具有逻辑的思辨性、意义的抽象性及术 语的概括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本文基于清代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比较《实用主义》两种译本在选字、组 词、炼句等方面的特征,指出西方哲学作品的翻译可以在基于忠实的基础上对汉语译文进行对应和变通,实现哲学著作翻译 风格的简约,符合中国读者的汉语阅读习惯。
关键词院中国哲学翻译《实用主义》译本译本比较中国哲学经典文本具有汉语的简约美和流畅美,《道德 经》被誉为哲学中的哲学,只有五千言,却意味万千。
读者的 思维方式、阅读习惯和理解力都与中国哲学经典有千丝万 缕的联系。
所以,哲学译文应尽量体现这样的风格,以便契 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哲学文本翻译的难点在于 能否准确理解原文,并用通顺的汉语表达出来。
这对译者的 要求是很高的,除了深厚的中英文造诣、广博的知识、良好 的逻辑思维能力外,还需要译者对哲学知识有深刻的感悟 与理解、敏锐的洞察力及严谨的治学态度。
―、严复的“信、达、雅”19世纪末20世纪初,翻译大师严复为唤醒民众,翻译了 大量西方社科名著,启蒙了几代中国人。
那个时代,严复翻 译的目标读者是士大夫,他们既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和官吏,饱读中国古典诗书,又愿意从西方思想中探索救国 图强的武器。
他们推崇桐城派文本,该文本语言力求简明达 意,清顺通畅。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针对特定的读者,严复选 择的翻译策略是“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严复的翻译取 得了巨大的成功,既传达了原著的本旨,又获得了社会价 值,扩大了传播面。
严复提出院野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2]他的三 字翻译标准,第一要“信”,译文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第二 要“达”,译文要语言规范,通顺易懂曰第三要注意原作的风格 和原文的语言修辞特色,即所谓的“雅”。
翻译研究中的哲学思考
! "#$%&'(
学”两大概念进行了区分。本文则从 的问题上。刘宓庆 (2001∶74) 指出
翻译哲学是近些年来在我国出现 哲学中的超经验主义和解构主义来探 “翻译研究中存在将客体简单化、直观
的一个新的学术概念,翻译哲学概念 讨哲学对翻译及其理论研究的探讨。
的提出初始,数位./01
化和凝滞化的弊端。凝滞化是指将客 体看作既没有共时变异也没有历时变
译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辨,进行了不同
李银河教授在 《巴别塔的重建与 异的对象,客体成为思想化石,忽视
角度不同层面的哲学思考,但一直以 解 构——解 释 学 视 野 中 的 翻 译 问 题》 了客体本身可能存在的种种矛盾,也
学术研究
!"# $%" &'( )*"
翻译研究中的哲学思考
大连大学英语学院 王亚琪
摘 要:翻译哲学这一概念是翻译研究与哲学相互影响和限定的产物。基于翻译中原文原作和译者译作的这一基本问题,尝试从哲学中 的超经验主义和解构主义进行不同的阐述,从而进一步探讨长期存在于传统翻译研究中的作者和译者、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
象。翻译哲学的基本问题便是原本和 原本本地用另一语言来传达出来。
份地位不是固定的,原文意义可能会
译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关于忠实度
纵观我国的传统翻译研究,从早 缺失,翻译中也不能完全复制或重现
的问题,是完全忠实还是再创作,还 期佛经翻译中释道安的“五失本,三 原文意义。德里达认为,译文同原文
是二者二元对立的关系。因此,翻译 不易”和玄奘的“五不翻”主张,既 不是一种从属关系,而是两者能够相
哲学的根本任务,便是确立译者与原 需求真,又需喻俗,到明清科技翻译 互补充、相互限定的关系。原文向译
哲学与翻译
哲学与翻译眼前的世界多么繁华,科技和信息时代的发展令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协作的体系。
国家间的交流和文化差异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翻译作为这一体系的关键,也以其独特的功能横行于世。
翻译在实现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价值在历史的洪流中显现出来。
可以说,翻译的发展源自哲学,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哲学家便开始探索翻译的精髓。
其中,最早对翻译观念进行阐释的便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说:“翻译就是把一样东西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这正是翻译行业当前的指导思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尊重原文、尊重文化、推崇真实。
随着古希腊哲学家给予翻译以哲学的意义,翻译的概念也受到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现代文化中,无论是社会学家,还是文学家、语言学家、律师,甚至哲学家,都关注着翻译的功能和实践,并按照自身的价值理念加以解释和评论。
另一方面,翻译的发展也受到许多不同的文化环境的制约,这种制约不仅来自文字上的差异,亦来自跨文化交流中双方观念上的差异。
而在这最基本的翻译过程中,伴随着中间文化传输,文字、思想以及语言的变化,便促使哲学家们不断地思考翻译的本质、功能及更广阔的社会意义。
例如,怀特的这一哲学思想则将翻译视为一种动态的文化传输过程。
他认为,翻译除了传达外方文本的原文之外,还要考虑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受众对译文的理解,并且翻译过程中要探讨到译者在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联系。
由此可见,怀特的这一哲学思想更多地把翻译看作是一种文化传输,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字面意义传达。
此外,中国历史上翻译的发展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以翻译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传统,特别值得探究,其中的翻译理念也对当今的翻译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中国,翻译往往将原文的内容以及影响更广的文化环境融入到译文中,从而使得翻译不仅是一种字面上的传达,更多地成为一种信息和文化的重新构建。
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文字、意义和文化背景之间互动关系的反映,也是翻译实践中一种哲学及文化传播的思考。
翻译中的哲学问题
翻译中的哲学问题翻译中的哲学问题是指在进行语言转换时所涉及的一系列哲学问题。
翻译的本质是将一个语言中的信息和意义转换成另一个语言中的信息和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哲学问题,例如语言的本质、意义的传递、文化的差异等等。
本文将探讨翻译中的哲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相关的困惑和争议。
翻译中的哲学问题之一是语言的本质。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但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
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词汇量、语音语调等等都会对翻译产生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如何处理这些语言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
有些翻译者主张忠实于原文,尽量保持源语言的特点和风格;而另一些翻译者则认为应该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和惯常表达方式来进行翻译。
这种争论反映了语言的本质对翻译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哲学问题。
翻译中的哲学问题还涉及到意义的传递。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系统,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文化、历史、社会等多种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传递这些意义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有时候,简单的字面翻译并不能完全传达原文的意思,因为原文中可能有一些文化内涵或者习惯用语,在另一个语言中可能无法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
这就需要翻译者具有较强的文化背景知识,能够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意义进行理解和转化。
这种情况下,翻译就不只是一种语言转换的工作,更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的过程,涉及到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意义传递。
翻译中的哲学问题还包括原创性和忠实性的平衡。
有些翻译者认为翻译应该尽量忠实于原文,不能随意加入自己的理解或者想法;而另一些翻译者则主张翻译应该具有一定的原创性,能够根据目标语言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合理的改写和表达。
这种问题涉及到翻译的伦理和道德,也是翻译中的一个哲学问题。
翻译者在工作中需要权衡原创性和忠实性,既要表达原文的意思,又要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规范和习惯。
这种权衡需要翻译者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能够在翻译过程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翻译中的哲学问题还关乎权力和控制。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一、本文概述《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伽达默尔(Gadamer)的哲学解释学理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伽达默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解释学家,他的哲学解释学理论对当代哲学和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首先概述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其核心观点、方法论以及解释学的核心概念。
接下来,文章分析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在翻译研究中的适用性。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间的交流活动,涉及到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理解和转换。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提供了一种理解文本和语言的独特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翻译过程中的解释和再创造。
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可能带来的启示和影响。
文章总结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对翻译研究的贡献和意义,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理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和过程,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二、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概述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解释学家,他的哲学解释学思想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伽达默尔强调理解的历史性和语言性,认为理解不仅仅是对文本的解读,更是一种语言对话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者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动态的、互动的,而不是静态的、单向的。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历史性是指理解总是受到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的影响。
因此,理解者无法完全摆脱自己的历史性和文化性来理解文本,而只能在自己的历史性和文化性中去理解文本。
这种理解方式不仅使理解具有了历史性和文化性,也使理解具有了主观性和相对性。
伽达默尔还强调了理解的语言性。
他认为,语言是理解的主要媒介,是理解者和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
语言不仅承载着文本的意义,还承载着理解者的主观性和历史性。
因此,理解者需要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文本的意义,而语言的使用和理解也受到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影响。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本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以及翻译过程中的语境问题,英译本往往无法完美地呈现原著的语境本体性。
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进行研究,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广中国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历程及现状中国哲学典籍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深刻的哲学内涵。
不少中国哲学典籍因其独特的思想特点和对人类思想的重要贡献而备受世人瞩目。
由于古代语言的限制以及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增加,一些中国哲学典籍开始被翻译成英文,如《道德经》、《论语》等。
由于当时对中国文化认知的不足,翻译者在语境理解和转译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译文的语境本体性不够准确。
随着中国哲学典籍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增大,一些重要的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本相继问世,如《孟子》、《庄子》等。
仍有不少翻译存在着语境本体性不足的问题,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有效传播。
针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
他们对中国哲学典籍的文化内涵和语境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分析,揭示了诸多中国哲学典籍的深刻内涵和独特格局。
他们还对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有译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翻译的语境失真现象。
他们还尝试从翻译理论、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进行了全面的评析和解读,提出了一些改善翻译质量的建议和方法。
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语境本体性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对于某些中国哲学典籍的语境本体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尤其是对于比较冷门的中国哲学典籍的研究还需加强。
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特定典籍的翻译问题进行分析,还缺乏对整体翻译质量的评估及提升的研究。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语境本体性研究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哲学家眼中的翻译——金岳霖、贺麟译观探微
哲学家眼中的翻译——金岳霖、贺麟译观探微
郑延国
【期刊名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24)4
【摘要】哲学家金岳霖、贺麟对翻译多持卓见.两位贤哲的卓见无论是在翻译理论基础方面,还是在翻译方法、翻译和重新创作、诗歌翻译、哲学著作翻译诸方面均有许多共识.这些共识在新的世纪里仍能给广大翻译工作者以深刻的启迪.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郑延国
【作者单位】长沙交通学院外语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哲学家金岳霖的翻译成就及其翻译理念 [J], 周亚莉
2.贺麟翻译思想对中国译论译史的价值 [J], 范先明
3.读金岳霖《论翻译》之可译与不可译的思考 [J], 夏艺菲
4.金岳霖、贺麟、艾思奇的哲学翻译观成因探究 [J], 刘孔喜
5.读金岳霖《论翻译》之可译与不可译的思考 [J], 夏艺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翻译的新探索
2004-04-09 作者:苏德超《武汉大学报》第969期第4版(2004年4月9日)
-------------------------------------------------------------------------------
求学武大近十年,连续听邓晓芒老师的课也有五年,自忖对他的翻译理念有一定了解,愿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理解邓老师和杨祖陶先生的工作有所帮助。
理解先于翻译
如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译本大行天下。
译文的粗劣,不单是初事译业者之通病,连一些著名学者亦不例外。
“孟子”成了“门修斯”,“我思故我在”成了“我知道我存在”,弗雷格代替弗雷泽讲鬼神巫术。
邓老师以“理解先于翻译”来反对这种现象。
而理解,又并非一种自我感觉,而有其具体规定。
这种规定被学生戏称为邓晓芒的“四句教”:替康德辩护;用康德说康德;用康德说哲学史,用哲学史说康德;哲学史就是哲学。
1、替康德辩护。
邓老师不轻易反对康德。
单就康德各个具体立场而言,反驳起来似乎很容易:一是从康德以来又过了几个世纪,新的观点不断提出来;二是其学说被孤立了,各个部分得不到照应。
如果从第一点去反对康德,就只是另一个哲学家在反对,而不是陈述反对意见的研究者在反对。
表面上似乎有思想交锋,其实不过是意见罗列。
热衷于发出不同声音者,在哲学争论面前往往成了看热闹的,而不是看门道的,自然也无从去作裁定者。
如果我们因为孤立康德的某些观点而去反对他,那就更非学术态度。
有许多康德的研究者,要是他们能更耐心地阅读康德著作,就会发现要么康德并没有他所说的问题,要么有这个问题而康德已经在别处解决了它。
研究学问,尤其是公认难啃的康德哲学,不能急躁。
2、用康德说康德。
邓老师要求先把康德文本中的代词、连词等的涵义搞清楚;然后弄透句际关系和段际关系。
若确信理解无问题,还应试着用康德的术语和表达方式来复述一遍。
平常说理解某一文本,意味着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
邓老师认为,学术探讨中每一个概念都有其明确内涵;换概念往往就换了意思。
要深入理解一种思想,循其自身的方式才是上上之选。
他反对那种一看书就激动、一激动就忘了所看的是什么而以为自己已有此种思想或者早就反对这种思想的读书态度。
他不只一次地对我们讲,看书,尤其是学习阶段的读书,应以求异为主,通过获得不同的东西来丰富自己,而不是从别人的书中看出自己的高明来。
读书要有“唐僧精神”,而非禅宗作风,要读出原汁原味。
3、用哲学史说康德,用康德说哲学史。
此即他常说的读书要有“穿透力”。
康德写作有一个思想背景,虽然他常常没有在行文中注出他引用或反对了哪些人的观点,但是研究者必须能看出来。
这就要求有相当的哲学史功夫尤其是对近代哲学史的精熟了解。
在此基础上,对康德以后的哲学史也应有深入的了解。
通过康德文本中的字句,引入后来哲学家的观点,如果能这样读康德,就相当于跟许多哲学家做同学。
与此同时,应尝试用康德观点来解读哲学史。
在康德可参与处,充当其代言人,与康德达到“神交”。
4、哲学史就是哲学。
邓老师认为,哲学史外无哲学。
唯有顺着哲学史,我们才有可能提出自己的哲学。
在这方面,邓老师已经做出了榜样。
虽然他研究康德、黑格尔的著作是中国这方面的“标高之作”(张志扬语),但他之最爱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初步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自否定哲学。
他表达个人哲学观点的一些论文被德国教授译成德语在德国重新发表或收藏。
既不屈从于自己的无知,也不盲从于他人的权威,抓住问题、理清脉络并在可能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见解,此即邓晓芒四句教的真精神。
许多博士生听一段时间的课后,常发现自己多年的阅读还停留在消遣阶段,自己多年的写作还停留在读后感阶段,于研究则尚未入门。
于是乎,也就没有了写论文的胆量。
邓老师的课听者甚众,每个学期开头两周都不得不走马灯似地换教室,但到了期末,交上去的课程论文却相当地少。
有的博士生甚至一年之内也不敢拿一篇论文让他过目。
都是给邓老师的课吓的。
男生皆然,女生就更不用说了。
邓老师的女弟子十分稀罕。
外界甚传是师母管教太严,恐怕系误传。
在直译和意译之外
邓老师并没有自恃是权威,就放纵自己的表达。
在翻译上,他力求忠实于原文。
据他自己说,他有意采用鲁迅“硬译”的传统。
邓老师与杨先生有一个共同的翻译信条:如无必要,勿增勿减。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是哲学上有名的奥康姆剃刀,所以我们不妨将这个信条叫做杨-邓译刀。
这把刀一方面要剃除形式上的增减,就是说,在形式上,译文应尽量与原文一致。
除了逗号(因为德语的从句实在难以处理),邓老师几乎不对康德行文的形式作任何改动。
我们阅读译本与康德原文,会发现在形式上两者高度一致。
倘德语足够好而对康德又颇有研究,然后试着从译本回译成德语,则与原文几无大出入。
从前的译者不断地拆散康德的句子,一句译成数句,以换取可读性。
有的甚至还大段大段地加上译者注,免得读者看不懂。
而在邓老师的译本中,这种现象没有了。
这把刀在另一方面要剃除内容上的增减,就是说,在内容上,译文应尽量与原文一致。
大多数康德用不同词处,邓老师在翻译中都用不同词对应。
在一般译者所忽略的语气方面,邓老师也着力译出。
让人觉得是康德直接在说现代汉语,而不是有人在翻译。
至于歧义与疑难处,译文也尽量译出。
如无必要,邓老师尽量不用自己的理解去取代读者自己的理解,借此来保持康德著作解读的多种可能性。
邓老师希望不通德语的读者可以一字一句地抠译文,就像德语读者抠原文一样。
从形式上看,邓老师的译文绝对是直译;而在内容上能合得如此之好,又非意译不能达到。
邓老师常常说译者首先必须是所译内容的专家,然后对被译语种有较好的把握,然而更重要的,却是对用以译出的语言的把握。
邓老师以康德研究权威和文学批评家闻世。
也许正是由于这些素质,他才敢并且完成了在旁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让原汁原味的康德哲学说现代汉语”的工作。
我从五年前就开始上邓老师的《纯粹理性批判》讨论课,所用教材即其译文,同时还有拿着德文原文、各种英译本和汉译本来比照阅读的。
每次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人用三个小时来抠其中一两段。
当时译文尚是未定稿,而穷全班之力往往一个学期下来不能找到三五处暇疵,倒是常常找出别的译本(尤其是汉译本)的错误。
虽然一帮硕士博士生的水平有限,但能经得起如此折腾的译本,确实少见。
尤其让人称奇的是,最近我拿到一本《纯粹理性批判》的最新英译本,是国际著名的康德研究专家PaulGuyer和AllenW.Wood合译的。
这个以体现“20世纪后半叶英语世界康德研究水平”为目的的译作居然在翻译原则和具体译文上,与邓老师和杨先生的译本惊人一致。
上述的杨-邓译刀也正是他们的翻译原则。
我和另一位研习康德哲学的博士生从这个英译本任选一些段落,试着按照杨-邓译刀的原则将其译成汉语,我们转译的文字几与邓老师的译文无出入。
这实在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至少在康德研究方面,经过一个世纪的积累,我们汉语学术界终于有了与英语世界同样高水平的成果。
杨-邓译刀后的文化哲学内涵
在这里我只能就此略做提示。
邓老师将西方哲学的传统归结为强调既有规定的逻各斯精神和强调自我超越的奴斯精神。
杨-邓译刀对可多可少之增减的剃除显然与邓老师一贯强调的逻各斯精神相一致;而他们翻译的具体实践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现代汉语表达西方哲学之方式的丰富则体现了奴斯精神。
例如,在译本中,为了与康德一致,长句子特别多。
而长句子显然不是汉语特色。
邓老师认为,康德的每一个长句子,都是他的一个意义单位。
拆散固无不可,却失其本来韵味。
句子长,而又要一口气读完不得停顿,这就需要很充沛的精气或者说十足的中气。
句子长,往往读了后面忘了前面,这又需要很好的记忆力。
以上两点都是短句盛行的汉语所无法相比的。
在这方面,邓老师与鲁迅有同样的想法:要“改造”现代汉语,并以此来改造我们散漫随意的思维和行事。
而他们的成就表明,现代汉语原即有此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