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稻田建设技术规范
高标准粮田设施建设内容及标准要求
附件1
高标准粮田设施建设内容及标准要求
一、扶持条件
在本市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重点聚焦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具有都市农业特色的现代化粮食生产基地,单个项目集中连片面积500亩以上。
二、主要建设内容和标准要求
(一)灌溉泵站。
泵站建设要根据灌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泵型,泵站装置效率达到水利部颁布的3米以下低扬程地区泵站装置效率不低于50%,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
(二)水利配套。
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和技术达到规范标准;地下渠道可以采用HDPE、UPVC给水管材,以提高管道输水效率,减少占用耕地面积。
除涝达到20年一遇、日降雨量200毫米和24小时排出不成灾。
(三)田间道路。
布局合理,顺直畅通。
道路建设分干道、支道两级;干道宽度宜为3~6米,支道宽度不宜超过3米;道路与桥、涵配套适宜,确保农业机械作业和粮食作物运输。
(四)土地平整。
格田内田面高差大于5厘米时应进行土地
平整,土地平整应避免或减少对耕作层的破坏,对耕地平整时应采取地力保持工程措施,平整后应采取土壤改良措施,保证耕地质量。
(五)稻渔共作田间工程。
包括进排水系统改造、沟坑开挖、田埂加固、稻田平整、防逃防害防病设施建设。
种养田块中沟坑面积占稻田总面积比例不超过10%。
(六)仓库、晒场。
粮食仓库和晒场配套面积参照《上海市设施农用地用地标准(试行)》。
粮食仓库要做到五防:防漏、防湿、防盗、防麻雀和防老鼠;晒场要平整、不起砂。
(七)其他建设内容。
包括绿色生产技术应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10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10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5.30•【字号】成办函〔2016〕86号•【施行日期】2016.05.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10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成办函〔2016〕86号有关区(市)县政府,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成都市10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行动计划》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5月30日成都市10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行动计划为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我市决定用3年时间,实施10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下简称高标准农田)提升行动计划,实现田网、渠网、路网、观光网、服务网、信息化网和设施用地网“七网”配套,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保障蔬菜供应、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推动新常态下都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2016—2018年,按照“因地制宜、菜粮优先、设施配套、产村相融、集约高效、机制创新”的原则,坚持“区域集中连片、项目集成整合、产村同步推进”的思路,按照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数字化、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风景美的总体要求,依据《成都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相关技术标准,围绕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园区、带)建设,新建标准更高、配套更优、产业更强的高标准农田100万亩(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分别建设30万亩、40万亩、30万亩),并力争在产业基地、新村建设、种养循环、乡村旅游、经营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农业项目中高标准粮田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项目中高标准粮田建设实施方案1、建设标准(1)土地平整土地平整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涉及耕作田块修筑、田面平整、水系沟通等内容。
在土地平整过程中,要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方便耕作的原则,对土地进行平整和划分,使每个田块都具备灌排能力,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和机械作业的要求。
(2)集中连片集中连片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特征,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目标,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合理确定建设重点区域,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
(3)设施完善设施完善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灌溉、排水、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设施的配套和兼容性,提高农田的抗灾能力和灌溉效率,保证农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4)农田配套农田配套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等内容。
在农田配套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农田的抗灾能力和生产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建设方案一、科学规划: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农田发展需求,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农田规划,合理布局农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田综合效益。
二、综合治理:将综合措施应用于农田管理中,包括优化土壤结构、合理施肥、合理种植结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提高农田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三、强化管理: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管理,建立健全农田管理体系,加强农田监测和评价,提高农田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四、创新技术:积极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包括新型农机具、高效农业生产工艺和信息化农业管理技术等,提高农田生产效率和质量。
五、合作共享:鼓励农田经营者之间的合作和共享,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农田经营规模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3、管护机构高标准粮田竣工后,及时进行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后严格进行工程管护,充分发挥好本项目工程管护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运行管理,提高运行质量,以发挥工程效益。
2012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农业厅二○一二年十一月目录1 范围 02 规范性引用文件 03 术语 (1)4 总则 (2)5 建设目标 (2)6 建设条件 (3)6.1 基础条件 (3)6.2 建设区域 (3)7 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 (4)7.1 一般规定 (4)7.2 土地平整工程 (4)7.3 灌溉与排水工程 (6)7.4 田间道路工程 (8)7.5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8)7.6 其他工程 (9)8 建设程序 (9)8.1 建设计划 (9)8.2 基础调查 (9)8.3 实施方案 (10)8.4 项目实施 (10)8.5 基本农田划定 (11)8.6 后期管护 (11)9 公众参与 (12)10 土地权属调整 (12)1 1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 (12)12 绩效评价 (13)附录分类型区简述 (14)附录A 一级类型区 (14)附录B 二级类型区(模式) (15)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1 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技术标准、建设程序、公众参与、土地权属调整,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绩效评价等。
1.2 本规范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活动。
1.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除应遵循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200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21010-2008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 50288-9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63-2006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TD/T 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5-2003 农用地定级规程TD/T1012-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3-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 1032-2011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 1033-201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11-2000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GB J85-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50434-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3-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TD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NY/T 310-1996 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 309-1996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3 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调研报告
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调研报告作者:高明光来源:《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年第10期【摘要】在刚刚召开的全省农业综合开发会议上,传达了全国农业综合开发会议精神,对农业综合开发要切实做到“两个聚焦”的重要指示,明确了农业综合开发要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指标;遇到的问题一、什么是高标准农田农业综合开发从最初的中低产田改造发展到新形势下建设高标准农田,但具体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哪些方面,怎么进行,投资标准是多少,上级主管部门并没有明确的指示和实质性的步骤措施。
我们从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起,一直在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高标准农田的内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区域,对高标准农田的理解肯定会不同,我们认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同于以往的中低产田改造。
第一,高标准农田首先应高产、高效。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以高产高效、旱涝保收为主,如粮食的高产、资源利用的高效、劳动生产率的高效、农产品的高效益等。
我们在2007年支持新农村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示范区的火田、东塘、芦花、裴家、新建、太平等村,有超过350亩农田由单季稻改成了双季稻,实现了当地几代农户“单改双”的愿望,实现粮食增产;同时,粒粒晶公司在我们2008年示范区的关王、岭湖村,承包了2000亩农田自行生产,全部机械化作业,频振式诱蛾灯杀虫,该片农田的粒粒晶10号优质稻亩产超过1200斤,既推动了我区土地流转进程,也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第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从建设内容上看,高标准农田应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个方面,具体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排灌配套、道路畅通、林网防护、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培训农民等多项内容。
我区从2005开始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开发,4年间,共改造中低产田8.83万亩,衬砌渠道324公里,开挖疏浚渠道310公里,完善渠道建筑物配套2400处,新建和维修电排电灌站97处,新修、整修机耕路148.51公里,建防护林面积5180亩,实施技术培训10500人次,发放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手册10000本,实施科技示范推广面积3.9万亩。
有机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有机水稻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水稻生产、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水质、大气、土壤、投入品、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的基本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认证过的有机水稻生产基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19630.1 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GB/T 19630.2 有机产品第2部分:加工GB/T 19630.3 有机产品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GB/T 19630.4 有机产品第4部分:管理体系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有机农业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3.2 有机稻米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按照有机稻米标准生产、加工,产品质量符合有机稻米质量要求,并经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的稻米(包括稻谷和成品米)。
3.3 常规指生产体系及其产品未按照本标准实施管理的。
3.4 转换期从按照本标准开始管理至生产单元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段。
3.5 平行生产在同一生产单元中,同时生产相同或难以区分的有机、有机转换或常规产品的情况。
3.6 缓冲带指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可明确界定的用来限制或阻挡邻近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的过渡区域。
3.7 投入品指在有机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所有物质或材料。
3.8稻田轮作指在同一田块上按照预定的方式或顺序轮换耕作不同种类作物的农事活动。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
首先,土地利用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科学
布局农田,合理划分种植区、休耕区和保护区,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保护。
在土地利用方面,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利用的原则,确保农田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水资源利用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环节。
要合理配置灌溉水源,优化
灌溉系统,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保证农田的水资源供给。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要注重节约用水,科学合理利用雨水和地下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农田的灌溉需求。
另外,土壤保护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
工作,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稳定。
在土壤保护方面,要注重农田的轮作休耕,加强土壤保护措施,保持土壤的肥沃和健康。
最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
的建设,完善农田道路、排水系统、田间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提高农田生产的便捷性和效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注重农田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提高农田设施的使用寿命和效益。
综上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涉及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土壤保护和农田
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推进,确保农田的质量和效益。
只有坚持规范建设,科学管理,才能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希望各地农业部门和农田建设者能够认真贯彻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为农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首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要求农田的土壤质量达到一定标准。
土壤是农
田的基础,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中,对土壤的肥力、透气性、保水性等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土壤的质量达到标准,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还要求农田的水资源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水是
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而农田的灌溉条件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中,对农田的水资源供应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灌溉设施的建设、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以确保农田的水资源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另外,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还要求农田的防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农田的
防护措施包括对农田周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农田本身的保护。
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中,对农田周边环境的保护,包括农田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以确保农田的周边环境对农作物的生长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对农田本身的保护,包括农田的护坡、防风、防洪等方面也有详细规定,以确保农田本身得到有效的保护。
总的来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是保障农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
要举措。
通过对土壤质量、水资源供应、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和要求,可以有效保障农田的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引导广大农民朋友认真履行相关规定,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高标准农田土地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土地建设标准高标准农田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建设、田间道路建设等工程,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农田生产力和农田生态环境的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田产能、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标准农田土地建设标准要求土地整理工程。
土地整理是指对农田进行平整、排水、灌溉等工程,以改善土地利用状况,提高土地质量和产能。
土地整理工程包括平整土地、修建田间道路、排水设施和灌溉设施等。
通过土地整理,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地生产环境,为农田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其次,高标准农田土地建设标准要求水利设施建设。
水利设施是农田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包括水库、渠道、水泵站等。
水利设施的建设可以有效调节农田水源,提供灌溉用水,保障农田作物的生长需求。
同时,水利设施的建设也可以防洪排涝,保障农田生产的安全。
另外,高标准农田土地建设标准还要求田间道路建设。
田间道路是农田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方便农民进出田地,运输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
田间道路的建设可以提高农田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总的来说,高标准农田土地建设标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田产能、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同时,农民也应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对农田的管理意识,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迈上新的台阶,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高标准农田建设典型案例剖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田建设正逐步向高标准转变。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和要求的农田。
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今后的农田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本文将就我国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广东省粤西粮改基工程粤西地处广东省的西南部,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农业产区之一。
粤西粮改基工程是广东省政府近年来实施的一个重要农田建设项目,旨在提高该地区农田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田生产条件,实现农产品增产增收。
该工程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目标,主要涉及土地整理、水利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和设施配套等内容。
1. 实施情况(1)土地整理:通过对分散的农田进行整理,形成规模化种植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2)水利工程: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灌溉条件和排水状况。
(3)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田地势,优化农田布局,提高农田灌溉水平。
(4)设施配套:建设农田排灌设施、渠道等,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2. 取得成效(1)农田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2)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农民收入得到显著增加。
(3)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土地退化得到有效治理。
3. 存在问题(1)部分项目进度缓慢,存在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
(2)农田整治质量不高,存在浪费资源和资金的问题。
(3)农田项目实施中存在管理不规范和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4. 建议对于粤西粮改基工程,应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完善项目进度监督制度,强化质量监控,确保项目的整体实施效果。
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农田整治效益,确保农田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提升。
另外,加大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民的参与和获得感。
二、河南省“三区一场”高标准农田建设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是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省份之一。
浅析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浅析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水稻过程中,正确的栽培技术和措施对于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对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进行浅析。
一、合理的田间管理1. 土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且耕层厚度大于30厘米的田地进行种植。
2. 合理的田间排水:采取井道、沟渠等排水设施,确保稻田排水良好,避免水淹。
3. 合理的田块面积:根据田地的地势、水源等情况,合理划分田块,利于田间管理和水稻生长。
4. 土壤改良: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肥力,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5. 及时除草:及时进行除草,保持水稻田地的清洁,减少杂草对水稻的竞争,提高水稻产量。
6. 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生长对养分的需要,合理配比施用有机肥、化肥,提高稻谷的生产。
二、科学的种植措施1. 选择合适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经验,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水稻品种。
2. 合理的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要求,掌握适宜的播种时间,提高水稻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3. 适宜的密度:根据水稻品种的生长特点和地理条件,合理确定水稻的栽植密度,提高产量。
4. 精细插秧:采用精细插秧技术,实现水稻苗期均匀生长,减少早期虫害和病害的发生,提高产量。
5. 合理的水管理:根据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合理浇水,保证水稻的生长需求,避免干旱或积水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6. 合理的施药措施:根据农药的使用规范,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三、灵活运用技术手段1. 高效微量喷附:采用高效微量喷附技术,将肥料和农药直接喷洒到作物叶片上,提高肥料和农药利用效果,减少浪费。
2. 微生态调控:通过微生物、有机肥料等手段,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减少病原菌的侵害,提高产量。
3. 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田间建设排灌设施、遮阳网、保温棚等,调节田间环境,提供有利于水稻生长的条件。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农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为了规范和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建设标准,以确保农田的质量和产量。
首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要严格的土地选择标准。
选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土地应具备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等条件,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同时,还需要考虑土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农田的生产潜力和可持续利用性。
其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要科学的土地整治和利用标准。
在农田整治过程中,需要进行土地平整、排灌设施建设、土壤改良等工作,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力。
同时,还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农田的种植结构,合理配置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确保农田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要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
在农田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保护农田周边的生态环境,防止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保护农田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标准。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质量和产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农田的质量和产量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总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农田质量和产量,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农田资源,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实的保障。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农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农田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应该包括土地质量标准。
土地是农田的基础,土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应该对土壤的肥力、排水性、透气性等进行详细规定,确保土地的质量达到一定标准。
其次,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还应该包括水利设施标准。
水是农田生产的命脉,良好的水利设施可以保证农田的灌溉和排水,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应该对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农田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还应该包括农田生产标准。
农田生产标准包括种植作物的种植密度、施肥、施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严格执行农田生产标准,才能保证农田的产量和质量达到高标准。
最后,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还应该包括环境保护标准。
农田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安全和人们的健康。
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应该对农田周边环境的保护提出要求,确保农田生产的安全和环保。
综上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农田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才能保证农田的质量达到一定标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推动农田质量的提升,促进农业的发展。
建设高标准农田要求
建设高标准农田要求
农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在保护农田基本农田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整治、水利设施建设、土壤肥力提高、农田基本设施建设等手段,提高农田生产力和综合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有一系列的要求需要我们认真落实和执行。
首先,保护农田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农田保护的重点和基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禁非农建设侵占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降低。
其次,加强土地整治和水利设施建设。
土地整治是提高农田质量和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要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水利设施建设是保障农田灌溉和排水的重要保障,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灌溉、排水、防洪设施,提高农田抗旱抗涝能力。
再次,提高土壤肥力和农田基本设施建设。
土壤肥力是农田生产力的关键,要加强土壤养分管理,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
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包括田间道路、田坎、田埂等,要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生产效率。
最后,加强农田管理和保护。
农田管理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保障,要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和保护,严格实行耕地轮作制度,合理利用农田资源,防止土地退化和污染。
总之,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需要我们认真落实和执行一系列的要求。
只有加强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加强土地整治和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土壤肥力和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加强农田管理和保护,才能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农田施工资料整理手册
高标准农田施工资料整理手册高标准农田施工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农田改造和建设,以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高标准农田施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标准农田施工的意义高标准农田施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高标准农田施工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从而保障粮食的生产和供应。
2.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高标准农田施工可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率,推动农业的现代化。
3.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农田施工可以减少农荒地的占用,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实现农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4.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高标准农田施工可以吸引资金和技术进入农村地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二、高标准农田施工的要求高标准农田施工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选址与规划。
选择适宜的土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农田地块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
2.土地整理与改良。
进行土地整理和改良,包括平整土地,改善土壤结构,施用有机质和肥料,提高土地的肥力和透气性。
3.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建设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等农田水利设施,确保灌溉水源的充足和排水通畅,提高土地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生产力。
4.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
包括建设农田道路、田间排水沟、田间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农田的管理和作业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5.科学管理与技术支持。
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管理方式,推广科学耕作、科学施肥、科学种植等管理方式,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6.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高标准农田施工时,必须符合环保要求,采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农田施工不仅需要技术支持,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农民的配合。
高标准农田:稻田建设技术规范
DB 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 T650-2011 高标准农田稻田建设技术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paddy field2011-08-17发布2011-09-01实施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2)1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规划要求 (4)5 设计要求 (9)6 工程建设要求 (12)7 农艺措施要求 (14)8 关键技术指标 (15)9 档案管理 (16)附录A典型排浸沟断面示意图 (18)附录B田面排水管设置示意图 (19)前言为进一步规范我省高标准稻田建设标准,大力推进标准粮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与复垦、基本口粮田建设和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实施,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附录A、B为资料性目录。
本规范由湖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危长宽、阳小民、谢卫国、彭福茂、黄铁平、夏海鳌、钟武云、杨琳、高幼林高标准农田稻田建设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高标准稻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提出了高标准稻田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农艺管理措施要求,适用于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土地整理与复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高标准稻田建设,其他涉及耕地质量建设项目参照此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应于本规范。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50288-9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168-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B43/T580-2010 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农田指常年用于农作物种植的水田、旱地、水浇地和园地。
湖南省地方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总则》(征求意见稿)
湖南省地方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总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2013年,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水利部、林业局、国家标准委等部门,组织编制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对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分区建设等内容,其中规定湖南到2015年要建成高标准农田1495万亩,到2020年要建成高标准农田3316万亩。
根据《规划》的要求,湖南省政府组织省发改委、省国土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质监局等部门认真研究、仔细讨论。
省质监局在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体系框架,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总则》(以下简称《总则》)、《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平整》、《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改良》等7项地方标准列入2014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第一批)计划(湘质监函[2014]11号)。
《总则》由湖南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牵头起草。
二、标准制定目的与意义首先,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的重要指示;其次,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编制形成标准文件,使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标准可循、有标准可参考;第三,指导和规范各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在建设条件、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与技术指标等方面统一认识,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协调一致。
三、编制原则本标准制定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原则本标准的制定需要从内在规律出发,充分遵照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文件,标准主要内容和各项指标力求科学合理。
(二)体现湖南特色原则本标准的制定必须适应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发展要求,体现湖南特色,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指导作用。
(三)协调一致原则本标准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系列标准的纲领标准,标准内容与关键指标要与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分标准协调一致,确保系列标准的统一性、协调性。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农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而高标准农田建设则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和
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举措。
为了推动全国农田建设水平的提升,制定并实施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以规范和指导农田建设工作,保障农田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明确了农田基本建设的要求和标准。
包括土壤
肥力、水资源利用、灌溉设施、田间道路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农田的基础设施达到一定的标准,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对于农田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出了具体要求。
要求在农田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农田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强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工作,确保农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再次,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还对于农田的管理和维护提出了要求。
要求建
立健全的农田管理制度,加强对农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保障农田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
最后,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还对于农田建设的评价和监测提出了要求。
要
求建立健全的评价和监测体系,对农田建设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农田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农田的生产能力和
质量,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各地能够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标准,促进农田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首先,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要求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指对农田进行规划、整合和优化,通过土地平整、排水、灌溉等措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力。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需要科学测量土地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合理规划田块和田间道路,确保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
其次,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要求完善的水利设施建设。
水是农田的生命线,良好的水利设施是保障农田灌溉和排水的关键。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需要建设灌溉渠道、水库、水泵站等设施,确保农田的灌溉和排水需求。
同时,还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
另外,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要求土壤改良措施。
优质的土壤是农田高产的基础,而土壤的改良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促进植物生长。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需要采取施肥、翻耕、植被覆盖等措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最后,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要求健全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农田基础设施包括田间道路、排灌设施、防护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需要合理规划田间道路,确保农田的通行便利;同时,还需要建设排水设施和防护设施,保障农田的排水和防洪需求。
综上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它涉及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建设、土壤改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才能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各地区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科学合理地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确保农田建设规范的顺利实施。
农田建设技术标准制度汇编
农田建设技术标准制度汇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田建设技术标准制度汇编的示例:
1.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规定了农田灌溉、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
2. 农田土地整理技术规范:涉及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块划分等方面的标准。
3. 农田防护林建设技术规程:指导农田防护林的规划、种植和管理,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4. 农田道路设计规范:涵盖农田内部道路和外部连接道路的设计标准。
5. 农田排灌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了农田排灌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标准。
6.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针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目标、要求和评价指标进行规范。
7. 农田污染治理技术导则:提供农田污染治理的技术指导和标准。
8. 农田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指导农田水肥管理的综合技术,实现节水节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B 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 T650-2011 高标准农田稻田建设技术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paddy field2011-08-17发布2011-09-01实施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2)1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规划要求 (4)5 设计要求 (9)6 工程建设要求 (12)7 农艺措施要求 (14)8 关键技术指标 (15)9 档案管理 (16)附录A典型排浸沟断面示意图 (18)附录B田面排水管设置示意图 (19)前言为进一步规范我省高标准稻田建设标准,大力推进标准粮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与复垦、基本口粮田建设和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实施,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附录A、B为资料性目录。
本规范由湖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危长宽、阳小民、谢卫国、彭福茂、黄铁平、夏海鳌、钟武云、杨琳、高幼林高标准农田稻田建设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高标准稻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提出了高标准稻田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农艺管理措施要求,适用于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土地整理与复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高标准稻田建设,其他涉及耕地质量建设项目参照此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应于本规范。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50288-9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168-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B43/T580-2010 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农田指常年用于农作物种植的水田、旱地、水浇地和园地。
3.2高标准农田指田地集中连片,农田水利排、灌设施配套齐全;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治涝标准10年一遇,灌溉设计保证率达85%及以上,或抗旱能力在70天以上;地下水位控制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深度;田间道路、防护林网布局合理;土壤肥力协调,基本没有土壤障碍因素,能保持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农田。
3.3 高标准稻田指田面平整,耕层深厚,土壤肥沃,无严重土壤障碍因素,农田基础设施完善,灌溉水源有保障,排涝能力强,路、林、电网配套,土壤改良培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措施到位,能够满足水稻高产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作业等标准化生产要求,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安全环保,周年生产能力双季稻区和一季稻区每公顷稻谷产量分别达到13500公斤和9000公斤的稻田。
3.4土壤肥力指土壤能同时供应与协调作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环境因素(如水、气、热等)的能力。
3.5 耕作层厚度指经耕作熟化的表层土壤的厚度,单位统一为厘米。
3.6 土壤质地指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相对含量的组成而区分的粗细度。
3.7土壤障碍因素土体中存在耕层浅薄、过砂、过粘、过酸、冷浸、潜育、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妨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土壤性质或形态特征,以及干旱缺水、渍涝、灌溉水和大气污染等,也叫土壤障碍因子。
3.8 灌溉保证率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得到保证的概率,以正常灌溉供水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表示为:(P为灌溉保证率;m为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n为计算总年数,一般不少于15年)3.9 排涝能力排涝骨干工程(干沟、支沟)和田间工程(斗沟、农沟)按多少年一遇的暴雨不致成灾的要求能达到的标准。
4 规划要求4.1规划原则4.1.1坚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
4.1.2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农田基础设施总体规划设计包括田地平整、田型调整及修建排灌沟渠、田间道路、防护林、电网等。
建设工程分步实施时,应考虑与后续工程的衔接,防止后续建设打烂前次设施,造成投资浪费。
4.1.3坚持沟渠、路、林三网结合布局。
排水沟是最密集的网络,每隔100m左右1条,顺坡降方向由上向下展布;在排水沟的基础上配建灌溉沟,每隔200m左右1条,与排水沟相邻或相间布局;配建生产机耕道,顺坡向间距200~300m,横坡向间距500~1000m,与排水沟相邻;林带纵横间距500~1000m,与主排水沟、机耕道相邻布局。
4.1.4坚持以改土为中心,把影响水稻生产的干旱、渍涝、渍潜和过沙过粘等土壤障碍因素统一纳入规划改良范围,做到既治理渍涝与干旱,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优化生产环境。
4.2规划准备4.2.1选择规划单元高标准稻田规划单元选择在田地相对集中连片、灌溉水源有保障的区域进行。
平湖河网区一般以1000×667m2为一个规划单元,丘陵冲垅区只对地形坡度小于10度的冲、垅田进行规划,以一个冲、垅为一个规划单元,面积在200×667 m2以上。
4.2.2相关资料准备收集规划单元基本资料,实地调查了解群众意愿,结合地形、障碍因素确定工程建设内容,编制田间工程建设与土壤改良培肥规划性文件。
将田间工程规划设计内容绘制在比例尺为1:5000或1:10000基于县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耕地地力等级图或地形图上,并绘制道路、沟渠纵横断面图,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或实施方案)。
4.3稻田规划4.3.1规划单元内的稻田布局要以机耕道、林网或较大的沟渠为基准,向两侧展布为网格状田园。
4.3.2平湖河网区稻田重点对规格不一的田块采取裁弯取直,小丘变大丘等措施进行土地平整和田形调整。
整体调整为水平展布、形状规则、面积较大、便于机械耕作的格田。
4.3.3丘陵冲垅区重点将单元内田地整理成等高水平梯田。
4.3.4稻田土壤存在明显障碍因素,要进行土壤改良培肥规划。
4.4田间道路规划4.4.1田间道路规划要以原有联通村组的机耕道为干道,在规划单元内展布生产机耕道和工作道等田间生产性道路。
4.4.2 生产机耕道机耕道规划顺坡向间距200~300m,横坡向间距500~1000m。
平湖河网区规划单元内每间隔200~300m规划一条生产机耕道。
一个规划单元内形成纵向3~4条、横向1~2条左右的机耕道,最终构成机耕道网格。
丘陵冲垅区生产机耕道布设应参考地形条件及冲垅宽度。
当冲垅宽在200m以内时,可冲垅一侧山脚与稻田交接处规划一条生产机耕道。
冲垅宽在200~400m,可在冲垅两侧山脚与稻田交接处各规划一条生产机耕道。
冲垅宽400m以上的可在冲垅中部按间隔200m左右规划生产机耕道。
4.4.3 工作道规划了机耕道网格的稻田,可在每个网格内规划1条工作道。
未形成机耕道网格的,在两相邻的生产机耕道之间规划1条工作道,工作道一般垂直于机耕道。
4.5 田间排灌沟渠规划4.5.1田间排灌沟渠要以规划单元内原有主要的排灌沟渠为基础,通过整修、新建完善排灌沟渠,构建新的田间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
4.5.2排水沟田间排水沟根据其功能分撇洪沟、排涝沟、排浸沟。
一般在规划单元外围布设撇洪沟,主要是撇排洪水,防泥砂冲压稻田。
规划单元内布设排涝沟,负责排除田面涝水。
在地下水位过高的潜育性稻田布设排浸沟,主要负责排除田间冷浸水,降低地下水位,同时承担排涝任务。
4.5.3撇洪沟撇洪沟重点是截断撇开洪水,有时兼具灌溉功能,可排灌两用或与灌溉渠相邻、相间布局,规划设计在靠近洪水主要来源一侧。
平湖河网区撇洪沟布设在规划单元外围或主要洪水来源一侧,且要与该区主排水沟或排灌机埠连通。
丘陵冲垅区撇洪沟一般布设在稻田与两侧山体交接的边界线上。
当冲田两侧山体汇水面积大,两侧分别修建1条撇洪沟。
当洪水来源于冲田上部,且冲垅宽大于100m时,可在冲田中部从上至下修建一条中心撇洪沟,两侧山体洪水通过横向沟导入该中心沟。
冲垅单元外围和中心撇洪沟可与灌溉沟结合,两沟合为一沟,雨季用于排洪,旱季用于引水灌溉。
4.5.4 排涝沟平湖河网区规划单元内一般每隔80~100m规划修建1条排涝沟,其中粘性土壤间距为80m左右,砂性土壤间距为100m左右。
在平湖河网区和宽大的垅田,排水沟呈网格状布局。
为了减少占用耕地,可采用主排涝沟与支排涝沟相结合的形式。
主排涝沟呈纵向即坡降方向布局,支排涝沟横向布局,主排涝沟与支排涝沟呈正交式联通。
山丘冲垅区规划单元内,当冲宽小于50m时,排涝沟布于汇水面积较大和有冷浸水源的一侧。
冲宽50~80m,排涝沟布于两侧山田交界线上。
冲宽80~100m,可采用开中心排涝沟的形式,两侧农田有效排水距离为40~50m。
冲宽大于100m,通过增加排水沟数量的方法解决。
4.5.5 排浸沟当稻田淹水季节地下水位50cm以上,干水期80cm以上时要规划建设排浸沟。
此排浸沟同时承担降低地下水位和排涝功能,但不承担灌溉功能。
4.5.6灌溉渠每隔160~200m建1条田间灌溉渠,分别向两侧农田灌水,灌水距离为80~100m。
灌溉渠与排水沟有相邻布局和平行相间两种布局。
相邻布局时两沟建在一起,中间用埂隔开,其中伴排水沟一侧的农田通过横跨排水沟的过水管灌溉。
相间布局时,灌溉渠与排水沟中间有农田隔开,间隔80~100m。
从节省耕地出发,主要采用相邻布局形式。
4.6 防护林平湖河网区可建立田间防护林网,林带间距以500~1000m为宜,一个规划单元形成一个防护林网格。
林带常与机耕路、大型输排水沟、河岸平行排列,应做到合理布局。
林带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的90%以上,平湖区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75%以上。
4.7电网稻田电网设施为排灌、植保、收获提供电力保障,电网规划要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要,满足农业生产取电方便和安全使用。
电网线路一般沿田间道路和沟渠布设,每条线路相隔80~100m。
5设计要求5.1稻田5.1.1平湖区单丘稻田面积2000~2667m2之间,以长80~100 m,宽25~30 m进行控制,可根据地形条件和整体布局要求,选用25×100m、30×80m或其他规格。
5.1.2丘陵冲垅区建立梯式平田,上下田高差应小于1.5m。
每级平田宽度不低于8.5 m,长度依冲垅宽度和路沟渠布局适当确定,单丘稻田面积可小于平湖区格田。
5.1.3存在耕作层浅薄、过砂、过粘、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土壤障碍因素的稻田,要采取深耕深松、掺粘土、掺沙土、客土换土等针对性改土工程措施,并结合农艺培肥措施,提高土壤肥力。
5.1.4耕作层浅薄型稻田改良,采用措施深耕深松加厚土层。
耕作层厚度浅于15cm的稻田要逐年进行深耕,每次加深耕作层厚度控制在3cm以内,底土为生土时应停止深耕。
对已翻上来的生土进行晒垡冻坯和增施有机肥,促使土壤熟化。
也可利用其他占用耕地项目剥离下来的表层土壤加深耕作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