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萌芽期 1920-1939
开端期 1940-1969
发展期 1970-1989
成熟期 1990-至今
• 实施住宅部品化
日 本
• 推行公共住宅标准设计 • 开发通用化规格型部品 • 引进PC施工法
• 开发HPC施工法 • 健全公共住宅标准设
计 • 住宅部品集成 • 住宅设计开放体系 • 开发工业化住宅供给
发展历程
德国
➢ 在住宅二次大战后,西德地区70%~80%的房屋遭到破坏,德国住宅产业化 迎来了发展契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德国的住宅产业化技术已相当成熟。 ➢ 现在,德国几乎所有的建筑部件和装修材料,都是根据设计要求在工厂预制完 成的,施工现场是全组装式施工方式。承重砼部件、内隔墙、屋顶、天花、楼梯 等建筑部件,在工厂预制时,均被编上代码。这些代码,在项目资料中,都有详 细说明。当工地安装需要时,再将有关部件运至工地,采用吊车或塔吊进行吊装、 就位和固定。
发展历程
欧洲(以德国、法国为代表)和日本产业化发展方向
欧洲发展方向
研发推广 新结构体系
研发推广 新产品体系
研发推广 新应用技术
• 推动预测技术及模块化
欧
发展 工业模式带入住宅 • 发展轻钢结构住宅
• 提出开放建筑理论
洲
建造
• 探索新居住模式
• 发展开放住宅
• 提出SAR支撑体住宅理
论
• 高科技生态技术 • 信息技术新时代 • 构件构造技术
发展历程
法国
➢ 法国是世界上推行建筑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之一。 ➢ 第一代建筑工业化 ➢从50年代到70年代走过了一条以全装配式大板和工具式模板现浇工艺为标志的建筑工业化 道路,有人把它称为第一代建筑工业化. 在这一阶段进行了大规模成片住宅建设,在城市周 围建成了许多新居住区,以解决住房有无问题。与此相应,出现了许多专用建筑体系,不同 体系出自不同厂商,各建筑体系的构件互不通用。 ➢到70年代,住房矛盾有所缓和,工程规模缩小,建造量分散,原有构件厂开工率不足,再 加上工业化住宅暴露出的千篇一律的缺点,迫使法国去寻求建筑工业化的新途径。为适应建 筑市场的需求,向以发展通用构配件制品和设备为特征的第二代建筑工业化过渡。
发展历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美国
美国的工业化住宅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它是汽车拖车式的、用于野营的汽车房屋。但 是在40年代,也就是二战期间,野营的人数减少了,所以旅行车被固定下来,作为临时的住宅。 二战结束以后,政府担心拖车造成贫民窟,不许再用其来做住宅。
20世纪50年代后,人口大幅增长,军人复员,移民涌入,同时军队和建筑施工队也急需简易 住宅,美国出现了严重的住房短缺。这种情况下,许多业主又开始购买旅行拖车作为住宅使用。 于是政府又放宽了政策,允许使用汽车房屋。同时受它的启发,一些住宅生产厂家也开始生产外 观更像传统住宅,但是可以用大型的汽车拉到各个地方直接安装的工业化住宅。可以说,汽车房 屋是美国工业化住宅的一个雏形。
2007年,美国的工业化住宅总值达到118亿美元。现在在美国,每16个人中就有1个人居住的 是工业化住宅。在美国,工业化住宅已成为非政府补贴的经济适用房的主要形式,因为其成本还不 到非工业化住宅的一半。在低收入人群、无福利的购房者中,工业化住宅是住房的主要来源之一。
发展历程
日本
➢ 在住宅标准化方面,日本各类住宅部件(构配件、制品设备)工业化、社会化生 产的产品标准已十分齐全,占标准总数的80%以上,部件尺寸和功能标准也已形成 体系; ➢在住宅部件化方面,全套的卫生洁具(浴缸、坐厕、洗脸盆)、地板、墙面,在 工厂生产的一个个整体部件组装而成; ➢在住宅智能化与节能方面,新建的建筑物中60%以上是智能化的;住宅的建造通 常采用新型的绿色节能材料,以减少采暖降温的费用、节省能源。整体卫浴设备、 厨房整体设备、干式架空地板铺装、新型轻钢龙骨安装、建具(门、门套、窗、窗 套、门厅组合柜、楼梯、收纳柜、收纳柜门)等实现工厂化标准模式生产;同层排 水系统、卫浴节水系统、地热系统、墙面保温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等节能系统也 实现了完善。
• 建立SI住宅体系 • 推进工业化住宅可
持续发展 • 建设长效高品质住
宅
系统
日本发展方向
推行标准化 引进新技术
实施部品化 研发新技术、新体系
建立新体系 优化产业化发展
发展历程
日本
➢ 日本是世界上率先在工厂里生产住宅的国家。其住宅产业化发展从1966年到2000年经历了 七个五年计划,每一阶段都提出了明确的基本设想和计划目标。 ➢ 日本从1932年开始研究住宅产业化,并于1968年提出了住宅产业的概念和推进住宅产业的 设想。 ➢ 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住宅产业的成熟期,大企业联合组建集团进入住宅产业。 ➢ 20世纪90年代,日本采用产业化方式生产的住宅已占竣工住宅总数的28%。
发展历程
美国
70年代以后,人们对住宅的要求更高了:要求面积更大,功能更全,外形更美观。1976年,美 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 (National Manufactured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Safety Act),同年开始由HUD负责出台一 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一直沿用到今天。除了注重质量,现在的工业化住宅更加注重提升美观、 舒适性及个性化,许多工业化住宅的外观与非工业化住宅外观差别无几。新的技术不断出台,节能 方面也是新的关注点。这说明,美国的工业化住宅经历了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阶段性转变。
发展历程
法国
➢ 第二代建筑工业化 ➢发展建筑通用体系:
➢法国于1977年成立构件建筑协会(ACC),作为推动第二代建筑工业化的调研和协调中 心。1978年该协会制订尺寸协调规则。同年,住房部提出以推广“构造体系” (Systeme Constructif),作为向通用建筑体系过渡的一种手段。 ➢构造体系是以尺寸协调规则为基础,由施工企业或设计事务所提出主体结构体系;它由 一系列能相互代换的定型构件组成,形成该体系的构件目录。建筑师可以采用其中的构件, 象搭积木一样组成多样化的建筑(积木式体系)。建筑师使用这种体系时,必须采用构件 目录中的构件,并遵循相应的设计规则,当然在建筑艺术上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法国不 主张在全国只搞一个构造体系,而是搞一批,以供业主挑选。
统计表明,美国1997年新建住宅147.6万套,其中工业化住宅113万套,均为低层住宅,其中 主要为木结构,数量为99万套,其他的为钢结构。这取决于美国人传统的居住习惯。 据美国工 业化住宅协会统计,2001年,美国的工业化住宅已经达到了1000万套,占美国住宅总量的7%,为 2200万的美国人解决了居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