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耕地坡度及田坎系数
地籍调查复习资料

l.地籍在我国历史悠久, 古代主要为政府登记土地作为( 征收田赋依据的簿册。
2.国家对各项地籍管理工作所做的各项规范化政策、法律规定、称( 地籍制度 )。
3.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一般不应小于( 1:2000 )。
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2000。
大型工程经有权批准项目用地可不小于1:10000。
采用标准图幅,即幅面为50cm*50cm或50cm*40cm。
6.比例尺是地图的一个重要参数,地籍图属于( 大比例尺 )图。
7.在土地征收、土地出让或转让时,一般采用( 解析 )法计算宗地面积。
8.土地登记审批表是地籍调查完成后,土地注册登记前的审批表。
10.首级地籍控制网的精度,要能保证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以及四等以下各等级控制点相对于上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cm )。
11.地籍图精度的检测方法通常用图解距离与相应的解析反算边长、要求较差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 2)倍中误差。
12.地籍图的符号有许多分类方法。
半依比例尺符号,主要是指一些线状地物,下列不属于半依比例尺符号的有(宝塔)。
半依比例尺符号,主要是指一些线状地物,如铁路、公路、围墙、栏栅、堤坎等13.随着摄影质量的提高和采用地面标志或高精度数学影像匹配技术,像点量测中误差可降到(±(3~5)μm )。
14.名称变更的其他证明文件有(申请人应提交户籍部门的姓名变更证明文件)。
15.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时检查距离与原勘测距离较差允许误差为(±10 )。
16.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比地形图根控制点密度要大,通常每k m2应布设(100~400 )个地籍图根控制点。
17.钢尺量距时,一次读数。
当距离超过一尺段时,宜丈量两次,其较差应小于(2 cm )。
18.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为(±10)。
田坎系数测算表

泸州市护国镇(高桥、铜印、黄花、龙沟)土地整理项目田坎系数测算表贵州南方数码测绘科技有限公司二00八年九月一日目录一、测算目的 (1)二、测算方法 (2)(一)、样方布点原则 (2)(二)、样方布点程序 (2)三、样方实测项目及量测方法 (3)四、样方净耕地系数计算 (4)五、样方净耕地系数计算结果其质量分析 (4)净耕地系数测算本次净耕地系数测算成果。
坡度分级、样方类型布设切合实际,计算方法和精度可靠,亦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
一、测算目的净耕地系数是指耕地地类图斑量算出的耕地毛面积中净地所占的比例。
净耕地系数的测算是为了将耕地中的田埂、土坎及其他不能调绘上图(如零星小块非耕地)等扣除,从而求得准确的净耕地面积。
因此,弄清净耕地系数是全面量算中求得准确的净耕地面积的重要步骤。
地形地貌复杂,山、丘、坝兼有,水田、旱地、园地、林地等交错频繁,形成地类图斑多而破碎的状况,田(土)坎更多、平坝一亩水田分作三块,四块,块块有埂;旱地分作五、六块,块块有坎;丘陵、低山块数更多,似为层层梯地(田),块小,边长,坡多的景观,而且插入不少小块非耕地,既不够上图标准,又不便打点注记。
因此,面积量算作业后所得出的耕地面积,实际不全是耕地,因为把这一些无法在图斑上表示出来的非耕地也包括了进去,如田(土)坎和小于2米宽的沟渠、道路及小于0.1亩的荒地、乱石堆、粪池、蓄水池等,如何把这些非耕地面积从耕地毛面积中扣除出去,得到准确的净耕地面积。
公式:①耕地毛面积=净耕地+非耕地+田土坎②净耕地=耕地毛面积-非耕地-田土坎二、测算方法净耕地系数测算方法有多种,但无论哪种方法其目的都是要科学地符合实际地求出净耕地系数,田(土)坎系数计算,得到比较准确的毛耕地、净耕地、非耕地以及田(土)坎面积。
因此,必须选样,通过多点样实测求得可信系数。
(一)、样方布点原则在样方布点中,我们注意了三个原则:①、代表性。
具有耕地、地形、母质、坡度利用方式等特点的代表性。
土 地 调 查 中 田 坎 系 数 的 测 算

土地调查中田坎系数的测算J I ANGXI COAL S CI ENCE & I ECHNOLOGY2 0 0 8年第1 期NO.1 2 0 08土地调查中田坎系数的测算摘要:简单介绍了土地调查中按坡度测定和计算田坎系统数的方法。
关键词:土地调查;样点;田坎系数;坡度;正相关中图分类号:P 2 8 5 .2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 0 6—2 5 7 2 ( 2 0 0 8 ) 0 1—0 0 8 6—0 3Co e f f i c i e n t Ca l c u l a t io n o f Ri dg e b e t we e n Fi e l d s i n Lan d S u r v e yWANG Ti n g,CHE N We i we i( S u r v e y i n g T e a m o f J i a n g x i G o a l f i e l d G e o l o g y B u r e a u ,N a n c h a n g ,J i a n g x i ,3 3 0 0 0 1 )Abs t r a c t :T h e p a p e r h a s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a n d c a l c 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o f t he nd g e c o ef f ic i e n t i n t h e l a n d s u r —V e y·Ke y wo r d s :l a nd s u r ve y;s a mp l i n g p o i n t s ;r id g e c o e f f ic i e n t ;s l o p e0 前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 (4)第一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4)第二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4)第三条制定本规定主要依据 (4)第四条调查任务和主要内容 (5)第五条技术路线 (5)第六条更新调查比例尺 (6)第七条地图投影、坐标系和标准分幅 (6)第八条行政区域代码 (7)第九条调查单元和编码 (7)第十条分类体系 (8)第十一条成果 (9)第十二条实施和时间 (10)第十三条适用范围 (10)第十四条地方补充规定 (10)第十五条本规定解释权 (10)第二章准备工作 (10)第十六条组织准备 (10)第十七条技术准备 (11)第十八条资料准备 (11)第十九条仪器、工具和表格准备 (13)第二十条平面控制测量 (13)第三章土地境界与权属调查 (14)第二十一条境界调查 (14)第二十二条土地权属界线调查 (15)第二十三条土地权属情况调查 (16)第二十四条界址要素测量 (16)第四章土地利用调查 (17)第二十五条基本方法与要求 (17)第二十六条地类图斑调查 (18)第二十七条线状地物调查 (19)第二十八条一些土地分类情况处理方法 (20)第二十九条耕地坡度分级 (22)第三十条田坎系数测算 (22)第三十一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记录手簿填写 (23)第五章调查数据处理及数据库建设 (23)第三十二条工作底图的着墨整饰 (23)第三十三条调绘内容接边 (23)第三十四条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 (24)第三十五条面积量算 (24)第三十六条数据统计和汇总 (25)第三十七条数据衔接 (26)第六章文字报告 (26)第三十八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报告编写 (26)第三十九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27)第七章成果的检查验收 (27)第四十条建立检查验收制度 (27)第四十一条检查验收程序 (28)第四十二条成果资料归档 (28)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试行)为规范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确保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质量,统一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技术路线、技术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在总结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简称土地详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简称变更调查)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需求,制定本规定。
田坎系数测量技术方案

田坎系数测量技术方案发布日期:2008-05-05一、总则21.1目的21.2依据21.3适用范围21.4地貌类型21.5耕地坡度分级21.6耕地类型21.7田坎21.8田坎系数31.9田坎调查及面积扣除31.10面积数据31.11精度要求3二、地貌类型及区域划分32.1地貌类型的分区32.2地貌类型分区的基本原则42.3我省105个县(市、区)地貌类型分区概况4三、耕地田坎系数样方的分布与选取43.1样方的含义43.2样方的区域分布43.3耕地图斑样方的坡度级的确定43.4样方分组53.5样方选定的方法和要求 5四、田坎测量5五、样方的面积测量6六、田坎系数计算6七、上交资料与成果6八、成果验收及质量评定78.1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78.2检查验收的比例78.3质量评定7附表1:安徽省地貌类型区域划分一览表8附表2:安徽省耕地图斑样方区域分布一览表11附表3:样方田坎系数测算表13附表4:田坎系数表14一、总则1.1目的田坎系数是影响耕地面积的重要数据。
为了保证我省耕地田坎系数测量的规范、科学,保障第二次土地调查中耕地调查数据的准确、可靠,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1.2依据(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2)《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1.3适用范围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地面坡度2°以上的丘陵、山区各坡度级的梯田、坡耕地田坎系数的测定。
1.4地貌类型平地;丘陵;山区。
1.5耕地坡度分级Ⅰ级≤2°;2°<Ⅱ级≤6°;6°<Ⅲ级≤15°;15°<Ⅳ级≤25°;Ⅴ级>25°。
1.6耕地类型梯田;坡耕地。
1.7田坎我省耕地中,淮河以北宽度大于等于2米,淮河以南宽度大于等于1米的田埂、地埂等统称田坎。
土地调查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土地调查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31.汇总分为市(地)级、省(区、市)级和国家级汇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2. 汇总分为县级、市(地)级、省(区、市)级和国家级汇总。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3. 成果汇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调查成果汇总,第二阶段为统一时点调查成果汇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4. 成果汇总仅对初始调查成果进行汇总。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5 成果汇总仅对统一时点调查成果进行汇总。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6. 土地调查面积的计算,采用椭球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图斑面积。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7. 土地调查面积的计算,采用平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图斑面积。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8.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定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9.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定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公顷(hm2)和亩。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0.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定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hm2)和亩。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1.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定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平方米(m2)。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2. 汇总表中,所有表格中的耕地面积是一致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3. 汇总表中,所有表格中的耕地面积不全是一致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4. 《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汇总表》中的耕地面积与《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中的耕地面积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5. 《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汇总表》中的耕地面积与《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中的耕地面积不一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6. 《耕地种植类型面积统计表》中的耕地面积与《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中的耕地面积一致。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总分41,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农村土地调查中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是指( )。
A.权属调查B.综合调绘C.地类调查D.野外调绘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C[解析] 农村土地调查中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是指地类调查,具体包括线状地物、图斑、零星地物和地物补测等内容。
2.农村土地地类调查的依据是( )。
A.《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B.《土地利用现状分类》C.《地籍调查规程》D.《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解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是农村土地地类调查的依据。
农村土地调查中,由于调查比例尺所限,城镇等建设用地内部调查将无法全面使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
因此,为了适应农村土地调查需要,可以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有关建设用地进行归并。
3.农村土地地类综合调绘法是农村土地调查中地类调查的主要方法,是由( )相结合的调绘方法。
A.内业解译和外业核实、补充调查B.内业判读和外业判绘、实地调查C.内业判译和野外调绘、补充调查D.内业预判和外业核实、全面调查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A[解析] 农村土地地类调查采用调绘法,常用的调绘方法有综合调绘法和全野外调绘法。
其中,综合调绘法是农村土地调查中地类调查的主要方法,是内业解译(判读、判译、预判、判绘)和外业核实、补充调查相结合的调绘方法。
4.农村土地调查时,地类调查中核实、调查时应采取( )的方法。
A.四到B.询问C.边走边调绘D.远看近判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D[解析] 核实、调查应采取“远看近判”的方法,即远看可以看清物体的总体情况及相互位置关系,近判可以确定具体物体的准确位置,将地类的界线、范围、属性等调查内容调绘准确。
耕地田坎系数测算方案

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分区命名采用综合连续命名法。大区(一级区)名为“地理方位+地貌组合类型+土地利用",以罗马数字表示区号(如I、II……。等);亚级(二级区)以“行政区划范围”命名,以罗马字配合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I—A、II-B等)。
3.4
按照综合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方法,结合四川省地形地貌、耕地分布特征,全省共分为5个大区(一级区),各大区内再根据具体的特点续分为14个取样亚区(二级区)。各大区、取样亚区的名称、地貌类型、坡耕地面积比重及所包括的主要行政区划见表5、表6.
17。47
0。99
5.12
6.86
4。50
Ⅳ川西南山地区
8。14
8。75
1。05
3。15
3。26
1.29
Ⅴ川西北高山、高原区
3。23
3。63
0.81
1.02
1.22
0.58
全省合计
100
100
19.12
40.26
29。03
11.59
(1)川西平原区(Ⅰ)
川西平原水田农业区位于四川东部盆地的西部,介于龙泉山脉以西,龙门山系以东,江油市区以南,乐山市五通桥以北。该地貌以平坝为主,占该区面积的47%;次为山地,占31.2%;丘陵(含台地)最少,只占21。3%.按地貌类型,该区续分为3个亚区(二级区):成都亚区(Ⅰ-A)、绵阳-德阳亚区(Ⅰ—B)、乐山—名山亚区(Ⅰ—C),见表6.
土地调查中耕地田坎系数的测算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土地调查中耕地田坎系数的测算——以庆阳市合水、宁县为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毕业届别2009届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讲师甘肃农业大学教务处制二〇〇九年六月目录1引言 (1)2研究区域概况 (1)2.1“两县”概况 (1)2.2影响田坎系数的主要因素 (2)3“两县”田坎系数的测算方法和步骤 (2)3.1田坎系数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2)3.2“两县”田坎系数的测算方法 (3)3.2.1分区和田坎系数分组 (3)3.2.2按坡度测定田坎系数 (3)3.2.3样方的选定 (4)3.2.4田坎测量 (4)3.2.5田坎系数计算 (5)3.3测算结果与分析 (5)3.3.1测算结果 (5)3.3.2结果分析 (7)4结束语 (9)参考文献 (9)致谢 (11)土地调查中耕地田坎系数的测算———以庆阳市合水、宁县为例***(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兰州 730070 )摘要以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和宁县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田坎系数的测算为例,详细介绍了田坎系数的测算方法和步骤,并对“两县”第二次土地调查中耕地田坎系数测算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新的技术规程和统一的测算标准,利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可以达到田坎系数测算的精度要求,测算的田坎系数能够满足甘肃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需要。
关键词土地调查;田坎;田坎系数;测算方法1引言第一轮土地详查至今已历时十多年,这期间全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大型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不断上马,农业结构调整量大,从而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甘肃省内各类用地面积变化巨大。
由于多种原因,历年年度变更不完全到位,造成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家底不清,给国土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2007年3月开始在全国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
甘肃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省情调查,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查清省内现有的耕地面积,而田坎系数是耕地统计的一个重要系数,原有的耕地田坎系数是否符合现状?是否合理?这在很大程度影响耕地面积的统计结果。
《利用DEM确定耕地坡度分级技术规定试行》国土资源部.doc

《利用DEM确定耕地坡度分级技术规定试行》国土资源部.doc利用DEM确定耕地坡度分级技术规定(试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〇八年六月目录前言........................................................................................................................... ..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 (1)3.1 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 (1)3.2 格网 (1)3.3 格网单元 (1)3.4 坡度 (1)3.5 坡度栅格数据图 (1)3.6 坡度分级图斑 (2)3.7 坡度分级图 (2)3.8 耕地坡度分级图 (2)4 总则 (2)4.1 目的 (2)4.2 组织形式 (2)4.3 DEM 选择 (2)4.4 比例尺 (2)4.5 数学基础 (2)4.6 补充规定 (2)5 资料收集 (2)5.1 DEM (3)5.2 行政区域调查界线 (3)6 技术路线及流程 (3)7 生产坡度分级图 (4)7.1 DEM 预处理 (4)7.2 坡度计算 (4)7.3 坡度分级图 (5)8 确定耕地坡度分级 (5)8.1 确定方法 (5)8.2 要求 (6)8.3 编制耕地坡度分级图 (6)9 成果 (6)9.1 坡度分级图成果 (6)9.2 耕地坡度分级图成果 (7)10 检查验收 (7)10.1 坡度分级图 (7)10.2 耕地坡度分级图 (8)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坡度分级要素属性表 (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耕地坡度分级图式图例 (11)附录 C (参考性附录)坡度分级元数据文件 (12)前言一、本规定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二、本规定主要起草单位: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田土坎系数取值

整治区类型
耕地类型
坡度级别
保留田坎系数取值(%)
新增耕地系数(%)
成都平原区
梯田
Ⅱ级
4
8.2
Ⅲ级
6
10.2
Ⅳ级
8
16.4
Ⅴ级
10
20.2
坡地
Ⅱ级
3
8.9
Ⅲ级
6
9.0
Ⅳ级
8
12.2
Ⅴ级
9
19
盆地丘陵区
梯田
Ⅱ级
5
8.16
Ⅲ级
6
12.2
Ⅳ级
8
15.33
Ⅴ级
10
20.2
坡地
7
10.2
Ⅴ级
9
13
川西北高山高原区
梯田
Ⅱ级
5
6.7
Ⅲ级
6
11.1
Ⅳ级
7
12.9
Ⅴ级
10
20.2
坡地Ⅱ级44.6源自Ⅲ级66.6
Ⅳ级
7
8.9
Ⅴ级
9
14.9
注:新增耕地系数=二调田坎系数-保留田坎系数
Ⅴ级:属于基本农田的可以参与整理
田坎系数减少率不能超过50%
田坎系数取值保留两位小数
Ⅱ级
4
8.92
Ⅲ级
6
9.78
Ⅳ级
8
12.79
Ⅴ级
9
19.10
盆周山地区
梯田
Ⅱ级
5
4.8
Ⅲ级
6
10.10
Ⅳ级
7
12.10
Ⅴ级
10
20.2
坡地
Ⅱ级
田坎系数计算

田坎系数测算表
坡度级
样方 类型
样方田坎 系数总和
样方数
田坎 系数
坡度级
样方 类型
样方田坎 系数总和
样方数
田坎 系数
大于2º
梯田
小于等于6º 坡地
大于15º
梯田
小于等于25º 坡地
备注:
大于6º
梯田
小于等于15º 坡地
大于 25 º
梯田 坡地
计算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
谢谢观看
斑面积的比例(%)
第三部分
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
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
《第三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中规定
• 耕地坡度大于2°的耕地中的田坎,可根据不
同坡度耕地抽样测算耕地田坎系数,用系数的 方法扣除田坎面积
• 耕地坡度小于等于2°的耕地中的田坎,必
须外业实地量测,逐条调绘在调查底图上,内 业面积量算时逐条扣除
《地籍房产测量》
田坎系数计算
目录
一、什么是田坎? 二、什么是田坎系数? 三、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
第一部分
什么是田坎?
什么是田坎?
什么是田坎?
耕地中北方宽度大于等于2m的地坎 耕地中南方宽度大于等于1m的地坎
第二部分
什么是田坎系数?
什么是田坎系数?
什么是田坎系数?
指田坎面积占扣除其他线状地物后耕地图
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
田坎系数计算前首先要以县为单位按照耕地类型分组,比如 按照耕地坡度分组
在每组内,布设不少于30个样方,单个样方面积不小于 4000㎡(6亩),每个样方的坡度、纹理应基本一致
实地量测每一条田坎的长度和宽度,计算田坎的面积,将计 算结果标注在田坎系数测算表上
关于第二次土地调查田坎系数的测算分析

关于第二次土地调查田坎系数的测算分析摘要:本文以金华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田坎系数为例,详细介绍了田坎系数的测算方法,根据田坎系数测算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及特殊处理,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土地调查样方田坎系数测算1、引言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要求测算地形坡度大于2°的耕地中,南方宽度大于1.0米,北方宽度大于2.0米的耕地田坎系数。
耕地田坎系数测算精度直接影响粮食总产量统计的精确度,事关粮食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按照浙江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田坎系数测算方案》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有关田坎系数测算的有关要求的有关要求,我院完成了浙江省标段三的第二次土地调查田坎系数测算工作,形成并提交第二次土地调查田坎系数测算成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田坎系数的测算方法及特殊问题处理方法。
2、样方预选和测量2.1、内业样方预选及外业调整根据坡度级别、地类、区域分布并结合样方面积等因素,内业先在已有的1:10000航片、土地利用现状图上选取125个样方。
由于金东区没有合适的五级梯田样方,根据区域平衡原则,在近邻的武义县增加一块五级梯田样方。
外业勘测过程中,发现有些地块种植了果树,影响田坎系数测算,我们根据技术规范要求,结合实地情况,对预选样方适当调整。
2.2样方测量内容样方外围线;固定宽度≥1.0米且<10米田坎的长度和宽度;宽度<1.0米田坎的长度和宽度(用虚线表示);其它线状地物的长度和宽度;地面坡度(坡度角或样方内最低最高两点的高差和平距);样方形心平面直角坐标(用于标识样方的地理位置)。
2.3、样方测量采用全解析法或部分解析法进行实地勘测。
全解析法指整个样方使用全站仪和RTK GPS施测;部分解析法指样方边界(外围界)、田坎中心线以及内部线状地物中心线使用全站仪或RTK GPS施测,样方内部的田坎和其它线状地物宽度用皮尺丈量。
2.3.1、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出每块样方的控制点坐标。
第五章 耕地坡度及田坎系数

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
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
区: 组: 耕地类型:
编号
长
1
2
样方编号: 坡度级:
田坎 宽 3
样方田坎系数测算表
县: 乡: 村:
图幅号:
单位:平方米(0.0)、米(0.0) 其他线状地物
面积
编号
长
宽
面积
4
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
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
(3)确定样方
? 在每个组内,布设不少于 30个均匀分布的样方,单 个样方面积不小于 0.4 hm2(6亩)。样方一般为完 整的耕地图斑。布设的样方须在调查底图上标注, 同一组的样方从影像上看地貌及耕地纹理应基本一 致。
(4)田坎测量
? 在 确 定 的 样 方 内 , 实 地 丈 量 南 方 ≥ 1.0m 、 北 方 ≥2.0m每一条田坎的长度和宽度,按长乘以宽计算 每一条田坎面积。若影像清晰,田坎长度也可在调 查底图上量取。当某条田坎的宽度不均匀时,须分 段丈量宽度,分别计算田坎面积。
5
6
7
8
样方面积: 草图:
合计
田坎系数:
备注:
合计
量测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
第 页共 页
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
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
(5)田坎系数计算
? 实测样方中的田坎面积,计算样方田坎系数,即田坎 面积占扣除其他线状地物后样方面积的比例(%)。
? 样方面积一般采用样方耕地图斑面积。 ? 样方田坎系数=样方中田坎面积合计/(样方耕地图斑
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
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田坎系数测算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及有关统计表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田坎系数测算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及有关统计表附录J(规范性附录)田坎系数测算表表J.1为样方的田坎系数测算表,表J.2为田坎系数表。
表J.1 样方田坎系数测算表区:组:样方编号:县:乡:村:图幅号:耕地类型:坡度级:单位:平方米(0.0)、米(0.0)量测人:日期:检查人:日期:第页共页填表说明:1.本表以样方为单位填写;2.耕地类型,填写梯田或坡地;3.样方田坎系数计算公式:样方田坎系数=田坎面积合计/(样方面积-其他线状地物面积合计)×100%;4.草图栏,实地绘制样方及样方内的田坎和其他线状地物位置、编号等;5.备注栏,填写需要备注的有关内容。
表J.2 田坎系数省:区:计算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填表说明:1.依据表I.1计算不同区、坡度、耕地类型田坎系数。
2.田坎系数=样方田坎系数总和/样方数。
3.备注栏,填写需要备注的有关内容。
附录K(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及有关统计表表K.1 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单位:公顷(0.00)或亩(0.00)第页共页填表人:填表日期:检查人:检查日期:填表要求:1.名称填写行政区域名称(县或市(地)或省)。
2.代码按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和《县级以下行政区域代码编制规则》填写。
3.国土调查总面积应等于国家或省或县下达的相应调查控制面积。
4.各一级分类面积之和应等于国土调查总面积。
5.县级汇总,填表至行政村,汇总至乡镇和县。
各乡镇之间空一行,县合计在首行。
6.市(地)级汇总,依据县级相应汇总表填写。
填表至乡镇或县,汇总至县和市(地)。
各县之间空一行,市(地)合计在首行。
7.省级汇总,依据市(地)级相应汇总表填写。
填表至县,汇总至市(地)和省,各市(地)之间空一行,省合计在首行。
8.“飞入地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参照此表,将“行政区域”栏改为“所在行政区域”,并增加所属行政区域名称和代码栏,以及“土地调查总面积”改为“飞入地面积”。
地籍测量记忆

地籍具有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连续性等特点初始地籍调查要求其成果必须具有完整性、可靠性和精确性(二)变更地籍调查的特点(1)变更分散、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
(2)政策性强、精度要求高。
(3)变更同步、手续连续。
(4)任务紧急。
变更权属调查的特点是:1.针对性及政策性强2.调查范围小且发生频繁3.任务急。
变更地籍测量的特点;①区域分散、范围小。
②变更地籍测量精度要求高。
③变更地籍测量任务急。
(四)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按照如下原则进行分类:[开始开机](1)科学性原则(2)实用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继承性原则一、地籍编号的原则(一)适应性(二)唯一性(三)统一性(四)可扩展性(五)可更新性(六)实用性【记忆:适实、一一、可可】一、农村土地调查基本原则(一)实事求是原则(二)统一要求原则(三)数字化调查原则(四)继承性原则开展农村土地权属调查基本原则是:1,延用性原则已有的确权资料(登记资料、协议书等),当经过核实未发生变更,且与实地一致时,原资料可继续沿用,不需重新进行土地权属调查,如已签订的《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经核实无误的,可继续延续使用,不需重新确权和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将权属界线调绘在调查工作底图上,或直接标绘在数据库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2.完善性原则已有的确权、登记资料正确,但原办理时手续不完善的,应补办相关手续,不需重新确权。
3.重新确权原则已有的确权资料,经复核存在错误或实地界线已调整的,如将国有荒山划为集体土地、村庄合并等,应重新确权划界,重新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勘测定界工作特点:1.综合性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内容兼有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及放样测量三者的内容。
2.特殊性是一项为用地审批服务而衍生出来的特殊性技术工作。
3.精确性4.及时性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工程进展速度5.法律性土地勘测定界的成果对用地审批、土地登记等具有一定的法律性。
勘测定界外业调查原则:(一)实事求是的原则(二)科学调查的原则(三)一查多用的原则(三)土地勘测定界的原则1.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是指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应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规定。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的调查方法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的调查方法发表时间:2019-12-30T13:42:24.09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 15期作者:胡开桂[导读] 本文描述了三调中耕地的调查方法,摘要:本文描述了三调中耕地的调查方法,包括耕地的认定、属性标注、专项调查、坡度、田坎系数等内容。
对现阶段的三调工作具有一定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三调、耕地、专项调查。
1.调查目的三调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在第二次全县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县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详实准确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2. 耕地的定义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休耕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 米,北方宽度<2.0 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临时种植果树、茶树和林木且耕作层未破坏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水田(0101)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水浇地(0102)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含蔬菜)的耕地。
包括种植蔬菜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旱地(0103)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3. 耕地的认定(1)下列土地认定为耕地:①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种植食用类作物的用地。
包括种植粮食类、薯类、豆类作物的用地。
种植经济类作物(也称工业原料类作物)的用地。
包括种植纤维、油料、糖料、烟草等草本经济作物的用地。
田坎系数的测算方法与影响因素

田坎系数的测算方法与影响因素发表时间:2018-12-20T10:22:27.7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作者:魏雨露[导读] 本文简单介绍了田坎系数的概念、测求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坡度对其的影响。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075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75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田坎系数的概念、测求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坡度对其的影响。
关键词:田坎系数;样点;影响因素0 前言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耕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源,是全国土地调查中最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
准确掌握全国耕地的数量、分布,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将基本农田上图、登记上证、造册,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根本前提,是监督、考核各地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目标完成情况、保障国家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外业调查中,将北方宽度大于等于2m,南方宽度大于等于1m的田埂、地埂等统称田坎[1]。
田坎宽度是指田坎底部宽度,即田坎占地宽度。
小于以上宽度的田坎视为耕地的一部分。
田坎系数是指耕地图斑中田坎面积与耕地图斑面积的比例,耕地图斑面积是指已扣除其他线状物及其他应扣除面积后的耕地面积。
1 田坎系数的测求方法1.1测算方法(1)在大比例尺图件上测求。
在所选样点范围内逐条地实测田坎宽度和长度,进而求算出所有田坎面积值,之后在图纸上量算所选样点的总面积,两者之比的百分数,即为田坎系数。
(2)在航片上测求。
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直接在经过预处理、编辑、纠正、镶嵌好的数字正射影像 ( DOM ) 上测求。
首先在航片上选择样点,在数字测图模块中打开影像图放大到一定倍数,量取测样点总面积及范围内每条田坎面积,即可得田坎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坡度分级
x y
按小于等于2º、大于2º小于等于6º、大于6º小于等于15º、 大于15º小于等于25º、大于25º分为五个坡度级,制作坡 度图。坡度图最好由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统一组织制作。
(6)坡度量算单元确定
耕地坡度量算单元是以一个完整图斑为一个单元计算。 (7)坡度等级计算
将坡度图与土地调查数据库中的地类图斑层叠加,计算耕 地图斑内的主要坡度级(面积比例最大的坡度等级),确 定该图斑所属的坡度级。
(2)质量评价
包括对DEM精度检查、现势性检查、数据完整性检查 以及数据文件检查。
(3)DEM数据预处理
包括坐标转换、中央经线变换、镶嵌和重采样等。
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
耕地坡度等级确定
3、利用DEM量算耕地坡度等级
(4)坡度计算 利用主要坡度计算模型计算
坡度计算模型: tg(P) (z )2 ( z )2
2°~6° 6°~15° 15°~25° >25°
坡度级代码
Ⅰ
Ⅱ
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Ⅳ
Ⅴ
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
耕地坡度等级确定
2、耕地坡度量算方法 (了解)
耕地坡度可通过1:1万地形图上等高线和坡度尺直接 从图上量取,也可采用DEM制作坡度图量取。
(1)坡度图法。将土地利用图与地形图套合,室内根 据地形图上等高线,利用坡度尺,测算各耕地图斑所在 的坡度或坡度级,由此形成耕地坡度图。
耕地坡度等级确定与田坎系数 测算
1、耕地坡度等级确定
坡度图由省土地调查办公室统一组织制作。 将坡度图与土地调查数据库中的地类图斑 层叠加,计算耕地图斑内的主要坡度级 (面积比例最大的坡度等级),确定该图 斑所属的坡度级。
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
耕地坡度等级确定与田坎系数测 算
2、田坎系数测算
田坎系数由省第二次调查办公室组织专业队伍测 算,其测算方案及结果,经省第二次调查办公室 组织验收确认后,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原土地更新调查的田坎系数测算成果经核实符合 《规程》要求的,可直接利用; 也可根据规定重新按坡度级别进行田埂系数的测 算。田坎系数按耕地图斑扣除,不允许以村、乡镇、 县等到单位扣除 。
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
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
(3)确定样方
➢ 在每个组内,布设不少于30个均匀分布的样方,单 个样方面积不小于0.4 hm²(6亩)。样方一般为完 整的耕地图斑。布设的样方须在调查底图上标注, 同一组的样方从影像上看地貌及耕地纹理应基本一 致。
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
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
2、田坎系数测算要求
➢ 《规程》中规定,耕地坡度大于2°时,可测算耕地田 坎系数,用系数的方法扣除田坎面积;对坡度小于等 于2°的耕地中的田坎,不允许采用系数的方法扣除, 必须外业实地量测,逐条调绘在调查底图上,内业面 积量算时逐条扣除。
➢ 田坎系数由省(区、市)统一组织测算,由省级土地 调查办公室制定本省田坎系数测算方案,报全国土地 调查办批复后,统一组织测算,测算结果是检查验收 内容之一。
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
耕地坡度等级确定
耕地坡度等级确定
1、耕地坡度分级
农村土地调查将耕地坡度划分为小于等于2º、大于2º 小于等于6º、大于6º小于等于15º、大于15º小于等于 25º、大于25º等5个级别。坡度≤2°的视为平地,其他 坡度中又分为梯田和坡地两类。
耕地坡度分级及代码
坡度分级
≤2°
田、坡地的耕地坡度分级。
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
耕地坡度等级确定
3、利用DEM量算耕地坡度等级
(1)DEM选择
DEM比例尺的选择取决于调查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土地 利用类型特征。二次调查原则上采用1:5万DEM。西南 喀斯特地区优先选用1:1万,5米格网DEM数据。西北 黄土高坡沟壑地区优先选用1:1万DEM或1:1万计曲线 加特征点法生成DEM,10米格网DEM数据。其他地区 山区优先选用1:1万,25米格网DEM数据,丘陵、平 原区应选用1:5万,25米格网DEM数据。
➢ 测算时应按耕地分布、地形地貌相似性等特征,对完 整省(区、市)辖区分区。区内按不同坡度级和梯田、 坡地类型分组,选择样方测算系数;样方应均匀分布, 数量不少于30个,单个样方不小于0.4 hm2 (6亩)。
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
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
3、田坎系数测算方法
(1)分区
➢ 对完整省(区、市)辖区,按地貌类型划分为丘陵、 山区、高山区不同的地貌类型区域。分区时尽可能不 打破完整县或乡辖区。特殊地区,可进一步细分地貌
样方分组表
地面坡度
样方分组
地貌类型 丘陵 山区
大于2° 小于等于6°
梯田
1组 9组
坡地
2组 10组
大于6° 小于等于15°
大于15° 小于等于25°
小于25°
梯田
3组 11组
坡地
4组 12组
梯田
5组 13组
坡地
6组 14组
梯田 坡地
7组 8组 15组 16组
高山区
17组 18组 19组 20组 21组 22组 23组 24组
类型区域。
名称 绝对高度/m 丘陵 / 山区 <3500 高山区 >3500
相对高度/m <200 <1000 >1000
地貌特征 没有山脉形体,低岭宽谷 有山脉形体,但分割破碎 峰尖、坡陡、谷深、山高
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
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
3、田坎系数测算方法
(2)分组
➢ 在每个区内,再根据不同的坡度级和耕地类型组合 进行分组。
(2)DEM生成法。利用DEM生成坡度图,将坡度图 与土地利用数据库叠加,计算耕地图斑的概率坡度、平 均坡度、最大坡度、最小坡度或优势坡度。
本次调查中,主张采取利用DEM制作坡度图的方法确 定耕地坡度等级。
采用1:5万或更大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
坡度图,套合土地利用现状图,自动量算的方法确定梯
海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
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
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
1、田坎系数
➢ 耕地中北方宽度大于等于2m、南方宽度大于 等于1m的地坎称为田坎。
➢ 田坎系数,指田坎面积占扣除其他线状地物 后耕地图斑面积的比例(%)。
➢ 田坎系数的大小随着耕地所处位置(丘陵、 山区)、耕地类型(梯田、坡耕地)和利用 方式(水田、旱地)等的差异而不同。一般 规律是,耕地所在的地面坡度越大田坎系数 越大;旱地比水田的田坎系数大;梯田比坡 地的田坎系数大;山区比丘陵的田坎系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