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施工控制网建立

合集下载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质量评 估,以确保控制网的可靠性和精度符 合要求。同时,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 误差和问题进行修正和优化,以提高 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
03
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控制网的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
评估控制网在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或误差时,仍能保持其稳定性 和精度的能力。
可靠性指标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目录
• 施工控制网概述 •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过程 • 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 施工控制网的应用实例 • 施工控制网的未来发展
01
施工控制网概述
施工控制网定义
01
施工控制网是指在施工区域内, 按照一定规则和精度要求布置的 一系列控制点,用于确定施工对 象的位置、高程和几何关系。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控制网通常采用高精度的GPS定位技术或三角网测 量技术,对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进行精确测量和监测。
控制点的设置应考虑工程的结构、规模、地形等因素,并应保证控制 网的精度和稳定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测量队伍和技术支持,以 确保工程的正确施工和安全性。
05
施工控制网的未来发展
02
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测量的基础, 是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的 关键因素。
施工控制网的重要性
01
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测量的基准,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精 度和准确性。
02
施工控制网能够为施工放样、安装定位等提供可靠的依据,提
高施工效率。
施工控制网有助于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提升
03
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包括控制网的点位精度、方向精度、距离精度等,用于衡量控制网 的可靠程度。
可靠性分析方法

建筑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建立、精度及稳定性分析

建筑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建立、精度及稳定性分析

建筑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建立、精度及稳定性分析发布时间:2021-03-19T10:00:27.293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月36期作者:宗兴旺[导读]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建设进程持续深入,不同类型的建筑数量逐年增多宗兴旺南京东大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建设进程持续深入,不同类型的建筑数量逐年增多,处于这种情况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建筑工程自身测量控制网的建立、精度和稳定性控制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上述内容展开研究,分析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工作、精度控制工作和稳定性控制工作,总结相关工作经验,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发展建议,为促进工程测量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稳定性;控制点;建筑工程;测量前言:工程建设施工顺利与否会与工程各部分组成结构之间存在有机联系,通常都需要通过施工控制网为施工作业提供保障作用。

但是,因为部分大型工程本身施工周期较长,同时施工区域内的作业条件复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因此,需要在工程建设之初打造施工控制网点,以此避免施工期间发生位移的情况。

如果控制网点出现相应变化而工作人员又未及时发现这一情况,继续采用固有的坐标数据进行放样作业,就会出现导致放样误差过于明显,项目工程施工质量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一、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对于部分施工控制网的复测工作而言,需要对其最终的测量结果加以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控制点位置的稳定性做出更为深入的了解,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工程最终阶段的施工质量。

在上述内容之外,在对工程控制点稳定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因为会受到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导致两期测量成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时如何合理使用这些测量成果,属于工程建设期间必须完成的选择。

(一)施工控制网概述对于所有的建筑施工控制而言,布设施工控制网均属于测量工作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内容之一。

处于勘测阶段的测图控制网,建筑物自身结构、位置均未明确,无法对施工测量工作需要做出足够周全的考量;此外,工程施工前,大多需要先完成场地平整工作,此后才可以正常开展工作,否则原施工场地中固有的部分测图控制点遭受破坏的可能性很高,所以,工程项目正式施工阶段,大多需要组织专门施工控制网用于测量工作。

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在现代工程施工建设中,工程控制网的建立是各项工程顺利进行的首要任务。

工程控制网的作用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工程范围内统一的参考框架,为各项测量工作提供位置基准,满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对测绘在质量(精度、可靠性)、进度(速度)和费用等方面的要求,工程控制网也具有控制全局、提供基准和控制测量误差累积的作用。

施工单位作为工程的建设者,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将图纸上设计建(构)筑物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在施工现场标定出来,这种标定工作称为施工放样(或称测设)。

施工放样也可以说是将图纸上的建(构)筑物放到地面上去的工作过程。

首先根据工程总平面图和地形条件建立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控制网点在实地定出各个建筑物的主轴线和辅助轴线;再根据主轴线和辅助轴线标定建筑物的各个细部点。

采用这样的工作程序,能保证建筑物几何关系的正确,而且使施工放样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避免误差的累积。

工程测量控制网一般建网顺序为:确定控制网的等级→确定布网形式→确定测量仪器和操作规程(国家和行业规范)→在图上选点构网,到实地踏勘→埋设标石、标志→外业观测→内业数据处理→提交成果。

目前,除特高精度的工程专用网和建设安装控制网之外,绝大多数收集工程控制网都可采用GPS定位技术来建立。

如何将现代卫星测量技术与地面测量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显得非常重要。

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建筑和厂区控制网布设成矩形控制网,即所谓的建筑方格网;对于地形平坦但通视比较困难的地区,则可采用GPS与全站仪相结合布设的导线网;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岭地区(如水利枢纽)及跨越江河的工程,一般采用GPS网或边角网,对于线状工程(如铁路和公路)多采用GPS 与全站仪相结合所布设的导线网;地下工程一般采用导线测量。

目前在平坦、不隐蔽地区采用GPS实时动态定位放样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它的优点是:放样速度快、成本低、10——20KM只需一个参考站。

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应用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应用总结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一、测量依据工程平面控制以业主提供的BM1(x=81076.523,y=500756.722)、BM2(x=80963.415,y=500742.178)两个已知点为起始点,东、西、南、北埋设15个控制点,形成工程测量一级控制网;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运用坐标法定位法进行定位放线。

以一级闭合控制网点为控制点,建立二级控制网。

二、测量控制特点1)整个建筑物体量大,造型独特;2)仁达大楼由裙楼和塔楼两部分组成;3)测量放线任务重,且对测量精度要求高。

4)基于以上几个特点,因此测量工作要求:①成立专门的测量组,由专职测量高级工程师主持。

②配备全站仪、测量专用计算器、精密水准仪等高级精密测量仪器设备。

③采用三维测量技术,建立多级施工控制网,准确定点进行测量放线。

三、测量施工控制1)测量准备工作①测量工作开始前,必须编制《测量施工方案》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监理和建设方审核批准。

②工程投入的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均送计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并按其检定周期送检,以确保施工测设精度。

测量所需仪器设备如下表1所示:③测量工作的组织安排:工程项目部配备一名专业测量工程师,另配几个测量技术人员,成立工程测量小组,专司项目测量工作。

本工程测量仪器设备需求表2)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设(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①由业主提供导线点,场地交接时由测量负责人对业主提供的施工控制点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再进行全面引测布设。

②为确保轴线点位精确到位,,用全站仪布控点位100个,进行闭合计算,使轴线点位精确无误。

③本工程采用两套控制系统:a基础及地下室施工期间,采用全站仪布设整体控制线和分区控制网,采用外控法测量。

考虑到地面下沉及土方边坡位移,主要控制点投设在基坑以外平地上,或者附近建筑物墙上。

b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采用内控制法测量,采用经纬仪与50m钢卷尺测出各控制轴线,设立轴线内控点,建立施工控制网。

场外控制点及其周围用混凝土加固。

测量工程施工工艺

测量工程施工工艺

测量工程施工工艺(一)、平面控制网建立1、本工程地上12层,其主体施工阶段的二级平面控制网同地下室施工阶段的二级平面控制网,地上结构施工拟布设三级平面控制网,用激光铅直仪“内控法”进行轴线的竖向传递。

在首层楼板上,根据施工段平面形状、结构、面积和施工顺序,确定每段布置2~4个内控点。

所选择的传递点位尽量拉开距离,以保证测量精度,并且点位传递上来后,要能通视。

2、平面细部测量(1)平面细部测量的要求见表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2)细部放线1)框架柱、墙体线投测:依据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及主体结构施工图,投测主体轴线,做出明显标记。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

2)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500mm或+1000mm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

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墙柱300mm控制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置。

3)柱、墙、梁位置线投测:投测柱中心线、十字线,墙梁中心线。

然后放出墙梁边线及300mm控制线,以及通道出入口、电梯井中心线、边线及300mm控制线。

(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主体施工阶段的高程控制网与地下室施工阶段的高程控制网统一,考虑季节变化、环境影响以及其他不可知因素,定期对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

首级高程控制点的建立使用电子精密水准仪并采用往返或闭合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

二级高程控制网设置在施工现场以内,作为施工所需的标高来源使用。

其创建以首级高程控制网为依据。

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较差,产生破坏的因素众多,二级控制点需加密复测的次数,以确保其坐标值正确可靠。

(三)、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网传递(1)平面控制测量方法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受结构自振、风振、日照和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的影响,为减少各种因素影响,提高测量精度,本工程拟引用高精度(1/200000)的激光铅直仪配合电子数显激光靶,进行轴线竖向传递,确保工程测量放样精度。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4-2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4—2—1坐标系统及坐标换算——41页4-2-1-l 坐标系统1.施工坐标系统在设计总平面图上,建筑物的平面位置系用施工坐标系统的坐标来表示。

坐标轴的方向与主建筑物轴线的方向相平行,坐标原点应虚设在总平面图西南角上,使所有建筑物坐标皆为正值。

施工坐标系统与测量坐标系统之间关系的数据由设计书中给出。

有的厂区建筑物因受地形限制,不同区域建筑物的轴线方向不相同,因而布设相应区域的不同施工坐标系统。

2.测量坐标系统测量坐标系统,系平面直角坐标。

一般有国家坐标系统、城市坐标系统等。

若总平面图上设计是采用测量坐标系统进行的,则测量坐标系统即为施工坐标系统。

4-2-1-2坐标换算当施工控制网与测量控制网发生联系时,应进行坐标换算,以使它们的坐标系统统一。

如图4—15所示,两坐标系的旋向相同,设a为施工坐标系(AO’B)的纵轴0A在测量坐标系(XO’Y)内的方位角,a、b为施工坐标系原点O’在测量系内的坐标值,则P点在两坐标系统内的坐标X、Y和A、B的关系式为:以及设已知Pl、P2两点在两系内的坐标值(图4—16),则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出ɑ、a、b。

下列公式可作复核之用如果两坐标系统的旋向不同(图4—17),其坐标换算公式与上列各式形式相同,仅有关项要取下面的符号。

4-2-2建筑方格网和主轴线设计4-2-2-1建筑方格网设计1.设计的准备工作(1)收集绘有设计的和已有的全部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路的平面图和管线位置的综合平面图,最好是技术或施工图设计的总平面图,在图上应附有坐标和高程。

(2)收集建筑场地的测量控制网资料。

(3)收集施工坐标和测量坐标系统的换算数据a、b与ɑ (参阅图4-15)。

一,当整个建筑场地有几个施工坐标系时,如图4一18所示。

还要获得各系的坐标轴和整个场地的主坐标轴MN的交角Qi ,交点Pi在施工坐标系中的坐标。

(4)了解定线的精度要求。

2.定线精度规格第一种定线精度,要求满足各个设计对象的中心位置,放样误差符合设计的量计误差,即在同一生产系统的范围内各个设计对象中心位置之差。

工程施工如何布置控制网

工程施工如何布置控制网

工程施工如何布置控制网一、控制网的作用控制网是指利用地面上的标志物或设备,在经过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和方位观测等测量方法后,建立的一种用于确定工程测量基准和定位的网络。

控制网的建立对于工程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保证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还可以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可靠的基准和定位。

控制网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 提供基准和定位:控制网可以提供工程施工所需的基准和定位,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标准。

2. 确定测量范围:控制网可以帮助工程测量人员确定测量的范围和范围,保证施工过程中各个部位的相对位置和尺寸的准确性。

3. 保证测量准确性:控制网可以帮助工程测量人员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确保施工过程中各种工程参数的准确性。

4. 提高施工效率:有了可靠的控制网,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就可以更加便捷的进行定位和测量,提高施工效率。

5. 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控制网的建立可以为后续的工程提供参考,对于后续的工程施工和测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控制网的布置原则1. 控制网的密度要求:控制网的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范围内设置的控制点的数量。

在工程测量中,控制网的密度必须根据实际的测量需要和工程的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对于较大的工程项目,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控制网的密度要求会相对较高。

而对于较小的工程项目,控制网的密度要求则可以适当降低。

2. 控制网的布局和分布原则:为了更好的满足测量的需要,控制网的布局和分布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控制网的布局和分布要满足以下几个原则:(1)覆盖全面:控制网的布局和分布要能够覆盖到工程的所有测量范围,确保能够满足测量的需要。

(2)布点均匀:控制网的布点要尽可能的均匀,使得测量点的密度在工程范围内相对均匀,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和定位。

(3)确定关键控制点:在控制网的布局过程中,要特别确定一些关键的控制点,这些控制点可以是工程的一些重要节点或者是地形的一些显著特征,以确保将来的工程施工和测量能够准确。

工程测量方案控制网的建立

工程测量方案控制网的建立

工程测量方案控制网的建立一、背景介绍工程测量中的控制网是用来确定测量点的坐标位置和方向的基准网络。

它是为了准确测量和定位工程地形和建筑物而建立的。

在建立控制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以及使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等。

本文将介绍建立控制网的工程测量方案。

二、目的建立控制网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准确的基准框架,使测量员能够准确地测量位置和方向。

控制网中的点可以作为测量的基准点,用来确定其他点的坐标位置。

通过建立控制网,可以保证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测量点的选择在建立控制网之前,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点。

测量点的选择应考虑到地形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测量设备的精度和测量方法等因素。

一般来说,应选择在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地质稳定、气候条件稳定的地区作为测量点。

此外,测量点应尽量避免有遮挡物的地方,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网格布置方法在建立控制网时,需要采用适当的网格布置方法,以确保控制点的均匀分布和覆盖范围的合理性。

一般来说,网格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均匀分布:控制点应均匀分布在测量区域内,以确保测量范围的覆盖和均匀性。

2. 方向性布置:控制点的布置应考虑到测量方向,以便测量员能够准确测量位置和方向。

3. 定位准确性:控制点的布置应考虑到测量设备的精度和测量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测量方法和仪器在建立控制网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一般来说,应使用高精度的全站仪、GPS定位系统和其它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在进行测量时,应严格遵循测量规范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完成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一般来说,应采用计算机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测量点的坐标位置和方向。

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时,应注意各种误差的补偿和校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结论建立控制网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控制网,可以为工程测量提供一个准确的基准框架,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

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

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3.1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分类作用和建网步骤1.分类1.按用途分为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和变形监测控制网按网点性质分为一维网(水准网高程网)二维网(平面网)三维网按网形分为三角网导线网混合网方格网按施测方法分为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GPS网按坐标系和基准分为符合网(约束网)独立网经典自由网自由网按其他标准分为首级网加密网特殊网专用网(如建筑方格网隧道控制网桥梁控制网等)2 作用工程控制网的作用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工程范围内统一的参考框架,为各项测量工作提供位置基准,满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对测绘在质量(精度可靠性)进度(速度)和费用等方面的要求。

工程控制网也具有控制全局提供基准和控制测量误差积累的作用。

工程控制网与国家控制网既有密切联系,又有许多不同。

3,建网步骤工程控制网的布设也遵循大地测量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如要有坐标系和基准,要构成网,采用逐级布设方式等。

根据工程的精度要求进行网的布设,建网步骤主要是:a确定控制网的等级;b确定布网形式;c确定测量仪器和操作规范(国家或行业规范);d在图上选点构网,到实地踏勘;e埋设标石标志;f外业观测;g内业数据处理;h提交成果。

2.测图控制网这是在工程设计阶段建立的用于测绘大比列尺地形图的测量控制网。

在这一阶段,技术设计人员将要在大比列尺图上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或区域规划,以求得设计所依据的各项数据。

因此,作为图根控制依据的测图控制网,必须保证地形图的精度和各副地形图之间的准确拼接。

另外,这种测图控制网也是地籍测量的基本控制。

2.施工控制网这是在工程施工阶段建立的用于工程施工放样的测量控制网。

在这一阶段,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将图纸上设计得建筑物放样到实地上。

对于不同的工程来说,施工测量的具体任务也不同。

例如,隧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对向开挖的隧道能按照规定的精度贯通,并使个建筑物按照设计修建;放样过程中,标尺所安置的方向距离都是依据控制网计算出来的。

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测量控制网设计与建立方法

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测量控制网设计与建立方法

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测量控制网设计与建立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对测量控制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测量控制网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可以用于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坐标以及地面高程等数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测量控制网设计与建立方法。

首先,工程测量常用的测量控制网设计与建立方法之一是三角定位法。

三角定位法是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确定位置和方向的一种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三角形的几何关系来推算出其他未知点的坐标。

在建立测量控制网时,可以选择几个已知坐标点,然后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计算其他未知点的坐标。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量简便、计算精度高,适用于小范围的工程建设。

其次,还可以使用基线法进行测量控制网的设计与建立。

基线法是通过测量基准线的长度和方向,来确定其他点的位置和坐标的一种方法。

在建立测量控制网时,可以先选择一个已知点作为基准点,然后通过测量基线的长度和方向来计算其他点的坐标。

基线法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大范围的工程建设。

但是,由于测量基线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工程量,所以适用于长期施工的工程项目。

另外,还可以运用全站仪来进行测量控制网的设计与建立。

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它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数据。

在建立测量控制网时,可以将全站仪放置在一个已知点上,然后通过测量其他点的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来计算它们的坐标。

全站仪的优点是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工程项目的需求。

在建立测量控制网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因素,例如测量精度、设备选型、数据处理等。

测量精度是衡量测量数据准确程度的重要指标,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来确定。

设备选型是选择适合工程建设要求和测量精度的测量仪器,应综合考虑设备的精度、稳定性、使用方便程度等因素。

数据处理是指将测量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和计算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Δ/2)²≥m ²=m施² +m测² m测²= m控²+ m放² m施²= m安²+ m制² 对于不同的工程建筑物, m测和m施之间的比例关系可能都 不相同,应由测量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多方综合协 商、合理确定。
3 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方法
确定了m测,就可以用它作为起算数据来推算施工控制网的 必要精度。此时,要根据控制网的布设情况和放样工作的 具体条件来考虑控制网误差影响m控与细部放样误差影响m 放的比例关系,以便合理确定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布置在待测设建筑物的就近位置 ⑶放样迅速
用直角坐标法放样
4工业企业场地上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1.建筑基线 布设要求
①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 ②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 响 ③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④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 动
4 厂房控制网的建立
主轴线定出后,即可按所设计的矩形网的图纸,初步放样 各距离指标桩的位置。距离指标桩的间距一般是等于厂房 柱子间距的倍数,这样就使它们与柱子的中心线相合,既 可减少桩点,又减少了使用时的计算时间。
物的性质、与已有建筑物的相对关系及施工区的地形、地 质等来确定,也就是说,精度主要体现在主轴线的精度要 求及相邻点位的相对精度要求上。
3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方法
对于各种不同的建筑物,或对于同一建筑物的各个不同部 分,其精度要求并不一致,而且往往相差悬殊。
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应从保证各种建筑物放样的精度 要求来考虑
Ⅰ、 Ⅱ、Ⅲ点即为建筑基线点。
4工业企业场地上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检核: 安置经纬仪于Ⅰ点,精确观测∠ ⅡⅠⅢ,其角值与90°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测量特点有:1)、场区面积大(长940m,宽765m),;2)、建筑物所在位置原始地面以农田和鱼塘为主,腐殖土及回填土均不利于控制桩的布设;3)、T3航站楼南北总长约3000米,欲保证与T3A同轴较困难;4)、整个工程分为7个区域施工,各分区之间的衔接难度大,3条纵向主轴线长度分别为350和700米;5)、测程较长,一般在200米左右,测设相邻两点误差较大。

二、施测方法本工程控制网依建筑物外形布置,大致呈“Y”字形。

共布置两级控制网,其中首级控制网含14个控制桩(丢失1个),两点间距约300米,以GPS定位系统测定坐标;次级控制网含70个控制点,在每条轴线延长线偏移1米的位置对称布置,以首级控制网测定坐标。

13个一级控制点比较分散,如依次用一条连续的测量导线将其连接起来,势必会因图形不规则,角度变化大而在平差过程中产生较大误差。

故在精度满足的前提下,为使误差分配更加合理,可将整个T3B工程划分为几个有公共边的区域,分三圈进行闭合导线平差计算。

首级控制网由于条件所限,不具备与更高一级的控制网进行联测的条件。

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下,每个控制桩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小变形,因此在对控制网进行复测校核时,需选用关系相对稳定的点位作为平差计算的起算依据。

1)数据采集测量的方法是由点及面,从局部到整体。

即在每一个一级控制点上架设仪器,观测所能直接通视的所有其他一级控制点,取得一系列的测边测角数据。

观测路线如图所示:2)数据分析经实测,B3#、B12#的距离变化仅为3㎜。

测量结果与事前分析一致,B3、B12点较稳定。

故根据T3B工程的建筑特征,划分为3大块区域:B1、B2、B3、B12、B13、B14一组;B3、B4、B6、B7、B8、B12一组;B3、B8、B9、B10、B11、B12一组。

这样划分使得E、D区为整个工程测量的核心,其他区域为该区域的延伸,与建筑设计的思路一致。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一、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施工勘测阶段建立了测图控制网,其密度与精度未考虑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建筑物总体布置未确定),而施工阶段,以建筑轴线放样为主,需建立施工布置网作为施工放线的依据。

施工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层控制测量。

依据施工布置网的特点,布设施工控制网,需作为整个工程施工设计的一部分。

设计布网时,需考虑施工程序、方法、以及施工场地布置情况和已知控制点质料(由业主提供)。

控制点标桩其点位需画在施工设计的总平面图上。

高程控制网以水准测量方法进行。

施工期间,要求在建筑物近旁的不同高度都必须布设临时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的密度要保证放样时只测设一个测站,直接将高程传递到建筑物上。

基本高程控制网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施工,加密高程控制网使用四等水准测量。

二、施工控制网的特点1、施工布置网的主要作用是放样建筑物的轴线,这些轴线的位置偏差有一定的限制,其精度要求高。

2、点位的埋设要求在轴线两端,以便准确的标定工程的位置。

工业建筑场地,还要求施工控制点连线与施工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或垂直,且坐标值尽量为米的整数倍,便于放样计算工作。

3、施工控制点的位置应分布恰当、坚固稳定、使用方便、便于保存,且密度也要打,以便放样时可有所选择。

三、设计施工控制网时,尽可能将这些主轴线作为控制网的一条边。

建立施工控制网与测图控制网的联系,利用公式进行坐标换算。

K1、K2为已知控制点Z1、Z0、Z2为建筑施工格网1、由K1、K2测设出Z1、Z0、Z2的坐标2、由K1、K2、Z1、Z0、Z2坐标反算出K1、K2和Z1、Z0距离以及方位角3、设Z0(0,0)Z1(X1,0)建施工坐标系。

4、已知Z1、Z0在测图坐标系的坐标以及方位角a,现以Z1、Z0为施工坐标系坐标轴,对其换算公式为施工坐标转换为测图坐标Xp=Xo+X'pcosа-Y'psinаYp=Yo+X'psinа-Y'pcosа测图坐标转换为施工坐标X'=(Xp-Xo)cosа+(Yp-Yo)sinаY'=(Xp-Xo)sinа+(Yp-Yo)cosа。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4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建筑物放样的程序放样,又称为测设,它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形状、大小及高程,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在地面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

实质是将图纸上建筑物的一些轮廓点(特征点)标定于实地上,其工作目的与一般测图工作相反,是由图纸到地面的过程。

通常,建筑物的设计思路是:首先作出建筑物的总体布置,确定各建筑物位置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各建筑物轴线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围绕主要轴线设计各辅助轴线,再根据辅助轴线设计各项细部的位置、形状、尺寸等。

因此,工程建筑物放样工作的程序,应该与设计时的情况一样,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即首先在现场定出建筑物的轴线,然后再定出建筑物的各个部分。

采取这样一种放样程序,可以免除因建筑物众多而引起的放样工作的紊乱,并且能严格保持各放样元素之间存在的几何关系。

例如放样工业建筑物,则首先放样出厂房主轴线,再确定机械设备轴线,然后根据机械设备轴线,确定机械设备安装的位置。

又如放样民用建筑物,则首先放样建筑物外廓轴线,再确定建筑物内部各条轴线,然后根据建筑物内部各轴线确定房间的形状、尺寸等。

建筑物放样的要求工程建筑物主要轴线放样要求,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它与已有建筑物的关系及建筑区的地形(主要决定工程量的大小)和地质(主要决定建筑物的稳定)情况来决定。

例如扩建的建筑场地上的建筑物的主轴线,要考虑与现有建筑物的联系,而大坝主轴线的放样,主要考虑地形与地质状况。

主轴线的放样,可以根据在建筑区为施工测量专门建立的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进行。

而细部放样一般可根据主要轴线进行,但有时也可以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

测量人员应该创造从现场标定的轴线进行细部放样的条件。

这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尺寸及放样工作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当施工控制网仅仅用于放样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时,对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并不一定很高。

例如,工业场地上主轴线放样精度为2cm,建立厂区施工控制网时,控制网能够满足这样的精度要求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施工控制网建立
工程测量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上拟建的建(构)筑物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的相关数据,城市水准点或设计图纸上指定的相对标高参照点,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网点的测设。

(2)测量按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进行。

(3)先在整个建筑场地内建立统一的控制网,作为各建(构)筑物的定位、放线的依据。

(4)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各建筑物定位测设。

(5)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应进行闭合误差校该,误差值在1/5000内,可按比例修正,超出允许误差值时,应复测。

(6)使用经纬仪测设施工控制网点时,测量应不少于一个测回(往返测为一个测回)。

(7)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使用钢尺量度时,应将钢尺两端尽可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后方可进行量尺。

(8)统一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及建(构)筑物的主轴线等控制点标志设置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并用混凝土保护,重点的标志和环境保护需要,可加栏围护。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