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一、数学
1、数学运算:四则运算、组合数学、分式、坐标数学和不等式等的
基本概念和典型题型;
2、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其他数列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典型
题型;
3、几何:直角坐标系、直线和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和其他四
边形、多边形、椭圆以及正多边形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典型题型;
4、概率:概率计算、条件概率和独立概率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典型
题型;
二、物理
1、质量、运动和力:力的概念、平衡力的概念、运动的概念;
2、物理运算:力学和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典型题型;
3、热力学:热量、温度、热和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典型题型;
4、光学:光的概念、反射及其应用、折射及其应用、棱镜及其应用、球形镜及其应用、干涉和倍率仪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典型题型;
三、化学
1、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特
性和典型题型;
2、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元素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典型题型;
3、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结构、分子结构、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典型题型;
4、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无机物和有机物,以及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典。
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安徽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第七单元 有机化合物 课件
(2)将C上H3面CH两2O式H合在一并定得条:件下可被O2氧化为乙醛: 2CH3CH2OH+O2――C△u→2CH3CHO+2H2O。
考点梳理
二、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1.乙酸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1)将 A 通入溴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 分子中官能团是
。
(2)写出 CH3CH2OH 与 CH3COOH 反应生成 B 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乙醇的一种用途 。
真题演练
5、(2016年·安徽)44.(5 分)乙烯、乙醇和乙酸是重要的有机物。回答下列
问题:
(1)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苯的燃烧、卤代、硝化、加氢反应方程式。
真题演练
1、(2020年·安徽)28.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真题演练
2、(2019年·安徽)27.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真题演练
3、(2018年·安徽)28.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H3CH=CH2和CH3C≡CH B.CH3CHBrCH2Br和CH2 BrCHBrCH3 C.CH3CH2CHO和 CH3OCH2CH3
考点梳理
2.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例如CH3CH2CH2CH3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考点梳理
二、甲烷、乙烯和苯的主要性质
1.甲烷:CH4与Cl2发生取 代反应需要光照条件,CH4 分子中的氢原子可被氯原 子逐一替代,依次生成四 种有机物: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总复习资料
一、会考要求1. 1 基本要求(1)知识与技能《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如下:①理解技术的性质,了解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一些最新的技术成果以及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能正确认识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具有正确使用生活中一些常用技术的基本技能。
②了解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对技术设计的过程、方案和成果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③能从技术设计的角度理解结构、系统、流程、控制的一般概念,了解简单的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流程设计、控制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
④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绘制和识读一些简单的技术图样,会使用几种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进行交流。
⑤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产品或模型。
⑥具有初步的技术试验的操作技能,能进行基本的技术测试和技术指标测量,会写简单的技术测试和技术试验报告。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的知识内容主要由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技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组成,知识范围包括“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两个模块。
通用技术会考注重考查学科基本能力。
通用技术学科基本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技术设计能力:指制定设计方案,并用技术图样等技术语言来表达的能力。
②技术制作能力:指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进行作品制作的能力。
③技术试验能力:指对产品进行技术试验,并写出试验报告的能力。
④技术评价能力:指对技术问题的发现、明确,设计方案的选择以及设计的评价的能力。
⑤技术应用能力:指运用所学的技术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用技术会考包含考查过程与方法。
通用技术过程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山东高中学业水平复习资料
山东高中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山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评估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直接影响到高中教育的质量和大学招生的标准。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不少学生开始积极准备。
准备考试的第一步是理清复习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等,考试科目共9个,总分750分。
因此,学生需要对每个学科的考试范围和命题特点做出详细的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山东各地的学习机构、出版社、教育网站纷纷推出了相关的学习资料。
这些资料以各种形式呈现,包括书籍、视频、试题、模拟考试等,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书籍资料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来说,书籍资料是最为传统的复习方法。
市面上的书籍资料以专题分章,语言简单易懂,适合初学者掌握基础知识。
同时,一些高端书籍亦加强了思路拓展和提高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非常有帮助。
例如,山东省教育出版社的《高考文化选修课重点难点解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视频资料对于喜欢听讲的学生来说,视频资料是最为方便的复习方式。
视频资料主要包括讲座、讲义和课件,能快速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各大教育平台都有相关的视频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视频进行学习。
例如,网易云课堂的《山东高考复习必备题型详解》等视频资料,较为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试题资料试题资料是考试前重要的复习资料,不仅有很大的针对性,而且可以了解考试形式和命题规律。
山东省自主命题,试卷难度适中,试卷命制者注重能力测试。
因此,学生可以多做一些历年的真题、模拟试卷和练习题。
这些资料可以从相关学习机构、教育网站和书店中购买或下载。
例如,清华附中山东分校的《山东高考历年真题分析》等试题资料。
综上所述,无论是读书、听讲还是练习,抓住正确的复习方法和策略,积极备考山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才能在考场上一展自己的真正实力。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习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技术对人类有保护、解放和发展的作用。
它可以提供抵御不良环境和防止侵害的手段和工具,延长身体器官的功能,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第二节技术的性质技术的性质包括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愿望,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
技术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危害。
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是技术的专利性。
技术和科学有区别和联系。
科学是认识自然的过程,技术是改造自然的过程。
科学回答“为什么”,技术解决“怎么办”。
科学和技术相互促进,科学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专利的申请和获得需要提交申请、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和授权等步骤。
第三节技术的未来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是基于一定设想的规划。
技术则是实现这些设想的手段和工具。
技术和设计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人机关系是指在使用物品时物品与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
为了实现高效、健康、舒适和安全的人机关系,需要考虑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静态和动态的人、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信息的交互等因素。
第三节: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技术试验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尝试和检验探索性实践活动。
常见的技术试验方法包括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虚拟试验法、强化试验法和移植试验法。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和信息试验等不同类型的试验。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和优化以及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最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总复习资料资料
一、会考要求1.1基本要求(1)知识与技能《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如下:①理解技术的性质,了解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一些最新的技术成果以及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能正确认识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具有正确使用生活中一些常用技术的基本技能。
②了解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对技术设计的过程、方案和成果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③能从技术设计的角度理解结构、系统、流程、控制的一般概念,了解简单的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流程设计、控制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
④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绘制和识读一些简单的技术图样,会使用几种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进行交流。
⑤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产品或模型。
⑥具有初步的技术试验的操作技能,能进行基本的技术测试和技术指标测量,会写简单的技术测试和技术试验报告。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的知识内容主要由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技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组成,知识范围包括“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两个模块。
通用技术会考注重考查学科基本能力。
通用技术学科基本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技术设计能力:指制定设计方案,并用技术图样等技术语言来表达的能力。
②技术制作能力:指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进行作品制作的能力。
③技术试验能力:指对产品进行技术试验,并写出试验报告的能力。
④技术评价能力:指对技术问题的发现、明确,设计方案的选择以及设计的评价的能力。
⑤技术应用能力:指运用所学的技术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用技术会考包含考查过程与方法。
通用技术过程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会考)复习资料
7②与碱反应:铵盐与碱共热可产生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氨气,故可以用来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如:NH 4NO 3+NaOH===NH 3↑+H 2O+NaCl,,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 ,是实验室检验铵根离子的原理。
d 、NH 4+的检验:NH 4++OH -===NH 3↑+H 2O 。
操作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是否变蓝,如若变蓝则说明有铵根离子的存在。
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化学实验包括:(一)气体的制备、净化与干燥 、收集和尾气处理。
(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物理方法:溶解、过滤,蒸发浓缩法,结晶、重结晶法、蒸馏法、分馏法、萃取法、分液法,吸附法,升华法,水洗法,液化法,渗析法,盐析法;2、化学方法:酸、碱处理法,热分解法,吸收法,转化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
(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给你个图,老子从网上找的。
便于你记忆。
1)下列两个图示,所表示的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A B△ △△学习笔记4Na + O 2 = 2Na 2O 钠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2Na + O 2△Na 2O 2钠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过氧化钠可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 2Fe + 3Cl 2 点燃2FeCl 3产生棕色的烟 Cu + Cl 2 点燃CuCl 2 产生棕黄色的烟 H 2 + Cl 2 点燃2HCl产生苍白色火焰Cl 2 + H 2O = HCl + HClOHClO 有漂白作用,Cl 2可用作漂白剂(Cl 2不能使干燥..的红纸条退色) 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O4Fe(OH)2 + O 2 + 2H 2O = 4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e 3+ + 3SCN -→ 显红色 可用KSCN 溶液检验Fe 3+ Fe + 2H + = Fe 2+ + H 2↑ Fe 具有还原性 2Fe 3+ + Fe = 3Fe 2+Fe 3+具有氧化性Fe 2+ + Zn = Fe + Zn 2+2Fe 2+ + Cl 2 = 2Fe 3++ 2Cl -Fe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NaHCO 3 + HCl = NaCl + H 2O + CO 2↑ NaHCO 3 + NaOH = Na 2CO 3 + H 2O 2NaHCO 3 △Na 2CO 3 + H 2O + CO 2↑N 2 + O 22NON 2 + 3H 2催化剂 高温高压2NH 3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固氮)2NO + O 2 = 2NO 2 3NO 2 + H 2O = 2HNO 3 + NO NH 3 +H 2O = NH 3·H 2ONH 3·H 2O NH 4+ + OH -NH 3·H 2O 呈弱碱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H 3 + HCl = NH 4Cl 产生白烟4NH 3 + 5O 2 催化剂△ 4NO + 6H 2O NH 4HCO 3 △NH 3↑ + H 2O + CO 2↑ NH 4Cl△NH 3↑ + HCl ↑ NH 4+ + OH-△NH 3↑+ H 2O2NH 4Cl+Ca(OH)2 △CaCl 2 +2NH 3↑+ 2H 2O实验室制氨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4HNO 34NO 2↑ + O 2↑ + 2H 2O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Cu + 4HNO 3(浓) = Cu(NO 3)2 + 2NO 2↑ + 2H 2O 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钝化3Cu + 8HNO 3(稀)= 3Cu(NO 3)2 + 2NO ↑+ 4H 2O C + 4HNO 3(浓)△CO 2↑+ 2NO 2↑+ 2H 2O 浓、稀硝酸有强氧化性Fe + S △ FeS S + O 2 点燃SO 2 SO 2 + O 2催化剂 加热2SO 3 2H 2S + SO 2 = 3S + 2H 2OCu + 2H 2SO 4(浓) △CuSO 4 + SO 2↑+ 2H 2O 在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C + 2H 2SO 4(浓) △CO 2↑+ 2SO 2↑+ 2H 2O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 2Mg + CO 2点燃2MgO + C受热或见光放电学习笔记乙酸结构:CH 3 (—COOH 称为羧基) 乙酸俗称醋酸,有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油脂油脂可用来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糖类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糖类分为单糖(不水解,如葡萄糖、果糖)、二糖(如蔗糖、麦芽糖)、多糖(如淀粉、纤维素)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生成氨基酸浓的盐溶液会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有机化合物、酸、碱、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汞盐等)会使蛋白质聚沉,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必修)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①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可以是物质需要,也可以是精神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质量、性能、规格、样式等就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是商品特有。
②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是对立统一A、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是统一的。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B、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对立的。
任何人都不可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转让)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费者拥有商品的价值,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付出)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职能(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A、价值尺度:指用货币衡量其它商品价值的大小。
如某商品值×××元或某商品的价格、定价、售价、标价是×××元等。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用观念上的货币。
B、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如花(或用、付、支付、给、拿出)×××元买(购买)某商品。
注意:这里虽然出现“支付”一词,但货币并不是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而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流通手段尺度职能时必须用实实在在的(现实中的)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C、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出现而派生出的货币的职能。
如用货币付(支付)工资、租金、利息、税款等。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用现实中货币。
D、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指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贮藏起来。
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必须是金银条块或足值的金银铸币。
E、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财富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题: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答案)
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侵蚀作用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2、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形区是:A.黄土高原 B.泰山、庐山C.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3、有关断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断层的形成与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有关②泰山、喜马拉雅山都属于断层山③断层构造地带常发育成沟谷、河流④断层带对修水库有利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是: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C.地壳表现为抬升和下沉D.岩层发生上下位移和弯曲变形5、下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陡崖6、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形成巨大褶皱山脉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 B.地壳垂直运动 C.地壳水平运动 D.沉积作用读右图回答8~9题。
8、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9、下列山地中,成因和上图所示不同..的是:A. 庐山B. 喜马拉雅山C. 华山D. 泰山10、下列地形区主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长江三角洲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C、喜马拉雅山脉D、沙丘11、与下图中代号对应正确的是:A.①—背斜,④—地垒 B.①—地堑,③—地堑C.②—断层,④—地垒 D.①—向斜,③—背斜12、下列地形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黄土高原B.东非大裂谷C.桂林的石灰岩溶洞D.塔里木盆地的戈壁13、山东省泰山、江西省庐山、陕西省华山的地质构造属于()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14、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原因是:A.风力侵蚀搬运作用严重 B.流水沉积作用严重C.冰川侵蚀搬运作用严重 D.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严重15、下图中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理现象是:16、下列地形区,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A.东非大裂谷 B.冲积扇 C.秦岭 D.阿尔卑斯山17、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18、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其外力作用主要有: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搬运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19、长城西段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原因是: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化和风蚀 D.水的溶蚀20、下列地貌区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A、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貌B、河西走廊中辽阔的戈壁滩C、青藏高原上林立的雪峰D、长江三角洲读下面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21~22题:21、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上述四种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23、下列地质作用中,属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A.变质作用B.搬运作用C.岩浆活动D.地壳运动24、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读甲、乙两图,回答25~26题25、甲图所示地貌名称是: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背斜26、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27、下图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读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28~29题。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习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1、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技术为人提供了抵抗不良环境,防止侵害的手段和工具.解放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的功能。
发展人:技术促进了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第二节技术的性质1、技术的性质有:①目的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例:助听器的发明)②创新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例: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③综合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
④两面性: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带来好处,也会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但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用于胎儿鉴别)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核技术(可以用于发电,但也会用于战争)空间技术(可以用于科学实验、卫星通讯,但也会产生太空垃圾)转基因技术(可制造符合人类要求的动植物,但可能会产生负作用)⑤专利性: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例:复印机的专利壁垒)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科学回答“为什么")。
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技术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
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动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莫尔斯发明电报、纳米技术等。
2022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2022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专题1离子反应的三大热点题型一、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五个角度”(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如铁与稀硫酸的反应不能写成2Fe+6H+===2Fe3++3H2↑,应写成Fe+2H+===Fe2++H2↑。
(2)看各物质的化学式拆写是否正确。
如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不能写成CO2-3+2H+===H2O +CO2↑,应写成CaCO3+2H+===Ca2++H2O+CO2↑。
注意:微溶物在生成物中当成沉淀,不拆写,若为反应物且为澄清溶液则拆成离子,如Ca(OH)2。
(3)看是否漏写参加反应的离子。
如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SO2-4+Ba2+===BaSO4↓,应写成Cu2++SO2-4+Ba2++2OH-===Cu(OH)2↓+BaSO4↓。
(4)看原子和电荷是否守恒。
如Cu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Cu+Ag+===Cu2++Ag,而应写成Cu+2Ag+===Cu2++2Ag。
(5)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的反应不能写成H++OH-+SO2-4+Ba2+===BaSO4↓+H2O,应写成2H++2OH-+SO2-4+Ba2+===BaSO4↓+2H2O。
1.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误。
①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②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2-4+Ba2+===BaSO4↓()③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④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⑤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OH-+H+===H2O()⑥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Mg+Ag+===Mg2++Ag()答案①×②×③×④√⑤×⑥×解析Cu的活泼性小于H的活泼性,Cu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2,故①错误;稀H2SO4和Ba(OH)2溶液混合,除SO2-4和Ba2+反应外,还有H+和OH-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SO2-4+Ba2++2OH-===BaSO4↓+2H2O,故②错误;反应生成的H2CO3不稳定,分解成CO2和水,故③错误;Fe2O3为金属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为离子,故④正确;Cu(OH)2在离子反应中不能拆分为离子,应为Cu(OH)2+2H+===Cu2++2H2O,故⑤错误;电荷不守恒,应为Mg+2Ag+===2Ag+Mg2+,故⑥错误。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精品
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思想政治)经济生活(必修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基础学问梳理1.货币的本质⑴一般等价物就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商品。
⑵货币是从商品中分别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⑶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1)货币的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2)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3.纸币(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运用的。
(2)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需以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货币流通次数4.信用工具(1)结算方式:①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
②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
(2)信用卡:优点: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削减现金的运用,简化收款手续,便利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3)支票:种类:主要有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5.外汇和汇率(1)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例如美元、欧元等。
(2)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假如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上升;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3)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①含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供求影响价格引起商品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许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关系、政策等。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变更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7.价值确定价格9.价格变动的影响⑴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削减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是不同的。
[考虑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高级中学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提纲会考
-/必修Ⅰ一、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地月系地球太阳系月球银河系其他行星系统总星系其他恒星系统河外星系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太阳光照条件稳定1)安全的宇宙环境——外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补:八大行星: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海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2)自身条件——内因有液态水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二、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例如:太阳能——大气运动——风能——海水运动——波浪能等太阳能——光合作用——生物能——地质作用——化石燃料太阳能——水循环——水能——开发利用——水电等2)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了能量,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以及对地球的影响1)标志:黑子(光球层)——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2)周期:约 11 年3)影响:黑子——影响气候(降水)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引发——“磁暴”高能带电粒子流——轰击——两级大气——产生——极光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方向周期速度侧视:角速度相等,每小时 15°。
自西向线速度赤道最大,自东恒星日:23h56m4s 自赤道向南北两转俯视:太阳日: 24h 极递减。
北逆南两极点角速度和顺线速度均为 0。
公自西向恒星年:一月初近日点最365d5h48m46s 快,转东回归年:七月初远日点最-/365d6h9m10s 慢。
(绘图)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①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②晨昏线:(绘图说明)③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为24 小时(2)地方时和区时的含义①地方时: A 不同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B 经度每隔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经度相差 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C 东早西晚东加西减D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所求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 +( 4 分钟* 两地经度差)E特殊经线的地方时6:0012:0018:000:00(绘图说明)②时区与区时: A 时区的划分( +中央经线、本初子午线)B区时的计算方法所求地区时 =已知地区时 +(1小时 * 两地时区差)某地时区数的计算:经度数/15余数 <7.5 即为商,余数 >7.5,即为商 +1计算说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3)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规律南左北右,赤道不偏转地表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沿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发生偏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级中学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必修Ⅰ)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知道周朝的建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课)1.约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
2.分封制: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武王把土地和人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分封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③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奴隶制国家政权)④影响:A、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但后来出现了诸侯的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3.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①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结合,使其具有浓厚的宗族色彩。
②等级森严。
③以血缘为纽带,确定权利分配方式。
(2)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知道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2课)1.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
2.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
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特征:皇权至上。
3.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4.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5.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3)列举唐三省六部制及宋朝分割相权等措施,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列举汉朝郡国并行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3课)1.唐朝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宋朝设立中书门下省,后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皇权不断加强。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提纲)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提纲)本提纲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形状、结构与地表形态-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结构- 地表形态及其成因2. 地图的类型与阅读- 地图的类型- 地图的阅读与绘制二、世界地理1.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非- 国家和地区分布- 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特点2.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国家和地区分布- 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特点3. 海洋与海洋资源- 海洋的分布与特点- 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三、中国地理1. 地理特征与区域差异- 地形、气候、资源、人口、经济、文化等特点-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依据2. 农业生产与地理差异- 农业生产条件- 主要农作物与地理分布3. 工业生产与地理差异- 工业基地与工业走廊- 主要工业部门与地理分布4.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分布与特点- 城市化进程与问题5.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四、人类与地理环境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2. 环境问题- 全球性环境问题- 区域性环境问题3.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原则-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五、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2. 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基本功能与应用3. 全球定位系统- GPS的原理与应用六、选修模块1. 自然地理- 地球外部环境- 地球内部结构2. 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 农业与工业3. 区域地理- 我国区域地理特点- 国际区域地理特点通过以上复习提纲,学生可以系统地回顾和巩固地理学科的知识,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关注时事热点,提高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必修一知识点基础知识第一单元考点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皇帝名称的由来:三皇五帝的合称2.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具有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至尊特点,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3.秦始皇还建立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最高权力为皇帝所有,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其职责分别为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在丞相之下,设有诸卿。
4.丞相的设置,开始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一个重要的主线:君权与相权之争。
考点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西周时期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郡内又分为若干县。
2.与郡县制相适应,建立一套地方官僚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其职责是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郡和县的长官都由皇帝任命。
3.作用: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另一个主线中央与地方之争的开始。
考点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1.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
考点行省制度1.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2.中央设中书省,直接管辖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在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行省的长官由朝廷任命。
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全国佛教事务。
3.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考点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1.魏晋南北朝时,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知识点(浓缩精校版)
(经济生活)3、影响价格的因素:⑴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
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⑵受供求关系影响。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⑶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①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决定消费。
②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③物价总体水平: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④主观因素:受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的影响。
4、正确认识不同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⑴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⑵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⑶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⑷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5、坚持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原则):⑴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⑵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⑶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⑴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⑵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消费的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公有制的地位、范围:⑴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023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人民版+必修三文化史复习讲义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一、百家争鸣(一)、背景:(社会大变革)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兴起;政治:分封制瓦解,诸侯混战;思想文化:礼崩乐坏,文化学术下移社会环境:宽松的环境。
(二)、内容1.儒家(1)孔子:仁、礼、中庸(2)孟子:人性本善;仁政(3)荀子:人性本恶,礼法并用;仁义,王道;唯物主义思想2.道家老子:道;清静寡欲,无为而治;辩证法思想3.法家韩非子:法、术、势并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4.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科技成就二、儒家成为正统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阴阳等学说,创立新儒学体系。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3)三纲五常。
三、宋明理学1.背景:三教合一2. 程朱理学万事万物→格物致知(天)理三纲五常陆王心学心即理→内心反省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
四、明清时期对儒学的批判继承1.背景:(1)君主专制强化,官场腐败;(2)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3)文化专制,出现对儒学的批判。
2.李贽:反对神化孔子;判断是非标准要与时俱进;肯定人的正当欲求,但反对纵欲;同情农民起义,反对歧视妇女。
3.三大思想家(1)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
(2)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王夫之: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一、科技1.四大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指南针,战国(司南);火药,唐朝;活字印刷,北宋,毕昇。
﹡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但非决定力量。
2.传统科技(1)数学:《九章算术》;祖冲之;(2)农学:四大农书(3)天文:《甘石星经》;郭守敬,“简仪”,《授时历》。
(4)历法:二十四节气(5)中医:《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3.特点:(1)实用性(2)与农业密切相关(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文学1.《诗经》《楚辞》2.汉赋:司马相如3.唐诗: 杜甫,由盛转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思想政治)经济生活(必修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基础知识梳理1.货币的本质⑴一般等价物就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商品。
⑵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⑶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1)货币的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2)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3.纸币(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2)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4.信用工具(1)结算方式:①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
②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
(2)信用卡:优点: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3)支票:种类:主要有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5.外汇和汇率(1)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例如美元、欧元等。
(2)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3)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①含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供求影响价格引起商品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关系、政策等。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⑴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是不同的。
[考虑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考虑替代品和互补品]⑵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10.影响消费的因素⑴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⑵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居民的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1.常见的消费心理⑴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⑵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⑶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⑷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1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⑴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⑵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⑶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一、基础知识梳理1.生产与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调节生产。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大力发展生产力⑴为什么?(必要性)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a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技术基础。
b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⑵怎么办?(怎样发展生产力?)(措施)①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的地位和内容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⑷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⑸为什么要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①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⑹(怎么办?)怎样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修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4.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一个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5.劳动和就业(1)就业的重要意义。
①就业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③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①根本途径: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②党和政府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③劳动者个人要a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b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6.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⑴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是什么?):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盒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⑵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意义(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障。
⑶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措施(怎么办?):①基础: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②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③途径: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7.储蓄存款(1)储蓄类型和特点:①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
③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但收益高于活期储蓄,风险较低。
(2)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
其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8.我国的商业银行(1)含义: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结算业务(中间业务)。
9.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1)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2)债券①债券的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
②债券的种类:目前在我国,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③债券的特点:a国债的发行者是中央政府,金融债券的发行者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债券的发行者是企业。
b从风险性来看,国债风险最小,金融债券次之,企业债券最大。
c从收益性来看,国债收益最小,金融债券次之,企业债券最大。
⑶商业保险①商业保险的分类:商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②商业保险的原则: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原则,订立保险合同。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一、基础知识梳理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⑶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生产要素分配。
⑷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健全这一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⑸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什么?):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①根本原因是由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它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是什么?)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区别。
(2)(为什么?)(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3)(怎么办?)社会公平的实现: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同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种要举措。
3.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怎么办?):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4.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