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014-9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及答案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1b10e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2.png)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研究的核心是()。
A. 信息B. 媒介C. 受众D. 传播效果答案:D2. 传播学中的“5W”模式指的是()。
A.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B.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反馈C.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目的D.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意义答案:A3. 传播学中的“魔弹论”主张()。
A. 受众对媒介信息的反应是被动的B. 受众对媒介信息的反应是主动的C. 媒介信息对受众的影响是微小的D. 媒介信息对受众的影响是可忽略的答案:A4. 传播学中的“两级传播”理论认为信息的传播过程是()。
A. 直接从媒介到受众B. 从媒介到意见领袖再到受众C. 从受众到媒介再到受众D. 从意见领袖到媒介再到受众答案:B5. 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选择媒介的动机是()。
A. 被动接受B. 主动寻求C. 随机选择D. 无意识行为答案:B6.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的主要功能是()。
A. 决定受众的认知B. 决定受众的行为C. 决定受众的态度D. 决定受众的情感答案:A7.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
A. 受众的意见会随着媒介的报道而变化B. 受众的意见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C. 受众的意见会随着意见领袖的影响而变化D. 受众的意见会随着意见的一致性而变化答案:D8. 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认为媒介通过()来影响受众的认知。
A. 选择性报道B. 重复性报道C. 深度报道D. 客观报道答案:A9. 传播学中的“螺旋效应”是指()。
A. 媒介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B. 媒介信息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C. 媒介信息的传播效果越来越强D. 媒介信息的传播影响越来越深答案:C10. 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应”是指()。
A. 受众认为自己受到媒介信息的影响小于他人B. 受众认为自己受到媒介信息的影响大于他人C. 受众认为自己受到媒介信息的影响等于他人D. 受众认为自己受到媒介信息的影响与他人无关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传播学概论习题与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习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9119b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2.png)
传播学概论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报刊问卷的回收率一般在( )A、20%以下B、15%以下C、5%以下D、10%以下正确答案:C2.传播学内容分析中被分析的内容是( )A、社会上传播的各种信息B、压制方法C、新闻D、文化历史背景正确答案:A3.讯息系统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 )A、反馈机制B、个性化C、整体倾向性D、优势正确答案:C4.传播学诞生于( )A、日本B、中国C、英国D、美国正确答案:D5.对于报刊是“直接民主制喉舌”的观点,李普曼的看法是( )A、予以批评B、既不赞同也不反对C、同意D、非常赞同正确答案:A6.媒介中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工具被称为( )A、特殊媒介B、大众传播媒介C、传播渠道D、普通媒介正确答案:B7.《单面人》的作者是( )A、马尔库塞B、葛兰西C、弗洛姆D、阿道尔诺正确答案:A8.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称为( )A、渠道B、媒介C、媒体D、传媒正确答案:A9.创立系统论的是奥地利科学家( )A、申农B、维纳C、贝塔郎菲D、布里渊正确答案:C10.传统学派的研究方法总称为( )A、实证方法B、控制实验法C、调查研究法D、内容分析法正确答案:A11.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单一缺陷的是( )A、拉斯韦尔B、麦克内利C、巴斯D、卢因正确答案:B12.于1876年发明了电话机,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流传送声音先河的发明家是( )A、摩尔斯B、爱迪生C、贝尔D、马可尼正确答案:C13.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B、拉斯韦尔模式C、申农—韦弗模式D、德福勒模式正确答案:A14.下列说法与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结论不符的是( )A、受众对媒介信息接触量越大,受影响越大B、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C、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的人影响较大D、受众对议题的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正确答案:C15.所谓符号就是( )A、新闻B、现象C、标志D、信息正确答案:C16.对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作了充分肯定的是( )A、“沉默的螺旋”理论B、“上限效果”假说C、“知识沟”理论D、“培养分析”假说正确答案:B17.兴起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理论是( )A、集权主义理论B、社会责任论C、自由主义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正确答案:C18.传播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A、人工模拟环境B、实验室环境控制C、实地实验D、实验室控制正确答案:C19.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是( )A、批判学派、传统学派B、社会科学学派、政治经济学派C、“思想统治”理论学派、社会文化学派.D、法兰克福学派、多伦多学派正确答案:A20.传播的条件问题又称( )A、内部结构问题B、内部问题C、外部结构问题D、外部问题正确答案:C21.传播研究中对传播功能的研究是源自西方社会学的( )A、社会功能主义B、结构主义C、结构功能主义D、功能分析主义正确答案:C22.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传播层次是( )A、组织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自我传播正确答案:B23.下列对报刊上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强反馈的及时性和传播的互动性B、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C、信息量更加庞大D、有了电子版,就可以取消印刷版了正确答案:D2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热媒介”B、“冷媒介”C、“媒介是人体的延伸D、“媒介即讯息”正确答案:D25.由拉斯韦尔提出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有环境监测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和( )A、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B、麻醉精神功能C、授予地位功能D、文化传递功能正确答案:D26.政治控制主要是( )A、政策控制B、政权控制C、政府控制D、政法控制正确答案:C27.人类传播史的一个里程碑是产生了( )A、劳动B、媒介C、文字D、语言正确答案:C28.“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 )A、英尼斯B、戈夫曼C、梅罗维茨D、麦克卢汉正确答案:D29.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 )A、韦斯B、凯尔曼C、霍夫兰D、卢因正确答案:D30.5W模式被后人称作是典型的传统的( )A、控制论模式B、社会系统模式C、线性模式D、申农—韦弗模式正确答案:C31.关于“说服与态度改变”的最早的实证研究者是( )A、罗杰斯B、拉斯韦尔C、霍夫兰D、哈特曼正确答案:C32.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是( )A、图像B、文字C、模式D、数理化正确答案:C33.研究战时宣传最为著名的学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李普曼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D34.传播控制中包含所有控制形态的是( )A、政治控制B、自我控制C、经济控制D、文化控制正确答案:D35.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娱乐性内容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分散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B、集中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C、提供信息D、发挥协调功能正确答案:A36.涉及心理过程的实验,要在隔音室中进行,以消除外界之光与声等对心理过程的干扰,这个实验中光与声是( )A、因变量B、自变量C、无关变量D、实验对象正确答案:C37.“沉默的螺旋”假说中“舆论”的含义是( )A、公众意见B、公共意见C、公开意见D、公正意见正确答案:C38.世界著名的因特网最初是( )A、作为一种电子通信系统发展起来的B、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网络发展起来的C、作为企业内部通信网发展起来的D、作为一种组织传播网络发展起来的正确答案:A39.进行“编码与释码”研究的是( )A、麦奎尔B、霍夫兰C、霍尔D、马丁正确答案:C40.为电视广播业走上网络化道路提供条件的是( )A、数据压缩技术B、信息化工程C、数据模拟技术D、信息高速公路正确答案:A41.在人类原始、古老的传播手段中,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渠道是( )A、标石B、口头语言C、烽火信号D、刻木正确答案:B42.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又被称为( )A、拉氏调查B、竞选调查C、意见领袖调查D、伊里调查正确答案:D43.对于视听兼备的综合性媒介电视来说,受众往往首先视它为( )A、消遣、娱乐的工具B、满足信息需要的渠道C、获取知识的工具D、满足心理需要的工具正确答案:A44.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反馈B、循环C、噪音D、信息正确答案:A45.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了《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倚性》两部著作的学者是( )A、戈夫曼B、梅罗维茨C、麦克卢汉D、英尼斯正确答案:D46.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是( )A、学习层面上的效果、理解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B、社会层面上的效果、政治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层面上的效果C、认知层面上的效果、社会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D、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正确答案:D47.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向把政治实践归结为( )A、意识形态B、文化批判C、革命斗争D、社会经济正确答案:B48.对传播过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学者是( )A、赖利夫妇B、卢因C、拉斯韦尔D、伯洛正确答案:D49.认为大众传播过程反映了“语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的是( )A、“知识沟”假说B、“编码与释码”研究C、“议程设置功能”理论D、“沉默的螺旋”假说正确答案:B50.按照赖利夫妇的观点,单位、学校和社团属于( )A、次属群体B、隶属群体C、基本群体D、关系群体正确答案:A51.发起我国首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的是( )A、中央电视台B、首都新闻学会C、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D、北京新闻学会受众调查学术团体正确答案:B52.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量小,但得到的信息却较多的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等距随机抽样D、整体随机抽样正确答案:C53.在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测定的形式是( )A、座谈会B、受众来信C、定量化形式D、定性分析正确答案:C54.在大众传播研究中,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传播效果研究的研究方法是( )A、抽样B、问卷C、控制实验D、内容分析正确答案:B55.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传播媒介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 )A、影响源B、组织源C、经济源D、政治源正确答案:A56.大众传播的内容力求( )A、抽象B、深邃C、平易D、刺激正确答案:C57.《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是( )A、尼葛洛庞帝B、比尔·盖茨C、戴尔D、安德鲁·葛鲁夫正确答案:A58.传播学对符号的研究带有( )A、特殊性B、操作性C、普遍性D、一般性正确答案:B59.对受众选择性因素的认识连贯论解释又称作( )A、使用与满足论解释B、实用论解释C、“靶子”论解释D、认知不和谐论解释正确答案:D60.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的是( )A、共产主义论B、社会参与论C、使用满足论D、社会责任论正确答案:D61.下列不属于“有限效果论”的内容的是( )A、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B、“使用与满足”研究C、“知识格差”研究D、传播流程研究正确答案:C6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指的是( )A、《社会研究杂志》B、《思想家》C、《启蒙的辩证法》D、《历史与阶级意识》正确答案:D63.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的学者是( )A、卢因B、霍夫兰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A64.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集权主义理论之后的是( )A、自由主义理论B、使用与满足论.C、社会责任论D、社会参与论正确答案:A65.与传播实践结合最密切的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 )A、传播效果B、传播功能C、传播控制D、传播媒介正确答案:A66.首次提出一般传播系统模式的是( )A、施拉姆B、维纳C、申农D、拉扎斯菲尔德正确答案:C67.在批判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 )A、媚俗文化B、流行文化C、民间文化D、精英文化正确答案:A68.卡兹等人在《个人影响》中指出,在购物、时尚、娱乐等领域,意见领袖最重要的素质是( )A、政治性B、生活阅历C、社交性D、社会经济地位正确答案:B69.单一实验组的实验逻辑,是把实验对象前后测之间的变化全部归之于( )A、实验刺激B、后测C、前测D、实验效应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31题,每题1分,共31分)1.关于传统学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科学家”B、属于人文科学C、注重如何传播D、围绕传播的规律E、托庇于社会科学正确答案:BCDE2.非随机抽样的形式主要有( )A、定额抽样B、雪球抽样C、判断抽样D、调查抽样E、偶遇抽样正确答案:ABCE3.随机抽样的形式主要有( )A、多阶段随机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等距随机抽样E、整群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BCDE4.语义内容分析可以细分为( )A、语句分析B、指定分析C、断言分析D、词章分析E、归因分析正确答案:BCE5.目前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哈贝马斯B、马泰拉特C、努登施特伦D、哈默林克E、詹姆斯·哈洛伦正确答案:ABCDE6.短期的非预期效果包括( )A、个人的自发反应B、集合的自发反应C、个人的反应D、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E、社会的反应正确答案:AB7.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解( )A、可纳入使用满足理论B、游戏说C、具有社会协调功能D、多属于工具性的E、分为社会性和自我中心性两大类正确答案:ABDE8.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的构成因素是( )A、物质B、能量C、信息D、新闻E、生物正确答案:ABC9.控制实验法包括的基本要素是( )A、实验观测B、实验室C、实验者D、实验变量E、实验对象正确答案:ACDE10.下列曾对社会系统模式做过贡献的有( )A、施拉姆B、奥斯古德C、赖利夫妇D、德福勒E、马莱茨克正确答案:CE11.传播的过程可分解为下列环节( )A、信息B、媒介C、受者D、传者E、效果正确答案:ABCDE12.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是( )A、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B、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C、皮下注射论的观点流行D、魔弹论的观点流行E、魔弹论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正确答案:AB13.语言符号的特性是( )A、具有一定模式B、声音和语意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C、不表意D、有声的E、借助感觉器官正确答案:ABD1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是( )A、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B、认为传播媒介是拟态环境的营造者C、暗示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D、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宏观的、综合的社会效果E、着眼于认知层面正确答案:CDE15.下列对数字化经济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传播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B、对个人的信息接收和利用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信息传播完全自由D、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造成传播的麻醉功能失调E、信息成为数字化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正确答案:ABE16.在美国,广播收听率调查应运而生的重要原因有( )A、传播学者的努力B、广告商对广播的兴趣C、政府的重视D、广播的普及E、受众的强烈要求正确答案:BD17.霍夫兰等人的研究表明,制约传播效果的“条件”有( )A、传播主体B、说服方法C、传播者的主观愿望D、信息内容E、受众属性正确答案:ABCDE18.卡尔·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由微观人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开拓性的研究B、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C、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D、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E、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正确答案:ADE19.大众传播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事业,其外在标志是( )A、电视的兴起B、通信卫星的问世C、通讯社的产生D、大众报业的兴起E、广播的兴起正确答案:CD20.通过调查,贝雷尔森总结了人们对报纸的利用形态,其中有获得外界消息的新闻来源和( )A、日常生活的工具B、休憩的手段C、读报本身的目的化D、树立社会威信的手段E、社会的手段正确答案:ABCDE21.依据英尼斯的观点,下列媒介中属于“偏倚空间的”媒介的是( )A、印刷媒介B、电视C、羊皮纸D、电话E、石头正确答案:BDE22.下列方法中,被用于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方法是( )A、人口统计学分类法B、打电话的方法C、辅助回忆的方法D、邮寄问卷的方法E、实地考察法正确答案:BCD23.在我国,已建立网站的广电媒介有中央电视台和( )A、岭南视听信息网B、中国教育电视台C、北京电视台D、西湖明珠电视台E、香港电台正确答案:ABCDE24.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分为的研究层次是( )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E、群体传播正确答案:ABCDE25.在批判学派看来,传统学派的“病症”主要是( )A、过分偏重微观研究B、过分依赖定量方法C、过分轻视微观研究D、过分依赖定性方法E、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正确答案:ABE26.蒂奇诺认为,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有( )A、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B、社交范围的差异C、传播技能上的差异D、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E、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正确答案:ABCDE27.信息高新科技对传播理论的影响是( )A、信息的真实与虚假的界限模糊化B、新闻与广告的界限的模糊化C、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D、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界限的模糊化E、职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角色界限的模糊化正确答案:CDE28.为了扬长避短,杂志更多的趋向于( )A、传递信息迅速B、图文并茂C、专门化.D、专业化E、满足于不同类型读者的要求和爱好正确答案:BCDE29.下列关于“上限效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消除“知识沟”的存在B、“上限”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存在的C、“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D、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上限”是不存在的E、“上限效果”假说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可以实现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正确答案:CDE30.数字化技术的功能有( )A、编码B、数据压缩C、存储和传输D、解码E、解压正确答案:ABCDE31.“把关”和新闻要素研究认为,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 )A、社会文化规范B、历史因素C、时空因素D、媒介所在的城市E、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正确答案:ACE。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37ba9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6.png)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报刊问卷的回收率一般在( )A、5%以下B、15%以下C、10%以下D、20%以下正确答案:A2.传播信息的载体是( )A、指定分析B、归因分析C、断言分析D、文字符号正确答案:D3.大众化报刊面向的读者是( )A、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B、特定的新闻爱好者C、知识分子D、社会精英正确答案:A4.“沉默的螺旋”理论着重研究( )A、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B、大众传播同舆论及社会心理的关系C、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D、大众传播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正确答案:B5.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构筑出一幅传播学大厦蓝图的学者是( )A、怀特B、施拉姆C、拉扎斯菲尔德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D6.讯息系统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 )A、个性化B、整体倾向性C、反馈机制D、优势正确答案:B7.依据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下列不属于冷媒介的是( )A、照片B、无线电广播C、电话D、电视正确答案:B8.传统学派的研究方法总称为( )A、控制实验法B、内容分析法C、调查研究法D、实证方法正确答案:D9.明确地提出新闻传播中的“把关”模式的学者为( )A、贝雷尔森B、韦斯C、艾宾豪斯D、怀特正确答案:D10.“议程设罩功能”理论暗示,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 )A、不是“镜子”式的反映B、不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C、是一种歪曲式的反映D、是“镜子”式的反映正确答案:A11.大众传播信息传向受众成员的通道上的“第一关”是( )A、选择性理解B、选择性记忆C、选择性反馈D、选择性接触正确答案:D12.传播是人类社会中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交流活动,传播的功能是多方面、多元化的。
大众传播功能研究的重点是( )A、个人(个体)功能B、社会功能C、政治功能D、经济功能正确答案:B13.在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测定的形式是( )A、定量化形式B、座谈会C、定性分析D、受众来信正确答案:A14.下列为隐功能的是( )A、传递文化B、形成“脑海图景”C、娱乐功能D、监测功能正确答案:B15.“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也称为( )A、有效效果B、休眠效果C、传播的说服效果D、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正确答案:C16.维纳把信息分为( )A、外源信息和内源信息B、语言信息和符号信息C、新闻信息、教育信息D、新闻与非新闻正确答案:A17.决定受众是众多的而不是寥寥无几的大众传播的特性是( )A、混杂性B、隐匿性C、广泛性D、分散性正确答案:C18.“自我修正”观点属于( )A、社会责任理论B、自由主义理论C、集权主义理论D、共产主义理论正确答案:B19.对于视听兼备的综合性媒介电视来说,受众往往首先视它为( )A、消遣、娱乐的工具B、获取知识的工具C、满足信息需要的渠道D、满足心理需要的工具正确答案:A20.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研究传播功能所提出的学说是( )A、使用满足说B、工具说C、游戏说D、社交性说正确答案:C21.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的学者是( )A、卢因B、施拉姆C、霍夫兰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A22.1947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的传播学者是( )A、霍夫兰B、施拉姆C、丹斯D、拉森正确答案:B23.由拉斯韦尔提出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有环境监测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和( )A、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麻醉精神功能D、授予地位功能正确答案:B24.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A、实地考察法B、实验室法C、人口统计学分类法D、辅助回忆的方法正确答案:D25.传播学研究的出发点,贯穿这门学问的一条主线是( )A、传播模式B、传播方法C、传播效果D、传播对象正确答案:C26.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核心是( )A、政治经济B、社会现象剖析C、意识形态批判D、文化批判正确答案:C27.发起我国首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的是( )A、首都新闻学会B、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C、中央电视台D、北京新闻学会受众调查学术团体正确答案:A28.人类传播活动是渗透一切社会活动的( )A、现象B、行为D、本质正确答案:A29.机能理论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费斯汀格有关态度改变的( )A、沉默的螺旋理论B、劝服有效理论C、二级传播理论D、认知不协调理论正确答案:D30.按一定符号规则“约定俗成”,对任何观察者都一视同仁的信息是( )A、语义信息B、语用信息C、语法信息D、语言信息正确答案:C31.“使用与满足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 )A、30年代B、70年代C、60年代D、40年代正确答案:D32.罗杰斯认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是( )A、两级的B、多级的C、N级的D、一级的正确答案:D33.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 )A、信息B、传播C、消息D、讯息正确答案:D34.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论断的学A、施拉姆B、维纳C、申农D、康德正确答案:B35.关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后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B、后者指的是对“思考对象”的影响C、前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D、后者是以告诉人们“想些什么”的方式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来正确答案:A36.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是( )A、网络通信B、智能大厦C、信息化工程D、虚拟现实正确答案:A37.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四种类型的是( )A、戈尔丁B、霍夫兰C、哈特曼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A38.中国古代官府用于传递朝政动态、政治情报的原始形态的“报纸”——邸报的传播形式是( )A、手抄新闻信札B、手抄报纸C、手抄文书D、手抄书稿正确答案:C39.强调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关系的传播效果理论是( )A、“意见领袖”论B、“培养”理论C、“沉默的螺旋”理论D、“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正确答案:D40.我国首次对传播工作者的意识和心态进行调查的是( )A、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B、武汉大学舆论研究所C、复旦大学舆论研究所D、北京大学舆论研究所正确答案:A41.《单面人》的作者是( )A、马尔库塞B、葛兰西C、阿道尔诺D、弗洛姆正确答案:A42.提出“感觉的平衡”的概念的学者是( )A、梅罗维茨B、戈夫曼C、麦克卢汉D、英尼斯正确答案:C43.在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之间的信息是( )A、先验信息B、人工信息C、实得信息D、潜在信息正确答案:B44.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娱乐性内容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集中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B、提供信息C、分散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D、发挥协调功能正确答案:C45.提出了现代人与“第一手信息隔绝”的问题的李普曼的名作是( )A、《传播模式》B、《自由与新闻》C、《舆论学》D、《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正确答案:B46.有助于提高敏感性问题回答率的提问方法是( )A、委婉法B、虚拟法C、消虑法D、间接法正确答案:D47.各类模式中最常用的是( )A、数学模式B、文学模式C、图像模式D、5W模式正确答案:C48.传播学研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实践化B、理论化C、定量化D、定性化正确答案:C49.世界著名的因特网最初是( )A、作为企业内部通信网发展起来的B、作为一种组织传播网络发展起来的C、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网络发展起来的D、作为一种电子通信系统发展起来的正确答案:D50.非语言传播的高级层次是( )A、体语B、类语言C、图像D、艺术正确答案:D51.首先提出关于传播社会功能的传播学奠基人是( )A、霍夫兰B、卢因C、拉斯韦尔D、施拉姆正确答案:C52.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创立于( )A、1848年B、1920年C、1936年D、1923年正确答案:B53.媒介中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工具被称为( )A、特殊媒介B、传播渠道C、普通媒介D、大众传播媒介正确答案:D54.一般认为,新闻属于( )A、复原性信息B、教育性信息C、维持性信息D、刺激性信息正确答案:C55.传播的要素问题又称( )A、组成结构问题B、外部结构问题C、内部结构问题D、个体结构问题正确答案:C56.反馈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 )A、社会系统模式B、控制论模式C、线性模式D、传播单位模式正确答案:B57.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B、“热媒介”C、“媒介即讯息”D、“冷媒介”正确答案:C58.较早地对信息种类做出概括的是控制论创始人( )A、阿特休尔B、维纳C、施拉姆D、巴斯正确答案:B59.传播学因其学科背景而具有鲜明的特色,即( )A、边缘性B、独立性C、系统性D、科学性正确答案:A60.在我国被很多人称为典型调查的抽样形式是( )A、雪球抽样B、定额抽样C、判断抽样D、偶遇抽样正确答案:C61.依据格伯纳等人的观点,增大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的是( )A、知识B、年龄C、电视接触量D、性别正确答案:C62.“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属于某种( )A、宏观效果理论B、有限效果论C、适度效果论D、强大效果论正确答案:C63.传播控制中最根本的控制形态是( )A、经济控制B、受众控制C、自我控制。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84528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8.png)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是( )A、社会科学学派、政治经济学派B、法兰克福学派、多伦多学派C、“思想统治”理论学派、社会文化学派.D、批判学派、传统学派正确答案:D2.大众传播多种功能中最为显露的一种功能是( )A、环境监测功能B、娱乐功能C、文化传递功能D、社会协调功能正确答案:B3.传播学受惠最大的是( )A、控制论B、信息论C、系统论D、方法论正确答案:B4.最近50年以来传播学研究所取得的全部重要成果中,建立在定量分析基础之上的占( )A、50%以上B、60%以上C、70%以上D、80%以上正确答案:C5.在现有的符号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符号是( )A、推理符号B、语言符号C、数理化符号D、表象符号正确答案:B6.《单面人》的作者是( )A、马尔库塞B、葛兰西C、弗洛姆D、阿道尔诺正确答案:A7.《舆论学》分析了大众报刊对现代人的重大影响,该名著的作者是( )A、李普曼B、施拉姆C、霍夫兰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A8.控制研究的研究对象是( )A、传播内容B、受众C、传播效果D、传播主体正确答案:D9.一般认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学者( )A、米德B、阿多诺C、拉扎斯菲尔德D、施拉姆正确答案:D10.麦克卢汉认为,在口语传播中( )A、人的视觉功能加强,其他感觉被削弱B、在人类同环境的关系中造成了不平衡C、分裂了人类的感觉生活,阅读和思考成为个人化的行为D、各种感觉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正确答案:D11.传播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传播的( )A、规律和趋势B、媒介C、过程和效果D、主体和客体正确答案:C12.机能理论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费斯汀格有关态度改变的( )A、沉默的螺旋理论B、认知不协调理论C、二级传播理论D、劝服有效理论正确答案:B13.“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是指( )A、传播条件B、传播机构C、传播内容D、传播目的正确答案:C14.基于“推”技术的网络大多在经济上依靠( )A、广告收入B、上网时间C、下载费用D、信息服务正确答案:A15.和新闻学相比,传播学更加重视( )A、历史探索B、案例分析C、业务探讨D、理论研究正确答案:D16.传播学研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定性化B、理论化C、实践化D、定量化正确答案:D17.西方传播学界认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是( )A、1456年B、1654年C、1546年D、1465年正确答案:A18.传统学派所惯用的研究方法为( )A、批判方法B、定性方法C、实证方法D、定量方法正确答案:C19.下列对报刊上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强反馈的及时性和传播的互动性B、有了电子版,就可以取消印刷版了C、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D、信息量更加庞大正确答案:B20.对传播媒介而言经济控制是一种来自经济基础的控制,它是( )A、自上而下B、自内而外C、自外而内D、自下而上正确答案:D21.关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后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B、后者是以告诉人们“想些什么”的方式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来C、后者指的是对“思考对象”的影响D、前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正确答案:A22.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魔弹”论B、议程设置论C、有限效果论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正确答案:D23.1948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了富有新意的有关传播功能分析的书是( )A、《传播学概论》B、《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C、《功能分析与大众传播》D、《大众传播:一个社会学的视角》正确答案:B24.在传播学研究中用于调查某一特殊人群传播活动的抽样形式是( )A、判断抽样B、雪球抽样C、偶遇抽样D、定额抽样正确答案:B25.被后人称为“宣传研究之父”的著名学者是( )A、霍夫兰B、戈尔丁C、拉扎斯菲尔德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D26.“文化指标研究”起源于20世纪( )A、60年代后期B、50年代中期C、80年代D、60年代初期正确答案:A27.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叫( )A、长期的非预期效果B、消极效果C、长期的预期效果D、短期的预期效果正确答案:C28.提出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A、施拉姆B、斯蒂芬森C、霍夫兰D、赖特正确答案:D29.归纳理论的基础是( )A、模型B、模式C、数据D、演绎正确答案:C30.以传播学“鼻祖”的身份名垂青史的是( )A、拉斯韦尔B、马莱茨克C、布雷多克D、申农正确答案:A31.各种随机抽样形式的基础是( )A、分层随机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整群随机抽样D、等距随机抽样正确答案:B32.西方发达国家黄色报刊的特征是( )A、刊载低级趣味内容为主B、读者限于部分外围群众C、刊载政论为主D、读者局限于组织成员正确答案:A33.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界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反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上来,这是大众传播的( )A、娱乐功能B、社会整合功能C、环境监测功能D、文化传递功能正确答案:B34.卡兹等人在《个人影响》中指出,在购物、时尚、娱乐等领域,意见领袖最重要的素质是( )A、政治性B、社会经济地位C、社交性D、生活阅历正确答案:D35.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是( )A、数理化B、模式C、图像D、文字正确答案:B36.拉斯韦尔首次完整地提出传播的5W模式的著作是( )A、《解放社会矛盾》B、《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C、《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D、《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正确答案:D37.反馈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 )A、控制论模式B、传播单位模式C、社会系统模式D、线性模式正确答案:A38.“过程研究”属于传播学( )A、分支理论B、实用理论C、宏观理论D、微观理论正确答案:C39.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A、人口统计学分类法B、辅助回忆的方法C、实地考察法D、实验室法正确答案:B40.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被称之为“整合功能”的是( )A、文化传递功能B、环境监测功能C、娱乐功能D、社会协调功能正确答案:D41.美国《华盛顿邮报》通过揭露水门事件而导致尼克总统引咎辞职,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的( )A、重申社会准则功能B、社会整合功能C、麻醉精神功能D、授予地位功能正确答案:A42.最早提出反馈概念的是( )A、申农B、德福勒C、维纳D、香农正确答案:C43.人们对传播媒介有关SARS的报道见仁见智,这体现了受众的( )A、选择性解释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接触D、选择性记忆正确答案:A44.我国企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于( )A、1994年B、1992年C、1991年D、1993年正确答案:A45.为电视广播业走上网络化道路提供条件的是( )A、数据模拟技术B、数据压缩技术C、信息高速公路D、信息化工程正确答案:B46.社会分类论的基础是( )A、人类学B、政治学C、社会学D、心理学正确答案:C47.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被用于( )A、调查受众从读报中得到的满足B、试图找出调查中“非读者”不读报的原因C、调查受众读报的动机D、测定哪些读者阅读报刊中哪些内容正确答案:D48.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平等将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的是( )A、罗杰斯B、麦奎尔C、贝尔D、霍尔正确答案:C49.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被比喻为“雷达功能”的是( )A、娱乐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环境监测功能D、社会协调功能正确答案:C50.最先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的是( )A、麦奎尔B、李普曼C、诺依曼D、韦伯正确答案:C51.较早地对信息种类做出概括的是控制论创始人( )A、巴斯B、阿特休尔C、维纳D、施拉姆正确答案:C52.在批判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 )A、媚俗文化B、精英文化C、民间文化D、流行文化正确答案:A53.最早提出“把关”概念的是( )A、霍克海默B、卢因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B54.把申农度量信息不确定性的熵和力学中的熵直接联系起来的是( )A、维纳B、施拉姆C、布里渊D、拉扎斯菲尔德正确答案:C55.对传播过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学者是( )A、伯洛B、赖利夫妇C、拉斯韦尔D、卢因正确答案:A56.提出“参照群体”这一概念的是( )A、拉斯韦尔B、赖利夫妇C、马莱茨克D、奥斯古德——施拉姆正确答案:B57.诺依曼认为,任何舆论乃至流行或时尚的形成,其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是( )A、议程设置机制B、选择性机制C、拟态环境的机制D、沉默的螺旋机制正确答案:D58.传播学诞生于( )A、中国B、美国C、日本D、英国正确答案:B59.调查人员先选定~组电话号码,然后打电话向受众了解视听情况的采集数据的方法叫( )A、电话询问法B、日记法C、面对面调查法D、仪器记录法正确答案:A60.信息的分类,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为( )A、客观信息类B、语言、符号和图像C、说服性信息类D、指导性信息类正确答案:B61.1948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数学家申农发表了著名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阐明了( )A、信息论的基本问题B、系统论的基本问题C、方法论的基本问题D、控制论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A62.从根本上说,青年记者感到的压力来自于( )A、媒介组织B、社会系统C、部门领导D、政府部门正确答案:B63.讯息的不一致性产生的过程是( )A、输入—输出B、表述—理解C、发射—接收D、编码—译码正确答案:C64.讯息系统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 )A、个性化B、反馈机制C、整体倾向性D、优势正确答案:C65.调查总体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调查对象时最适宜用的随机抽样形式是( )A、多阶段随机抽样B、整群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等距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66.在传播控制中,最根本的控制形态是( )A、文化控制.B、经济控制C、受众控制D、政治控制正确答案:B67.拉扎斯菲尔德运用的传播效果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心理学法B、前后比较法C、抽样调查法D、控制对照法正确答案:C68.第一次对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构成重大挑战的著作是( )A、李普曼《舆论学》B、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C、布里德的《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功能分析》D、拉斯韦尔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正确答案:B69.就文化体系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是( )A、平民文化B、弱势文化C、娱乐文化D、大众文化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共31题,每题1分,共31分)1.传统学派又被称为( )A、实证学派B、经验学派C、行政学派D、理论学派E、批判学派正确答案:ABC2.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操纵新闻的发布、控制消息的来源是一种十分风行的政府控制传播的手段,包括( )A、征税B、记者招待会C、试探性气球D、新闻发布会E、检查3.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主要有( )A、休眠效果B、警钟效果C、结晶效果D、强化效果E、改变效果正确答案:CDE4.20世纪以来,与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变化密切关联的有( )A、研究成果B、媒介环境C、时代演进D、研究方法E、研究视角正确答案:BCDE5.在美国,广播收听率调查应运而生的重要原因有( )A、政府的重视B、传播学者的努力C、广播的普及D、受众的强烈要求E、广告商对广播的兴趣正确答案:CE6.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的目的是( )A、测定哪些读者阅读报刊中哪些内容B、调查受众从读报中得到的满足C、调查受众读报的动机D、试图找出调查中“非读者”不读报的原因E、调查受众从读报中得到的经济效益7.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进行首次合作时双方的代表人物是( )A、阿道尔诺B、勋伯格C、拉扎斯菲尔德D、卢因E、霍克海默正确答案:AC8.伯洛的传播过程理论的主要论点是( )A、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B、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C、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封闭D、传播是一个静态的过程E、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正确答案:ABE9.英国学者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的理论主要有( )A、常识理论B、社会科学理论C、议程设置理论D、现场理论E、培养理论正确答案:ABD10.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是( )A、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B、情境决定论C、电子传媒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D、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E、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正确答案:AC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意见领袖总是集中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B、“一面提示”对文化水平高者的说服效果较佳C、对持反对态度的人来说,“两面提示”比“一面提示”更佳D、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时最好用明示结论E、“自信心假说”认为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正确答案:CE12.大众传播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事业,其外在标志是( )A、通讯社的产生B、通信卫星的问世C、电视的兴起D、广播的兴起E、大众报业的兴起正确答案:AE13.传播者包括( )A、报社通讯社B、记者编辑C、电影制片厂D、出版社E、电台电视台正确答案:ABCDE14.动态的图像包括( )A、动画片B、照片C、电视D、电影E、漫画正确答案:ACD15.依据英尼斯的观点,下列媒介中属于“偏倚空间的”媒介的是( )A、羊皮纸B、印刷媒介C、电视D、电话E、石头正确答案:CDE16.以下属于对内容分析的一般性结论的有( )A、形式简单B、娱乐性信息分散人们注意力C、是大量信息经高度筛选的抽样D、是大量信息的全盘照搬E、娱乐性信息集中人们注意力正确答案:ABC17.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价值在于( )A、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背景中去考察B、揭示媒介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文化和文明的影响C、激起人们对各种媒介及其作用的关注D、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因E、开拓内容分析以外的媒介影响研究领域正确答案:ABCE18.为了扬长避短,杂志更多的趋向于( )A、图文并茂B、专门化.C、专业化D、传递信息迅速E、满足于不同类型读者的要求和爱好正确答案:ABCE19.数字化技术带来的虚拟现实能够彻底改变传统的( )A、实验方式B、设计方式C、教育方式D、训练方式E、研究方式正确答案:ABCDE20.传播学研究的课题有( )A、受众利用传媒的差异分析B、大众传播的社会角色分析C、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渊源关系分析D、新时期新闻学的发展分析E、全球经济分析正确答案:AB21.艾玛蒂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的论据有( )A、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B、社会的发展具有的上限C、传播者本身具有的上限D、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E、现有知识已达到的上限正确答案:ADE22.根据众多的研究成果,“不明示结论”法使用的场合应该是( )A、在论题简单的场合B、在论旨比较明确的场合C、在论题比较复杂的场合D、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场合E、在说服对象的理解能力比较低的场合正确答案:ABD23.数字化技术的特点有( )A、无任何失真B、能以光速传输C、即模拟技术D、可无时限地保存E、计算机可以处理其信号正确答案:ABDE24.控制研究的内容包括( )A、传播效果的好坏B、渠道是否畅通C、受控情状D、控制形态E、施控行为正确答案:CDE25.麦克卢汉把下列传播媒介归为“冷媒介”的是( )A、电话B、无线电广播C、印刷媒介D、有声电影E、电视正确答案:ADE26.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解( )A、多属于工具性的B、可纳入使用满足理论C、具有社会协调功能D、分为社会性和自我中心性两大类E、游戏说正确答案:ABDE27.如果消费者对某些广告的大肆宣传已感到厌烦时,广告仍然继续“狂轰滥炸”,其效果适得其反,这一现象说明了( )A、信息超量的后果B、大众传播的麻醉性功能失调C、信息低量的后果D、广告的功能失调E、信息流量的控制失调正确答案:ACDE28.蒂奇诺认为,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有( )A、传播技能上的差异B、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C、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D、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E、社交范围的差异正确答案:ABCDE29.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有不同的特点。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bfe66c99ec3d5bbfc0a740e.png)
传播学最终版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
答案:现代化的传播机构或组织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广大的受众开展信息传播的活动。
2、反馈。
答案:反馈是信息的接受者在接受信息以后对传者所做出的反应。
3、传播单位。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与前面介绍的各种模式比较,它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明确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而是统称为“解码者”,或者称为“传播单位”。
他们把参与传播行为的各方描述成对等的,行使着相同的功能,那就是编码和译码。
4、环境监视功能。
答案:施拉姆把它称为“雷达功能”。
就是向人们提供种种即将到来的灾害、威胁等警告,从而提高人们的警惕,促使人们加以防御。
5、《权力的媒介》。
答案:美国学者阿特休尔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权力的媒介》一书被认为是对《报刊的四种理论》“第一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他主要想表达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切媒介,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而是某种权势的“吹鼓手”,包括宗教的、世俗的;党派的、经济的,总之,是“某种权势的媒介”。
并且认为,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存在四种关系:一是官方关系,是由规定、法令和条例决定的;二是商业形式的关系,主要是广告商及商业伙伴;三是利益关系形式,比如金融企业,或政党,或宗教团体等;四是非正式形式,这主要是只亲朋好友。
6、EPS。
答案: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都经历了从上流社会走向大众,再由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大众走向兴趣一致的小群体怎么一个过程。
有学者将这一规律称作EPS,其中E(elite)指上流社会、精英阶层,P(popular)指大众化、流行化,S(specialized)指专门化。
7、第四媒体。
答案:互联网因其诞生在报刊、广播、电视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介之后,又被形象地称为“第四媒体”。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
8、地球村。
答案:由于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使得原来比较分散、联系不够紧密的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从而使空间距离相对缩短,就像一个城市或乡村社区内部的联系那样紧密。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fc7c7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05.png)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控制研究的研究对象是( )A、传播效果B、传播主体C、受众D、传播内容正确答案:B2.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的是( )A、大众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内向传播正确答案:A3.在传播过程中无疑居于最优越地位的是( )A、传播技巧.B、传播对象C、传播者D、受传者正确答案:C4.集权论的“圣经”是指( )A、《独立宣言》B、《论自由》C、《君主论》D、《论出版自由》正确答案:C5.传播是人类社会中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交流活动,传播的功能是多方面、多元化的。
大众传播功能研究的重点是( )A、社会功能B、经济功能C、个人(个体)功能D、政治功能正确答案:A6.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创立于( )A、1848年B、1920年C、1936年D、1923年正确答案:B7.内容分析的对象性特征是( )A、显性内容B、定量性C、客观性D、系统性正确答案:A8.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了《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倚性》两部著作的学者是( )A、戈夫曼B、英尼斯C、梅罗维茨D、麦克卢汉正确答案:B9.收集反馈迅速,获得的反馈信息准确率高,不易产生误差的采集数据的方法是( )A、仪器记录法B、日记法C、回忆式电话询问法D、即时式电话询问法正确答案:D10.对“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的是( )A、李普曼B、韦伯C、麦库姆斯D、温达尔正确答案:B11.为电视广播业走上网络化道路提供条件的是( )A、数据模拟技术B、信息高速公路C、信息化工程D、数据压缩技术正确答案:D1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的传播学者是( )A、罗杰斯B、拉斯韦尔C、贝雷尔森D、霍夫兰正确答案:D13.蒂奇诺认为,造成社会“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信息量不足B、阶级压迫C、传播媒介的托拉斯化D、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于有利的状况正确答案:D14.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效果叫( )A、短期的预期效果B、消极效果C、长期的预期效果D、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正确答案:D15.“传播”一词源自拉丁语communis,基本意思是( )A、“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渠道”B、“与他人建立共同的联系”C、“与他人建立共同的关系”D、“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正确答案:D16.克拉帕的观点极端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 )A、宏观效果理论B、强大效果论C、有限效果论D、适度效果论正确答案:C17.创立二级传播理论、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的传播学奠基人是( )A、韦尔伯·施拉姆B、保罗·拉扎斯菲尔德C、库尔特·卢因D、卡尔·霍夫兰正确答案:B18.在我国,信息服务的主要用户为。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6949d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e.png)
年,拉斯韦尔提出了着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2.“麻醉精神”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3.受众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核心观点: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8.传播者:又称信源,指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启动传播过程的最初动力因素,信息的搜集者、加工者、制作者和传递者.9.传播流:指大众传播媒介发出的信息和影响,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强调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制约因素环节.可以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媒介信息可以直接抵达一般受众;后者是多级的,即媒介的影响需要经过各种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对一般受众发生作用.“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10.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1.两级传播论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两级传播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简答题1.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系统符合系统是什么意义2.文字;1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得以积累、储存,不在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2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3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一句话,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要变革.作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在同样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1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是传播者和受众的意义(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2序列性: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3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各要素之间互相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接也是其结构特点,各环节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4.材料对大众传播的内容作出了哪些一般性结论a.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只是从它所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高度筛选的抽样,而不是全盘照搬.b.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不是消息性的,因而更多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受众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注意力.c.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大多在内容是力求平易,在形式上力求简单.5.简述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a.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b.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的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他们与被影响者保持着横向传播关系.c.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性”d.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6.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a.假说的着眼点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前者指对“思考对象”的影响,也就是以告诉人们“想些什么”的方式来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问题上来.b.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c.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7.简答媒介、符号、信息和意义四者之间的关系媒介、符号、信息、意义——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媒介是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载送信息的代码.信息是符号的表现内容,是符号的特定意义.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符号、信息和意义离不开物质媒介这一载体.四者是密不可分的共生体,但媒介是物质基础,符号、信息好意义都离不开一定的媒介,否则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传递和传达.8.简述“议程设置”理论对舆论导向研究的重要意义.舆论导向包括对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的全面引导;“议程设置”则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即传媒通过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系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因此,“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与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9.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初的美国兴起作为资本主义阵营中最为发达的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传播学诞生的摇篮,除了具备基本的社会、学科前提条件以外,还有其独特的社会、学科条件.首先,在美国,传媒一直在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美国的政治家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另外在战争时期,政治家对传播媒介的依附更凸显出来.其次,在经济上,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中唯一的在世界大战中加强经济实力的国家.一方面,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需要垄断资本家向国内、国际市场扩展,须对广告、公关、消费者以及媒介的经营与竞争进行研究.另一方面,美国的大众传播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和以后日益壮大.大众传播业客观上和主观上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改进传播行为,扩大传播效果.再次,在社会上,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互动中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现出来.一方面手中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促进社会繁荣;另一方面,媒介内容中的暴力、色情等严重影响着受众,特别是少年儿童.10.简答“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的三个要点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的形成.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三点1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的“共鸣效果”)2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3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的“遍在效果”)简答“沉默的螺旋”的三个命题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心理过程2意见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11.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有哪些1大众传播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2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或象征性的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12.简答“知沟”假说的主要观点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13.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作用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他们的行为.11.简答“使用与满足”研究的重要意义1该研究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2使用与满足研究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这个视角具有重要意义3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能够满足受众这样那样的需求),这对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14.简答几种主要的受众观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着眼于“经营目标”2.作为“市场”的受众——与“宣传目标”关系更为密切3.作为权力主体的受众——与“公共性和公益性目标”紧密相关14.“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给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种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15.什么是“象征性现实”16.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1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2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3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传递上需要经过媒介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传播学概论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测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ea6e7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05.png)
传播学概论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 )A、心理层面、态度层面、行动层面B、认知层面、态度层面、行动层面C、认知层面、态度层面、精神层面D、认知层面、精神层面、行动层面正确答案:B2.研究战时宣传最为著名的学者是( )A、施拉姆B、李普曼C、拉斯韦尔D、拉扎斯菲尔德正确答案:C3.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娱乐性内容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发挥协调功能B、提供信息C、集中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D、分散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正确答案:D4.“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 )A、英尼斯B、梅罗维茨C、麦克卢汉D、戈夫曼正确答案:C5.西方传播学界认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是( )A、1654年B、1465年C、1456年D、1546年正确答案:C6.在拉斯韦尔模式中具备较强不确定性的环节是( )A、效果B、传者C、媒介D、受者正确答案:A7.《人民的选择》的作者是( )A、卡兹B、拉扎斯菲尔德C、李普曼D、施拉姆正确答案:B8.一般认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学者( )A、米德B、施拉姆C、拉扎斯菲尔德D、阿多诺正确答案:B9.“文化指标研究”起源于20世纪( )A、60年代初期B、50年代中期C、80年代D、60年代后期正确答案:D10.《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目前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的是( )A、集权主义理论B、自由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正确答案:C11.英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森提出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主要观点是( )A、游戏说B、社交性功能C、工具性功能D、自我中心性功能正确答案:A12.大众传播信息传向受众成员的通道上的“第一关”是( )A、选择性反馈B、选择性记忆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接触正确答案:D13.信息的分类,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为( )A、语言、符号和图像B、客观信息类C、指导性信息类D、说服性信息类正确答案:A14.批判学派引起的学界革命的直接策源地是在( )A、美国B、英国C、加拿大D、德国正确答案:B15.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集权主义理论之后的是( )A、自由主义理论B、社会责任论C、使用与满足论.D、社会参与论正确答案:A16.约于15世纪初产生的报道商业、政治消息的手抄新闻信札( NewsLetters )出现在()A、长安B、威尼斯C、法兰克福D、罗马正确答案:B17.“培养分析”并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它是什么的有机组成部分?( )A、传播效果研究B、讯息系统分析C、制度分析D、文化指标研究正确答案:D18.世界电视业进入彩色电视广播阶段是在(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50年代正确答案:B19.各种随机抽样形式的基础是( )A、等距随机抽样B、整群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正确答案:D20.关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后者指的是对“思考对象”的影响B、后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C、前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D、后者是以告诉人们“想些什么”的方式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来正确答案:B21.1946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施拉姆B、拉斯韦尔C、霍夫兰D、李普曼正确答案:B22.对于报刊是“直接民主制喉舌”的观点,李普曼的看法是( )A、既不赞同也不反对B、予以批评C、同意D、非常赞同正确答案:B23.意见领袖的最早提出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贾尼斯C、饱户弘D、沃卡尔特正确答案:A24.提出传播主要的四大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A、赖特B、帕森斯C、拉斯韦尔D、默顿正确答案:A25.我国首次对传播工作者的意识和心态进行调查的是( )A、武汉大学舆论研究所B、复旦大学舆论研究所C、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D、北京大学舆论研究所正确答案:C26.下列属于美国传播学者梅罗维茨著作的是( )A、《谷登堡的灿烂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B、《媒介即讯息》C、《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D、《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正确答案:D27.霍夫兰等人的“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内容分析法B、实地考察法C、定性分析法D、实验心理学法正确答案:D28.提出“偏倚时间的”媒介和“偏倚空间的”媒介两个概念的学者是( )A、英尼斯B、梅罗维茨C、麦克卢汉D、戈夫曼正确答案:A29.在大众传播中,收集受众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是( )A、受众调查B、受众测试C、受众分配D、受众分析正确答案:A30.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又被称为( )A、意见领袖调查B、拉氏调查C、伊里调查D、竞选调查正确答案:C31.娱乐节目、体育比赛及一切渲染爱情、暴力、罪恶的信息属于( )A、说服性信息B、指导性信息C、维持性信息D、复原性信息正确答案:D32.与传播实践结合最密切的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 )A、传播控制B、传播效果C、传播媒介D、传播功能正确答案:B33.被视为传播学控制研究领域的“一项最杰出的研究成果”是( )A、《论出版自由》B、《报刊的四种理论》C、《独立宣言》D、《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功能分析》正确答案:D3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施拉姆C、霍夫兰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C35.对“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的是( )A、温达尔B、韦伯C、李普曼D、麦库姆斯正确答案:B36.在我国被很多人称为典型调查的抽样形式是( )A、判断抽样B、定额抽样C、雪球抽样D、偶遇抽样正确答案:A37.各类模式中最常用的是( )A、5W模式B、数学模式C、图像模式D、文学模式正确答案:C38.讯息系统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 )A、个性化B、优势C、反馈机制D、整体倾向性正确答案:D39.在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中,继“选择课题”之后的是( )A、确定研究客体B、分析资料C、搜集资料D、研究设计正确答案:A40.“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属于某种( )A、有限效果论B、宏观效果理论C、强大效果论D、适度效果论正确答案:D4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中的“脱离部落文化阶段”,指的是( )A、“地球村”来临时期B、电子传播时期C、文字印刷传播时期D、口头传播时期正确答案:C42.为了克服由于大众传播的“拟态环境”所造成的西方民主制的危机,李普曼的设想是建立( )A、新大众传播媒介国有化B、对事实负固定责任的组织C、新闻检查机构D、全球化的网络媒体正确答案:B43.《舆论学》分析了大众报刊对现代人的重大影响,该名著的作者是( )A、拉斯韦尔B、施拉姆C、李普曼D、霍夫兰正确答案:C44.随着文字的产生,特别是15世纪中期印刷机的出现,人类的视听两种通道开始分离,社会信息的主要通道是( )A、视觉通道B、听觉通道C、感觉通道D、触觉通道正确答案:A45.政党报刊的特点是( )A、面向的读者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B、以政论为主C、完全具备了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D、以刊载低级趣味内容招徕读者正确答案:B46.“街头访谈”这种抽样形式属于( )A、偶遇抽样B、判断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D、机械抽样正确答案:A47.1948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了富有新意的有关传播功能分析的书是( )A、《功能分析与大众传播》B、《传播学概论》C、《大众传播:一个社会学的视角》D、《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正确答案:D48.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创立于( )A、1848年B、1920年C、1936年D、1923年正确答案:B49.人类传播发展史上书面文字发明前漫长的历史时期被称为( )A、口语传播阶段B、大众传播时代C、电子传播阶段D、手抄传播阶段正确答案:A50.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构筑出一幅传播学大厦蓝图的学者是( )A、怀特B、拉斯韦尔C、施拉姆D、拉扎斯菲尔德正确答案:B51.默多克—戈尔丁一派在批判性传播研究中,又被称为( )A、社会文化学派B、政治经济学派C、行政管理学派D、经营管理学派正确答案:B52.“使用与满足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 )A、40年代B、30年代C、70年代D、60年代正确答案:A53.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人物是( )A、葛兰西B、霍克海默C、卢卡奇D、霍夫兰正确答案:B54.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反馈B、信息C、噪音D、循环正确答案:A55.在现有的符号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符号是( )A、推理符号B、表象符号C、数理化符号D、语言符号正确答案:D56.讯息的不一致性产生的过程是( )A、输入—输出B、编码—译码C、发射—接收D、表述—理解正确答案:C57.“自我修正”观点属于( )A、自由主义理论B、集权主义理论C、共产主义理论D、社会责任理论正确答案:A58.通过研究儿童的谈话,发现传播个人功能的瑞士心理学家是( )A、托尔曼B、施拉姆C、皮亚杰D、斯蒂芬森正确答案:C59.把申农度量信息不确定性的熵和力学中的熵直接联系起来的是( )A、维纳B、拉扎斯菲尔德C、布里渊D、施拉姆正确答案:C60.传播学研究的出发点,贯穿这门学问的一条主线是( )A、传播效果B、传播模式C、传播对象D、传播方法正确答案:A61.西方发达国家黄色报刊的特征是( )A、刊载低级趣味内容为主B、刊载政论为主C、读者限于部分外围群众D、读者局限于组织成员正确答案:A62.在传播学研究中,作为正式调查的抽样形式是( )A、随机抽样B、雪球抽样C、偶遇抽样D、非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63.“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影响和制约舆论是通过营造( )A、两级传播B、意见环境C、意见领袖D、议程设置正确答案:B64.梅罗维茨的理论认为,应当把情境视为( )A、社会系统B、信息系统C、环境系统D、组织系统正确答案:B65.传播学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基本理论和( )A、调查方法B、实验方法C、模型公式D、研究方法正确答案:D66.非语言传播的高级层次是( )A、类语言B、图像C、艺术D、体语正确答案:C67.影响受众有选择性的传播行为的,是信息的( )A、共享性B、普遍性C、可获得性D、特殊性正确答案:C68.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的模式是( )A、“传播单位”模式B、德福勒模式C、申农—韦弗模式D、5W模式正确答案:D69.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传播层次是( )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自我传播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31题,每题1分,共31分)1.构成传播流程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 )A、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B、英尼斯《传播的偏倚性》C、卡兹的《人际影响》D、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E、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正确答案:ACE2.关于申农—韦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B、模式中的信源相当于传者,信宿相当于受者C、这本来是一个纯技术性的、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通信过程模式D、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E、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正确答案:ABCDE3.下列项目中,属于大众传播中的定量化形式反馈的是( )A、报刊发行量B、广播节目视听率C、电视节目视听率D、书籍销售量E、唱片销售量正确答案:ABCDE4.组织传播是( )A、组织肌体的防腐剂B、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C、组织关系的粘合剂D、组织功能的润滑油E、组织活力的源泉正确答案:ABCDE5.传播作为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过程,具有( )A、社会性B、全球性C、不同个性D、共同性E、区域性正确答案:AD6.布雷多克把5W模式变成7w模式添加的环节是( )A、信宿B、信源C、情境D、动机E、噪音正确答案:CD7.艾玛蒂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的论据有( )A、社会的发展具有的上限B、传播者本身具有的上限C、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D、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E、现有知识已达到的上限正确答案:CDE8.语义内容分析可以细分为( )A、归因分析B、指定分析C、语句分析D、断言分析E、词章分析正确答案:ABD9.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缺陷有( )A、忽视传播占有方式及使用情况的重要性B、使用的是静态的方法,缺乏动态分析C、把人类文明发展史等同于传播史D、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E、忽视了人们通过媒介发生的相互作用而几乎只关注人们面对面交流中的相互作正确答案:ACD10.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有不同的特点。
传播学概论练习题库及答案
![传播学概论练习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9b7c2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2.png)
传播学概论练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即讯息”,其着眼点是( )A、传播渠道B、受众C、传播效果D、传播内容正确答案:A2.传播功能中可以造成媒介人物的功能是( )A、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B、麻醉精神的功能C、社会整合功能D、授予地位的功能正确答案:D3.霍夫兰等人提出了( )A、意见领袖的概念B、可信性效果的概念C、结晶效果的概念D、两级传播的概念正确答案:B4.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 )A、短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B、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长期效果C、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D、短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正确答案:C5.英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森提出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主要观点是( )A、社交性功能B、游戏说C、工具性功能D、自我中心性功能正确答案:B6.“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暗示的媒介观是( )A、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B、“镜子”式的反映C、权力的工具D、群众的喉舌正确答案:A7.魔弹论是错误的,这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 )A、技术决定论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本能论观点D、唯意志论观点正确答案:D8.创立系统论的是奥地利科学家( )A、维纳B、布里渊C、贝塔郎菲D、申农正确答案:C9.1901年实现了横越大西洋两岸的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的科学家是( )A、摩尔斯B、爱迪生C、马可尼D、波波夫正确答案:C10.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平等将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的是( )A、麦奎尔B、贝尔C、罗杰斯D、霍尔正确答案:B11.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著名的拉斯韦尔模式是在( )A、1983年B、1940年C、1943年D、1948年正确答案:D12.我国企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于( )A、1991年B、1993年C、1992年D、1994年正确答案:D13.“过程研究”属于传播学( )A、微观理论B、实用理论C、分支理论D、宏观理论正确答案:D14.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单一缺陷的是( )A、巴斯B、卢因C、麦克内利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C15.传播是人类社会中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交流活动,传播的功能是多方面、多元化的。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附答案)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97693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b.png)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被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的是( )A、培养分析B、知识沟理论C、议程设置功能D、沉默的螺旋正确答案:A2.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是( )A、社会科学学派、政治经济学派B、“思想统治”理论学派、社会文化学派.C、法兰克福学派、多伦多学派D、批判学派、传统学派正确答案:D3.我国企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于( )A、1993年B、1992年C、1991年D、1994年正确答案:D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着眼点是效果形成过程中的( )A、认知阶段B、情感阶段C、态度阶段D、行动阶段正确答案:A5.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了《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倚性》两部著作的学者是( )A、英尼斯B、麦克卢汉C、梅罗维茨D、戈夫曼正确答案:A6.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界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反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上来,这是大众传播的( )A、环境监测功能B、社会整合功能C、娱乐功能D、文化传递功能正确答案:B7.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中的“脱离部落文化阶段”,指的是( )A、口头传播时期B、文字印刷传播时期C、“地球村”来临时期D、电子传播时期正确答案:B8.20世纪70年代以后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是( )A、宏观效果论B、有限效果论C、微观效果论D、皮下注射论正确答案:A9.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霍夫兰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B10.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又被称为( )A、伊里调查B、竞选调查C、意见领袖调查D、拉氏调查正确答案:A11.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的地方是( )A、纽约B、匹兹堡C、伦敦D、威尼斯正确答案:B12.提出传播主要的四大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A、默顿B、帕森斯C、拉斯韦尔D、赖特正确答案:D13.最先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的是( )A、麦奎尔B、李普曼C、诺依曼D、韦伯正确答案:C14.霍夫兰等人提出了( )A、意见领袖的概念B、结晶效果的概念C、两级传播的概念D、可信性效果的概念正确答案:D15.随着文字的产生,特别是15世纪中期印刷机的出现,人类的视听两种通道开始分离,社会信息的主要通道是( )A、感觉通道B、视觉通道C、触觉通道D、听觉通道正确答案:B16.政党报刊的特点是( )A、完全具备了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B、以政论为主C、面向的读者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D、以刊载低级趣味内容招徕读者正确答案:B17.对印刷媒介的效用进行考察的学者是( )A、贝·雷尔森B、竹内郁郎C、艾宾豪斯D、饱户弘正确答案:A18.施拉姆首次以学科眼光整理、总结了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是( )A、《传播与说服》B、《人民的选择》C、《大众传播学》D、《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正确答案:C19.传播信息的载体是( )A、归因分析B、文字符号C、指定分析D、断言分析正确答案:B20.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单一缺陷的是( )A、卢因B、拉斯韦尔C、巴斯D、麦克内利正确答案:D21.被称为“系统抽样”、“机械抽样”的是( )A、简单随机抽样B、雪球抽样C、整群随机抽样D、等距随机抽样正确答案:D22.着重强调个人心理因素对传播效果影响的理论是( )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化论C、社会关系论D、社会分类论正确答案:A23.被后人称为“宣传研究之父”的著名学者是( )A、戈尔丁B、霍夫兰C、拉扎斯菲尔德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D24.社会分类论的基础是( )A、政治学B、心理学C、人类学D、社会学正确答案:D25.“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影响和制约舆论是通过营造( )A、议程设置B、意见环境C、两级传播D、意见领袖正确答案:B26.对少数意见的“中坚分子”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研究的是( )A、马丁B、卡兹C、莫斯考维西D、池田谦一正确答案:C27.首先创办“便士报”的国家是( )A、意大利B、英国C、美国D、法国正确答案:C28.具有很强的研究控制目的色彩的实验环境通常被称为( )A、实地实验B、研究变量控制C、实验室控制D、人工模拟环境正确答案:D29.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的传播技巧,称为( )A、两面提示B、一面提示C、多面提示D、诉诸理性正确答案:B30.一切研究的基础是( )A、实践B、描述C、归纳D、分析正确答案:B31.一般认为,新闻属于( )A、教育性信息B、维持性信息C、刺激性信息D、复原性信息正确答案:B32.与“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受众观相似的是( )A、魔弹论B、“编码与释码”研究C、“使用与满足”理论D、“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正确答案:A33.传播学最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是( )A、个案研究法B、抽样调查法C、内容分析法D、问卷调查法正确答案:B34.“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 )A、认知层面B、行动层面C、理解层面D、心理和态度层面正确答案:A35.创立二级传播理论、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的传播学奠基人是( )A、卡尔·霍夫兰B、库尔特·卢因C、保罗·拉扎斯菲尔德D、韦尔伯·施拉姆正确答案:C36.20世纪80至90年代以来,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突出热点是( )A、考察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的效果B、重视使用与满足论的研究C、探讨传播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D、批判“魔弹论”正确答案:C37.在1972年最早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的理论假说的是美国传播学家肖和( )A、拉姆斯丁B、罗杰斯C、麦奎尔D、麦库姆斯正确答案:D38.内容分析的对象性特征是( )A、客观性B、显性内容C、系统性D、定量性正确答案:B39.维纳把信息分为( )A、外源信息和内源信息B、新闻信息、教育信息C、新闻与非新闻D、语言信息和符号信息正确答案:A40.读者概况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A、实验室法B、人口统计学分类法C、辅助回忆的方法D、内容分析法正确答案:B41.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是( )A、图像B、数理化C、模式D、文字正确答案:C42.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 )A、施拉姆B、康德C、申农D、维纳正确答案:D43.讯息的不一致性产生的过程是( )A、表述—理解B、编码—译码C、输入—输出D、发射—接收正确答案:D44.下列木属于大众传播中反馈的特点的是( )A、直接性B、延迟性C、累积性D、代表性正确答案:A45.下列不是噪音的是( )A、读者逆反心理B、报纸排印错误C、读者思想不集中D、读者理解偏差正确答案:D46.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效果叫( )A、短期的预期效果B、长期的预期效果C、长期的非预期效果D、消极效果正确答案:C47.报刊问卷的回收率一般在( )A、15%以下B、5%以下C、20%以下D、10%以下正确答案:B48.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研究传播功能所提出的学说是( )A、使用满足说B、工具说C、游戏说D、社交性说正确答案:C49.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德福勒模式B、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C、申农—韦弗模式D、拉斯韦尔模式正确答案:B50.传播的条件问题又称( )A、外部问题B、内部问题C、外部结构问题D、内部结构问题正确答案:C51.为电视广播业走上网络化道路提供条件的是( )A、信息化工程B、数据模拟技术C、数据压缩技术D、信息高速公路正确答案:C52.娱乐节目、体育比赛及一切渲染爱情、暴力、罪恶的信息属于( )A、指导性信息B、复原性信息C、说服性信息D、维持性信息正确答案:B53.对传播媒介而言经济控制是一种来自经济基础的控制,它是( )A、自下而上B、自外而内C、自内而外D、自上而下正确答案:A54.建筑、通信、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可以构成( )A、网络通信B、虚拟现实C、智能大厦D、信息化工程正确答案:C55.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有效性B、普遍性C、抽象性D、指说性正确答案:D56.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模式研究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解决了传播的( )A、方向问题B、条件问题C、要素问题D、构架问题正确答案:C57.意见领袖的最早提出者是( )A、沃卡尔特B、拉扎斯菲尔德C、饱户弘D、贾尼斯正确答案:B58.在拉斯韦尔模式中具备较强不确定性的环节是( )A、受者B、媒介C、传者D、效果正确答案:D59.麦奎尔增加的“动员功能”可以归为( )A、社会协调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环境监测功能D、娱乐功能正确答案:A60.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进行了调查的学者是( )A、贝雷尔森B、卡兹C、贾尼斯D、赫尔卓格正确答案:D61.“培养”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A、韦伯B、诺依曼C、格伯纳D、卡兹正确答案:C62.进行“编码与释码”研究的是( )A、霍夫兰B、麦奎尔C、马丁D、霍尔正确答案:D63.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都具有( )A、大量收集信息并大规模复制和向全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特点B、选择性C、保存性D、价格低廉的特性正确答案:A6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热媒介”B、“媒介即讯息”C、“冷媒介”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正确答案:B65.机能理论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费斯汀格有关态度改变的( )A、二级传播理论B、沉默的螺旋理论C、劝服有效理论D、认知不协调理论正确答案:D66.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传播媒介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 )A、经济源B、组织源C、政治源D、影响源正确答案:D67.1865年在电磁波理论研究中预言了无线电波存在的科学家是( )A、谷登堡B、爱迪生C、摩尔斯D、马克斯韦尔正确答案:D68.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第一次合作发生在( )A、伯明翰大学B、法兰克福大学C、累斯特大学D、哥伦比亚大学正确答案:D69.1947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的传播学者是( )A、拉森B、霍夫兰C、施拉姆D、丹斯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31题,每题1分,共31分)1.构成“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命题有( )A、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B、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越大,受媒介影响越大C、“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D、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E、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正确答案:ADE2.下列属于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的有( )A、选择性接触B、选择性记忆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反馈E、选择性回忆正确答案:ABC3.从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上,传播效果可分为( )A、积极效果B、短期效果C、非预期效果D、逆反效果E、预期效果正确答案:CE4.一面提示法的优点是( )A、能够对己方的观点作集中阐述B、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C、简洁易懂D、论旨明快E、给人一种公平感正确答案:ACD5.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是:大众传播媒介都具有( )A、向全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特点B、价格低廉的特性C、大量收集信息并大规模复制的特点D、选择性E、保存性正确答案:AC6.目前世界各国与大众传播有关的法律包括( )A、广告管理法B、诽谤罪法C、许可证申请法D、图书出版法E、反垄断法正确答案:ABCDE7.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英尼斯媒介理论的是( )A、传播媒介的偏倚性B、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组织的形态,并常常转移权力中心C、情境决定论D、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E、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正确答案:AB8.英国学者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的理论主要有( )A、常识理论B、社会科学理论C、议程设置理论D、现场理论E、培养理论正确答案:ABD9.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加入并突出了“噪音”B、加入并突出了“反馈”的机能C、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D、变“单向直线式”为“双向循环式”E、引申出“传播单位”的思想正确答案:BD10.调查人员登门造访调查对象,进行当面问答,请调查对象当面填写调查问卷表的采集受众反馈数据的方法可称为( )A、当面访问法B、仪器记录法C、亲身询问法D、电话询问法E、面对面调查法正确答案:ACE11.下列属于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著作的是( )A、《帝国与传播》B、《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C、《谷登堡的灿烂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D、《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E、《媒介即讯息》正确答案:CDE12.我国收集受众反馈的传统方法有( )A、受众来访B、召开座谈会C、听众来电D、观众来信E、读者来信正确答案:ABCDE13.下列关于“培养”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媒介提供给人们的只是“象征性现实”B、认为一般受众不可能对媒介内容中的虚构成分做出判断C、被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D、它的基本观点是强调社会成员的“共识”E、拟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确答案:ABCDE14.麦克卢汉划分“冷”“热”媒介的依据是( )A、信息的清晰度B、信息接受者想像力的发挥程度C、信息的明确度D、信息流量的大小E、信息接受者的参与程度正确答案:ABCE15.诺依曼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判断周围意见分布状况的主要信息源有( )A、大众传播B、自己的配偶C、学校的教师D、把关人E、所处的群体正确答案:AE16.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进行首次合作时双方的代表人物是( )A、勋伯格B、霍克海默C、拉扎斯菲尔德D、卢因E、阿道尔诺正确答案:CE17.从德国前往美国从事过传播研究的是( )A、卢因B、拉扎斯菲尔德C、阿道尔诺D、马尔库塞E、霍克海默正确答案:ABCD18.卡尔·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由微观人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开拓性的研究B、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C、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D、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E、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正确答案:ABE19.20世纪以来,与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变化密切关联的有( )A、时代演进B、研究视角C、媒介环境D、研究方法E、研究成果正确答案:ABCD20.受众调查中采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 )A、日记兼仪器记录法B、仪器记录法C、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D、电话询问法E、面对面调查法正确答案:ABCDE21.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的研究层次是( )A、模式B、微观研究C、理论D、宏观研究E、研究方法正确答案:ACE22.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对传播的个人功能的研究所体现的方面是( )A、个人功能的“游戏说”B、娱乐功能C、与社会整合的功能D、发展个性的功能E、信息功能正确答案:BCDE23.在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是( )A、垄断企业B、新闻媒介C、政府机构D、各社会团体E、个人正确答案:AC24.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是( )A、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B、电子传媒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C、媒介是人体的延伸D、冷媒介和热媒介E、媒介即讯息正确答案:CDE25.下列方法中,被用于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方法是( )A、邮寄问卷的方法B、人口统计学分类法C、打电话的方法D、辅助回忆的方法E、实地考察法正确答案:ACD26.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传播媒介是重要的( )A、理论源B、经济源C、信息源D、关系源E、影响源正确答案:CE27.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价值在于( )A、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背景中去考察B、揭示媒介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文化和文明的影响C、激起人们对各种媒介及其作用的关注D、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因E、开拓内容分析以外的媒介影响研究领域正确答案:ABCE28.在批判学派看来,传统学派的“病症”主要是( )A、过分偏重微观研究B、过分轻视微观研究C、过分依赖定性方法D、过分依赖定量方法E、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正确答案:ADE29.两面提示法的优点是( )A、给人一种公平感B、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C、能够对己方的观点作集中阐述D、论旨明快E、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正确答案:ABE30.符号可以表示信号所无法表示的抽象概念,用以表述事物的( )A、范畴B、标志C、用途D、性质E、特征正确答案:ADE31.布雷多克把5W模式变成7w模式添加的环节是( )A、动机B、情境C、信源D、噪音E、信宿正确答案:AB。
《传播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传播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05aa3003d8ce2f006623bb.png)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广义上,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有学者将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主要关注人类的社会信息。
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纯粹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信息是按一定方式排列的信号序列,但仅此一点尚不足以构成一个定义,毋宁说,信息必须有一定的意义。
2.什么是传播,它的特点是什么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成立的前提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是一种行为;过程和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施拉姆说:传播一词和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就不会有传播。
所谓社区也就是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4.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所谓系统,即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从这个定义看,人类社会传播也具有普遍的系统性。
传播学通常将社会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五种传播类型,实际上也是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
传播系统也称为信息系统。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6.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双重偶然性是德国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传播学概论 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概论 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745f3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b.png)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第一章:传播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和沟通过程的学科,旨在解释和理解人类社会中不同传播行为的原理和机制。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广泛,包括传媒、社交网络、口碑营销等多个领域。
下面是一些与传播学相关的试题和答案:1. 请简要介绍传播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传播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其定义为研究信息在社会中传播和沟通过程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传媒、社交网络、口碑营销等多个传播行为和载体。
2. 解释“传播过程”的含义并列举其中的几个关键因素。
传播过程是指信息从一个发送者传递到一个或多个接收者的过程。
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发送者、信息内容、传播渠道、接收者和反馈等。
3. 请解释“传媒”和“媒介”的区别。
传媒是指以专业技术和设备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或组织,如报纸、电视台、广播台等。
媒介则是指用于传播信息的工具或方式,如报纸、电视、广播等。
第二章:传播学的理论与模型传播学的理论与模型对于解释传播现象和分析传播行为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一些涉及传播学理论与模型的试题和答案:1. 解释线性传播模型并说明其不足之处。
线性传播模型是一种简化的传播过程描述方式,假设信息由发送者直接传递给接收者,忽略了接收者对信息的反馈和意见的影响。
因此,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全面反映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简要介绍符咒模型,并说明它的应用价值。
符咒模型是一种较为综合的传播模型,将传播过程视为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强调信息的符号性和文化背景对传播过程的影响,能够更好地解释跨文化传播和符号交流。
3. 请简要介绍网络理论,并说明它在现代社交媒体研究中的应用。
网络理论关注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信息流动。
在现代社交媒体研究中,网络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用户之间的关系和信息传播的路径,对于理解社交媒体的传播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分析信息传播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来评估传播行为的效果。
传播学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传播学概论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54d88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3.png)
传播学概论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称为( )A、媒体B、传媒C、媒介D、渠道正确答案:D2.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 )A、社会合意B、大众话题C、媒介议题D、公众意见正确答案:A3.魔弹论是错误的,这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 )A、唯意志论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技术决定论观点D、本能论观点正确答案:A4.因家人、朋友的影响而改变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这种情况印证了( )A、社会关系论B、社会结构论C、个人差异论D、社会分类论正确答案:A5.传播学逐渐形成一门具有多科性、集纳型特征的边缘学科,并逐步得到整理和系统化,是在20世纪( )A、20年代B、30年代C、50年代D、40年代正确答案:D6.决定受众是众多的而不是寥寥无几的大众传播的特性是( )A、混杂性B、广泛性C、分散性D、隐匿性正确答案:B7.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噪音B、信息C、反馈D、循环正确答案:C8.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的基本观点是( )A、媒介是不独立的B、媒介是第四权力C、观点的自由市场D、提出社会责任理论正确答案:A9.传播学诞生于( )A、中国B、英国C、日本D、美国正确答案:D10.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 )A、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B、短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C、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长期效果D、短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正确答案:A11.赖利夫妇模式中的次属群体指( )A、基本群体B、社会结构C、社会总系统D、初级群体正确答案:B12.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观的“主流”的过程中,作用尤其强大的是( )A、电视B、图书C、广播D、报纸正确答案:A13.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著名的拉斯韦尔模式是在( )A、1948年B、1940年C、1943年D、1983年正确答案:A14.在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之间的信息是( )A、实得信息B、潜在信息C、人工信息D、先验信息正确答案:C15.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申农—韦弗模式B、德福勒模式C、拉斯韦尔模式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正确答案:D16.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B、全球一村C、媒介即讯息D、冷、热媒介之分正确答案:C17.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量小,但得到的信息却较多的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随机抽样C、整体随机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正确答案:B18.控制分析的研究是针对( )A、社会B、受众C、传播者D、政府正确答案:C19.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 )A、康德B、申农C、维纳D、施拉姆正确答案:C20.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被用于( )A、调查受众读报的动机B、调查受众从读报中得到的满足C、试图找出调查中“非读者”不读报的原因D、测定哪些读者阅读报刊中哪些内容正确答案:D21.下列说法与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结论不符的是( )A、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B、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的人影响较大C、受众对议题的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D、受众对媒介信息接触量越大,受影响越大正确答案:B22.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具备不同的特点。
传播学复习题及答案
![传播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8585b3482fb4daa48d4b6a.png)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全集版本一、填空题1、在日常生活中,传播一词主要指的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念、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传播学的欧洲起源分别是进化论、和批判学派。
4、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5、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5W模式”。
6、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续的桥梁和。
7、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的信息形式。
8、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9、传播模式构建的方法有过程的方法和的方法。
10、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现象。
二、名词解释题1.赖特的“四功能说”2. 内向传播3.?媒介——人体的延伸4、传播效果5、传媒接近权6.模式7. 人内传播8.?郭庆光的大众传播定义9、媒介即讯息三、判断题1、“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中心是受众。
()2、传播技巧指的是在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
()3、“诉诸感情”--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
()4、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5、大众传播所传达的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着性和直达性的特点。
()6、传播学的三个学派是:批判理论的法兰克福学派、符号互动论的芝加哥学派以及交往传播的帕络阿尔托学派。
()7、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的集合体。
()8、《报刊的四种理论》由西伯特、彼得森和施拉姆合着,是研究传播体制的代表性着作。
()9、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认知效果、情感效果和行为效果。
()10、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
()四、简答题 10分×3=30分1、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体现在哪些方面2、集合行为中(紧急事态下)流言的特点3、组织传播及其功能有哪些4、模式的功能有哪些5、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都是哪些6、人际传播的动机(意义)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0分,每题15分)1、请你结合实例理解分析“传播: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论观点2、结合实例分析“作为市场的受众”的观点,并且评价其优势和劣势(局限性)3、请结合实例分析阐释“子弹论”(又名魔弹论、皮下注射论)的理论内容并评价其优缺点。
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83e034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9.png)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课程代码00642)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25分)1、人们常常比较容易回忆起在报刊、广播、电视报道中占显著位置的新闻,这一现象印证了( ) ? A.认识连贯论B.认知不和谐论C.实用论D.可获得性(易得性)论标准答案:D2、“上限效果”假设,大众传播活动的结果将使社会“知识沟”的宽度( )A.维持在上限B.扩大C.维持在下限D.缩小标准答案:D3、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增加了一种功能,即( )A.娱乐功能B.信息功能C.动员功能D.整合功能标准答案:C4、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 )A.自我传播B.狭义的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广义的人际传播标准答案:A5、针对信息革命实质的问题,美国学者贝尼格尔提出了( ) ? A.控制革命的观点B.第三次浪潮的观点C.媒介一人体的延伸D.信息革命与信息爆炸标准答案:A6、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 )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标准答案:A7、在“使用与满足”的早期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是( ) ? A.面访记录法B.心理实验法C.实地调查法D.内容分析法标准答案:A8、“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三个因素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 )A.劣势意见的沉默B.社会公众对事务的“理性讨论”C.优势意见的疾呼D.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标准答案:D9、20世纪30-40年代改进舆论调查方法,并取得研究成果的代表人物是( )A.李普曼B.卢因C.盖洛普D.拉斯韦尔标准答案:C10、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遗产传递功能称为( )A.社会化B.信息化C.系统化D.知识化标准答案:A11、使受众的判断能力和主动精神受到不利影响的是( )A.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B.授予地位的功能失调C.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D.娱乐功能失调标准答案:C12、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 )A.噪音B.信号C.反馈D.信道标准答案:A13、美国政府在60年代为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制作的著名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片是( )A.《米老鼠与唐老鸭》B.《猫和老鼠》C.《芝麻街》D.《汤姆历险记》标准答案:C14、麦克鲁汉把媒介分成热媒介和冷媒介两大类,下面四种传播媒介中属冷媒介的是( )A.照片B.电影C.印刷品D.电视标准答案:B15、互联网是( )A.单一型媒介B.复合型媒介C.第三媒介D.传统媒介标准答案:D16、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 ) ? A.记者B.教师C.编辑D.A、B、C都是标准答案:D17、传播活动是一种( )A.客观现象B.主观现象C.心理现象D.社会现象标准答案:D18、“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 )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标准答案:C19、把关人所处的位置,就是卢因指出信息在传播渠道中流通必经的( ) ? A.地区B.门户C.门区D.枢纽标准答案:C20、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受众理论是( )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类论C.个人情绪论D.社会关系论标准答案:A21、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A.信源的可信性B.媒介的权威性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D.内容的说服力标准答案:D22、内容分析法的操作程序由若干步骤组成,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A.制定分类标准B.实施统计分析C.确定分析单元D.抽取分析样本标准答案:C23、杂志在传播媒介的竞争中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增插静态图像B.注意扩版C.向专业化方向发展D.模仿报纸的做法标准答案:C24、纠正怀特把关研究中“单一化”缺陷的是( )A.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B.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C.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D.布里德的“潜网”模式标准答案:C25、创新与普及的研究表明,“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 )A.社会政治结构B.社会经济结构C.社会教育结构D.社会文化结构标准答案:B26、把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假定为100万年,而后将其比作只有24小时的一天来说明人类的古老和传播的年轻,这种“传播学时钟”的巧妙比喻,其提出者是( )A.卡尔?塞根B.菲尔浦?列伯曼C.罗伯特?芬D.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标准答案:D27、在控制研究领域中,探讨传播者究竟为谁传播、为什么传播等重大问题的是( ) ? A.耶鲁学派B.哥伦比亚学派C.传统学派D.批判学派标准答案:D28、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早提出“文化霸权”理论的学者是( )A.卢卡奇B.葛兰西C.哈贝马斯D.马尔库塞29、“有限效果论”注重考察的是具体传播活动的( )A.微观效果B.宏观效果C.长期效果D.潜在效果标准答案:A30、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 )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标准答案:B31、会分散和冲淡受众对重大问题注意力的传播内容是( )A.新闻性信息B.娱乐性信息C.消息性信息D.维持性信息标准答案:B32、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乱数表法和( )A.等距法B.抽签法C.分层法D.定额法标准答案:B33、有关自然灾害和战争威胁的报道,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 ) ? A.社会动员B.社会规范C.环境监测D.社会协调34、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有若干“关卡”,其中“第一关”是( ) ? 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暴露标准答案:B35、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 )A.如何传播B.传播方法C.为何传播D.传播什么标准答案:C36、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 )A.区别很大B.完全相同C.各不相同D.有重合之处标准答案:D37、赖特认为传播除了具有拉斯韦尔提出的三种功能之外,还具有( ) ? A.信息功能B.文化功能C.娱乐功能D.协调功能标准答案:C38、“编码与释码”理论的提出者是( )A.霍尔B.萨尔瓦焦C.贝尔D.罗杰斯39、“你认为本市报纸和电视的新闻是否及时?”这种提问违反了问卷设计的( )A.合理性原则B.艺术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标准答案:C40、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及其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这种看法出自( )A.社会分类论B.个人差异论C.社会分化论D.社会关系论标准答案:B41、在研究方法上,拉斯韦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标准答案:B42、媒介的“高清晰度”指的是( )A.字迹清晰B.声音清楚C.信息的明确度高D.画面清晰标准答案:C43、传播的定义为( )A.就是精神内容的传播B.就是通过讯息进行社会互动C.就是传受两者分享信息D.就是传受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行为标准答案:D44、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用“文化工业”这个术语指称( )A.流行文化B.通俗文化C.大众文化D.商业文化标准答案:C45、传播学批判学派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主要源于其特有的( )A.信息传递功能B.议题设置功能C.精神麻醉功能D.培养分析功能标准答案:B46、在调查问卷上,适宜于放在前面的问题是( )A.有难度的B.敏感性的C.容易回答的D.反映主要情况的标准答案:C47、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 ? 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标准答案:C48、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 )A.双向沟通B.多向传递C.单向流动D.循环往复标准答案:C49、下述传播模式中属于传统线性模式的是( )A.德福勒模式B.申农—韦弗模式C.马莱茨克模式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标准答案:B50、批判学派可以追溯到( )A.霍夫兰学说B.功能主义C.信息论D.法兰克福学派标准答案:D51、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A.自我传播学B.人际传播学C.组织传播学D.大众传播学标准答案:D52、如果要想使接受者在潜移默化中完全赞同传播者的主张,最好使用()? A.直接性谋略B.积累性谋略C.连续性谋略D.集束式谋略标准答案:B53、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关注的首先是()? A.经济效益B.艺术价值C.思想价值D.社会效益标准答案:A54、下列四个概念按其外延逐步扩大的排列应该是()A.信息、数据、知识、讯息B.数据、信息、知识、讯息C.数据、知识、信息、讯息D.数据、讯息、信息、知识标准答案:B55、受众收听、收看轻松愉快的信息内容,主要的动机是()A.满足信息需求B.追求娱乐与消遣C.获取知识D.交往的需要标准答案:B56、《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出版于()A.1950年B.1956年C.1960年D.1966年标准答案:B57、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手法作了系统研究并写出《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的学者是()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标准答案:A58、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被称为()A.人际传播B.自我传播C.群体传播D.网络传播标准答案:A59、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就竞选宣传对美国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作了一次调查。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b718b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1.png)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集权论的“圣经”是指()A、《君主论》B、《论出版自由》C、《论自由》D、《独立宣言》正确答案:A2.提出“知识沟”理论假说的是()A、松伯格B、蒂奇诺C、诺伊曼D、艾蒂玛正确答案:B3.首先提出关于传播社会功能的传播学奠基人是()A、施拉姆B、霍夫兰C、拉斯韦尔D、卢因正确答案:C4.麦奎尔增加的“动员功能”可以归为()A、娱乐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环境监测功能D、文化传递功能正确答案:B5.西方发达国家黄色报刊的特征是()A、刊载政论为主B、刊载低级趣味内容为主C、读者限于部分外围群众D、读者局限于组织成员正确答案:B6.传播研究的基本步骤的第一步是()A、研究设计B、分析资料C、确定研究客体D、选择课题正确答案:D7.符号的符号称为()A、字母B、文字C、语言D、信息正确答案:B8.传播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传播的()A、规律和趋势B、主体和客体C、过程和效果D、媒介正确答案:C9.赖利夫妇模式中的次属群体指()A、社会结构B、初级群体C、社会总系统D、基本群体正确答案:A10.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的一个重要功绩是引入了()A、噪音B、双向循环C、传播单位D、反馈正确答案:C11.传播的条件问题又称()A、外部问题B、内部问题C、外部结构问题D、内部结构问题正确答案:C12.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A、特殊性B、操作性C、一般性D、指说性正确答案:D13.新闻学的研究路线是()A、理论—历史—实务B、实务—理论—历史C、历史—理论—实务D、实务—历史—理论正确答案:D14.在传播控制中,最根本的控制形态是()A、政治控制B、经济控制C、文化控制.D、受众控制正确答案:B15.以传播学“鼻祖”的身份名垂青史的是()A、申农B、拉斯韦尔C、布雷多克D、马莱茨克正确答案:B16.反馈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A、线性模式B、社会系统模式C、控制论模式D、传播单位模式正确答案:C17.传播研究中对传播功能的研究是源自西方社会学的()A、社会功能主义B、结构功能主义C、功能分析主义D、结构主义正确答案:B18.50年代初,英尼斯发表了《帝国与传播》专门分析了()A、媒介与人的心理联系B、媒介同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C、媒介是人体的延伸D、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正确答案:B19.批判学派的研究方法是()A、定性B、定量C、科学实证D、哲学思辨正确答案:D20.“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A、梅罗维茨B、英尼斯C、麦克卢汉D、戈夫曼正确答案:C21.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A、申农B、维纳C、康德D、施拉姆正确答案:B22.可以抵消被试对象的个别差异的方法是()A、消除法B、效果平衡法C、援助法D、保持恒定法正确答案:B23.最近50年以来传播学研究所取得的全部重要成果中,建立在定量分析基础之上的占()A、50%以上B、60%以上C、70%以上D、80%以上正确答案:C24.1901年实现了横越大西洋两岸的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的科学家是()A、爱迪生B、摩尔斯C、波波夫D、马可尼正确答案:D25.指出新闻媒介并没有随心所欲地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力量的我国学者是()A、李彬B、喻国明C、范东生D、张国良正确答案:C26.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量小,但得到的信息却较多的抽样形式是()A、等距随机抽样B、整体随机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27.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被比喻为“雷达功能”的是()A、社会协调功能B、环境监测功能C、文化传递功能D、娱乐功能正确答案:B28.在我国,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受众进行系统的抽样调查始于()A、70年代初B、70年代末C、80年代末D、80年代初正确答案:D29.娱乐节目、体育比赛及一切渲染爱情、暴力、罪恶的信息属于()A、指导性信息B、复原性信息C、说服性信息D、维持性信息正确答案:B30.假设某城市有28个街道办事处,先随机抽取5个街道办事处,再对这5个办事处的居民进行普查,这样的抽样方法属于()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等距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正确答案:D31.我国企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于()A、1993年B、1994年C、1991年D、1992年正确答案:B32.传播学的分支中比重最大的是()A、大众传播学B、人际传播学C、自我传播学D、组织传播学正确答案:A33.维纳把信息分为()A、新闻与非新闻B、外源信息和内源信息C、新闻信息、教育信息D、语言信息和符号信息正确答案:B34.传播学的研究路线是()A、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多学科理论探索B、多学科理论探索——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C、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多学科理论探索D、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一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正确答案:D35.非语言传播的高级层次是()A、艺术B、体语C、图像D、类语言正确答案:A36.完成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第三次飞跃,即解决了传播条件问题的模式是()A、控制论模式B、社会系统模式C、马莱茨克模式D、拉斯韦尔模式正确答案:B37.传播学最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是()A、问卷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个案研究法D、抽样调查法正确答案:D38.在批判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A、流行文化B、媚俗文化C、精英文化D、民间文化正确答案:B39.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到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
南开大学2014-9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及答案
![南开大学2014-9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a2370850e2524de4187e8a.png)
南开大学2014-9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及答案一、客观部分(填空、名词解释)(一)填空1.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的一文中认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即(信源)(讯息)和(信宿)。
(参看p3)2.迄今为止,人类传播活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
(参看p23)3.符号的基本功能包括三个方面,即(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和(三是思考功能)。
(参看p38)4.在大众社会理论看来,现代社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广泛的大众),另一方面则是(少数权力精英)。
(参看p151)5.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即一是“传播流”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
(参看p178)6.群体的本质特征有两个,即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参看p79)7.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除了拉斯韦尔之外,还有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
(参看p248)8.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参看p6)9.符号可以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类。
(参看p36)10.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的特征。
(参看p54)11.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等要素。
(参看p49)12.西方受众理论认为,受众在大众传播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传播权、知晓权和媒介接近权。
(参看p159)13.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作为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突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作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参看p2)14. 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参看p35)15.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在一个社会中,流言的流通量(R)=(问题的重要性)(i)×(证据的暧昧性)(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2014-9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及答案一、客观部分(填空、名词解释)(一)填空1.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的一文中认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即(信源)(讯息)和(信宿)。
(参看p3)2.迄今为止,人类传播活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
(参看p23)符号的基本功能包括三个方面,即(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 )和(三是思考功能)。
(参看3.p38)4.在大众社会理论看来,现代社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广泛的大众),另一方面则是(少数权力精英)。
(参看p151)5.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即一是“传播流”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
(参看p178)6.群体的本质特征有两个,即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参看p79)7.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除了拉斯韦尔之外,还有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
(参看p248)8.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参看p6)9.符号可以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类。
(参看p36)10.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的特征。
(参看p54)11.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等要素。
(参看p49)12.西方受众理论认为,受众在大众传播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传播权、知晓权和媒介接近权。
(参看p159)13.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作为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突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作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参看p2)14. 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参看p35)15.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在一个社会中,流言的流通量(R)=(问题的重要性)(i)×(证据的暧昧性)(a)。
(参看p87)16.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有三种功能: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参看p103)17. 民主参与理论认为,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参看p143)18.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参看p165)119. 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传播流”研究成为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所谓“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参看p178) (二)名词解释1.“自我互动”理论(参看p66)2.“三功能说”(参看p103)4.IPP指数(参看p156)既有政治倾向指数知晓权(参看p159) 5.在广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我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
从狭义上来说,知晓权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援用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6.“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参看p184)7.“主我与客我”理论(参看p65)8.赖特的“四功能”说(参看p101)10.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参看p136)11.双重偶然性(参看p8)12.象征性互动理论(参看p43)14.媒介依存症(参看p22)15.休眠效果(参看p184)16.“上限效果”假说(参看p216)二、主观部分(简答题、论述题)(一)简答题1.简述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参看p66)2.大众报纸(廉价报纸)的特点是什么,(参看p104)3.国家或政府对媒介的政治控制体现在那些方面,(参看p130-13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限制或禁止一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或实行国家援助4.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参看p118)5.人际传播的动机是什么,(参看p71)6.简述流言及其特点。
答: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话题。
流言的特点:1。
流言总是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的,其目的是让人们“确信”或“相信”所传播的言论或是消息是“事实”;2。
流言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3。
流言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第三的2话题,这些事件或话题容易唤起一般的重视、关心或举;4。
流言是一些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少可靠的证据。
(参看p86)7.试述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参看p172)8.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特点。
(参看p194)9. 什么是大众传播,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比,简述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
(参看p99)答: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
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
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
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能具有文化属性。
5。
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
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10. 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参看p189)11. 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参看p217)(二)论述题1. 请结合实际谈谈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参看90-91页)2. 运用“沉默的螺旋”理论,结合社会现实问题,论述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和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220-222页)一、客观部分(填空)1.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1948年,他在一篇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的五种基本要素,后来人们称之为(“5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2.(口语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3.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1948年发表的《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中,特别强调了大众传播具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以及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5.麦克卢汉的三个著名的观点是: “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和“热媒介与冷媒介6.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学家(李普曼)就认为,大众媒介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活动,它形成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影像),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
7.“沉默的螺旋”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
8.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包括两个方面,即(一是欧洲源流,二是美国源流)。
311.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
12.群体意识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意识.13.(流言)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态。
14. 媒介与社会、媒介与人的问题是媒介分析的核心问题。
15.《个人影响》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的概念16. 《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大众传播效果》和《创新的扩散》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
对“第三人效果”产生制约的四个因素是:1.信息的性质2.信源的性质3.社会距离4.个人因素。
P223 17.9.一般认为,(阿尔及尔宣言)是“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明朗化的开端。
10.(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
18.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
19.美国学者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原则是“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这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21. 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22.传播技巧包括(提示法、说理法和诉求法)。
23.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最早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
P18924.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中,欧洲源流包括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和他的(模仿理论),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和他的(网络理论)。
25.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和哈贝马斯等人)。
26. 美国学者赖特在《大众传播: 功能的探讨》中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即(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P10127经验学派的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者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
28.香农—韦弗模式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29.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奥斯古德观点的启发下,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
30.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1.环境认知效果、2。
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
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P17231.传播学研究的五个领域是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32.群体的成立、生存和发展需要一些条件,其中最进出的条件有三项:(1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2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3.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33.塔尔德认为报刊对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贡献,就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
435.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社会物质生活需求的物质生产,人们围绕这种生产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物质交往关系),另一类是满足社会精神生活需求或信息需求的精神生产,围绕这种生产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精神交往关系)。
36. H.布鲁默提出的(自我互动)理论也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的说明。
37. 传播效果研究的许多成果都表明,受众在大众传播面前不完全是被动的,他们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受到(既有倾向、群体规范、社会关系网络、选择性接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这些因素也是受众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