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肌少症口服营养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19)主要内容
2023年版《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对于已确诊的肌少症患者,共识提倡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康 复训练、营养支持等,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助力肌少症防控工作推进。
完善诊疗流程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肌少症诊疗流程,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 的治疗。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共识呼吁加强肌少症防控专业队伍的建设,包括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诊疗水平等,为患者 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生活活动能力。
跌倒风险增加
肌力减退使得老年人更容易跌 倒,进而引发骨折等严重并发 症。
生活质量降低
肌少症引发的身体功能限制可 能导致老年人社交活动减少、 心理健康状况恶化,整体生活 质量下降。
医疗费用增加
肌少症患者往往需要更多的医 疗照护和康复服务,增加了家
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03 肌少症防控策略与干预措 施
• 营养干预: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优质 蛋白质的摄入,以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
• 运动干预: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包括有氧运动、力量 训练和平衡训练等,以提高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 药物干预:针对肌少症的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 炎药、生长激素等,以减缓病情恶化。
02 肌少症定义、流行病学与 危害
肌少症定义及诊断标准
定义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力下降或肌肉生 理功能减退的综合征。
诊断标准
通常使用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作为评估指标,具体数值可能因不同 的研究机构和标准略有差异。
老年人肌少症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上升
制定个性化防控方案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有助于增强 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运动锻炼干预
抗阻运动
进行适量的抗阻运动,如举重、 弹力带训练等,有助于增加肌肉
质量和力量。
有氧运动
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 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 力。
平衡训练
进行平衡训练如太极拳、瑜伽等, 有助于提高平衡能力和减少跌倒风 险。
心理干预与认知功能训练
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他汀类药物 等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力量下降,增 加肌少症的风险。
03 防控干预策略及措施
营养干预
蛋白质补充
增加老年人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如瘦肉、鱼、蛋、奶等。
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
抗氧化营养素
补充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硒等抗 氧化营养素的食物,以减轻氧化应激 对肌肉的损害。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肌少症的研究和干预工 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和社会支持。
THANKS
症。
非药物治疗方法推荐
针灸治疗
针灸可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推荐作为辅助 治疗手段。
物理治疗
如电刺激、磁疗等物理治疗方法,可改善肌肉力 量和身体功能。
心理干预
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的肌少症患者, 可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长期随访管理策略建议
定期随访
推荐对肌少症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老年人 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压力的能
力。
认知功能训练
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力、注 意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加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鼓励 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志愿服务 等,以增强其社会归属感和自我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要点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要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逐年加剧,肌少症(sarcopenia)越来越受到关注。
肌少症起病隐匿,但却会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增加老年人跌倒、失能和死亡风险,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给我国医疗系统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因此,肌少症将是未来我国老年人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
推荐1:肌少症是与一种增龄相关的疾病,会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增加老年人跌倒、失能和死亡风险,应引起关注。
一、肌少症定义推荐2:肌少症的定义为一种增龄相关的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
二、流行病学推荐3:肌少症在老年人中常见,其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中国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生活方式和环境是影响肌少症患病率的主要因素。
三、诊断参数1.肌肉量:2.肌肉力量:3.肌肉质量:4.躯体功能:推荐4:ASM是评价肌肉量的关键指标,DXA是其测量的金标准,但BIA简单便捷,更适用于社区和医院广泛筛查和诊断肌少症;建议通过身高的平方或体质指数校正其绝对值。
推荐5:目前评价肌肉力量最常用的指标为上肢握力;膝关节屈伸力量是评价下肢肌肉力量最精确的方法,5次起坐试验可作为其简便的替代方法。
举荐6:肌肉质量指每单位肌肉所能产生的最鼎力大举量,目前常用肌肉结构和肌肉中脂肪浸润程度来评价,尚无公认的测量金标准。
举荐7:步速是评价躯体功能最简便的方式,而SPPB、TUG和长距离步行则是评估躯体功能更全面、综合的指标。
四、诊断切点值推荐8:推荐使用2019年AWGS的诊断切点值,并鼓励进行大样本、多地域、多民族中国人群的诊断切点值研究。
五、筛查和诊断流程1.自我筛查方式:2.社区医疗机构的筛查和诊断流程:3.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的筛查和诊断流程:推荐9:SARC-F是一项被广泛使用的肌少症自我筛查工具,但因其敏感度较低,更推荐使用小腿围或SARC-CalF用于肌少症的自我筛查。
老年人肌小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
老年人肌小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肌少症(sarcopenia)是指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或躯体功能下降,多见于老年人,又称肌肉衰减综合征、肌肉减少症、少肌症。
肌少症作为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之一,因其发病率高、起病隐匿、对机体影响广泛等特点,对家庭医疗负担与社会公共卫生支出造成巨大影响。
我国对于肌少症的认识与研究起步较晚,防控干预相关建议尚未明确与统一。
为了提高综合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养老院等机构对老年人肌少症的防控干预水平,本项目组织国内多位老年相关学科专家就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制定以下共识。
1、肌少症定义肌少症(sarcopenia)是指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或躯体功能下降,多见于老年人,又称肌肉衰减综合征、肌肉减少症、少肌症。
肌少症作为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之一,因其发病率高、起病隐匿、对机体影响广泛等特点,对家庭医疗负担与社会公共卫生支出造成巨大影响。
我国对于肌少症的认识与研究起步较晚,防控干预相关建议尚未明确与统一。
为了提高综合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养老院等机构对老年人肌少症的防控干预水平,本项目组织国内多位老年相关学科专家就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制定以下共识。
2、本共识撰写流程(1)组建肌少症防控干预专家组,拟定共识方案,制定共识大纲;(2)基于循证方法学,以德尔菲法为指导,进行文献检索、质量评价、综合国内外指南共识推荐意见,汇总文献证据;(3)项目组根据文献证据撰写共识,期间反复组织专家对共识内容进行主题讨论,经过多轮反馈和修改,最终形成本共识。
本共识适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养老护理院的全科医师、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老年科医师使用。
既往肌少症的定义、诊断标准以及测量技术不统一,研究人群背景具有差异性,导致不同研究中肌少症的患病率差异很大。
3、共识推荐推荐1:双能X线吸收法是测量肌肉质量的金标准,生物电阻抗分析技术相对简单便捷,更适用于社区和医院广泛筛查和诊断。
双能X线吸收法(DXA)使用广泛,放射暴露量低,可清晰区分不同组织成分,短时间内出具可重复测定的四肢骨骼肌量(ASM)数据。
老年人衰弱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
老年人衰弱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导语老年人是功能障碍的高危人群,这与肌肉减少症、跌倒和虚弱密切相关。
本文是专家小组根据国内外老年人功能损害相关指南制定,目的是为老年身体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指导。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中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至2020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64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占总人口的13.5%。
预计至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0%。
老年人健康问题是老龄化社会中最突出的问题,我国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已达4 000多万人。
失能是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突出难题,"健康中国行动之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目标之一是降低老年人失能的发生率。
《老年失能预防核心信息》指出,引起老年人失能的危险因素包括衰弱(frailty)等老年综合征和疾病。
衰弱可以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因此早期识别衰弱高危人群并有效干预是延缓和降低老年人疾病和失能发生的重要手段。
我国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中约有10%患有衰弱,75~84岁老年人约15%,85岁以上老年人约25%,住院老年人约30%。
衰弱老年人在应激状态下可导致一系列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功能下降、跌倒、行动不便、失能、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消耗和家庭社会负担的加重。
由于我国大部分研究集中于衰弱老年人的流行病学及相关治疗,对老年人的衰弱预防缺乏具体、可实施的标准。
本共识拟针对存在衰弱相关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和衰弱前期老年人提供预防指导建议,供广大的社区医务工作者以及从事老年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医务人员使用,减少老年人衰弱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
本共识的筹备和陈述的构建借鉴了我国既往共识制定的经验,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提出有关"衰弱预防"的认识和处理中的关键问题,形成陈述条目。
版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
版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汇报人:日期:•引言•老年人肌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老年人肌少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目录•老年人肌少症的防控干预策略•老年人肌少症的康复治疗与护理•老年人肌少症的预防与教育宣传目录•结论与展望01引言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肌少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人口老龄化肌少症可导致老年人身体功能下降、生活质量降低、骨折风险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疾病负担制定针对老年人肌少症的防控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防控意义背景与目的肌少症的定义与危害定义:肌少症是指老年人体重下降、身体功能下降、肌肉力量减弱等肌肉减少的症状。
危害身体功能下降:肌少症可导致老年人身体功能下降,影响日常生活。
医疗费用增加:治疗肌少症需要长期用药和康复治疗,增加了医疗费用。
死亡率增加:肌少症患者死亡率较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骨折风险增加:肌少症患者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尤其是髋部骨折。
02老年人肌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肌少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病率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生活方式、营养状况、慢性疾病等,这些因素均对老年人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影响因素发病率与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均与老年人肌少症的发生有关。
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慢性疾病等,以降低老年人肌少症的发病率。
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危险因素03老年人肌少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进行性或阶梯式进展的全身肌肉力量减弱,尤以腿部肌肉力量减弱更为显著。
肌肉力量减弱四肢肌肉体积减小,尤其是小腿和大腿肌肉。
肌肉萎缩由于肌肉力量减弱和肌肉体积减小,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增加。
跌倒风险增加由于肌肉功能减退,老年人难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步行、上楼梯等,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老年人营养不良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共识提倡通过改善营养状况来提高老 年人的生活质量。这包括提高日常活 动能力、促进社交互动、改善睡眠等 。
04
共识实施与应用
实施步骤一:加强基层医疗保健人员培训
总结词
提高基层医疗保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为老年人营养不良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保 障。
详细描述
针对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基层医疗保健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能 够及时发现、评估和处理老年人的营养不良问题。因此,加强基层医疗保健人员的培训 是至关重要的。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老年人营养需求的变化、营养不良的评估和诊断方法
05
共识未来展望与挑战
展望一:完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与评估工具
总结词
标准化、精细化
详细描述
针对老年人营养不良,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统一诊断标准,制定更为精细化的评估 工具,以便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老年人的营养状况。
展望二:加强营养不良预防与干预措施的研究
总结词
预防为主、干预为辅
详细描述
预防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发生是关键,需要深入研究预防措施,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检查等。 同时,对于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老年人,也需要研究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其营养状况。
的干预措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联合干预
根据评估结果,多学科团队应共 同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包括调整饮食结构、提供必要的 营养补充剂、进行必要的药物治
疗等。
亮点二: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01 02
定制方案
共识强调在制定营养支持方案时,要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和需求。例如 ,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营养需求和 吸收。
体格检查
《老年人维生素D营养素强化补充规范共识》(2019)要点
《老年人维生素D营养素强化补充规范共识》(2019)要点《老年人维生素D营养素强化补充规范共识》(2019)要点前言维生素D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属类固醇衍生物,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或“阳光维生素”。
维生素D除了调节钙磷平衡,维持骨骼健康,也发现与血糖异常、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风险相关,因此体内维生素D含量状态备受关注。
老年人因维生素D的吸收和合成能力下降明显,仅日常的光照及膳食的一般补充方式已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需添加维生素D膳食营养补充剂预防及干预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
为明确老年人中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提供相关干预方式与推荐剂量,我们推荐按照“检-评补”的个性化干预方式,通过定期监测、评价关注老年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利用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以及膳食营养补充剂对维生素D营养素实施针对性科学性的补充。
1. 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1.1 经典途径1.2 非经典途径2 常见影响维生素D及其补充的因素2.1年龄高龄是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维生素的吸收和合成能力均有下降。
2.2性别中国五城市调研则发现女性或有更高的维生素D缺乏率。
2.3 地区/维度随着纬度的升高,居民体内生素D水平呈下降趋势。
2.4 季节调查发现夏季和冬季的血清25(OH)D水平无明显差异。
2.5 肥胖观察性研究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青少年,肥胖或超重均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
2.6 遗传因素总之,维生素D在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生活方式、疾病状况以及遗传背景中存在差异,此外,包括基线维生素D水平、干预剂量和类型等对于维生素D的干预效能起到影响作用,这也提示针对不同个体进行个性化的维生素D 干预,有助于起到更好的干预效果。
3.维生素D“检-评-补”针对目前老年人维生素D不足的普遍性、功能的重要性、补充的复杂性及个体的差异性,我们推荐按照“检-评-补”流程,首先针对机体维生素D含量进行检测,后结合维生素D金标准及个体状态给予评价,从而提出个性化调整补充推荐量,最终改善维生素D水平,在补充过程中应阶段性的重新进行“检-评-补”流程,及时调整维生素D 补充剂量。
肌少症膳食指导与营养补充剂使用共识要点
肌少症膳食指导与营养补充剂使用共识要点肌少症是一种由饮食中蛋白质不足引起的疾病,患者在生长发育过程
中肌肉无法得到充分的营养支持。
肌少症的膳食指导和营养补充剂使用共
识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1. 蛋白质摄入量:肌少症患者的蛋白质需求量较一般人群要高,建
议每天摄入量在1.5-2g/kg。
蛋白质摄入应均匀分配于三餐,并且要优先
选择高质量蛋白,如牛奶、鸡蛋、鱼肉等,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2.能量摄入量:肌少症患者的能量需求量也相对较高,因此每天的能
量摄入应保持在正常所需的基础上再增加10-20%。
4.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肌少症患者的碳水化合物需求与一般人相似,
建议每天摄入量占总能量摄入的50-60%。
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可以通
过增加主食类食物的摄入量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5.膳食纤维摄入量:膳食纤维对促进肠道蠕动和预防便秘具有重要作用。
肌少症患者在膳食中应适量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
的食物。
6.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肌少症患者应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全面
摄入。
尤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钙、铁、锌等对于骨骼发育和免疫功能
非常重要的营养素。
8.定期检查:肌少症患者应定期进行营养评估,了解自身的膳食情况
和营养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肌少症患者在膳食指导和营养补充剂使用方面需要结合个体情况进行
调整,应由专业医生和营养师进行指导,确保膳食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
结果:女性群体中,少肌症是骨质流失的一个 危险因素,少肌症人群发生骨质流失的情况是非 少肌症人群的1.676倍。
结论:肌肉减少症对女性骨质状况有一定影响 ,加强运动、增加身体肌肉含量对预防骨质疏松 有重要作用。
生活方式的变化
随着衰老,体力活动水平降低,生理系统机能会适应 性下降,运动能力会进一步降低。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神经因素的改变
发生在脊髓运动神经元、外周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有研究表 明,衰老骨骼肌神经支配的改变,包括去神经支配和恢复神经 支配、运动单位重塑和丢失。衰老骨骼肌运动单位重塑会导致 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的改变。
②n-6( omega-6)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促使肌肉蛋白分 解,加剧炎症反应来促进少肌症的形成。 ③CLA-共轭亚油酸还可通过干扰二十碳烷酸代谢来降低炎症 反应,降低氧化活性和肌肉蛋白的分解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 。
肌少症进程中肌肉形态学变化
运动单位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每个运动单位由一 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组成。 据组成运动单位的肌纤维类型不同,可将运动单位分为 慢肌运动单位( 紧张性运动单位) 和快肌运动单位( 运动性 运动单位) 。慢肌运动单位主要由Ⅰ型肌纤维组成,快肌 运动单位主要由Ⅱ型肌纤维组成。 • 与青年肌肉相比,肌肉减少症患者肌肉中的快肌和慢肌运 动单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其中快肌运动单位下降最明 显,原因为快肌运动神经元急剧丢失,导致Ⅱ型肌纤维失 去神经支配而萎缩、丢失.
肌少症发病的可能机制
目前尚不明确,但总的来说它是与年龄相关的, 与营养、免疫、激素、代谢、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增 加、神经退化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老年人临床营养管理进展答案-华医网2025年度项目继续教育
老年人临床营养管理进展华医网2025年度项目答案科目:一、消化系统衰老与营养【上】 (1)二、消化系统衰老与营养【下】 (2)三、老年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3)四、老年临床营养管理指导原则 (4)五、老年肌少症的营养管理 (5)六、老年慢病的营养管理 (5)七、老年卒中全程营养管理的进展与思考 (6)八、老年共病状态下的营养管理 (7)九、老年人营养不良干预实操 (8)十、老年营养风险筛查 (9)十一、《中国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专家共识》解读 (10)十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求 (11)一、消化系统衰老与营养【上】1.人体必需得七大营养素是()正确答案:A、水、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2.胃酸的功能有()正确答案:E、前面4个选项都是3.以下哪项描述不是老年人吞咽功能下降导致的结果?正确答案:B、老年人咽—UES(上食管括约肌)收缩反射和咽反射的容量阈值升高,使得食物更容易通过咽部正确答案:上食管括约肌4.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是()正确答案:B、小肠5.以下哪项不是老年人胃电及胃动力异常对营养摄取和消化产生的可能影响?正确答案:C、老年人胃中间横带的出现,可能导致胃内食物分布均匀,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消化系统衰老与营养【下】1.以下关于肝脏衰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C、肝脏衰老后,其有效血流量会增加以维持正常功能2.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三要素是()正确答案:E、A、B、C都是3.肠道微生态老化的特点有()正确答案:E、前面四个选项都是4.肠道菌群可以参与合成哪种维生素?()正确答案:A、维生素K5.以下是具有抗炎作用菌群的是()正确答案:D、乳酸杆菌三、老年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老年人PEM占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正确答案:A、35%2.以下哪一项描述最不符合“营养不良”的定义?()正确答案:D、短期内因食物中毒导致的体重减轻和身体不适3.老年人发生PEM的要素有()正确答案:E、A、B、C都是4.医院ICU老年人PEM患病率高达()正确答案:C、50%5.以下哪项措施是确保老年人营养素摄入充足的有效方法正确答案:B、针对老年人口咽功能退化,为老年人制做细软可口、营养丰富的食物四、老年临床营养管理指导原则1.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后果有()正确答案:E、A、B、C、D都是2.膳食纤维,推荐每日摄入量为()正确答案:C、25-30g/d3.以下哪种指征的患者应接受营养干预()正确答案:A、经口摄入不足目标量80%4.老年人的营养评估指标有()正确答案:E、A、B、C、D都是5.关于误吸预防和处理,以下哪项措施是不正确的?正确答案:C、成人管饲时,无论患者情况如何,都应选择14号胃管五、老年肌少症的营养管理1.相关研究显示,ONS可显著降低营养不良老年住院患者的出院后()天死亡率正确答案:A、90天2.以下不属于导致继发性肌少症产生因素的是()正确答案:C、增龄3.2022年发表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球肌少症总体患病率()正确答案:A、10-27%4.研究显示,老年肌少症患者骨折风险增加近()正确答案:E、2倍5.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老年占全国人数的()正确答案:B、18.7%六、老年慢病的营养管理1.2023年发表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是中国居民疾病死亡首要原因正确答案:A、心血管病2.2020年发表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因慢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正确答案:C、88.5%3.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其中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死亡比例为()正确答案:A、88.5%,80.7%4.2024年发表的ESPEN《多发病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实践指南》推荐:老年多发病住院患者,出院后继续营养支持(ONS)至少几个月()正确答案:B、2个月5.对2022年发表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结果描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D、A、B、C都正确七、老年卒中全程营养管理的进展与思考1.以下哪一项不是2021ASA/AHA指南中推荐的DASH饮食模式强调的食物类别()正确答案:C、高脂肪乳制品2.关于卒中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正确答案:E、前面四个选项都是3.以下哪项关于脑血管病的描述是正确的?()正确答案:E、脑血管病是世界范围内成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4.关于中国脑血管病的情况,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正确答案:C、中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是欧美国家的5倍5.关于DASH饮食模式与心脑血管病风险的关系,以下哪个说法不正确?()正确答案:D、2021ASA/AHA指南不推荐DASH饮食模式来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八、老年共病状态下的营养管理1.2021年发表的中国研究Meta分析结果:1/3中国中老年居民慢病共病患病率:()正确答案:D、41%2.2022年发表的纳入193项国际研究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结果:全球多发病合并患病率高达正确答案:C、42.4%3.脑卒中发病后()小时内早期开始营养支持治疗正确答案:B、24-48小时4.多发病的病理生理与机制有()正确答案:E、前面4个现象都是5.老年糖尿病营养不良,肾脏功能正常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应为()正确答案:C、1.0-1.5g/kg/d九、老年人营养不良干预实操1.关于ONS口服营养补充剂治疗者的随访频率,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正确答案:C、社区或出院患者的随访频率应至少为每周两次2.2018年发表的以色列研究结果:_x000b_医生处方,可提高老年患者出院后ONS依从性近()倍正确答案:A、5倍3.ONS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正确答案:E、前面4个选项都是4.出现ONS不耐受的处理措施是()正确答案:E、A、D都是5.2016年发表的美国临床研究结果:ONS显著降低营养不良老年住院患者的()死亡率正确答案:D、90天十、老年营养风险筛查1.以下关于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随访计划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C、干预结束后每两个月随访1次2.营养不良对老年患者可能产生哪些不良影响()正确答案:D、增加老年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3.营养不良对老年人健康的潜在影响有哪些?()正确答案:E、前面4个选项都是4.可在社区应用的筛查评估工具是()正确答案:A、MNA-SF5.2022年发表的Meta分析结果:中国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合并患病率是()正确答案:A、41.2%十一、《中国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专家共识》解读1.住院老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故此类患者在经口进食前需进行吞咽功能筛查正确答案:A、37%-67%2.指南建议老年患者进行持续鼻饲喂养时,床头抬高()正确答案:C、30°-45°3.一项中国研究结果,中国重症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比率高达()正确答案:B、97.22%4.老年休克患者出现以下哪种情况时应采用延迟肠内营养()正确答案:D、A、B、C5.根据指南推荐,老年患者需要的目标喂养热量是()正确答案:A、25-30kcal•kg-1•d-1十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求1.老年人营养干预的治疗目标是()正确答案:A、≥70%的能量目标需求90%的液体目标需求100%的蛋白质目标需求100%的微)2.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国≥60岁老年人占()正确答案:E、18.7%3.为什么建议老年人增加膳食蛋白质的摄入量?正确答案:D、老年人利用现有蛋白质的能力下降,且蛋白质需求量增加,同时正常蛋白质摄入量可能减少4.2022年发表的中国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隐性饥饿的社区老年人补充ONS()个月,显著升高白蛋白水平正确答案:A、3个月5.2022年发表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牙齿缺失,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增加()正确答案:C、21%。
2023年版《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通过临床试验等手段,探索并验证更多有效的老 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手段。
提高诊疗水平
不断完善诊疗规范,提高老年人肌少症的诊疗水 平,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携手共建老年人健康中国
01
02
03
04
政府层面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老年人 肌少症防控纳入国家健康战略
,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社会各界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老 年人肌少症的认识,形成全社
症状与影响
肌少症可导致平衡能力下降、跌 倒风险增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受限等。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发布背景
老龄化社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肌少症的防控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对肌少症的研究不断深入,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共识的目的和意义
01
规范防控策略
02
共识汇聚专家智慧,为老年人肌少症的防控提供科学、规范的
策略建议,有利于推动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
推动资源整合
03
共识的发布将有助于整合医疗、康复、营养等多方资源,共同
致力于老年人肌少症的防控工作。
未来研究方向与目标
深化病因研究
进一步深入研究老年人肌少症的发病机理,为防 控策略提供更加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定期体检
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早发现潜在的肌少症 风险。
肌少症的治疗与干预建议
个体化治疗方案
运动干预
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运 动、营养和药物治疗方案。
针对肌少症患者,制定适量的有氧运动和 抗阻运动计划,提高肌肉力量和功能。
营养支持
多学科团队协作
《营养素补充剂使用科学共识》(2019)要点
《营养素补充剂使用科学共识》(2019)要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除了从膳食中摄取营养素之外,服用营养素补充剂也日趋广泛。
营养素补充与疾病的关系已经成为近年来营养及医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有众多的研究报告,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为探究营养素补充与相关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正确引导广大居民的营养素补充行为,中国营养学会成立了“营养素补充剂使用科学共识研究专项”工作组,开展了营养素补充与疾病的关系证据体研究,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共识。
1 背景为了了解我国居民的营养素补充行为,2017年工作组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居民营养素补充行为调查,结果表明,54.85%(11990/21861)的居民曾经食用过营养素补充剂,其中55.9%(9495/16983)的18~55岁居民曾经食用过营养素补充剂类产品,45.6%(924/2026)的老年人群曾经食用过,55.1% (1571/2852)的儿童少年也曾经进行过营养素补充,而2007年就有资料表明上海孕妇营养素补充剂使用率高达90.7%。
由于当今社会信息传播渠道增多,学术研究的争议传递到消费者,使得消费者对营养素的补充产生诸多迷惑,有必要搜集更多证据研究营养素补充剂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尤其探讨营养素传统功能以外在众多慢性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认识营养素的新功能及营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正确引导广大居民的营养素补充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原则和方法2.1 基本原则本研究所指“营养素补充剂”是指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包括单一和复合的补充剂,分为营养素补充剂类保健食品、OTC 类微量营养素补充产品以及其他各种营养素产品。
该共识使用高质量原始研究、系统综述等为研究证据,并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研究内容限于常见微量营养素,本研究包含了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E、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C、叶酸和钙、铁、锌、硒11种微量营养素,以及维生素D和钙的联合补充。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解读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解读肌少症,是伴随着年龄增长,引起的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
肌少症会增加老年人跌倒、失能和死亡风险,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目前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今年8月份,我国发布了《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随着老龄化进程的逐年加剧,肌少症这个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高龄老人易患肌少症近年来的数据显示,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为8.9%-38.8%,随着年龄增加,肌少症的患病率显著增加。
80岁及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可高达67.1%。
肌少症患病率呈现男性高于女性、西部地区人群的高于东部地区人群的特点。
生活方式和环境是影响肌少症患病率的主要因素。
肌少症的诊断目前可用于诊断和评估肌少症的主要参数为肌肉量、肌肉力量、肌肉质量和躯体功能。
肌肉量:四肢骨骼肌数量和功能的下降是老年人肌少症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四肢骨骼肌量(ASM)是肌肉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双能X 线吸收法测量ASM,可被用于临床和科研,其准确性高,但设备昂贵,不可移动,不能在社区广泛使用。
生物电阻抗分析根据全身的导电性可测出脂肪、肌肉、骨骼、水分等人体成分,因其设备便宜、携带方便,也更适用于社区和医院广泛筛查和诊断肌少症。
肌肉力量:握力常用来作为上肢肌肉力量的评价方式;5次起坐试验可作为测定下肢力量的简便方法。
肌肉质量:肌肉超声,相较CT、MRI来说,是一种更方便、快捷的肌肉质量评估方法,便于社区开展。
躯体功能:步速是最为简单、快速、安全的评估方法。
肌少症起病隐匿,常以跌倒、失能等严重并发症作为首要表现,易被人们忽视。
因此,在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广泛的肌少症筛查尤为重要。
推荐对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使用简便有效的“筛查-评估-诊断-干预”诊疗路径。
肌少症与蛋白质摄入营养不良是肌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足够的能量摄入是保证肌肉量和肌肉质量的必要条件,尤其是足量的蛋白质补充。
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一、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这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疾病的风险和治疗难度。
为了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我国专家团队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制定了《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
二、目的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生、营养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套系统的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与干预方法,以提高对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认识和预防,促进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
三、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评估3.1 营养状况评估工具3.1.1 简短营养评估工具(SNAQ)SNAQ是一种简单、快速的营养状况评估工具,适用于老年患者。
通过询问患者近期的体重变化、饮食摄入情况及活动量,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3.1.2 营养不良通用营养状况评估工具(MNA)MNA是一种全面评估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工具,包括体重、身高、饮食摄入、活动量、心理状态等多个方面。
MNA适用于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筛查和评估。
3.2 营养状况评估流程1.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疾病状况等。
2. 使用SNAQ或MNA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3. 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营养不良及疑似营养不良。
4. 对疑似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干预。
四、老年患者营养干预4.1 营养干预原则1. 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疾病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
2. 均衡饮食: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营养不足或过剩。
3. 易于消化:选择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如瘦肉、鱼、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4. 适量运动: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加食欲、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4.2 营养干预措施1. 饮食调整: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丰富食物的摄入。
2. 营养补充:对于营养不良或食欲不振的患者,可给予适当的营养补充,如蛋白质粉、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等。
老年人肌少症口服营养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19)主要内容
老年人肌少症口服营养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19)主要内容老年人肌少症口服营养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19)主要内容何为肌少症?老年肌少症指老年人随增龄出现的进行性骨骼肌质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减退,直到2016年,肌少症被正式归纳到ICD-10疾病编码中。
营养不良是老年肌少症主要病因之一,营养素缺乏及其导致的肌蛋白合成降低是肌少症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原因。
现阶段尚缺乏用于治疗肌少症的成熟药物,营养治疗仍是肌少症的主要干预措施之一。
对能量摄入不足的老年肌少症患者,应及时予以营养干预。
营养干预方式包括肠内营养(EN)及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可通过口服和管饲给予。
管饲与肠外营养操作不便,并发症多,不便于院外开展。
建议,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肌少症患者在自由进食的同时,可进行口服营养补充(ONS)。
口服营养补充口服营养补充是以增加能量和营养为目的,将能够提供多种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的营养液体、半固体或粉剂的制剂作为饮料或加入饮品和食物中经口服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解释,老年人的营养与肌肉质量、力量和功能间存在接洽,老年人的饮食模式应确保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D、抗氧化剂营养素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ONS 制剂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各类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利用方便、安全,符合生理,适合经口进食的老年肌少症患者,包括肌少症前期患者。
共识推荐意见老年肌少症口服营养弥补:1.应选择高氨基酸/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D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高ω-3脂肪酸)、高抗氧化素含量的制剂,尤其应将必需氨基酸含量作为首要选择标准。
3.当肌少症患者(包括肌少症前期人群)进食量不足目标量(推荐目标量20~30(kca/1kg.d)80%时,推荐ONS。
ONS制剂摄入量400~600kcal/d,应在两餐间服用,或50~100ml/h啜饮。
4.当ONS不能满足患者维生素D、ω-3脂肪酸等的需求时,可分外单独增加相干营养素的弥补。
重磅!《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发布
重磅!《中国⽼年⼈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发布为积极响应“健康⽼龄化”的国家策略,降低⽼年⼈因营养不良、肌少症导致的功能障碍,降低和控制⽼年⼈跌倒,失能的风险。
由国家卫⽣健康委员会⽴项,中华医学会⽼年医学分会,《中华⽼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起,根据⽬前的国际规范,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中国⽼年⼈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已于2021年8⽉发表于《中华⽼年医学杂志》,旨在为我国综合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等⽼年医学相关的医务⼯作者提供指导意见。
11肌少症为⽼年⼈常见病,给医疗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肌少症,增龄相关的肌⾁量减少、肌⾁⼒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年综合征。
随增龄患病率显著增加, 80岁及以上⽼⼈肌少症患病率⾼达67.1%。
肌少症会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增加⽼年⼈跌倒、失能和死亡风险。
1⽼⼈跌倒,将增加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包括医疗和康复的费⽤,我国每年⽼年⼈跌倒的社会代价约为160~800 亿⼈民币。
22肌少症的诊断和评估1四肢⾻骼肌⾁量是测量肌⾁量的关键指标,DXA是测量的⾦标准, BIA简单便捷,更适⽤于社区和医院⼴泛筛查和诊断。
⼩腿围为评估四肢⾻骼肌量的简便⽅法,⽤于肌少症的有效筛查评价肌⾁⼒量最常⽤的指标为上肢握⼒; 膝关节屈伸⼒量是评价下肢肌⾁⼒量最精确的⽅法,5次起坐试验可作为下肢肌⾁⼒量简便的替代⽅法。
步速是评价躯体功能最简便的⽅式,⽽SPPB、TUG更全⾯综合评估躯体功能。
12341:⼩腿围、2:握⼒、3:五次起坐实验、4:步速3⽼年肌少症的筛查和诊疗流程(社区医疗机构和⼤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11. 社区医疗机构:60岁及以上的社区⽼年⼈使⽤“筛查-评估-诊断-⼲预”的肌少症诊疗流程。
2. ⼤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就诊⽼年患者需评估和诊断肌少症的同时,应评估引起继发性肌少症的病因。
已确诊肌少症的⽼年⼈,应进⼀步⾏不良事件的风险评估,包括衰弱、跌倒、失能风险等,从⽽提供个体化⼲预⽅案,有效预防肌少症不良事件的发⽣。
肌少症膳食指导与营养补充剂使用共识(2023)要点
肌少症膳食指导与营养补充剂使用共识(2023}要点肌肉衰减症又称”肌少症”,是由R osenberg于1989年首次命名。
2010年,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EWGSOP)发表了肌少症共识,此后,不同国家和组织对肌少症诊断标准进行了修改。
目前,肌少症已经被正式命名为一种肌肉衰竭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也可发生于销圣人。
肌肉力量降低是肌少症的关键特征,肌肉数量和质量降低是真诊断依据,躯体功能不佳是严重肌少症的标志。
第一部分:膳食指导共识1 推荐: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等健康膳食模式,首选自然食物,重视食物规划地中海饮食是健康膳食模式的代表,真高以下特点:蔬菜、水果、全谷类、豆类和坚果摄入量较高;适量摄入奶制晶;适量摄入红酒和鱼类等海产昂;肉类及真制晶摄入量较低;食物加工程度低而新鲜度高;栅榄油是主要的食用油,也是主要的脂肪来源。
2 食物选择推荐推荐: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杂粮占1/4~1/2。
推荐: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奶制晶、豆制晶,保证优质蛋白摄入。
推荐:多吃深色蔬菜水果。
推荐:控烟限酒。
3 特殊人群推荐肥胖:建议对合并肥胖的肌少症病人进行适度能量限制,达到既防治肌少症又不会引起营养不良的目的。
肝硬化推荐:充足能量、蛋白质,注意适量选择芳香族氨基酸含量较低的植物蛋白,常用支链氨基酸丰富的食物(鱼肉、鸡肉、牛奶),重视夜间加餐。
肝硬化病人存在以下恶性循环:可根据病人的体型、营养状况给予适当的能量(25~40kcal/kg)、蛋白质(1.2~1.Sg/kg),肝性脑病病人需要适当减少蛋白质的摄入。
肾病推荐:根据病人的肾功能、疾病活动、依从性等因素制订个体化言养方案,并与运动相配合,达到延续或逆转肌少症的目的。
注意保证透析病人充足的蛋白质摄入量。
吞咽障碍推荐:需要对吞咽因难的病人进行评估,如能经口进食,提供不同咀嚼难度的食物。
第二部分:膳食补充剂使用共识1 蛋白质口服营养补充剂:当膳食中蛋白质和(或)能量摄入不足肘,可应用蛋白质和(或)含蛋白质营养制剂的口服补充;蛋白质补充量不少于20g/d2 抗氧化剂和维生素D:对于血清25-经维生素D水平不足的老年人,应补充维生素D制剂。
《营养在社区老年人肌肉健康中的作用——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循证专家共识》解读
《营养在社区老年人肌肉健康中的作用——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循证专家共识》解读孙建琴;袁武科;黄佳妮【期刊名称】《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年(卷),期】2022(9)5【摘要】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在老年人中常见,与跌倒、功能减退、虚弱、死亡等不良结局相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
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是延缓肌少症发展,维护老年人肌肉健康的重要举措。
营养干预是肌少症治疗的核心内容,然而营养干预在实践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新冠肺炎疫情使肌少症防治形势更为严峻。
为突显和发挥营养在肌少症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WGS)成立特别兴趣小组(SIG),基于循证医学方法检索2016年至2021年发表的与亚洲人肌肉健康相关的文献,分别从6个主题,即营养状况(营养不良和筛查)、膳食和膳食模式、营养补充、生活方式干预、结局和评估,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形成14条适用于亚洲社区居住老年人(≥60岁)的营养共识。
该共识强调了营养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老年人肌肉健康和肌少症的影响与作用,为解决社区肌肉健康问题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框架。
本文对该共识的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进行解读分享。
【总页数】2页(P536-537)【作者】孙建琴;袁武科;黄佳妮【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18)解读:抗抑郁药在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中的临床应用2.社区老年人营养状况与骨质疏松症和肌肉减少症风险的关系3.《初级保健机构中衰弱筛查和管理:国际衰弱和肌肉减少症研究会议工作组指南》解读4.《肝移植患者肌肉减少症北美专家共识(2019版)》解读5.我国社区老年人肌肉减少症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肌少症口服营养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19)主要内容
何为肌少症?
老年肌少症指老年人随增龄出现的进行性骨骼肌质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减退,直到2016年,肌少症被正式归纳到I CD-10疾病编码中。
营养不良是老年肌少症主要病因之一,营养素缺乏及其导致的肌蛋白合成降低是肌少症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原因。
现阶段尚缺乏用于治疗肌少症的成熟药物,营养治疗仍是肌少症的主要干预措施之一。
对能量摄入不足的老年肌少症患者,应及时予以营养干预。
营养干预方式包括肠内营养(EN)及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可通过口服和管饲给予。
管饲与肠外营养操作不便,并发症多,不便于院外开展。
建议,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肌少症患者在自由进食的同时,可进行口服营养补充(ON S)。
口服营养补充
口服营养补充是以增加能量和营养为目的,将能够提供多种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的营养液体、半固体或粉剂的制剂作为饮料或加入饮品和食物中经口服用。
口服营养补充剂为液态、半固体或粉状的肠内营养制剂,俗称营养粉/营养液。
ON S既可作为三餐以外的营养补充,也可作为人体唯一的营养来源满足人体需要,适用人群广泛,尤其适合院外患者使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老年人的营养与肌肉质量、力量和功能间存在联系,老年人的饮食模式应确保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D、抗氧化剂营养素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ON S制剂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各类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成分,使用方便、安全,符合生理,适合经口进食的老年肌少症患者,包括肌少症前期患者。
共识推荐意见
老年肌少症口服营养补充:
1.应选择高氨基酸/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 D 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高ω-3脂肪酸)、高抗氧化素含量的制剂,尤其应将必需氨基酸含量作为首要选择标准。
2.鉴于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ONS制剂多为整蛋白型,我们推荐摄入以动物蛋白(如乳清蛋白、酪蛋白等)为其主要蛋白质来源的口服营养补充剂。
3.当肌少症患者(包括肌少症前期人群)进食量不足目标量(推荐目标量20~30(k ca/1k g.d)80%时,推荐ON S。
ON S制剂摄入量400~600k cal/d,应在两餐间服用,或50~100ml/h 啜饮。
4.当ON S不能满足患者维生素D、ω-3脂肪酸等的需求时,可额外单独增加相关营养素的补充。
有吞咽障碍(洼田饮水试验3级及以上)、消化道梗阻、腹泻、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应激状态、严重代谢紊乱等禁忌使用。
肌少症合并其他疾病的口服营养补充
•肌少症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血管系统并发症、血糖控制不佳及长期用药等,与肌少症关系密切;合并糖尿病的肌少症患者,可使用对血糖影响小的糖尿病专用配方。
•肌少症合并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瘦体质量进行性下降、肌力下降和肌肉功能减退。
合并恶性肿瘤的肌少症患者,可选择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含量、富含ω-3脂肪酸等的配方。
•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应选用高能配方,避免摄入过多的液体量;合并肝功能不全者宜选用含中链三酰甘油的配方;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可选用富含优质蛋白配方;慢性便秘患者则需要富含膳食纤维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