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危险源及危险源辨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 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
•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 花、其他电危害等);
•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陛噪声、流体动力 性噪声、其他噪声等);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 8、明火;
•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 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
起重伤害
工作活动或场所
能量物质或载体
产生物体落下、抛出、破裂 落下、抛出、破裂
、飞散的操作或场所。
、飞散的物体。
机动车辆驾驶
运动的车辆
存在机械设备的场所
运动的机械部分或 人体
起重、提升作业。
被吊起重物
触电 灼烫 火灾
存在电气设备的区域
带电体
存在热源设备、加热设备、 高温物体、高温物 炉、灶、发热体的场所。 质。
例如,不必把承载安全电压的带电体 都视为可能导致触电伤害的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
• 由于状态危险源是围绕根源危险源随机出现的人、 物、环境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 首先要辨识系统中的根源危险源,其次要根据系 统实际情况,辨识系统中的状态危险源。
• 通常,与根源危险源辨识相比,状态危险源辨识 更有难度。
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 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 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 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 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如:物质的压力、温 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 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充分考虑:
• 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事件和事故的活动或 行为;
• 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 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
射) • 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
环境; • 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
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
·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 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水、
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
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 耗。
危险源识别的范围
•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 8、企业周围环境; •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 如电气绝缘损坏造成漏电伤害;
• 起重机限位装置失效造成重物坠落;
人的不安全行为
• 2)人的不安全行为 • 不按规定方法操作; • 不采取安全措施; • 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等; • 使安全装置失效; • 制造危险状态; • 不安全放置; • 接近危险场所;
管理缺陷
• 3)管理缺陷 • 人员安排不当; • 教育培训不够。
•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 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
•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 气溶胶);
• 12、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 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 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 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 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
危险源及危险源辨识
什么是危险源
• 又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 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 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两者不加以区分,统称为危 险、有害因素。
危险源定义为: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 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 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在“危险源”的概念上,我们在审 核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 1、将事故、事件本身作为危险源,如 高空坠落、车辆伤害等。 2、将设备设施作为危险源,如空压机、 行车等。 3、将作业场所作为危险源,如化学品 仓库、锅炉房等。 4、将活动/服务作为危险源,如电梯检 修等。
危险源描述时,要注意两点: 1)危险源是一种导致伤害或疾病、财 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 的可能; 2)要描述到根源或状态。准确的描述 应为:高处作业未挂安全带、酒后驾车、 透平风机无防护装置、吊车钢丝绳未定 期检验、硫磺仓库无消防器材、锅炉压 力表和液位计未校准、电气检修时未在 开关上挂检修标识等。
•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
Ⅱ 化学性危害因素
• Ⅲ 生物性危害因素
•
Ⅳ 心理及生理危害因素
• Ⅴ 行为性危害因素
•
Ⅵ 其他危害因素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 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 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 陷等);
规章制度缺陷;
作业环境缺陷
• 4)作业环境缺陷
• 照明不当
通风换气差
• 工作场所堵塞
•
过量的噪声
• 粉尘过大
•
自然危险------
对危险源的定义,重点要理解三个方 面的问题:
第一、存在于组织工作活动或工作场所中的危险 源对象有两类,即根源、状态。 第二、其中的一类危险源对象,本身具有一种潜 在的能力,这种能力得到诱发,就会导致事故或 事件。 第三、另一类危险源是可能诱发这种能力的对象。
• 1961年由美国人吉布森提出; • 1966年哈登加以完善;
•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 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 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 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 故。但是,—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 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
•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安全 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 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 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 的能量(能量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 类危险源。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各种能量,如因某种原因失去控制,就会 发生能量违背人的意愿而意外释放或逸出,使进 行中的活动中止而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害或财 产损失。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 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 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 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 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 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 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 2、传染病媒介物; • 3、致害动物; • 4、致害植物; • 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
害因素。
Ⅳ 心理及生理危害因素
•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 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 2、健康状况异常; • 3、从事禁忌作业; •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
• 对于根源危险源的辨识,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 是对系统中的能量物质或载体进行分析或测试, 确定其特性;二是根据以往的事故经验弄清导致 各种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源类型,然后到实际中 去发现这些类型的危险源。
下表列出了导致各种伤害事故的典型的根源危险源 伤害事故类型与根源危险源
事故类型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
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 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因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 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 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
• 根源危险源的辨识 • 作为根源危险源辨识的原则,应该认真考察系统
中能量的利用、产生和转换情况,弄清系统中出 现的能量物质或载体的类型,研究它们对人或物 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来辨识根源危险源。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四个方面
物的不安全状态--如:保护装置失灵; 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进入危险区域; 有害的作业环境--如:工作场所有烟尘; 安全管理缺陷--如:工作场所亮度不够。
物的不安全状态
• 1)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设施故障)
• 生产系统、安全装置、辅助设施及其元器件由于 性能低下不能实现预定功能;
• 2、反应活性物质(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强还 原剂);
•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 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
•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 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等);
•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Ⅲ 生物性危害因素
• 1、致病微生物(细菌、 病毒、其他致病性微 生物等);
•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 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 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任何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 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 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 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危险源识别的范围
• 常规活动:指日常活动。如加(降)负荷及重要 参数的调整、巡检和作业现场清理等日常操作。
• 非常规活动:指偶然发生的活动。如检维修、开 停车、较重要的隐患治理 项目、重要的工艺变更、 停电、停水的处理等活动。
• 宗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危险源六大类型
• 六种类型37小类
有害物质?
• 有害物质:有毒物质、腐蚀物质、工业粉尘、窒 息气体等。
• 当它直接与人体接触Biblioteka Baidu就能损害人体生理机能导 致疾病,甚至人员死亡。
• 有害物质可以作为辅助材料存在,也可以是作业 过程中生成的。如电焊烟尘等;
能量和有害物质失控的各种因素
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 管理缺陷或环境缺陷等所造成的。
存在可燃物、助燃物的场所。可燃物、助燃物。
事故类型 工作活动或场所
能量物质或载体
高处坠落
人员在高差大的场所开展作业活 人体 动
坍塌
压力容器爆 炸 淹溺
土石方、料堆、料仓、建筑物、 构筑物工程施工活动
存在压力容器的场所
江、河、湖、海、池塘、洪水、 储水容器
边坡土(岩)体、物 料、建筑 物、构 筑物、载荷 内容物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 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 缺陷等);
• 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 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
•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Ⅱ 化学性危害因素
•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 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 溶胶、遇湿易燃物质和自燃性物质、其他易燃易 爆性物质等);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
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 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 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 都可能导致事故。
如何辨识危险源
• 危险源辨识定义: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 定其特性的过程。
• 危险源辨识,就是从组织的活动中识别出 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 类别和性质。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产生的原因
• 危险源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源,一类是状态。
• 根源可归结为能量(能量载体)和有害物质。
• 状态是指控制能量、有害物质意外释放的措施 的失效的状态。
现实中存在有‘能量、有害
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 控制’的状况时,是危险、 有害因素(危险源)产生的 根本原因。
能量?
• 能量包括电能、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声能、 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能和生物能。 这多种形式的能量,都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水
中毒窒息
冒顶片帮 瓦斯爆炸
产生、贮存、聚集有毒有害物质 的场所
井工矿山采掘场所
存在瓦斯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有毒有害物质
顶板、两帮围岩 瓦斯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能量 物质或载体都是危险源,从实际安全 工作角度,只有能量物质或载体所含 有或承载的能量达到可以造成对人的 伤害时,才将其能量物质或载体视为 危险源。
•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 花、其他电危害等);
•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陛噪声、流体动力 性噪声、其他噪声等);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 8、明火;
•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 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
起重伤害
工作活动或场所
能量物质或载体
产生物体落下、抛出、破裂 落下、抛出、破裂
、飞散的操作或场所。
、飞散的物体。
机动车辆驾驶
运动的车辆
存在机械设备的场所
运动的机械部分或 人体
起重、提升作业。
被吊起重物
触电 灼烫 火灾
存在电气设备的区域
带电体
存在热源设备、加热设备、 高温物体、高温物 炉、灶、发热体的场所。 质。
例如,不必把承载安全电压的带电体 都视为可能导致触电伤害的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
• 由于状态危险源是围绕根源危险源随机出现的人、 物、环境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 首先要辨识系统中的根源危险源,其次要根据系 统实际情况,辨识系统中的状态危险源。
• 通常,与根源危险源辨识相比,状态危险源辨识 更有难度。
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 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 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 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 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如:物质的压力、温 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 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充分考虑:
• 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事件和事故的活动或 行为;
• 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 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
射) • 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
环境; • 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
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
·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 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水、
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
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 耗。
危险源识别的范围
•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 8、企业周围环境; •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 如电气绝缘损坏造成漏电伤害;
• 起重机限位装置失效造成重物坠落;
人的不安全行为
• 2)人的不安全行为 • 不按规定方法操作; • 不采取安全措施; • 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等; • 使安全装置失效; • 制造危险状态; • 不安全放置; • 接近危险场所;
管理缺陷
• 3)管理缺陷 • 人员安排不当; • 教育培训不够。
•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 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
•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 气溶胶);
• 12、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 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 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 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 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
危险源及危险源辨识
什么是危险源
• 又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 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 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两者不加以区分,统称为危 险、有害因素。
危险源定义为: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 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 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在“危险源”的概念上,我们在审 核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 1、将事故、事件本身作为危险源,如 高空坠落、车辆伤害等。 2、将设备设施作为危险源,如空压机、 行车等。 3、将作业场所作为危险源,如化学品 仓库、锅炉房等。 4、将活动/服务作为危险源,如电梯检 修等。
危险源描述时,要注意两点: 1)危险源是一种导致伤害或疾病、财 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 的可能; 2)要描述到根源或状态。准确的描述 应为:高处作业未挂安全带、酒后驾车、 透平风机无防护装置、吊车钢丝绳未定 期检验、硫磺仓库无消防器材、锅炉压 力表和液位计未校准、电气检修时未在 开关上挂检修标识等。
•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
Ⅱ 化学性危害因素
• Ⅲ 生物性危害因素
•
Ⅳ 心理及生理危害因素
• Ⅴ 行为性危害因素
•
Ⅵ 其他危害因素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 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 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 陷等);
规章制度缺陷;
作业环境缺陷
• 4)作业环境缺陷
• 照明不当
通风换气差
• 工作场所堵塞
•
过量的噪声
• 粉尘过大
•
自然危险------
对危险源的定义,重点要理解三个方 面的问题:
第一、存在于组织工作活动或工作场所中的危险 源对象有两类,即根源、状态。 第二、其中的一类危险源对象,本身具有一种潜 在的能力,这种能力得到诱发,就会导致事故或 事件。 第三、另一类危险源是可能诱发这种能力的对象。
• 1961年由美国人吉布森提出; • 1966年哈登加以完善;
•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 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 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 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 故。但是,—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 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
•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安全 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 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 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 的能量(能量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 类危险源。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各种能量,如因某种原因失去控制,就会 发生能量违背人的意愿而意外释放或逸出,使进 行中的活动中止而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害或财 产损失。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 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 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 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 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 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 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 2、传染病媒介物; • 3、致害动物; • 4、致害植物; • 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
害因素。
Ⅳ 心理及生理危害因素
•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 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 2、健康状况异常; • 3、从事禁忌作业; •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
• 对于根源危险源的辨识,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 是对系统中的能量物质或载体进行分析或测试, 确定其特性;二是根据以往的事故经验弄清导致 各种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源类型,然后到实际中 去发现这些类型的危险源。
下表列出了导致各种伤害事故的典型的根源危险源 伤害事故类型与根源危险源
事故类型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
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 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因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 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 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
• 根源危险源的辨识 • 作为根源危险源辨识的原则,应该认真考察系统
中能量的利用、产生和转换情况,弄清系统中出 现的能量物质或载体的类型,研究它们对人或物 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来辨识根源危险源。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四个方面
物的不安全状态--如:保护装置失灵; 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进入危险区域; 有害的作业环境--如:工作场所有烟尘; 安全管理缺陷--如:工作场所亮度不够。
物的不安全状态
• 1)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设施故障)
• 生产系统、安全装置、辅助设施及其元器件由于 性能低下不能实现预定功能;
• 2、反应活性物质(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强还 原剂);
•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 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
•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 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等);
•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Ⅲ 生物性危害因素
• 1、致病微生物(细菌、 病毒、其他致病性微 生物等);
•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 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 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任何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 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 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 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危险源识别的范围
• 常规活动:指日常活动。如加(降)负荷及重要 参数的调整、巡检和作业现场清理等日常操作。
• 非常规活动:指偶然发生的活动。如检维修、开 停车、较重要的隐患治理 项目、重要的工艺变更、 停电、停水的处理等活动。
• 宗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危险源六大类型
• 六种类型37小类
有害物质?
• 有害物质:有毒物质、腐蚀物质、工业粉尘、窒 息气体等。
• 当它直接与人体接触Biblioteka Baidu就能损害人体生理机能导 致疾病,甚至人员死亡。
• 有害物质可以作为辅助材料存在,也可以是作业 过程中生成的。如电焊烟尘等;
能量和有害物质失控的各种因素
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 管理缺陷或环境缺陷等所造成的。
存在可燃物、助燃物的场所。可燃物、助燃物。
事故类型 工作活动或场所
能量物质或载体
高处坠落
人员在高差大的场所开展作业活 人体 动
坍塌
压力容器爆 炸 淹溺
土石方、料堆、料仓、建筑物、 构筑物工程施工活动
存在压力容器的场所
江、河、湖、海、池塘、洪水、 储水容器
边坡土(岩)体、物 料、建筑 物、构 筑物、载荷 内容物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 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 缺陷等);
• 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 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
•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Ⅱ 化学性危害因素
•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 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 溶胶、遇湿易燃物质和自燃性物质、其他易燃易 爆性物质等);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
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 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 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 都可能导致事故。
如何辨识危险源
• 危险源辨识定义: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 定其特性的过程。
• 危险源辨识,就是从组织的活动中识别出 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 类别和性质。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产生的原因
• 危险源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源,一类是状态。
• 根源可归结为能量(能量载体)和有害物质。
• 状态是指控制能量、有害物质意外释放的措施 的失效的状态。
现实中存在有‘能量、有害
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 控制’的状况时,是危险、 有害因素(危险源)产生的 根本原因。
能量?
• 能量包括电能、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声能、 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能和生物能。 这多种形式的能量,都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水
中毒窒息
冒顶片帮 瓦斯爆炸
产生、贮存、聚集有毒有害物质 的场所
井工矿山采掘场所
存在瓦斯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有毒有害物质
顶板、两帮围岩 瓦斯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能量 物质或载体都是危险源,从实际安全 工作角度,只有能量物质或载体所含 有或承载的能量达到可以造成对人的 伤害时,才将其能量物质或载体视为 危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