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学案#(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3.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二、文言文基础知识

(一)古今异义

1.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今义:中间)

2.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粗俗)

3.牺牲

..玉帛(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

4.小大之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5.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

6.可以

..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

7.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二)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形容词用作动词,赐福、保护

2.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3.忠.之属也:形容词作动词,尽力做好分的事。

4.公与之乘.:名词用作动词,乘坐战车

5.下.视其辙:名词用作动词,下来

(三)一词多义

1.故:公问其故( 缘故,原因 ) 故逐之( 所以 )

2. 请:曹刿请见(请求)战则请从(请允许我)

3.焉:又何间焉(呢)惧有伏焉(“于之”,在那里)

4. 其:其乡人曰(他的)公问其故(指“取胜”这件事)

望其旗靡(他们的)

5.之:肉食者谋之(指“公将战”这件事)登轼而望之(指齐军)

公将鼓之(音节助词)忠之属也(的)

(四)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公将战,曹刿请见(“见”后省略宾语“公”)

(2)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以”后省略宾语“之”)

2.倒装句

(1)何以战

(宾语前置,即“以何站”。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站于长勺(介宾短语后置,即“于长勺战”。)

三、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曹刿谈论作战的准备、指挥战争的过程的记叙,表现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也阐明了取信于民、抓住战机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四、课内精读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翻译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6)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五、内容理解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3.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六、课堂练习

1.填空

(1)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

(2)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能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是,,;交战过程中利于反攻的时机是之时,利于追击的时机是,之时。

2.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

B.曹刿与同乡人的对话,表明“请见”的原因。

C.齐师伐我”中的“伐”是攻打的意思。

D.鲁庄公和曹刿都认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