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论文赏析八篇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论文第1篇近些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的进展和进步,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物扮演着越来越不行替代的角色。
高层建筑不但象征着城市进展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对现如今城市用地的紧缺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层建筑蓬勃进展的同时,其建筑质量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必需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总结,确保在平安的前提下,高质量的完成高层建筑的施工。
2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分析高层建筑在城市进展中扮演重要地位的同时,也由于其危急性大、结构简单、工程量大、工期长等特点,使其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1]。
了解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对保证高层建筑的顺当完成由重要意义,本文对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总结如下。
2.1有限的建筑场地高层建筑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解决城市用地紧缺问题,因此使用和施工场地较小,施工现场环境较为简单,这就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支配与掌握,采纳既能保证施工质量与工期,又能节省施工用地的措施,例如,在建筑材料方面选择成品或半成品及商品混凝土;在场地支配方面尽可能避开施工材料二次搬运。
2.2严格的地基强度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需要承载较大的竖向荷载,在地基严峻负荷的状况下,会严峻影响高层建筑的结构,假如状况比较严峻,会消失建筑物倒塌的严峻后果,在地基承载力设计的同时要与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结合并严格掌握地基承载强度。
2.3简单的上部结构高层建筑一般为45~80m,有的超过100m,因此高层建筑具有很大的工程量,也具有较简单的结构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掌握技术、粗钢筋连接技术、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新型模板应用技术等都是高层建筑必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2.4工期长,危急性大高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施工工期长,一般工期在2~3a,较长的工期会带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消耗,而且会消失冬期施工的简单问题,因此,要对工期进行合理支配和统一管理[2]。
另外,由于施工位置高,垂直运输等状况的存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危急性较大,在施工中要留意平安防护工作。
高层建筑施工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拔地而起。
高层建筑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还能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功能。
然而,高层建筑施工与普通建筑施工相比,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更大的施工难度。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关键技术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1、施工周期长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通常较长,从规划设计到竣工交付往往需要数年时间。
这是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工程量大,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如天气、地质条件等。
2、施工技术要求高高层建筑的施工需要运用到一系列先进的施工技术,如深基础施工技术、垂直运输技术、高空作业技术等。
同时,对施工精度和质量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3、施工安全风险大高层建筑施工往往涉及到高空作业、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等,施工人员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4、垂直运输量大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将大量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施工人员运输到不同的楼层,这就对垂直运输设备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1、深基础施工技术高层建筑的基础通常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因此深基础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之一。
常见的深基础形式包括桩基础、筏板基础、箱型基础等。
在深基础施工中,需要解决好地基处理、桩基础施工、基坑支护等技术问题。
2、垂直运输技术垂直运输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常用的垂直运输设备有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井架等。
在选择垂直运输设备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结构形式、施工进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效率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
3、模板工程技术模板工程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进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目前常用的模板形式有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滑模、爬模等。
在选择模板形式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和经济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某高层建筑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 成 3
虎 , 叶林 , 许 李俊娜 . 目前 我 国项 目管理 几个 问题 的 对
思考 [ ] 项 目管理技 术,0 8 3 :0 —0 . J. 2 0 ( ) 12 15 [ ] 吴华 清. 4 工程 项 目管理 成 本控 制初 探 [ ] 四 川水 利 ,0 8 J. 2 0
( ) 8 —7 2 :58 .
[ ] 栾德 崇 , 忠宝, 8 刘 王志 良. 海地 铁 旁通道 冻 结法 施 工技 术 上 [ ] 中国市政 工程 ,0 8 3 :l6 . J. 2 0 ( )6 一4 [ ] 刘艳 滨. 9 地铁盾 构隧道旁通道 冻 结法施 工技 术 [ ] 铁 道 建 J.
一
脚 不大于 20 m 以保证 混凝 土的施工质量 。 0 m,
出其他各条轴 线 , 接着采 用 钢筋定 位法 , 即根据 构件 断 面尺 寸切 图 3 。 割 一定长 度的钢筋 , 点焊 在主筋上 ( 以勿烧 伤主筋断面为准 , 以保 2 3 . [ ] 郭瑞平. 2 冻结法施 工在地 下工程施 工 中的 应 用[ ] 采 矿技 J.
关键词 : 高层建 筑 , 模板 工程 , 工技 术 施 中图分类号 :U 5 . T 752 文献标 识码 : A
1 工程概 况
某 高层 住宅楼工程 , 总建筑 面积 约 2 8 剪力墙 结构 , 06 7m , 地
证钢筋 与模板 位置的准确 ) 出柱模具体 位置 。根 据模板 实际标 定
2 1 柱 模 施 工 .
剪力墙模板采用 1 8mm多层板 配制 , 向采用 5 竖 0×10木 方 0 本工程柱模采 用木模板与木方 配成定 型模板 。柱模 安装 时 , 背楞 , 向采用 2 8钢管 背楞 , 采用 , 2对拉 螺杆 固定 , 横 4 6 并 1 , 1 模板 竖向 10mm x 0 m 0 5 m木 方 背楞 排距 20 m 柱 箍采 用 2 4 5 m, 6 8钢 竖向背楞间距按 20mm布置 ; 5 模板横 向背 楞间距 50 m 布置 ; 0 m 管, 配合 M1 4螺栓 紧固 , 箍垂 直 间距 4 0mm, 一道包 箍距 柱 穿墙螺杆间距 60双向。配置施工流水段 中 14剪力墙 的木模模 包 0 第 0 /
高层建筑中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

的精确度。
3 . 2粱模 板 的施 工
( 1 ) 根据施工设计要求进行 起拱操作 , 在起 拱的过程 中要 求梁的侧模 能够完全包住底模 , 下面的龙骨能够完全包住侧模 。( 2 ) 要求在规格为5 0 X
图1 框 架 梁模 板 支 设 示 意 图
2 . 2混凝 土 楼 板模 板 的构 造
6 0 0mm 。
用阴角模板与墙模板 、梁模板分别连接,然 后再逐渐完成 中央的铺 设工 作。( 2 ) 根据施工设计 的要求进行起拱 , 要求按照中间起拱 、 四周不起拱的 原则进行施工 。( 3 ) 利用红色 的油漆在楼板模板的表面上标 明管线的具体
关键词 : 高 层建 筑 ; 模板工程; 施工 技 术
剪 力墙 洞 E I 模板可以选择定型模板 , 利用竹胶板 、 木板 、 角铁等 完成 高层建筑 以及大跨度建 筑施工 的过程 中逐渐开始用 到高大模板 而 模板的加工制作 , 要求定 型模板 的尺寸按照墙体的厚度 、 洞 口的高度等进 由于模板支撑系统在设计 、安装以及拆 除等时操作不 当而导致 的结构下 顶住洞 E l 模板 , 沉、 开裂等施工问题 , 会导致模板坍塌等严 重事故 。所 以进一步提高高大 行确定。在洞 口四周墙筋上 面设置附加筋并点焊钢支撑 , 。 模板 的施工质量显得非常重要 , 而为了提高工程的施 工质量 、 加快工程 的 避免洞 口模板 出现偏移等问题 。模板支设 的示意图如图3 施工进度就必须有周密 的设计方案 , 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 1 2 0 x1 2 0 xt 2 m m
1 2 . / . M4 0 U l a l l l
行地下室两层墙体的施工时选 择了定 型钢模板 ,而其他的墙体则选择 了
整 体 式 大 钢模 板 进 行 施 工 。 柱 模 板 选择 了定 型 钢 模 板 。 此 外 梁模 板 以及 板
某大型超高层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某大型超高层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探讨摘要:结合某大型超高层建筑模板工程的具体特点,论述在不同的结构部位,选用不同模板、支撑体系或施工方法,达到了合理、先进、科学的效果,旨在交流经验。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模板工程;施工一、工程概况某大型建筑是集办公与商业为一体的超高层民用建筑,主楼地上40 层,按规范要求设有避难层。
裙楼部分:南侧裙楼为3 层,东侧裙楼为4 层,地下室共3 层。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0142m2,其中三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20703m2,建筑高度为176m,避难层、标准层层高为3.9m,裙楼一至四层层高分别为6m、4.8m、4.8m、和5m,无结构转换层。
±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7m。
大厦采用砼最高等级c60,抗渗砼等级s8 和s6,地下室底板厚700mm,承台部分最厚达3.2m。
二、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本工程裙楼部位层高分别为一层层高6.0m,二层层高4.8m,三层层高4.8m,四层层高5.0m,属高支模。
如何保证模板支撑架搭设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
本文重点讨论该工程高支模板施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1、墙、柱模板:采用18 厚胶合板和50×100 方木,墙体模板用ф12 对拉螺杆(地下室外墙采用止水对拉螺杆)固定并与室内满堂脚手架连接固定,具体情况见图1;核心筒剪力墙模板支设方法见图2:(无防水要求的)。
对于核心筒部位-17m~-13.5m 处的模板,拟采取在核心筒外侧壁墙外砌370 砖胎模,同时预埋t 字形止水螺杆与墙内侧模板拉结,间距0.4m 左右,砖胎模与护坡之间用砖垛顶紧并填土密实。
内模支撑的水平钢管与满堂脚手架固定,斜钢管与短钢筋头连接加固。
内模下口与前面施工500 高外所留下的对拉螺杆相连结好,以防止斜支撑在砼施工时向上产生浮力,造成根部漏浆。
图1:墙体模板固定大样图2:剪力墙模板加固图为确保外墙不涨模,主要施工措施如下:⑴、满堂架适当加密设扫地杆,设剪刀撑;(2)、斜撑、水平撑与满堂架连接;(3)分层浇筑砼,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4)、浇筑砼时设专人看护模板,如有变形,立即停止浇筑,采取加固措施。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一、概括当我们谈论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时,其实就是在探讨一种让建筑更加稳固、安全的施工技术。
这项技术在整个建筑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呢?简单来说它就是利用模板支撑系统来构建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
这种技术就像是给建筑物搭建一个坚固的骨架,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吧。
1. 阐述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首先高支模施工技术是确保建筑安全的关键,想象一下如果一栋大楼的支撑结构不稳固,那么整个建筑都会处于危险之中。
高支模技术就像是为建筑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确保每一层楼都能稳稳地建立起来。
其次高支模施工技术对于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建筑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高支模技术能够确保建筑的每一部分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从而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
再者高支模施工技术对于提高施工效率也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时间就是金钱。
高支模技术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避免因技术问题导致的工期延误。
有了高效的施工技术,整个工程的进度都会更加顺利。
高支模施工技术也是建筑工程中技术创新的重要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
高支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可以说高支模施工技术不仅是一项工程技术的体现,更是建筑行业技术进步的象征。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简述当前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当前高支模施工技术已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高层建筑、大型场馆等复杂工程项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较多。
同时一些施工单位的设备和技术水平也制约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论文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工作经验,对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讨;阐述了分层浇筑迭合法的应用及优缺点,模板、钢筋及混凝土分项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以供参考!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监理;控制1 工程概况某大厦为高层商住综合楼,地下2层,地上27层。
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
大厦1~4层商业裙楼,设计为框架结构形式,层高4.8m;5层为结构转换层,层高4.8m;6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住宅,标准层高2.8m。
转换层为梁式结构,施工荷载大梁截面尺寸为1200mm ×2500mm,板厚250mm,裙房屋面板厚为150mm.2 施工方案选择由于本工程转换层大梁截面尺寸达1200mm×2500mm,自重达7.5t/m,施工时考虑模板自重及施工活荷载,合计线荷载接近80kn/m,下部楼盖(即5层楼盖)难以直接承受,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荷载的安全传递问题。
另外,转换层大梁属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梁,极易产生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根据以往工程施工经验,转换层大梁一般有通天支撑一次支模浇筑法、埋设型钢桁架加强模板法和分层浇筑迭合成型法等3种支模方案可供选择。
故有必要对各方案进行分析,选定安全、经济、适用的方案施工。
(1)通天支撑法。
通天支撑一次支模浇筑法是将施工过程中转换层大梁自重等荷载通过支撑层向下传递,直接地下室底板传给地基。
本工程从转换层梁底(相对标高24.000m)到负二层地下室底板面(相对标高-9.6m),支撑高度达33.6m,需要大量的模板及支撑材料,费工费料且受力不明确。
(2)埋设钢桁架加强模板法。
采用在转换层大梁中埋设型钢桁架,将型钢桁架与模板连为一体,以承受全部大梁自重及施工荷载,大梁一次浇筑成型。
此方案与通天支撑法相比,可节省大量的支撑材料,但型钢桁架埋于混凝土中,一次耗钢量大,不经济。
(3)分层浇筑迭合成型法。
将大梁分2~3层浇筑迭和成型。
某高层建筑模板施工技术

浅析某高层建筑模板施工技术摘要:文章在高层住宅楼施工中对工程进行有效地控制管理,对施工准备阶段采取了合理的模板进行施工,最终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高层;施工;质量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高层住宅楼,工程建筑面积为15768m2,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和库房,地上为十八层住宅,地下室层高5.1m,地上一层3.0m,标准层高3m,住宅为每层三户设计,垂直交通配置二部电梯和二挂防火楼。
建筑总高64.5m;檐口高55.15m。
室内外高差0.3m。
±0.000m为绝对标高119.80m。
2 模板工程2.1 模板的选用2.1.1 墙模:本工程因30层高层全是标准层,层数多能充分发挥整装整拆、快捷、方便等特点,其接缝相对较少,浇筑砼的效果较好,所以本工程的墙模选用组合定型大钢模。
2.1.2 梁、顶板、楼梯底板选用双面覆膜竹胶板。
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刚度和强度、表面平整、易拼装、易拆卸、接缝严密,浇筑表面光滑,特别适用类似本高层剪力墙结构的顶板清水砼施工,在使用此材料施工梁模时,尽量采用规范要求的上限值。
2.1.3 顶板支撑体系,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木方。
木方采用不变形的木材。
如白松等,使用前采用压侧,保证规格一致、平整,平直度控制在1/1000以内。
主龙骨:采用采用100mm×100mm 的木方。
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早拆支撑体系,具有装拆方便、快捷、省工、省料的特点。
支撑下加垫木方,支撑立柱根据设计放线确定,并使上下层对齐,确保传力均匀,合理。
2.1.4 门窗洞口模板,为保证门、窗洞口的位置及尺寸准确,要求门窗模板可拼装、易拆除,刚度好,支撑牢、不变形、不移位。
模板阴角处用l100×7的角钢与木模固定,阳角处用l100×7的角钢与木模固定,同时洞口模板内部加支撑。
为了保证外门窗洞口位置准确,使上下层洞口位置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在外墙外侧模板上连接一角钢,用以固定门窗套,在模板两侧加设限位钢筋,底部设定位钢筋,这样一来就能达到既能控制洞口尺寸,又能保证砼在浇筑后的质量。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出现和不断发展。
因此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何加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各种问题发生,直接影响工期和投资控制。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高大、规模庞大、功能繁多、系统复杂、建设标准高,致使施工的特点鲜明。
因此对其施工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
在高空作业期间,对材料、工具、设备、人员的运输和活动要进行完善的处理解决。
并要对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用电、用水、通讯、防火等问题进行妥善安排,要严格控制高空物体坠落打击造成安全事故。
1.1基础施工困难高层建筑工程的基础一般埋深比较大、工程量多、施工复杂和难度大、作业环境差、技术难度高。
所以,需要针对周边环境的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有效的基础施工方案,解决施工中的难题,减少基础施工的难度和费用,保证施工工期。
1.2高空作业多由于高层建筑高空作业条件差、工作面狭小、施工难度大,人力难于有效运输施工,所以应该最大可能地使用施工机械,使垂直运输体系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垂直运输体系作为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运输手段,必须安全高效,才能使工程顺利按时地进行。
施工时,要合理地选择垂直运输体系的组合,还要解决好与其他施工机械比如水平运输机械的协作问题。
塔式起重机既能垂直运输,又能水平运输,有效工作范围大,是高层建筑的关键施工设备。
1.3施工工期长高层建筑工程量大、施工复杂、系统复杂,工期一般都会比较长,有的工期甚至达到几年时间,这就不得不面对不同的气候、日照等环境条件的制约,给施工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环境复杂,高层建筑的基础更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
如果地基土质较复杂,持力层较深,而地下室埋置深度并不大,采用桩基础是必要的。
预制桩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质量较有保证,对高地下水位地区更为适用,但这种桩存在着耗钢量大、造价高、施工噪声大和截桩困难等问题。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论文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摘要:我国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特殊性,与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有很多不同点,着重探讨高层建筑中常见的施工技术。
坚持科技创新,优化资源优势,探索开发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有利于保障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探究分析施工技术abstract: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s in china has advanced in the world, but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multi-storey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cused on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ptimize resource advantage,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ill help protect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works of modern architecture.keywords: construction works, explore and analysi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现代社会发展的城市化建设需求,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供求矛盾日趋紧张,社会化大生产造成的局部地域的人口密集程度逐渐加剧,推动了建筑工程向高层空间发展。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承载力,将这种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根底施工中,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
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施工工艺复杂、难度高,对现场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要求较为严格。
作为一项重要的施工工艺,在施工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照工艺流程与相关标准进行施工才能保证预期的施工效果。
某工程地块工程位于青岛市高新区,本工程施工主要是一个大型的地下车库,这一车库的建立其质量需要严格的把关,同时使用大规模的模板支撑施工技术,属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一种。
同时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模板支撑体系,此次工程中使用的具体支撑体系选择有:车库顶板、柱帽、汽车坡道模板支撑选用碗扣架支撑体系,进行立杆使用的是碗扣立杆,上面使用可调支托,而横杆使用的是碗扣横杆,保证碗扣连接。
此次工程中使用的地下车库板厚的厚度为350㎜,模板底模使用的是厚覆膜木胶合板。
同时使用次龙骨。
模板支撑使用的是碗扣架支撑体系,配合可以调节的钢架支撑,立杆纵向之间的间距为900㎜,立杆的横向间距为900㎜。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高支模施工开始之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科学的规划,主要包括现场机械设备、人员组织、材料等。
为了降低安装过程中的质量平安问题,机械设备在某工程的地块主要分为两个区域,每个区域使用的吊塔型号是不一样的。
工程中施工材料的使用也需要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购进与准备。
工程开始前,施工人员需要熟悉审查图纸,认真学习国标、地标、企业标准和青岛杯验收标准。
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工作,加强现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顺利实施。
2.2施工过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这对现场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模板支撑体系进行准确的计算,本工程地下车库使用的板材厚度为350mm,本次工程中的其中一个楼其东侧的汽车坡道顶板其厚度在350㎜,模板的底膜使用的是覆膜木胶合板。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实例应用论文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实例应用【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0.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空间和高层高建筑开始出现,这些建筑具有超高门厅、超高中庭、单(双)向大跨度大截面的混凝土框架梁,其楼板支撑体系即为大荷载、高度高的支撑体系。
因此,在建筑的施工中, 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1.工程概况某大型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
项目共设置三层地下室,层高为4.8~7.38m。
较大的梁截面尺寸有1800×1600、2000×800、2000×750、1300×1500、1000×1500 等。
板厚有350、600、800、900等,属于高支模范畴。
2.高支模系统设计2.1工艺流程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满堂红顶架搭设→架设梁底木枋龙骨于钢管顶托托板上→梁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架设板底木枋龙骨于钢管顶托托板上→楼面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隐蔽验收→梁板砼浇筑→混凝土保养→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松下可调顶托→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拆除水平拉杆及钢管顶架。
2.2支顶设计由于本工程的楼板厚度及梁的尺寸较大,决定采用钢管搭设满堂红顶架,搭设时采用300mm、450mm、600mm、900mm等模数立杆间距。
①梁。
以1500×1300mm梁为例,支架立杆材料采用φ48钢管搭设,支架立杆钢管纵向间距为450mm、横向间距为600mm,底模采用18厚夹板,侧模采用18厚夹板,龙骨采用80×80mm木枋,主龙骨采用双木枋间距600mm,次龙骨间距为300mm,侧模竖肋间距为300mm,对拉螺栓3排?准12@600mm。
大钢模板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工程中应用论文

浅谈大钢模板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最近几年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大钢模板在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用实例对大钢模板在高层建筑中的施工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文中从大钢模板的设计、施工以及质量控制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的施工方法能工程达到清水混凝土控制的标准,而且还能缩短工期,是高层住宅施工工程中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大钢模板;高层住宅;清水混凝土1 大钢模板施工方式简介最近十几年,我国的商品住宅经济飞速发展,高层住宅建筑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在高层住宅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其主要的形式,目前我国在施工中主要采取全钢大模板施工,这种方式使清水墙效果很好的达到结构墙体外美内坚的效果,保证平整度和垂直度,偏差在1到3毫米之间,而且还能减去墙面抹灰的工序,减轻了楼宇自重的同时还能节省黄沙河水泥等资源,于此同时,用的适用面积还相应增大了,可以说,这种施工方式具有多方面的好处,推广这种清水墙全钢大板块体系施工方法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传统的施工方式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潮流下必将发生更本性的转变,现代施工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更注重新型材料的适用,并重视与新型材料相适应的施工方式的选择,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建设出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节省劳力,节省材料,使环境与建筑施工达到统一而和谐的效果,做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对此,我国政府的是相当的重视,在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施工导则》的通知中就强调了要大力发展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加大扶持和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努力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
本文介绍的这种大钢板施工技术就是一种绿色的施工技术,它完全符合国家相关绿色概念,这种施工方式能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其具体施工是采用全钢结构,模板的刚度强度都很大,周转次数可以达到很高,能多次循环利用,同时,由于板幅面积较大,工人的施工时间和塔吊的吊次能大大减少,这有利于节省劳力资源,此外,这种施工方式建设出来的墙面成型后拼缝很少,外观平整光滑,表象效果极佳,还省去了二次抹灰的工序,增加了经济效益。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论文(1)

浅谈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摘要】:高层建筑施工,具有结构复杂多变,施工作业面窄等特点,如何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工期,处于承上启下,至关全局的地位。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并通过国内外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单独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这方面也处于与世界同步的水平,其次,就如何完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高层建筑施工中安全工作的内容较之多层建筑旌工要丰富得多,复杂得多。
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发展遍及全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高层建筑将成为国内外施工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已有大批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建设中,还有一些更高、更先进的高层建筑正计划兴建,可以预期,我国高层建筑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但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施工量大的特点,它的出现又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安全问题。
因此,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的探讨非常必要。
1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特点1 . 1高空作业多由于高层建筑物的自身高度大,垂直运输工作量大。
高空作业要处理大量的材料、制品、机具设备和人员的垂直运输。
在施工全过程中,要认真做好高空安全保护、防火、用水、用电、通讯、临时厕所等问题,防止物体坠落打击事故。
1 . 2基础埋置深度深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 2 ;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 ( 5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 ,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
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 m。
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2 0 m以上。
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
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
研究解决各种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之一。
1 . 3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高层建筑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
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
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论文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的探讨【摘要】文章通过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介绍了我国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逆作法、整体钢平台模板体系、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泵送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及钢—混凝土组合施工技术及他们的应用情况。
【关键字】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钢结构;应用情况超高层建筑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在土地资源十分宝贵的城市,尤其是人口众多、居住面积少的我国,修建适量的超高层建筑是发展的必然方向。
当前,随着超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加、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和结构日趋复杂,导致了施工难度不断增加,施工环节增多,同时也促进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不断革新。
1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分析目前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包括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2 我国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探讨2.1 逆作法逆作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施工工艺。
逆作法是采用地下连续墙或排桩等作为基坑的支护体系,地下连续墙也可作为地下结构的外墙,采用地下结构的各层楼板结构作为支护体系的支撑,使地下结构从上至下的一种反向施工法。
它具有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减小基坑变形、减小地下结构施工队周边环境的影响等优点。
逆作法以刚度极大的地下结构梁板作为永久支撑结构,与传统的支护体系相比,可将基坑变形降为最低。
相对常规顺作法而言,逆作法可以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围护,该地墙又可直接作为地下室外墙,而将地下结构梁板作为永久支撑结构,又省去了庞大的支撑费用。
另外,它还节省挖土栈桥、排架支撑、地下室外墙防水以及土方开挖后的回填费用,匡算可节省地下结构总造价的15%~20%。
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论文

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探讨【摘要】高层建筑高度比较高,相应计算荷载种类较多,且荷载大,建筑基础承载抗倾覆及抗变形压力要求等级相应较高,高层建筑基础较多用箱形基础,加以考虑到人防工程、设备层的要求及地下停车场等因素,一般将箱形基础设计成带有地下室的箱形基础。
由于带有地下室箱形基础具有一定使用功能,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施工特点,产生了不同于其它基础施工方法,本文就地下室底板钢筋砼施工的工艺流程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钢筋砼施工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钢筋砼施工包括基坑围护、基坑降水、基坑开挖、基础垫层、钢筋绑扎、模板施工、砼浇筑等工艺流程。
每个环节在结构功能,安全生产都有重要作用,不能草率施工。
认真规划,精心组织,方能保证各个环节施工顺利进行。
1.基坑围护由于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中心地带,施工场地狭小,相邻建筑物,物造场密集以及地下管线制约了基础进行大开挖。
高层地下室基础深度一般达到4米左右或更深,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及周围建筑物及构造的安全,在开挖基础前应编制基坑围护方案。
根据地下水位不同,围护结构不但有承载力,也有防水要求。
按照围护要求做好基坑围护,在围护结构承载力达到规定期限才能进行基坑开挖。
2.基坑降水基坑围护施工完后,对地下水位较高,应采用排水措施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可采用井点降水、挖井潜水泵抽水等方法,将基坑水位降到基坑底面0.5米以下,在基坑顶表面离基坑1米左右沿四周做好排水沟等,防雨水地表水进入基坑内,减少外来因素对基坑土及工作环境影响。
3.基坑开挖基坑围护支护结构、降水达到要求,场地排水达到设计方案要求时,方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
软土基础必须分层均衡开挖,每层不宜超过坑1米,防止土方塌方,人机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基坑开挖中严禁碰撞支护结构,扰动基底原状土,机械挖土基底标高应控制在基础面以上200mm,再由人工开挖到基坑标高位置,防止扰动原状土。
毕业论文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毕业论文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其优势和不足之处,探讨了如何优化和改进该技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质量可控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工艺不完善、材料选择不当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高支模施工技术,以满足现代建筑工程对速度、质量和经济的要求。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优化改进1.引言高支模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桥梁工程等领域。
通过采用高强度的模板和支撑系统,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安全的施工。
然而,目前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2.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特点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施工速度快:高支模施工可以实现模板的一次性浇筑,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以及建筑工程的进度。
(2)工期短:高支模施工可以减少施工工序和人工操作,从而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3)质量可控:高支模施工可以在模板和支撑系统的控制下,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工程质量。
(4)环境友好:高支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污染较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3.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案例以高层建筑的高支模施工为例,介绍了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在该工程中,通过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实现了施工周期的缩短、施工效率的提高和施工质量的提升。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工艺不完善、材料选择不当等。
4.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优化改进为了进一步优化和改进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完善施工工艺:针对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模板搭建不够稳定、支撑系统设计不合理等,可进行施工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2)合理选择材料:选择适合的模板和支撑系统材料,提高施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强化工程管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控制。
高层建筑工程中地下室工程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中地下室工程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本文从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中的模板工程、后浇带、施工缝的处理、细部防水工程等施工等环节,探讨了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模板工程;施工缝处理。
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中的模板工程、后浇带和施工缝的处理及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等环节关系着建筑物结构主体自身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时应控制好每一环节精心施工,以控制好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各项功能。
一、工程概况某高层商住楼总建筑面积约1.48万m2,其中地下室面积近2980m2。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抗震等级为:地下室~4层(10.950)剪力墙二级,4层以上剪力墙三级,地下室~2层框支框架二级,二层以上框架三级。
建筑设防分类为丙类建筑,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二、关键部分施工技术1、模板工程(1)下翻的承台、梁采用砖胎模,地下室、水池、墙板和柱模模板均采用九夹板,用对销螺栓拉结,螺栓直径及钢管纵横均通过计算确定。
(2)地下室墙板地下室底板翻口部分(仅外墙):采用九夹板、加钢管支撑的方法。
按设计要求,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高出底板面500mm处设置,并采用钢板止水带。
施工时要确保止水带的标高正确。
地下室墙板采用九夹板,竖肋为60*100的方木格栅,间距为每500一道,横向用双根φ48钢管围檩支撑,间距为700,并在板中间设对拉螺栓,拉在钢管上,水平方向每600一道,纵向按钢管围檩位置尺寸。
对拉螺栓两侧面按墙板厚度设限位片,外墙板内的对拉螺栓中间和两端设三道止水片和二块木垫块。
墙板模设斜抛撑,与梁、楼板支撑系统相连,增强墙板模的刚度和稳定性。
(3)板内集水井、电梯井部分深坑采用吊模施工方法,深坑侧模采用定制模(便于拆模),模内侧用φ48钢管作对撑固定。
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之我见

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之我见【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高层建筑也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
一般在高层建筑设计时为了增加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都会在高层建筑中设计有地下室。
但是地下室却由于施工技术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建筑的安全性,还违背了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
因此,对高层建筑地下室进行符合科学原理的施工技术就显得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科学原理;施工技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满足人们对增加高层建筑有效面积的强烈要求,现在很多高层建筑都设有地下室。
但是由于相当多的地下室没有满足人们多方面的要求和期望,所以导致很多人对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又比较经济、安全、可靠的地下室很渴望拥有。
本文着重讲述高层建筑中地下室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以及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等。
优化设计的方法等。
一、当前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结构中存在的有关技术、经济的问题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一)地下室中混凝土的浇筑问题地下室中的墙板混凝土一般采用赶浆法。
由于混凝土的流向不是可以控制的,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可能还在这里施工,但是混凝土已经流到了十几米之外的地方。
尤其是在墙壁与顶板同时进行浇注时,这种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
也许等到浇注到那儿的时候,也许早就过了初凝。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当墙壁与顶板必须同时浇注时,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先浇注墙壁,等到墙壁的混凝土完全完成后再进行顶板的浇注。
这样做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计划及工序应该合理安排,并且要合理地留置施工缝,在浇注混凝土时应当保证要连续进行。
此外,混凝土在下料时,应当避免混凝土下料时过厚、不对称及不均匀等情况。
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就容易导致振捣作用的长度和半径不够,而且容易使混凝土漏振、不均匀、不密实,,使之产生蜂窝、孔洞的现象。
(二)地下室施工的抗震要求如果一个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施工技术的不得当,就会使建筑整体的抗震性大大减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地下室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摘要】针对高层住宅地下室模板工程复杂性,结合地下室工程实例,阐述地下室中剪力墙、梁、柱、板等主要受力构件的模板安装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地下室;模板安装;质量控制
某经济适用房工程,由8幢22层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及一层地下室(框架剪力墙结构)组成,高层部分结构总高度66.9 m。
小区总建筑面积256448.48m2,其中地面以上222235.48 m2。
地下室34213 m2,主要作为停车场的地下室,底标高为-5.900m,主要轴网尺寸为6.6m×8m。
主楼部分相对应地下室布局复杂,轴线交错,地下室电梯井、集水坑众多且尺寸各异,造成模板施工作业难度大。
1 模板选型
在混凝土工程中,作为施工材料的关键,模板选用既要考虑施工成本,还要考虑混凝土成型质量。
本工程采用胶合板作面板,一方面胶合板模板系统市场单价约19.5元/m2,而钢模板系统市场单价约21.5元/m2,造价较低;另一方面胶合板单块模板尺寸较大,容易锯裁,相对于钢模板,接头数量少,连接可靠,同时也可避免小连接件丢失,施工工艺更简单,混凝土外观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
2 地下室模板安装施工工艺
2.1 底板
采用240mm厚砖墙做侧模板,电梯坑及集水坑侧膜采用120mm
砖砌筑,表面上用1∶2水泥砂浆抹平,阴阳角抹成小圆弧或钝角,砖模为一次消耗。
2.2 剪力墙
地下室的剪力墙位于筏板基础之上,正面施工较易,背面因临近边坡,作业面小;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层高5.9m,墙体高,长度长,属于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墙体垂直度及水平方向的平整度不易控制,易出现墙体立面倾斜及扭曲、底部蜂窝、麻面、孔洞等现象,加大了模板支设和混凝土浇筑的难度。
为此,该工程在传统剪力墙模板支设基础上进行改进,对内外剪力墙模板支设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2.2.1 外墙
外剪力墙模板采用胶合板,与柱、梁交接处及不合模数处采用木模,斜撑支撑。
由于外围剪力墙与外围护坡较近,尤其是底板以上1000mm范围,浇筑混凝土和地下室剪力墙模板支撑及防水、保温层施工困难,对此采取以下措施。
(1)剪力墙墙体采用18 mm原胶合板拼装,其中拉片为梅花形布置。
2m以下水平距离450mm,竖向距离300 mm;2 m以上水平距离600 mm,竖向距离450 mm。
(2)地下室外墙对拉片中部焊止水片,钢管做支撑和夹具。
(3)钢模拼装时接缝相互错开,阴阳角根据排板尺寸制作定型模板。
(4)外墙模板拼装后支竖向立杆,再支水平钢管。
(5)采用双向4道控制线,即通过水平、竖向两方向分别控制墙体外形,同时又在两方向分别各设2道控制线,以确保剪力墙垂直度和平整度偏差在规范要求内。
(6)每道水平钢管均由2根覫48×3.5 mm钢管组成,钢管竖向和水平间距为450mm×450mm。
2.2.2 内墙
内剪力墙采用18 mm厚胶合板做大模板,50 mm×100 mm木楞做背杠,间距200 mm,覫12高强对拉螺杆(外套覫20pvc管),间距600 mm×600 mm,浇筑混凝土时转动拉杆,便于拆模后取出重复使用。
为保证墙体截面尺寸正确,两侧模板间设置预制混凝土撑头(间距1m)。
2.3 框架柱
本工程框架柱模板采用18 mm厚胶合板,根据柱净高配置,钢管柱箍,间距≤0.6m。
柱模板底部现浇板面抄平后用1∶2水泥砂浆找平,厚10~20mm,宽100mm,按放线位置钉压脚手板再安装模板,以防混凝土浇筑时跑浆烂根。
2.4 顶板
楼板面板采用18 mm厚胶合板,50 mm×100 mm方木作次龙骨,间距不大于400 mm。
钢管支撑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0m。
阴角单独配制阴角模,阴角模与墙面相接处夹5mm厚海绵条,模板缝隙用胶带封严。
竖向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0.9 m,横杆
步距不大于1.6m,扫地杆距地面0.2m。
剪刀撑每隔15 m设置,宽度不大于4个间距,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60°。
模板拼缝处用宽胶带封严。
模板拼缝时,水平面模板交接处用单面胶贴缝,竖直面模板交接处用双面胶贴缝。
阴角单独配制阴角膜,阴角膜与墙面相接处夹5mm厚海绵条,以保证拼缝严密。
2.5 框架梁
框架梁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50mm×100mm方木作次龙骨,间距400mm。
侧模及底模用覫48×3.5mm钢管配可调支撑,梁墙节点采用定型节点模板。
对于高度不小于750mm的梁,预埋覫20pvc 管,中间穿覫14对拉螺栓。
待梁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抽出拉杆,可重复使用。
3 质量控制要点
3.1 剪力墙
3.1.1 按结构设计图进行剪力墙模板设计,确保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1.2 安装前应弹出剪力墙的墙身线、洞口位置线及标高线。
3.1.3 墙身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箱盒、预埋件、洞口预留完毕,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要求。
3.1.4 为防止组合式钢模板下口跑浆,安装前应抹砂浆找平层,但找平层不能深入墙身内。
3.1.5 安装前应将组合式钢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刷隔离剂(不允许在模板就位后刷,以免污染钢筋及混凝土接触面),涂刷应均
匀,不得漏刷。
3.2 柱
3.2.1 成排柱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放找中。
3.2.2 柱支模前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3.2.3 柱底部采用钢筋焊接柱断面外包框,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3.2.4 成排柱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柱模,柱距不大时相互间用剪力撑及水平撑搭牢,柱距较大时各柱单独四面斜撑,以保证位置准确。
3.2.5 高度大于3 m的柱子,应在模板中部对称留设临时浇灌孔,以便浇筑混凝土和插入振动棒。
混凝土浇到临时洞口时封闭牢固。
3.3顶板
3.3.1 顶板模板下支撑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支承面要平整。
3.3.2 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刚度,前后左右应相互搭牢,保证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不发生下沉。
3.3.3 钢模板与梁板连接处,板模应拼铺到梁侧模外口齐平,以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内,不便于拆除。
3.3.4 模板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起拱。
3.4 梁
3.4.1 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
不变形。
3.4.2 梁侧模根据梁高配制,梁高≥700 mm时应加设-3×40 mm 对拉扁铁,沿梁纵向≤600 mm,沿梁高≤400mm设置。
3.4.3 梁侧模上口横档用斜撑双面支撑在支柱顶部。
有楼板者在上口横档放在板模隔栅下。
3.4.4 大梁支架立杆应对准下层支撑支架立杆位置,并加垫板,以分散应力。
3.5 楼梯
浇筑混凝土时会使顶部模板上升,因此须附加对拉螺栓,将踏步顶板与底部钢模板拉结,以控制变形。
4 结语
模板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现浇混凝土外观和实体质量。
本文结合某实体工程,详细阐述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主体施工模板设计、模板体系验算和模板安装施工,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技术资料。
参考文献
[1]张锡春.模板支撑体系及安装节点设计[j].施工技术,2008.(08).
[2]张小平.22m高大梁模板支撑架设计与施工[j].工程质量,2007.(04).
[3]益德清.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与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j].浙江建筑,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