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防碰撞技术

合集下载

RFID技术中常见的防碰撞算法解析

RFID技术中常见的防碰撞算法解析

RFID技术中常见的防碰撞算法解析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非接触式自动识别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等领域。

在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是解决多个标签同时被读取时发生的碰撞问题的关键。

一、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RFID系统由读写器和标签组成。

读写器通过无线电波向标签发送信号,标签接收到信号后进行解码,并将存储的信息发送回读写器。

RFID标签分为主动式标签和被动式标签两种。

主动式标签内置电池,可以主动发送信号;被动式标签则依靠读写器发送的信号供电。

二、RFID系统中的碰撞问题在RFID系统中,当多个标签同时进入读写器的工作范围内时,它们可能会同时响应读写器的信号,导致信号碰撞。

碰撞问题会导致读写器无法准确识别标签,从而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三、防碰撞算法的分类为了解决RFID系统中的碰撞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防碰撞算法。

根据不同的原理和实现方式,这些算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随机算法随机算法是最简单的防碰撞算法之一。

它通过在读写器发送的信号中添加随机延迟来避免碰撞。

每个标签在接收到读写器信号后,随机选择一个延迟时间后再发送响应信号。

这样可以降低多个标签同时发送信号的概率,减少碰撞的发生。

然而,随机算法的效率较低,可能会导致系统的响应时间延长。

2. 二进制分割算法二进制分割算法是一种基于二进制编码的防碰撞算法。

它将标签的ID按照二进制编码进行分割,每次只处理一位二进制数。

读写器发送的信号中包含一个查询指令,标签根据自身ID的某一位和查询指令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发送响应信号,如果不同则保持沉默。

通过逐位比较,最终可以确定每个标签的ID。

二进制分割算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靠性,但对标签ID的编码方式有一定要求。

3. 动态算法动态算法是一种基于动态时间分配的防碰撞算法。

它通过读写器和标签之间的协调来避免碰撞。

读写器会发送一个时间窗口,标签根据自身ID的某一位和时间窗口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发送响应信号,如果不同则保持沉默。

7.1RFID关键技术之一——RFID防碰撞技术.pptx

7.1RFID关键技术之一——RFID防碰撞技术.pptx

导读
RFID关键技术之一——RFID防碰撞技术
问题:如何不让boggers与其他地下车辆相撞呢?
该碰撞预警系统实际上是RFIDInc.公司“Extenda-Read”的一个延伸的生产线。这 些产品包括RFID标签和读写器,有源的和半有源的,频率为433.92MHz。这些产品应用 于如卡车和车辆的ID识别、门禁控制、员工考勤和跟踪、停车场管理等等。
碰撞产生的原因
RFID关键技术之一——RFID防碰撞技术
由于标签含有可被识别的唯一信息(序列号),RFID系统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这些信息。 如果只有一个标签位于阅读器的可读范围内,则无需其他的命令形式即可直接进行阅读, 如果有多个标签同时位于一个阅读器的可读范围内,则标签的应答信号就会相互干扰形 成所谓的数据冲突,从而造成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通信失败。为了防止这些碰撞的产生, 在RFID系统中需要设置一定的相关命令,并通过适当的操作解决碰撞问题,这些操作过 程被称为防碰撞命令或算法(Anti-collision Algorithms)。
RFID关键技术之一 RFID防碰撞技术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主讲人2 碰撞产生的类型
导读
RFID关键技术之一——RFID防碰撞技术
案例7-1 采矿又添新助手,RFID碰撞预警系统问世
在澳大利亚采矿业中,那些地下车辆、拖拉机或运输车辆都被称为boggers。 可以想象这些车辆行驶在并非总是亮堂的隧道内,并且因为没有后视镜和侧视镜 而限制了视力范围,十字路口处又不能提供能见度,无法知道有什么车辆会冲撞 出来。漆黑的矿井里到处都可能有boggers横冲直撞。
RFID防碰撞问题与计算机网络冲突问题类似,但是,由于RFID系统中的一些限制, 使得传统网络中的很多标准的防碰撞技术都不适于或很难在RFID系统中应用。这些限制 因素主要有:标签不具有检测冲突的功能而且标签间不能相互通信,因此冲突判决需要 由阅读器来实现;标签的存储容量和计算能力有限,就要求防冲突协议尽量简单和系统 开销较小,以降低其成本。RFID系统通信带宽有限,因此需要防碰撞算法尽量减少读写 器和标签间传送的信息比特的数目。因此,如何在不提高RFID系统成本的前提下,提出 一种快速高效的防冲突算法,以提高RFID系统的防碰撞能力同时识别多个标签的需求, 从而将RFID技术大规模的应用于各行各业,是当前RFID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防碰撞算法与RFID技术的关系与区别

防碰撞算法与RFID技术的关系与区别

防碰撞算法与RFID技术的关系与区别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物联网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供应链管理等领域。

而防碰撞算法则是RFID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解决多个标签同时被读取时可能发生的冲突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RFID技术。

RFID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信息传输和识别的技术。

它由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和后台管理系统组成。

标签是RFID系统中的被动设备,它可以携带物体的信息,并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与读写器进行通信。

读写器负责向标签发送指令,并接收标签返回的信息。

后台管理系统则用于对读取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

在RFID系统中,当有多个标签同时进入读写器的识别范围时,就会产生碰撞问题。

这是因为标签在接收到读写器的指令后,需要进行回复,而多个标签同时回复会导致信号冲突,使读写器无法正确识别标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防碰撞算法。

防碰撞算法是一种用于解决多个标签同时被读取时发生碰撞问题的技术。

它通过合理地控制标签的识别顺序,使得不同的标签在不同的时间片段内进行回复,从而避免碰撞。

目前,常用的防碰撞算法主要有ALOHA算法、二分算法和树状算法等。

ALOHA算法是最简单的防碰撞算法之一。

它通过随机选择时间片段,使得不同的标签在不同的时间内进行回复。

虽然ALOHA算法简单易实现,但由于标签之间的碰撞概率较高,效率较低。

二分算法是一种更高效的防碰撞算法。

它通过将标签分为两组,每次选择其中一组进行回复,然后再将剩余的标签继续分组。

通过不断地二分,最终可以将所有的标签进行识别。

相比于ALOHA算法,二分算法的效率更高,但实现起来稍微复杂一些。

树状算法是一种更加高级的防碰撞算法。

它通过将标签构建成一棵树状结构,每次选择某个节点进行回复,然后再根据回复结果选择下一个节点。

RFID系统的关键技术之防碰撞机制分析与实现5(详细分析:碰撞)共6张PPT

RFID系统的关键技术之防碰撞机制分析与实现5(详细分析:碰撞)共6张PPT
出错误码字,可以按位识别出碰撞。这样可以根据碰撞的位置,按一定法则重新搜索射频 卡。
射频卡1
1
0 11 0ຫໍສະໝຸດ 01 01 0射频卡2
??
?? ??
10
读写器译码
号大的数,至读写器对比射频卡响应的序列号的相同位数上的数完全一致时,说 明无碰撞。
选出序列号最小的数后,对该标签进行数据交换,然后使该卡进入“无声”状 态。
四、防碰撞机制的实现
在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实现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读写器所使用的信号编码必须 能够确定碰撞的准确比特位置。曼彻斯特码(Mancherster)可在多卡同时响应时,译
四、防碰撞机制的实现
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工作流程是:
射频卡进入读写器的工作范围,读写器发出一个最大序列号让所有射频卡响应;同一时刻开始 传输它们的序列号到读写器的接收模块。
读写器对比射频卡响应的序列号的相同位数上的数。
即有的序列号该位为 0,而有的序列号该位 为1
N
出现不一致 的现象
Y
把有不一致位的数从最高位到低位依次置O再输出系列号,即依次排除序列

第八章-RFID防碰撞技术

第八章-RFID防碰撞技术
整帧长度, 由于读写器作用范围内的标签数量是未知的,而且在识别
的过程中 未被识别的标签数目是改变的,因此,如何估算标签数量
以及合理 地调整帧长度成为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的关键。由理
论推导可知, 在标签数目和帧长度接近的情况下,系统的识别效率最高,
也就是 说标签的值就是帧长度的最佳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动态帧时隙算法是在每帧结束后,根据
条电路传输多路信号的。电精品路资料 上每一短暂时刻只有一路信号存
8.1 RFID系统(xìtǒng)中的碰撞与 防碰撞
2.RFID中防碰撞算法(suàn fǎ)分类
精品资料
8.1 RFID系统(xìtǒng)中的碰撞与 防碰撞
标签防碰撞算法 RFID系统的标签防碰撞算法大多采用时分多
路法,该方法可分 为非确定性算法和确定性算法。 非确定性算法也称标签控制法,在该方法中,
到3个读写器的信号,标签无法正确解析读写器发来的查询 信号。
精品资料
8.1 RFID系统(xìtǒng)中的碰撞与 防碰撞
2.多标签碰撞 多标签碰撞是指读写器同时收到多个标签信号而导致无法 正确
读取标签信息的问题。如图读写器发出识别命令后,在标签 应答过
程中可能会两个或者(huòzhě)多个标签同一时刻应答,或一 个标签还没有完

S GeG
当G=1时,吞吐(tūntǔ)量S为最大值1/e,约为0.368,是 纯ALOHA算法的
两倍。
因为标签仅仅在确定的时隙中传输数据,所以该算法的冲 撞发
生频率仅仅是纯ALOHA算法的一半,但其系统的数据吞吐 (tūntǔ)性能却会增
加一倍。
精品资料
8.2 ALOHA算法(suàn fǎ)
接在RFID系统中 应用。这些限制可以归纳为: (1)无源标签没有内置电源,标签的能量来自于

rfid多标签防碰撞原理与解决方法

rfid多标签防碰撞原理与解决方法

rfid多标签防碰撞原理与解决方法RFID技术在许多应用领域被广泛使用,例如库存管理、物流管理、智能交通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当多个标签同时处于RFID 读写器的范围内时,就会发生标签之间的碰撞,导致无法正确读取标签信息。

因此,RFID多标签防碰撞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RFID多标签防碰撞原理RFID多标签防碰撞技术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协议来解决标签之间的碰撞问题。

该协议被称为“ALOHA协议”,采用了一种随机接入的方式,使得每个标签都有机会发送数据,从而避免了碰撞的发生。

具体来说,当读写器将信号发送到附近的标签时,标签会接收到该信号并发送响应信号。

由于多个标签同时接收到读写器的信号,因此会同时发送响应信号,导致标签之间发生碰撞。

为避免这种情况,ALOHA协议将标签分为两类:有冲突的标签和无冲突的标签。

在接收到读写器的信号后,所有标签都会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如果等待的时间相同,则会发生碰撞。

此时,所有有冲突的标签都会停止发送信号,并等待下一次发送机会。

而无冲突的标签则会继续发送信号,直到数据传输完成。

RFID多标签防碰撞解决方法除了ALOHA协议外,还有其他几种RFID多标签防碰撞技术:1.二进制反馈协议二进制反馈协议是一种比ALOHA协议更高效的多标签防碰撞技术。

在该协议中,读写器会向所有标签发送一个二进制编码,标签会根据收到的编码来判断是否发送响应信号。

如果标签收到的编码与自身ID码相匹配,则会发送响应信号,否则不发送。

如果发生碰撞,则读写器会向所有标签发送一个反馈信号,标签会根据反馈信号来判断是否重新发送响应信号。

2.时隙划分协议时隙划分协议是一种将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只允许一个标签发送数据的技术。

在该协议中,读写器会将时间分为若干个时隙,并将时隙分配给标签。

标签只有在自己分配的时隙内才能发送数据,避免了碰撞的发生。

该协议的缺点是需要在系统中预留足够的时隙,否则会导致效率低下。

3.波束成形技术波束成形技术是一种通过调整天线方向来选择性地接收特定标签信号的技术。

RFID实验报告(防碰撞试验)

RFID实验报告(防碰撞试验)

实验八:防碰撞功能一、实验目的:1、理解M1卡的状态转换;理解rf_request用IDLE或ALL模式寻卡的区别;理解rf_halt函数的功能。

2、理解RFID技术的防碰撞处理。

3、设计一个能够同时读取多张M1卡的程序。

二、实验准备:1、M1卡的状态转换图2、rf_request函数int rf_request(HANDLE icdev,unsigned char _Mode,unsigned __int16 *TagType); 功能:寻卡请求参数:icdev:rf_usbinit()返回的设备描述符_Mode:U寻卡模式0 IDLE mode, 只有处在IDLE 状态的卡片才响应读写器的命令。

1 ALL mode, 处在IDLE 状态和HALT 状态的卡片都将响应读写器的命令。

Tagtype:卡类型值,(Mifare std. 1k: 0x0004, UltraLight: 0x0044, FM005:0x0005,Mifare std. 4k: 0x0002, SHC1122: 0x3300)返回值: = 0: 成功 <>0: 失败例: #define IDLE 0x00int st;unsigned int *tagtype;st=rf_request(icdev,IDLE,tagtype);3、rf_halt函数int rf_halt(HANDLE icdev);功能:中止对该卡操作,执行这个指令后,在重新复位之前,不能再对卡进行通讯,除非rf_request()的寻卡模式为ALL。

参数:icdev:rf_usbinit()返回的设备描述符返回值: =0: 成功 <>0: 失败例: st=rf_halt(icdev);三、设计要求:能够同时读取多个M1卡中某块的内容,并将其显示出来。

四、实验内容:1、用Microsoft Visual C++新建一个工程(MFC AppWizard[exe]),应用程序类型是基本对话框,应用程序向导创建完成之后,系统进入到对话框编译页面的主页面,用控件设计对话框,对话框的设计如下图所示:2、编写程序。

防碰撞算法在RFID技术中的作用与意义

防碰撞算法在RFID技术中的作用与意义

防碰撞算法在RFID技术中的作用与意义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物流管理、智能交通、零售业等。

然而,由于RFID标签数量庞大,频繁的标签读取操作往往会导致碰撞问题,即多个标签同时响应导致无法准确识别。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防碰撞算法应运而生,其在RFID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防碰撞算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它能够提高RFID系统的读取效率。

在传统的读取方式中,读写器通过广播指令,所有标签同时响应,造成频繁的碰撞。

而采用防碰撞算法后,读写器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逐个与标签进行通信,减少了碰撞的发生,从而提高了读取效率。

其次,防碰撞算法能够确保RFID系统的准确性。

通过防碰撞算法,读写器可以对每个标签进行独立的识别,从而避免多个标签同时被识别为同一个标签,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

在RFID技术中,常见的防碰撞算法有Aloha算法、二分算法和树状算法等。

Aloha算法是一种简单的随机接入算法,其基本原理是标签在收到读写器的指令后,随机选择一个时间窗口进行响应。

这种算法简单易实现,但在高标签密度下容易出现碰撞问题。

二分算法通过将标签分为两组,然后逐渐细分,最终实现每个标签的独立识别。

这种算法在低标签密度下表现良好,但对于高标签密度的场景效果较差。

树状算法是一种层次化的识别方法,通过构建二叉树结构,将标签逐层分组,最终实现每个标签的独立识别。

这种算法适用于各种标签密度的场景,但实现较为复杂。

防碰撞算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确定。

在标签密度较低的场景下,可以选择简单的算法,如Aloha算法或二分算法,以提高系统的读取效率。

而在标签密度较高的场景下,应选择更为复杂的算法,如树状算法,以确保系统的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结合多种算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防碰撞算法在RFID技术中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读取效率和准确性,还能够为物流管理、智能交通等领域带来更多的应用可能性。

最常用的防碰撞算法

最常用的防碰撞算法

最常用的防碰撞算法有:
1. 时隙ALOHA算法:通过将时间划分为多段等长的时隙,规定RFID 电子标签只能在每个时隙的开始时向RFID读写器发送数据帧,这样可以提高RFID系统的吞吐率。

2. 二分查找算法:当标签数量确定时,使用二分查找算法能够快速定位到某一特定标签,避免碰撞。

3. 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在固定帧时隙ALOHA算法的基础上,根据标签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时隙长度,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防碰撞需求。

4. 碰撞位检测算法:通过碰撞位检测技术,能够快速检测到发生碰撞的位,然后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碰撞避免或碰撞解决。

5. 树形搜索算法:通过逐层向下搜索的方式,在每一层进行标签的识别,避免在同一层发生碰撞,提高识别的成功率。

6. 虚拟环形防碰撞算法:通过建立虚拟环形空间,将所有标签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然后在环形空间内进行顺序识别,避免了碰撞的发生。

7. 时隙二进制搜索算法:在搜索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时隙长度和二进制的位数,逐渐逼近目标标签,最终实现碰撞避免和标签识别。

8. 动态帧时隙二进制搜索算法:结合了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和时隙二进制搜索算法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时隙长度和二进制位数,提高识别效率和准确性。

9. 随机退避策略算法:当发生碰撞时,标签会随机选择一个退避时间进行等待,然后重新发起识别请求。

通过不断随机退避和重试,最终实现标签的识别。

10. 优先级调度算法:根据标签的优先级进行识别,优先级高的标签可以优先获取资源进行识别,避免了碰撞的发生。

这些算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碰撞算法来提高RFID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及详细研究

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及详细研究

常见RFID防碰撞算法有哪几种?比较各自的优缺点,详细论述其中一种算法的工作原理。

1.RFID简介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与传统的识别方式相比,RFID技术无需直接接触、无需光学可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存储数据量大、保密性好、反应时间短、对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和交通运输管理等领域,成为当前IT业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

典型的RFID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数据处理o电子标签放置在被识别的对象上,是RFID系统真正的数据载体。

通常电子标签处于休眠状态,一旦进入阅读器作用范围之内就会被激活,并与阅读器进行无线射频方式的非接触式双向数据通信,以达到识别并交换数据的目的。

此外,许多阅读器还都有附加的通信接口,以便将所获得的数据传进给数据处理子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

2.系统防碰撞RFID系统工作的时候,当有2个或2个以上的电子标签同时在同—个阅读器的作用范围内向阅读器发送数据的时候就会出现信号韵干扰,这个干扰被称为碰撞(collision),其结果将会导致该次数据传输的失败,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技术防止碰撞的产生。

从多个电子标签到—个阅读器的通信称为多路存取。

多路存取中有四种方法可以将不同的标签信号分开:空分多路法(SDMA)、频分多路法(FDMA)、对分多路法(TDMA)和码分多路法(CDMA)。

针对RFID系统低成本、较少硬件资源和数据传输速度以及数据可靠性的要求,TDMA构成了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最为广泛使用的一族。

TDMA是把整个可供使用的通路容量按时间分配给多个用户的技术,可分为电子标签控制法和阅读器控制法。

电子标签控制法主要有ALOHA法,阅读器控制法有轮询法和二进制搜索法。

2.1 空分多路法(SDMA)空分多路法(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是在分离的空间范围内实现多个目标识别。

RFID防碰撞

RFID防碰撞

多址技术在射频识别系统工作时,通常会有一个以上的射频标签同时处在阅读器的作用范围内,这样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签同时发送数据,就会导致通信上的冲突。

为了防止这些冲突的产生,射频识别系统中需要设计相应的防碰撞技术。

在通信中我们称这种技术为多址技术。

多址通信(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是指在各个竞争用户中,共享通信信道容量的通信方式。

多址通信相当于ISO 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的一部分,有时直接称作媒质寻址控制(MAC),常见的多址媒质有卫星通信信道、地面无线电信道、电缆和光缆等。

多数寻址使用的多址媒质是广播信道。

在广播信道中,信号由一个能被许多接收机接收的发射机产生。

每种多址媒质具有不同的特性,其特性影响多址协议的设计。

通常根据多址通信的性能参数来评价一个系统。

多址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是:平均通过量、平均分组时延和稳定性。

对于一个好的多址协议设计而言,系统的平均通过量和平均分组时延越小越好,并且在较长时间内,平均通过量和延迟性基本保持不变。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四种:空分多址法(SDMA-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法(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ess),时分多址法(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码分多址法(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1. 空分多址法是在分离的空间范围内重新使用确定的资源(通信容量)的技术。

实现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使单个阅读器之间的相互作用距离明显减少,把大量的阅读器和天线的覆盖面积并排地安置在一个阵列之中,当标签经过这个阵列时与之最近的阅读器可以与之进行通信;另一种方法是在阅读器上利用一个电子控制定向天线,该天线的方向图直接对准某个标签(自适应的SDMA ,所有不同的标签可以根据它在阅读器作用范围内的角度位置区分开来)。

RFID防碰撞机制

RFID防碰撞机制

RFID防碰撞机制RFID读写器正常情况下一个时间点只能对磁场中的一张RFID卡进行读或写操作,但是实际应用中经常有当多张卡片同时进入读写器的射频场,读写器怎么处理呢?读写器需要选出特定的一张卡片进行读或写操作,这就是标签防碰撞。

防碰撞机制是RFID技术中特有的问题。

在接触式IC卡的操作中是不存在冲突的,因为接触式智能卡的读写器有一个专门的卡座,而且一个卡座只能插一张卡片,不存在读写器同时面对两张以上卡片的问题。

常见的非接触式RFID卡中的防冲突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1、面向比特的防冲突机制高频的ISO14443A使用这种防冲突机制,其原理是基于卡片有一个全球唯一的序列号。

比如Mifare1卡,每张卡片有一个全球唯一的32位二进制序列号。

显而易见,卡号的每一位上不是“1”就是“0”,而且由于是全世界唯一,所以任何两张卡片的序列号总有一位的值是不一样的,也就说总存在某一位,一张卡片上是“0”,而另一张卡片上是“1”。

当两张以上卡片同时进入射频场,读写器向射频场发出卡呼叫命令,问射频场中有没有卡片。

这些卡片同时回答“有卡片”;然后读写器发送防冲突命令“把你们的卡号告诉我”,收到命令后所有卡片同时回送自己的卡号。

可能这些卡片卡号的前几位都是一样的。

比如前四位都是1010,第五位上有一张卡片是“0”而其他卡片是“1”,于是所有卡片在一起说自己的第五位卡号的时候,由于有卡片说“0”,有卡片说“1”,读写器听出来发生了冲突。

读写器检测到冲突后,对射频场中的卡片说,让卡号前四位是“1010”,第五位是“1”的卡片继续说自己的卡号,其他的卡片不要发言了。

结果第五位是“1”的卡片继续发言,可能第五位是“1”的卡片不止一张,于是在这些卡片回送卡号的过程中又发生了冲突,读写器仍然用上面的办法让冲突位是“1”的卡片继续发言,其他卡片禁止发言,最终经过多次的防冲突循环,当只剩下一张卡片的时候,就没有冲突了,最后胜出的卡片把自己完整的卡号回送给读写器,读写器发出卡选择命令,这张卡片就被选中了,而其他卡片只有等待下次卡呼叫时才能再次参与防冲突过程。

RFID系统的关键技术之防碰撞机制分析与实现4(详细分析:标签)共6张PPT

RFID系统的关键技术之防碰撞机制分析与实现4(详细分析:标签)共6张PPT

10 00和01两个子集,直到识别子集1中所有标签。
C、当标签没有被正确接收,则读写器将发送一个RESEND指令。 用某个(事先确定的)序列号作为参数发送给射频卡。
11
(3)READ-DATA——读出数据。
100
101
冲突节点 非冲突节点
四、防碰撞机制的实现
1 当进入“识别”有多个标签----碰撞仲裁
四、防碰撞机制的实现
基本思想是:将处于碰撞的标签分
树分叉算法 (1)REQUEST——请求(序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左右两个子集0和1,先查询子 集0,若没有碰撞,则正确识别标签,
用某个(事先确定的)序列号作为参数发送给射频卡。 (2)SELECT——选择(序列号)。
若仍有碰撞则分裂,把1子集分成00
和01 中所 取所消有一 接个收事到先FA选IL中指的令射且频内卡部,计射数频器卡等进0的入标"无签声将"产状生态一,个在1这或种者状0态的下随射机频数卡,完如全果是是非1,激则活标的签,两计对数个收器到子加的集1R,E,如Q果U直E是S到0T,命识则令别标不签作子计应集数答器1。保持不变 有标签。 ,并再次发送其识别码。
(4)a、若有一个以的标签发送,则重复步骤(2);b、若只有一个发送,则读写器发送包含识别码的“DATA_READ”,指令,标签正确接
收此指令进入“数据交互”,通信完成后,发送SUCCESS指令;
基本思想是:将处于碰撞的标签分成左右两个子集0和1,先查询子集0,若没有碰撞,则正确识别标签,若仍有碰撞则分裂,把1子集分成
所有接收到FAIL指令且内部计数器不等于0的标签计数器加1。
当进入“识别”有多个标签----防碰撞指令规则

防碰撞算法在RFID技术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防碰撞算法在RFID技术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防碰撞算法在RFID技术中的实际应用场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RFID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和跟踪,为物流、供应链管理、智能交通等领域带来了诸多便利。

然而,由于RFID标签数量庞大,标签之间的碰撞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防碰撞算法的引入,为RFID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提供了解决方案。

一、物流管理领域在物流管理领域,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货物的追踪和管理。

然而,当大量货物同时通过RFID读写器时,由于标签之间的碰撞,会导致读写器无法准确识别标签,从而影响物流管理的效率。

防碰撞算法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使用防碰撞算法,可以将读写器按照一定的规则依次与标签进行通信,避免标签之间的碰撞。

例如,可以采用“二分法”策略,将标签分为两组,先与其中一组进行通信,再与另一组进行通信,依次类推,直到所有标签都被读取。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标签之间的碰撞,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

二、智能交通领域在智能交通领域,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然而,当大量车辆同时通过RFID读写器时,由于车辆标签之间的碰撞,会导致读写器无法准确识别车辆,从而影响交通管理的效率。

防碰撞算法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使用防碰撞算法,可以将读写器按照一定的规则依次与车辆标签进行通信,避免标签之间的碰撞。

例如,可以采用“随机选择”策略,读写器随机选择一个标签进行通信,如果通信成功,则继续选择下一个标签进行通信,如果通信失败,则重新选择一个标签进行通信,直到所有标签都被读取。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标签之间的碰撞,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

三、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追踪和管理。

然而,当大量医疗器械和药品同时通过RFID读写器时,由于标签之间的碰撞,会导致读写器无法准确识别标签,从而影响医疗管理的效率。

《2024年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范文

《2024年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范文

《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

然而,在RFID系统中,标签防碰撞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研究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以提高RFID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二、RFID系统概述RFID系统主要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后端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标签是附着在物品上的无线通信设备,阅读器用于读取和写入标签信息,后端处理系统则负责处理阅读器发送的数据。

在RFID系统中,多个标签可能同时向阅读器发送信息,导致信号冲突,即碰撞(Collision)。

防碰撞算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三、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现状目前,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ALOHA 的算法和基于树形协议的算法。

基于ALOHA的算法通过随机退避机制避免标签间的信号冲突,其优点是实现简单、效率较高,但缺点是在标签数量较多时性能下降。

基于树形协议的算法则通过建立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通信树来避免碰撞,其优点是在标签数量较多时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但实现较为复杂。

四、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内容本文将重点研究基于ALOHA的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

首先,我们将分析ALOHA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包括纯ALOHA算法和时隙ALOHA算法。

然后,我们将探讨ALOHA 算法在RFID系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提出一种改进的ALOHA算法,该算法通过优化退避时间和退避策略,提高标签的识别效率和准确性。

五、改进的ALOHA算法设计改进的ALOHA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退避时间优化:通过对标签的退避时间进行动态调整,使得标签在发送信息前能够更好地估算信道状况,从而选择合适的退避时间。

这样可以减少标签间的信号冲突,提高识别效率。

2. 退避策略优化:采用一种基于历史信息的退避策略,使得标签在发生碰撞后能够根据历史信息进行决策,选择更适合的退避策略。

第7章RFID系统的关键技术之防碰撞机制分析与实现

第7章RFID系统的关键技术之防碰撞机制分析与实现

密集环境下读写器冲突示意图
五、读写器防碰撞机制的实现
分时传输解决读写器冲突 分布式时隙控制方法以防冲突算法Colorwave和IRCM为 代表,时隙分配过程以网络中的每个读写器为中心,各读写 器之间相互反复通信协商来确定各自的工作时隙,发生冲突 时往往通过增加新的时隙来解决,结果使得时隙分配过程较 长且需要的总时隙数目多;集中式时隙控制方法几乎不占用 读写器的资源,通过中央计算机或服务器运行优化算法进行 时隙分配问题的求解。这种方法求解速度快且不占用读写器 资源。
二、产生碰撞的原因
1 什么是碰撞
在RFID系统应用中,因为多个读写器或多个标
签,造成的读写器之间或标签之间的相互干扰, 统称为碰撞。
2 碰撞的类型
1、读写器碰撞 2、标签碰撞
二、产生碰撞的原因
Time TagA
Time
Data 1 Data 2 Data 3 Data 4 Data 5
完全碰撞
TagB
四、防碰撞机制的实现
碰撞 仲裁
பைடு நூலகம்
四、防碰撞机制的实现
如何解决碰撞 的问题呢?
四、防碰撞机制的实现 1、空分多址SDMA法
Tag5 Tag3
Tag4
读写器
Tag1
Tag6 Tag2
Tag7
四、防碰撞机制的实现 1、空间分割多重存取
Ta g
Ta g
Reader
1、自适应SDMA,电子控 制定向天线,天线的方向 直接对准某个标签
分离的空间范围 内重新使用确定的资源 (通信容量)
Ta g
2、减少单个读写 器的作用范围
四、防碰撞机制的实现
2、频分多址FDMA法
阅读器广播命令

RFID标签防碰撞关键技术研究

RFID标签防碰撞关键技术研究

RFID标签防碰撞关键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RFID技术在物流、制造业、商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场景中,由于标签数量众多,标签间容易发生碰撞,导致识别错误,影响识别效率和精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RFID标签防碰撞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

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进而分析了现有的防碰撞算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基于动态Q算法和改进的Aloha算法的高效防碰撞方案,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最后,对未来的RFID标签防碰撞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RFID技术;防碰撞;动态Q算法;改进的Aloha算法;实验验证一、引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RFID技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制造业、商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实现数据交换的无线通讯技术,包括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后台数据处理系统。

标签作为RFID系统中重要的节点,其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了整个系统的识别效率和精度。

然而,在实际场景中,由于标签数量众多,且在读写器的通信范围内同时存在多个标签,标签间容易发生碰撞,导致识别错误,影响识别效率和精度。

如何实现高效、精确的RFID标签防碰撞成为RFID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以RFID标签防碰撞为研究课题,对现有的防碰撞算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动态Q算法和改进的Aloha算法的高效防碰撞方案,同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RFID标签是射频识别技术的核心部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含有芯片的射频标签,将射频能量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标签的供电和数据传输。

标签通常分为被动式标签和主动式标签两种。

被动式标签不含有电池,通过接收读写器发射的射频信号,从而产生电能驱动芯片工作,主动式标签则内置电池,可以主动发射信号。

解析RFID中的反碰撞技术

解析RFID中的反碰撞技术

解析RFID中的反碰撞技术标签碰撞是RFID系统中最常见、最难处理的问题,常用反碰撞技术来解决。

根据ISO/IEC14443标准,反碰撞技术可分为面向比特和面向时隙两种,给出了每一种技术的冲突检测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每一种技术的工作原理。

反碰撞技术的分类反碰撞技术根据面向的对象可分为面向比特和面向时隙两种。

ISO/IEC14443-3标准中TYPE A防冲突规范采用的是面向比特型,支持比特冲突检测协议;ISO/IEC14443-3标准中TYPE B防冲突规范采用的是面向时隙型, 通过一组命令来管理防冲突过程。

防碰撞技术中的冲突可以通过幅度变化、非法编码出现、位宽变化等方法进行检测。

但在RFID中,很难确定判断幅度迭加的门限值(阈值),因此,非法编码判断和位宽检测是比较简便的方法。

面向时隙型需采用位宽变化的检测技术,面向比特型则采用非法编码判断的检测技术。

对于非法编码判断的检测技术来说,不能采用NRZ码,需采用Manchester 码,该编码是根据电平的改变来表示编码某位的值。

这里,用上升沿表示逻辑“0”,用下降沿表示逻辑“1”;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没有变化”的状态是不允许的,并作为非法编码被识别。

当两个或多个标签同时返回的某一数位有不同的值,则接收到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互相抵消,以致出现“没有变化”的状态。

如图1所示,NRZ码不能检测出碰撞位,Manchester码却可以。

所以在TYPE A中就是采用了Manchester码。

当然,是基于时间同步和放大限幅的环境,在RFID系统中,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

对于位宽变化的检测技术则要采用NRZ码。

但是这种检测技术要采用合适的编码,还要采用合适的调制方式,一般采用FSK调制。

当用NRZ编码和FSK 调制,发现位0和位1碰撞时,合成波形的位宽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图2是其碰撞情况时序图,其中数位0的频率为载波频率fc的1/8。

正常情况下,0的FSK脉宽为4TC,1的FSK脉宽为5TC,因此用计数器进行位宽检测,判别是否出现大于5TC的脉宽,就可以判断是否出现了冲突。

RFID的防碰撞算法-赵江波

RFID的防碰撞算法-赵江波

谢 谢!

目的是为了改善QT协议的性能。 在QT协议的识别过程中,当阅读器发送长度 为k的请求字符串S给标签时,ID前缀与S匹配 的标签将会传回它的位K+1,…,N的部分ID号 给阅读器,其中N是ID号的长度。如果碰撞发 生,阅读器会发送请求位字符串S0和S1给标签。 Choi等人在文献[20]中研究表明,请求位字符 串S0和S1与前k位相同,而与最后一位不同。 基于这个发现提出了BSQTA和BSCTTA协议, 通过使用2个响应的时隙,来减少识别的时间。
赵江波

主要内容: (1)RFID系统的碰撞问题 (2)阅读器防碰撞 (3)标签防碰撞 (4)结论


在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阅读器通过给附有 识别标签的物品发射无线射频信号来识别物品。 RFID 系统也存在信号干扰问题,主要有 两类:
(1)阅读器碰撞 (2)标签碰撞
防碰撞协议
Reader collision
HiQ分级的控制结构由 阅读器、R-servers和Qservers组成。 当某个阅读器需要发送 信息给它的识别区域内 的标签时,它必须首先 从它的主R-server处请求 资源,即频率信道和时 隙。阅读器只有在主Rserver分配于一个时隙 内的具体频率信道之后, 才能够发送信息。

(1)Class 1 Generation 2 UHF标准是EPCglobal提 出的。整个分配频带被分成若干个信道,一个阅 读器只能使用一个信道来进行通信。 (2)阅读器和标签分开使用载波频率。即阅读器 (或标签)将只会与阅读器(或标签)发生碰撞。 (3)EPCglobal Gen2协议能够解决阅读器的碰撞。 因为大部分低成本的阅读器没有频率选择能力, 标签碰撞的问题仍然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9
四、防碰撞算法
(1) 纯ALOHA(PureALOHA)法 标签只要有数据发送请求就立即发送出去,而不管无线信
道中是否已有数据在传输。 它是无线网络中最早采用的多址技术,也是最为简单的
一种方法。在RFID系统中,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只读标签 (Read only tag)。
ALOHA系统所采用的多址方式基于TDMA,是一种无规则的 时分多址,或者叫随机多址。用于实时性不高的场合。
树分叉算法
27
四、防碰撞算法
树分叉算法
0 10
基本思想是:将处于碰撞的标 签分成左右两个子集0和1,先 查询子集0,若没有碰撞,则 正确识别标签,若仍有碰撞则 分裂,把1子集分成10和11两 个子集,直到识别子集1中所 有标签。
1
11
100
101
冲突节点 非冲突节点
28
14
四、防碰撞算法
2 二进制搜索算法 基于曼彻斯特编码 信号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可以让读写器准确地判
17
四、防碰撞算法
1 防碰撞的基本算法ALOHA
aloha[əˈloʊhə]int.夏威 夷人问候语,欢迎,再见;
ALOHA算法是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采取标 签先发言的方式,当标签进入读写器的识别区域内时就 自动向读写器发送其自身的ID号,在标签发送数据的过 程中,若有其他标签也在发送数据,将会发生信号重叠, 从而导致冲突。读写器检测接收到的信号有无冲突,一 旦发生冲突,读写器就发送命令让标签停止发送,随机 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发送以减少冲突。
第七章 RFID防碰撞技术
主要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引入 二、产生碰撞的原因 三、防碰撞机制 四、防碰撞算法 五、读写器防碰撞机制的实现
2
1
一、教学内容的引入
多个文件箱同时通过闸门读写器,如何正确识别?
3
二、产生碰撞的原因
1 什么是碰撞
在RFID系统应用中,因为多个读写器或多个标 签,造成的读写器之间或标签之间的相互干扰, 统称为碰撞。
非确定性算法也称标签控制法,在该方法中,读写器没有 对数据传输进行控制,标签的工作是非同步的,标签获得处 理的时间不确定,因此标签存在“饥饿”问题。ALOHA算法 是一种典型的非确定性算法,实现简单,广泛用于解决标签 的碰撞问题。
确定性算法也称读写器控制法,由读写器观察控制所有标 签。按照规定算法,在读写器作用范围内,首先选中一个标 签,在同一时间内读写器与一个标签建立通信关系。二进制 树型搜索算法是典型确定性算法,该类算法比较复杂,识别 时间较长,但无标签饥饿问题。
在每一帧初始时刻,读写器发出请求指令,向标签提供帧长等信息。每 个标签根据信息随机选择一个时隙向读写器发送信息。假设标签的序列号 为4比特,在第一帧中,标签1和标签3选择了时隙1与读写器通信,标签2 和标签4选择了时隙2。时隙1和时隙2都发生了碰撞,而标签5在时隙3中被 读写器成功识别。第二帧中标签3和标签2被成功识别。如此循环直到所有 标签被成功识别为止。
tag5 tag4
tag1 tag2
阅读器 tag3
6
3
二、产生碰撞的原因
多读写器一标签干扰
Tag3 Reader1
Tag2
Tag1
Reader2
标签1接收到的信息为两个读写器发射信号 的矢量和,是一个未知信号。
7
三、防碰撞机制
如何解决碰撞 的问题呢?
系统常用的反碰撞法有以下四种: 空分多路法(SDMA)、频分多路 法 (FDMA)、时分多路法(TDMA)
下,经过多次搜索也可能没有发现序列号,因为没有唯一的 标签能单独处于一个时隙之中而发送成功。因此,需要准备 足够大量的时隙,这样做法降低了防碰撞算法的性能。
26
13
四、防碰撞算法
2 二进制树型搜索算法
算法
二进制树型搜索算法由读写器控 制,基本思想是不断的将导致碰撞的 电子标签进行划分,缩小下一步搜索 的标签数量,直到只有一个电子标签 进行回应。
(2)曼彻斯特码 每一位的中间有一个跳变,跳变既作为时钟,又作为数据。 在半个位周期时的负跳变(即电平由1变为0)表示二进制“1
”,正跳变表示二进制“0”。 曼彻斯特码也是一种归零码。
30
15
四、防碰撞算法
“识别”有多个标签----防碰撞指令规则 (1)REQUEST——请求(序列号)。此命令发送一序列号作为参 数给射频卡。应答规则是,射频卡把自己的序列号与接收到的 序列号比较,如果自身序列号小于或等于REQUEST指令序列号 参数,则此射频卡回送其序列号给读写器。这样可以缩小预选 的射频卡的范围;如果大于,则不响应。
TDMA是把整个可供使用的信道容 量按时间分配给多个同户的技术。
a’ a
Tag
1
Reader
a’ b’ c’ a b c
b’ b
Tag
2
c’ c
Tag 3
14
7
三、防碰撞机制 4、码分多路法
15
四、防碰撞算法
1.RFID中防碰撞算法分类
16
8
四、防碰撞算法
2、标签防碰撞算法
RFID系统的标签防碰撞算法大多采用时分多路法,该方法 可分为非确定性算法和确定性算法。
31
四、防碰撞算法
“识别”有多个标签----防碰撞指令规则
(3)READ-DATA——读出数据。选中的射频卡将存储的数据发 送给读写器。
(4)UNSELECT ——取消选择。取消一个事先选中的射频卡,射频卡进
入"无声"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射频卡完全是非激活的,对收到的REQUEST 命令不作应答。为了重新话化射频卡,必须先将射频卡移出读写器的作 用范围再进入,以实行复位。
19
四、防碰撞算法
纯ALOHA算法 若读写器检测出信号存在相互干扰,读写器就会向电子标
签发出命令,令其停止向读写器传输信号; 电子标签在接收到命令信号之后,就会停止发送信息,
并会在接下来的一个随机时间段内进入到待命状态,只有当 该时间段过去后,才会重新向读写器发送信息。
各个电子标签待命时间片段长度是随机的,再次向读写 器发送信号的时间也不相同,这样减少碰撞的可能性。
9
三、防碰撞机制 1、空分多路法(空间分割多重存取)(SDMA)
利用空间分割构成不
同的信道。
如:在一颗卫星上使
用多个天线,每个天线
的波束射向地球表面不 同 区 域 。 地 面 上 不 同 地 Tag4
区的地球站,它们在同
一时间,即使使用相同
的频率进行工作,它们
之间也不会形成干拢。
Tag6
空 分 多 址 ( SDMA )
和码分多路 法(CDMA)
8
4
三、防碰撞机制
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分类
电子标签的低功耗、低存储能力和有限的计算能力等限制, 导致许多成熟的防碰撞算法(如空分多路法)不能直接在 RFID系统中应用。这些限制可以归纳为: (1)无源标签没有内置电源,标签的能量来自于读写器,因 此算法在执行的过程中,标签功耗要求尽量低; (2)RFID系统的通信带宽有限,因此防碰撞算法应尽量减少 读写器和标签之间传输信息的比特数目; (3)标签不具备检测冲突的功能而且标签间不能相互通信, 因此冲突判决需要读写器来实现; (4)标签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有限,这就要求防碰撞协议尽可 能简单,标签端的设计不能太复杂。
2 碰撞的类型
1、读写器碰撞 2、标签碰撞
4
2
二、产生碰撞的原因 Time
完全碰撞
TagA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1
2
3
4
5
Time
TagB
Data
Time
1
Data 2
Data 3
Data 4
Data 5
RFID数据碰撞示意图
读写器
5
二、产生碰撞的原因 多标签碰撞
一个读写器的 读写范围内有 多个标签存在, 发生通信冲突。
11
三、防碰撞机制
阅读器广播命令 f1
Tag1
2、频分多路法 (频率分割多重存取)
(FDMA)

f2
Tag2

Tag3

f3
Tag5
f4 Tag4
f5
阅读器读写区域
将信道频带分割为 若干更窄的互不相交 的频带(称为子频 带),划分后的每个 子频带分给一个用户 专用(称为地址)。
12
6
三、防碰撞机制
缺点就是数据帧发送过程中碰撞发生的概率很大。 经过分析,ALOHA法的最大吞吐率只有18.4%,80%以 上的信道容量没有被利用。对于较小的数据包量,无线信道的 大部分时间没有被利用,而随着数据包量的增加,标签碰撞的 概率又会明显增加。
22
11
四、防碰撞算法
(2)帧时隙ALOHA法 时间被分成多个离散时隙,电子标签必须在时隙开始处才可
(2)SELECT——选择(序列号)。用某个(事先确定的)序列号 作为所有参接数收发到送FA给IL射指令频且卡内。部具计有数器相不同等序于列0的号标的签射计数频器卡加将1。以所此有作接收到 F为AI执L指行令其且他内命部计令数(例器等如0读的标出签和将写产入生数一个据1)或的者切0的入随开机关数,,如即果选是择1,则标 这签个计数射器频加卡1,。如具果有是其0,他则序标列签计号数的器射保频持卡不变只,对并R再EQ次UE发S送T命其令识别应码答。。
把若干个使用不同载波频率的传输通 路同时供给通信用户使用。
a
Tag
Reader
b
Tag
c
Tag
a
频分多路法可将
需要传输的每路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