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主要模式
社会工作常用的模式
![社会工作常用的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1d0239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b.png)
社会工作常用的模式社会工作领域中常用的一些模式和方法有很多,它们帮助社会工作者与个人、家庭、社群等进行有效的交流、干预和支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会工作模式:1. 生态系统模式:这个模式强调了环境和社会系统对个体的影响。
社会工作者使用这个模式来分析和理解个体在社会、文化和家庭环境中的问题,从而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干预。
2. 强化模式:这个模式关注个体的强项和资源,而不是问题和缺陷。
社会工作者与客户一起探索他们的优势和潜力,以促进积极的变化和成长。
3. 解决问题模式:这个模式通过识别问题、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和评估成果来处理个体或家庭的挑战。
社会工作者与客户一起合作,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4. 认知行为模式:这个模式着眼于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社会工作者使用认知行为方法来帮助客户认识和改变负面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5. 人本主义模式:这个模式强调尊重和关怀,注重个体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社会工作者与客户建立真实、支持性的关系,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6. 系统论模式:这个模式将个体看作一个系统中的一部分,与其他成员和环境相互作用。
社会工作者使用系统论来理解家庭和社会系统中的互动关系,从而进行干预和支持。
7. 社区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关注社区的参与和发展。
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合作,促进社区成员的参与和合作,解决共同问题,提高社区的整体福祉。
8. 咨询模式:这个模式用于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
社会工作者与客户一起探讨问题,提供专业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这些模式只是社会工作领域中的一部分,社会工作者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模式或方法来应对不同的挑战和任务。
这些模式有助于指导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的实践,并为他们提供了更有效地与客户合作的方法。
社区工作三大理论模式
![社区工作三大理论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9dd7c4c3968011ca200916f.png)
社会行动
Back
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
1.目标 2.工作员及群众的工作取向 3.组织考虑 4.盟友及对手 5.当权者 6.战术
社会行动
Back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介入应考虑的因素
评价
优点
广泛的吸取群众 易于培养社区领袖 可使问题迅速解决
评价
缺点
被反政府利用 激化矛盾 长与挑战但不善建设
地区发展 Locality development
社会策划 social planning
社区行动(community action ) 抗议行动 (Protest Action) 冲突模式(conflict approach)
做社会行动的
倡导者
含义
现实基础 基本特征 考虑因素
评价
社会行动是组织社会上受到忽视、压迫或 受政策不合理对待的低下阶层全体,通过 集体行动,采取非正规的途径及较多运用 冲突对峙策略,使社会权力、地位及资源 得到合理的再分配,并在过程中提升参与 者的社会意识,改变他们无能及无助感, 达成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社会行动
Back
含义
现实基础 1.社会上存在着被压迫的少数群体 2.个人自由及人权受到保障 3.拥有自由的新闻媒介 4.群众缺乏政治参与渠道 5.社会和政府的宽容
社会行动
现实基础
Back
现实基础
基本特点 1.以社会上的低下层群众作为工作案主 2.社会行动的本质是现存制度的建制下 所进行的有限度的社会改革 3.社会行动的目的是争取权益和资源的 重新分配
社区缺少健身器材,没有娱乐活动的场所,社区生活枯燥。 社区人口老龄化严重。
各组根据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分析社 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中一个问题 制定一份社区策划书,要求策划有特 色、有亮点。
社工工作小组常用的工作模式
![社工工作小组常用的工作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e154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a.png)
社工工作小组常用的工作模式摘要:一、社会目标模式二、治疗模型三、互动模型(互惠模型)四、小组工作阶段划分五、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小组工作模式选择与应用正文:社工工作小组是社会工作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模式直接影响着社工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社工工作小组常用的工作模式,包括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型和互动模型(互惠模型),并探讨如何在实践中根据需求选择与应用合适的工作模式。
一、社会目标模式社会目标模式是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它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
社会目标模式强调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这种模式可以帮助组员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从而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变迁。
二、治疗模型治疗模型主要关注个体心理和情感需求的满足,通过小组工作的开展,帮助组员处理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
这种模式适用于有心理困扰或情感需求的个体,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引导和干预,使组员在小组互动中得到心理支持和治疗。
三、互动模型(互惠模型)互动模型强调组员之间的人际互动和关系建立,通过互帮互助、相互学习,达到个人成长和问题解决的目的。
在这种模式下,组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助、互惠的,通过互动和合作,实现小组共同目标。
四、小组工作阶段划分小组工作是一个由不同阶段组成的动态过程,一般包括准备阶段、开始阶段、中期转折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和结束阶段。
在每个阶段,社会工作者都需要关注组员的需求、情感和行为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策略,确保小组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小组工作模式选择与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应用合适的工作模式。
例如,对于关注社会变迁和责任的社会工作项目,可以采用社会目标模式;对于有心理或情感需求的个体,可以采用治疗模型;而对于注重人际互动和关系建立的小组工作,可以选择互动模型。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根据小组工作的不同阶段,调整自己的角色和任务,以保证小组工作的有效开展。
社工开展工作的常用模式
![社工开展工作的常用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ad9f4b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9.png)
社工开展工作的常用模式
社工开展工作的常用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1. 个案服务模式:社工通过与个人或家庭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变不良行为和提升生活质量。
2. 小组工作模式:社工组织小组活动,建立互助、支持和学习的环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来解决问题、提高个人能力和促进社会融入。
3. 社区工作模式:社工在社区内开展各种活动,包括社区教育、社区组织、社区网站、社区咨询等,通过社区层面的干预和支持,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
4. 宣传与教育模式:社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传达社会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增强公众参与社会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5. 媒体和网络工作模式:社工利用媒体和网络平台,通过发布信息、建立网络社区、开展在线咨询等方式,向公众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和资源支持。
这些常用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工作需求和工作环境进行灵活组合和调整,以实现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效果。
图说社工(顾正品)——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地区发展模式
![图说社工(顾正品)——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地区发展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9c341e184254b35eefd34f8.png)
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团结邻里。
这是针对社区中不良邻里关系而采取
的策略。
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多元化的活动鼓 励居民参与,推动建立社区归属感和认同 感。 例如,组织兴趣小组、建立基层联络 网,加强邻里间的沟通;定期举办楼门居 民小组会议,讨论楼道公共空间的使用和 保洁,制定和宣传“楼门文明公约”,培 养居民爱护和维护公共空间的意识。
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社区教育。
该策略主要解决居民对社区资 源陌生、社区认同不足等问题,促 使居民认识社区和关注社区事务。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绘制社区 地图、印发宣传单等方式告知社区 现有的社会服务情况,帮助居民了 解社区资源的分布;通过开办一些 课程,告诉居民如何运用社会资源 来改善生活。
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
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社区参与。
该策略主要解决社区面对的部分共 同问题,如垃圾处理、施工扰民等。 社会工作者一般通过动员居民集体 参与来解决问题,也可建立居民关注问 题小组来促进社区力量的系统化。 当居民抱怨政府对社区问题应对不力
时,社会工作者要提供一些建设性途径
让居民表达意见,促进政府与居民之间 的沟通和了解,同时要求居民不仅仅表
达不满,更重要的是提出改善的建议和
方法。
地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主要承担以下角色:
使能者。
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协助居民
表达对社区问题的不满,鼓励和协助居 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 渠道及人际关系,促进共同目标的产生 与实现。
教育者。
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培训,帮助居民
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组织技巧,培 养居民积极参与和自助互助的精神。
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 社区的重新整合
社工工作小组常用的工作模式
![社工工作小组常用的工作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5ea6f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5.png)
社工工作小组常用的工作模式社工工作小组是指由一群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团队,旨在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
社工工作小组的工作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个案工作模式:社工工作小组通过个案工作模式,对个体进行深入的了解和专业的辅导。
他们会与受助者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困扰和需要,并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
在这个模式下,小组成员将利用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技巧,帮助受助者解决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资源引导,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2. 社区工作模式:社工工作小组会采用社区工作模式,关注社区层面的问题,通过对社区的调研和了解,以及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发现并解决社区中的各种社会问题。
他们将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的增强。
此外,他们还会与社区机构和其他社会工作者合作,共同推动社区发展和改善社会环境。
3. 教育工作模式:社工工作小组认为教育是预防和干预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因此,他们会采用教育工作模式,向公众传递有关社会问题的知识,并提供相关技能的培训。
他们会在学校、社区和其他场所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讲座、工作坊等,提高社会公众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4. 倡导工作模式:社工工作小组致力于通过倡导工作模式,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和社会支持。
他们会参与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促进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理解。
此外,他们还会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发起舆论引导等方式,呼吁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推动社会公正和包容。
5. 团队合作模式:在社工工作小组中,团队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小组成员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协作推进工作任务的完成。
团队合作模式强调互相学习和支持,通过共享经验和知识,提高团队整体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社工工作小组常用的工作模式包括个案工作模式、社区工作模式、教育工作模式、倡导工作模式和团队合作模式。
这些工作模式互相补充和支持,能够提供全面和有效的社工服务。
社工小组工作中常用的模式
![社工小组工作中常用的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1c4d6c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8.png)
社工小组工作中常用的模式在社会工作小组中,有几种常见的模式被广泛使用。
这些模式为社工提供了组织和引导小组活动的框架,帮助他们在各种情况下有效地帮助个人或群体。
以下是在社工小组工作中常用的十种模式:1. 互动模式:互动模式是一种以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模式。
它强调通过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促进他们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培养群体凝聚力和建立积极的团队文化。
2. 任务中心模式:任务中心模式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注重帮助小组成员明确问题、制定目标并采取有效的行动计划。
这种模式强调小组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实体,鼓励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支持。
3. 危机干预模式:危机干预模式旨在帮助处于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中的小组成员。
它关注的是保护成员的生命、财产和权益,并确保他们在困难时期得到适当的支持。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自然灾害、家庭暴力或其他紧急情况中。
4. 行为治疗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基于行为学习理论,通过强化和惩罚来改变小组成员的行为。
它适用于帮助成员克服不良习惯、培养新技能或改变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治疗心理问题、瘾症或情感障碍。
5.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一种帮助小组成员识别和改变非理性思维模式的心理治疗方法。
它强调通过逻辑思考和积极的心态来克服负面情绪和压力。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处理焦虑、抑郁、压力和心理创伤等问题。
6. 当事人中心治疗模式:当事人中心治疗模式将小组成员视为有自我治愈能力的个体,强调他们的主观经验和内在动力。
它关注的是创造一个安全、支持和信任的环境,让成员能够探索自己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治疗心理问题和情感障碍。
7. 生态系统理论模式:生态系统理论模式将小组成员置于其生活环境中,并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它关注的是改善或优化成员的生存环境,包括家庭、社区和工作等方面。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帮助成员解决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如贫困、歧视和社会排斥等。
8. 社区发展模式:社区发展模式旨在帮助小组成员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的过程。
小组社会工作的四种模式
![小组社会工作的四种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4659e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e.png)
小组社会工作的四种模式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
它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向小组成员提供帮助和支持,以解决小组成员的各种问题和需要。
小组社会工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所采用的小组社会工作模式。
下面就介绍小组社会工作的四种模式。
1.治疗模式治疗模式是指小组社会工作者帮助小组成员探索和分析自己的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如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帮助小组成员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和思维方式,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治疗模式适用于小组成员存在心理问题或社会问题的情况下,因此需要专业心理工作者的介入。
2.发展模式发展模式是指小组社会工作者帮助小组成员通过互相支持和协作,从中发掘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以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
发展模式适合支持小组成员提高他们的技能、知识和能力,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自己的个人和职业生涯问题。
3.社区模式社区模式是指小组社会工作者帮助小组成员从自己所生活的社区出发,通过了解和分享社区资源、信息和需求,把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社区模式适用于小组成员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促进社区共同发展。
4.参与模式参与模式是指小组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小组成员互动和讨论,参与他们的问题和需求,进而建立起互助和信任,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参与模式适用于小组成员需要运用自身资源解决问题,以及需要与其他小组成员协作,共同解决小组问题的情况。
以上这四种小组社会工作模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无论哪种模式,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和信任,以实现小组的目标和任务。
在社会工作的实践中,小组社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小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社区工作四大主要模式
![社区工作四大主要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cb7dc972cf84b9d528ea7a9b.png)
1.新公民社会意识令居民参与义务工作,构建互助互爱的社区关系2、政府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正规与非正规服务结合,有效服务。3、帮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社交关系。4、让案主“参与表达”其意愿,并承担倡议者角色使案主表达需要5、建立理想与关怀的社区形成有效的支持网络,将松散资源连接,通过居民参与来发展自我潜能
优点:对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动员社区普通居民参与社区照顾、倡导了社区层面服务的综合化。
不足:资源及权力下放可能引发的政府责任和角色问题、社区资源状况可能不符合社区照顾的要求、极力机制问题、非正规照顾的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社区对有困难人士的排斥和歧视问题。
优点1、易广泛吸纳群众;2、易于培养领袖;3、能够使问题迅速解决。
假设:1假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达成社区变迁,必须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2崇尚理性的力量;3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
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1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2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3注重由上而下的改变;4指向社区未来变化。
社区照顾是社会工作者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规支援网络,联合正规服务所提供的支持服务与设施,让有需要照顾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过正常的生活的活动。
社区工作主要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
社会策划模式
社区照顾
社会行动模式
基本假设和特点
地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假设:1社区居民应该愿意参与社区事务;2社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缺乏沟通和合作;3社区是应当也可以实现和谐。
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1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2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3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4特点重视居民的参与。
目标
任务目标:解决一定些特定的社区问题,来改善社区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模式
![社会工作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0780bf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0.png)
社会工作模式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促进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的福祉为目标的专业实践。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工作模式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社会工作模式,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首先,我们来谈谈“个案工作模式”。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它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与个体或家庭进行直接的面对面接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个别帮助和支持的人群,比如失业者、残障人士、家庭暴力受害者等。
其次,我们来讨论“社区工作模式”。
社区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与社区居民、社区组织和社区资源进行合作,促进社区发展和改善社区环境。
在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社区的需求和资源,协调各方力量,推动社区参与和自治,促进社区的整体发展。
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整体干预和社区支持的问题,比如贫困社区、青少年问题、老年人服务等。
再次,我们来探讨“政策工作模式”。
政策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促进社会公正和福利改善。
在政策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研究社会政策,提出建议和意见,推动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社会问题,并促进政策的落实和改进。
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系统性变革和政策支持的问题,比如社会福利制度、移民政策、教育政策等。
最后,我们来谈谈“研究工作模式”。
研究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和研究,获取社会问题的信息和数据,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在研究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深入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情况,比如社会政策评估、社会风险预测、社会工作效果评估等。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应用场景。
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模式,以达到最佳的社会工作效果。
社会工作常用的模式
![社会工作常用的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a10d61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b.png)
社会工作常用的模式社会工作是一种通过帮助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解决问题、改善生活质量的职业。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常常使用一些模式和方法来指导工作的进行,以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社会工作常用的模式,包括系统论、生态系统模式、人本主义模式和力量模式等。
1. 系统论模式系统论模式是一种将问题看作是系统的一部分,并将其放在更广泛的环境中进行分析和解决的方法。
社会工作者使用系统论模式来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并找出影响问题的各种因素。
该模式强调整体性思维和相互关系,认为解决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系统论模式中,社会工作者将问题视为一个系统,并将其分解为不同的子系统。
他们通过分析系统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理解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社会工作者还会考虑到系统中的反馈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干预来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式。
2. 生态系统模式生态系统模式是一种将个体与其所处环境联系起来的方法。
社会工作者使用生态系统模式来理解个体与其社会、家庭和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模式认为个体的问题和需求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的,因此解决问题需要考虑到环境的影响。
在生态系统模式中,社会工作者将个体放在一个更广泛的环境中进行分析。
他们考虑到个体与其家庭、社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个体的影响。
社会工作者还会考虑到个体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以及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来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健康。
3. 人本主义模式人本主义模式是一种将人的需求和价值放在工作的核心的方法。
社会工作者使用人本主义模式来关注个体的权利、尊严和自主性,以及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和发展潜力。
该模式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自决性,认为解决问题需要尊重和支持个体的自主权。
在人本主义模式中,社会工作者将个体的需求和权利放在工作的核心。
他们与个体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声音和需求,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策。
社会工作者还会提供支持和资源,以帮助个体实现他们的潜力和目标。
社区工作四大主要模式
![社区工作四大主要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688a83addccda38366baf03.png)
社区工作主要模式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社区照顾社会行动模式社区照顾是社会工作者动员社区资假定一群处于不利的群体,他们需要基本假设和特点地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假设:1社区居民应该愿意参与社区事务;2社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缺乏沟通和合作;3社区是应当也可以实现和谐。
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1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2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3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4特点重视居民的参与。
假设:1假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达成社区变迁,必须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2崇尚理性的力量;3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
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1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2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3注重由上而下的改变;4指向社区未来变化。
源,运用非正规支援网络,联合正规服务所提供的支持服务与设施,让有需要照顾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过正常的生活的活动。
特点1、协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
2、强调社区责任。
政府、营利机构、非营利性机构、志愿组织、社区、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共同承担服务责任。
3、非正式照顾是重要方面。
4、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
一种相互关怀的社区文化,是社区照顾的过程目标。
被组织起来,联合其他人去向整体社会争取资源及取得符合民主及公义的对待;其目的是制度的改变,使权力、资源及决策权得到再分配,并影响基本政策的改变任务目标:解决一定些特定的社区问题,来改善社区生活质量目标过程目标:建立长久的制度或社区组织。
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范围的规划目标(居委会管辖范围内自治管理)2组织建设的目标(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NPO)3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规划目标(政府街道行政主导/合作关系/社区自治组织体系)4服务项目的规划目标5人员队伍的规划目标1.新公民社会意识令居民参与义务工作,构建互助互爱的社区关系2、政府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正规与非正规服务结合,有效服务。
3、帮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社交关系。
社工小组工作中常用到的模式
![社工小组工作中常用到的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cd69f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a.png)
社工小组工作中常用到的模式摘要:一、社会目标模式1.注重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2.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二、互惠模式1.组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2.互相帮助、支持和学习三、治疗模式1.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2.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四、发展性模式1.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2.发挥潜能,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人健康发展正文:在社会工作领域,小组工作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方法。
它通过组织不同类型的小组活动,帮助个体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实现自我发展,从而达到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本文将对社工小组工作中常用的四种模式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一、社会目标模式社会目标模式是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
在这种模式下,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各种小组活动,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
例如,开展社区服务、环保活动、公益活动等,使组员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为社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互惠模式互惠模式强调组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互相帮助、支持和学习,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
在这种模式下,社会工作者需要关注组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小组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互惠模式的应用范围广泛,如志愿者团队、社区组织、学校教育等场景,有助于提高组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治疗模式治疗模式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这种模式主要针对行为失范的人群或有特定问题的人群。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治疗模式通过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等专业手段,帮助组员认识并解决内心深处的问题,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和行为改善。
这种模式有助于降低社会风险,提高组员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发展性模式发展性模式关注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充分发挥潜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地发展。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这种模式常用于青少年、妇女、失业人员等特定群体的服务。
社区工作的模式
![社区工作的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fdf13d04fc4ffe473368abb3.png)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式美国学者罗斯曼在总结美国经验的基础上,于1979年提出了社区工作的三大实用模式,即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与社会行动模式。
这三大模式属于社区工作的策略模式,相对于过程模式而言,策略模式并不是一套可以应用于不同场合及环境的模式,而是需要社区工作者根据具体场合及社会环境灵活选择技巧。
也就是说,不同的社区需要针对社区的实际状况运用这些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作为社区工作的介入模式之一,其目标在于建立社区自助的能力与社区能力的整合和发挥。
社会工作者应着重于推动社区内不同团体及居民的广泛参与,采取自助及互助的行动去改善社区关系,解决社区问题,从而改变社区。
這一模式注重发掘与培养地方领导人才,发掘地方资源,强调民主程度,志愿性的合作,居民自助与教育,如社区服务中心执行邻里工作方案,实施于村镇的社区发展方案、成人教育领域的社区工作等。
遵循*让我们聚集在一起商量这件事*的指导原则。
该模式适用于那些在政治、文化背景比较简单的社区,社区居民背景比较单一,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虽然存在分歧,但没有根本的厉害冲突,且居民对政府比较信任。
该模式中,社会工作者一般处于从旁协助的地位。
其所扮演的角色一般是*促进者*协助居民表达对社区的不满,鼓励及协助他们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和自助互助精神以调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
该模式强调参与者的自我决断和成长。
社会计划模式也叫社区计划模式。
该模式认为,每一社区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是因为缺乏合理的社会计划与事实能力而产生,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
其中有些复杂问题需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行动计划方案来解决。
工作的任务就是针对社区所存在的重要问题,收集、分析有关资料,制定规划,并最终解决问题。
遵循*让我们获得事实真相,并采用合乎逻辑的下一步*的原则。
该模式适用于一些社会变迁急剧的社区,这类社区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仅靠一般的民众或社区自身的力量往往难以应付。
社区工作三大模式
![社区工作三大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f5315ec856a561252d36f7f.png)
• 2、“企业”主导型治理。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 “企业”的“划桨”作用在治理过程中发挥得非 常突出,物业服务公司的工作做得非常好。二是 居民乐于接受物业服务公司的安排,积极参与社 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各种文体活动,充分享受其 中的乐趣,而不用自己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策 划和操办。三是政府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政府 对社区活动比较满意,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观 效果,对于一些成功的做法及时总结经验并推广 到更多社区。深圳福田区的莲花北社区是该模式 的典型。 • 这其实是社会计划型模式,利用企业的专门化资 源实现社区利益的最大化
我的总结
• 只有将三种模式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为社 区的发展添砖加瓦!!! • 为社区居民提供合适的服务解决犯罪、 住宅、心理卫生等社会问题。 • 政府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政府对社区活 动比较满意,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观效 果,对于一些成功的做法及时总结经验并 推广到更多社区.
•
谢谢大家
• 1、居民参与治理。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居民” 这一要素的作用在治理过程中发挥得非常突出, 成为三要素中的核心要素;二是政府对居民参与 起到“导航”作用,认真对待、大力支持、细心 引导;三是“企业”积极“划桨”,并主动接受 居民监督调控。深圳南山区的“月亮湾模式”是 这种模式的典型。 • 这其实就是地区发展型模式,社区内的多数人广 泛地参与决策和社区活动,以实现社区的变迁。
•
社会行动模型有如下特点: 社区问题所在:社区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区中存在着权力与地位的分化, 社区中的一部分人处于劣势地位,他们被剥夺、被忽视,失去了权力,由此 导致了社区问题的产生。 变迁策略:"让我们组织起来去对付我们的压迫者!"即组织大众行动起来, 去实现预定的目标。 目标:必须实际地改变社区中的权力关系与资源分配,或者通过基本制度的 变迁提高一部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 社区工作者的角色:是社会行动中的策动者,案主的辩护者与代言人。 案主体系:案主通常只是社区中的一部分人,包括劣势团体以及处于劣势地 位的个人,他们特别需要社区工作者的支持。社区权力精英往往是社会行动 针对的目标,不属于案主体系。 案主角色:案主被认为是现有体系的牺牲者,也是所进行的社会行动的得利 者。 公共利益的假设:倾向于现实主义,假设社区各部门之间的利益是不一致的、 无法调和的,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放弃权利,所以需要采取强制性的措施, 如立法、联合抵制、政治与社会动乱等。
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模式
![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ba51ae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3.png)
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模式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服务领域,旨在通过提供支持、帮助和资源来改善个人、家庭和社区的福祉。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常用的工作模式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的社会问题和需求。
本文将介绍几种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模式,包括咨询模式、治疗模式、社区发展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
1. 咨询模式咨询模式是社会工作中常用的一种工作模式,旨在通过与个人或群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他们解决个人问题或改善生活质量。
咨询模式的核心是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工作关系,以促进客户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发展。
在咨询模式中,社会工作者通过倾听、提问、反馈和引导等技巧来帮助客户探索问题的根源、制定目标和制定行动计划。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提供信息和资源,帮助客户了解问题的背景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咨询模式适用于各种问题和需求,包括个人情绪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和社交问题等。
2. 治疗模式治疗模式是社会工作中常用的一种工作模式,主要用于处理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和情绪问题。
治疗模式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支持、理解和指导,帮助客户克服心理障碍、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并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治疗模式中,社会工作者可以使用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疗法和心理动力疗法等。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如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以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支持。
治疗模式适用于各种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成瘾等。
3. 社区发展模式社区发展模式是社会工作中常用的一种工作模式,旨在通过与社区成员合作,促进社区的自我发展和改善。
社区发展模式的核心是建立和维护一个积极的社区合作关系,以实现社区的共同目标。
在社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与社区成员一起识别问题、制定目标和制定行动计划。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协调资源、促进社区参与和建立社区网络,以支持社区的发展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社区发展模式适用于各种社区问题,包括贫困、失业、教育和住房等。
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知识点
![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22d6d583c4bb4cf6ecd177.png)
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常考知识点汇总一、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主要领域1、社会工作的特点(6个):专业助人活动(职业);注重专业价值(平等之爱);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互动合作;多方协同2、社会工作的目标(3个层面):服务对象层面:解救危难(危及生命,难以生存);缓解困难(复杂、普遍性、程度轻);(四个)激发潜能(助人自助,挖掘潜能);促进发展(培养技能)(新增)社会层面(两个):解决社会问题(影响大多数人正常生活);促进社会公正(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等)(基本目标)文化层面(两个):弘扬人道主义(健康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促进社会团结(互相关怀)3、社会工作功能(2个方面):对服务对象:促进正常生活;恢复弱化的功能(自动脱离);促进人的发展(被排斥);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对社会: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建构社会资本(互相信任);促进社会和谐(化解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群体)4、社会工作的要素(5个):服务对象(基础和扩大);社会工作者(服务提供者、治疗者、支持者、关系协调者、倡导者、行政管理者、政策影响者、资源筹措者);社会工作价值观(灵魂);专业助人方法(行之有效);助人活动(外在表现)二、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1、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为本,回应需求;接纳(真心对待)和尊重(信仰等);个别化和非批判(考虑个人特质);注重和谐,促进发展;平等待人,民主参与;权力和责任并重;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2、伦理难题基本处理原则:保护生命原则(最高);差别平等原则;自由自主原则;最小伤害原则;生命质量原则;隐私保密原则;真诚原则;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1、人类需求的层次(三个):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基本需要→中介需要2、需求的类型:生理性和社会性(起源);物质和精神(内容角度);生存性和发展性(迫切度);3、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家庭教养模式:骄纵型;支配型;专制型;放任型;冲突型;民主型;同辈群体的特点:平等性;开放性;认同性;独特性;学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校园文化;班级规模;教学模式;师生关系;工作单位的类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社区成员具有共同特征和复杂的社会交往,对社区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有自身规范;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增强受众固有观念和行为;争议不大的前提下,重复传播可直接改变受众行为;使受众改变其原有立场;提供信息引导人们的行为;为受众提供行为规范,供他选择;人生发展阶段主要特征:婴幼儿(0-3):生理(大脑动作迅速发展);心理(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性(依恋形成、自主与羞愧);学龄前(3-6):生理(儿童智能、肌肉发展);心理(语言和记忆力增强;逻辑思考;思维及推力能力增强;开始掌握书面语言);社会性(自我意识;创造力和主动性;利他行为出现;朋辈群体出现;校园和朋友出现);学龄期(6-12):生理(进一步发展);心理(语言各方面发展);社会性(环境适应性增强,自我意识、道德和社会交往进一步发展);青少年(12-18):生理(生理机能增强;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发育成熟,具备生育能力);心理(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情绪两极化、性心理发展);社会性(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进一步发展);青年(18-35):生理(生理成熟呈现稳定状态);心理(感知、记忆、想象力成熟,进入人生最佳时期);社会性(社会性发展更加成熟,表现在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三方面);中年(35-60):生理(生理机能不断变化,更年期出现);心理(熟练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更有智慧);社会性(情感稳定、婚姻务实、事业成败关键期);老年(60--):生理(生理和认知退化);心理(回忆生活;怀旧);社会性(角色变化,退出岗位;无用感;经济困难;人际关系淡化;疾病产生;)四、个案工作方案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强调人在环境中)的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分为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
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模式
![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a23e4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e.png)
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模式摘要:一、社会工作中工作模式的概述二、常用的工作模式及其特点1.任务中心模式2.传统社会工作模式3.社区社会工作模式4.家庭社会工作模式5.小组社会工作模式正文: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社会工作中工作模式的概述在社会工作中,工作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理念和价值观。
工作模式的选择取决于社会工作者所面对的服务对象、问题以及环境等因素。
二、常用的工作模式及其特点1.任务中心模式任务中心模式以任务的完成为工作重心,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共同制定具体、可测量的任务目标,并协助服务对象完成这些任务,从而实现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期望。
2.传统社会工作模式传统社会工作模式以综合治理为中心,强调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全面关怀,包括物质、精神、心理等方面。
在实践中,传统社会工作模式通常采用个案管理、社区发展等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性服务。
3.社区社会工作模式社区社会工作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层面开展服务工作,通过挖掘和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和健康发展。
4.家庭社会工作模式家庭社会工作模式以家庭为单位,提供以家庭为基础的支持,坚持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采取危机介入的策略,运用生态视角。
该模式强调家庭处境化原则,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家庭个别化原则,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
5.小组社会工作模式小组社会工作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引导和鼓励服务对象参与,从而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在实践中,小组社会工作模式通常采用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促进组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以上就是社会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模式及其特点。
社会工作四大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社区照顾模式)
![社会工作四大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社区照顾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535d0a5cd1f34693dbef3eac.png)
社会工作四大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社区照顾模式)一、社区发展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的定义:是指通过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互助合作,再加上上级政府和外界机构组织的协助和支持,动员社区内外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居民需求的一种工作模式。
该模式强调的是居民的参与和合作沟通,注重居民在参与守区发展过程的个人能力、公共意识和社区归属感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社区物质环境的建设。
(二)社区发展模式的特点:1、该模式起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之后被发达国家的城市社区工作借鉴,成为世界上促进社区发展和开发的主要模式。
2、该模式对社区硬件环境建设和社区中的人的发展双重目标并重,而且认为社区发展中人的能力提高、公德意识培养、社区归属和认同感的培养比简单的物质环境的建设更重要。
3、该模式所用的工作思路基本上是引导居民参与、和各级各个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协作来解决社区问题,尽量化解矛盾,不太注重冲突和抗争。
4、该模式因为强调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所以开展工作起来难度较磊,不如简单的社区物质环境建设,只要有钱就可以。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其工作成效才会更加持久,也才会更有利于基层民主的建设和培养(三)该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中国当前的社区建设提倡的基本思想是和社区发展模式相一致的。
比如在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2000年23号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大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中国社会有着和谐共识的传统文化基础,注重乡土意识和邻里互助,又加上新中国政府对基层社区高度重视居民自治的基层民主建设,这些都是适合社区发展模式的有利条件。
当然,因为我国传统的高度统一的单位制组织结构还未转化为功能分化的多元组织结构,政府部门习惯于对基层社区下命令,实行行政领导,又加上市场经济机制的扩大侵对影响居民关心参与社区公共发展。
中级社工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中级社工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449475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4.png)
中级社工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社工工作,说白了就是通过“人际”来解决问题,简单一点就是“人找人,心连心”。
听着是不是有点虚?但是事实就是这么简单,社工不仅要解决问题,还得让那些问题背后的情感、心理都得到疏解和舒缓。
今天咱们聊聊中级社工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没错,就是这个“个案工作”。
要说这个个案工作,真的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但你要说到主要模式,那可真有几种模式可以玩转其中的。
我们这就从这几种常见的模式开始吧。
一、案例管理模式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案例管理”这一说?简单来说呢,就是通过科学的手段来管理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帮助服务对象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比如说,你帮一个家庭,发现他们的收入低,孩子教育成问题,这不就得一项项地拆开处理嘛。
先看经济,找找能帮忙的资源;再看看孩子的学习情况,可能还得引入教育辅导或心理疏导。
像这样,社工得“分门别类”地管理所有信息,跟踪每个问题的解决进度。
举个例子,你想想,假如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孩子生活,孩子性格暴躁,社工得先了解她的困境,再通过具体的行动来为她分担一些压力。
可是别看个案管理这么复杂,其实就是“抓大放小”,不让任何问题掉链子。
二、强化家庭功能模式说到家庭功能,其实就是“家”的运转效率和和谐程度。
你要是发现家里有个什么不对劲,可能就得动动脑筋了。
这种模式的目标,咱不说别的,最重要的就是“增能”,也就是通过社工的帮助,让家庭成员们更好地沟通、互动,增强家庭的自我支持能力。
你想象一下,一个家庭里,爸爸忙事业,妈妈带娃,孩子没管好,老公和老婆也难得说几句话,孩子整天就是“顶嘴”,最后闹得鸡飞狗跳。
社工如果进了这个家庭,得做的就是搭起沟通的桥梁。
你看,爸爸是不是应该多花时间陪陪孩子,妈妈是不是应该多跟老公说说心里话,大家一起研究怎么一起管孩子,而不是相互埋怨。
社工就像一个隐形的调解员,不用亲自出手干活,但能通过给大家出点主意,找到一个和谐的平衡点。
这样的话,家庭问题能得到有效的疏解,家庭功能就能得到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色
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
技术专家、方案实施者
治疗者、辅导者和教育者、经纪人、倡议者、顾问
原则
优点:1营造良好的社区气氛;2提高居民的能力;3推进社区民主;4切合中国文化传统。
缺陷:1无法解决整体资源分配不均及制度不合理所产生的社区问题;2调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手段不足;3民主参与可能导致的成本高而效益低。
假设:1假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达成社区变迁,必须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2崇尚理性的力量;3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
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1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2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3注重由上而下的改变;4指向社区未来变化。
“照顾”基本上可以从四个不同层次来界定和理解,即行动照顾、物质支持、心理支持、整体关怀。社区照顾是社会工作者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规支援网络,联合正规服务所提供的支持服务与设施,让有需要照顾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过正常的生活的活动。
特点1、协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
2、强调社区责任。政府、营利机构、非营利性机构、志愿组织、社区、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共同承担服务责任。
3、非正式照顾是重要方面。
4、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一种相互关怀的社区文化,是社区照顾的过程目标。
策略
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团结邻域发展模式
社会策划模式
社区照顾
特点
地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假设:1社区居民应该愿意参与社区事务;2社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缺乏沟通和合作;3社区是应当也可以实现和谐。
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1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2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3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4特点重视居民的参与。
策略:明确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分析环境和形式;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界定和分析问题;确定需要;建立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列出、比较并选择可行方案;测试方案;执行方案;评估结果。
1在社区照顾:有需要及依赖外来照顾的弱势人士,在社区的小型服务机构或住所中获得专业人员的照顾。
2由社区照顾:重点是积极协助弱势群体和有需要人事在社区中重新建立支持网络。
优点:保证服务质量、较有效率。不足:居民参与率低、使服务对象的依赖性上升。
优点:对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动员社区普通居民参与社区照顾、倡导了社区层面服务的综合化。
不足:资源及权力下放可能引发的政府责任和角色问题、社区资源状况可能不符合社区照顾的要求、极力机制问题、非正规照顾的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社区对有困难人士的排斥和歧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