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同名13731)

合集下载

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小企业的标准

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小企业的标准

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小企业的标准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小于 4 亿元,或者年销售额小于 3 亿元,或者职工人数小于2000 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其中,同时满足资产总额大于等于4000 万元、年销售额大于等于3000 万元和职工人数超过300 人这三个条件的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批发业与零售业批发业中,年销售额小于 3 亿元,或者职工人数小于200 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其中,同时满足年销售额大于等于3000 万元和职工人数等于或超过100 人这两个条件的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在零售业中,年销售额在小于亿元,或者职工人数少于500 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其中,同时满足年销售额超过1000 万元和职工人数超过100 人这两个条件的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在建筑业中,资产总额小于 4 亿元,或者年销售额小于 3 亿元,或者职工人数少于3000 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其中,同时满足资产总额超过4000 万元、年销售额超过3000 万元和职工人数超过600 人这三个条件的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业与邮政业在交通运输业中,年销售额小于 3 亿元,或者职工人数小于3000 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其中,同时满足年销售额超过3000 万元和职工人数超过500 人这两个条件的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在邮政业中,年销售额小于3 亿元,或者职工人数低于1000 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其中,同时满足年销售额超过3000 万元和职工人数超过400 人这两个条件的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住宿与餐饮业在住宿和餐饮业中,年销售额小于亿元,或者职工人数少于800 人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其中,同时满足年销售额超过3000 万元和职工人数超过400 人这两个条件的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一览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企业类型行业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中小微型企业营收业入2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40000万以的元下中型企业营收业入500万及上元以的小型企业营收业入50万及上元以的微型企业营收业入5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2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3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3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2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2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3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上的营收业入80000 万以或产额80000 万以元下资总元下营收业入6000万及上且产额5000万元以,资总元营收业入300万及上且产额300万及营收元以,资总元业入300 万以或产额300 万以元下资总元的从人业员2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40000万以的元下及上以的以的上下的从人业员5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20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5000万及元以从人人以,营收业员 5 及上且业入1000 万及元以上的上的从人业员3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2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5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500 万及元以从人业员1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 万及元以上的上的从人业员1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3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3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3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2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2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上的从人业员2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2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2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3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2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上的从人业员2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3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3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2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2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上的从人业员2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3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2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1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上的从人业员1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3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2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1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上的从人业员1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20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1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上的从人业员1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3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1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10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50万及上元以以的上的从人业员1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50万以的元下营收业入200000万以或产额10000万以元下资总元下营收业入1000万及上且产额5000万元以,资总元营收业入100 万及上且产额2000 万元以,资总元营收业入100万以或产额2000万以元下资总元的从人业员1000人下营收以或业入5000万以的元下及上以的及上以的下的从人业员300 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1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100人以,营收及上且业入500万及元以从人业员100 人下营收以或业入500 万以元下以的上上的的从人业员10人下资总以或产额1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10人下以的从人业员300人下资总以或产额120000万以的元下从人业员300人下以的从人业员100 人以,资总及上且产额8000 万及从人元业员10 人以,资总及上且产额100 万及元以以的上从人业员100人以的及上上的从人业员10人以的及上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xx年由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小型企业的划分依据和标准为:在工业领域,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或资产在4亿元以下的企业都划为中小企业。

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附件1: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说明:1.此标准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制定的。

按照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组合类别,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

适用对象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种组织形式的法人企业或单位。

个体工商户参照此标准划分。

2.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3.附表中各行业的范围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准。

带*的项为行业组合类别,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业等,不包括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4.企业划分指标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

(1)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没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

(2)营业收入,工业、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农、林、牧、渔业企业采用营业总收入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

(3)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中小企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要想有效地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就需要对中小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以便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和服务。

那么,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什么呢?首先,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应当包括企业规模、经营范围、资产规模、营业额等方面的指标。

企业规模是划分中小企业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企业规模可以通过员工人数或者年营业额来进行划分。

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通常将员工人数少于500人、年营业额少于1000万美元的企业定义为中小企业。

当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其次,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还应当考虑到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行业属性。

不同行业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经营特点和发展需求,因此在划分中小企业时,需要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划分标准。

例如,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来说,可能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市场竞争情况等因素来确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此外,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还应当考虑到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营业额等财务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对于确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资产规模和营业额较小的企业更容易面临融资困难、市场竞争压力大等问题,因此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应当是一个综合考虑企业规模、经营范围、行业属性、财务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过程。

只有科学合理地确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才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和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

因此,各国和地区都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却一直没有达成共识。

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既涉及企业规模,也与企业性质和经营状况有关。

本文将围绕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展开论述。

一、企业规模标准1.从员工人数入手中小企业的企业规模标准通常与员工人数相关联。

根据国际惯例,我国通常将企业的员工人数划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

(1)微型企业:员工人数少于10人。

(2)小型企业: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上、100人以下。

(3)中型企业: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上、300人以下。

2.从年营业额入手除了员工人数,中小企业的企业规模标准还可以从年营业额入手。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规定,企业的年营业额也被用于划分中小企业的范畴。

(1)微型企业:年营业额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下。

(2)小型企业:年营业额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500万元人民币以下。

(3)中型企业: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2000万元人民币以下。

二、企业性质和经营状况除了企业规模标准,中小企业的界定还与企业的性质和经营状况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界定标准。

1.独立性标准中小企业通常被定义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不受其他大型企业的控制或支配。

这种独立性标准可用于排除那些由大型企业或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

2.地域性标准中小企业的界定还可通过地域性标准进行划分。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特点,可对中小企业做出适度的调整和界定。

3.行业性标准中小企业的规模和经营状况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差异。

因此,在界定中小企业时,可以考虑并参考各个行业的特点,制定适用于不同行业的标准。

三、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意义与影响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执行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1.政策倾斜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确立,可以帮助政府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2.市场准入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明确,有助于市场监管部门对中小企业进行精准监管,加强对市场准入的监管,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中小企业分类标准本月修正2023简版

中小企业分类标准本月修正2023简版

中小企业分类标准中小企业分类标准引言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国经济体制内注册的民营企业,其规模相对较小,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可以作为中小企业的一部分。

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支持中小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标准,以便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针对性的政策制定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中小企业的分类标准,并对每个分类进行详细说明。

一、企业规模分类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中小企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 微型企业:从业人员少于1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或者年净资产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

2. 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上但少于50人,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人民币至500万元人民币之间,或者年净资产在50万元人民币至300万元人民币之间。

3. 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0人以上但少于300人,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人民币至2000万元人民币之间,或者年净资产在300万元人民币至1000万元人民币之间。

除了以上的经营规模分类,还可以根据行业特点、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等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二、企业行业分类根据企业所属的行业不同,中小企业可以分为不同的行业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行业分类:1. 制造业:包括电子设备制造、食品制造、纺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等。

2. 建筑业:包括房屋建筑、土木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等。

3. 批发和零售业:包括食品批发、家用电器零售、服装零售、汽车零售等。

4. 信息技术服务业:包括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等。

5. 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

以上只是一部分行业分类,企业所属的行业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分。

三、企业技术水平分类根据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同,中小企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 科技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够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 传统制造型企业:主要依靠传统的制造工艺和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3. 服务型企业:主要提供各种服务,如餐饮、旅游、咨询等,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中国对小型中型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

中国对小型中型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

中国对小型中型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中国对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在中国,企业按照规模的大小可以划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

这种分类便于国家、政府和企业等相关方面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管,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支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对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人数规模标准:在中国,企业的人数规模是划分企业规模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201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下简称《企业法》),规定了不同级别的企业人数标准如下:1. 小型企业:雇佣不超过200人的企业。

2. 中型企业:雇佣2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企业。

3. 大型企业:雇佣1000人以上的企业。

这样的人数规模分类标准旨在便于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管。

小型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因此管理相对较为简单。

中型企业则是介于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之间,规模较大,但相对较灵活。

而大型企业则通常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

二、资产规模标准:资产规模也是划分企业规模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企业法》的规定,企业资产规模的划分如下:1. 小型企业:资产净额不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

2. 中型企业:资产净额超过3000万元、3亿元以下的企业。

3. 大型企业:资产净额超过3亿元的企业。

资产规模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企业获取贷款、进行投资和扩大规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小型企业由于资产规模较小,因此发展和经营上相对有限;中型企业相对更具规模,能够在市场上有一定的话语权;而大型企业则往往承载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产值规模标准:产值规模也是衡量企业规模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企业法》的规定,企业产值规模的划分如下:1. 小型企业:年度销售额不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

2. 中型企业:年度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3亿元以下的企业。

3. 大型企业:年度销售额超过3亿元的企业。

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中小型企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企业,它们在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中小型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有利于政府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有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发展状况,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为中小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那么,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是什么呢?首先,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企业的从业人数来划分,二是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来划分。

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一般来说,从企业的从业人数来划分,按照不同的行业会有所不同,通常将从业人数在50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小型企业,从业人数在50-300人之间的企业定义为中型企业。

而从资产规模来划分,通常将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小型企业,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至2亿元之间的企业定义为中型企业。

其次,从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还可以包括企业的年营业额、年利润、年纳税额等指标。

一般来说,年营业额在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小型企业,年营业额在2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的企业定义为中型企业。

而从年利润和年纳税额来看,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划分中小型企业的类型。

此外,从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来看,也可以对中小型企业进行划分。

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主要包括企业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通常来说,市场份额在5%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小型企业,市场份额在5%-20%之间的企业定义为中型企业。

综上所述,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是多方面的,包括企业的规模、经营状况、市场地位和竞争力等方面。

只有科学合理地对中小型企业进行划分,才能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更好地为中小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更好地帮助中小型企业做好自身的发展规划和战略规划,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认真对待中小型企业的划分工作,为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中小企业政策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政策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政策划分标准
一、行业分类
中小企业的划分首先依赖于其所处行业。

不同行业在规模、技术、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中小企业政策是必要的。

常见的行业分类包括制造业、服务业、信息技术业、农业等。

二、资产规模
资产规模是衡量企业规模的重要指标。

在大部分国家,中小企业被定义为资产总额相对较小的企业。

一般而言,资产规模小于特定值(如5000万美元)的企业被认为是中小企业。

此标准在各个行业中可能存在差异,以适应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

三、员工人数
员工人数也是划分中小企业的重要标准。

通常,员工人数少于特定数量(如500人)的企业被视为中小企业。

这一标准考虑了企业的劳动力规模,反映了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

不同行业和地区可能对员工人数的要求有所不同。

四、年营业额
年营业额是指企业在一个财务年度内的总销售额。

一般来说,年营业额低于特定金额(如5000万美元)的企业被视为中小企业。

此标准反映了企业的市场销售情况,也间接体现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五、行业地位和影响力
除了以上量化指标,中小企业的定义还需考虑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尽管一些企业在资产规模、员工人数或年营业额方面可能并不符合中小企业的标准,但它们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可能使其被视为中小企业。

这一标准反映了政策的制定者对于企业实际影响力和市场地位的考虑。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我们可以对中小企业进行全面的定义和划分。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并非固定不变的,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

判断中小企业的标准

判断中小企业的标准

判断中小企业的标准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就业、推动创新和实现经济多元化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鉴于企业规模的差异性,如何准确判断一个企业是中小企业,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标准来判断中小企业,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人员规模标准人员规模是判断企业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微型企业的人员规模应当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划分:1. 企业规模:职工不超过200人的为中型企业,职工不超过100人的为小型企业,职工不超过20人的为微型企业。

2. 个体工商户规模:雇佣不超过10人的为小微型企业。

二、年度营业收入标准除了人员规模,企业的年度营业收入也是判断中小企业的指标之一。

目前,我国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确定中小微型企业的年度营业收入标准如下:1. 中型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2. 小型企业:不超过300万元人民币;3. 微型企业:不超过300万元人民币。

三、资产总额标准资产总额也是判断中小企业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根据企业的资产总额大小,可以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不同的规模类型:1. 中型企业: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2. 小型企业:不超过300万元人民币;3. 微型企业: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四、创业形态标准除了根据人员规模、年度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等指标来判断中小企业,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创业形态来进行分类。

创业形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独资企业:企业所有者拥有100%的股权,风险承担和决策权完全由企业所有者掌握;2. 合伙企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法人组成的企业,共同投资、共同决策、共同承担风险和共同分享利益;3. 有限责任公司:依法设立,股东以其认缴的公司股本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五、地区性标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为了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特点,一些地方政府会制定地区性标准来判断中小企业。

企业可根据所在地区的政策和标准进行申请或认定。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中小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

为了便于统计、管理和政策支持,各国都制定了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本文旨在介绍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概念、种类和应用情况。

一、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概念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是对企业规模进行划定、分类和界定的依据。

不同国家、地区和组织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划分类别和标准,但一般都会考虑企业的雇员数量、资产规模和营业额等指标。

二、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种类根据不同的划分类别,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雇员数量标准根据企业雇员的数量来划分中小企业,一般将小企业定义为雇员数量在一定范围内的企业,而将大企业定义为雇员数量超过这一范围的企业。

例如,欧盟将雇员数量少于250人的企业定义为中小企业。

2. 资产规模标准根据企业资产规模的大小来划分中小企业,一般将资产规模在一定范围内的企业定义为中小企业,而将资产规模超过这一范围的企业定义为大企业。

例如,中国大陆将资产总额在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小型微利企业。

3. 营业额标准根据企业年度营业额的大小来划分中小企业,一般将营业额在一定范围内的企业定义为中小企业,而将营业额超过这一范围的企业定义为大企业。

例如,美国将年度营业额在5000万美元以下的制造业企业定义为小型制造商。

三、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应用情况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常常被用于统计、政策支持和贷款等方面。

以下是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一些应用情况:1. 统计和研究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为政府、学术机构和研究者提供了便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企业调查、统计分析和研究工作。

例如,日本通过制定中小企业白皮书,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研究和分析。

2. 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对政府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起到了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为其提供贷款、减税和培训等支持措施。

例如,韩国制定了金融服务企业中小企业标准,针对中小企业提供差别化金融服务。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中小企业界定标准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往往有所不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

以下将主要从企业规模和经营状况、行业特点和发展阶段、融资需求和融资方式、地区经济和政策环境、企业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五个方面详细描述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一、企业规模和经营状况企业规模和经营状况是界定中小企业的首要因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主要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进行界定。

1.从业人员:通常以企业职工总数作为判断依据,不同行业从业人员总数起点标准不同。

例如,工业、建筑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下,而零售业、餐饮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在500人以下。

2.营业收入:通常以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如一年)的总收入作为判断依据,不同行业的营业收入起点标准不同。

例如,工业、建筑业等行业要求营业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下,而零售业、餐饮业等行业要求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

3.资产总额:通常以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如一年)的资产总值作为判断依据,不同行业的资产总额起点标准不同。

例如,工业、建筑业等行业要求资产总额在40000万元以下,而零售业、餐饮业等行业要求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以下。

此外,企业如果拥有高价值的品牌、专利等无形资产,即使其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达到上述标准,仍可能被视为大型企业或特大型企业。

二、行业特点和发展阶段行业特点和发展阶段也是中小企业界定的重要因素。

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不同,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不同。

例如,高科技产业、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中小企业可能拥有更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可能更具有竞争力。

在高科技产业中,对技术人才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较高,对于服务业来说,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更加重要。

因此,对于这些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来说,应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的把握。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中小企业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盈利为目的,依法独立经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在我国,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进行合理的划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按照企业规模进行划分,二是按照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划分。

按照企业规模进行划分,一般可以根据企业的从业人数、资产规模和年销售收入等指标来进行分类。

我国通常将企业按照从业人数划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

具体划分标准为,微型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1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万元,年销售收入不超过100万元;小型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年销售收入不超过3000万元;中型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10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亿元,年销售收入不超过1亿元。

这种划分标准主要侧重于企业的规模大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行了量化指标的划分。

按照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划分,主要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来进行分类。

这种划分标准更加注重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内在素质,对企业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估。

在这种划分标准下,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其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份额等指标进行分类,以便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政策和措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了企业的规模大小,也包括了企业的经营状况。

这种综合的划分标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和精准扶持。

同时,中小企业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措施,努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就业、推动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对中小企业的准确定义和分类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

本文将探讨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以期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企业规模是划分中小企业的最基本标准之一。

按照我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企业规模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估:1.从企业的总资产规模来看,中小企业的总资产一般在5000万元以下。

2.从企业的年度销售收入来看,中小企业的年度销售收入一般在2000万元以下。

3.从企业的从业人数来看,中小企业的从业人数一般在300人以下。

上述三个指标是评估企业规模的主要参考标准,在实际划分中小企业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二、企业性质的划分标准除了企业规模之外,企业的性质也是划分中小企业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我国将企业划分为以下三类:1.工商注册的企业:指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和各类有限责任公司等。

2.非公司企业:指依法设立并且没有以发行股份方式集资的企业,如合作制企业和集体企业等。

3.公司:指依法设立并以发行股份方式集资的企业,如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

根据企业的性质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治理方式,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三、创新能力的评估标准中小企业在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因此,创新能力也是划分中小企业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创新能力的评估标准,可以将企业划分为以下几类:1.研发投入:中小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相对较低,一般在年度利润的10%以下。

2.科技创新成果:中小企业应该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成果,如自主研发产品、专利授权和技术转化等。

3.人才队伍: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人才队伍的素质密切相关,应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

通过评估创新能力,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扶持。

中国中小企业标准分类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中国中小企业标准分类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中国中小企业标准分类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在中国的经济中,中小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对就业机会的创造、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以便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和划分。

本文将介绍中国中小企业标准分类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一、按照企业规模划分中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之一是根据企业的规模进行分类。

按照规模划分,可以将中小企业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

具体的划分标准如下:1. 微型企业:拥有雇员不超过10人,并且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500万元人民币。

2. 小型企业:拥有雇员不超过50人,并且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

3. 中型企业:拥有雇员不超过300人,并且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

这种按照企业规模划分的标准,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机构更好地了解中小企业的规模情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不同规模的企业。

二、按照产业类型划分除了按照企业规模划分,中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还包括按照产业类型进行分类。

中国的中小企业主要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多个行业。

按照产业类型划分,可以将中小企业分为以下几类:1. 制造业中小企业:主要从事制造业领域的生产和加工。

这些企业通常面临着供应链管理、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挑战。

2. 服务业中小企业:包括餐饮、零售、酒店、旅游等服务行业。

这些企业主要依赖于消费者需求和服务质量来维持业务的稳定发展。

3. 农业中小企业: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

这些企业面临着土地资源、气候环境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考验。

按照产业类型划分中小企业有利于了解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按照资本需求划分除了按照企业规模和产业类型划分之外,中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还可以根据资本需求进行分类。

根据资本需求划分,可以将中小企业分为成长型企业、成熟型企业和衰退型企业。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小企业划分的详细标准,从而帮助企业和相关机构准确划分企业规模。

以下是各个章节的细化内容。

1·企业规模的定义1·1 定义小微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小微企业指的是从业人数不超过50人,年度销售收入或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

1·2 定义中型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中型企业指的是从业人数在50-300人之间,年度销售收入或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至2亿元人民币之间的企业。

1·3 定义大型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大型企业指的是从业人数超过300人,年度销售收入或资产总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企业。

2·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2·1 从业人数标准2·1·1 小微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50人●10人以下:微型企业●10-50人:小型企业2·1·2 中型企业:从业人数在50-300人之间2·1·3 大型企业:从业人数超过300人2·2 年度销售收入标准2·2·1 小微企业:年度销售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2·2·2 中型企业:年度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人民币之间2·2·3 大型企业:年度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人民币 2·3 资产总额标准2·3·1 小微企业: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2·3·2 中型企业: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至2亿元人民币之间2·3·3 大型企业:资产总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3·企业规模划分的应用3·1 经济政策制定国家和地方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制定不同的经济政策,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3·2 金融机构贷款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提供贷款时,会根据企业的规模划分来确定贷款额度和利率。

中小企业类型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类型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类型划分标准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准确划分中小企业的类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中小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并对每个类型进行简要概述。

一、企业规模划分标准1.微型企业微型企业是指雇佣职工不超过10人,年销售额或年资产总额不超过100万元的企业。

微型企业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通常是由个人或家庭经营。

2.小型企业小型企业是指雇佣职工不超过50人,年销售额或年资产总额不超过500万元的企业。

小型企业由于规模较大,通常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3.中型企业中型企业是指雇佣职工不超过200人,年销售额或年资产总额不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

中型企业通常有着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可以支持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二、行业类型划分标准1.制造业企业制造业企业是指以物质转化为主要目标的企业,主要从事原材料的加工、组装或制造产品等活动。

制造业企业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支持,对就业和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服务业企业服务业企业是指以提供服务为主要目标的企业,主要从事各类服务性行业,如餐饮、酒店、零售、咨询等。

服务业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促进消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三、发展阶段划分标准1.初创型企业初创型企业是指成立时间不超过5年,处于创始期、发展初期的企业。

初创型企业通常面临着市场认可度低、财务压力大等风险和挑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2.成长型企业成长型企业是指已经度过初创期,处于迅速成长阶段的企业。

成长型企业通常具备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稳定的盈利能力,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扩大市场规模。

3.成熟型企业成熟型企业是指在市场上存在一定时间并具备相对稳定发展的企业。

成熟型企业通常具备较完善的产品线和市场份额,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四、所有权结构划分标准1.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是指由个人或家庭所有并独资或合资经营的企业。

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同名13731)

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同名13731)

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2003年由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小型企业的划分依据和标准为:在工业领域,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或资产在4亿元以下的企业都划为中小企业。

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要求中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以上,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在4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在零售行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在1.5亿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在100人及以上,销售额在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的是小型企业。

在批发业,划分标准是人数在200人以下,或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的中小企业是,职工人数在800人以下或者销售额1.5亿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在400人以上,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中小企业分类与融资难探析【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等金融机构。

笔者认为由于各类企业对融资需求差异甚大,因此,对企业进行融资分类分析,寻求企业对资金的合理需求才是正确解决融资难的关键。

同时融资制度也应改革与完善。

【关键词】中小企业;分类;融资;改革根据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中小企业简报,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 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

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60万户,个体经营户达到3 800多万户。

由此可以看出,如此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如能健康发展作用之巨大,分类研究其融资问题才是有效方法。

一、中小企业发展态势与差距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无论在拉动经济增长还是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都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作者:————————————————————————————————日期: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一、工信部联部门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如表所示: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 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中型500万元——20 000万元小型50万元——500万元微型50万元以下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员1 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 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中型从业人员300人—1 000人,且营业收入2 000万元—40 000万元小型从业人员20人—300人,且营业收入300万元—2 000万元微型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建筑业营业收入80 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中型营业收入6 000万元—80 000万元,且资产总额5 000万元—80 000万元小型营业收入300万元—6 000万元,且资产总额300万—5 000万元微型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 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中型从业人员20人—200人,且营业收入5 000万元—40 000万元微型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 000万元以下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 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中型从业人员50人—300人,且营业收入500万元—20 000万元小型从业人员10人—50人,且营业收入100万元—500万元微型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从业人员1 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 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中小企业的定义: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为2003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订大中小型企业的统计分类。

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精神,原国家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2月19日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对主要行业的中小企业的标准作出了明确的界定。

该标准是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的。

按照《通知》的规定,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应该按照以下标准认定: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 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 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500 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 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 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 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 万元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2003年由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小型企业的划分依据和标准为:在工业领域,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或资产在4亿元以下的企业都划为中小企业。

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要求中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以上,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在4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在零售行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在1.5亿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在100人及以上,销售额在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的是小型企业。

在批发业,划分标准是人数在200人以下,或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的中小企业是,职工人数在800人以下或者销售额1.5亿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在400人以上,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中小企业分类与融资难探析【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等金融机构。

笔者认为由于各类企业对融资需求差异甚大,因此,对企业进行融资分类分析,寻求企业对资金的合理需求才是正确解决融资难的关键。

同时融资制度也应改革与完善。

【关键词】中小企业;分类;融资;改革根据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中小企业简报,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 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

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60万户,个体经营户达到3 800多万户。

由此可以看出,如此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如能健康发展作用之巨大,分类研究其融资问题才是有效方法。

一、中小企业发展态势与差距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无论在拉动经济增长还是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都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自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8%,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倍的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3%,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8.9%,商品进出口额占68%左右。

在40个工业行业中,中小企业在27个行业中的比例已经超过50%,在部分行业已经超过70%,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体。

二是中小企业已成为国家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

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国有企业下岗人员80%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

农民工相当大一部分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也开始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是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不断加大,研究开发机构不断完善,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

目前,经认定的省区市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近70%是中小企业建立的。

我国66%的发明专利、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在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80%以上是民营科技企业,其科技成果也占80%以上。

但是,我国中小企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个体劳动者或自由职业者不计入中小企业的范畴,按周天勇教授估计,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约在1 000万家左右,每千人口的企业数不到9家,与发达国家的40~50家水平相差较大。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既有理论上的可能,又有促进经济发展、减缓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

二、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融资难分析(一)融资难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原因企业规模既是历史竞争优势的体现,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往往由小变大;同时也是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规模效益是其竞争优势之一。

大企业、规模较大的中小型企业更多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青睐是目前不争的事实。

进一步说,由于大企业划分标准较高,数量较少,各地金融机构只能面对众多的中小企业,其中较大者自然受青睐。

因此众多的小企业、微型企业融资难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体。

而微型企业,多数为个体户形式,规模细小,资金需求量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无法按常规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企业贷款,内部融资是其可能、且有效的融资方式。

(二)按企业发展速度可将中小企业细分为超过平均发展速度的高速发展的企业、在平均发展速度范围内的一般发展企业和低于平均发展速度的衰退企业。

高速发展企业体现了历史及现有竞争优势,按照惯性原理,在现有生产函数不变的前提下,未来的竞争优势仍将延续,所以,这部分企业容易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

此细分方法与按规模细分方法比较,在生产函数不变或效率更为提高的前提下,长远而言细分结果往往一致,即发展速度快的企业规模就大,否则反之。

但若生产函数发生恶化以及短期而言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金融机构往往更钟情于发展速度快、规模大的中小企业。

发展速度快的企业融资需求除流动资金需求外,更需要长期固定资产资金,统合而言亟需权益性资本。

衰退企业可能更需要融入资金以补充亏损导致的资金流失,这种融资风险极大,只有改变产品、更新设备,或更换管理人员、完善管理方式,构建更有效的生产函数,才能挽救企业。

金融机构信贷一般无法改变企业原有的生产函数,一般也不对衰退企业融资。

只有兼并注资等方式才是较有效的挽救衰退企业的融资方式。

(三)按市场占有率高低可将中小企业细分为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和一般竞争性企业。

当今,只有市场更能体现企业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在细分的市场中或特定市场中也能占有很强的垄断优势。

在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当代,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业务专一,争取在细之又细的市场中占据更高的份额,以赢得竞争优势。

如某中型企业专注于生产电饭锅的温控器,占有全国电饭锅温控器市场的60%销售额。

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垄断优势强,其规模一般也较大,而且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生产函数变异较小,未来的生产经营稳定性较强,是金融机构授信的优质对象。

反之,市场占有率低的中小企业,即一般竞争性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稳定性普遍较差。

将上述分析,参照波士顿矩阵方法,按企业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划分四大类企业:高速发展、一般竞争性企业;高速发展、垄断优势的企业;一般发展、垄断优势的企业;一般发展、一般竞争性企业。

每一大类企业又按企业规模分中型企业及小型企业两类,形成八种企业类型。

这种分类法将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予信贷的微型企业、衰退企业排除在外。

再将这八类企业对资金需求分为高、较高、低、极低四种,将风险分极高、高、较高、低四种。

按企业类型对应资金需求及风险形成融资需求与风险分析表(表1)。

创建时间:2020-8-22 10:15:00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各类企业的资金需求是指企业原有业务产生的资金需求,若企业转变业务内容,形成新的生产函数,资金需求将会不同、风险也不同。

业务转型的企业可重新按表1分类。

若企业有多种不同的业务,分属不同的市场,则既可按不同业务分类分析资金需求及风险,也可按一定的方式加权合计后分析。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建议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上,一般认为是信息不对称、贷款成本高、银行风险收益不对等、企业可抵押资产少等。

中小企业往往经营不够规范,难以向大企业一样提供规范、令人信服的财务信息。

因此,银行需要依靠信贷员对申请贷款企业进行长期、细致地了解,得到企业与企业主的相关信息,从而形成信贷决策,这就形成金融机构较高的信息成本。

根据徐洪水的调查,中小企业贷款频率是大企业的5倍,而平均贷款额仅为大企业的0.5%,导致银行单位贷款额的管理成本较高。

由于贷款利率浮动空间有限,中小企业贷款对于银行而言是一项成本高、利润低的业务。

为防止道德风险,银行发放贷款时往往要求抵押或质押,抵押或质押额主要与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正相关,实证发现与企业规模正相关。

一般而言,越小的企业,抵押或质押贷款的条件越差,获得的贷款额越少。

因此,根据国内外经验及分类指导原则,笔者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路与对策有如下几种:一是对于较易获得融资的较大规模且风险较低的中小企业,主要是高速发展、一般竞争性的中型企业,高速发展、垄断优势的中型企业和一般发展、垄断优势的中型企业,应加强企业管理,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和信誉,争取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低成本贷款。

具体包括:首先,利用企业业务量大,承担管理费用能力强的条件和企业管理上水平的内在要求,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内化信息成本,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减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信息的成本;其次,保持合理贷款水平,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成本。

对于亟需权益性资本的高速发展、一般竞争性的中型企业和高速发展、垄断优势的中型企业,以短期贷款为主的银行融资较难完全满足其需求,可寻求发行债券或发行股票的方式融资,如寻求在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市场上市等。

二是对于数量庞大的一般发展、一般竞争性中型企业和衰退型的各类企业,经营风险高,企业容易陷入亏损或已经进入亏损状态,企业往往需要融入资金以补充亏损形成的资金流失,或是融入资金转营新业务,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应贷款给其补亏或转营新业务。

企业只能从其它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如通过兼并注资等方式获得新生,或者倒闭。

三是对于小型企业,高速发展、垄断优势的企业绝大多数属于高科技企业,如某人发明某项技术获得专利或专有技术,在某个市场获得垄断地位,而该技术产品市场发展很迅速。

因企业规模小,可抵押资产少,亟需的权益性资本既无法通过抵押贷款取得,也无法获得发行债券的权利,更无法获得发行股票的资格,其融资最好通过风险投资公司获得,或通过信用担保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获得。

一般发展、垄断优势的小型企业多数是独占某种技能的传统企业,业务稳定,发展潜力不大,多无融资需求,融资为偶然性需要,或发展新业务需要。

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小额融资要求可以抵押方式或担保机构担保办理贷款。

而高速发展、一般竞争性的小型企业和一般发展、一般竞争性的小型企业其融资风险高或极高,除非有担保机构担保或易于变现的资产作抵押,否则,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应给予贷款。

四是对于众多的微型企业及规模较小的小型企业,因其组织形式绝大部分为个体户或与个人资产无限连带责任的私人企业,规模细小,资金需求量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无法按常规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企业贷款,个人出资、亲朋戚友集资等内部融资是其可能、且有效的融资方式。

此外,不足的资金可以个人资产作抵押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个人融资业务。

资金不足的最后融通办法是代价最高的民间融资。

五是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主渠道的商业银行,应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都证明了银行规模与企业规模在融资渠道上是相匹配的,即大银行主要给大企业贷款、小银行主要给小企业贷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