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失败案例.doc
中小企业融资难案例

中小企业融资难案例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
下面,我们将以几个具体案例来说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第一个案例是某家规模较小的制造业企业。
该企业在市场需求增长的情况下,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客户订单的需求。
然而,由于企业规模较小,银行对其融资需求持谨慎态度,担心其偿还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因此,企业面临着资金链紧张的困境,无法顺利扩大生产规模,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第二个案例是某家新兴科技企业。
该企业在研发创新产品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由于产品尚未上市,无法通过销售收入来支撑研发费用。
企业希望通过融资来支持研发工作,但由于行业风险较高,银行和投资机构对其融资需求持观望态度,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第三个案例是某家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
该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以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然而,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利润较低,无法通过自有资金来支持市场营销活动。
同时,由于企业规模较小,银行和投资机构对其融资需求持谨慎态度,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以上三个案例反映了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的诸多困难。
这些困难主要包括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成本较高、融资审查严格等问题。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和风险补偿,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其次,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融资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
最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和指导,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和优惠的融资环境,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青岛科创企业融资困难 案例

青岛科创企业融资困难案例
青岛科创企业融资困难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个例子:
青岛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青岛某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家居领域的企业,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然而,由于该企业属于轻资产型,缺乏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因此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为了解决融资难题,该企业尝试向风投机构寻求帮助,但由于周期长、条款苛刻、干涉经营等诸多原因,最终未能达成合作。
在这个案例中,青岛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同时风投机构的要求也较为苛刻。
为了解决融资难题,企业需要积极寻求其他途径,如利用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进行融资。
企业融资法律风险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成立初期,凭借其创新的产品和技术,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XX科技决定进行股权融资,引入新的投资者。
二、融资过程2015年,XX科技与一家知名风险投资公司(以下简称“风险投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双方经过多次协商,于2016年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根据协议,风险投资以1亿元的价格收购XX科技10%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协议中还约定了股权回购、公司治理、分红等条款。
三、法律风险1. 股权回购条款不明确协议中约定,在特定条件下,XX科技有权回购风险投资的股权。
然而,对于“特定条件”的具体内容,协议中并未明确约定。
这为后续的股权回购纠纷埋下了隐患。
2. 公司治理风险协议中虽然约定了公司治理的相关条款,但并未明确各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权利和义务。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可能导致公司决策效率低下,甚至引发法律纠纷。
3. 分红条款不明确协议中约定了公司分红的相关条款,但并未明确分红的具体比例和支付方式。
在实际分红过程中,股东之间可能因分红问题产生纠纷。
四、纠纷发生2018年,由于市场环境变化,XX科技的经营状况出现下滑。
公司管理层认为,此时回购风险投资的股权有利于公司稳定发展。
然而,风险投资却以协议中约定的“特定条件”未成就为由,拒绝回购股权。
双方就此产生纠纷。
五、法律解决1. 协商解决在纠纷发生后,XX科技与风险投资进行了多次协商,试图达成和解。
但由于双方对股权回购条款的理解存在分歧,协商未果。
2. 仲裁解决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XX科技将风险投资诉至仲裁委员会。
仲裁委员会经审理后认为,协议中约定的“特定条件”过于模糊,无法作为股权回购的依据。
因此,仲裁委员会驳回了XX科技的仲裁请求。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经典案例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经典案例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直是一个经典案例。
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这
个问题更加突出。
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信用背景和抵押品等条件,
无法从传统银行渠道获取贷款。
此外,对于初创企业来说,他们往往
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才能生存和发展,在没有明确盈利模式的情况下,吸引投资者也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其
他相关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推出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贷
款产品、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建立股权众筹平台等等。
但是这些措施
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除了政策层面上的支持之外,还
有一些类别划分上的因素影响着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能力。
比如行业
属性、地域差异、公司规模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银行或者投资人是否
愿意给予其贷款或者投资。
总之,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解决中小企业
融资困难问题任重而道远,并且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真正有
效地改善局面。
公司企业融资失败案例范文

公司企业融资失败案例范文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遇到短期资金需求大幅增加的情况。
此时,您会选择什么方式进行短期融资,以期为资金周转赢得时间;下面是有公司企业融资失败案例,欢迎参阅。
公司企业融资失败案例范文1 蒙牛,牛根生牛根生万言书表明的困境股价暴跌,导致蒙牛股份在价值上大为缩水,老牛基金会抵押给摩根的股票也面临被出售的危险。
这引得境外一些资本大鳄蠢蠢欲动,一方面编织谎言,一面张口以待能不能及时筹足资金,撤换回被质押在外国机构里的股份,关系到企业话语权的存亡。
作为民族乳制品企业的蒙牛,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蒙牛股权脉络1999年1月,牛根生创立了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
后更名为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乳业)。
2001年底摩根士丹利等机构与其接触的时候,蒙牛乳业公司成立尚不足三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创业型企业。
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在开曼群岛注册了开曼公司。
2002年9月,蒙牛乳业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公司。
同日,蒙牛乳业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公司。
金牛和银牛各以1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开曼群岛公司50%的股权,其后设立了开曼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毛里求斯公司。
同年10月,摩根士丹利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以认股方式向开曼公司注入约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
1亿元),取得该公司90。
6%的股权和49%的投票权,所投资金经毛里求斯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乳业66。
7%的股权,蒙牛乳业也变更为合资企业。
2003年,摩根士丹利等投资机构与蒙牛乳业签署了类似于国内证券市场可转债的可换股文据,未来换股价格仅为0。
74港元/股。
通过可换股文据向蒙牛乳业注资35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
9亿元。
可换股文据实际上是股票的看涨期权。
不过,这种期权价值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蒙牛乳业未来的业绩。
如果蒙牛乳业未来业绩好,可换股文据的高期权价值就可以兑现;反之,则成为废纸一张。
民营企业融资难案例

民营企业融资难案例民营企业融资难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缺乏抵押品、信用记录不清晰、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许多民营企业在寻求融资时遇到了困难。
以下是一些符合标题要求的民营企业融资难案例。
1. 案例一:某家小型科技企业某家小型科技企业在研发一项新技术时,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设备购买和人员招聘。
然而,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业绩尚未形成、无法提供足够的抵押品,该企业很难从传统银行获得融资支持。
虽然他们尝试了一些创投基金和天使投资者,但仍然面临着困难。
2. 案例二:某家制造业企业某家制造业企业打算进行产能扩张,但由于行业竞争激烈,银行对该行业的信贷风险较高,很难获得贷款。
即使该企业拥有一些抵押品,但由于行业前景不明朗,银行不愿意提供足够的融资支持。
3. 案例三:某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某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正在开发一款新的社交媒体应用。
尽管该公司有一些天使投资者的支持,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投资者对其盈利能力持怀疑态度。
该公司需要融资来扩大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但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
4. 案例四:某家服务行业企业某家服务行业企业想要扩大业务规模,提高市场份额。
然而,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缺乏抵押品和可观的固定资产,无法满足银行的融资要求。
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无法实现扩张计划。
5. 案例五:某家农业企业某家农业企业想要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来提高产量和质量。
然而,由于农业行业的特殊性,缺乏足够的抵押品和信用记录,银行不愿意提供融资支持。
企业面临着现金流不足的问题,无法实现技术升级。
6. 案例六:某家文化创意企业某家文化创意企业想要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创新,但由于行业竞争激烈、盈利能力不稳定,无法满足银行的融资要求。
企业面临着资金瓶颈,无法实现业务发展的目标。
7. 案例七:某家新能源企业某家新能源企业想要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但由于行业前景不确定、投资风险较高,无法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
企业面临着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受限的问题。
中国企业较悲惨的十大失败案例

中国企业较悲惨的十大失败案例,警醒了无数老板!1、真功夫案例特点:创业者内乱——能共苦不能同甘创业者的教训:没有永远的兄弟,只有永远的利益VC的教训:股权结构是否合理是判断项目好坏的重要依据麦当劳、肯德基在国内大受欢迎,中餐连锁一直愤愤不平,不断有人跳出来挑战洋快餐。
从十几年前的“红高粱”到现在很红火的“真功夫”,“红高粱”早已不知所踪,“真功夫”似乎真的有点功夫,连锁店面越来越多了。
跟公司名字一样,2009年8月,“真功夫”的广州总部爆发的一场真功夫表演,在投资界和创业界颇为轰动:共同创始人及公司大股东潘宇海委任其兄潘国良为“副总经理”,并派到总部办公,但遭到“真功夫”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蔡达标的拒绝后,引发剧烈争执。
要理清“真功夫”的管理权矛盾,还得从头说起。
1994年,蔡达标和好友潘宇海在东莞长安镇开了一间“168蒸品店”,后来逐渐走向全国连锁,并于1997年更名为“双种子”,较终更名为“真功夫”。
真功夫的股权结构非常简单,潘宇海占50%,蔡达标及其妻潘敏峰(潘宇海之姐)各占25%。
2006年9月,蔡达标和潘敏峰协议离婚,潘敏峰放弃了自己的25%的股权换得子女的抚养权,这样潘宇海与蔡达标两人的股权也由此变成了50:50。
更多实用的精彩文章,请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账号:swdtzq2007年“真功夫”引入了两家风险投资基金:内资的中山联动和外资的今日资本,共注入资金3亿元,各占3%的股份。
这样,融资之后,“真功夫”的股权结构变成:蔡、潘各占47%,VC各占3%,董事会共5席,构成为蔡达标、潘宇海、潘敏峰以及VC的派出董事各1名。
引入风险投资之后,公司要谋求上市,那么打造一个现代化公司管理和治理结构的企业是当务之急。
但蔡达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努力触及另一股东潘宇海的利益,“真功夫”在蔡达标的主持下,推行去“家族化”的内部管理改革,以职业经理人替代原来的部分家族管理人员,先后有大批老员工离去。
失败的融资案例

失败的融资案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中国,正处于经济改革的初期阶段,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很多企业融资项目都面临失败的情况。
下面就来介绍一个失败的融资案例。
某公司是一家传统的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家具产品。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产品线,该公司决定进行融资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他们选择了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作为筹集资金的方式。
首先,该公司向一家商业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来满足生产资金的需求。
但是,由于该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佳,银行拒绝了他们的贷款申请。
这是因为该公司的利润率低,流动性紧张,无法提供足够的抵押品,同时还存在较高的债务风险。
银行认为这家企业的还款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贷款的要求,因此拒绝了贷款申请。
接下来,该公司转向了股权融资。
他们决定向投资者出售部分股权,以获得所需的资金。
然而,他们在找寻投资者过程中遭遇到了困难。
首先,投资者对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持谨慎态度,对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缺乏信心。
其次,投资者对该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表示了质疑。
再次,由于公司的股权结构复杂,不同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分歧,投资者担心无法取得控制权,难以保障投资回报。
因此,他们无法找到合适的投资者来进行股权融资,最终融资计划以失败告终。
综上所述,该公司面临了一次失败的融资案例。
这主要是由于公司自身的财务状况不佳导致银行贷款被拒绝,同时,由于行业发展前景不确定和公司经营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投资者对股权融资持谨慎态度,导致无法获得投资者的支持。
对于这样的融资失败案例,该公司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财务状况,增强市场竞争力,为融资争取更好的机会。
股权融资失败案例分析股权融资失败原因及教训分析

股权融资失败案例分析股权融资失败原因及教训分析股权融资一直被认为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在进行股权融资时遭遇了失败。
本文将分析一个股权融资失败的案例,并探讨其中的失败原因和教训。
案例分析:某公司股权融资失败某公司是一家初创型企业,凭借其创新的技术和市场前景,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升市场份额,该公司决定进行股权融资。
然而,他们在融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并最终导致了失败。
失败原因分析1. 不成熟的商业模式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前,并没有完善的商业模式。
他们对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了解不够,因此无法向潜在投资者提供具体的商业计划。
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和发展策略是导致股权融资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训:在进行股权融资前,企业必须对自身的商业模式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
只有找准市场需求,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商业计划,才能吸引到潜在投资者的关注。
2. 不健全的治理结构公司的治理结构薄弱,管理层对外界投资者的关切缺乏应对措施。
在股权融资过程中,公司没有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也没有提供足够的财务信息给投资者参考。
缺乏透明度和可信度使得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降低,进而导致股权融资失败。
教训: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确保股权融资成功的重要一环。
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提供信息给投资者,确保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3. 估值过高在进行股权融资时,公司将自身估值过高,超出了市场的接受范围。
潜在投资者普遍认为,公司的估值与其实际业绩和前景不符,因此不愿意以高价购买股权。
估值过高导致了公司在寻求股权融资时遇到了困难。
教训:在进行股权融资前,企业应该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估,制定合理的估值。
过高的估值会使投资者望而却步,影响融资的顺利进行。
总结与展望股权融资失败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教训。
首先,企业在进行股权融资前必须完善自身的商业模式,明确盈利模式和发展策略。
其次,建立健全的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机制,确保透明度和可信度。
中小企业融资难案例

中小企业融资难案例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经常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以下是一个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案例。
某家中小企业是一家新兴的科技公司,致力于开发和销售智能家居产品。
该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但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和产品线的拓展,公司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高生产能力。
因此,公司急需一笔资金用于新产品的研发、生产设备的购买以及市场推广。
然而,在寻求融资的过程中,公司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由于公司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过往的盈利记录,并且很多传统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对科技类企业持谨慎的态度,不愿意提供融资支持。
此外,公司的资金需求较大,有些私人投资者也觉得风险较高,不愿意单独承担全部的融资风险。
为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公司尝试了多种方法。
首先,公司从自有资金开始,将所有的盈利用于公司的发展,但这样的资金远远无法满足公司的需求。
其次,公司寻求了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但面对严格的审核流程和高额的利率,公司并没有获得融资的成功。
此外,公司还尝试了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来获得资金支持,如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由供应商提供一部分资金用于公司的发展。
但这种方式并没有解决公司融资的根本问题。
在面对融资难的困境时,公司为了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最终决定将公司的一部分股份出售给投资机构。
经过多次洽谈和展示公司的发展潜力,公司最终与一家风险投资机构达成了合作协议。
投资机构向公司提供了一笔较大的投资,作为回报,公司将一定比例的股份出售给投资机构,并同意一定期限内按照协议规定的分红方式向投资机构支付利润分红。
通过这种方式,公司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并进一步扩大了规模和市场份额。
投资机构也获得了较高的回报,并获得了一个有潜力的投资项目。
在合作期间,公司继续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推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为投资机构创造更多的价值。
以上是一个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典型案例。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经常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寻找最合适的融资方式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创业投资失败案例.doc

创业投资失败案例创业投资失败案例1:创业血泪史:融资千万又一夜皆失是什么感觉?你创立了一家公司并且筹集到4000万美元的资金,此时强大的团队、清晰的目标、可行的商业模式都具备了,但三年后事业却失败,媒体们都争相分享你尴尬的经历。
这就是Homejoy的故事,一家在2015年7月关闭的按需清洁服务公司。
但Homejoy并不是唯一一家拥有美好前景却失败的初创企业,CB Insights分析总结了156家初创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始人都承认他们存在招聘错员工、发展过快或是产品销量不佳等问题。
公司会失败有数不清的原因,但我们精心挑选了其中最深刻的几个,虽然他们最终失败了,但仍值得我们敬畏。
Sidecar筹资:4500万美元成立时长:3年半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被迫停止了运行和销售。
我们无法与Uber 竞争,他们筹集的资金刷新了历史。
虽然我们在创意上战胜了Uber,但仍然输在了市场,因为Uber愿意不惜一切代价赢,他们也的确有数不尽的资本可以做到这件事。
Sunil Paul,Sidecar的CEOPrismatic筹资:1500万美元成立时长:3年四年前,我们开始着手建立一个个性化的新闻阅读器,希望能改变人们消费文本的方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也的确做到了。
但我们发现内容分布商业化很难,之后公众继续支持我们移动新闻产品的增长率显示我们失败了。
Prismatic TeamPixable筹资:600万美元成立时长:3年半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即使最后并没有成为下一个BuzzFeed,不过这也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只想做自己Pixable。
一开始很奏效,不幸的是,情况(虽然有940万活跃用户和每月5800万的视频点击量)每况愈下,很难再筹集资金继续下去了。
Chris Anderson,编辑和内容部副总裁Dine In筹资:2亿美元成立时长:2年外媒曾报道:创始人Evan Graj 表示:我们知道收购是最好的办法。
这使得Dine In在二月时与在线食品领域的几家网络巨头接触,到4月份时,也就是那笔巨额的法律费用后,出售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了。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案例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案例引言融资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挑战,尤其是融资难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提供多个案例,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案例一:缺乏信用背书1.1 案例描述某制造企业想要扩大生产规模,但由于缺乏信用背书,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尽管企业经营良好并且有稳定的现金流,但银行仍对其信用状况表示怀疑。
1.2 原因分析•缺乏可靠的担保物,无法提供足够的抵押品;•企业信用记录不佳,可能存在逾期还款或违约的记录。
1.3 解决方案•建立良好的企业信用记录,及时还款避免逾期;•寻找其他担保方式,如在供应商或客户方面获得信用支持;•寻求政府或银行担保机构的支持。
案例二:高利率贷款2.1 案例描述一家创业公司需要资金来开展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但由于缺乏资产抵押,只能通过高利率贷款获得融资。
•创业公司没有持续稳定的盈利,无法提供可靠的还款保证;•银行对创业项目风险较高,因此提高贷款利率。
2.3 解决方案•积极寻找投资者,吸引风险投资;•寻找低利率的政府或金融机构贷款计划;•提供详细的商业计划,并展示创业项目的发展前景。
案例三:信息不对称3.1 案例描述一家小型科技企业正在寻求首轮融资,但由于缺乏行业背景和知名度,难以获得投资者的信任。
3.2 原因分析•小型科技企业缺乏知名度和声誉,投资者对其潜在风险存在疑虑;•投资者对科技行业不熟悉,无法准确评估企业的价值和前景。
3.3 解决方案•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提供透明的财务信息和商业计划;•邀请行业专家担任顾问或董事会成员,提升企业的公信力;•参加行业展会和会议,增加企业的知名度。
案例四:监管制度限制4.1 案例描述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试图通过众筹方式进行融资,但由于监管制度的限制,无法合法地吸收个人投资者资金。
•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相关政策规定相对模糊;•限制个人投资者参与互联网金融投资,以保护其利益和减少风险。
各投资失败案例整理

e租宝:事件始末:•2015年12月3日,公众号“金融视界”爆出,e租宝深圳分公司被经侦突查,40余人被警方带回调查。
e租宝回应称,真相是其代销公司协助调查。
•2015年12月8日晚间,新华社发文称e租宝涉嫌违法经营活动,正接受有关部门调查。
随后e租宝官微确认被调查,并声明暂停业务。
•接着,北京和上海两地的e租宝办公室被警方入驻调查,包括e租宝总部所在的北京呼家楼安联大厦。
据当时在附近的朋友反应,公安人员很快锁上大门并接管现场,对员工展开问话,直至当晚9点后警车仍未离开。
•同时,广州和佛山的分公司办公室也被公安局经侦支队贴上了封条。
•2015年12月9日晚间,多方消息证实e租宝母公司钰诚集团的总部牌子已经被摘。
•随后,e租宝实际控制人丁宁被抓,多省调查部门已确定e租宝及关联公司涉嫌非法集资,钰诚系账户全部冻结。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至2015年12月3日,e租宝成交总额突破728亿,在此次事件中受影响损失惨重的有上万投资人。
汇总:e租宝成立于2014年2月,为安徽钰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主打品牌。
e租宝属于标准P2P投资模式,即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小额资金聚集借贷模式。
e租宝是以融资租赁债权交易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于投资者的收益,e租宝承诺“1元起投,随时赎回,高收益低风险”“同样的产品,中行收益率6.5%,e租宝高达14.6%”,面对这样保本保息、灵活支取的收益条件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使其最终上当受骗、血本无归。
e租宝共推出过6款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9%至14.6%之间,远高于一般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e租宝的推销人员在宣传时称,e租宝产品保本保息,哪怕投资的公司失败了,钱还是照样有。
用承诺回报隐忧投资者,本身就是最高法关于非法集资犯罪的明确司法解释。
而承诺保本保息,已经违反银监会风险提示的理财产品销售要求。
对于投资品的收益来源,e租宝对外宣称其经营模式是由集团下属的融资租赁公司与项目公司签订协议,然后在e租宝平台上以债权转让的形式发标融资;融到资金后,项目公司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租赁公司则向投资人支付收益和本金。
股权融资失败案例

股权融资失败案例股权融资作为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股权融资也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够成功实施,有许多失败的案例。
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股权融资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错误,为企业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一、案例一:XYZ科技公司XYZ科技公司是一家初创的科技企业,致力于研发智能家居产品。
在发展初期,公司急需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团队扩大,因此决定进行股权融资。
公司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吸引到了一家投资方,签署了股权融资协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发展并不如预期,最终导致投资方撤资,公司陷入了资金困境。
二、分析1. 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在进行股权融资前,公司应该明确制定发展规划,包括市场定位、产品规划、运营管理等,以便向投资方展示公司的发展潜力,提高投资吸引力。
2. 资金使用不透明:公司在融资后,对投资方资金使用情况不透明,导致投资方无法及时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这可能是导致投资方最终撤资的原因之一。
3. 经营管理不善:公司在融资后对自身的经营管理不善,包括团队管理、产品研发进展、市场推广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公司的发展并不如预期,最终招来投资方的不满。
三、如何避免1. 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在准备进行股权融资前,公司应该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包括明确市场需求、产品竞争优势、财务规划等,以便向投资方展示公司的发展前景。
2. 提高透明度:在融资后,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和资金使用制度,提高对投资方的透明度,及时向投资方公布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
3. 健全经营管理体系:公司应该加强团队建设,健全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研发管理、市场推广等,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公司的发展活力。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和如何避免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在进行股权融资时,公司需要充分准备和谨慎选择,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提高融资的成功率,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融资失败案例

融资失败案例2012年11月,大型电商平台Groupon在中国市场的一次融资失败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
Groupon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团购网站,于2008年在美国创立,迅速崛起并走红全球。
在中国市场,Groupon也迅速发展,成为最大的团购网站之一。
然而,2012年的融资失败使得Groupon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变得黯淡。
融资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Groupon在中国市场的一系列失误。
首先,他们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没有适应当地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
他们主要采用的是团购模式,但这种模式在中国市场已经过了高峰期,消费者对于团购的需求已经不再旺盛。
此外,Groupon在中国的优惠券活动也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人们的消费习惯。
这导致Groupon无法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无法取得成功。
其次,Groupon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对手实力强大,使得他们难以在市场上占据优势。
与国内其他大型电商平台相比,Groupon在品牌知名度、用户数量、财力等方面都存在差距。
尽管Groupon尝试通过融资来补充资金,但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强大,他们最终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量来支持业务扩张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另外,Groupon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和管理也存在问题。
他们在中国市场遭遇了一系列的困难,包括员工的离职和高层的人事变动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Groupon在市场推广、客户服务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困难。
这不仅影响了Groupon在中国市场的形象,也导致了业务的下滑和融资失败。
最后,Groupon在中国市场的融资失败也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有关。
201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相对较慢的阶段。
许多投资者对于风险投资的兴趣下降,对于新兴行业和公司的投资也变得谨慎。
这使得Groupon很难找到愿意为其提供融资的投资者,最终导致了融资失败。
综上所述,Groupon在中国市场的融资失败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市场推广、竞争对手、运营管理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失误。
企业融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科技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公司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在2015年获得了一笔天使轮融资。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资金需求日益增加,于是公司决定在2018年进行新一轮的股权融资。
2018年5月,某科技公司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引入了新的投资者,双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协议约定,投资者以人民币1000万元的价格收购公司10%的股权。
然而,在股权转让完成后,双方因股权比例、公司治理等问题产生了纠纷,导致股权融资失败。
二、案件争议焦点1. 投资者是否享有公司股东权利?2. 公司是否违反了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3. 投资者应否承担违约责任?三、案件分析1. 投资者是否享有公司股东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公司设立后,股东应当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
在本案中,投资者已支付了股权转让款,并完成了股权转让手续,取得了公司10%的股权。
因此,投资者有权成为公司股东,享有公司股东权利。
2. 公司是否违反了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根据《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投资者以1000万元的价格收购公司10%的股权。
然而,在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并未按照协议约定将投资者纳入公司股东名录,也未向投资者提供股东会、董事会等公司治理相关文件。
因此,公司违反了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
3. 投资者应否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投资者已按照协议约定支付了股权转让款,并完成了股权转让手续。
公司未履行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而投资者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不存在违约行为,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四、判决结果经法院审理,判决如下:1. 投资者享有公司股东权利,成为公司股东。
2. 公司违反了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3. 投资者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融资失败案例企业融资失败案例篇1:由于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优越性,其往往作为企业更新设备的首选方式。
但即使是同一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不同的租赁方式也会使税收负担有所不同,因而企业可以就此进行税收筹划,但同时要注意避免由于对所选方式相关法规的运用错误,而被税务机关判定为偷税的情况发生。
在生产经营中,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如从银行取得借款或以企业的盈余自行购买以及采取中小企业融资租赁获取设备等。
其中,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是企业最常采取的方式,与其他途径相比,它不但可以帮助企业节约资金成本,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并且可以减轻税收负担。
但是,在同一个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中,不同的租赁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税负,其所涉及的税种及相应的税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企业便可充分运用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
与此同时,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也应注意对所选方式应纳税额的准确计算,谨防出现由于对税收法规理解不足、滥用条款,而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的情况。
一、案情介绍红星公司系商品流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2004年6月份,红星公司按照中南公司所要求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条件购入一台大型设备,取得税控收款机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是500万元,增值税额85万元,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3%)。
红星公司根据情况,拟将该设备采用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方式租给中南公司,红星公司的财务人员为公司制定了以下两套租赁方案:【方案1】租期十年,租赁期满后,设备的所有权归中南公司,租金总额1000万元,中南公司于每年年初支付租金100万元。
【方案2】租期八年,租金总额800万元,中南公司于每年年初支付租金100万元,租赁期满,红星公司将设备残值收回,设备残值200万元。
二、红星公司对方案的分析及选择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514号)的规定:对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所从事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无论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是否转让给承租方,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
其他单位从事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的,征收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未转让给承租方的,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
在方案1情况下,租赁期满后设备的所有权转让,按规定应征收增值税,不征营业税。
因红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规定该设备的进项税额应允许抵扣。
红星公司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000 (1+17%) 17%-85=60.30(万元)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60.30 (7%+3%)=6.03(万元)由于征收增值税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实质上只是一种购销业务,还应按照购销合同征收万分之三的印花税。
应纳印花税=1000 3 1000=0.3(万元)红星公司获利=1000 (1+17%)-500-6.03-0.3=348.37(万元)在方案2的情况下,按规定应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
并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2002]9号)的规定,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以其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去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以直线法折算出本期的营业额。
营业额=800+200-585=415(万元)应纳营业税=415 5%=20.75(万元)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20.75 (7%+3%)=2.08(万元)按照现行税法的规定,对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签订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合同,应按借款合同征收印花税,对其他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不征印花税。
故在此方案下,红星公司无须缴纳印花税。
红星公司获利=415-20.75-2.08=392.17(万元)通过上述筹划分析,红星公司的财务部门最终决定选取方案2来开展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认为方案2能为公司带来最多的获利。
三、税务部门对该项业务的处理通过检查,税务机关认定红星公司在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上涉嫌偷税,要求其补交一定数额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并且缴纳相应数额的滞纳金。
税务机关的依据是:对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所从事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不论租赁的货物所有权是否转让给承租方,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征收营业税,是指按金融业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征收的营业税。
而其他单位从事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租赁货物的所有权未转让给承租方的,征收营业税,是指按服务业租赁业征收的营业税。
因此,在计算应纳营业税税额时,就不应采用按照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确定的营业额,而应采用服务业的确定标准,即营业额为收入全额,不应减除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
营业额=800(万元);应纳营业税=800 5%=40(万元)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40 (7%+3%)=4(万元)按照现行税法的规定,对财产租赁合同,包括租赁房屋、船舶、飞机、机动车辆、机械、器具、设备等合同,应按租赁金额的千分之一征收印花税。
应纳印花税=800 1 1000=0.8(万元)红星公司获利=800-44-0.8-585+200=370.2(万元)因此税务机关判定红星公司偷逃营业税税款19.25(40-20.75)万元,偷逃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1.92(4-2.08)万元,并按天数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可见在本案例中,由于红星公司财务人员对相应税收法规的错用,导致该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税收筹划的失败。
对营业税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印花税的处理失误,使企业不但陷入偷税的处境丧失了诚信,而且需要缴纳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的滞纳金。
四、该次税收筹划失败带来的启示(一)准确掌握税收法律规定的先决性。
税收筹划的目的在于合理、合法地减轻税收负担,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然而税收筹划在实践中容易与偷税、避税混淆,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严格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本案例中,在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方式的选择上,红星公司选择方案2是正确的,即使按照税务机关的计算方法,也能够帮助企业获得较大利润。
但是由于企业财务人员未能准确掌握税收法规,导致需缴纳滞纳金,倘若被税务机关查处的时间距缴纳税款的时间较长,则滞纳金数额将较大,甚至有可能超出采用方案1时应纳税额的总数。
(二)加强企业税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由于税收法律法规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单纯的会计人员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税收筹划的需要。
现代企业应配备专业的税务人才,以其广博详尽的税收知识,帮助企业在业务决策中最大程度地减轻税收负担,规避税收风险。
同时,税务人才也必须具备相应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从大局上把握企业的税收筹划决策。
企业融资失败案例篇2:蒙牛,牛根生牛根生万言书表明的困境股价暴跌,导致蒙牛股份在价值上大为缩水,老牛基金会抵押给摩根的股票也面临被出售的危险。
这引得境外一些资本大鳄蠢蠢欲动,一方面编织谎言,一面张口以待能不能及时筹足资金,撤换回被质押在外国机构里的股份,关系到企业话语权的存亡。
作为民族乳制品企业的蒙牛,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蒙牛股权脉络1999年1月,牛根生创立了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
后更名为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乳业)。
2001年底摩根士丹利等机构与其接触的时候,蒙牛乳业公司成立尚不足三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创业型企业。
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在开曼群岛注册了开曼公司。
2002年9月,蒙牛乳业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公司。
同日,蒙牛乳业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公司。
金牛和银牛各以1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开曼群岛公司50%的股权,其后设立了开曼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毛里求斯公司。
同年10月,摩根士丹利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以认股方式向开曼公司注入约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
1亿元),取得该公司90。
6%的股权和49%的投票权,所投资金经毛里求斯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乳业66。
7%的股权,蒙牛乳业也变更为合资企业。
2003年,摩根士丹利等投资机构与蒙牛乳业签署了类似于国内证券市场可转债的可换股文据,未来换股价格仅为0。
74港元/股。
通过可换股文据向蒙牛乳业注资35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
9亿元。
可换股文据实际上是股票的看涨期权。
不过,这种期权价值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蒙牛乳业未来的业绩。
如果蒙牛乳业未来业绩好,可换股文据的高期权价值就可以兑现;反之,则成为废纸一张。
为了使预期增值的目标能够兑现,摩根士丹利等投资者与蒙牛管理层签署了基于业绩增长的对赌协议。
双方约定,从2003年~2006年,蒙牛乳业的复合年增长率不低于50%。
若达不到,公司管理层将输给摩根士丹利约6000万~7000万股的上市公司股份;如果业绩增长达到目标,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就要拿出自己的相应股份奖励给蒙牛管理层。
2004年6月,蒙牛业绩增长达到预期目标。
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可换股文据的期权价值得以兑现,换股时蒙牛乳业股票价格达到6港元以上;给予蒙牛乳业管理层的股份奖励也都得以兑现。
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投资于蒙牛乳业的业绩对赌,让各方都成为赢家。
牛根生困境源头2004年6月10日,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2319。
HK)在香港成功实现IPO,当时风光无限,只可惜牛根生的赌注下得太大。
在蒙牛上市之前,与大摩有一个对赌协议,其中牛根生承诺,10年内,外资系随时随地可以净资产价格或者2亿元人民币的蒙牛股份总作价中较高的一个价格,增资持有蒙牛股份的股权。
这样,即使牛根生准备对抗外资系,外资系也可以轻松地增持蒙牛股份的股权,从而摊薄牛根生对蒙牛的控制力,架空牛根生。
只是小股东被动搏命的牛根生牛根生致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及长江商学院同学的万言书中如是写道:及时补足保证金,关系到企业话语权的存亡,一语道破天机,这是因为牛根生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控制权,充其量只是代理人+小股东。
牛根生在万言书中的感激得知蒙牛所处的窘境,为了防止境外机构恶意收购,柳传志总裁连夜召开联想控股董事会,48小时之内就将2亿元打到了老牛基金会的账户上。
新东方俞敏洪董事长闻讯后,二话没说,火速送来5000万元。
分众传媒的江南春董事长也为老牛基金会准备了5000万元救急。
中海油傅成玉总经理打来电话,中海油备了2。
5亿元;同时派人来企业了解情况,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取。
田溯宁、马云、郭广昌、虞峰、王玉锁等等都打来电话,随时随地可以伸手援助。
香港的欧亚平联系境内的王兵等长江商学院的同学,还买了许多蒙牛股票,以支撑和拉升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