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计量学重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计量学重点总结
信息计量学概念: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科学活动中的信息
过程、信息现象和信息规律进行描述和研究的一门学科。
信息计量学主要内容:三个应用范围(核心期刊的测定、信息资源的管理、科学评价),四个方法(引文分析法、信息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分析方法、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五个定律(增长规律、老化规律、集中与分散规律、著者分布规律、词频分布规律)
第一章绪论
“信息计量学”(原称“情报计量学”)名称最早是由德国学者布莱克特和西格尔以及昂托·纳克教授在1979年最先提出来的。1923年,英国学者休姆首次使用了“统计书目学”术语,标志着信息计量这一学科的最早开始。
信息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之间的关系:
相同之处表现在:研究对象方面,研究内容方面,研究方法方面差异:研究目的方面,研究对象方面,研究内容方面,研究方法方面
信息计量学的发展趋势:(1)理论研究(2)规律研究(3)研究方法和手段(4)分支学科网络信息计量学(5)拓宽信息计量学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信息计量学的理论基础
掌握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结果——成功产生成功
第三章科学信息的增长规律
人物:普赖斯
科学知识增长与科学文献增长的关系:(1)科学文献是科学知识的载体,是科学知识内容的客观记录;(2)科学知识的增长是科学信息增长的直接原因;(3)科学文献的数量增长情况直接反应科学知识增长的变化,所以科学文献的数量是衡量科学知识量的重要尺度之一;(4)科学文献作为科学知识主要的载体形式,它的变化情况可以作为直接反应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5)科学知识增长和科学文献增长具有同步性,其增长规律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科学信息增长模型:线性增长模型,指数增长模型,逻辑增长模型
指数增长的数学模型:F(t)=ae bt(a>0,b>0) ,a为时间常数,统计的初始时刻(t=0)文献量;b为时间常数,即持续增长率。
指数增长模型中文献量的计算:文献量翻番时间(k=2)设t1,t2的信息总量为F(t1)、F(t2),且F(t2)=2 F(t1),则有ae bt2 =ae bt1△T= t2- t1=ln2/b=0.6931 文献年增加量△F(t)=F(t)(eb-1) =(eb -1)aebt
第四章科学信息的老化规律
科学文献老化的测度指标:半衰期与普赖斯指数,两者的异同(概念、功能、数值、使用范围)
巴尔顿—凯普勒老化方程(巴-凯方程)的标准公式:
科学文献增长与科学文献老化的关系:(1)科学文献的增长和老化从不同方面阐释科学的进步(2)科学文献的增长是促成科学文献老化的重要因素(3)在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科学文献增长和老化速度不同
第五章 科学信息的集中与分散规律
创始人:布拉德福
区域划分:如果将一定时间内的按某种学科载文量等级排列的期刊划分为三个区,使每个区所包含的相关论文数量相等,即恰好等于全部期刊发表的该学科文章总数的1/3,则可发现,第一区(核心区)所涉及的文章来自数量不多但效率最高的n 1种期刊;第二区(相关区)包括数量较大、效率中等的n 2种期刊;第三区(外围区)包括数量最大而效率最低的n 3种期刊。那么,三个区中的期刊数量成下列关系:n 1: n 2: n 3=1:a :a 2
数学公式:R(n)=αn β (1≤n R(n)=k ln (n/s) (c ≤n ≤N) 第六章 科学信息的著者分布规律 洛特卡定律的创始人-洛特卡 数学模型: f (x )——发表x 篇论文的著者数量占著者总数的百分比,f (x )<1 x ——发表论文的篇数(x =1,2,3,.............,n ,...........) c ——某学科主题的特征常数,对于上式,c 值约为0.6079 第七章 科学信息的词频分布规律 2 )(x c x f 齐普夫定律的创始人-齐普夫 数学模型:Fr·r=C r表示词汇的秩即词序,Fr表示秩为r的词出现的频次,C为参变数,0 第八章信息计量研究的数据准备 信息计量的数据组织方法:一、秩-频率组织法常用于:1.词频统计2.论文统计3.著者统计4.引文统计二、时序统计法常用于:1.文献量统计2.文献利用统计3.其他统计 4.各种时间问题的比较研究三、图表组织法 第九章信息计量研究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的发展方向:1、向深度和广度发展2、向实用化方向发展3、向集成化方向发展4、向模型化方向发展5、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十章引文分析法 期刊评价指标 1.载文量:指在给定时间内,期刊发表全部论文数量。这是一个绝对数指标,反映期刊生产论文的能力。 2.被引绝对数量指标:(1)被引文量(引文量):指引用文献所拥有的被引文献的数量。是描述期刊吸收文献能力的基本指标之一。(2)被引次数:指被所有文献引证过的次数。以客观反映的数量直接反映了期刊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一般来说,其值越大,作用就越重要。 3.引文率:是衡量研究对象吸收情报能力的一个指标,是引证分 析的一个基本测度指标。可以用来比较期刊、学科、机构、国家等的引用文献能力,引文率高不一定说明吸收情报能力强,但引文率低吸收情报能力一定差。 4.未被引论文占有率:未被引用过的论文数/总论文数 5.高频被引论文占有率:用来从正面角度衡量期刊的质量,占有率越大,则期刊质量越好。 6.影响因子:期刊在规定时间(m)内(一般m=2)论文被引量与可引论文总数之比。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情况,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可认为该刊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较大,亦可认为其质量越高。 期刊影响因子的计算例: 影响因子就是规定时间内期刊刊载论文的平均被引证次数,是衡量期刊被使用及质量高低的一个指标 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