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病毒性皮肤病
病毒性皮肤病 ppt课件
![病毒性皮肤病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96f076b4daa58da1114a0b.png)
编辑版ppt
8
(2)跖疣(verruca plantaris) 即长在跖部的寻常疣。始为针头大小角质形丘疹,渐增大 或增多,融合成大的淡黄或灰白色角质形斑块,表面粗糙 不平,削去角质可见角质软芯及点状出血。疼痛明显。
镶嵌疣:多个跖疣融合,难治。
编辑版ppt
14
(3)扁平疣(verruca plana)
• 红斑发疹型:皮损以红斑及斑丘疹为主,多由
RNA病毒所致。常见疾病有风疹,麻疹。
编辑版ppt
6
第一节 疣 (verruca ,wart)
1.定义:疣是由HPV感染所引起的表皮或黏膜上 皮的良性赘生物。
2.病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皮肤粘膜的破损是 造成直接和间接感染的诱因。HPV存在于角朊 细胞核内,并可游离到角蛋白。人是唯一的宿 主。HPV基因型目前已分离出100余种,常见 致病的为6,11,16,18等。直接接触传染和 自我接种为主。
脂溢性角化
• 无传染性,40岁以上 • 头面、胸背、手背 • 深棕色或黑色
• 表面有油腻性易剥除痂
• 斑块或斑丘疹
编辑版ppt
23
跖疣与胼胝,鸡眼鉴别
• 病因 • 角质栓 • 出血点 • 压痛 • 传染性
跖疣 病毒 无 有 侧压痛 有
胼胝 摩擦 无 无 无 无
鸡眼 摩擦 有,锥形
无 垂直压痛
无
编辑版ppt
病毒性皮肤病
2016
编辑版ppt
1
一 定义
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粘膜病变 多具有传染性。
编辑版ppt
2
二 发病机制
直接接触传染 通过病毒的抗原作用诱发机体的变态反应
编辑版ppt
3
三 病毒的种类及所致的疾病 (一)DNA病毒
病毒性皮肤病课件
![病毒性皮肤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3ac8c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d.png)
病毒性皮肤病的病 因
病毒感染
01
病毒类型: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包括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等
02
传播途径: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等途径传播
03
感染症状:病毒感染后,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等
04
治疗方法:抗病毒药物、外用药物、物理治疗等方法可以治疗病毒性皮肤病
免疫系统异常
病毒感染:病毒 侵入皮肤,引起
病毒性皮肤病的特点
传染性:病毒性皮肤病具有传染
A
性,可通过接触、飞沫等途径传
播
发病部位:病毒性皮肤病可发生
B
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如面部、手
部、足部等
症状:病毒性皮肤病可表现为红
C
斑、丘疹、水疱、脓疱等,严重
时可出现皮肤溃烂、坏死等症状
治疗方法:病毒性皮肤病需要及
D
时治疗,可采用抗病毒药物、外
用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01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
02
避免接触传染源,如患者、动物等
03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0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睡眠充足等
患者教育
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 免接触病毒
避免接触感 染源,如公 共场合、人 群密集的地
方
加强锻炼, 提高免疫力, 增强抵抗力
保持良好的 心态,避免 焦虑和紧张, 保持心情愉
03
接触传染: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病毒性皮肤病患者或污染物品
04
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感染病毒性皮肤病
病毒性皮肤病的症 状和诊断
常见症状
皮疹:红斑、丘疹、水疱、 脓疱等
瘙痒:皮肤瘙痒,可能伴 有灼热感
病毒性皮肤病课件ppt课件
![病毒性皮肤病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ccc5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1.png)
• 病毒性皮肤病概述 • 常见病毒性皮肤病 • 病毒性皮肤病的预防与控制 • 病毒性皮肤病的药物治疗 • 病毒性皮肤病的护理与康复 • 病毒性皮肤病的案例分析
01
病毒性皮肤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毒性皮肤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 的皮肤疾病,具有传染性。
分类
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包括水痘、 带状疱疹、疣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带状疱疹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瘙痒和灼热感,随后出现水疱和皮疹。带状疱疹 的并发症包括神经痛和感染。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包括口服抗病毒药物、局部用 药和疼痛控制。
疣
总结词
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 赘生物,通常出现在手部和足部。
详细描述
疣的症状包括皮肤上出现小的、坚硬 的丘疹或赘生物,通常无痛或轻度瘙 痒。疣可以通过自我接种或接触传播。 治疗疣的方法包括局部用药、激光治 疗和手术切除。
传播途径与症状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污染物等 途径传播。
症状
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 皮肤瘙痒、疼痛、水疱、溃疡等局部 症状。
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诊断
通过临床表现、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
治疗
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辅以对症治疗,如止痛、消炎等。治疗 及时可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6
病毒性皮肤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水痘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有效方法。此外,避免接触水痘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 免疫力等也有助于预防水痘。
控制
一旦发现水痘患者,应立即隔离,并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同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如降温、 缓解瘙痒等,以减轻症状和不适感。
病毒性皮肤病护理ppt课件
![病毒性皮肤病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35ee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2.png)
病毒侵入皮肤细胞后,复制增殖,引起皮肤炎症反应和免疫 应答。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皮肤出现水疱、丘疹、红斑等,伴有 瘙痒、疼痛等症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 检查进行诊断,如病毒分离、抗原抗 体检测等。
02
病毒性皮肤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病毒药物
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 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缓 解症状。
03
病毒性皮肤病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洗澡,使用温和的洗护产 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
清洁剂。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 适当锻炼,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
避免接触病毒
避免与患有病毒性皮肤病的人 直接接触,避免接触病毒污染
的物品和环境。
接种疫苗
根据需要接种相关疫苗,预防 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生。
免疫调节剂
如干扰素、胸腺肽等,可 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 毒能力。
外用药物
如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 乳膏等,可缓解皮肤瘙痒、 疼痛等症状。
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如紫外线疗法、激光治疗 等,可促进皮肤修复,缓 解症状。
饮食调理
保持清淡、营养均衡的饮 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提 高免疫力。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 动,避免过度疲劳,有助 于提高免疫力。
特殊人群的治疗
儿童
对于儿童病毒性皮肤病,治疗时 应特别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安全 性,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和治疗
方法。
老年人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治疗时需 特别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谨慎选择治疗方案。
病毒性皮肤病
![病毒性皮肤病](https://img.taocdn.com/s3/m/da8c7d5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9.png)
单纯疱疹
人是单纯疱疹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约70%— 90%的成人皆曾感染过HSV Ⅰ。
原发性HSV Ⅰ的感染,主要发生于5岁以内 的幼儿,但很少发病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但也偶 见于成人。
单纯疱疹
HSV可存在于感染者的疱液、口鼻分泌物及 粪便中。
其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亦可 通过被唾液污染的餐具而间接传染。
单纯疱疹
初发型单纯疱疹
5.复发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recurrent herpetic keratoconjunctivitis) 常见的为树枝状角膜炎,同侧耳前淋巴 结可肿大。 初起时只发生表浅角膜浑浊,但反复发 作后,可引起瘢痕,而致永久性视力障碍。 除角膜外,晶体、视网膜、脉络膜等亦可 受损,发生白内障及视网膜色素改变。
治疗和预防
病毒感染的预防要比治疗成功得多,其中疫 苗接种非常有效,重组(DNA)技术支撑的病毒 疫苗如HSV -2的重组gD2亚单位疫苗已进入临床 试验阶段。
治疗和预防
抗病毒化学药物近年来已有很多种类,如三 氮唑核苷、阿昔洛韦、万乃洛韦、泛昔洛韦、更 昔洛韦、喷昔洛韦等能特异性地治疗和预防某些 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
病因和发病机制 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所致。
HSV为DNA病毒,呈球形,由核衣壳及病毒 包膜组成。
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
根据其抗原性质的不同,单纯疱疹病毒可分为: I 、II型 (HSV I及HSV II )=(或1、2型)=(HSV -1 、HSV -2)
干扰素(IFN)对所有的病毒感染都具有潜 在的作用。IFN-α、IFN-γ在病毒性皮肤病,如带 状疱疹、尖锐湿疣等病,其疗效已被临床所证实。
病毒性皮肤病PPT课件
![病毒性皮肤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b8a67eb8f67c1cfad6b8ef.png)
4.多可获终身免疫, 不复发
• 单纯疱疹: 1.皮肤粘膜交界处
2.红斑基础上出现1-2 簇米粒大小水疱, 疱壁易破形成糜烂
3.水疱局部有痒痛或 灼热感
4.容易复发
39
单纯疱疹治疗原则
• 缩短病程 • 防止感染和并发症 • 减少复发
40
疣
41
疣
• 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所引起的皮肤病。
26
内用疗法
• 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
–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基础上 –老年患者 –在发病早期(3~5天之内) –小剂量口服强的松30~40mg/日 –短疗程使用(5~7天) –对减轻神经炎症及止痛,预防后遗神经痛的
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27
内用疗法
泛发严重病例
–除上述措施外,还可应用
• 干扰素 • 丙种球蛋白
24
内用疗法
• 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 0.2g,5次/日 对病变广泛、严重病例可静脉滴注 5mg/kg,每8小时一次
–法昔洛韦 0.25g,3次/日, 连服7~10天
25
内用疗法
• 止痛、保护神经
–镇痛药:消炎痛、颅痛定、曲马多等 –可同时应用镇静药物,协同止痛作用 –B族维生素:Vit.B1、Vit.B12 等 –疼痛严重者可试用神经节封闭治疗
• 预后:
有自限性,一般1~2周可自愈。容易在原位复发
35
单纯疱疹临床表现
36
单纯疱疹临床表现
37
单纯疱疹诊断要点
• 群集性小水疱 • 好发于皮肤粘
膜交界处 • 易于复发
38
鉴别诊断
• 带状疱疹:
1.沿神经带状分布, 单侧分布,不过体 表中线
病毒性皮病分析ppt课件
![病毒性皮病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5930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6.png)
• 中药外洗。 12
传染性软疣
•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 肤病。
• 中医名称:水瘊子、鼠乳。 • 临床表现: • 好发部位:躯干、面部 • 皮损特点:表面呈蜡样光泽的半球形丘疹,中央
27
• 辨证论治 ①肝经郁热→清肝火、解热毒→龙胆泻肝
汤加减 ②脾虚湿蕴→健脾利湿→除湿胃苓汤 ③气滞血瘀→理气活血、重镇止痛→桃
红四物汤加减
28
• 外治—消炎、干燥、收敛、防感染。 ①红斑水疱用洗剂或散剂。 ②糜烂渗液用溶液。。 ③水疱干枯、结痂用乳剂、软膏。
• ④疼痛明显:若水疱不破,可用三棱针或 消毒针头挑破,以减轻胀痛;
10
• 扁平疣: • 洗涤法:用内服方的第三煎外洗,每天2~
3次。 • 涂法:用鸦胆子仁油外涂患处,每天1次。
用于治疗散在扁平疣。
11
• 跖疣: • 外敷法:用千金散局部外敷;亦可用乌梅肉(将
乌梅用盐水浸泡1天,混为泥状)每次少许敷贴患 处。
• 电灼法:在局部消毒麻醉下进行电灼,但不宜过 深,以免影响愈合,或形成过大的疤痕。
6
治疗
• 治疗思路---抗病毒,局部破坏性措 施为主。
• 西医治疗----抗病毒及免疫调节剂。 • 抗病毒药:病毒唑;聚肌胞;免疫
调节剂,如左旋咪唑、转移因子、 胸腺肽等。
7
• 辨证论治 寻常疣 、跖疣
• 风热血燥 → 养血活血、清热解毒 →治瘊方加减 • 湿热血瘀 → 清化湿热、活血化瘀 → 马齿苋合剂
病毒性皮肤病ppt课件
![病毒性皮肤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e573d5700abb68a882fb14.png)
13
四、诊断
1、群集性水疱 2、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 3、反复发作 4、HSV 培养阳性,或PCR、抗体等检 查阳性
14
五、预防与治疗
目标:缩短病程 防止复发 减少传染
15
五、预防与治疗
1、局部治疗:抗病毒、干燥、防止继发感染 5%硫磺炉甘石洗剂 3%ACV软膏 喷昔洛韦软膏(丽珠君乐) 2、全身治疗 阿昔洛韦(ACV) 0.2 5次/日, 万乃洛韦 (VCV) 0.3 2次/日, 法昔洛韦 0.2 3次/日 疗程:初发7-10天,复发5天,频发半年以 上 3、免疫调节与对症治疗
19
(二)带状疱疹
1.
2.
3.
4.
前驱症状 皮 疹:红斑基础上群集性小水疱或丘疱疹, 簇间皮肤正常,皮疹沿周围神经 分布,一般 不超中线 神经痛:为本病重要特征之一。与皮疹同时 或先后出现 并发症:角膜炎、脑炎、肺炎等 病程2~3周。
20
特殊表现
眼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眼支 耳带状疱疹:面神经或听神经 播散性带状疱疹:有带状疱疹的皮疹, 其它部位出现水痘样的皮疹。
1、患儿通过产道时受到现症生殖器疱疹母亲感 染 2、出生后4-7天发病 3、表现皮肤、口腔、眼、脑、播散性疱疹 4、可伴有发热、呼吸困难、黄疸和惊厥 5、预后差
11
滴 度
抗原
IgG抗一周 2周
愈合
复发
疱疹病毒感染后抗体产生情况
12
三、实验室检查
1. 病毒培养:金标准 2. PCR 3. Tzanck法(刮片) 4. 免疫荧光 5. 血清抗体检测
痘病毒
天花病毒 牛痘病毒 副牛痘病毒 传染性软疣病毒
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
病毒性皮肤病精品课件
![病毒性皮肤病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9be3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f.png)
HIV+ 者 , 生 殖 器 疱 疹 严 重 、 广 泛 、 难 治 (耐无环鸟苷株)、易复发(60﹪,HIV-者 复发率32﹪)。
疱 疹 病 毒 一、单纯疱疹 [临床表现] [治疗]
• 分娩时母亲与新生儿,预防性用药有 分歧。
• 万乃洛韦 生物活性高于阿昔洛韦 3-5倍 口服0.3,Bid。
• 喷昔洛韦软膏 2次以上/日×7天 • 此类药物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
者减少剂量、减慢滴速。
疱 疹 病 毒 一、单纯疱疹 [临床表现] [治疗] (一)阿昔洛韦
(二)其他治疗 咪喹莫特:可外用的免疫调节药物,诱导机
病,如多形红斑、环形红斑、结节性红 斑、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等。
疱 疹 病 毒 一、单纯疱疹 二、水痘-带状
疱疹病毒 三、人巨细胞病毒 四、EB细胞病毒
五、人疱疹病毒6 幼儿急疹(婴儿玫瑰疹),见于3岁前突然 发热或高热3-5天→体温下降躯干颈部 粉红色斑丘疹1-2天→皮疹变暗(1986 年在HIV病人的外周血B细胞中别离到 此病毒)
疱疹病毒 一、单纯疱疹 [ 病因 ]
• 由HSV引起, 2种主要的抗原类型: • 1型感染头面部;2型感染腰部以下 • 有时2型交差或重叠,但复发时仍表
现出细胞的亲嗜性。 • 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破损的皮肤
粘膜直接入侵人体。宫颈感染可上 行扩散致胎儿先天性感染。
疱 疹 病 毒 一、单纯疱疹 [ 病 因 ]
• 细胞核的特异性改变为包涵体的 出现。
• 真皮乳头、表皮下部炎症细胞浸 润。另外可见多核巨细胞。
病毒性皮肤病PPT课件
![病毒性皮肤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a1c91b0740be1e650e9abf.png)
单纯疱疹 herpes simplex
• • • • •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致 中医称热疮 病因及发病机制: HSV-1 HSV-2 病毒侵入——-感觉神经节——病毒携带 者——口鼻分泌物粪便排出病毒——传 染源——抵抗力下降——发病
临床表现
• 原发性感染 • 1 疱疹性龈口炎herpes gingivo-stomatitis • 幼儿,青年 • 部位:口腔,牙龈 • 皮疹 : • 病程:2wk
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 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 ) • 传播途径 • VZV通过血或呼吸道
水痘
隐性感染
病毒通过感觉神经纤维
脊髓神经(脑神经)后根神经节
的神经元内 抵抗力下降
发作
• 神经节发炎.坏死
神经节支配区
疼痛
• 接触史 • 典型皮损 • 好发部位 • 显微镜镜检 • 与湿疹鉴别
五、治疗及预防
以外用治疗为主,家人也需同时治疗 1、成人→10%硫磺软膏 儿童→ 5%硫磺软膏 具体用法: 颈部以下,每日外用一次,连续三天,其间不洗澡、更衣, 第四日洗澡、更衣。
2、疥灵霜:成人,1天后洗澡更衣 3、疥疮结节:激素或冷冻 对症处理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消毒隔离、密切接触者检查
疣wart
• • • • • • • • wart 是HPV感染所致的表皮良性赘生物. 如: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 寻常疣verruca vulgaris 表现 乳头样增生 色:正常 部位:暴露 丝状疣filiform wart 指状疣digitate wart
• • • • •
verruca plantaris 角化性丘疹,斑块 足 紫黑色出血点 角质软芯
《病毒性皮肤病》PPT课件
![《病毒性皮肤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973c88b14e852458fb57a4.png)
.
25
二、带状疱疹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致的 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 特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有明显 的神经痛,俗称“蛇丹疮”。
病因和发病机理: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是唯一宿主。
病毒经呼吸道粘膜→进入血液→病毒血 症→水痘/隐性感染→脊髓神经后根或颅 神经的神经结内→病毒→经感觉神经轴 索下行→皮肤内复制→水疱,同时受累 神经发生炎症性坏死→疼痛。
实验室检查: 皮损刮片细胞学检查→多核巨细胞和
核内包涵体
PCR→ HSV DNA 培养→HSV(金标准) 血清→HSV IgM型抗体 诊断和鉴别诊断 1、皮损特点 2、部位 3、复发
鉴别:
1、带状疱疹 2、脓疱疮 3、手足 口病
治疗:
原则:缩短病程,防止激发细菌感 染和全身播散,减少复发和传播机 会。
3、扁平疣 (1)好发于青少年的颜面、手背 和前臂 (2)皮损为粟粒到黄豆大小的扁 平隆起性丘,呈圆形或椭圆形,表 面光滑,正常肤色或淡褐色,数目 多且密集,可见同形反应。
1、内用药治疗
(1)原发型:Acyclovir 1000mg/d, 5次口服,5-10d;或伐昔洛韦 2000 mg/d,2次口服,10d,或泛昔洛韦 750mg/d,3次口服,5d。
(2)复发型:阿昔洛韦1000mg/d,5 次口服,或伐昔洛韦1000mg/d,分2 次口服,10d,或泛昔洛韦250mg/d, 2次口服5d。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皮损,成簇,单侧分布,带 状排列,疼痛。
鉴别:1、肋间神经痛 2、胸膜炎 3、 阑尾炎 4、坐骨神经痛 5、尿路结 石
治疗:
1、抗病毒:阿昔洛韦1000mg/d,5次 口服,5-10d,或1200 mg/d,3次口服, 5d,伐昔洛韦3000mg/d,分3次口服, 7天。
病毒性皮肤病解析PPT课件
![病毒性皮肤病解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cc619aa26925c52dc5bf5e.png)
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
﹡播散型 ﹡顿挫型 ﹡Ramsey-Hunt综合征——即:面瘫
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诊断
﹡红斑基础上簇集的水疱(珍珠状 ),伴局部淋巴结肿大
﹡皮疹沿周围神经单侧分布,带状 排列
﹡伴有神经痛
治疗
原则 抗病毒、消炎、止痛、局部对症处理、
预防继发感染。
§ 全身疗法
﹡抗病毒剂 ﹡皮质激素 ﹡止痛剂 ﹡神经营养剂 ﹡免疫调节剂
﹡神经营养剂 ﹡红斑基础上簇集的水疱(珍珠状),伴局部淋巴结肿大 病毒可直接侵犯皮肤粘
大疱、糜烂 —— 湿敷,氧化锌油。
结痂 —— 5%苯唑卡因软膏。
带状疱疹以群集小水疱沿神经走向单则分布,伴明显神经痛为特征,多见于成人。
叉神经第一枝分布区 ﹡ 红斑发疹型—皮损以红斑、斑丘疹为主,常 叉神经第一枝分布区
概念
指由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皮肤 粘膜病变。病毒可直接侵犯皮肤粘 膜引起局部损害,也可由于病毒的 抗原作用而引起变态反应性皮疹。
Hale Waihona Puke 病毒性皮肤病的分类根据核酸类型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根据临床特点分为3型
﹡ 新生物型—皮损呈疣状增生,常见者如:各
种疣
﹡ 疱疹型—皮损以水疱为主,常见者如:单纯
﹡ 红斑发疹型—皮损以红斑、斑丘疹为主,常 1ml/kg,可减轻症状,降低发病率。
大疱、糜烂 —— 湿敷,氧化锌油。
结痂 —— 5%苯唑卡因软膏。
丙种球蛋白 2.5g +生理盐水100ml ﹡红斑基础上簇集的水疱(珍珠状),伴局部淋巴结肿大
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带状疱疹以群集小水疱沿神经走向单则分布,伴明显神经痛为特征,多见于成人。
疱疹、水疱、带状疱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病毒性皮肤病
一填空题
1.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选择性感染皮肤或粘膜上皮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
临床分为
四型__、__、__、__。
2.单纯疱疹病毒根据其抗原性不同可分为__、__。
3.单纯疱疹为__所引起,带状疱疹由__引起。
二判断改错题
1.带状疱疹的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
2.人是HSV唯一的自然宿主。
3.HSV-Ⅰ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和器官的感染;而HSV-Ⅱ型则主要引起生殖
器部位的皮肤粘膜感染,两型之间不存在交叉感染。
三选择题
【A型题】
1.丘疹中央发生脐凹的疾病有__。
B
A.丘疹性梅毒疹
B.传染性软疣
C.神经性皮炎
D.银屑病
E.寻常疣
2.以下哪种疾病水疱分布成簇__。
C
A.脓疱疮
B.水痘
C.单纯疱疹
D.天疱疮
E.多形性红斑
3.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__。
D
A.螺旋体
B.衣原体
C.细菌
D.病毒
E.真菌
4.各种病毒所引起的皮肤病各异,引起疣的病毒是__。
D
A.疱疹病毒
B.痘病毒
C.副粘液病毒
D.人类乳头瘤病毒
E.细小核糖核酸病毒
5.男,15岁。
颜面、手背发生多数散在帽针头大扁平丘疹,色淡褐,部分呈串珠状排
列,微痒。
诊断__。
B
A.寻常疣
B.扁平疣
C.传染性软疣
D.毛囊炎
E.痒疹
6.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__。
E
A.水痘
B.传染性软疣
C.手、足、口病
D.带状疱疹
E.花斑癣
7.下列哪种疾病与水痘为同一病因__。
B
A.妊娠疱疹
B.带状疱疹
C.单纯疱疹
D.Kaposi水痘样疹
E.天花
8.扁平疣皮疹如经搔抓可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称__。
B
A.皮肤划痕症
B.同形反应
C.尼氏征
D.Auspitz征
E.Gottron征
9.右胸发生多片淡红斑,上有集簇性水疱伴神经痛,应考虑__。
B
A.疱疹样皮炎
B.带状疱疹
C.单纯疱疹
D.寻常型天疱疮
E.脓疱疮
10.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在何种情况下可激发__。
B
A.蚊虫叮咬
B.恶性肿瘤
C.接触生漆
D.患有痤疮
E.患有湿疹
11.以下哪种病可有同形反应__。
A
A.青年扁平疣
B.脓疱疮
C.慢性皮炎
E.神经性皮炎
12.下列病毒性皮肤病病原体不是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是__。
D
A.寻常疣
B.尖锐湿疣
C.扁平疣
D.传染性软疣
E.跖疣
13.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患者可能存在__。
B
A.体液免疫缺陷
B.细胞免疫缺陷
C.联合免疫缺陷
D.不存在免疫缺陷
E.恶性肿瘤
14.具嗜神经特性的病毒是__。
B
A.单纯疱疹病毒
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C.传染性软疣病毒
D.人类乳头瘤病毒
E.柯萨奇病毒
【B型题】
A. 头皮
B. 面部
C. 颈部
D. 躯干
E. 腹股沟部
15.青年扁平疣的好发部位是__。
B
16.神经性皮炎的好发部位是__。
C
17.黄癣的好发部位是__。
A
18.花斑癣的好发部位是__。
D
19.间擦疹的好发部位是__。
E
A. 脓疱疮
B. 带状疱疹
C. 单纯疱疹
D. 天疱疮
E. 药疹
20.某男,34岁,因感冒发热,服药治疗后,第三天左口角出现小片状小水疱,稍瘙痒。
最可能的诊断为__。
C
21.患者,男,75岁,因感冒后左前额左眼周起群集水疱伴疼痛5天。
最可能的诊断为
__。
B
【C型题】
A.原发损害为扁平丘疹
B.同形反应为阳性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22.神经性皮炎__。
A
23.扁平疣__。
C
24.脂溢性皮炎__。
D
【X型题】
25.请指出下列疾病哪些为同一种病原体__。
ABCE
A.青年扁平疣
B.尖锐湿疣
D.扁平湿疣
E.传染性软疣
26.以下哪些情况可激发带状疱疹的发生__。
BDE
A.湿疹
B.淋巴瘤
C.神经性皮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身体疲劳
27.下列有关传染性软疣的叙述正确的是__。
ABCD
A.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
B.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
C.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自身接种或性接触传播
D.典型皮疹为粟粒至黄豆大半球形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
E.治疗以口服抗病毒药物为主
28.下列关于带状疱疹临床表现的叙述正确的是__。
ABCE
A.典型症状发生之前常有轻度全身症状
B.在出现水疱之前数天可先有局部皮肤疼痛不适
C.皮疹沿神经走向呈带状排列
D.神经痛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皮疹消退后神经痛即消失
E.多见于胸背部、腰腹部,也可见于四肢、面部
四名词解释
1.Ramsay-Hunt综合征
2.复发性单纯疱疹
3.不全型带状疱疹(顿挫型带状疱疹)
五问答题
1.试述带状疱疹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2.带状疱疹有哪些治疗方法?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
2. HSV-ⅠHSV-Ⅱ
3. 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二判断改错题
1.错。
病毒经呼吸道粘膜侵入体内
2.对。
3.错。
两型之间存在交叉免疫
三选择题
1. B
2. C
3. D
4. D
5. B
6. E
7. B
8. B
9. B 10. B 11. A 12. D 13. B 14. B 15. B 16. C 17. A 18. D 19. E 20. C 21. B 22. A 23. C 24. D 25. ABCE 26. BDE 27. ABCD 28. ABCE
四名词解释
1.Ramsay-Hunt综合征:带状疱疹时如累及膝状神经节,影响运动及感觉神经纤维,可引
起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2.复发性单纯疱疹:原发感染一旦发生后,有某些因素如发热性疾病、胃肠功能紊乱、月
经、过度疲劳等诱发下,往往引起疱疹多次复发,且常复发于同一部位,称为复发性单纯疱疹。
3.不全型带状疱疹(顿挫型带状疱疹):仅出现神经痛及丘疹性损害而不形成水疱者,称
为不全型带状疱疹。
五问答题
1. 答: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其临床特点为:
(1)好发于中老年人。
(2)发病前常有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如感冒、劳累,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3)皮疹最好发于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分布区域,但也可发生于身体的其他部位。
(4)皮疹特点:典型者为红斑基础上簇集性水疱,水疱绿豆大小,疱壁较厚,疱液清澈,多数簇集性水疱常沿神经走向呈带状排列,水疱簇之间皮肤正常。
皮疹
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5)自觉症状:有明显的神经痛,可在皮疹出现前或伴随皮疹发生,年龄越大疼痛越明显,部分老年患者可留下顽固性神经痛。
(6)发生于三叉神经眼支的带状疱疹常水肿显著,并多伴有疱疹性结膜炎角膜炎等。
(7)发生于耳的带状疱疹常伴有面瘫、耳鸣、耳聋等,称带状疱疹-面瘫综合症。
2.答:带状疱疹的治疗以抗病毒、消炎、止痛、局部对症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
(1)全身治疗
A.抗病毒剂: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或全身播散性感染者,应及早采用阿昔洛
韦静滴,亦可采用干扰素。
B.皮质类固醇激素:早期使用可抑制炎症过程和减轻脊神经节的炎症后纤维化,
并可减少神经痛的发生率,最后在起病5-7日内应用。
C.止痛药物:可选用阿司匹林或卡马西平、消炎痛等。
神经营养药可采用维生素
B1、B2、B12等。
D.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等。
E.针刺:有止痛效果。
(2)局部疗法:以干燥、消炎为主。
疱疹未破时外搽炉甘石洗剂,每日数次,或阿昔洛韦软膏外用。
若疱疹已破,需酌情以3%硼酸液湿敷,或外用0.5%新霉素软膏等。
(3)物理疗法:如氦氖激光、紫外线、频谱治疗仪照射等可缓解疼痛、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