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化学 铁的冶炼(教案)
8.3.1 铁的冶炼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8.3.1 铁的冶炼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铁的冶炼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掌握高炉炼铁的原理和主要设备;3.理解冶炼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铁的冶炼的基本原理;2.高炉炼铁的原理和主要设备;3.冶炼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高炉炼铁的原理和主要设备;2.冶炼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2.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铁的冶炼的基本原理(10分钟)•铁的冶炼是将含有铁矿石的矿石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将其中的铁分离出来的过程。
•冶炼铁的过程主要包括矿石的破碎和富集、炼矿和冶炼。
2. 高炉炼铁的原理和主要设备(20分钟)•高炉炼铁是最常用的铁的冶炼方法。
高炉是由炉体、炉喉和炉底三部分组成。
•高炉炼铁的主要设备有:高炉本体、鼓风机、送风系统、炉渣护炉、铁水处理设备、脱硫设备等。
3. 冶炼过程中的环境问题(15分钟)•高炉炼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炉渣和烟尘,对环境产生污染;•冶炼产生的废水、烟尘和废气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环保措施和技术可以减少冶炼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4. 实验演示(15分钟)•进行实物模型演示,展示高炉炼铁的原理和主要设备的运作过程。
5. 小结和讨论(10分钟)•对铁的冶炼的基本原理、高炉炼铁的原理和主要设备进行小结;•讨论冶炼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和环保措施。
六、教学拓展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习内容;2.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冶炼方法和冶炼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七、课堂讨论1.地方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选择使用哪种冶炼方法?2.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烟尘和废气如何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八、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2.自主学习《化学》教材相关内容。
以上是《8.3.1 铁的冶炼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铁的冶炼过程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铁的冶炼试讲教案

初中化学铁的冶炼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铁的冶炼过程及相关原理;2. 掌握铁的冶炼实验操作方法;3.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铁的冶炼过程及原理;2. 铁的冶炼实验操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1. 铁的冶炼过程及原理介绍(15分钟)a. 铁的冶炼是指将铁矿石经过冶炼过程,将铁元素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的过程;b. 铁的冶炼过程包括炼铁和炼钢两种方法,主要原理是通过高温熔炼,将矿石中的铁氧化物还原为纯铁。
2. 铁的冶炼实验操作方法(30分钟)a. 实验材料:灰尘自然构件、生铁、氧化亚铜、木炭等。
b. 实验步骤:1)将铁矿石和木炭放入坩埚中,并在坩埚上部加入氧化亚铜;2)点燃木炭,加热坩埚,直至熔融金属流出;3)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冷却,得到纯净的铁块。
c.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注意安全防护,避免熔融金属溅出,操作时小心谨慎。
3.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10分钟)a.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从铁矿石中提取出了纯净的铁块;b. 铁的冶炼实验证明了冶炼是将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的重要方法。
四、课堂练习(5分钟)请同学们写出炼铁和炼钢的区别,并简要说明原理。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铁的冶炼历史及现代化工炼铁流程;2. 完成冶炼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方法、结果和分析。
六、教学延伸:1. 可以通过观察不同材料冶炼出的铁块的差异,让学生了解不同金属的性质和应用;2. 可以组织实地参观炼铁厂,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的炼铁过程。
以上就是本次铁的冶炼试讲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铁的冶炼原料教案

初中化学铁的冶炼原料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铁的冶炼过程及其原料;2. 掌握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铁的冶炼过程及其原料;2. 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1. 铁的冶炼过程的化学反应;2. 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实验观察。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铁架台、酒精灯、试管、镊子、滴管等;2. 实验试剂: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是如何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的?2. 学生回答:通过冶炼过程将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
3. 教师总结:是的,冶炼是将金属从其矿石中提取出来的过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铁的冶炼过程及其原料。
二、铁的冶炼过程及其原料(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铁矿石的图片,并介绍铁矿石的种类和特点。
2. 教师讲解铁矿石的冶炼过程:铁矿石经过粉碎、配料、烧结、炼铁、炼钢等步骤,最终得到铁。
3. 学生观看铁的冶炼实验视频,了解铁的冶炼过程及其化学反应。
三、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5分钟)1. 教师发放实验试剂,并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2.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铁的冶炼过程及其原料,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铁的冶炼过程及其原料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铁的冶炼过程及其原料,掌握了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3第1课时铁的冶炼教案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题分析本课题涉及面很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本课题由常见金属矿物的照片以及资料“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表引入,简单介绍了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
人类对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的利用主要是用来冶炼金属,而其中冶炼量最大的是铁。
因此,教材很自然地转入到对铁的冶炼的讨论中。
第一部分“铁的冶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
教材除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冶炼铁的历史外,主要是通过实验,说明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化学反应原理,并结合炼铁的实际情况,以例题的方式介绍了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这样,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和实际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
该活动与探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实施、讨论、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应用等多个步骤,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大的价值。
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教材中首先以图示的方法给出了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形象地说明了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教材中简要地介绍了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合理开采矿物等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第1课时铁的冶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含有的某些杂质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难点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初中化学铁的冶炼教案

初中化学铁的冶炼教案主题:铁的冶炼一、教学目标:1. 了解铁的冶炼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学习制备铁的基本方法和条件。
3. 观察铁的物理性质。
4. 学习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生铁粉末、碳粉、石墨舟、点燃器、试管、钳子、铁网、玻璃棒、黄色磷酸铁铵溶液。
2. 实验辅助材料:PPT课件、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PPT课件介绍铁的冶炼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本实验的兴趣。
2. 实验操作:(1)将生铁粉末和碳粉混合放入石墨舟中,加热至800℃左右。
(2)使用点燃器点燃混合物,观察产生的反应现象。
(3)将试管放置在反应产物上方,用钳子将反应产物收集到试管中。
(4)用铁网将试管中的铁块冷却。
3. 实验观察:观察试管中收集到的铁块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等。
4. 实验讨论:通过实验观察结果,讨论铁的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分析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5. 实验总结:总结本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铁的冶炼过程及其意义。
四、课堂练习:1. 铁的冶炼是属于()过程。
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热力学变化2. 下列哪种物质不参与铁的冶炼反应?A. 生铁粉末B. 碳粉C. 氧气五、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撰写简洁、清晰的实验报告。
六、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铁的冶炼反应与其他化学反应的联系和区别,拓展实验内容。
七、板书设计:铁的冶炼1. 实验目的2. 实验原理3. 实验步骤4. 实验观察5. 实验讨论以上为初中化学铁的冶炼实验教案,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1课时 铁的冶炼(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优质教案)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铁的冶炼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石。
2.了解冶炼铁的原理、方法及操作。
3.知道工业炼铁的基本原理。
4.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重难点1.铁的冶炼原理。
2.实验室冶炼铁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杂质的有关计算。
自主预习阅读P14~P17关于“金属矿石和铁的冶炼”部分,用彩笔把重要知识点做上记号。
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课堂教学【课堂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金属材料,如铁门、铁锅、铜丝、铝合金门窗等。
而在自然界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并非以单质形式存在,那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些金属的呢?今天我们就以如何利用铁矿石炼铁为例来探寻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知识点1:常见的金属矿石【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自然界中存在的单质金、银以及各种铁矿石、铝矿石、铜矿石等图片。
【提问】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回答:为什么自然界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而银、金等金属元素却以单质形式存在?【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解答,教师点评订正。
【小结】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与其他元素结合成化合物,而银、金等少数金属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元素结合,所以以单质形式存在。
【提问】在以上图片中,赤铁矿、磁铁矿、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在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中,你认为哪一种铁矿最不适宜于炼铁?为什么?【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解答,教师点评订正。
【小结】1.自然界除少数不活泼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等。
3.目前人类从自然界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
【板书】自然界金属矿物的存在。
知识点2:铁的冶炼【展示】教师向同学们展示我国古代炼铁的流程图。
九年级化学下册《铁的冶炼》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为什么铁矿石需要经过冶炼才能变成铁?”“铁的冶炼过程中,为什么要使用还原剂?”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主动探究铁的冶炼原理。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册《铁的冶炼》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九年级化学教学过程中,铁的冶炼是一个重要的章节。这不仅是因为铁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更因为通过学习铁的冶炼,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金属的活动性与冶炼方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本教学案例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铁的冶炼》为例,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途径,掌握铁的冶炼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4.实验室铁的冶炼:讲解实验室进行铁的冶炼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为学生后续的实验操作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根据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铁矿石为什么需要经过冶炼才能变成铁?
2.铁的冶炼过程中,还原剂的作用是什么?
3.实验室进行铁的冶炼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铁的冶炼过程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相互提问、解答,共同探究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对铁的冶炼原理、方法、实验操作等进行总结。同时,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梳理,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结合课本内容,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铁的冶炼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亲手进行实验,观察铁的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本案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性化思维,让他们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关注环保和资源利用等现实问题,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九年级化学教案:铁的冶炼 合金

[教师评析] (1)对于活动性比较活泼的金属(如Na、K 、Mg 、Al 等)很难从其矿物中提取出来,为了得到它们,可采用电解的方式直接将它们分解,引读P120页“拓宽视野”。
金属Fe的活动性不是很强,一般不采用这种方式。
(2)冶炼金属铁,可选择加入其他易得氧的物质与Fe2O3反应,以夺氧的方式还原Fe2O3。
[教师引导] 我们以前所学过和接触的物质中,哪些可以和“O”结合,形成新的物质?[学生讨论] Mg、H2、C、CO、P、Cu等物质可实现以上变化。
Mg [O]MgO H2 [O]H2O C [O]CO2P [O]P2O5Cu [O] CuO CO [O]CO2[教师引导]从理论上讲,这些物质都可以实现所需转变,但从经济效益、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及安全角度出发,我们一般选择C或CO。
现以CO为例,探讨铁的冶炼过程。
投影动画: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板书: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教师引导]书写CO和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实践]Fe2O3 + 3CO=高温=Fe + 3CO2讨论:(1)实验中为什么要先通一段时间CO,再加热Fe2O3。
(2)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3)实验结束前应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得到较纯净的铁粉?(4)如何验证实验中产生了铁?(5)气球的作用是什么?收集的气体如何处理?(6)你能设计出其他的尾气处理装置吗?板书:实验操作步骤要点:(1)先通气体(排尽空气)再加热,目的防治爆炸。
(2)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停止通气体,目的是防止铁再次变成氧化铁。
投影:考、大胆设计、勇于探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展示和构建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愉快地获取知识,训练能力。
引导学生阅读P120文字及展示炼铁高炉的模型。
页(展示实物模型及光盘上关于高炉炼铁的演示过程)[学生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工业上炼铁设备:高炉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主要反应:2C +O2 =点燃=2CO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CaCO3=高温=CaO +CO2↑CaO +SiO2==CaSiO3(炉渣——可用于制水泥)尾气主要成分:CO和CO2 (需经处理后再排放)(播放大型钢铁厂炼铁的教学片断,说明工业炼铁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虽然原理与课堂实验相同,但规模、条件、装置与我们的实验装置有天壤之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长郡中学史李东
本课题涉及面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概况、铁的资源、有关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金属的腐蚀及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第一部分“铁的冶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教案设计时,把铁的冶炼原理和实验室模拟工业冶炼原理的实验设计成了探究内容,以便学生主动参与,深刻理解,对金属资源概况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特意的精心设计,一是对学生的视野进行了拓展,二是为他们将来高中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
此部分内容全由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应用等环节来完成。
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也由学生通过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讨论等方式来认识和学习。
总之,本课题教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这一特点。
第1课时铁的冶炼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金属: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概括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
1.铁的冶炼。
2.有关炼铁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难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导入新课】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含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
工业上
就是从矿石中来提炼金属的。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4 ~P15,包括图片和资料,交流讨论。
回答:
1.常见的金属矿物有哪些?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2.常见的铁矿石中理论上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是什么?理由?
3.人类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属有哪些?
【交流评价】
让学生分析与交换不同意见。
【交流回答】
1.常见的金属矿产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0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04)、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 )、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03)、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
2.最适宜炼铁两种矿石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因为这两种矿石含铁量高(质量分数大)且含硫等“有害元素”少,冶炼时产生的污染小。
3.普遍使用的金属有铁、铝等。
【过渡】
现在,人类每年都要向地壳和海洋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炼数以亿吨计的金属。
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
把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做金属的冶炼。
炼铁的过程称之为铁的冶炼。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铁的冶炼的知识。
【学生活动】
1.展示我国古代炼铁一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
2.观看视频参观炼铁厂和展示P16图8─22。
3.思考工业冶炼铁的原料、原理和设备
4.炼铁高炉及炉内化学反应过程示意图。
【分析小结】
1.冶炼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2.冶炼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冶铁的设备──高炉
4.产品生铁──(铁合金、混合物)
【演示实验】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分析反应原,记录现象,分析实验意事项。
【归纳总结】
2.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入样品并固定;③向玻璃管内通入C0气体;
④给氧化铁加热;⑤停止加热;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3.实验现象:①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火焰。
4.注意事项:①先通C0的目的: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C0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②实验完毕后继续通C0的的:防止氧化铁还原成铁后,在较高的温度下又被氧化;③尾气处理:多余的C0要燃烧掉,防止C0污染空气;
【课件展示】
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本P17例题。
【分析】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赤铁矿石中含有纯的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80%。
若设生铁的质量为x,则其纯铁的质量为x×96%,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计算出结果。
解:设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x.
答: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金属资源的概况,铁的冶炼及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等知识。
难点是含杂质问题的计算,课后需要练习强化这类计算。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1课时铁的冶炼
一、金属资源的概况
1.存在方式:不活泼金属(金、银)以单质形式存在,其余金属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二、铁的冶炼
1.工业炼铁
(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3)设备──高炉
(4)产品──生铁(铁合金、混合物)
2.实验室炼铁
(2)步骤:①查气密性;②装样品;③通C0;④加热Fe2O3;⑤停止加热;⑥停通C0。
(3)现象:①红色粉末变黑;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火焰。
(4)注意:①先通C0的目的: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C0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②实验完后继续通C0的目的:防止生成的铁在高温下又被氧化;③尾气处理:多余C0燃烧掉,防止C0污染空气。
三、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把含杂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关于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的教学,可以结合地理课的有关内容,利用标本或实物照片,鼓励学生主动查找有关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讲
解铁的冶炼及含杂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可让学生当堂练习,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素材积累】
1、只要心中有希望存摘,旧有幸福存摘。
预测未来的醉好方法,旧是创造未来。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人生的胜者决不会摘挫折面前失去勇气。
2、我一直知道,漫长人生中总有一段泥泞不得不走,总有一个寒冬不得不过。
感谢摘这样的时候,我遇见的世界上最美的心灵,我接受的最温暖的帮助。
经历过这些,我将带着一颗感恩和勇敢的心继续走上梦想的道路,无论是风雨还是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