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书写过关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达标检测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达标检测

第5单元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时练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基础达标1.汽车排气管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是2CO+2NO2X+N2,其中X的化学式是()A.NO2B.CO2C.H2OD.C2.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小琳同学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A.Mg+O2MgO2B.KClO3△KCl+O2↑ C.H2+CuO═Cu+H2O D.2H2↑+O2↑2H2O E.4Fe+3O22Fe2O3根据化学方程式错误的不同,将其序号填入以下相应的空白处:⑴化学式写错的是;⑵未配平的是;⑶“↑”使用不当的是;⑷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

3.某学生写了下面6个化学方程式:A.Mg+O2═MgO2、B.2P2+2O52P2O5、C.Cu2(OH)2CO3△CuO+H2O+CO2↑、D.3Fe+2O2↑═Fe3O4、E.Zn+H2SO4═ZnSO4+H2、F.CuO+H2═Cu↓+H2O,其中(请填序号):⑴化学式写错的有;⑵化学式正确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⑶反应条件应该注明而未注明的有;⑷“↑”、“↓”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基本反应类型。

⑴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⑵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⑶红磷在氧气中燃烧:;⑷镁条在氧气中燃烧:;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5.火柴是生活的必需品,火柴头上的物质主要成份是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化锑(Sb2S3),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份是红磷和玻璃粉。

划火柴时,因磨擦产生热量,有氧气放出,生成白烟,进而引燃木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⑴生成氧气的反应:。

⑵生成白烟的反应:。

⑶可燃物(Sb2S3)燃烧生成+3价Sb的氧化物和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反应:。

⑷火柴棍充分燃烧的反应:。

6.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请同学们按题目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堂达标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堂达标训练含解析

5.2课堂达标训练题组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依据、配平及正误判断1.下列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中,叙述错误的是( )A.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一定要注明反应条件C.不用注明生成物的颜色D.在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可以改动物质的化学式,这样可以使配平容易些【解析】选D。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改动物质的化学式。

2.2019年,北京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新低。

所以我们向雾霾等污染宣战,要求我们主动加压,加大降耗力度,减少煤炭消耗。

煤燃烧还会排放SO2、NO2等有毒气体,某发电厂处理NO2的反应原理为CH4+2NO2CO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CB.N2C.COD.O2【解析】选B。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可推知X的化学式为N2。

3.下列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B.氢气燃烧生成水:2H2+O22H2OC.用过氧化氢制O2:H2O2H2O+O2↑D.用氯酸钾制O2:2KClO32KCl+3O2↑【解析】选D。

A项违背了客观事实,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Fe3O4);B中反应条件应为点燃;C项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两边没有配平。

【易错提醒】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六忌”一忌违背客观事实,随意臆造化学反应;二忌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三忌错写化学式;四忌将现象当成条件或不标明;五忌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忘记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六忌将“↓”“↑”符号标错。

4.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2AB2+B22CB.3AB2+B22CC.4AB2+B22CD.AB2+4B22C【解析】选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从所给的反应式看,反应后都是2个C分子,而C的化学式为A2B5,所以反应后的2个C分子共含有4个A原子、10个B原子,只有选项C符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 课题二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同步测试(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 课题二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同步测试(含答案)

课题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步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4Fe+3O22Fe2O3B. S+O2点燃SO2↑C. 4P+5O2点燃2P2O5D. 2H2↑+O2↑点燃2H2O2.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应符合客观事实B. 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用“↑”标注C. 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 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条件3.化学方程式aC2H2 +bO2点燃cH2O+dCO2配平后a、b、c、d的数值为()A. 1、2、1、2B. 2、5、2、4C. 4、5、2、4D. 1、3、1、24.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③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④水是由氧气单质和氢气单质组成⑤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没变⑥反应前后氧原子的质子数不变⑦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微粒数目之比是2:1⑧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A. ①④⑤⑦⑧B. ②④⑤⑥⑦C. ①③④⑥⑧D. ②⑤⑥⑦⑧5.如图是某个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C.D.6.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x H8+5O点燃3CO2+4H2O,则x的数值是()A. 1B. 2C. 3D. 47.如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A. 2KClO3MnO2KCl+3O2 B. 2HI+Cl2═2HCl+I22△C. CO2+C高温2COD. 2HCl+CuO═CuCl2+H28.2018年5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习题(含答案)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答案:(1)客观事实 (2)质量守恒定律 (3)相等 (4)化学式前 (5)等号两边各原子个数相等 (6)“点燃” (7)无气体 (8)无固体1.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例1】请你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违背了什么原则?(1)P +O 2=====点燃PO 2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 +O 2=====点燃P 2O 5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违背了客观事实,PO 2这种物质不存在;(2)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磷原子、氧原子的个数都不相等。

答案:(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写:根据实验事实,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别用“+”连接,可读作“和”“跟”或“与”。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一短线连接,读“生成”,如:Fe +O 2——Fe 3O 4(2)配: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如:3Fe +2O 2===Fe 3O 4谈重点 配平时应注意什么 配平时不能随意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只能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是分数,必须是最简整数。

(3)注: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①反应条件通常有点燃、加热(可用“△”表示)、催化剂、高温等。

如果只有一个反应条件,一般写在等号上面;如果有两个条件,一般一个上,一个下(习惯写法)。

如:3Fe +2O 2=====点燃Fe 3O 4②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生成的气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生成的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Hg :4HgS+4CaO=4Hg+3X+CaSO 4。

该反应中X 的化学式为( )A .CaSB .SO 2C .CaSO 3D .CaSO 3 2.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42H +SiCl Si+4X 高温,其中X 的化学式是 A .Cl 2 B .H 2O C .HCl D .SiH 43.根据化学方程式22MgCl +2AMg(OH)+2B ↓,推断出B 与A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A .37.0 B .95.0 C .18.5 D .58.54.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 )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HgO Hg+O ∆↑C .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D .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 5.在化学反应A+2B=C+2D 中,已知16gA 与64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 和D 的质量比为11:9,又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9B .12C .18D .36二、填空题6.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华晨宝马530Le 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微电脑控制器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AIN )。

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_。

7.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__N2+______H2—______NH3。

(2)______C2H4+______O2—______CO2+______H2O。

(3)______Al+______H2SO4—______Al2(SO4)3+______H2。

(4)______NaOH+______FeCl3—______Fe(OH)3+______NaCl。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训练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练习新人教版(new)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训练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练习新人教版(new)

专项训练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

(2016·上海中考)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D)A.2KClO32KCl+O2↑B.2KClO32KCl+3O2C.2KClO32KCl+3O2↑D.2KClO32KCl+3O2↑2.(2016·广西桂林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D)A。

Na+Cl2NaClB.H2O2H2↑+O2↑C.4P+5O22P2O5D.Fe+CuSO4FeSO4+Cu3。

(2017·山东五莲期中)化学方程式2Mg+O22MgO的正确读法是(D)A。

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B.2Mg和O2等于2MgOC。

2个镁和1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氧化镁D。

镁在点燃的条件下,跟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镁4。

导学号38404100(2016·湖南益阳中考)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回答下列问题:(1)示意图中表示单质的化学式为O2;(2)示意图所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3)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

(2016·山东临沂中考)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图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l22HCl。

(2)分析以上微观变化过程,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都不发生变化;1个氢分子和1个氯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结合成为2个氯化氢分子(答案合理即可)。

6.导学号38404101(2017·广东丰顺东海中学模拟)某学生写了五个化学方程式:①2P+2O2P2O4②C+O2CO2↑③4Fe+3O22Fe2O3④HgO2Hg+O2↑⑤NaOH+CuSO4Na2SO4+Cu(OH)2;以上几个化学方程式各有不同程度的错误,其中:(1)违背了客观事实的是①③(填序号,下同);(2)反应条件未注明的是①②④;(3)标“↑”或“↓"符号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②⑤;(4)没有配平的是④⑤。

化学人教版九上考点突破练: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人教版九上考点突破练: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考点1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1、书写学方程式步骤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短线;配——配平;使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等——短线改等号;注——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标——标出生成物中气体与沉淀(气体符号“↑”:反应物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的化学式右边标)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沉淀符号“↓”:溶液中反应如果生成物是固体,在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标,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准确。

2、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典例1】R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3”价,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2R+3H 2SO4═R2(SO4)3+3H2↑B.4R+3O22R2O3C.R+2HCl═RCl2+H2↑D.2R+6HCl═2RCl3+3H2↑【答案】C。

【解答】解:根据题意,R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3”价。

A、R2(SO4)3中硫酸根显﹣2价,R元素显+3价,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B、R2O3中氧元素显﹣2价,R元素显+3价,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C、RCl2中氯元素显﹣1价,R元素显+2价,该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

D、RCl3中氯元素显﹣1价,R元素显+3价,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C。

【典例2】请写出以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红磷燃烧: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铁燃烧: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硫燃烧: 硫+氧气二氧化硫 ;(4)碳燃烧: 碳+氧气二氧化碳 ;(5)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

【答案】(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硫+氧气二氧化硫;(4)碳+氧气二氧化碳;(5)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书写专项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书写专项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书写专项训练(有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书写专项练习卷(有答案)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5.硫粉在空气中燃烧6.碳在氧气中充分和不充分燃烧(2个方程式)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8.过氧化氢分解9.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10.加热高锰酸钾11.氧化汞受热分解12.高温煅烧碳酸钙13.铁和硫酸铜溶液(并写出反应现象)14.氢气还原氧化铜15.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16.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1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18.酒精的燃烧1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2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21.碳还原氧化铜22.碳还原二氧化碳23.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24.碳酸的分解25.实验室制取氢气26.铁和硫酸溶液反应27.铝和硫酸溶液反应28.铁和盐酸溶液反应29.碳还原氧化铁30氢气还原氧化铁31.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32.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3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34.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35.氧化钙(生石灰)和水的反应36.甲烷在空气中燃烧37.碳在空气中的不完全燃烧38.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39.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40.碳酸钡与稀硫酸反应答案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 2____________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____________点燃Fe 3O 4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 2+O 2____________点燃2H 2O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 2____________点燃2P 2O 55.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 2____________点燃SO 26.碳在氧气中充分和不充分燃烧(2个方程式)C+O 2____________点燃CO 22C+O 2____________点燃2CO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____________通电2H 2+O 2↑8.过氧化氢分解2H 2O 2____________MnO 22H 2O+O 2↑9.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2K ClO 3____________MnO 2△2KCl+3O 2↑10.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________△K 2MnO 4+MnO 2+O 2↑ 11.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 ________△2Hg+O 2↑ 12.高温煅烧碳酸钙CaCO 3____________高温CaO+CO 2↑13.铁和硫酸铜溶液(并写出反应现象)Fe+CuSO4=FeSO4+Cu反应现象: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化学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上册5.2 化学方程式 课时练含答案

化学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上册5.2 化学方程式 课时练含答案

5.2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1.运用分析、综合、归纳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可能改变B.通过化学方程式能判断反应快慢C.氧气能助燃,故氧气可作燃料D.同样的反应物条件不同,产物可能不同2.关于化学方程式CO2+C高温2CO的读法或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加碳高温等于一氧化碳B.一份二氧化碳与一份碳反应后生成两份一氧化碳C.每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与12份质量的碳完全反应,生成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44:12:283.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B.若反应条件为加热,可用“Δ”表示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4.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涉及的四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催化剂H2+CO2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5.一种新型合成氨气的方法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数目改变B.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Li和N2的微粒个数比为6:1C.反应③实现了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变D.整个过程共涉及氮、氧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6.如图是合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甲醇工艺中,既有化合反应也有分解反应B.合成甲醇时,消耗CO2和H2的个数比是1∶3C.甲醇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是1∶3∶1D.合成装置中CO2的氧元素全部转化到CH3OH中7.一种新CO2捕捉技术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即在太阳光和TiO2催化作用下,将CO2转化为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羧酸——甲酸(HCO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示的物质是空气污染物之一B.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C.反应前后Ti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D.参加反应的CO2和生成HCOOH的分子个数比为2:18.硫在空气中点燃生成SO2的反应中,S、O2、SO2三者的质量之比是A.1:1:2B.2:2:1C.1:2:1D.1:2:3 9.在化学方程式aCH4+bO2点燃mCO2+nH2O中,各化学式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2m=a B.3a=n C.3m=2n D.2b=2m+n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可以创造出新元素B.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可以通过化学变化探究物质的组成D.化学方程式可以定量表示化学变化中物质转化的质量关系和比例关系11.对于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表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B.磷加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C.每4份质量的磷和5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2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D.31克的磷和32克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63克的五氧化二磷12.已知:Cu2S+2O2高温2CuO+SO2。

精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训练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练习1 含答案

精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训练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练习1 含答案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C+O2CO2........B.2CO+O22CO2.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2.下列实验现象与书写的化学方程式相吻合的是(...).A.有大量白雾产生的反应:4P+5O22P2O5B.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反应:2Mg+O22MgO..........C.溶液颜色变化的反应:Zn+2HCl====ZnCl2+H2↑D.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的反应:C+2CuO2Cu+CO2↑3.“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为丙烷(C x H8),它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x 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A.1.......B.2.......C.3.......D.44.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AB2+B2==2C....................B.3AB2+B2==2CC.4AB2+B2==2C....................D.AB2+4B2==2C5.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A.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B.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6.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

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

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A.4︰9....B.8︰11....C.10︰11....D.31︰447.为了纪念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今年4月23日在青岛附近的海域举行了盛大的海上阅兵活动,我国首次展示了自制的核潜艇。

新教材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5.2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分层作业含解析

新教材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5.2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分层作业含解析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5.2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基础练】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B.若反应条件为加热,可用“∆”表示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答案】D【详解】A、书写化学方程式首要的一点就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随意臆造不存在的化学方程式,故A说法正确;B、若反应条件为加热,可用“∆”表示,故B说法正确;C、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说法正确;D、当反应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不标气体符号,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下列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S+O2点燃SO2 B.2CO+O2点燃2CO2C.2H2+O2点燃2H2O D.CH4+2O2点燃CO2+2H2O【答案】C【详解】A、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1,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硫、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比为:32:32:64=1:1:2,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82:162:4427:4:11⨯⨯⨯=,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2:1: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4:32:36=1:8:9,符合题意;D 、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2:1:2,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烷、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碳、水的质量比为:16:64:44:36=4:16:11:9,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3.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基本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 A .2Mg + O 2点燃2MgO 氧化反应 B .3Fe + 2O 2点燃Fe 2O 3 化合反应C .2H 2O通电2H 2↑+ O 2 ↑分解反应 D .2KClO 32MnO Δ2KCl+3O 2分解反应【答案】C【详解】A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错误;B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343Fe+2O Fe O 点燃,错误;C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222H O2H +O ↑↑通电,正确;D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气是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氧气化学式右边应标气体生成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22MnO 2KCl Δ2KClO +3O ↑,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同步练习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罗平轻松学习辅导中心13年中学生周末辅导同步专题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 【练习】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理解⑴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

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⑵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 (1)五个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2)两个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元素的化合价。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①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③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4、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原因解释“质量守恒”要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从新组合成分子,分子聚集成新物质。

在化学反应中,不论物质分子经过怎样的变化,但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各原子质量也不变。

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5、适用范围:所有的化学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3)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得的组成;(4)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6、验证实验: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过关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过关练习

《化学方程式》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C.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D.X属于有机化合物3.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质量。

D.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少得多的煤灰,说明煤燃烧的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军事上利用镁作燃烧弹:Mg+O2MgO2B.生活中利用氢气作燃料:H2+O2H2OC.古代利用湿铁炼铜法制铜:Fe+CuSO4═Cu↓+FeSO4D.工业上用石灰石制生石灰:CaCO3CO2↑+CaO5.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

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2N2O4=2X↑+ 3N2↑+ 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O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SO2+H2O═H2SO4B.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C2H3OH+3O22CO2+3H2O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HCO3+HCl═NaCl+CO2↑+H2O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Ca(OH)2+2NaNO3═Ca(NO3)2+2NaOH7.下列实验现象及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4Fe+3O22F2O3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S+O2SO2C.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固体表面出现红色物质——3CuSO4+2Fe3Cu+Fe2(SO4)3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4P+5O22P2O58.关于化学方程式aC2H5OH+bO2cCO2+dH2O,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a=2bB.2a=bC.3a=dD.a+2b=2c+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C.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10.某有机物6.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切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B.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D.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12.如图为甲和乙两种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3.某物质R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2CO2+ 3H2O有关该反应,有下列说法:①R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②R一定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可能含有氧元素③R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小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46⑤若4.6 g R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同时还生成了5.4 g H2O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1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燃烧可生成水()A.10gB.9gC.8.5g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5.3g碳和8g氧气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则6g碳和8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CO2,生成CO2的质量为()A.14gB.11gC.7gD.10g16.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反应消耗B 的质量是()A.60gB.80gC.90gD.120g17.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5g酒精与5g水混合得到10g酒精溶液B.2L氢气与18L 氧气反应生成20L的水C.12g碳完全反应时只能消耗32g氧气,则12g碳在64g氧气中充分反应生成76g二氧化碳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18.有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还有12gA、27gC和一定质量的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过关测试(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过关测试(一)
化学方程式过关测试(一)
姓名得分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加热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氢气
化学方程式过关测试(一)
姓名得分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加热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氢气
化学方程式过关测试(一)
姓名得分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加热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氢气
化学方程式过关测试(一)
姓名得分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加热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过氧化氢பைடு நூலகம்解制氧气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氢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书写过关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书写过关练习

化学方程式竞赛(2016年5月)【基础题】1.红磷燃烧: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4.加热氯酸钾:5.水通电分解:6.氢气燃烧:7.氢气还原氧化铜:8.碳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 :9.碳还原氧化铁:1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1.碳酸不稳定,易分解:1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3.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14.一氧化碳燃烧:1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16.灭火器是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17.甲烷燃烧:18.氢气的实验室制法:19.铝和盐酸反应:20.锌和盐酸反应:21.铝和稀硫酸反应:22.铁和稀硫酸反应:23.铁和硫酸铜:24.铝和硫酸铜:25.铜和硝酸银:26.稀硫酸除铁锈:27.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制取烧碱:28.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29.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30.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31.熟石灰改良酸性(H2SO4)土壤:32.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33.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拓展题】34.镁和二氧化碳反应:35.碳酸氢钙遇热会分解:36.金属钠溶于水,溶液呈碱性,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的气体:37.过氧化钠Na2O2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氧气,常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39.镁和氯化铵反应生成一种盐,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和另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40. 氨气还原氧化铜,可生成紫红色固体、最常见的溶剂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41.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42. 铵态氮肥(NH4)2SO4与碱液(KOH)反应:43.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溶液、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等物质:44.碳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红棕色有毒气体等物质:45.氮化镁和水反应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难溶性的碱:46.电石中的碳化钙(CaC2)能和水完全反应生成乙炔(C2H2)和熟石灰:47.在人体内,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呼吸作用):48.浓硝酸见光会发生分解,生成物中有三种,其中有氧气和一种红棕色的物质:49.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50. 滴水穿石的化学原理就是碳酸钙和雨水作用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过关测试】(人教版)(原卷版)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过关测试】(人教版)(原卷版)含解析

人教版 九上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过关测试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a :40第Ⅰ卷( 选择题 共15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5分) 1.(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师附中初三期末)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是( )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②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③反应前后各物质中的原子个数;④元素的种类;⑤各物质的质量;⑥各原子的质量A .①③④⑤B .①③④⑥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⑥2.(2020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中考一模)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因为( )A.物质种类没有改变B.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C.元素种类没有改变D.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3.(2020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三期末)ClO 2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制备ClO 2的化学方程式为322422NaClO + SO + H SO =2ClO +2X ,X 的化学式为( )A .Na 2 SO 4B .Na 2SO 3C .NaHSO 4D .NaHSO 34.(2020年山西省初三期末)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不变B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NO+2CO N +2CO 催化剂5.(2020年江西省抚州市初三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A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为9:16 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6. (2020年广东省中考一模)在化学变化中, 不能实现的是( )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B . 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C .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D. 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7.(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中考二模) 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反应①: 2H 2O 2 2MnO 2H 2O+O 2↑反应②: 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O 2↑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B .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D .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8.(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在“4A+ 5B = 4C + 6D"的反应中,已知17 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30 g物质C和27g物质D。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章 化学方程式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题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章 化学方程式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题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第2节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预习新知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符号表达式C+O2CO2读作: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磷在氧气中燃烧:P+O2P2O5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H2O2H2O+O2课程导学【例1】下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根据他们描述的内容,试判断他们所指的化学方程式是( )(相对分子质量为:S:32 0:16 C:12 H:1)A. B.C. D.解析:A.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1,各物质的质量比为32:32:64=1:1:2,错误;B.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2;各物质的质量比为56:32:88=7:4:11,错误;C.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2;各物质的质量比为4:32:36=1:8:9,正确;D.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错误答案:C总结:①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的质量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方程式竞赛(2016年5月)
【基础题】
1. 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加热氯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水通电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氢气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氢气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碳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碳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一氧化碳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灭火器是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
17. 甲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铝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锌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铝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铁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铁和硫酸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铝和硫酸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铜和硝酸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稀硫酸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制取烧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熟石灰改良酸性(H2SQ) 土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题】
34. 镁和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碳酸氢钙遇热会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金属钠溶于水,溶液呈碱性,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的气体:
37. 过氧化钠N Q Q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氧气,常用作呼吸面具供氧
剂:
38. 铜绿C S(QH)2CQ受热分解:
39. 镁和氯化铵反应生成一种盐,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和另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
40. 氨气还原氧化铜,可生成紫红色固体、最常见的溶剂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41.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IQ)和氢气:
42. 铵态氮肥(NH)2SQ与碱液(KQH反应:
43. 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溶液、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等物质:
44. 碳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红棕色有毒气体等物质:
45. 氮化镁和水反应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难溶性的碱:
46. 电石中的碳化钙(CaG)能和水完全反应生成乙炔(GH0和熟石灰:
47. 在人体内,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呼吸作用):
48. 浓硝酸见光会发生分解,生成物中有三种,其中有氧气和一种红棕色的物质:
49. 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50. 滴水穿石的化学原理就是碳酸钙和雨水作用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