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解读文本姚丽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师如何解读文本
姚丽辉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语文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这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就更高了。我想,很多教师包括我自己,其实都要认真地思考一番的。如果教师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再不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终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一句话就是“循文思质,因文释道,因道悟文”。
例如:
你回来了,又走了;许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我们却是静下来,慢慢地回复我们单调的生活,和才过去的欢会与忙乱对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虚——昨儿整整一天若有所失。
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白“回复”的含义:一个含义是“回答;答复(多指用书信)”第二个含义是“恢复(原状)”,在这里很显然是第二个含义。
只注重形式上的互动,而没注意互动的内涵和效果;
只注重形式上的出新出彩,而不顾及基本内容是否被学生接纳;
有的长文短教,大刀阔斧,肆意删节,以我为是;
有的大搞全盘肯定满堂表扬,弄假成真,以非为是。
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一是有些语文教师不注意平时的学习提高,缺乏一个教师所应有的专业历练,更谈不上对教育理论系统钻研和语文教学方向的准确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去解读文本,任是搜肠刮肚也出不了新意,因为这些教师只是在啃着多年前的老本,我们忙得是应试训练,忙的是试题的猜测,把功夫都用在教学行为的无效应酬上。二是教育系统的考核机制,决定了语文教师只能走理性逻辑思维一条路,以反复的训练与考试去争取语文学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我们的教师只能以快捷与高效、以操作性的技术训练来分解课内外时间与精力,耐下性子潜下心来恐怕与目前竞争上岗的考核机制相抵触。因此,主客观因素决定了读书的浮躁与浅尝辄止。
我以《你这朵花一定开得很美》为例,谈谈如何解读文本:
一是解读作者。因为从文本解读中,如果不了解作者就无法理解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对作者的了解就完全有必要,这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的理解文本,更好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真正的文学作品都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感受,可见文本和其生活和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
傅雷,文学翻译家。1931年秋回国后,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得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衡量一位语文教师的一项绕不过去的指标就是我们的专业基础,尤其是对文本的解读;否则谈任何的“创就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我们老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的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利用。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受力和想像力而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让文本自己说话,准确理解文本和感悟文本。
但是不知各位老师注意到没有,虽然傅雷译做丰富,但是却在当时没有取得任何荣誉(也就是为国争光),傅雷是在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而这封信是写在1956年,25年的努力创作当时还没有获奖。所以为国争光也就成为傅雷人生的最大的心愿,也把这种希望移情到自己儿子的身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深刻理解作者望子成龙之外的爱国之情了。
三是解读作品。我认为解读文本就是要解读文本的文、道、质。“文”就是文本表现或反映客观事物的语言文字,“道”就是文本的思想内容,“质”就是连接“文”与“道”的成文法则,表达规律。
就一篇作品而言,我们必须从文入手悟道,从质入手解析文,再从道入手把握文,从文入手把握质。具体地说,就是要看一篇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什么样的事实,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用什么样的材料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回过头来,看文本为了说明观点或表达情感,用了怎样的结构,用了怎样的语言,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这样的语言,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模仿。
但是通过近两年下校听课,我们了解到当前语文课对文本处理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对文本内容的浅尝辄止。教师没有很好地耐下性子走进文本,细细咀嚼、品味、涵泳文本,以探得文本的本真意义,而是粗略地浏览,随意地解读,凭着经验和直觉肤浅地感受文本,然后再把这种直观感受传达给学生。
这种内容上的浅尝辄止导致新课改实践层面的误读误教,表现在:
二是解读文题。就是我们对课文内容已具备相应知识,那么只要看文章的题目或开头部分,就能揣测整篇文章的概要。通过开头我们知道这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书信是没有题目的,可见题目是编者加的。为什么选用这句话作为题目,我们就要思考:一是这个题目肯定来自原文,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就有这样的传统,例如《孟子》中《鱼我所欲也》。二是能够体现作者创作的初衷,三是这句话能够吸引读者,而且又耐人咀嚼,通过分析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儿子傅聪比喻成一朵花,希望儿子像鲜花一样开得美、丰满、有力和长久,表现了望子成龙之情。
这一层表达了作者的思子之情,表达是儿子的思念之情。作者没有用概括的词语,读起来似乎感觉到一点老人的絮叨,可正是这种味道,这种铺垫,才真实地表现了那独有的思念,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远在异域的游子的拳拳之心,在这一层作者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对比儿子和父亲的生活和情感来表现儿子走后对儿子的思念之情。
姚丽辉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语文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这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就更高了。我想,很多教师包括我自己,其实都要认真地思考一番的。如果教师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再不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终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一句话就是“循文思质,因文释道,因道悟文”。
例如:
你回来了,又走了;许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我们却是静下来,慢慢地回复我们单调的生活,和才过去的欢会与忙乱对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虚——昨儿整整一天若有所失。
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白“回复”的含义:一个含义是“回答;答复(多指用书信)”第二个含义是“恢复(原状)”,在这里很显然是第二个含义。
只注重形式上的互动,而没注意互动的内涵和效果;
只注重形式上的出新出彩,而不顾及基本内容是否被学生接纳;
有的长文短教,大刀阔斧,肆意删节,以我为是;
有的大搞全盘肯定满堂表扬,弄假成真,以非为是。
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一是有些语文教师不注意平时的学习提高,缺乏一个教师所应有的专业历练,更谈不上对教育理论系统钻研和语文教学方向的准确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去解读文本,任是搜肠刮肚也出不了新意,因为这些教师只是在啃着多年前的老本,我们忙得是应试训练,忙的是试题的猜测,把功夫都用在教学行为的无效应酬上。二是教育系统的考核机制,决定了语文教师只能走理性逻辑思维一条路,以反复的训练与考试去争取语文学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我们的教师只能以快捷与高效、以操作性的技术训练来分解课内外时间与精力,耐下性子潜下心来恐怕与目前竞争上岗的考核机制相抵触。因此,主客观因素决定了读书的浮躁与浅尝辄止。
我以《你这朵花一定开得很美》为例,谈谈如何解读文本:
一是解读作者。因为从文本解读中,如果不了解作者就无法理解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对作者的了解就完全有必要,这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的理解文本,更好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真正的文学作品都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感受,可见文本和其生活和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
傅雷,文学翻译家。1931年秋回国后,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得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衡量一位语文教师的一项绕不过去的指标就是我们的专业基础,尤其是对文本的解读;否则谈任何的“创就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我们老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的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利用。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受力和想像力而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让文本自己说话,准确理解文本和感悟文本。
但是不知各位老师注意到没有,虽然傅雷译做丰富,但是却在当时没有取得任何荣誉(也就是为国争光),傅雷是在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而这封信是写在1956年,25年的努力创作当时还没有获奖。所以为国争光也就成为傅雷人生的最大的心愿,也把这种希望移情到自己儿子的身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深刻理解作者望子成龙之外的爱国之情了。
三是解读作品。我认为解读文本就是要解读文本的文、道、质。“文”就是文本表现或反映客观事物的语言文字,“道”就是文本的思想内容,“质”就是连接“文”与“道”的成文法则,表达规律。
就一篇作品而言,我们必须从文入手悟道,从质入手解析文,再从道入手把握文,从文入手把握质。具体地说,就是要看一篇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什么样的事实,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用什么样的材料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回过头来,看文本为了说明观点或表达情感,用了怎样的结构,用了怎样的语言,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这样的语言,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模仿。
但是通过近两年下校听课,我们了解到当前语文课对文本处理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对文本内容的浅尝辄止。教师没有很好地耐下性子走进文本,细细咀嚼、品味、涵泳文本,以探得文本的本真意义,而是粗略地浏览,随意地解读,凭着经验和直觉肤浅地感受文本,然后再把这种直观感受传达给学生。
这种内容上的浅尝辄止导致新课改实践层面的误读误教,表现在:
二是解读文题。就是我们对课文内容已具备相应知识,那么只要看文章的题目或开头部分,就能揣测整篇文章的概要。通过开头我们知道这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书信是没有题目的,可见题目是编者加的。为什么选用这句话作为题目,我们就要思考:一是这个题目肯定来自原文,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就有这样的传统,例如《孟子》中《鱼我所欲也》。二是能够体现作者创作的初衷,三是这句话能够吸引读者,而且又耐人咀嚼,通过分析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儿子傅聪比喻成一朵花,希望儿子像鲜花一样开得美、丰满、有力和长久,表现了望子成龙之情。
这一层表达了作者的思子之情,表达是儿子的思念之情。作者没有用概括的词语,读起来似乎感觉到一点老人的絮叨,可正是这种味道,这种铺垫,才真实地表现了那独有的思念,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远在异域的游子的拳拳之心,在这一层作者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对比儿子和父亲的生活和情感来表现儿子走后对儿子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