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广播电视总控传输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广播电视总控传输系统的构建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581ad9410661ed9ac51f357.png)
关键词:广播电视;总控传输系统
2016 年,山西长治广播电视台乔 迁到新的办公大楼,经过一系列招标 与建设工作,电台的总控传输系统正 式投入到广播电视工作中去。经过一 段时间的实践应用,整个系统的稳定 性与功能性方面已基本满足总的设计 目标。 1 播出总控系统安全设计和主要功能
总控传输系统实则包含两大核心 系统,即总控系统和传输系统两大模 块。总控系统主要运用于全台信号的 调度和处理,同时对于节目播出和信 号交换也充当中心枢纽的调控作用; 传输系统的任务是负责对素材信号、 播出节目信号等各类信号的接收和发 送, 起 着 十 分 关 键 的 传 输 作 用。 高 效 可靠的播出系统是电视节目安全播出 的基础,随着播出系统设计的复杂性 不断提高,需要科学条理的管理方式 对整个播出总控系统进行调配。在构 架设计理念时首先要了解整个播出系 统由哪些具体模块组成,其次对各个 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最后 将分析得出的结果作为播出系统设计 的主要依据。
2.1 总控功能 总控系统主要是负责全台信号的 交换与播出过程中的传输,是全台信 号的中心枢纽。总控系统的功能主要 包括以下几方面:将各类信号进行同 步 汇 聚、 将 信 号 延 时、 对 各 个 渠 道 的 各类信号及时处理和收录的功能。而 作为中心枢纽的总控系统需要承担起 各 个 信 号( 卫 星 信 号、 光 纤 信 号、 微 波信号和内部信号等)和媒体数据的 传输、交换、调度、控制和处理任务, 总控系统除对本台的各类信号具有传 输和调控作用外,本台与其他广播网 络电台间的节目交换也需要由总控系 统来完成。千家万户所收看的电视节 目均是电视台先将接收到的微波信号 进行传输,然后在通过无线发射器来 进行信号发射,最终到达每家每户的 电视终端 [2]。 2.2 对信号的要求 不是所有的信号都可以通过总控 系统进行传输,只有符合一定标准和 要求的信号才能经由总控系统进行信 号传输,而且可以保证信号在差也是在可允许的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指南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c2b879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b.png)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指南一、引言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作为现代传媒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承载着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送和播出任务。
良好的建设与维护是保障广播电视传输质量的关键。
本文旨在为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提供指南。
二、系统建设1.需求调研在系统建设前,有必要进行充分的需求调研。
通过调查用户需求、现有设备情况等,明确建设目标和指导原则。
2.设备选型根据需求调研结果,选择适合的设备和技术方案。
考虑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可扩展性以及相关标准的符合情况。
3.布线规划根据传输系统的规模和覆盖范围,进行布线规划。
考虑线缆的材质、长度、连接方式等因素,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设备安装与调试按照设备厂商的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正确、信号传输正常。
5.系统测试与验收进行系统的测试和验收工作,包括对设备的功能、性能、连通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
确保系统达到预期的要求,并通过验收。
三、系统维护1.定期巡检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对关键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散热效果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2.故障排除与维修及时响应用户的故障报修请求,对故障设备进行检修和维修。
确保故障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3.设备升级与优化根据技术的发展和系统的需求,进行设备的升级和优化。
采用新的技术方案,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4.备份与灾备建立备份与灾备机制,定期备份系统数据和配置信息。
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灾难发生时的业务连续性。
5.技术支持与培训与设备厂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及时获取技术支持和更新的信息。
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提升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四、安全管理1.信息安全建立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传输系统的安全性监控。
防止信息泄露、未授权访问等安全隐患。
2.防雷与地线加强系统的防雷和接地措施,确保传输设备不受雷击和静电干扰。
定期检查地线的接地情况,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3.设备防护采用适当的设备防护措施,防止设备遭受灰尘、湿气、高温等环境影响。
智能化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智能化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6539b2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e.png)
智能化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也需要进行升级和改进,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广泛的覆盖范围。
智能化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正是应运而生。
一、智能化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概述智能化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的系统。
相比传统的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智能化系统能够更高效地传输信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并且具备更好的互动性。
二、智能化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设计原则1. 网络化设计:智能化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应该基于网络,实现节目信号的传输和管理。
通过网络化设计,可以更好地实现信号的分发和管理,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 多媒体传输:系统应支持多种媒体的传输,如音频、视频、图像等。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媒体形式,用户可以更加丰富地体验广播电视节目。
3. 个性化服务:智能化系统应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喜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这可以通过用户界面的定制、推荐系统的应用等方式来实现。
4. 异地传输:智能化系统应该支持异地传输,即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
这可以实现节目的统一播出,增加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范围。
三、智能化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应用场景1. 家庭用户:智能化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可以为家庭用户提供更多的电视节目选择,以及点播、回放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电视、手机、平板等设备观看节目,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设置。
2. 公共场所:智能化系统可以在公共场所,如酒店、机场、商场等提供更多的电视节目选择,同时支持多屏互动。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和订阅,提高观看体验。
3. 教育机构:智能化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可以为教育机构提供远程教育和在线课程等服务。
通过智能设备的应用,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参与教育活动,并且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四、智能化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优势1. 提供更多的节目选择:智能化系统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更多的节目,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
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建设
![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bb9533e56294dd88d0d26b50.png)
23
40
系统功能-电路管理(3)
管理功能
• 电路调度流程的自动化,并提供计算机辅助的路由选择,提高调度的效率
41
系统功能-通道管理(1)
要解决的问题
• 时隙、端口的使用情况统计采用手工方式完成,效率不高,而且不准确
• 不能实现跨厂家的通道调度,通道调度效率不高 • 通道数据
解决方案
• 通过网管接口,实时取得时隙、端口的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拓扑管理 告警管理 性能管理 故障管理
17
系统功能-拓扑管理(1)
要解决的问题
• 管理对象种类繁多,数据量大,关系复杂 • 数据比较分散,难于集中管理
解决方案
• 以GIS系统为基础,采用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各种传输资源 • 采用分层的方式,在不同的层面上对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管理 • 通过视图的切换,体现管理之间的相关性
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
被管系统接口
10
系统结构—层次结构
上级系统
向上接口模块
信息表示层
矢 量 拓 图 扑 图
报表
事务管 理
应用层
数据 处理
消息处理
接口适配层
Q3接口
CORBA 接 TCP/IP接口 其他接口 口
网元/子网管理系统/LCT
11
系统结构—物理结构
后台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管理终端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建设与优化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建设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2e05378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0.png)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建设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增加,广播电视传输业也面临了网络建设与优化的挑战。
本文将从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关键技术和优化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发展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一、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传统广播电视向数字化、高清化、多媒体化的转变,传输需求变得更加复杂和庞大,传统的模拟传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而网络建设可以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稳定的传输通道,为广播电视传输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网络建设可以实现广播电视媒体的互联互通。
通过网络建设,不同地区的广播电视媒体可以进行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
再者,网络建设还可以推动广播电视传输业向融合发展的方向迈进。
传统的广播电视传输业与互联网、电信等行业的结合,可以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方式,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和产品,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二、关键技术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建设离不开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持。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技术要点:1.宽带接入技术。
广播电视传输业需要大带宽的支持,以满足高清、大容量的传输需求。
目前,光纤接入和宽带无线接入是常用的技术手段,可以提供高速、稳定的传输通道。
2.内容分发网络(CDN)技术。
广播电视媒体的内容庞大,传输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带宽拥堵和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
CDN技术可以将内容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发,通过就近传输和负载均衡等手段,提高传输效率和用户体验。
3.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可以提供弹性可扩展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为广播电视传输业提供灵活的服务支持。
通过将传输业务部署在云平台上,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弹性扩展和成本的节约。
4.安全技术。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建设必须注重安全性。
在数字化传输过程中,要加强对内容的加密和防护,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和版权。
此外,还要加强网络监控和入侵检测,及时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传输综合网管的建设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传输综合网管的建设及应用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9bab2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3.png)
传输综合网管的建设及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普及,网络规模与复杂度逐渐增大,网络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因此,传输综合网管的建设及应用成为了当前通信网络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输综合网管通过对网络资源的统一调度、配置、监控和管理,可以使通信网络达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更好的服务质量,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传输综合网管的建设及应用,研究其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和实现方法,同时分析其在通信网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三、研究内容1. 传输综合网管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传输综合网管的定义、特点、功能和工作流程等。
2. 传输综合网管的技术原理:深入剖析传输综合网管的技术原理,包括网络管理的基本要素、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架构等。
3. 传输综合网管的系统架构:研究传输综合网管的系统架构,分析其组成部分、层次结构和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4. 传输综合网管的实现方法:探究传输综合网管的实现方法,包括系统集成、软硬件开发和配置管理等方面。
5. 传输综合网管的应用案例分析:以某通信运营商为例,分析传输综合网管在其传输网络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
四、研究步骤1. 调研传输综合网管的相关文献和实际应用案例,了解其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及应用场景。
2. 深入研究传输综合网管的技术原理,分析其协议、架构和管理方法等。
3. 研究传输综合网管的系统架构,总结其组成部分、层次结构和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4. 探究传输综合网管的实现方法,从系统集成、软硬件开发和配置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5. 选取某通信运营商为实例,分析传输综合网管在其传输网络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理解传输综合网管的概念、特点及工作原理。
2. 掌握传输综合网管的系统架构、组成部分及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3. 掌握传输综合网管的实现方法,包括系统集成、软硬件开发和配置管理等方面。
4. 分析某通信运营商的传输综合网管实际应用案例,总结其应用效果和经验。
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建设及研究的开题报告
![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建设及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fb1a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b.png)
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建设及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传输网作为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对于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传输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管理与维护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如何建立一套高效的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提升传输网的管理与维护水平,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一)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概念和技术原理通过对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概念和技术原理进行研究,明确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作用和应用范围,并深入分析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技术原理,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依据。
(二)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当前传输网的管理与维护情况,分析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需求和功能,确定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和接口规范,并根据实际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上述需求分析,进行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设计、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实现、界面设计等方面,并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优化,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地进行管理和维护。
三、研究意义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传输网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如何建立高效的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提升传输网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从而为传输网的管理和维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实际的传输综合网管系统案例和实地调研,来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同时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测试和性能优化,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论文结构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概念和技术原理第三章: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需求分析第四章: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五章:系统测试与性能优化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六、预期成果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建立一套高效的传输综合网管系统,在管理与维护现有传输网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未来传输网规模和复杂度不断扩大的需求,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建设与管理
![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建设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782a3e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f.png)
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建设与管理在数字化时代,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有线电视网络不仅提供人们丰富的娱乐内容,还承担着信息传递、社交互动和教育普及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提升网络的质量与用户体验。
一、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建设1. 资源规划与分配在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建设之初,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资源规划。
这包括投资预算的确定、网络设备的采购和技术人员的配备等。
在拟定资金预算时,要综合考虑设备的质量、技术的先进性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
同时,资源的分配也应合理,保证每个区域都能享受到稳定的信号传输。
2. 基础设施建设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光纤线路的铺设、设备的安装以及设备间的连接等。
在铺设光纤线路时,应确定合适的线路布局,尽量减少信号丢失和干扰。
设备的安装和连接也需要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安全防护随着网络传输技术的进步,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
在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建设中,必须注重安全防护措施的部署。
这包括建立防火墙、安装入侵检测系统等。
同时,运营商还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二、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管理1. 带宽监测与调整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带宽是保证信号传输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供流畅的信号传输和高清的视频播放,运营商需要进行带宽监测与调整。
监测可以通过网络监控系统来实现,及时发现网络拥堵和瓶颈问题,并及时调整带宽资源,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 故障排除与维修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故障,例如线路损坏、设备故障等。
在网络管理中,要建立健全的故障排除与维修机制。
设立专门的维修团队,并建立故障报修渠道,用户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获得解决。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备件库存,以提高维修速度和效率。
3. 用户服务与满意度管理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用户满意度直接关系到运营商的声誉和长期发展。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建设与维护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建设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8ebf4c3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a.png)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建设与维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传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广播电视传输业不仅需要进行网络建设,还需要进行网络维护,以确保传输质量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探讨广播电视传输业网络建设与维护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广播电视传输业网络建设是建立起现代化传输体系的基础。
通过网络建设,广播电视传输业可以实现更高效、更准确的信号传输,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网络建设还可以缩短传输时延,降低噪声和失真,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带来更好的观看和听取体验。
另外,网络建设还可以实现传输节能和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
在网络建设中,广播电视传输业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建设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广播电视传输过程中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因此建设高速、稳定的数据通信网络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采用光纤网络、高速宽带等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的带宽和稳定性。
2. 建设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广播电视传输业涉及到大量的版权、用户隐私等敏感信息,因此建设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采用防火墙、加密技术等手段,确保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3. 建设传输设备和系统:广播电视传输需要借助各种传输设备和系统,如传输线路、传输设备、传输控制等。
因此,在网络建设中要重点关注传输设备和系统的选购和配置,确保其稳定性和兼容性。
二、网络维护的重要性广播电视传输业网络维护是确保网络连续稳定运行的保障。
网络维护包括预防性维护和故障处理两个方面,目的是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问题,减少故障发生的时长和影响范围,保障用户体验。
在网络维护中,广播电视传输业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检查和更新设备:经常性的设备检查和更新是保障网络顺畅运行的基础。
可以定期检查传输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更换老化设备,以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 实施故障诊断和处理:当网络出现故障时,需要快速定位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广电网络接入网综合网管系统功能与实现
![广电网络接入网综合网管系统功能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75e6dbbbd15abe23482f4dcc.png)
65《有线电视技术》 2018年第10期 总第346期1 引言现阶段广电NGB 网络处于高速建设发展期,但接入网技术不统一,常见的接入方式就包括PON+EoC、PON+LAN、FTTH、C-DOCSIS 等,随着接入网的大规模建设和运营,承载业务的不断增加,结构日益复杂,组网技术的复杂多样,导致了网络运维难度加大,这些给各地广电接入网的运营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现网运维生产除了依赖各厂家设备的EMS 级网管外,缺乏一套有效的第三方综合管理系统能够对不同厂家的各类接入网设备的统一管控,自动分析、主动预警,无法有效呈现当前网络质态,深层次分析预测网络长期运行趋势,导致有线电视运营商在双向网络的运营水平上较为低下,网络也难以达到运营级网络的级别。
建设统一的接入网网管系统已成为当前网络管理的迫切需要。
为了顺利推进江苏有线全省接入网络的集中统一管理,建成全省首个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接入网综合网管试验局。
泰州分公司作为为重点试验落地单位,和省公司技术研究院一起,联合网管开发商进行了综合网管的开发和建设。
2 综合网管系统主要功能网络管理是要求可以对设备、设备的软硬件、人力调配、资产变更、链路指标等进行监视、测试、配置、分析和控制,在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报告和处理,并协调、保持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等。
江苏有线泰州分公司接入网需实现对EPON、EoC、LAN、C-DOCSIS 等设备的管理,能精确定位用户端设备、分析用户端网络状况,通过SNMP 协议、MIB 库实现对各厂家接入网设备的直接管控。
其主要功能包括。
(1)运维大数据和综合仪表盘如图1所示,通过综合仪表盘,综合网管系统集中、可以直观地展现出城域网、EPON、EoC、CMTS、LAN、FTTH 等相关设备的真实情况;首页大数据展现了省市县网络公司关心的业务、任务、服务、故障等运维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清晰的运营数据支持。
广电网络接入网综合网管系统功能与实现孙丹青 陈杰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泰州分公司摘要:随着接入网的大规模建设和运营,网络规模日益庞大,接入网技术设备选型更为多样,由于缺乏统一管理,管理效率低,管理难度大。
网络管理在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网的应用
![网络管理在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网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71e477901f69e3143329427.png)
网 中的应 用 。
管理 , 包括人员组织 、 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等传统意义上 的 管理 内容 ; 是在 技 术 层 面 上 对 网络 进 行 全 方 位 的 二 管理 监 控 , 般 包括 5个 主要 内容 : 置 管 理 、 能 管 一 配 性 理 、 障管 理 、 故 统计 和安 全 管理 及计 费 管理 。 广 播 电视 的 网络管 理 就是 对运 行 中的网 络状 态 和 性 能进 行 监测 和测 量 , 用适 当 的技 术 手段 对 网络 设 采 备和实施进行干涉和控制 , 以提高全网资源的利用率 , 发 挥最 大 的运 行效 益 , 为用 户 提供 更好 的服务 质量 。 广播电视网络的管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计算机信 息 处理 过程 , 它是利 用 一 定 数 据 格 式 描 述 网络 元 素 的
( h nz i rac sn n V Sa o , hn i h n zi 4 0 0 C ia C a gh od at ga dT tt n S ax C a gh 0 6 0 , hn ) B i i
Absr c By i to cng t e c n e ft e n t r n g me t h spa e r s n st e a v n a eo h — t a t: n rdu i h o c pto h e wo k ma a e n ,t i p rp e e t h d a t g ft e mi c o v rns s in n t r fb o d a ttl vso n h mpo tnc ft e s c rt i t n nc ft e mi r wa e ta miso e wo k o r a c s ee ii n a d t e i ra e o h e u y man e a e o h — i co v r wa e;d s rbe h i tna c fp s nd wo k;a d il sr t s t e i o a tr l ft e n t r n ec i s t e ma n e n e o o t a r n lu ta e h mp r n o e o h e wo k ma — t a e n y t m n man a n n d ma a i g mir wa e ta s s i n n t r n h e eo me t te d f g me ts se i i t i i g a n gn c o v r n miso e wo k a d t e d v l p n r n s o n t e newo k ma a e n c o d n o t e f ci n ft e n t r n g me t h t r n g me ta c r i g t h un to s o h ewo k ma a e n .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运营与维护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运营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68f1aab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a.png)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运营与维护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传输业也逐渐过渡至网络传输模式,网络运营与维护成为了该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讨论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运营与维护相关内容。
一、网络运营网络运营在广播电视传输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网络的建设、管理和运维等多个环节。
1. 网络建设网络建设是广播电视传输业中首要的任务之一。
在网络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传输设备的选型、网络拓扑结构、传输带宽、安全性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制定详细的网络建设方案,确保网络的顺利搭建。
2. 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是确保网络平稳运行的关键。
网络管理包括设备监控、运行状态监测、传输质量检测等多个方面。
通过有效的网络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保证广播电视信号的稳定传输。
3. 网络运维网络运维是对网络进行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的工作。
在网络运维过程中,需要及时更新软硬件、处理故障报警、升级系统等。
网络运维的高效运作能够保证广播电视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网络维护网络维护是广播电视传输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包括对网络设备的日常保养、故障排查和修复等工作。
1. 日常保养日常保养是保证网络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
它包括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灰尘的清除、机箱的检查等。
此外,还需要对设备进行正常的温度、湿度等环境监测,以确保设备在适宜的环境中工作。
2. 故障排查与修复网络设备的故障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及时排查和修复故障显得尤为重要。
故障排查的过程主要包括问题诊断、故障定位和故障修复等步骤。
在进行故障排查时,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确保能够准确快速地解决问题。
3. 设备升级与优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设备的升级和优化也是必要的工作。
设备升级可以提升网络传输效率、增强设备性能,而设备优化则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广播电视传输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网络系统的安全保护、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风险。
广播电视网络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及模块分析
![广播电视网络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及模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aebd6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5.png)
广播电视网络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及模块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在电视媒体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大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及其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广播电视网络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及其模块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系统。
广播电视网络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集成电视网络的一系列技术、资源和服务,以提高电视网络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网络规划、建设、运维、监控等多个方面。
其主要功能包括网络拓扑管理、资源管理、性能监控、故障诊断、安全管理等。
在广播电视网络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包括网络管理、监控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模块。
这些模块相互关联,共同完成对电视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以提供高质量的电视服务。
二、网络管理模块1. 网络拓扑管理网络拓扑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主要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整个电视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主干网络、分布式网络、终端设备等,以便工程人员更好地了解整个网络的结构和运行情况。
2. 用户管理用户管理是网络管理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管理电视网络中的用户信息和权限。
通过该功能,工程人员可以对用户进行管理,包括用户的添加、删除、权限设置等,以确保电视网络的安全和稳定性。
3.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指管理电视网络中的各种设备,包括传输设备、终端设备、服务器等。
这个功能主要用于设备的监控、配置、调度等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监控管理模块是广播电视网络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模块,主要负责对电视网络的实时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
1. 性能监控性能监控是监控管理模块的重要功能之一,它主要通过实时监测电视网络的带宽、丢包率、延迟等性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网络的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 资源监控资源监控是指监控电视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包括带宽、存储、CPU利用率等。
通过资源监控功能,工程人员可以全面了解电视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以便进行优化和调整。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网络流量管理与控制技术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网络流量管理与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a7db2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2.png)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网络流量管理与控制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网络流量与带宽管理压力。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传输系统需要寻求一种有效的网络流量管理与控制技术,以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信号的稳定传输和用户的优质体验。
本文将讨论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网络流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网络流量管理的意义和挑战网络流量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网络中的数据流进行监控、调度和优化,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在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中,网络流量管理的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广播电视传输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视频数据流,包括高清、超高清等多种分辨率的视频。
这些数据流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并保证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播放效果。
其次,广播电视传输系统还需要保证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低延迟性,以满足用户对于实时性和交互性的需求。
同时,由于用户数量庞大,系统需要能够承受巨大的网络流量压力。
然而,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在实现网络流量管理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网络流量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很难预先确定具体的流量模式和数据特征,因此需要具备较强的自适应性。
其次,广播电视传输系统需要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同时,尽可能节省网络带宽资源,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此外,广播电视传输系统还需要处理跨地域、跨网络的流量传输,这对网络流量管理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网络流量管理与控制技术的应用为应对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网络流量管理需求,目前已经涌现出一些有效的技术和方法。
1. 基于缓存的流量控制技术缓存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流量管理与控制手段。
通过在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中设置缓存节点,可以将热门视频内容进行缓存,提高用户的访问速度和体验。
同时,缓存技术还可以减少网络带宽的占用,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的缓存策略和缓存节点的部署,可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分流和调度,降低系统的负载压力。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指南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eb3fc2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f.png)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指南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在现代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将节目内容传输到广大观众家中的桥梁。
为了确保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提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服务,建设和维护这些系统是不可或缺的。
本指南旨在向您介绍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建设与维护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并提供实用的技术指导。
一、概述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是由一系列设备和组件组成的,包括发射设备、接收设备、传输介质以及相关的网络设备。
建设和维护传输系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二、规划与设计在建设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之前,必须进行详尽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这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需求分析:了解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具体需求,包括信号传输范围、传输容量、传输质量等。
根据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技术配置和拓扑结构。
2.选材与设备采购:根据系统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当的传输介质和设备,并与供应商洽谈合适的价格和服务。
3.安装与调试:在选定的传输介质和设备到位后,进行安装和调试工作。
确保设备正常连接,并调试各项参数和功能。
三、关键技术与要点在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中,有一些关键技术和要点需要特别注意。
下面是几个重要的方面:1.传输介质选择:传输介质是决定信号传输能力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光纤、卫星、无线电波等。
不同的介质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
2.信号质量保障:传输过程中需要保证信号质量的稳定和优质。
这涉及到信号衰减、噪声干扰、码率控制等技术。
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以及优化信号参数是保障信号质量的关键。
3.故障排除与维修: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故障和问题。
维护人员需要及时响应,并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建立健全的维修机制和备件管理是确保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四、安全与保护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安全与保护是维护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安全与保护措施:1.物理安全:保护传输设备和介质的物理安全是防止非法入侵和损害的重要手段。
广电网络三网合一通信网络综合网管系统技术规范书
![广电网络三网合一通信网络综合网管系统技术规范书](https://img.taocdn.com/s3/m/393c383c915f804d2a16c116.png)
系统应支持实时和周期性的采集性能数据。在实时性采集模式下,系统支持选择需要采集的特定的范围,采集任务发起以后,负责采集的适配器可适配各种接口实时采集到需要的性能数据。在定时采集模式下,系统支持设置采集周期、采集任务。
1.3.2
1.3.2.1
网管系统性能门限主要对性能指标进行门限设置,告警级别设置,如果超过该门限则产生相应的性能告警。系统提供查询、创建、修改、删除性能门限的功能。
图12机房平面图
1.1.3
1.1.3.1
视图监视功能能够及时反映全网告警,告警以可视、可闻的形式提醒用户。系统实时显示发生在各视图图形对象上的告警及该对象底层对象传递的告警。在发生告警的对象图标上针对不同的告警级别显示不同的告警颜色,对已确认、未确认、已清除的告警区别显示。
系统至少支持以下告警级别:
1.3
负责全网性能监视、性能控制和性能分析,完成链路性能测试,大客户电路性能监控以及各类性能信息的收集、统计、存储,性能信息数据库的维护,性能管理阈值的设置与阈值越过报告,产生按需的性能报告。为操作人员和管理部门提供网络运行状态、报文数据统计情况、处理器负荷能力等信息。借此来识别特定问题和进行质量分析。必要时可通过运行管理功能和配置管理功能对网络进行调整,以改善网络的总体性能水平,保证网络的正常高效运行,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1.2.6
数量类报表主要用于统计资源的个数,用于反映网络整体资源规模情况。能自定义统计报表,包括统计的时间、范围、设备类型,厂家等进行统计分析。比如全网设备数量报表、全网ATM端口报表、全网业务端口数量报表。参考下图所示的统计表:
图15数量类统计报表
利用率类报表通过计算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以便于用户了解使用的情况,辅助用户合理使用资源。资源使用情况分析主要包括资源利用率分析、资源使用趋势分析、资源负荷预警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
中央塔节传中心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央塔节传中心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59ee396e783e0912a2162ad4.png)
的 ,还 有 C结 点 类 型 的 ( 要 通 过 PC控 制 ) 需 L .也 有 需要 从 专 用 系统 读 取 数 据 的 。 2 监 控 对 象 数 量 庞 大 。 监 控 范 围 中 提 到 各种 设 备 总量 统
各 种 类 多 、数 量 大 站 点 分 散 .日 常维 护 与 传 输 保 障 工 作 对 业务 人 员 的技 术 要 求 高 ,技 术 人 员 工作 负荷 重 : 对 中 央 塔 节 传 中心 及 放 置 在 远 离 中心 的 相 关 单 位 的 节 传 设备 、 电 力设 备 、环 境 参 数 等 对 象 进 行 统 一 智 能 监 控 使 中
节 目传 输 中开 发 与 应 用 , 为广 播 电视 节 目传 输 的安 全提
供 了保 证 手段 。
综合 网管 系统 的 实 现设 备 监 控 的 主 要 技术 难 度 在 于 :
关键 训 :智 能 综合 网管 服 务 器 节 目传 输
1 监 控 对 象 复 杂 。 从 监 控 范 围 中可 以看 到 需 要 监 控 的
10 1
广播 与电视技术
21 0 0年第 1 2期
礤鬣 无 线 覆 盖
W iee sCo e a rls v r 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一 。 。 - - 一 一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设 备 类 型 多 达 十 几 种 . 讯 方 式也 不 尽 相 同 有 串 口 ( 括 通 包 R 2 2 R 4 5等 )的 、有 网 口 ( 括 T P N 、S ce 等 ) S 3 S 8 包 C 、S MP okt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架构与系统集成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架构与系统集成](https://img.taocdn.com/s3/m/033e9fd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0.png)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网络架构与系统集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传输业正迎接一次全面的升级和转型。
传统的广播电视传输方式面临着诸多限制,如信号受损、频谱资源有限等问题,因此,建设先进的网络架构和实现系统集成已成为广播电视传输业发展的关键。
一、网络架构的重要性在广播电视传输业中,网络架构起着承载和传输信号的重要功能。
一个优秀的网络架构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为广播电视媒体提供高质量的视听体验。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架构:1. 卫星链路网络架构卫星链路网络架构是广播电视传输领域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之一。
通过卫星链路,广播电视节目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传送和接收,同时可以克服地理限制和传输距离的限制。
该架构广泛应用于电视直播节目、卫星移动电视等领域。
2. 光纤网络架构光纤网络架构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因此在广播电视传输中得到广泛应用。
光纤网络架构可分为点对点和点对多点两种模式。
点对点模式主要用于直播节目的传输,点对多点模式适用于广播电视网络和系统的集成传输。
3. IP网络架构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网络架构在广播电视传输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IP网络架构借助互联网传输广播电视节目,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和更多用户。
同时,基于IP网络的广播电视传输架构还可以实现多种媒体形态的集成传输,如音频、视频、文字等。
二、系统集成的必要性广播电视传输业需要面对在数字化环境下的多种挑战,包括内容传输、信号处理、系统管理等方面。
系统集成作为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广播电视传输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内容传输系统集成广播电视传输业的核心是实现良好的内容传输,在这方面系统集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系统集成可以将各种传输、压缩、编码和解码等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高效、稳定的内容传输。
此外,系统集成还可以将传统的模拟传输方式与数字传输方式有机结合,提高传输质量和效率。
2. 信号处理系统集成广播电视传输过程中,信号处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传输管理与规划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传输管理与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a83e5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6.png)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传输管理与规划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传输业在数字化时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传输管理与规划,以优化传输效果和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了该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广播电视传输业的传输管理与规划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借鉴。
一、背景介绍广播电视传输业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承载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和经济压力。
传输管理与规划是保证传输质量与效果的关键环节,涉及传输网络的建设、运维和优化等方面。
二、传输管理1.传输网络建设传输网络作为广播电视传输的基础设施,其建设需考虑以下因素:(1)传输技术:选择适当的传输技术,如光纤传输、卫星传输等,以满足信号传输的需求。
(2)传输带宽:根据频道数量和信号质量需求,配置足够的传输带宽,避免拥堵和信号丢失。
(3)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防止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确保传输的安全可靠。
2.传输系统运维为保障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传输,应加强传输系统的运维管理,具体包括:(1)设备维护:定期检修和维护传输设备,如天线、调制解调器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2)故障排除:及时发现和解决传输系统中的故障,减少影响范围和时间。
(3)监控管理:建立稳定可靠的传输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传输质量和信号强度,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
3.传输质量监控传输质量是评判广播电视传输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障用户观看体验至关重要。
因此,在传输管理中,应重视传输质量的监控与评估,例如:(1)信号质量分析:通过定时采集信号数据,分析信号质量指标,找出传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修复和优化。
(2)用户反馈收集:建立有效的用户反馈渠道,及时了解用户观看体验和问题,以便进行针对性改进。
(3)传输质量评估:定期对传输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改进措施和优化计划,提升传输效果。
三、传输规划1.频道资源管理广播电视传输业频道资源有限,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频道规划,包括:(1)频道分类与优先级:按照不同类型和重要程度,对频道进行分类和设置优先级,确保重要频道优先传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直 观 地 看 到 传 输 链 路 上 各 设 备 的工 作状 态
.
。
当发 生 告
.
设成本
。
我 们 在 中心 站 建 立 局 域 网
.
利用 已 有的 S D H 广播
警时 断
、
可 以 帮助 机 房 值 班 人 员 快 速 判 断故 障点
。
减少判
电 视 传 输 网 的 业 务 通 道 进 行 远 程 站 点 和 中心 站 网 管 系 统 的 数 据 信息 传 输 和 交 换
一 、
h
}■ ■ t 辱 l嘲 瞎
}嘲 嘲 }
,
舞 酸酾 强舞 l 懒 §辱 f _ l ●. 群 《 9 尊 盈韪
,
● l伸 ● * 黔
候 才报 告
有 效 地 避 免 了轮 询 方 法 带 来
可 以第
不 需要 等待
、
k
椭
I孽
“
一
的 问题
一
保 证 了信 息 的 实 时性
.
’
。
I霸辫 ■ 黔
.
、
■卿啤 j
一
中 央塔 节 传 中心 综 合 网 管 系 统 的 建设 和 应 用
的不 便 。
从 2 0 年 开 始 中 央 塔 综 合 网 管 系 统 的 开 发 建 设 ,结 束 08 了一 直 以来 对 于 广 播 电视 节 目传 输 的 监 控 仅 仅 依 赖 S DH 传
1 中央塔综合网管系统概述 .
监 控管 理 具 体 硬 件 连 接 示 意 图 如 图 2 所 示
。
。
3
.
中央 塔 节 传 中心 综 合 网 管 系 统 的 实 际
应用
( 1 ) 设 备釜 控
通 过 设 备 监 控平 台 实 现 对 全 网 设 备 的统
一
监管
。
值 班 人 员可 以 实 时查询 到各种 设 备
。
的状 态 参 数
发 生故 障 时
.
鼬综 合 网 管 系统 是 广 播 电 视 两 碗 务颧 j 展 的 基 确 , l 本文 结 合 中央 塔 综 合阚 簧 系统 的 建 i 2s - . J在 实 酥 I i _
建 i . > 程 " 解 决 的 关 理 技 术 问 题 击 捺 讨 广 播 也 视  ̄M q _ ti / 1 S H f@ l  ̄ 管理 技 术 与发 畏 D P d-
-,● ●● -- ,● ●‘ - 。- -- -- -- -- .- ., ●● ●● _。 ●‘ -I -- 。- 。- -- -- .- -. .
●● ●● ● ●。 __ -
Ⅱ 尹 誉 舍 系 物 组 I综 阿 纺理阿 典
发 射 单 位 , 中央 塔 节 传 中心 担 负 着 中 央 广 播 电 视 传 输 、 交 换 、 再 传 输 任 务 ,是 中 央 广 播 电视 节 目传 输 的 重 要 通 路 .
( 2 ) 设 备 的 选 壁 s 安装
a
监控 系统
.
根据 实 际 需 求 务器 份
。 。
监 控 系统 配 置 2 台计 算机 和 2 台 P C 服
,
PC
服 务 器 用 于 承 载 数 据库 和 监 控 服 务 组 件
2
互 为备
。
另外
台计 算 机 用 于 运 行 监 控 客 户 端 和 管 理 客 户 端
|黑崎■
■ ● 学I
孵j
l i 酾 黔 j 懒 9 目转
、
、.
轮 询 的 时 间 间隔
同 时比依次查询
全
i - - ■囊
两■孵
÷
.
t一- 蝴 蕈
0 — . 1日 - 孵
~
部 提 取 的 方 法 在 执 行 效率 上 提 高 了 数 倍
以上
。
一
I■嘲 孽
l 算姊
礴蛸 穗 - ¨ § 蠢鬻 撑l-漉
螂
蚺 ■ e 舅毫 』
中央塔 节传 中心 综 合 网 管 系 统 的建 设
物理组 两建设 为 了 利 用 机 房 现 有 的物 理 传 输 网 络 资 源
.
示 出 传 输 节 目 的告 警 事 件
。
图 4 为业 务 监 控 主 界 面
。
(1 )
值 班 人 员 可 以通 过 选 择 节 目来 查 看 该 节 目 的传 输 链 路 降低 系 统 建
包 括传 输 节 目
SDH
光传 输 网 络 设 备
。
SDH
微 波传 输 设 备等
的详 细 播 出 参 数
路状态
。
、
监 视 监 听 设 备 是 否 正 常 以 及 节 目传 输 链
电 源 设 备 及 环 境 参数
业 务 监 测 界 面 通 过 告 警 声音 以 及 图 形 界 面 闪烁 直 观 提
2
.
v
蔫 _婚 ■- 幡
滞嘲 I躁曩 ■目 黼
黼■ 慵
.
t
■ 禽鞋 ■_ 孵
■_
卅
嘲晡 嘲童
.
。
目- . I ■ b
赢
’
.
— 曩_ E : 捧 啊 f ■群, 曩麓孵 j柙 嘲 雌
.
。
— ■喃 舅孵
■_
。
j
鼻■黔 剐韩 —嘲E
∞’ 目 _ l
.
■- 糍
。
| I-■岫■ 3
。
. .
■ _ l 喇 ● 晦 g 冀唾自 簟 ■ ■_ _ g — m n g — ■ 睁啦 穗 嘲 豳 黔 ■ 撺 ● I 睥 雠 l —麓 霸 霉 _ 嘲 ●謦 ■舅 配 i 脚 — I —-曙 ≮= 撑 ■ 蝇 r — ■- p■ ■ — 阱 ■嬲謦 # _ ■ { _ 阮 i ■嘲魅 l蔓_ - #I 瞄 i 掌_■ r l _ . p 静 ? ≠l ■ - 睁 ¨ q 目带 _
。
处理 故 障的时间
。
图
5
所 示 为 中央 台
1
套 广 播 节 目链
图
1
为综 合网 管系统 的物理 组 网 结
路图
现 代电视 技 术
20 11 6
1 13 4
I
网
络
与
传
辅
_
●
虽
;
訇
意
凰 圃 ●匿 鐾童童≤i 囊
t om
霸舞
■ 攀孵 恤 l一嗍 嘲 - I “ . |!| l- _ 黔 ■■啉
.
.
薯
中 央 广 播 电 视 塔 是 广 电 总 局 无 线 电 台 管 理 局 所 属 传 输
输网管进行监控的单一局面 ,将传输 网络周边设备 ( 如视音
频 编 解 码 设备 、 电源 设 备 以及 机 房 环 境 监 控 )纳 入 了统 一 的
1 33
NT
e
w o r
k it
l r a n s m
一
同函
-
。一
作站 为获得 这 些 告 警信 息 而轮 询 它 的 时
,
苎 凳竺 :要 登 曼 翟
。
。 。
,
竺兰 苎三
.
I
l
“
滞 ■ 麟鼻p
,
’ 。
第— "
.
懒嘲-自 0 ■断
l帽 鞫 嚣 荟 誓算 群 捌 — _t 嘲
i 曲
’
■
-■&i l _■妇
..
’
-
礴 — 鲜 t 胡 ■- I 囊 ■曩 一 拍 - . !曩 蠊
网
络
与
传
辐
口 中央广播电视塔 李 鑫
摘 要
f播 电 流 传输 络 跫 一个 以 r搔 屯 税 ∞ 魂传 输 为  ̄i 。 L 一 t ' P 综 合 馈 息 娅 务 矮 f 觇 模 气 . 转点 多 .结 构 复 袈 . 没 奄 i
种 类 多 接 口 协 议 复 袅 等 季 点 , 建 立 宠 善 的 国 家 I 哇 攫 专 播 三
博 嗣蚓● 她 峰
,
— — _黔
1 ■鼻●_ 争 ■ 矗
■_■嗽 聃 . I嘲 r | ■_ - 醮 |黛鲫 嘲 — 舡 j
,
算■ 一 k J 单静- 舅” 精■ _ ■掣 捌 ■ 悱 — | 桴 嘛 I簟嚏 ■ 晗 量囊确靠 ≮ 嘲 哺 熊 l
、
降 低 了 网 络 负载 和 代 理 进 程 的 处
,
,
综合 网 管 系 统 会
产 生 声光告 警
同 时在 事 件 区 的 列 表 中也 会
.
出现 该 告 警 的开 始 时间
。
告 警 设 备 名称 和 告
。
警事 件 的描 述 设 备 监 控 主 界 面 如 图 3 所 示
目
茨 簪监 拦主 第 面
( 2 ) 、 务监控 监
业 务 监 控 实现 对 传输 设 备 网 管监 控
是卫 星全 国覆 盖 重 要 的 节 目源 。
机 房 现 有 系 统 设 备 种 类 多 、数 量 大 , 日 常维 护 工 作 繁 杂 , 已 有 的 网 络 管 理 系 统 由 不 同 厂 商 开 发 .实 现 的 管 理 功 能 各 不 相 同 .使 技 术 人 员 日 常 维 护 与 传 输 保 障 工 作 负 荷 重 .给 广 播 电 视 传 输 网 络 的 集 中 和 一 体 化 管 理 带 来 了 极 大
构图
。
如 图所 示
.
.
综 合 网 管 系 统 由 多个 物 理 实体 组 成
.
分
。
布在 不 同 的地 点
S 服 采 用 客 户端 / 务 器 (C / ) 分 布 式 结 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