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中国报告
工程类麦肯锡中国联通组织结构报告
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的组织结构比较 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组织结构比较 中国联通与铁通的组织结构比较 中国联通与网通的组织结构比较
组 织 结 构 : 中 国 联 通 与 AT & T 的 比较
业务范围:中国联通与Verizon 的比较
运营模式:中国联通与英国电 信的比较
技术创新:中国联通与Sprint 的比较
数字化转型:中国联通在组织结 构上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提 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扁平化管理:中国联通采用扁平 化管理模式,减少了管理层次, 提高了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灵活性:中国联通的组织结构具 有灵活性特点,能够快速适应市 场变化和业务需求。
人才引进与培养:中国联通重视 人才引进和培养,通过多种方式 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升组织 创新能力。
市场销售部门: 负责公司的市场 推广和销售业务, 包括市场调研、 品牌推广、销售 渠道建设等。
客户服务部门: 负责公司的客户 服务工作,包括 客户咨询、售后 服务等。
决策层:制定 公司战略,确 保公司发展方
向正确
管理层:负责 日常运营,确 保公司高效运
转
执行层:负责 具体业务执行, 实现公司目标
监督层:负责 对管理层和执 行层进行监督, 确保公司合规
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打破部门 壁垒
引入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 极性和创造力
建立共同价值观,增强员工归属感 倡导团队精神,促进协作与沟通 培养领导力,提升管理效率 开展文化活动,增强组织凝聚力
组织结构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中国联通的组织结构特点
组织结构对业务发展的支撑 作用
未来组织结构调整的方向和 策略
麦肯锡调研报告
麦肯锡调研报告篇一:麦肯锡私人银行调查报告摘要麦肯锡私人银行调查报告摘要该调查报告是麦肯锡公司根据数据库及对全球160家私人银行绩效分析得出的成果。
报告分别对全球及各地区财富发展和私人银行运营状况做了表述和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了对私人银行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
由于资本市场波动性加大、低利率的大环境以及监管范围的不断扩大,私人银行业自20xx年以来面临更为复杂的经营环境。
主要表现为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很快,但营业收入增长缓慢。
一、全球财富分布正经历几大变化。
一是百万富翁增速进一步加快。
百万富翁财富目前正以每年8.5%的速度增长,预计20xx年将有1600万名百万富翁,控制80万亿美元个人金融资产。
未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个人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的超高净值人群财富增长。
二是新兴市场财富份额快速提升(除北美、西欧、日本以外)。
预计20xx 年新兴市场百万富翁财富将占全球37%,其中亚洲(除日本以外)的财富份额将达到20%,超过西欧。
中国、印度、韩国、台湾占主导,中国百万富翁财富将在20xx年达到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三是亚洲私人银行业利润增速最快。
预计未来四年全球私人银行业利润每年增长10%以上,将达到70亿美元以上,其中绝对值增长35%在亚洲(不包括日本)。
同时,因为美国私人银行渗透率低,北美私人银行的利润小于西欧。
四是离岸财富与在岸财富比例仍不变。
由于监管的加强,传统西欧市场离岸财富的私人银行客户在下降,但同时新兴市场在增长,因此总体保持平衡。
二、各地区情况西欧:资产管理规模增长,盈利面临压力。
西欧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总额在20xx年仍增长8%,但利润率下降1%,仅1/4的私人银行盈利能力超过经济危机前。
主要是目前低利率环境导致存款下降,进而利润率下降。
咨询委托管理业务收费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离岸私人银行市场监管趋严使离岸业务利润率下降,甚至低于在岸市场。
导致在岸与离岸私人银行间业务发展趋于接近。
私人银行领先者与落后者差距在不断扩大,六分之一的银行遭受亏损,并购活动将会持续进行。
《2023 麦肯锡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
《2023 麦肯锡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探讨中国消费者行为变化及对消费品公司影响。
报告指出,虽经济增长有压力,但消费者仍具韧性和乐观情绪。
1.关键数据o消费者信心指数:4 月跌破 90 并达到历史低位,消费者对整体经济形势和未来预期较悲观,可能会减少消费支出。
o消费者储蓄率:2022 年民众热衷存钱,58% 的受访城镇家庭希望“存钱以备不时之需”,达到 2014 年以来最高水平。
o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 年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去年同期名义增长 5.3%。
o城镇调查失业率:9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 5.5% 与疫情前基本相当。
o消费价格指数(CPI):2022 年前 9 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增长 2.0%,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o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处于历史高位且 2021 年创下纪录,同比增长 21%。
1.消费者趋势o中国中高收入与高收入家庭两位数增长,未来三年预计新增 7100 万个上中产阶级家庭,刺激消费升级。
o复杂经济下高端品牌突出,本土品牌崛起,外国大众品牌受压,消费结构升级,本土高端品牌竞争力增强。
o消费者购买更明智,通过多种渠道买心仪品牌,注重性价比和多元化,非单纯求低价。
o消费者精明,研究产品技术规格,关注质量性能,促使企业提升品质。
o消费者认可本土品牌品质和创新,非因低价或民族自豪感,本土企业进步获青睐。
1.品牌应对策略o增加滚动复盘机制,保持经营敏捷,为充满变数的市场做足准备;o在整个消费者决策旅程中建立统一形象、传递统一声音,以启发、影响和转化富裕的消费者;o创新方法,解决消费者对于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担忧;o打造强大的供应链,提前预测并有效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系统性冲击。
1.结论o日益富裕的中国消费者有较强韧性,认为当前经济放缓是短期现象,条件合适时消费者仍会消费。
o经济压力使消费者购物决策更审慎,更看重品质和功能。
本土品牌在品质和功能方面表现优于国外品牌。
中国奢侈品发展和消费现状
中国奢侈品发展和消费现状中国奢侈品发展和消费现状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
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奢侈品发展和消费现状,希望你们喜欢!中国奢侈品发展和消费现状一、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现状中国奢侈品协会的的《中国奢侈品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者全球高端消费品消费达到9550亿元,中国消费者在世界各地的高端消费品消费总和占全球高端消费品市场总容量的21.9%左右,个人消费用品类更是占到全球的46%以上,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全球高端消费品市场无可争议的大买家。
消费渠道方面,2014年我国消费者通过境内店面、代购以及出境购买三个渠道消费比例分别保持在30%、15%和55%左右,出境购买仍是高端消费品销售的主要渠道。
从门店数量来看,自2010年以后,各大品牌在中国的扩张速度都开始放缓,大多数品牌对未来的扩张均持保守态度,更加注重门店的翻新、迁址和运营的改善。
2014年全国所有品牌包括新兴品牌在内仅有100家左右新店开张,蔻驰、普拉达和MCM品牌店分别新增店面13、7和10家;果博斯关闭店面7家,多数为男装店面。
从高端消费品供给结构来看,我国高端消费品市场类商品品类丰富,国内外品牌在不同类别的高端消费品中有不同的表现。
总体而言,除了少数酒类、烟草、茶叶类外,我国高端消费品多依赖于进口,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我国本土品牌缺失现象严重。
在化妆品、珠宝、汽车、腕表等个人用品类和交通工具类高端消费品市场中,国外品牌占据了绝对销售份额。
贝恩公司的《2014中国奢侈品报告》中显示,我国内地高端消费品市场各类别前五大品牌普遍都被国外品牌占据,且占据市场份额超过40%,仅有周大福品牌在珠宝类中位居第三名。
在高档住宅类和饮食类高端消费品市场中,我国本土品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从高端消费品需求来看,我国富裕消费者的数量在迅猛增长,预计2015年将超过400万,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的全球富裕家庭第四多的国家,富裕人群的增加将会有效的带动我国高端消费品的需求。
麦肯锡-下一个十年的中国中产阶级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参考第4号(总179号)2014年5月8日麦肯锡:下一个十年的中国中产阶级——他们的面貌及其制约因素内容摘要:2014年3月22-24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
为了更好地倾听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对中国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本届论坛邀请了与会公司结合自己的专长和论坛的主题撰写专题报告。
本期研究参考是麦肯锡咨询公司为论坛提供的报告。
中产阶级的成长正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中国的经济变革与社会转型。
在这份报告中,麦肯锡将探讨中产阶级如何成为中国可持续增长的经济驱动力。
同时也慎重指出,如果不着力打造中国年轻一代的能力,使之符合未来中产阶级的要求的话,这一幕也许并不会真的发生。
关键词:中产阶级;驱动力;制约因素下一个十年的中国中产阶级——他们的面貌及其制约因素麦肯锡咨询公司中产阶级的成长正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中国的经济变革与社会转型。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探讨中产阶级如何成为中国可持续增长的经济驱动力。
同时也慎重指出,如果不着力打造中国年轻一代的能力,使之符合未来中产阶级的要求的话,这一幕也许并不会真的发生。
一、中国中产阶级的潜力就在2000年,中产阶级仅占中国城市家庭的4%1;到2012年,这一比例已飙升至68%。
今天,城市人口占到中国总人口的52%;到2022年,还将涌现1.7亿城市新居民,届时城市化比例可能攀升至63%。
到2022年,中产阶级的数量将达到6.3亿,为城市家庭的76%和总人口的45%。
中国正在快速成长为中产阶级国家。
这股浪潮的核心是城市化,以及伴随而来的居民收入的水涨船高。
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主力军来自技能型白领,他们代表着更高的生产力,也赚取更高的薪水。
这既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硬”效益,也反映在教育和医疗保健条件改善的“软”效益。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众所周知,但政府对有利于释放中产阶级经济潜能的软性推动力的投资或许不太为人所知。
麦肯锡研究报告:中国零售银行业需建立八大转型能力
中国零售银行业的新纪元建立八大转型能力打造八大转型能力新的市场环境要求不同以往的业务模式。
需要能够实现三大战略目标:更聪明和更有针对性的方式获取客户式。
为达到这些验和运营效率,经验和国内能否建立和巩固它们将是未来一家零售银行成败的关键资料来源:麦肯锡中国个人金融服务调研资料来源:麦肯锡分析管理客户,提升价值用更低的成本来改善客户服务优化组织和人才体系管理资本和资金有效性打造八大转型能力Next generation retail banking in China Building eight transformational capabilitiesMarch 2012China 2000China 2011China 2020New battlefield:Building next generation bank with customerorientation and distin-ctive capabilities ▪Land grab to secure ▪Diversifying consumer needs ▪Rising competition ▪Focus on network expansion ▪Product-push approachBUILDING EIGHT TRANSFORMATIONAL CAPABILITIESThe new market realities call for a different model that could fulfill three strategic objectives: building more profitable and sustainable primary relationships,carrying out smarter and more focused customer acquisition, and developing a low-cost and scalable operating model. To achieve these objectives, Chinese banks must build capabilities to manage customer for value, improve customer experiences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build organization enablers, as well as manage capital and funding efficiency. We have identified eight transformational capabilities that will set the winners apart from the losers. (Exhibit 9)Exhibit 9SOURCE: McKinsey China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survey 2011High SOURCE: McKinsey analysisAdvance organization and people Deliver better customer service at lower cost Manage customer for value Manage capital and funding efficiencyBuilding 8 transformational capabilities。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布局中国农村保险市场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布局中国农村保险市场当前,中国政府把保险业发展由行业意愿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特别要求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创新支农惠农方式。
在此大背景下,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认为,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相关的保险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其最新报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布局中国农村保险市场》中,麦肯锡预计,到2020年,中国农村保险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成为涵盖食(农业保险)、医(医疗保险)、住(财产保险)、行(车险)、养(寿险及养老保险)的五大类全险种市场。
但同时,中国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刚起步,且具有点多、面广、地域差异性大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全球没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这一切对中国保险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亟需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农村保险市场发展之路。
三农保险市场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农业: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农业保险市场。
从全球来看,农业保险都属于政府主导、政策推动型险种。
中国农业保险包括享受财政补贴的基础农险、商业性农险和创新型农险。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保险总体的渗透率(保费规模占GDP的比例)仍然非常低。
中国政府正积极提高农业生产的保险覆盖范围,大力推动由成本保障向收入保障转化,并且不断促进农业保险创新,市场规模5年内有望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其中,占据农业保险总保费收入80%以上的基础农险是大中型保险公司开拓农村市场的“桥头堡”。
而商业和创新农险则有望成为农业保险市场新的增长动能。
例如,在中国,经济价值高的商业农产品虽不享受财政补贴,但农户的参保意愿较强。
商业保险公司已经推出了相关保险险种。
此外,领先的保险公司也积极与地方各级政府探讨对特色农产品的农险财政补贴,联手支持地方农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气指数保险、农产品价格指数等创新型农险方面,未来可能会出现对现有农业生产模式的颠覆性变革。
农民:万亿规模的“医养住行”风险保障需求。
根据2017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公报显示,近10年来,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麦肯锡《201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ⰵ䇻⫔⤠⥛㠘ⱙ䁵᷍䐱⺛㼜Ⳳ䎀⭥⤪⹛㠖㔫㻣ㅖⱙ⤪⹛㆑ⱏ㦕䇱㰚㩰㪞
㠞㉚⤪⹛㠖㔫
㠞㉚⤪⹛㆑ⱏ
コ㈴ゑ㦬鹿㏎⥛㠘㈺㏞
⪯䊣
㦬㘒⡳
⢅鼻
⢅鼻
㻕ⳃ㯏
鹿ⳃ㯹
⪞ⷁ
䁡㯃
14
解读中国
2010年中国消费者年度调查 消费升级还是消费权衡?越来越务实的中国消费者
15
不仅仅关注基本功能
中国消费者总是将产品的基本 功能属性(即产品是不是好用/ 好吃)当作最重要的关键购买 因素。虽然现在仍是如此,但 是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消费 者在采购时开始逐渐注重一些 更复杂的购买因素。例如购买 平板电视时不再只专注于画质 (部分原因是如今电视机的画 质远远优于传送信号的质量) ,还会考虑外观美感或创新功 能等。此外,洗衣粉购买者越 来越看重产品的“怡人气味” (从2008年的40%上升到今 年的61%)和“引人注目的包 装设计”(从2008年的16%上 升到今年的28%)。在其他国 家,这个趋势说明消费者对产 品的诉求超越了产品的基本功 能,消费者日渐凸显出差异化 的个人品位。
8
㼜Ⳳ䎀㾦㾥䐙㭞 ズ㪉㛋⭥㼜Ⳳ䎀㾦㾥䐙㭞㸋
㬒ヅ᷉㛋䊣᷊
图1: 中国政府的迅速应对 措施减缓了消费者信心指 数的下跌,也维持了消费整 体水平
䊣
⺇㚄䄵㩰㡔䄖㒄㬼ⱏ䋗⧅㔫᷉㵍⡩᷊ ➺⡩᷍䊣Ⱙ
㌍㯺㼜Ⳳ㠘 ⟝ ⟝㎉ ㎉➸ ⴟ⮈ 䓑 ᱃ ᱃コ㬔䇤㠘⮈巛㡘䅜᱃㑰コ᱃㉀㭊᱃㋐ㅉ巛䑟䊴巛䐟䓑⭩㾿⤥㑰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消费者在 权衡品类优先购买上也发生了 显著变化—即增加在他们最关 心品类上的支出,减少在其他 品类上的消费,从而使购买力 最大化。例如,如今越来越多 的消费者会为健康购物,这样 的消费者中一半是中年父母或 退休职工。这个消费群里约 58%的人会购买营养品,而这 个比例在整体消费群中仅为 25%。另一消费群(尤其是高 收入女性)则越来越关注时尚 潮流,他们中几乎100%的人 都会增加在服装上的开支,约 81%的人会加大在鞋子上的消 费,而整体消费群中分别只有
2003年十本最有价值的商业图书
哈尔滨出版社 2003年5月初版
(六)《玛莎的公司》 『美』克里斯托弗·拜伦著 梁卿译
中信出版社 2003年3月初版
(七)《开门——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 『美』洛林·艾伦著 马春文等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初版
(八)《奢侈带来富足》 『德』沃夫冈·拉茨勒著 刘风译
中信出版社2003年8月初版
为了避免其他商人的“薄利多销”的冲击,犹太人宁愿经营昂贵的奢侈品,不经营低价的商品。为此,世界上经营珠宝、钻石等首饰的商人中,犹太人居多。
犹太人真是个非常冷静的民族。犹太人的生意经上赫然写着一条:“每次都是初交”。哪怕同再熟的人做生意,犹太商人也决不会因为上次的成功合作,而放松对这次生意的各项条件、要求的审视。他们习惯于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不会因为前一次小小的“成功”,第二次就上了别人的当。即使对方不是有意骗你,“每次都是初交”毕竟保证自己第一次辛辛苦苦争取得到的盈利,不至于在第二次生意中为顾念前情而做出的让步所断送。生意毕竟是生意,容不得“温情脉脉”,否则第一次就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替代性燃料、天然气、水力发电与其他能源,占中国能源消耗量的比重不到7%。水力发电到2015年,在中国的能源组合的占有率仍不超过5%。
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麦肯锡研究报告
媒体观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Diana Farr~ll and Andrew J.Grant为了实现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中国必须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素质。
因为有很多低成本的劳动力,中国大陆迅速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工厂,产品从纺织品到电脑配件。
中国拥有数以百万的大学毕业生,那么这个因素能否使其在离岸IT和商业程序服务业务发展中变成一个巨人?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01G0的最新研究,这个结果不太乐观。
原因是:中国巨大数量的大学毕业生中的极少数能够在出口部门中工作出色,快速发展的国内经济服务部门吸收了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
确实,这跟一个欣欣向荣的离岸服务部门(offshoreservicessector)还相差很远,我们的研究指出,中国缺乏本土的人才,这对于那些在华的跨国公司和具有全球野心的正在成长的中国公司来说,是一种严肃的暗示。
如果中国要避免将其天赋丧失并维持其经济潜力,那么她必须培养更多能适应世界级公司(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的雇员。
提升大学毕业生素质将会使其经济进化:从经济以制造业主导转向服务业占主导地位。
这也是一个欣欣向荣的离岸服务部门所必需的条件。
中国潜在的人才规模十分巨大,但是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却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比如工程师,中国有160万个年轻的工程师,超过了我们考察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数量。
确实,在中国大学里,33%的大学生从事工程学学习,相同的比例在德国是20%,印度是490。
但是对于一些与工程学相关的岗位来说,中国应聘者却存在障碍,与欧洲与美国的相比,中国学生实践的工作经历较少。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中国学生的英语不好。
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大学毕业生是被广泛地分布的。
在2003年,约1500所大学与学院培养出大约170万个大学毕业生,可能少于粥的人出自前十位的大城市的大学(见图1)。
中国的人才缺乏流动性,只有约1凸的中国毕业生能够去省会城市工作,而印度的大学毕业生与一些主要的国际性的中心则比较接近,比如德里、海得巴拉等等,而且他们大部分愿意去这些地方工作。
中国民生银行-麦肯锡-2012中国私人银行市场报告
关于中国民生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于1996年1月12日在北京成立,是中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又是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建立的规范的股份制金融企业。
多种经济成份在中国金融业的涉足和实现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中国民生银行有别于国有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而为国内外经济界、金融界所关注。
2000年12月19日,中国民生银行A股股票上市。
2009年11月26日,中国民生银行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民生银行确立了“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的市场定位,努力实现二次腾飞,打造特色银行和效益银行,为客户和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回报。
关于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践行“高端客户的银行”的理念,积极洞察客户需求,主要面向金融资产800万元以上的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与非金融服务,搭建让客户通往更高成就的桥梁。
依托中国民生银行整体平台,聚集各行业精英,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方案。
根据开放式货架模式,优选市场产品提供给客户;亦可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金融解决方案。
立足国际视野,联合世界级服务机构,整合稀缺资源,为客户提供极地环保之旅、顶级游学、私人飞机等尊崇服务。
沿袭民生银行灵活的机制及运营模式,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的目标是打造领先于市场的私人银行。
“财有源,智无极”,无论客户身处何处,总可获得倾力支持。
关于麦肯锡公司麦肯锡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为企业和公共机构提供有关战略、组织、运营和技术方面的咨询,其8000多名咨询顾问分布在60个国家超过100个分公司中。
麦肯锡的大中华区分公司由北京、香港、上海和台北分公司组成。
20年来,麦肯锡在大中华地区完成了2000多个项目,帮助本土领先企业改善管理技能和提升全球竞争力,同时也为寻求在本地区扩大业务的跨国企业提供咨询。
萌芽于欧洲的私人银行业务,经过数百年的经营发展,在国际上已成为金融服务业中最璀璨的明珠。
麦肯锡2009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第一部分(中文版)
14
价值,以期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占 据一席之地。
5. 更精明地购物
在经济低迷时期,消费者们开 始通过亲自访问店铺和在网上 进行研究来更加谨慎地购物。 从2008年第1季度到2009年第1季 度,互联网的使用总量增加了 39%,而访问产品评价网站的消 费者增加了50%以上。在某些类 别,变化更为明显。电子消费 品评价网站的独特访问者在2009 年第1季度比2008年第1季度多了 2倍多—每月有超过2000万3。
前,伴随着经济的高增长,零 售销售额在5年中以每年20%到 30%的速度递增。在经济危机 后,总体经济增长放缓,增长 率从2007年第4季度的16%减少 到2008年第4季度的5%。消费者 在家庭用品、个人护理产品、 食品和饮料方面的购买频率下 降,在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支出 下降,而且推迟了大件商品的 购买。
示图1:经济危机时期 中国消费者行为趋势
㬟㵝1ᷛ㈎イ㯆㵬⡔㈑㻣䐱⺛㼜Ⳳ䎀⭥㤘㬧
䑘䄋⭥㤘㬧 1 㼜Ⳳ䋗⧅
㈎イ㯆㵬⭥ 䇑㼍
⳦
ポ⭥Ⱅ⥍
ƒ 2009㼜Ⳳ䋗⧅㤘䇻㠞᷍⪴2007-2008㛋㠻ヅ24%⭥㯏㠞㻣ㅖ ƒ 㬔㠘巛䅜㑰⭥⹛㕓㠖㔫㦵㤘䇻㠞ᷜ㼁⡩䐏㻣᷍コ㵆巛㦬鹿㏎
⥛㠘㏁⢑⭥⹛㕓㠖㔫⨗㻷㑬㻣⮙
2
㼜Ⳳ䎀⧪㭍Ⱙ⭥ 㳂ⷀ
解读中国2009年度报告 第一部分:
9
经济危机对中国的消费者 行为趋势的影响
我们发现2005到2008年间出现 了五大消费者行为趋势:
1. 消费稳定增长
2. 消费者成熟度的提高
和居住在深圳等出口依赖型地 区的消费者受到的打击尤为严 重。2008年下半年,大件商品 和非必要性商品的销售大幅 下降。
Jul 2008
㡜⧖㼛㬼䋗⧅ 䄲㬼Ⳡ㸾㘇〞䋗⧅
政府只吆喝不使劲 电动车与西方差距拉大
尽管中国政府力挺电动车的发展,中国汽车制造商热衷紧跟电动车生产的潮流,但电动车产业并没有实现腾飞,产业成熟度由世界第3名排名降至第5。
除了政府技术路线的游移,过去几年新能源车大跃进式的粗放做法是差距拉大的另一个原因。
麦肯锡报告指出,中国发展增程式电动车有优势,抓住这次机会有望实现赶超。
政府极力吆喝鼓劲中国电动车在世界地位不升反降◎产销远不及预期:去年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汽车仅生产约6000辆尽管政府作出了很多努力,包括提供大量政府补贴,但是电动汽车大发展的设想并未如期而至。
虽然中国“十二五”规划制定了2020年达到500万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的目标,2009年第三季度,全国仅有970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牌—不到新车上牌总量的0.02%。
截至2011年,汽车厂商也并未实现50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能的目标,当年仅生产了约6000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基础设施薄弱:2011年充电桩不到2015年目标的5%中国汽车厂商和零配件供应商对电池研发的投资高达100亿元人民币,但目前达到电动汽车量产和质量要求的本土供应商寥寥无几。
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提出到2015年建设超过40万个充电桩的目标,2011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共建成约1.6万个充电桩,不到2015年目标的5%。
◎供消费者选择的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轿车不足10种消费者希望购买电动汽车没有太多选择:截至2012年4月,可供私人购买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车型不足10种。
在这些为数不多的选择对象里,购买同传统汽油车配置相当的车款,新能源车的购置成本要多得多。
相对不成熟的电池技术对电动汽车驾驶体验的方方面面都有负面影响,包括里程、充电时间、速度和安全性。
中国电动车为何开始掉队◎政府政策重心摇摆不定技术路线游离政府在短期内迅速推动纯电动汽车量产的政策过于乐观。
希望通过鼓励纯电动汽车的量产,政府可促成国内厂商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
麦肯锡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麦肯锡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麦肯锡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习惯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麦肯锡公司进行了一项全面的中国消费者调查。
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品牌声誉非常重视。
在购买决策中,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良好声誉和高品质的产品。
这一现象与中国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密切相关。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因此,中国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非常敏感,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提供可靠品质和安全保障的产品。
此外,调查还发现,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标准化产品,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这一趋势在服装、饰品、家居装饰等领域尤为明显。
消费者希望通过购买独特的产品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与此同时,调查还揭示了中国消费者对于线上购物的偏好。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选择通过线上渠道购买商品。
调查显示,超过60%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他们在过去一年中通过互联网购买了商品。
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
线上购物的便利性和丰富的选择是吸引中国消费者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尽管线上购物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实体店仍然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调查显示,超过7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更喜欢在实体店购买商品。
这表明实体店仍然是中国消费者购物的主要场所。
与线上购物相比,实体店能够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和更直接的服务。
此外,实体店还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真实性的担忧,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购买商品。
在调查中,麦肯锡还发现了中国消费者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中国消费者对于环保产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麦肯锡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下和线上的融合已成为趋势 。许多传统零售商开始将其业务扩展到数字领域,而数字 零售商也开始在线下开设实体店。
个性化消费体验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个性化消费体验。数字技术可以帮助零 售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商品和 服务。
04
数字消费者对企业和品 牌的期望与要求
在移动设备上提供优化的用户 体验是数字消费者市场的关键 ,企业需要注重移动设备的优 化和开发。
个性化和社交化是数字消费者 市场的趋势,企业需要在产品 和服务中加强这两个方面,满 足消费者的需求。
企业需要关注数字消费者市场 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保持市 场敏感度和竞争优势。
未来研究展望
未来数字消费者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将继续扩大,企业需要加强对该市场的研究和 投入。
麦肯锡中国数字消费 者调查报告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中国数字消费者的特征与行为 • 数字消费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 数字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的期望与要求 • 企业如何适应并引领数字消费市场变革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调查背景及目的
背景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数字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数字 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数字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 需求和行为。
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未来数字消费者市场将出现更多的创新和 变革,未来研究可以关注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THANKS
感谢观看
信息收集
数字消费者在购物前会进 行大量信息收集,包括产 品性能、价格、口碑等。
社交影响
社交媒体和朋友圈对数字 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具有重 要影响。
企业信用报告_麦肯锡(中国)咨询有限公司
目录一、企业背景 (5)1.1 工商信息 (5)1.2 分支机构 (5)1.3 变更记录 (5)1.4 主要人员 (6)1.5 联系方式 (7)二、股东信息 (7)三、对外投资信息 (7)四、企业年报 (8)五、重点关注 (9)5.1 被执行人 (9)5.2 失信信息 (9)5.3 裁判文书 (9)5.4 法院公告 (10)5.5 行政处罚 (10)5.6 严重违法 (10)5.7 股权出质 (10)5.8 动产抵押 (10)5.9 开庭公告 (10)5.11 股权冻结 (10)5.12 清算信息 (11)5.13 公示催告 (11)六、知识产权 (11)6.1 商标信息 (11)6.2 专利信息 (11)6.3 软件著作权 (11)6.4 作品著作权 (11)6.5 网站备案 (11)七、企业发展 (12)7.1 融资信息 (12)7.2 核心成员 (12)7.3 竞品信息 (12)7.4 企业品牌项目 (12)八、经营状况 (13)8.1 招投标 (13)8.2 税务评级 (13)8.3 资质证书 (13)8.4 抽查检查 (13)8.5 进出口信用 (13)8.6 行政许可 (13)一、企业背景1.1 工商信息企业名称:麦肯锡(中国)咨询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号:310000400383278统一信用代码:91310000761646826R法定代表人:Joseph Luc Ngai(倪以理)组织机构代码:76164682-6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所属行业:商务服务业经营状态:开业注册资本:160万(美元)注册时间:2004-05-24注册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666号C区四层4077室营业期限:2004-05-24 至 2054-05-23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提供企业管理、企业发展、市场开发等方面的顾问、咨询代理服务;科技指导。
(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登记机关: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日期:2021-11-301.2 分支机构截止2022年03月01日,爱企查未找到该公司的分支机构内容。
麦肯锡消费者调查2008
消费者,你在想什么? 消费者,你在想什么?
Contents
哪些关键购买因素更受地域差别的影响 富裕的阶层崛起 对高端产品的兴趣
中国消费者的额“环保意识”远远高出许多人想像
店内信息影响
新兴媒体的影响日益显著
哪些关键购买因素更受地域差别的影响
关键购买因素 受他人影响(父母或名人) 受店内销售人员的影响 偏爱国产品牌 受电视广告影响 关心食品饮料安全 在食品饮料和个人护理方面比较重视品牌 偏爱现代渠道 偏爱知名品牌,愿意花钱购买高档品牌 态度和行为 较早接纳新产品 重视奥运并接受奥运影响 以子女为中心 上网频率 环保意识前的必备产品信息(百分比 * ) 店内陈列 店内信息 电视广告 产品免费试用装 户外广告 报纸广告 杂志广告 直邮 4 4 5 5 17 24 商店促销 20 41
店内促销 员解说
12
*23种食品和饮料、电子消费品、个人护理产品和保健品类别的加权平均
资料来源:麦肯锡“Insight China”解读中国 资料来源:麦肯锡“ ”
手动 剃须刀
15 40
手机*
1200 2000
* 仅包括过去3年间的购买行为ie 中间价 有15%的消费者支付比这个更高的价格
资料来源:麦肯锡“ 资料来源:麦肯锡“Insight China”解读中国 ”
中国消费者的额“环保意识”远远高出许多人想像 中国消费者的额“环保意识”
我希望了解我 所购买使用的 产品或服务对 环境造成的影 响
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231
15% 27% 49% 85% 73% 51%
其他
资料来源:麦肯锡“ 资料来源:麦肯锡“Insight China”解读中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肯锡中国报告: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正在悄然变化财经记者圈今天文|原载于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编者按:我们从贸易、资本和技术方面审视了中国与世界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度之后发现: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在相对下降,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却在相对上升。
虽然中国作为全球大国,拥有庞大的经济体量,但中国经济尚未全方位实现与世界融合。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2014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按名义GDP总量来计算,中国在2018年已达到美国的66%,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MGI连接指数"根据商品、服务、金融、人员和数据流动情况对各个经济体的参与度进行了排名,结果显示,中国 2017年的连接程度位居全球第9。
2018年中国的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6%。
然而,中国经济存在进一步与世界融合的空间。
为了衡量中国与世界的融合程度,我们从8个维度分析了中国的经济规模和与世界融合的程度(见图1)。
贸易。
在全球贸易舞台上,中国既是重要的供应方,也是重要的消费市场。
中国在2009年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2013年又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在全球商品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2000年的1.9%增长到2017年的11.4%。
我们分析了18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33个国家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是中国,65个国家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是中国。
但不同地区和行业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差异较大。
中国对某些地区(尤其是邻国)和行业的影响偏高,尤其是那些技术产业链实现了全球整合的地区,以及将中国视作关键市场的资源出口行业。
2017年,中国以2270亿美元的出口额成为全球第五大服务出口国,相当于2005年的三倍;同年,中国的服务进口额高达4680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二大服务进口国。
不过,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全球份额尚不及商品贸易——2017年,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总量中的占比为6.4%,约为商品贸易占比的一半。
从全球来看,服务贸易比商品贸易的增速快60%。
企业。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自201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中国企业总数从10167家增长到37164家,大约保持着16%的年增速。
其中一些已成长为全球性企业。
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上榜企业中有110家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接近美国的126家。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2014-2016年间,经济利润排名全球前1%的企业当中有10%是中国企业,而1995-1997年间这一比例尚不足1%。
虽然这些企业在中国境外的营收有所增长,但即使是其中的一些全球性企业,其海外营收的比例仍不足20%。
相比之下,标普500企业的平均海外营收比例则高达44%。
另外,2018年度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中仅有一家中国企业。
资本。
2015-2017年间,中国是全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也是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
然而中国距离金融体系全球化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2018年,外资在中国银行系统中的占比仅为2%左右,在债券市场中为2%,在股票市场中约为6%。
另外,中国2017年的资本流动输入和输出总额(包括外商直接投资、贷款、债券、股权和准备金)仅相当于美国的30%左右。
人员。
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人员流动(也即留学生和游客的流动)正在快速增长。
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留学生和游客来源地(留学生总计60.84万人,为2000年的16倍;2018年中国出境游达到近 1.5亿人次,为2000年的14倍)。
相比之下,2017年来华留学和旅游的人数分别仅占全球留学生总数的3%和全球出境游人次的4%。
中国学生海外留学目的地一直高度集中,仅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三国就吸引了约60%的中国留学生。
2017年,约一半的中国公民的出游目的地在大中华范围内,另有29%的游客会前往亚洲其他地方。
移民流动的规模一直很小。
1990-2017年间,移民海外的中国人约占全球移民总数的2.8%,移民到中国的外国人约占全球移民总数的0.2%。
技术。
近年来,中国的研发开支大幅增长。
国内研发开支从2000年的90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293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但在一些核心技术上中国仍需要进口,例如半导体和光学设备。
此外中国也需要海外知识产权的引进。
2017年中国的知识产权进口额为290亿美元,而知识产权出口额仅为50亿美元左右(为进口额的17%)。
与中国签订技术进口合同的国家的地域集中度非常高,逾一半的海外研发采购金额集中流向三个国家——美国(31%)、日本( 21%)、德国(10%)。
数据。
中国拥有超过8亿名网民,规模全球居首,虽然近年来跨境数据流有所增长,但总体规模依然有限。
中国的宽带数据流动总量位居全球第八,仅为美国的20%,考虑到中国庞大的数字经济体量,这个流动规模可谓小之又小。
环境影响。
自2006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如今已占到全球年排放总量的 28%(虽然温室气体排放的比例已下降很多)。
中国一直在大力投资开发可再生能源,2017 年在这一领域共计投入了约1270亿美元,占全球投资总额的45%,相当于美国或欧洲(均为410亿美元)的3倍。
中国之所以努力降低碳排放强度,不仅仅是为了履行签署《巴黎协定》时的承诺,即在2005-2020年间将碳排放强度减少40%~45%(该目标已于 2017年底达成),也是为了解决国内的各项问题(包括空气质量问题)[4]。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6年中国的PM2.5浓度中值(一项空气污染指标)是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的 3.7倍。
文化。
中国为了向世界发扬本国文化而投入了大笔资金,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全球孔子学院数量已从2010年的298所增加到了2017年的548所。
近年来中国正在积极为全球文化娱乐产业提供融资,辅之以有竞争力的制作设施,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影片来华拍摄:2017年全球票房前50强的电影中,有12%的影片至少在中国拍摄了一部分内容,而2010年仅有 2%。
不过,尽管投资甚巨,但中国尚未对全球范围内的主流文化产生显著影响。
仅举一例:中国电视剧的出口额仅为韩国的1/3 ,而中国十大顶尖音乐人在全球领先的一个流媒体平台上的订阅总量仅为韩国十大顶尖艺人的3%。
▪中国与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正在悄然改变。
我们从贸易、资本和技术方面审视了中国与世界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度之后发现: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在相对下降,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却在相对上升。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在相对下降,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却相对在上升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从上述8大维度中选取了贸易、技术和资本三个重点维度,对中国与世界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度进行了分析。
2000-2017年间,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在这三方面均有所提升,而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却有所降低(见图2)。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新编制了“中国-世界经济依存度指数”,旨在通过与其他大型经济体的横向比较来衡量这些经济流动对于中国和全球经济体的相对重要性。
研究显示, 2000-2017年间,世界对中国经济的综合依存度指数从0.4逐步增长到1.2,而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指数则在2007年达到0.9的最高点,到 2017年则下降到0.6。
中国对世界的依存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重点已逐步转回国内消费市场。
2015 年以来的16个季度中,有11个季度中国国内消费占GDP增长总额的比例超过60%。
2017-2018年间,中国约有76%的GDP增长来自国内消费,而净贸易额对GDP增长的贡献实际为负。
在2008 年,中国的净贸易顺差还占到GDP 的8%,但到2018年这一比例已降至1.3%左右,低于德国或韩国(这两个国家的净贸易顺差占GDP的5%?8%)。
中国内需的增长以及国内价值链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期全球范围内贸易强度的下降。
中国正在消费更多其生产的产品。
这些显著变化不但左右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重点,也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彼此依存的态势。
中国对世界经济依存度的下降也反映了一个现实:相比发达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开放度仍有提高的空间。
在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统计数据,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已从2000年的16%降至2009年的约9%。
但2017年的平均税率却上升到了10.6%(需要注意的是,税率水平在2018年宣布新一轮关税下调后或将再一次降至7.5%)。
相比之下,美国和欧盟2017年的平均关税仅为3%~4%左右。
此外,资本方面的壁垒始终存在。
虽然经合组织“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监管限制指数”为中国评定的指数已经从0.74下降到了0.39,但仍然远高于0.08的经合组织平均水平。
在此需要指出:该指数可能并未考虑到中国最近为减少监管限制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例如推行“负面清单”制度。
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上升,则表明中国作为消费市场、供应方和资本提供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贡献了全球制造业总产出的35%。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尽管目前中国在全球家庭消费中的占比仅为10%,但在2010-2017年间,中国贡献了31%的全球家庭消费增长额。
另外,在汽车、酒类、奢侈品、手机等许多品类中,中国都是全球第一大市场,约占全球消费总额的30%(甚至更高)。
我们注意到,中国在2015-2017年间是全球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和目的地。
但我们对73个经济体和20个行业的分析显示,不同地区和行业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存在较大差异。
▪地理位置邻近中国、资源贸易占比较高,并且参与跨境资本流动的国家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最高。
我们从国家层面研究了各个经济体对中国的进口(国内产值出口到中国的比例)、出口(来自中国的进口额占国内消费总额的比例)和资本(来自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国内投资总额的比例)的依存度。
自2007年以来,在我们研究的73个经济体中,有69个经济体的国内产值相对于中国的进口的依存度上升;有72个经济体的国内消费相对于中国出口的依存度上升;还有58个经济体的国内投资相对于中国资本的依存度上升(见图3)。
▪亚洲经济体与中国的联系因区域供应链而愈加紧密。
亚洲国家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一直在上升,尤其是那些对华出口比重较大的国家。
它们往往通过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对华贸易在国内产值中占比很高。
例如新加坡的对华贸易额(包括进口和出口)几乎占到了国内产值的30%。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现,全球价值链呈现出区域化属性加强、全球化属性减弱的态势。
2013-2017年间,区域间贸易在全球商品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增加了2.7个百分点。
这种情况在亚洲尤为显著,例如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这三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都是中国。
其中一些经济体对中国资本的依存度也同样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