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液生成↑
囊内压 有效滤 过压
GFR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循环血量↓
RAS激活
肾小动脉收缩
3、肾小球滤过膜的面积减少.
滤过膜由三层结构组成:
A、毛细血管内皮 B、基底膜
粘多糖 (负电荷)
C、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
(足细胞)
4、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
A、 滤过膜结构 B、电荷屏障
炎症、损伤、免疫复合物
二、肾小管功能障碍:
慢性肾病时
肾组织破 坏严重
EPO生 成
肾性 贫血
3、 1,25-(OH)2VitD3/ 1-α羟化酶:
维生素D3
肝细胞微粒体 25-羟化酶
25-(OH)2-D3
肾皮质细 胞线粒体 1-α羟化酶
促进小肠 吸收钙磷 促进成骨
肾性骨营养不良。
1,25-(OH)2-D3
4、激肽释放酶-激肽-前列腺素系统
一、原因与分类
(一)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三)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Prerenal acute renal failure)
(一)肾前性 ------见于各型休克的早期。由失血、脱水、创伤、 感染、心衰等各种使得肾血流量下降的病因。 特点:肾前性氮质血症; 尿/血肌酐 > 40 ;尿量减少;肾小管无损伤。
线粒体钙泵摄钙增加,消耗ATP; 线粒体内钙浓度升高,钙与磷酸根结合为不溶性磷酸钙,影响氧化磷酸化,ATP生
成减少;
激活ATP酶,使ATP减少; 激活蛋白酶,导致细胞蛋白降解和细胞骨架裂解;
激活磷脂酶,使膜磷脂分解,造成胞膜和细胞器膜受损;
活化钙依赖性蛋白酶,促使黄嘌呤脱氢酶转变为黄嘌呤氧化酶, 使自由基生成增多。
正常
内皮细胞
血流
急性肾衰时
内皮细胞肿胀
血流减少 内皮细胞损伤 血小板聚集
2、肾小球病变

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肾小球受 累,滤过面积减少,GFR降低。
(二)肾小管因素:原尿返漏学说 阻塞学说
◆原尿返漏学说 原尿由损伤的肾小管上皮间隙渗入细胞间质----尿量减少 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囊内压↑ ----GFR↓,少尿
尿钠mmol/L
尿/血肌酐比 尿蛋白 尿常规
<20
>40:1 阴性或微量 正常
>40
<10:1 +~++++ 各种管型和细胞
少尿期-氮质血症
尿的改变 氮质血症
体内氮源性代谢产物不能排出
血中非蛋白氮含量增高
少尿期
水钠潴留
高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内分泌异常
多尿期 恢复期
少尿期-水钠潴留
尿的改变
氮质血症
少尿期 水钠潴留 高钾血症
多种疾病发展的后期
主要临床表现
水肿
高血压
少尿、多尿
尿路刺激症状
来自百度文库
肾区痛
血尿、蛋白尿
不属 于肾 单位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障碍 正常GFR 125ml/min
1.肾血流量减少
正常人 两肾重300g,血流量占心输出量20%-30%。95%流经皮质, 5%流经髓质。 动脉血压在80-160mmHg时,通过肾自身调节(主要是前列腺系统), 保持肾血流量与GFR不变。 休克,心力衰竭

3)系膜细胞:
系膜细胞收缩使肾小球血管阻力增加、滤过面积减少,Kf降低,GFR持续 降低

2.
细胞损伤机制
(1)ATP产生减少,离子泵失灵
缺血→缺氧、代谢底物缺乏、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速度减慢→ATP生成障碍
→ATP↓ →肾小管主动重吸收功能减弱 →离子泵失灵(Na+-K+-ATP酶,Ca2+-Mg2+-ATP酶) →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钠水潴留→细胞水肿 →Ca2+-ATP酶活性减弱和Na+-Ca2+ 交换增强→细胞内钙超载→细胞损伤 →ATP生成进一步减少 钙超载:
(2) 自由基产生增多与清除减少
肾缺血和缺血再灌注→自由基产生增加 缺血→内源性自由基清除系统(过氧化物酶)缺乏→自由 基清除减少

①脂质过氧化, 细胞膜完整性破坏,使膜受体、离子 通道和膜通透性改变;


②线粒体功能受损, 进一步加剧能量代谢障碍;
③损伤DNA, 造成细胞损伤修复障碍。
(3) 磷脂酶活性增强
扩张血管和利尿作用 强降压物质
肾损害时
肾性高血压。
激肽PG 生成
血管收缩
血压
5、甲状旁腺激素和胃泌素
肾脏灭活PTH及胃泌素; PTH具有溶骨和抑制肾脏排磷作用。
肾性骨营养不良;消化性溃疡。
Clinical Example
患者,男,68岁,因浮肿、无尿入院。
入院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多次使用庆大霉素和 复方新诺明而出现浮肿,尿量进行性减少。 查体:眼睑浮肿,双下肢可凹性水肿。 化验:尿蛋白(++),尿比重1.015,尿钠 64 mmol/L,血肌酐809 ummol/L,尿素氮 16.2 mmol/L。
(1)肾缺血(>60min)再灌注损伤: 50%,有基底膜破坏。
(2)肾毒物:45% ,基底膜多不破坏 工业性---重金属(铅、汞、砷、锑等)、有机物(四氯化碳、 氯仿、甲醇、酚等) 医源性---抗生素(20%,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多 粘菌素等)、磺胺类药物、碘造影剂等 生物性---蛇毒、蕈毒、生鱼胆、LPS、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 等 (3)体液因素异常:严重的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和高胆红素血症 等

指由于下泌尿道(从肾盏到尿道口)堵塞引起的急性肾衰。 肾后性肾衰( PRRF)以结石梗阻引起为首位。 肾盂肿瘤亦是引起梗阻的常见病因。腹后腔转移性肿瘤 , 甚至妊娠子宫亦有可能造成输尿管压迫而致 PRRF。 肾移植术后早期易因输尿管坏死、血肿 ,或因输尿管膀 胱吻合口处阻塞而影响尿液的排泄 ,引起梗阻性急性肾 功能衰竭 (ARF)。 腹、盆腔的手术偶有误伤输尿管而没有被发现的 ,术后 出现无尿或少尿时,应警惕 创伤、前列腺肥大时 特点:突然出现无尿 肾后性氮质血症
Questions
1. 患者治疗后出现少尿、无尿和 水肿等的原因是什么? 2. 患者少尿、无尿的机制是什么?
3. 少尿、无尿对机体有什么影响?
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ARF)
定义: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在短期内引
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
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
◆原发性肾脏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滤过受损-高血压、水肿
肾小管疾病:重吸收、浓缩受损-糖尿、尿崩等
间质性肾炎:以肾间质炎症和肾小管损害为主 肾血管病、理化因素损害、肾肿瘤、肾结石等 ◆继发于系统性疾病的肾损害 循环系统疾病:休克、肾动脉硬化、血栓
自身免疫疾病和结缔组织病:SLE、RA等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
水肿 低钠血症 细胞水肿
代谢性酸中毒
内分泌异常 多尿期
恢复期
少尿期-高血钾症
尿的改变 氮质血症 少尿期 水钠潴留 高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尿钾排出减少
细胞内钾外释 摄入钾过多
内分泌异常 多尿期
恢复期
少尿期-代谢性酸中毒
滤过的Na量
肾入球小 A压力
A血压
肾素 分泌
醛固酮分泌增加,钠水潴留。
牵张感受 器被激活
对小A壁 牵张刺激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增强,产生肾性高血压;
2、促红细胞生成素:多肽类激素.
刺 EPO激
促进
骨髓干细 胞分化 骨髓内网织红 细胞释放入血 Hb合成
原红细胞,缩短红 细胞成熟时间 红细胞生成
近端小管功能障碍
髓袢功能障碍 远端小管功能障碍
67%Na+、K+、Cl- 和水 85%HCO3- 重吸收 100%葡萄糖、氨基酸 近球小管 70% Ca2+ 升支粗段的NaCl重吸收在尿
髓袢
分泌 H+、 液稀释和浓缩机制中有重要 K+ 意义. 重吸收 20%Na+、K+、Cl-、Ca2+
重吸收 12%Na+、Cl-、不等量 水、9%Ca2+ 不等量K+、H+、NH3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取决于全身动脉血压的改变. BP:80-160mmHg 时,肾小球毛细压稳定,GFR基本不变.
<80 mmHg时,肾小球毛细压 有效滤过压
<40-50mmHg时, GFR=0
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梁衍锋
正常肾脏功能

排泄功能:排出体内代谢产物、药物和毒物; 调节功能:水、电和酸碱平衡以及血压;

内分泌功能:肾素(球旁器)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血管内皮,90%) 1,25-(OH)2VD3 (肾小管上皮细胞1a羟化酶) 前列腺素(肾间质细胞、内皮)等。
肾衰定义:
有效循环血量↓
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灌注急剧↓ 肾小球滤过率↓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功能性肾衰)
(二)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Intrarenal acute renal failure)
由肾实质的器质性病变引起
特点:等渗尿,比重1.010,尿钠高; 尿检出现细胞和管型; 尿/血肌酐 < 20
1. 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 ATN)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不同原因所致ARF机制不尽相同,
但各种临床表现主要源于GFR下降
所致的少尿或无尿。
(一)肾小球因素
1、肾血流减少(肾缺血) (1)肾灌注压降低
BP 80~160 mmHg
肾血管舒张或收缩 肾血流自身调节 GFR不变
BP<80 mmHg
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失去自身调节
GFR
>160mmHg时,小动脉痉挛性收缩,肾小球毛细压下 降,GFR
失血,脱水
(2)囊内压:正常时比较稳定. 肾盂、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 肿瘤压迫 阻塞 梗阻部位以 上液体潴留 GFR (3)血浆胶体渗透压:作用不大. 其大小取决于血浆蛋白,白蛋白含量. 有效滤 血胶 全身血浆蛋白浓度明显 过压 渗压
GFR降低
(2)肾血管收缩:是休克、毒物等的初期机制
儿茶酚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前列腺素↓ ET ↑
(3)肾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肾缺血使钠泵失灵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损伤内皮
(4)肾脏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肾血管内凝血
纤维蛋白原增多血液粘度增高 红细胞集聚和变形能力降低 血小板聚集 白细胞粘附、嵌顿
◆阻塞学说 坏死的肾小管上皮脱落阻塞管腔----少尿 囊内压增高----GFR↓,少尿
肾缺血或肾毒物
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系膜细胞收缩 肾小球超滤系数↓
肾小管损伤
肾小管阻塞 肾小管液 返漏入间质
肾血流↓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率↓ 少尿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三)肾细胞损伤及其机制
1.损伤细胞种类和特征
2. 肾脏本身疾患
------ 5%,肾小球、肾间质、肾血管疾患。如急性肾小球 肾炎、狼疮性肾炎、肾盂肾炎、恶性高血压和两侧肾动脉 血栓形成或栓塞等 。 肾小管坏死 肾小球损伤 肾间质疾患
肾实质损害
GFR↓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器质性肾衰)
(三)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Postrenal acute renal failure)

钙超载→ 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减少→ 磷脂酶A2 活性增加→ 细胞膜降解
三、功能代谢变化
尿的改变 少尿或无尿 低比重尿
氮质血症
少尿期 水钠潴留 电解质紊乱
尿钠高
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代谢性酸中毒
内分泌异常 多尿期 恢复期
两种急性肾衰少尿期尿液变化比较
功能性急性肾衰 尿比重 尿渗透压mOsm/L >1.020 >400 器质性急性肾衰 <1.015 <350

1)肾小管细胞:坏死性损伤—包括小管破裂性损伤和肾毒性损伤 凋亡性损伤---常发生于远端肾小管 2)内皮细胞:

①内皮细胞肿胀,血管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增加,肾血流减少
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血小板和凝血,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
③肾小球内皮细胞窗变小,影响其超滤系数(Kf),GFR降低 ④内皮细胞释放舒血管因子减少,缩血管因子增多,加强肾血管的持续收 缩,GFR降低
远球小管 和集合管 分泌
正常人终尿的渗透压随饮水量的多少而变动. 体内水分少时,尿量 少,尿的渗透压高 体内水分多时,尿量 多,尿的渗透压降低 肾的浓 缩功能 肾的稀 释功能
三、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 1、肾素: 肾交感N+ 肾素 分泌 激活球 旁细胞 致密斑Na量
GFR
有效 循环 血量 肾血 流量
------ 当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严重障碍时,会出现 多种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 学紊乱,这一病理过程就叫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或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
肾功能障碍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