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环境工程概论_第七章__固体废物-3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概论: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

环境工程概论: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
2. 有毒有害成分使一定的水域成为生物死区。
3. 与水(雨水、地表水)接触,有毒有害成分浸滤,使水体 发生酸性、碱性、富营养化、矿化、悬浮物增加,甚至毒 化等变化,危害生物和人体健康。
(4)污染土壤
•露天堆放占用大量土地,堆存10000t废物就要占地一亩, 而受污染的土壤面积比堆存面积大1~2倍。
1-3 固体废物基本特点
a. 无主性 b. 分散性 c. 危害性 d. 错位性
固体废物处理 (treatment of solid wastes)
通过工艺方法转化为适合于运输,贮存,资 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过程。 物理处理:破碎,分选,沉淀,过滤,离心 化学处理:焚烧,热解,高温熔融 生物处理:好氧和厌氧分解
工厂内部推行清洁生产是基础; 每个层次的循环经济都要贯彻3R原则。
1 固体废物的定义 1-1 广义角度 a. 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产生 b. 丧失原有使用价值而被排出 c. 固态、半固态、非水液态 d. 法律、行政规定纳入废物管理的物质
废油、有机溶剂
1-2 哲学角度
a. 占有者决定是否废物 b. 空间性与时间性强 c. 在时空上错位的资源
Hale Waihona Puke (2)污染大气固体废物对大气的污染表现为三 个方面:
1. 细粒被风吹起,增加粉尘含量, 加重尘污染;
2. 生产过程中除尘效率低,粉尘 直接从排气筒排放到大气环境中, 污染大气;
3. 堆放废物中的有害成分由于挥 发及化学反应等,产生有毒气体, 导致大气的污染。
(3)污染水体
1. 造成淤积,阻塞河道、侵蚀农田、危害水利工程。
%~10%。 • 少数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垃圾增长率则达15%~20%,折合成人 均日产垃圾量已超过1.0kg,接近工业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北师大《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环境定义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必须和相关的外部条件的综合体。

其中心实物是人类。

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部分。

2.人类生存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水、大气、生物、土壤、岩石和太阳辐射等要素。

人工环境:是指由人类的各种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环境各种要素的综合体。

3. 环境问题定义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要素引起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对环境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

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1)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2)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环境。

环境问题的危害:(1)危及生物的生存;(2)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4. 国际上著名的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八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3)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5)日本水俣病事件;(6)日本骨痛病事件;(7)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8)日本米糠油事件。

6. 1962年美国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环境科学的诞生7.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中的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8. 环境污染中“三废”是指废气,废水,废渣第二章环境与健康8.地球化学性疾病概念:由于地壳表面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造成某一地区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元素过多或不足,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最典型的地球化学性疾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地方性氟中毒等。

9.环境污染物概念: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排入大气、水和土壤中,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称环境污染物。

有些环境污染物会对人产生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突变。

环境工程建设中固体废物危害及治理措施

环境工程建设中固体废物危害及治理措施

环境工程建设中固体废物危害及治理措施摘要:固体废物治理会对生态环境有着长期的、潜在的、间接的、综合性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固体废物日益增多且种类日益复杂,因此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本文对固体废物的主要危害及其治理方法与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固体废物;危害;环境工程建设;治理方法;治理措施固体废弃物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可以被称之为固体垃圾。

其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的垃圾,为了加强对其进行治理,以下就环境工程建设中固体废物危害及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固体废物的主要危害分析1、危害土壤。

第一,类似于建筑垃圾、塑料垃圾等几乎不能降解的固体废物堆积在土壤中之后会对土壤肥力的保持、植物的生长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自然环境下的土壤通过雨水的作用、植物的降解、微生物的活动等保持良好肥力和水分。

但是这些固体废物一旦堆积在土壤之上就会导致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空间被极大地挤占,破坏原本的生态循环。

第二,废旧电池、电子产品以及一些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会逐渐向环境中释放出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从而对土壤造成污染。

2、污染水体。

第一,有一些监管不到位的地方容易将固体废弃物直接堆放在水体周边或者直接倾倒在水体中,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河流、湖泊或者海洋中沉淀或者漂浮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并对原本干净干净的水质造成一定的污染。

第二,固体废弃物中释放出的有毒有害物质非常容易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对周围的水体产生污染。

例如,倾倒在水体中的固体废弃物中有可能会释放出重金属、化学物质等严重危害环境的有毒物质。

第三,大量难以降解的固体废弃物会随着海洋或者河流的径流作用不断的漂浮并产生水体污染。

3、污染空气。

第一,固体废弃物在堆积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微生物的作用而逐渐向周围空间空气中释放出刺鼻难闻的气味,进而对周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干扰。

《环境工程学》第七章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环境工程学》第七章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利用自然蒸发和底部滤料、土壤过滤脱水。其场所通常称为污泥干化场或 晒泥场。
污泥干化场可分为: 自然滤层干化场:自然土质渗透性好、地下水位低的地区; 人工滤层干化场(人工铺设):敞开式、有盖式干化场; 干化场构造: 不透水底层(不透水底板); 排水管道系统:陶土管或盲沟,接头处不密封,以便排水; 滤水层:上层细矿渣或砂,下层粗矿渣或砾石; 围堤与隔墙:把干化场分成若干分块、轮流使用; 输泥管 特点:设备简单,干化污泥含水率低,数周后可降至75%左右。 缺点:占用土地面积大,环境卫生条件差,适合于较干旱地区小规模应用。
转筒式离心机示意图 1 — 变 速 箱 ; 2 — 转 筒 ; 3 — 罩 盖 ; 4 — 螺 旋 输 送 器 ; 5 — 轴 承 ; 6 — 空 心 轴 ; 7 — 驱 动 轮
特点:操作简便,设备紧凑,运 行条件良好,脱水效率高,适用 于各类不同性质泥浆的脱水。
缺点:能耗较大。
离心脱水机
(2)自然干化脱水
摩擦与弹跳分选:根据各组分的摩擦系数和碰撞系数的差异,在斜
面上运动或碰撞弹跳时,产生不同的运动速度和弹跳轨迹。
静电分选:利用各种物质的电导率、热电效应及带电作用不同,来分
离被分选物料。
浮选:依靠各种废物表面性质的差异,在化学浮选剂的作用下,借助
气泡的浮力,从废物悬浮液中分选某种废物。
光电分离技术:利用物质表面的光反射特性不同来进行分选。 跳汰分选:属重力分选的一种。
回转式压实器: 体积和质量较 小的城市垃圾
压实机械
三向垂直压实器-金属类废物压实
(二)破碎技术
减小废物的颗粒尺寸,破碎后可降低空隙率,增大容重,便于资源化 或进行最终的处置;
城市垃圾经过破碎后容重可增加25%~60%,且易于压实,同时减少 臭味、防止鼠类繁殖、破坏蚊蝇滋生条件;

(完整word版)环境工程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环境工程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1.2.2堆肥
堆肥技术堆肥技术的工艺也比较简单,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对垃圾中的部分组分进行资源利用,且处理相同质量的垃圾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堆肥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已经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水平。但引进国外技术投资巨大,不适合我国国情。针对这一情况,我国一些研究单位和企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达国家由于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机物含量大大低于我国的一般水平,因此靠堆肥只能处理15%左右的垃圾组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堆肥技术的推广。但就我国垃圾的具体情况来看,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机物含量较高,采用堆肥技术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堆肥技术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因此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低。因此仅仅依靠堆肥处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垃圾问题。 在一些地方,简单的垃圾“堆肥”已经在一些填埋场应用,并产生了一定的效益。但是这与我们所讲的垃圾堆肥技术相去甚远,因为在这些地方仅仅是将生活垃圾填埋,靠自然发酵,若干年后再挖掘出来,筛去其中的塑料等不腐烂的物质后就当作肥料出售。实际上用这种肥料种植果树、蔬菜及粮食是危险的,原因是由于垃圾中不易腐有机组分(纸、塑料、布、橡胶等)的重金属(Pb,Cd,H窃)含量很高,占垃圾中重金属总量的85%以上,如果这类物质与易腐有机物长期共埋于地下,加上雨水的作用,重金属必然会渗入最终的有机肥产品中,用这种肥种出来的食品重金属含量必然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堆肥技术必须是将新鲜的垃圾首先进行分类后再将易腐有机组分进行发酵,才能有效地防止重金属的渗入,从而保证有机肥产品达到国家标准,真正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
1.1.2生活垃圾的危害
(1)占用土地,污染土壤
我们每天丢弃的垃圾有的被任意堆放,有的被运到了垃圾填埋场,总之是被堆放了起来。垃圾越来越多,占用的土地就会越来越多。目前,全国垃圾堆存侵占土地面积高达5亿多平方米,约5万多公顷耕地,而我国的耕地面积仅1.3亿公顷,这就相当于全国每670公顷耕地就有0.25公顷用来堆放垃圾。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环境工程学 教学课件3

环境工程学  教学课件3

• 减量化是指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目前固 体废物的排放量十分巨大,例如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 产6×108t以上,城市垃圾年产近108t。如果能够采取 措施,最小限度的产生和排放固体废物,就可以从“源 头”上直接减少或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 危害。可以最大限度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减 量化的要求,不只是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减少其体 积,还包括尽可能地减少其种类、降低危险废物的有 害成分的浓度、减轻或清除其危险特性等。减量化是 对固体废物的数量、体积、种类、有害性质的全面管 理,开展清洁生产。因此减量化是防止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的优先措施。就国家而言,应当改变粗放经营的 发展模式,鼓励和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开发和推广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充分合理的利用原材料、能源和 其他资源。
• d)影响环境卫生:目前我国不仅90%以 上粪便、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而且医院, 传染病院的粪便、垃圾也混入普通粪便、 垃圾之中,广泛传播肝炎、肠炎、痢疾以 及各种蠕虫病(即寄生虫病)等等,成为 环境的严重污染源。另外,我国的垃圾中 大部分是炉灰与脏土,用于堆肥,不仅肥 效不高,而且使土质板结,蔬菜作物减产。
• 近半个多世纪的30-70年代,国内外不乏因 工业废渣处臵不当,其中毒性物质在环境中 扩散而引起祸及居民的公害事件。如含镉废 渣排入土壤引起日本富山县痛痛病事件;美 国纽约州拉夫运河河谷土壤污染事件;以及 我国发生在50年代的锦州镉渣露天堆积污染 井水事件等。不难看出,这些公害事件已给 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尽管近10多年来,严 重的污染事件发生较少,但固体废物污染环 境对人类健康将会遭受的潜在危害和影响是 难以估量的。
环 境 工 程 学
主 讲 教 师: 相 亚 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第七章 固体废物管理系统

环境工程概论(水、大气、噪声污染防治及固体废物处理)

环境工程概论(水、大气、噪声污染防治及固体废物处理)

铬 铬矿冶炼、镀铬、颜料等工厂排水
汞 汞开采、冶炼、仪表、水银法电解以及化

工等工厂排水
机 铅 冶金、铅蓄电池、颜料等工厂排水
物 镉 冶金、电镀和化工等工厂排水
砷 含砷矿石处理、制药、农药和化肥等工厂 排水
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电镀、冶金、煤洗涤、塑料、化纤工厂排水
通常表征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指标是生化需氧
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
⑶生化需氧量BOD: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
作用下,进行分解至稳定时的需要的氧量,BOD
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污染越严重。
天然水体有机物污染分级:
BOD <2mg/l
清洁水
2~5 mg/l
轻度污染
5~10 mg/l
自然界的水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通常不是纯净的。 含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成分,在环境科学中,水和水体是 两个概念,水体包括了水本身及其中存在的悬浮物、溶解 物、水生生物和底泥等完整的生态系统。水体中各种成分 及其含量不同,使各水体在感官性状(色、臭、味、浑浊 度等),物理、化学性质(温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势、 放射性等)、化学成分(有机物、无机物)、水生生物组 成(种群、数量)甚至于底泥状态等方面均有差异,从而 影响它们的使用功能。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通 过不同途径进入水体,使水体受到污染。 我们将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 装置称为污染源,污染源也包括污染物进 入水体的途径。
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分类和来源
种类
名称
主要来源
物理 性污

化 学 性 污 染 物

热电站、核电站、冶金、石油化工等工厂
排放
放射性物质 核生产废物、核试验沉降物、核医疗、核 研究单位排水

环境工程学 固体废物部分

环境工程学 固体废物部分

一.填空题1.热值乃单位质量垃圾完全燃烧后,残余物温度降至燃烧前的温度时所发出的热量(kJ/kg)。

2.测定城市垃圾热值的常用仪器为氧蛋量热计。

3..城市垃圾收集系统按现有操作方式分为拖运容器系统与定点容器系统两类。

4.压实机械分为固定型与移动型两种。

5.由于城市垃圾破碎的机械大体有三种类型:冲击磨切型、剪切粉碎型与挤压破碎型。

6.腭式破碎机属于挤压型破碎机械,分为简单摆动性与复式摆动性。

7.淘汰分选是一种重力分选技术。

8.脱水方法有机械脱水与固定床自然干化脱水两类。

9.真空抽滤是在负压条件下进行的。

10.常用的真空抽滤机为转鼓式。

11.玻璃固化主要适用于含高比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12.生物转化工艺主要有包括堆肥化和厌氧生物发酵技术。

13.根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对氧的需求关系,可分为好氧与厌氧两种堆肥方式。

14.堆肥的最佳碳氮比以20:1—30:1为宜。

15.炉箅的结构类型较多,最常见的是往复式、摇动式与移动式。

16.最常用的噪声测量仪器是声级计。

17.任何一个振动系统都可概况为三部分,振源、振动途径和接受体。

二.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人类一切活动(包括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的,对原过程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称为固体废物。

2.危险废物:凡能引起或导致人类与动物死亡或严重疾病的废物称为危险废物(或有毒有害废物)。

3.压实:是为减小固体废物表观体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4.固化处理: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危险废物固定或包容于惰性固体基质内,使之呈现化学稳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

5.筛选:是根据固体废物颗粒粒径的差异,通过一定孔径的筛分器,达到不同粒径的颗粒分级的分选方法。

6.破碎:城市垃圾破碎是减小垃圾的粒度,使之质地均匀,从而降低孔隙率,增大密度的过程。

7.磁选:是利用固体废物中不同祖坟的磁性差异,在不均匀磁场中实现分离的一种分选技术。

8.热解: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有热不稳定性特征,若将其臵于缺氧、高温条件下,在分解与缩合的共同作用下,大分子有机质将发生裂解,转化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气态、液态与固态组分,有机物在这种条件下的化学转化过程成为热解。

环境工程概论 第7章

环境工程概论  第7章

多,城市地面沉降的诱发主因逐渐由单一的地下水开采过渡到城市
工程建设和地下水开采的叠加作用,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3、地面沉降的防治
(1)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对于已经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结合水资源评价,研究确定地下水的 合理开采方案,严格控制井位、井径、井数以及出水量,压缩周边地区地下 水开采量,减少水位降深幅度。在地面沉降剧烈的情况下,暂时停止开采地 下水。同时,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进行合理开采,适当开采更深层
二、土地退化与防治 3、土地退化的防治
(1)水土流失的防治: 首先,应加强重点预防保护区水土资源保护, 对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和山地灾 害易发区,应严格控制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 有特殊情况必须建设的,应充分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论证, 切实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 展。 其次,应大力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突出抓好 坡耕地和侵蚀沟综合整治。同时,应加大封禁保护力度, 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能力。
间范围内的全部环境要素,以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作用于
空间的某些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指目前或可预见到的将来,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可供农、林、牧业或其它各业利用的土地,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 料和劳动对象。
一、土地及土地资源 3、土地特性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自然 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包括土地面积的有 限性、土地位臵的固定性、土地质量的差异性、土地功能的生 态性等;其经济特性则是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表现出的特性,包括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 地用途的多样性、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土地增值性、土地 4、土地分类 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土地利用后 果的社会性等等。 土地分类是基于特定目的,按一定的标准对土地 进行概括、归并或细分,区分出性质不同、特点各异 的类型的过程。

06环境科学概论-固体废弃物

06环境科学概论-固体废弃物
环境科学概论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与环境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概述
一、固体废弃物的定义 • 定义 • 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
其它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 法利用而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 废弃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 的固体颗粒),也称废渣或废物。
固体废弃物的相对性
在此时为废物,在彼时为资源 在此处为废物,在彼处为资源
垃圾焚烧
天津双港垃 圾焚烧发电 厂日处理垃 圾1200吨
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被送进焚烧炉, 在焚烧炉内通过热交换器把热能转变为水蒸气,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二噁英(Dioxins)
• PCDDs/Fs • PCDDs75种异构体 • PCDFs135种异构体 • 2,3,7,8-TCDDⅠ级致癌物 • 来源 • 高温燃烧过程
• 微生物冶金:利用某些微生物所具有的特殊生化作用,将 矿物料中某些金属溶解出来,从溶液中提取有用金属。
四、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技术
1.陆地处置 • 堆存法 • 土地耕作:利用现有耕地,将固体废弃物施
入其中,通过表层土壤的离子交换、吸附、 微生物降解等综合作用机制,来处置固体废 弃物的一种方法(污泥) • 深井灌注:将废弃物注入到地下与饮用水和 矿脉层隔开的岩层中 • 土地填埋:卫生填埋、安全填埋
Countries that report to the Basel Convention produced around 108 million tonnes of hazardous waste in 2001. Uzbekistan is the hazardous waste leader, with 26% of the total.

《环境保护概论》课件——项目七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环境保护概论》课件——项目七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江苏仪征固废污染事件
经查,化工危险废渣来源于扬州农药厂,是该厂生产菊酯农药产品产 生的废渣。最终结果:化工危险废渣的倾倒者、运输车车主和砖瓦厂 厂长等4名肇事者已被仪征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01
固体废物的定义
固体废物的定义
➢ 固体废物( Solid Waste.)通常是指人类生 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 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 物。
任务7.2 固体废物污染的综合防治
01
固体废物防治原则
02
控制固体废物污染 的技术政策
03
固体废物管理
04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 转移
谢谢聆听!
固体废物的定义 ➢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固体废物的
定义是: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 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 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 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 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02
固体废物的分类
项目七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项目七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任务7.1 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仪征市的古井、谢集、大仪等乡镇,接连发生了倾 倒化工危险废渣的污染事件。一些不法之徒,乘借夜幕掩护和旷野人烟 稀少之际,动用机动车辆将绿豆里面粒状、黑色焦油状和棕黄色结晶里 面粒状的化工危险废渣,倾倒在乡村的公路两侧和荒坡上,引起了当地 群众极大的恐慌。一堆堆的化工危险废渣,散发出强烈的刺鼻气味,造成 周围土壤严重污染,农作物和草木纷纷被灼焦死亡。行人或附近农民接 近废渣后,立即会感到头昏眼花,皮肤上则有一种强烈的刺痛感。

固体废物概论

固体废物概论

官损伤和腐蚀,对水生生物、鱼
固体废物的排放及危害
• 2005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3.4亿吨, 比上年增加12.0%;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 1654.7万吨,比上年减少6.1%。工业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量为7.7亿吨,综合利用率为56.1%, 与上年基本持平。
• 2006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5.20 亿 吨,比上年增加13.1%;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 1303 万吨,比上年减少21.3%。工业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量为9.26 亿吨。
排放特点
• 产生量大 • 占地多 • 危害大 • 回收、利用率低
固体废物的危害
侵占土地 污染大气 污染土壤 污染水体 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
露天堆存、填埋:地表层、地 底层、深埋
地下水
饮用
接触进入
江、河、湖
、地下水 废物处理地
水生动植物
食用水生动植物



物 污
污泥
肥料、土壤改良
食用植物
人类 食品
2.9%
作用,对呼吸道造成损害,有致癌作用。铬
蓄积在鱼类组织中对水体中动物和植物区系
均有致死作用,含铬废水影响小麦、玉米等
作物生长。
氰渣
含CN-1~ 4%
引起头痛、头晕、心悸、甲状腺肿大、急性 中毒时呼吸衰竭致死,对人体、鱼类危害很 大。
含汞盐 Hg含量

0.2~0.3%
无机汞对消化道粘膜有强烈地腐蚀作用,吸 入较高浓度的汞蒸汽可引起急性中毒和神经 功能障碍;烷基汞在人体内能长期滞留,甲 基汞会引起水俣病;汞对鸟类、水生脊椎动 物会造成有害作用。
2、污染大气 • 固体废物中的干物质或轻物质随风飘扬,会
对大气造成污染。 • 另外,焚烧法是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一种目前

环境工程中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环境工程中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环境工程中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环境工程的要求越来越多。

然而,固体废物的排放增多,固体废物具体成分更加复杂,增加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对固体废物处置方面要求也逐渐提升,增加处置固体废物的困难性。

预防及治理固体废物污染是对生态环境实行保护的关键工作内容之一,做好固体废物污染具体防治工作有助于保护环境。

关键词:环境工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引言固体废物一般指是人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已经不具有利用价值的、被丢弃的固体和半固体。

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无法排入水中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而仅能密封的气态物质,对外界环境会产生较大危害,通常被纳入废物管理系统,实施统一管理。

1固体废物的基本概述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按固体废物的来源,可将其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业固体废物,按固体废物造成的危害性又可分为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指的是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燃料废渣以及化工生产和冶炼废渣等;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如居民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商业垃圾等;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和其他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植物秸秆和粪便;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如医疗废物、电镀槽渣、废有机溶剂等。

2.固体废物的危害固体废物对环境存在严重危害,包含多种,比如,固体废物在形成之后如果没有再次回收利用,需要占据土地进行存放,一些城市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常常采取郊区设定放置场所,侵占很多农田,导致对土地资源产生侵占,对土壤带来污染;如果将固体废物直接排放到湖泊、河流、大海中,会导致水质受到污染,严重影响水生生物正常生存,对水资源形成污染,影响水质;固体废物在堆放后没有及时处置,固体废物内含有的一些颗粒等物质可能会随着风到处飘扬,飘散到不同地方,部分固体废物被微生物所分解,形成一些有害气体,形成恶臭气味或毒气,导致局部大气污染,对大气环境带来影响,形成空气污染,而且,在对固体废物实施填埋焚烧时,会形成盐酸、二氧化硫及粉尘等,导致出现大气污染现象;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固体废物,未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无害化处理,导致存在固体废物大量堆放现象,影响视觉刺激,对环境景观带来干扰,影响环境卫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最大限度地将危险废物与生物圈相隔离原则
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 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地、最大限度地使其与自然和人 类环境隔离,减少有毒有害物质释放进入环境的速率 和总量,将其在长期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 小程度。
(3)集中处置原则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把推行危险废物的集 中处置作为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的重要措施和原则。 对危险废物实行集中处置,不仅可以节约人力、物 力、财力,利于监督管理,也是有效控制乃至消除 危险废物污染危害的重要形式和主要的技术手段。
表 2 渗透性分级
分级 非常快 快 稍快 中速 稍慢 慢 非常慢
渗透系数(cm/s) >7×l0 -3 3.5×l0 -3~7× l0-3 1.7×l0 -3~3.5× l0-3 0.6×l0 -3~1.7× l0-3 1.4×l0 -4~6× l0-4 3.5×l0-5~14.10-5 <3.5×l0-5
土 壤 的 CEC 可 用 每 100g 土 壤 的 毫 克 当 量 数 (Meq/100g)来表示,其大小随土壤中粘土的种类 和含量以及有机质的含量而变化。纯腐殖质的CEC 为200Meq/100g,而蒙脱土和高岭土的CEC分别为 90Meq/100g和80Meq/100g。大多数土壤的CEC在 10~30Meq/100g之间。
脱卤/降解:有机化合物的脱卤作用和水解、化学降解 作用;
氧化还原:影响金属和金属盐的可溶性。
其他反应:另外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发生在衬层土和某 些有机化合物之间,导致衬层结构和渗透性的改变,目 前对这些化学反应的相理反应包括:
蒸发/汽化:废物中的水分、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 合物通过蒸发汽化转入处置过程所产生的气体中;沉降 /悬浮:渗滤液中的悬浮和胶体物质在液相中所发生的 重力作用;扩散/迁移:气体在处置场中的横向扩散和 向周围环境释放;渗滤液在处置场中的迁移和进入覆土 的下层;物理衰变:发生在自然界的自发现象,随着时 间的推移而益明显。
土壤中颗粒物大小是不会变化的,除非经剧烈的 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过。故土壤颗粒大小的级配 比例(即土质结构)是土壤的基本性质。表中还 给出了砾石、砂、淤泥以及粘土的粒径。
结构 大孔 较大孔 中等孔 较小孔 小孔
土壤的结构分类和常用术语
常用木语 砂质上、砂质壤土 亚砂土、细亚砂土 非常细亚砂土、沪姆土、淤泥 亚粘土、砂质亚粘土、淤泥砂亚粘土 砂质粘土、泥砂粘上、粘上
渗透率(cm/h) 〉5 1.6~5 1.6~5 0.5~1.6 <0.1~0.5
② 介质的渗透性及水运移
A. 土壤渗透性
土壤渗透性是指空气和水通过土壤的难易程度。 渗透性一般用单位时间所流过的距离来表示 (cm/s)。表2列出了通用的渗透性分级。地质 介质的渗透系数,是决定地下水运移速度和污染 物迁移速度的重要参数。通常,土壤结构越紧密, 渗透性越小。如表3所示,砂、砾、裂隙岩层含 水层是强渗透性岩石,会使渗滤液自处置场流出 或地下水流入处置场;只有渗透性非常低的粘土、 粘结性松散岩石和裂隙不发育的坚硬岩石有足够 的屏障作用。
2. 化学反应
在处置场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包括:
溶解/沉淀:进入处置场的水在废物层中渗透时, 会将废物原存在的或生物转化产生的可溶物质 溶解出来,产生高浓度有机物和高盐份浓度的 渗滤液;渗滤液中的某些盐类,在处置场内的 某些区域因pH值变化等原因又会产生沉淀反应。
吸附/解吸:处置场产生的气体中的挥发性和半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渗滤液中的有机和无机污 染物质,会被所处置的废物和土壤所吸附;而 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发生解吸作用,使污染物 进入气体或液体。
(4)多重屏障原理
地质屏障系统 密封屏障系统 废物屏障系统
废物处置的三道屏障系统
地质屏障系统决定“废物屏障系统”和“密封屏 障系统”的基本结构。如果经查明地质屏障系统 性质优良,对废物有足够强的防护能力,则可简 化这两道屏障系统的技术措施。所以地质屏障系 统制约了固体废物处置场工程安全和投资强度。
土地填埋处置的分类
土地填埋处置的种类很多,采用的名称也不尽相 同。按填埋场地形特征可分为山间填埋、峡谷填 埋、平地填埋、废矿坑填埋;按填埋场地水文气 象条件可分为干式填埋、湿式填埋和干、湿式混 合填埋:按填埋场的状态可分为厌氧性填埋、好 氧性填埋、准好氧性填埋和保管型填埋,按固体 废物污染防治法规,可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填埋和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在日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 又分为遮断型、管理型和安定型三种。比较科学 的分类,是根据所处置的废物种类,以及有害物 质释出所需控制水平进行来分类。
(1)固体废物处置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固体废物在长期处置过程中经历的生物、化学和 物理变化包括:
1. 生物反应
这是处置含有机物,特别是可降解有机物时,处 置场中发生的最重要反应,其产物是气体、水分 和可溶解的有机物,最终结果是使所处置的有机 废物逐渐达到稳定化。
生物降解过程通常从好氧生物降解开始,产生的 主要气体是CO2,好氧降解只能持续短时间。一旦 废物中的氧气被耗尽,降解就变成厌氧过程,有 机物质被转变成CO2、CH4、少量的氨和硫化氢。
表 3 地质介质的典型渗透系数值
岩性 砾石 砂(分选性好) 淤泥状砂 亚粘土(淤泥) 未风化的粘土 碳酸岩 砂岩 粘土岩
页岩 裂隙火成岩 无裂隙火成岩
渗透系数(m/s) 10-3~100 10-5~10-2 10-7~10-3 10-9~10-6 10-12~10-6 10-9~10-2 10-10~10-6 10-12~10-6
在一定时间内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固体废物:如城市生 活垃圾,在废物中的有机组分达到稳定化之前会不断产 生渗滤液和释放出有害气体,对环境有较大影响。
在较长时间内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固体废物:如大部分 工业固体废物,(例如来自烟气脱硫后的石膏)。
在很长时间内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固体废物:如危 险废物,其废物中所含的特殊化学物质成分、有害 程度强或有毒的废物。它可容纳来自手工业和工业 的特殊废物,按其物质成分提出特殊要求。
7.4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技术
7.4.1 地质处置方法 固体废物经过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后,
剩余下来的无再利用价值的残渣,往往 富集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污染物质,对 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即时性和长期 性的影响,必须妥善加以处置。安全、 可靠地处置这些固体废物残渣,是固体 废物全过程管理中的最重要环节。
10-13~10-9 10-8~10-2 10-14~10-10
B. 水通量 土壤水通过地质介质的流动通量通常用达西公式
(Darcy’s Law)来计算: q K i
式中:q=达西通量,cm/s;K=渗透系数,cm/s; i=水力坡度,cm/cm。
C. 水运移速度 土壤孔隙中水的运动和孔隙的性质及数量有关,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1)区别对待、分类处置、严格管制危险废物和放射性 废物:
可根据所处置固体废物对环境危害程度的大小和危害时 间的长短,大体上将其分为以下六类:
对环境无有害影响的惰性固体废物:如未受污染的天然 松散或坚硬岩石、建筑废物
对环境有轻微的、暂时的影响的固体废物:如矿业固体 废物等,废物中所含有的这类污染物质虽可释放,但对 水域和周围环境的污染是轻微的、暂时的、是可容忍的。
v' v Rd
式中,Rd为污染物在地质介质中的滞留因子,无量纲。
如果污染物在地下水-地质介质中的吸附平衡为线性关
系,可用下式确定:
Rd
1
b e
Kd
式中:ρb=土壤堆积容重(干),g/cm3;kd=污染物在 土壤-水体系中的吸附平衡分配系数,ml/g。
B. 地质介质对污染物迁移阻滞作用
土壤中有机质(腐殖质)和粘土颗粒带负电荷, 其数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由于这种现象, 正电荷离子(阳离子),如铵、铅、钙、锌、铜、 汞、铬(III)、镁、钾等可被粘土和腐殖质含量 高的土壤所吸附滞留;而负电荷(阴离子)则难 以被吸附,阴离子金属(Cr4-,As,Se) 一般只有 在低pH值时才被吸附,而活性很高的硝酸盐和 氯化物NO-3和C1- 等则不能为土壤所滞留,将随 土壤中的水一起迁移。一些有机物,特别是微量 有机物,可坚固地被土壤表面吸附,其吸附分配 系数与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成正比。土壤的阳离 子交换容量(CEC)越大,则滞留荷电废物组份 的能力就越强。
其运移速度可用下式确定:
q v
e
式中,e所为土壤的有效空隙度,cm3/cm3。
③ 吸附滞留与污染物迁移
A. 污染物迁移
污染物在地质介质中的迁移是由于地下水的运动速度, 污染物与地质介质之间的吸附/解吸、离子交换、化学 沉淀/溶解、和机械过滤等多种物理化学反应共同作用 所致,其迁移路线与地下水的运移路线基本相同,而 迁移速度v‘则与地下水的运移速度v有下述关系:
(2)地质屏障的防护性能
① 土壤的性质
土壤由具有孔隙的固体物质构成,这些固体物质 含有来自磷岩石的矿物质颗粒和动植物腐烂后生 成的有机物质。微生物也属于有机物成分之一, 上层土壤中的有机物大约占固体物质的1%~10%。 土壤孔隙中充满了空气、水以及溶解的无机物和 有机物。
土壤的结构取决于所含矿物颗粒的大小。表中列 出了土壤基本的结构分类以及其他一些常用的参 数。根据定义,含砂量>70%(wt)的土壤称之为 砂质土壤,而粘土含量大于35%的土壤称为粘土。
④ 地质介质屏障作用
污染物在地质介质中的去除作用大小取决于地质介 质对它的阻滞能力和该污染物在地质介质中的物理 衰变、化学或生物降解作用。当污染物通过厚度为 L(m)的地质介质层时,其所需要迁移时间(t*)为:
t* L L v' v Rd
所以污染物穿透此地质介质层时地下水中的浓度为:
C C0 exp( kt*)
7.4.2 土地处置的方法
1、概念及分类
地填埋处置是从传统的堆放和土地处置发展起来的一项 最终处置技术,不是单纯的堆、填、埋,而是一种按照 工程理论和土工标准,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控管理的一种 综合性科学工程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