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一第一学期思修笔记整理整理版
大一思修知识点整理
大一思修知识点整理大一思修是大学的一门专门研究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课程。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具备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关于大一思修知识点的整理。
一、学科知识与思维方法:1.思维的基本特征:概念、判断和推理;2.学科思维的特点和意义;3.逻辑思维与数学思维的关系;4.社会和人文思维的特点和发展。
二、认知与发展心理学:1.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2.认知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思维、语言等要素;3.认知与情感的相互关系;4.认知过程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三、科学方法论与科学素养:1.科学方法的基本要素和特征;2.科学知识的获得和发展过程;3.科学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4.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
四、伦理学与伦理道德:1.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2.伦理道德的基本要素和作用;3.个体行为与社会伦理的关系;4.伦理道德与个人发展的关联。
五、人生观与人生哲学:1.人生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不同的人生观对个人生活的影响;3.人生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4.人生哲学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六、科技与社会:1.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2.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挑战;3.科技伦理与科技发展的平衡与协调;4.科技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影响。
七、信息时代与思维能力:1.信息时代及其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影响;2.信息时代的核心要素和特征;3.信息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4.如何有效利用和管理信息。
八、公民责任与社会道德:1.公民责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公民责任与社会道德的关系;3.公民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4.公民责任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总结:大一思修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大一思修,可以掌握学科思维的基本特征和方法,了解科学方法论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伦理学和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人生哲学。
同时,也需要关注科技与社会、公民责任与社会道德等问题,以及信息时代对思维能力的影响。
大一第一学期思修笔记整理
《思想道德涵养与法律基础》【版】大一第一学期期末整理蓝色为注意出选择题,红色为注意出简答题,紫色为注意出阐述题绪论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中心的时代精神(精华),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基础)。
2、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1)踊跃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门路。
(2)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内核,表现着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根天性质和根本特点。
(3)主要内容:兴盛、民主、文明、和睦——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自由、同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好——公民层面的价值追求。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兴的中国梦的支撑;②协调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③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第一章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将来社会和自己发展的神往与追求,令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
★★理想的特点:理想之因此能够成为一种推感人们创建美好生活的巨大物质力量,就在于它不单拥有现实性,并且拥有预示性。
理想的种类:(选择题)从性质上分: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想从层次上分:崇敬理想、一般理想从时序上分:长久理想、近期理想从对象上分:个人理想、社会理想从内容上分:生活理想(中心)、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感情和意志的有机一致体,是人们在必定的认识基础上确定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深信不疑并言传身教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点:稳固性(也有可变性,随客观本质的变化而不停调整。
《大一思修最终整理笔记》
绪论第三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1~13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科学内涵:(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灵魂,核心)(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主题)(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精髓)(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基础)第一章第一节1.理想的涵义与特征P21(1)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特征:目标性现实可能性超前性阶级性时代性差异性实践性2.信念的涵义P22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 理想信念的作用P24宏观:(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微观:(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引导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一章第二节1。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P27(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2。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P28(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二章第一节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P40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大一思修各章必考重点梳理,开卷建议打印(二)2024
大一思修各章必考重点梳理,开卷建议打印(二)引言概述:大一思修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本文将对大一思修各章的必考重点进行梳理,并提供了开卷建议打印。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对思修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正文内容: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和内涵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2.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3. 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4. 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5. 科学社会主义对中国的现实意义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概念和内涵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5.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与基本经验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与意义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实现和发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特征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核心要义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进程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主要特点与优势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五、大学生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1. 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和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2.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3. 主动关注时事新闻和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4.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5.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总结:思修课程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对理解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梳理大一思修各章的必考重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思修知识点大一手写
思修知识点大一手写思修(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下面将对大一学生在思修课上学习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手写总结。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修课程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基本原理。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实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2.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观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者。
人类是社会的个体,个人只能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
在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形态,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4.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阶级对立,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决定了社会的前进方向。
5. 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社会。
其本质是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6. 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它的理想追求是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社会,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全面发展。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
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总结。
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以上是大一学生在思修课上学习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思修课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学分,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成为一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引言大一思修课程是大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拓宽思维,提升自身素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文以2023版大一思修笔记为基础,对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内容第一章:世界的多样性与一体性本章主要介绍了世界的多样性与一体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认识到世界是多元的,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但又有共同的联系和交流。
我们要尊重多元文化,主张平等、和谐、包容,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人类文明的多元与一体第二章重点讨论了人类文明的多元与一体。
人类文明的多元表现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如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同一种文明也有多样性,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家等不同思想流派。
对于文明的多样性,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心态,尊重不同文明的存在和发展。
第三章:道德与人生第三章探讨了道德与人生的关系。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它贯穿于人们的一生,影响着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我们提倡高尚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宽容、勇敢等,同时要强调个体的利益与整体的利益的统一,追求共享发展,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四章:科学与人生在第四章中,我们学习了科学与人生的关系。
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系统研究和认识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科学与人生紧密相连,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我们要培养科学精神,理性思考问题,善于观察和分析,鼓励创新,推动科技进步。
第五章:宗教与人生第五章讨论了宗教与人生的关系。
宗教是人们对宇宙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它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产生了多样的形式。
我们要尊重和理解不同宗教的存在,倡导宗教信仰的自由,通过对宗教的学习和思考来加深对人生意义的认识。
第六章:政治与生活第六章重点探讨了政治与生活的关系。
政治是指社会组织和管理的一种方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权益和生活。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pdf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第一章:人与社会1. 社会的本质和基本属性•社会是人类长期生活在一起产生的一种特定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现象。
•社会的基本属性包括社会性、整体性、历史性和发展性。
2. 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和集体是相互依存的,无论是个体的发展还是集体的发展,都需要两者相互促进。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和帮助,而集体的发展也需要个体的努力和贡献。
3. 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的认识。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人们对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观念和认识方式。
4. 社会文化与社会文明•社会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社会文明是指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演进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经验和成果。
第二章:科学与技术1. 科学的特征和科学的方法•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系统总结,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科学的方法包括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和统计法等。
2.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3. 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科学技术对人的认识能力、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人们在科学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注重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
4.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创新和改革。
•科技创新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协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三章:法律与道德1. 法律的基本特征和职能•法律是一切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约束性等基本特征。
•法律的职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促进社会发展。
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规范的重要内容,互相联系又有区别。
•法律和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共同点和差异性。
3. 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公民道德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综合体现。
•职业道德是在特定职业领域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概述在大学的学习中,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简称思修)是我们必修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习思修,我们可以了解和思考人类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
在大一的思修学习中,第一章是我们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本文将对第一章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民共同的、内化于心的、指导日常行为的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这些核心价值观具有指导人们行为准则、激励人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而奋斗等作用。
2. 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每个人形成的关于人生、价值和道德的观点和态度。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人生意义、目标、价值的主观认识;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和行为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道德观是对道德准则和价值规范的看法和态度。
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个人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个人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会和个人方面不断实现自身潜能并全面发展的过程。
个人发展的基本要求包括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独立自主发展和相互促进。
个人发展的途径有很多,包括学习、实践、交流、创新等。
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身潜能的最大化。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全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道德、法律、文化、教育、思想、科技等方面的建设。
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个人发展的重要准则和目标。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大一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将对2023大一思修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供学生们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区别。
2.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质量与运动的辩证关系、事物的普遍联系与个别差异的辩证关系。
3.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4.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及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和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思维方法与价值观1.科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2.辩证思维方法的核心观点: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一切事物的辩证法、把握捕捉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思维。
3.高尚的人类思想品德的培养:独立自主、批判思维、全面发展、实事求是等。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基础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的关系。
2.法的特点和法律的基本职能。
3.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的修改和宪法权威的实现。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法律意识提升和法治素养的培养。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优势。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和目标。
4.“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
大一上思修小的知识点
大一上思修小的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称思修)是大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
在大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思修的知识点,包括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家庭伦理、职业道德等。
本文将对大一上思修课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
一、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思修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人类行为的价值意义和规范准则,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自身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等。
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诚实守信、敬重他人、公正正义、爱与奉献等。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这些道德原则,做一个有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二、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
它关乎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在社会公德方面,我们要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等。
例如,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等,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
三、家庭伦理家庭伦理是指个体在家庭关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在家庭伦理方面,我们要尊敬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亲人,关心爱护家人,保持家庭和睦等。
家庭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我们应该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家庭价值观,增强亲情和家庭凝聚力。
四、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个体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
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我们都应该具备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包括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尊重他人、勤勉尽责、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等。
不论是医生、教师、办公人员还是工人,都应该遵循职业道德要求,做出符合职业伦理的行为。
五、法律基础作为思修课程的延伸,法律基础也是大一上思修的重要内容。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的一把利剑。
我们应该学习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同时,我们也要主动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知道如何合法维权,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大一上思修课程包括了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家庭伦理、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等重要知识点。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开卷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开卷引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对2023版大一思修课本的内容进行重点归纳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课程的核心要点。
第一章人生哲学1.1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人生的意义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实现个人价值•人生的价值包括生存价值、创造价值、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1.2 人生观与世界观•人生观是个体对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的基本看法•世界观是对宇宙、人类和自然规律的根本看法和认识1.3 人生的三大理想境界•理想境界包括物质境界、精神境界和社会境界•个人应努力提升自己,实现自身的理想境界第二章道德与人生2.1 道德的概念与作用•道德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道德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2 道德观与价值追求•道德观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的看法和态度•个体应当拥有正确的道德观,追求正义、公平和善良2.3 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与方法•道德修养能够提升个体的道德能力和道德素养•道德修养的方法包括学习道德知识、锻炼道德意志和实践道德行为第三章法律与人生3.1 法律的概念与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规范性的特征3.2 法律观与法治思维•法律观是个体对法律的看法和态度•法治思维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和方式方法3.3 法律意识与法律修养•法律意识是个体对法律存在、法律权益和法律义务的认知和觉悟•法律修养是提高个体法律素养和法律素质的过程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生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基础和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生中的体现与实践•个体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的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个体应当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结语本文对2023版大一思修课本的内容进行了重点归纳和总结,涵盖了人生哲学、道德与人生、法律与人生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生等方面的核心要点。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可以参考以下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 法律基础部分:涉及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注重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法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和领悟道德和法律的内涵和要求。
* 培养思维能力:通过课堂讨论、问题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品德提升:* 培养良好的品德: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责任感、自尊自律等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树立法律意识:了解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遵守法律法规。
* 关注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学会调节情绪和应对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4. 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品德提升的学习方法:* 课堂学习: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理解并掌握课程理论知识。
* 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 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提升个人品德和修养。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提高个人素质: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了解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 促进个人成长: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思维能力,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大一上学期思修必考知识点
大一上学期思修必考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一上学期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许多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点以及法律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的认识。
以下是大一上学期思修必考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 政治领域:民主、法治、公平、公正- 经济领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文化领域:自由、平等、多样、包容- 社会领域:诚信、友善、互助、公益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的物质性与精神性,事物的质量与数量,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等- 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与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区别- 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条件与途径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和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目标- 社会主义先行发展阶段和基本经济制度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历史时期划分- 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新时代阶级斗争形势四、宪法与法律基础知识1. 宪法的概念与地位- 宪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社会主义宪法和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2.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法律的概念与作用- 我国法律体系的层级与构成3. 法律责任与法律权益- 法律责任的基本概念与种类- 公民的基本权益与法律保护4.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与保障- 公民的基本义务和社会责任五、伦理道德与人生价值1. 伦理道德的基本概念- 伦理道德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伦理道德规范的特点和作用2. 人生观与人生价值的探索- 人生价值观的内涵与形成- 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与实现途径3. 当代青年的伦理道德修养- 青年伦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青年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要求以上就是大一上学期思修必考知识点的内容概述。
大一思修笔记
大一思修笔记引言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一思修课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对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科学精神、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笔记将对大一思修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原则,对于引领社会风尚、振奋人心、凝聚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它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石,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现实问题的本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成果。
它包括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总体目标、战略布局以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构成要素。
其中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这些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本质,保证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参与权。
五、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在法治中国建设中,依法治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互作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治中国建设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公民权益的必然要求。
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整理2023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整理2023引言大一思修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对于大一学生而言,思修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因此理解和掌握思修课程的重点内容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2023年大一思修考试的重点进行整理,以便帮助同学们有针对性地复习。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对我们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在思修考试中,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基本观点。
•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
•阶级斗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的,阶级之间的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主体和客体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而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方式。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导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和价值取向: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消灭剥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倡导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
•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并通过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前途: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身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根据自身国情选择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改革开放,注重经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一、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1.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自我认识是指对自己的个性、能力、价值观和兴趣等方面的了解和认知。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并在面临选择和决策时提供依据。
2. 自我反思的意义自我反思是对过去的经验和行为进行思考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自我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改进和提升的方向,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3. 自我认识的方法•倾听他人的评价和反馈•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总结•通过尝试新事物来开拓眼界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4. 自我反思的步骤•确定反思的目标和问题•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分析和解释这些信息和数据•归纳总结并提出改进的方案•实施并评估反思的结果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1. 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一般可以归纳为追求幸福、实现自我价值、做有意义的事情等。
2. 人生的价值观人生的价值观是一种对人生、世界和道德准则的看法和判断。
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会影响个人的决策和行为。
因此,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3. 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定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情绪管理能力•关注他人的需求并给予帮助和支持4. 人生的幸福指数人生的幸福指数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幸福的指标。
幸福指数不仅与物质条件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因此,要实现幸福,需要关注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平衡。
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 个人的社会属性个人在社会中有着不同的社会属性,如性别、年龄、种族、社会地位等。
这些社会属性会影响个人的生活经验、机会和待遇。
因此,要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社会属性,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实现个人的发展。
2. 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个人的行为和态度会受到社会的期望和规范的影响,同时个人也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对社会产生影响。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大一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思修课程,大一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以下是2023届大一思修课程的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3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时代性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优势• 2.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和目标•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基本路线• 3.1 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 3.2 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道路和顶层设计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成就•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任务和内外环境第五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5.3 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 5.4 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第六章:法律基本知识与法治思维• 6.1 法律的基本属性和作用• 6.2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6.3 法律体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 6.4 法治思维与法治素养的培养第七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7.1 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实现•7.2 公民义务的内容和履行•7.3 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的途径•7.4 公民道德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这些知识点是大一思修课程的重点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法治建设的理解。
思修大一大题知识点汇总
思修大一大题知识点汇总在大学生活的第一年里,思想道德修养(简称思修)是我们每位大学生需要学习和修炼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我们的思维水平和道德修养。
下面将对思修大一大题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一、主题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思修课程的核心之一。
我们人生的追求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在思修课中,我们学习到了不同哲学流派对于人生的理解和解释。
1. 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责任。
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存在之道,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2. 功能主义: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
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社会职能。
3. 人本主义:强调人类的尊严和人性的美好。
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追求真理和美好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通过对这些不同的价值取向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人生的意义,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
二、主题二:道德伦理与法治道德道德伦理和法治道德是思修课程中另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学习到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并了解了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1. 道德伦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道德行为。
道德规范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使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2. 法治道德:强调法律对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性。
遵守法律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通过学习道德伦理和法治道德,我们可以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成为有道德修养和遵纪守法的人。
三、主题三:思维方法与逻辑思维思维方法和逻辑思维是思修课程中培养我们思维能力的核心内容。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学习到了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
1. 分析思维:通过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和逻辑链条,找出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2. 抽象思维: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普遍的规律和概念,形成系统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3. 逻辑思维:以逻辑为基础,通过推理和演绎,形成正确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大一思修知识点[5篇范例]
大一思修知识点[5篇范例]第一篇:大一思修知识点1.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核心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心理健康指的是?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生活同步。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导向功能。
8.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爱国9.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10.信念是?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1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3.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具体概括为?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15.人生观包含哪三个方面?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16.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包括?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大一思修知识点汇总
大一思修知识点汇总大学的第一学期,思修课成为了我们探索道德与法律、自我与社会的重要窗口。
以下是对大一思修课程知识点的一个汇总。
一、思想道德修养1、理想信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理想信念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能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动力,提升精神境界。
2、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
在当代,爱国主义体现在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3、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社会价值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4、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常见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友善、勤劳勇敢等。
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法律基础1、法律的概念和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律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和程序性等特征。
2、我国的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
3、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12版】大一第一学期期末整理蓝色为注意出选择题,红色为注意出简答题,紫色为注意出论述题绪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途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根本特征。
(3)主要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的价值追求。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支撑;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③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第一章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物质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3、理想的类型:(选择题)从性质上分: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想从层次上分:崇高理想、一般理想从时序上分:长远理想、近期理想从对象上分:个人理想、社会理想从内容上分:生活理想(核心)、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4、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5、信念的特点:稳定性(也有可变性,随客观实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执着性多样性层次性(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从而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
高层次的信念便是信仰,信仰是信念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亲和性6、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
Eg:马克思主义7、★★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包括:(1)理想与信念的作用:①、指引人生的目标。
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①、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②、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③、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8、如何正确立志?①、立志当高远。
②、立志做大事。
③、立志须躬行。
9、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论述题)A.之所以是一个过程,原因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差别。
这一过程时间的长短与理想的目标高低直接相关。
理想实现过程的长短、艰巨与否还取决于主、客观诸多方面的因素。
对待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过程人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B.社会主义运动发历史进程,充分印证了社会理想实现的道路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
事例:《共产党宣言》发表到苏联建国用了70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10、★★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区别):理想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等于理想。
理想是“应然”的;现实是“实然”的。
统一(联系):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
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
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二)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意志)(三)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行为)11、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错误认识,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误区。
两种错误认识,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
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认识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①、理想与现实存在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②、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
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12、★★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学习思考T2)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时,个人理想要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13、如何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①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③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14、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曾考过)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②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崇高性、实践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崇高性:马克思主义真正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成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获得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的持久生命力来源于马克思本身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还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特点;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斗争汹涌澎湃,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科学理论变为社会实践。
第二章1、★★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3、★★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为什么)①、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③、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5、★★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怎么做)①、推进祖国统一。
②、促进民族团结。
③、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三章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解释:人的本质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身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4、人生观要回答的问题:①、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②、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③、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5、人生目的的作用:①、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③、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6、★★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学习思考T2)一是,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二是,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7、★★如何端正人生态度:(学习思考T2)①、人生须认真。
②、人生当务实。
③、人生应乐观。
④、人生要进取。
8、错误的人生观:①、拜金主义人生观;②、享乐主义人生观;③、个人主义人生观9、人生价值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10、★★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①、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②、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11、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辨析题-曾考过】①、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②、★★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③、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社会平均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12、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要做到以下四个坚持: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1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出发;③、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1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①、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②、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5、★★简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学习思考T3-曾考过)两者即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回答人生价值评价的三点标准...】第四章1、★★道德的起源:①、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③、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3、★★道德的主要功能: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
①、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②、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