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弹力教案PPT

合集下载

八年级弹力的ppt课件

八年级弹力的ppt课件
斜面向上的分力,以平衡重力。
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发 生形变时,形变产生的弹力会对施加外 力的物体产生反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保持平衡或运动状态的原因。
05
弹力实验与探究
弹力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01
02
03
04
实验目的明确
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是 为了探究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还是为了验证胡克定律。
八年级弹力
目录
• 弹力的定义 • 弹力的性质 • 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弹力与重力的关系 • 弹力实验与探究
01
弹力的定义
什么是弹力
01
弹力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 形变,在外力撤销后能恢复原状 的力。
02
弹力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广 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 。
弹力的产生条件
两物体必须直接接触 且存在挤压作用。
橡皮筋
橡皮筋是一种弹性材料,具有较 高的弹性和恢复性,常用于捆绑
、固定和拉伸等用途。
在日常生活中,橡皮筋被广泛用 于各种场合,如固定物品、制作
简易玩具、制作手工艺品等。
橡皮筋的弹性和耐久性在不同温 度和湿度条件下会有所变化,因 此需要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
橡皮筋。
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充气膨胀,为乘员提 供额外的保护。
的力。
作用点
重力作用在物体上,而 弹力作用在接触面上。
方向
重力总是竖直向下,而 弹力垂直于接触面。
大小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 量成正比,而弹力的大 小与物体的形变量和弹
性系数有关。
重力与弹力的联系
弹力是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后产生 形变,然后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 生的力,因此弹力的存在与重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课件《弹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课件《弹力》
八年级下册
第2节 弹力
课前自学准备 课 标 要 求
学习目标
01
02
03
了解弹性、 塑性及其在生 活中的应用, 理解弹力是如 何产生的。
了解弹簧 测力计的原理、 构造和使用方 法。
会正确使 用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
课前自学准备 预 习 检 测
1. 有些物体受力时会发生_形__变___,不受力时又 _恢__复__原__状___,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弹性。有些 物体变形后不能_自__动__恢__复__原__状___,物体的这 种特性叫塑性。
辨析:下图中哪些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 可见:压力、推力、拉力都属于弹力,弹力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中。
观察思考
【观看弹簧受力视频】 思考:说明了什么?
弹簧的弹性__有__一__定_限__度____。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 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__大__。
4.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在弹性限度内,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
⑥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 度板面垂直。
4.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课堂教学展示 随 堂 演 练
弹力发生在直接接触并产 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
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
A.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 B.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 C.支持力、压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 凳子
归纳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①首先看清它的量程,即测量范围,加在 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②认清它的分度值,以便读数时快速准确; ③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若没有, 则需要校零;
归纳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④使用前,轻轻拉动它的挂钩几次,避免弹 簧被外壳卡住;

2024年弹力完整版课件

2024年弹力完整版课件

2024年弹力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物理》第九章《力与运动》第三节“弹力”的内容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涵盖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计算公式、弹性形变与弹性系数的概念,以及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和计算方法。

2. 了解弹性形变与弹性系数的关系,能运用弹性系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弹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弹力的计算方法、弹性形变与弹性系数的理解。

教学重点:弹力的产生条件、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小球、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跳板的弹性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2. 知识讲解:a. 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b. 弹力的计算公式;c. 弹性形变与弹性系数的概念及关系。

3. 例题讲解:讲解计算弹力的例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弹力的产生和大小,测量弹性系数。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2. 弹力的计算公式3. 弹性形变与弹性系数的关系4. 例题解析5.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给定弹簧的弹力;b. 解释生活中一个与弹力相关的现象;c. 讨论弹性形变与弹性系数的关系。

2. 答案:a. 弹力 F=kx,其中 k 为弹簧的弹性系数,x 为弹簧的形变量;b.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c. 弹性形变与弹性系数成反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弹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但在实验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指导。

2. 拓展延伸:a. 探讨弹力在工程中的应用;b. 研究其他类型的力,如摩擦力、重力等;c.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弹力图文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弹力图文课件

弹力
例3.下列关于弹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D.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
物理大师 格物致知 下次课见!
获取全套ppt,请关注V:物理大师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弹力
弹力
1.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2.物体发生形变后可以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比如:弹簧、绳子
物体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塑性。 比如:橡皮泥、面粉
弹力
弹力: 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受力物体:使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F支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作用在桌面上,表现为压力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我们,还在路上……
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
F压
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作用在物体上,表现为支持力
弹力
例1.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A.
B.
C.
D.
弹力
例2.下列结果中,不是由弹力产的是( )

《初中物理《弹力》课件》PPT课件教案

《初中物理《弹力》课件》PPT课件教案
3、 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有 偏差,要调节到两者对准为止;
4、 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 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到刻度盘上。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使用方法
看: 调: 测: 读:
量程 分度值 调零 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的弹簧秤,它的量程是 _0_~5N ,它的分度值是__0_.2_N_。 用这个弹簧秤测得小猪向下施加的拉 力的示数是 2.4N 。
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最好把 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 有什么好处?
防止弹簧被卡住
初中物理《弹力》课件
Add the author and the accompanying title
弹力
拉弯的弓
形变
蹦极运动中的弹力绳
运动员能被弯曲的撑杆弹向高空
人能被形变的蹦床弹起来
一、形变和弹力
手压气球
感 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弹力。
一、弹力
物 体物因体弹因性形形变变而而产产生生的的力力叫叫做做弹弹力力
1、力消失后,物体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的形状, 称为弹性形变
2、力消失后,物体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的形状, 称为非弹性形变
小活动:
你能用你桌面上 的东西来创造出 一个弹力吗?
生活中的弹力
拉力、压力、推力、支持力等都属于弹力
生活中的弹力
我们都是弹力哦。







压力、支持力和拉力等其实质上 都是弹力。







A

弹簧测力 计倒拉

《弹力》课件

《弹力》课件

《弹力》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物理》教材第四章第2节“弹力”的相关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弹簧弹力的计算以及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弹力的概念,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弹力大小的计算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教学重点: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以及弹簧弹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小球、粉笔等。

2. 学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小球、白纸、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弹簧测力计,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弹簧测力计是如何测量力的。

2. 弹力的定义:讲解弹力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

3. 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弹簧的弹性系数、形变量与弹力大小的关系。

4. 弹簧弹力的计算:结合公式,讲解弹簧弹力的计算方法。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定义2. 弹力的产生条件3. 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4. 弹簧弹力的计算公式5. 典型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弹力的定义和产生条件。

(2)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形变量为x,求弹力的大小。

(3)列举生活中应用弹力的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答案:(1)弹力是指物体因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当外力消失后,物体恢复原状的力。

(2)弹力大小为F=kx。

(3)示例:弹簧床垫、弓箭、弹弓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弹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程度如何,哪些环节需要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弹力,如橡皮筋、弓弦等,并探讨其应用。

人教版物理八下《弹力》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下《弹力》ppt课件
3
撑竿跳的竿子是用玻璃钢做 的;玻璃钢有什么性质 如果用橡皮泥做的竿子会怎 么样 回忆压弹簧 拉橡皮筋时手的感受;
3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4
思考:
1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弹力的方向又是指向什么方向 3弹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5
例子
提出 问题
书放在桌面上
书对桌面: 压力
桌面对书: 支持力
;
5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几点操作要
求;
使用时注意:看 调 测 读四个环节; 17
注意:
1 测量前;明确量程和分度值; 被测量的力不能大于测力 计的量程;以免损坏测力计;最好对被测量预先估计;
2 使用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 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检查指针 弹簧 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在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 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调零;
书发生形变吗 为什么 压力怎么来 的 桌子形变了吗 为什么 支持力怎么 来的
6
分析
桌子发生了形变;要恢 复原状;要向上恢复;所以 向上产生弹力支持力
书发生了形变;要恢复 原状;要向下恢复;所以向 下产生弹力压力
弹力产生条件:1物体直接接触 2 发生弹性形变
所以拉力 压力 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第2节 弹力
1
试一试,想一想
恢复到原 来形状
没有恢复到 原来形状
用力分别压弹簧 拉橡皮筋 挤压橡皮泥 捏面 团;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
2
一 弹力:
1 弹性:受力时发生形 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 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
2 塑性:形变后不能恢 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八年级物理弹力》课件

《八年级物理弹力》课件
3 实例问题解析
通过几个实际问题的解析,帮助您理解如何计算和应用弹性势能。
胡克定律简介
了解胡克定律的背景和基本原理,探讨如何使用该定律来描述线性弹性体系 的行为。
弹簧力常数计算
弹簧材料特性
深入了解影响弹簧力常数的 材料特性,以及如何选择合 适的材料进行计算。
步骤和公式
通过具体的步骤和公式,演 示计算弹簧力常数的方法, 帮助您掌握相关技巧。
《八年级物理弹力》PPT 课件
欢迎来到《八年级物理弹力》PPT课件!本课件将为您介绍弹力的概念和应 用,带您深入了解物理中的弹性力。
弹力的定义和概述
通过清晰的定义和简明的概述,我们将探索弹力是如何作用于物体的,以及 在物理世界中的重要性。
示意图演示弹力
弹簧伸缩示意图
通过示意图演示,您将看到弹 簧的伸缩原理以及弹力如何影 响物体的运动。
总结与回顾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您已经了解了弹力的定义和概述,弹性势能的计算方法, 胡克定律的简介,以及弹簧力常数的计算。我们还探讨了应用示例中的弹簧 振子。祝贺您对弹力有了深入的了解!
橡皮筋拉伸示意图
了解橡皮筋的弹性特性,以及 拉伸时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蹦床弹跳示意图
通过蹦床的弹跳过程,揭示弹 力对物体的反弹和能量传递的 重要性。
弹性势能的计算方法
1 恢复力和形变关系
了解恢复力和形变之间的数学关系,以便计算弹簧等系统中的弹起源,以及如何应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弹性体系。
实验数据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加深对 弹簧力常数计算过程的理解, 并扩展到复杂情况。
应用示例:弹簧振子
1
振动周期
通过分析弹簧振子的运动,探讨振动周期与弹簧力常数和质量的关系。
2

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ppt课件
弹力与摩擦力方向关系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而弹力的方向则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在有些情况 下(如传送带问题),摩擦力和弹力的方向可能不在同一直 线上。
06
课堂互动环节
学生提问及回答
弹力定义
学生提问弹力的定义,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并解 释。
弹力产生条件
学生探讨弹力产生的条 件,互相交流并得出结 论。
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 其中k为劲度系数,x为形变量。
弹性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势能叫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大小有 关。
弹力与势能关系
势能转化
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它具有弹性势能。如果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形变 减小,那么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动能)。
作业布置
老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巩固所学弹力知识,为下节课做准备。
THANKS
感谢观看
弯曲弹力
定义
物体受到弯曲力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而产生的 弹力。
应用
弯曲的梁、弓箭、跳板等。
示例
当弓箭被拉弯时,弓的形状发生变化,产生弯曲 弹力。
03
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弹力
弹簧床垫
床垫中的弹簧能够根据人体重量和姿势变化发生形变,提供舒适 的支撑力,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弹性衣物
衣物中添加弹性纤维,使得衣服具有更好的贴合度和舒适度,方便 活动。
01
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至 合适位置。
03
02
实验步骤
04
2. 用细线将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记 录测力计示数。
3. 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步骤2,记录数 据。

物理《弹力》课件优秀课件

物理《弹力》课件优秀课件

物理《弹力》课件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弹力》这一主题,内容涉及教材第十一章第一节:《弹力的定义与计算》。

详细内容包括: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影响因素、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弹力的概念,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弹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弹力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弹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及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演示用弹性绳、小球。

学具:弹簧测力计、弹性绳、小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观察弹簧的形变与力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用手拉弹性绳,观察弹性绳的形变与力之间的关系。

2. 弹力的定义与产生条件(1)教师讲解弹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

(2)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弹力的产生,加深对弹力的理解。

3. 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1)教师演示:改变弹簧的拉伸长度,观察弹力大小的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弹性绳的弹力与形变程度、材料种类的关系。

4. 弹力的计算方法(1)教师讲解弹力的计算公式。

(2)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弹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弹力的实际应用教师举例说明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床垫、弹弓等。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影响因素。

2. 弹力的计算公式。

3. 实际应用案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2)计算题:一根弹性绳的弹性系数为k,当拉伸长度为x时,弹力为F。

若拉伸长度变为2x,弹力是多少?2. 答案:(1)见课堂笔记。

(2)弹力为2F。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影响因素掌握较好,但在计算题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初中物理《弹力》完整课件

初中物理《弹力》完整课件

初中物理《弹力》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第四章《力与运动》中的第三节《弹力》。

内容包括: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以及弹性形变和弹性极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弹力的影响因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重点:弹力的定义,弹力的产生条件,弹性形变和弹性极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弹性物体(如弹簧、橡皮筋等)。

学具:弹簧测力计,弹性物体,记录用的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弹簧拉伸和压缩的实物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弹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2. 弹力的定义与产生条件解释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恢复原状时产生弹力。

3. 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

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讲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原理,演示使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弹力的计算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弹力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定义2. 弹力的产生条件3. 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5. 例题及解题思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道关于弹力的题目。

答案:根据题目要求,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和最终答案。

2.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弹力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给出弹力现象的描述和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弹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掌握较好,但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上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床、橡皮筋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力、压力·········
观察物体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压塑料尺的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越____(大/小) 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____(长/短)
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 变就越大
信息快递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N)
猜一猜 测量力的工具
弹簧测力计
0
0
0
1
1
2
看一看 观察弹簧测力计
结构:
指针
弹簧、指针、刻度盘和秤钩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_量__程___,使用时不 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_分__度__值__.
3、校正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 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零刻 度处,若不在,应调零。
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的 方向沿_弹__簧__的__轴__线_方向;观察时,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_垂__直__。
3.人站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时,水泥地 面_____(会/不会)产生形变
4.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量范围 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下 C.使用前应校零 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
5. 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 ) A.因为人的耐力是有限的,时间长了感觉费力 B.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力 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 D.弹簧伸长得越长,所需的拉力越大
力 弹力
力是什么
手 推 汽车
手 拉 弹弓
手 举 杠铃
脚 压 跳板
棒击球 机吊物
锤砸钉 弦射箭
手 手 手 脚 棒 锤 机 弦
物体
推 拉 举 压 击 砸 吊 射
作用
汽车 弹弓 杠铃 跳板 球 钉 物 箭
物体
形变和弹力
形变
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弹性形变 撤去外力后就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弹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力
6. 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弹簧测力计 的指针已处在0.2N处(没受拉力时),没来得 及调零就用它去测力了。如果读数是2.5N,则 所测力的实际大小为 ( )
A.2.5N B.2.3N C.2.7N D.无法判断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 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弹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刻度盘 秤钩
谁对,谁错?
a
b
c
弹性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巩固练习
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人对船的推力 B.水对浆的推力 C.船的重力 D.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2.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发生弹性 形变的是 ( )
A.钢板、弹簧、面团 B.弹簧、橡皮筋、橡皮泥 C.弹簧、钢板、橡皮筋 D.钢板、木板、泥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