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作者:王云霞, WANG Yun-xia

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6

刊名:

污染防治技术

英文刊名: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21(3)

被引用次数:2次

1.张牧涵处理不当污染环境,我国建筑垃圾怎样处理 2006

2.王春罗.赵由才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 2004

1.学位论文杨浩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模式研究2009

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总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很多城市中建筑垃

圾一般不经过处理,便被运送至城市郊区及周边乡村进行填埋和堆放处置。同时,

由于城市建筑垃圾具有成分种类数量多和特性复杂等特点,这也使得建筑垃圾对

周围环境影响影响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所以一旦城市建筑垃圾对城市周边环

境造成严重影响,要想再使其恢复或接近于未被污染前的环境,则需要政府部门

耗费更多的环境治理经费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消除对环境的影响,这样也会

间接的阻碍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城市建筑垃圾技术处理及管理方面,我国许多学者也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

研究,然而我国大部分研究都只是着眼于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技术方法和方式上

面,同时,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模式方面非常单一且主要采用卫生填埋一种处

理方法。因此为了弥补了目前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方法强调单一处理过程最优的缺

点,本文将生命周期评价运用于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模式研究中。

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工具,不仅可以对城市建筑垃圾整个

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而且还可以通过利用城市建筑垃

圾生命周期评价所得出的结果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环境相关标准和规章制度提供

了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以城市建筑垃圾从进入收集点到被处理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城

市建筑垃圾生命周期评价,分析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各组成成分在不同处理方式下

对环境的影响,找出城市建筑垃圾的每种主要组成成分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一种

处臀组合,并在考虑环境影响与经济效益基础之上,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建

筑垃圾管理模式,并为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模式

2.期刊论文李俊峰.张光生.刘付程城市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以芜湖市为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4)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本文以芜湖市为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建筑垃圾对环境影响的特征及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3.学位论文刘天星城市住宅建筑代谢及其环境影响研究——以1949-2003北京城市住宅发展为例2005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住宅的建设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尤其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住宅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就很好的说明了目前住宅快速增加的趋势。住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居住生活的场所,居住面积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都大大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住宅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占用大量土地,并且由于地表景观的变化带来一些诸如热岛效应、地化循环被阻断等问题。因此,在住宅建设给城市居民带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不仅仅要注意研究住宅的设计、规划,也要研究住宅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尤其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这对保护世界资源和能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城市住宅发展较快的北京为例,分析了建国后55年北京住宅的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这里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种间接的环境影响,而没有考虑对城市环境的小范围内的直接影响。

论文将城市住宅看作一个系统,首先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该系统的物质代谢过程。代谢过程可以分为三部分:建筑材料的输入、建筑材料的转化固定和建筑垃圾的输出。然后按照建筑结构将北京住宅分为了三类:砖混、框架和剪力墙,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住宅单位面积建筑材料消耗量的推算,根据住宅面积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计算北京每年建设新住宅所需要的总的建筑材料的量,即为系统的输入量。根据每年新建和拆除的面积,我们又计算了输出的建筑垃圾量,这些建筑垃圾的来源可分两部分:一是新建住宅工地施工所产生的;二是旧宅拆除所产生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三种结构的住宅中剪力墙对建筑材料的消耗量最大,贡献主要来自于石子、沙子和钢材。而由于近几年剪力墙结构在住宅中的比例逐渐增大,所以造成了建材的增长速度要大于住宅面积的增速。1979年之前,垃圾总量(系统输出)比较少,其后快速增加。1999-2003年垃圾产生量是1974-1978年的31.6倍,并且从1989年开始拆迁改造产生的垃圾量开始大于新建住宅产生的量。由于输入量的大幅增加,系统对建筑材料的固定也是绝对的增长,但是固定效率在1979年之前一直处于波动期,之后到1989年相对较稳定,1989年之后固定效率逐渐下降。从模型分析来看,建筑材料的代谢过程是单向不可逆的过程,这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闭合循环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要减少其环境

负荷一方面要改进技术,合理搭配建筑结构,提高固定效率,减少系统输入;另一方面要加强循环利用,既可以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又可以减少系统的输入。 在对住宅建设物质流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又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北京55年住宅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对象主要是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等过程,不包括住宅使用阶段及以后生命周期阶段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资源开采、能量消耗和环境排放三方面的环境影响都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尤其1999-2003年比1994-1998年三方面的影响增加了1倍左右。其中,在资源消耗方面,经过对1kg各种建筑材料所消耗资源的标准化和加权后发现,钢材的资源耗劫潜力也是远远大于其它几种建筑材料;能量使用方面,钢材生产的能耗量也是最大,然后依次是木材、水泥、机砖,而石子和沙子在采掘过程中能耗较小;环境排放方面,钢材也反映出比别的建筑材料高的多的环境影响。因此钢材是导致住宅总的环境影响增加的最主要原因,由此而导致单位面积钢材使用量较大的剪力墙结构的住宅相比其他两种结构其环境影响也将更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初步了解了建国后北京住宅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住宅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共性,因而也可以对不同尺度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