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登泰山观日出_沪教版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登泰山观日出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登泰山观日出《登泰山观日出》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着名的风景名胜;一;;一;泰山日出的绮丽风光。
全文根据登泰山和观日出分两部分,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其中,登泰山部分作者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日观峰的所见所感;观日出部分详细介绍了日出的美丽与壮观景象。
这两部分中,作者多处采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清晰的思路将美景的特点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对于这样写景的文章,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应该没多大的困难,但文中多处出现的比喻句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语文学习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写作技巧的积累。
在认真钻研了教材后,我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在了登山部分,教学目标为:(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2)学习登泰山的内容,知道作者是通过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换来描述景物的,体会泰山的雄伟壮丽;(3)读读、品品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比喻的;学习比喻句的写作技巧。
一、听写训练,激情导入课前2分钟,我让学生进行了一次听写练习: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
这样既迅速地调整了学生的情绪,让他们能及时进入学习状态,又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听、写的练习,可谓一举多得。
待学生准备就绪,我开始用多媒体出示多幅美丽壮观的泰山风景图,并用包含激情的话语导入新课:泰山巍峨雄伟,峻拔壮观,历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名人宗师,都对它仰慕备至。
孔子lsquo;登泰山而小天下rsquo;传为佳话,杜甫lsquo;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rsquo;,更成千古绝唱。
而泰山日出这一美丽壮观的奇景,又为它添上了绚丽的一笔,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为之前往。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去那儿走一走,看一看。
学生的思维很快就被那一幅幅绮丽的画面所吸引,学习热情顿时高涨。
二、细细品读,比较体会在初步感知了游记的写作特点和理清文章的结构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比喻句。
登泰山观日出 教案
登泰山观日出教案教案标题:登泰山观日出教案目标:1. 了解泰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2. 学习登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4. 增强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展示泰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向学生介绍泰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登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装备选择、身体状况检查、步行姿势等;2. 引导学生了解登泰山所需的体力和耐力。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行设计登泰山的行程安排,包括出发时间、路线选择、休息点等;2.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模拟登山过程,包括行走、攀爬、休息等;3. 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行程安排。
四、观察与总结(15分钟)1. 登山结束后,学生进行观察和总结,记录自己在登山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登山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
五、课堂展示(15分钟)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的登山行程安排和观察总结;2. 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课堂延伸(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泰山的自然环境;2. 讨论并提出保护泰山的具体措施。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记录;3. 学生对泰山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的理解程度;4. 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教案拓展:1.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其他名山,比较其地理特点和文化意义;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培养其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3. 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为保护泰山的环境做出贡献。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登泰山观日出-1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登泰山观日出-1课程目标1.了解“主题”的含义,理解文本中主题的表达;2.掌握“描写”的文学技巧,形象生动地描写日出的场景;3.引导学生用五个感官去感知周围的世界;4.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加深对景物描写的理解。
课程重点1.理解主题,把握主旨;2.掌握描写的文学技巧,生动描写日出的画面。
课程难点1.理解“主题”的含义,分析主题的表达;2.通过描写表达主题,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技巧。
教学过程Part 1 导入环节1.师生互动,引入文章主题:读唐代杜甫的《望岳》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
2.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感想、体验。
Part 2 预习环节1.学生独立阅读《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登泰山观日出-1》一文,并完成相关问题;2.学生回答问题时需注意归纳主题,把握作者的情感。
Part 3 边读边解环节1.学生找出文中的描写,解释其含义;2.通过感性认识描写的词语,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3.引导学生从“比喻”、“拟人”等角度分析描写的艺术效果。
Part 4 学以致用1.让学生观看一段日出的视频,体验日出的美景;2.学生仿照作者的描写,通过自己的语言写出对日出的感受;3.让学生互相交流,交流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
Part 5 作业布置1.学生完成试题册中的相关题目。
教学建议此次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感性认识描写的词语,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
在启发学生的感知能力时,建议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课程,带学生感受自然界中不同的感觉、视野、味道、声音等感性体验。
教学评估本篇教案针对学生的感知能力进行提高,所以在课程评估方面,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在授课之后的一定时间内,再次把学生带到山中,让学生感受更加自然的感官体验,此时老师可以通过互动问题、小组竞赛等方式,检测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案范文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登泰山”和“观日出”两部分内容;了解作者抓景物特点、展开想象,将景物写清楚、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阔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作者抓景物特点、展开想象,将登泰山、观日出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2、进一步学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作用,从而感悟泰山、日出的特点。
并能尝试着写几句。
[教学准备]: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1、读课文,并理解词语。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了解泰山的绮丽风光。
[教学设计]: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学生“课前两分钟演讲”——以“小导游”的形式简单介绍泰山。
播放泰山风景资料,请学生介绍有关泰山的知识。
2、揭示课题。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小导游到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泰山,一起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出示课题:17登泰山观日出说明:查找资料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交流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课前两分钟演讲”,请一名“小导游”边播放泰山风光边向大家作介绍,让学生对泰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学习课文作一个铺垫。
活泼的形式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读通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依据课题,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1—6节、7—9节)(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分内容之后的感受。
2、讨论交流。
板书:登泰山(千辛万苦)观日出 (壮美)说明:充分开拓课文资源,以词句为重点,设计各种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选词用语的能力。
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分别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分内容之后的感受,对于加强学生选用恰当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研读课文,品味词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1—6小节)——登泰山。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登泰山观日出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登泰山观日出一、教学目标1.了解泰山的地理和历史文化背景。
2.认识山的形态特征及山顶景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心和审美能力。
3.运用阅读和写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课文《登泰山观日出》2.泰山的地理和历史文化背景3.山的形态特征及山顶景象三、教学重点1.了解泰山的地理和历史文化背景。
2.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能运用该知识进行语文阅读和写作。
3.能够较准确地描写泰山的形态特征及山顶景象。
四、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从文字和图片中获取泰山的地理和历史文化信息。
2.帮助学生运用语文阅读和写作技能来描写泰山的形态特征及山顶景象。
五、教学方法1.阅读讲解法:先通过图片及文字讲解泰山的地理和历史文化,引导学生感受泰山的雄伟与壮美。
2.听说读写法:通过朗读课文、听取其他同学的看法、阅读其他相关课文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泰山的形态特征及山顶景象的认知。
3.多媒体展示法: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呈现出泰山的造型,展现出泰山在日出时的美景。
六、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泰山的图片、地图等素材,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大致位置、高度、历史和文化等背景信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阅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先默读,然后集体朗读,学生可以自己描绘泰山的形态特征以及日出的景象,并进行讨论和分享,实现信息交流。
3.讲解泰山的历史文化和形态特征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地理和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山的形态特征和山顶景象,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审美能力。
4.分组阅读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阅读一段有关泰山的文章,并撰写与之相关的问题。
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展示。
5.写作活动让学生在了解泰山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一篇有关泰山日出景象的文章,并进行交流展示。
6.评价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行评价,并针对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登泰山观日出》教案、教学设计
3.课后阅读:阅读与泰山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了解泰山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拓宽知识视野。
- “阅读课后,相信你们会对泰山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小组分享: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次关于泰山的分享活动,内容包括泰山的地理、历史、文化及自己的感悟。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景介绍: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泰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泰山的兴趣和好奇心。
- “同学们,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山,它就是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被誉为‘五岳之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登泰山观日出的课文,感受泰山的神奇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成语和俗语,如“巍峨”、“气象万千”等,并能正确运用。
-学习并模仿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情感抒发等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领悟人生哲理,培养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知识梳理: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巩固记忆。
-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登泰山观日出》,掌握了重点词语、成语和俗语,学习了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的写作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课后拓展:教师布置与泰山相关的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课后,请大家查阅与泰山相关的资料,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为下节课的分享做好准备。”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登泰山观日出-1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登泰山观日出-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课文《登泰山观日出-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登山观日出,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
3.学会理解和运用文章中的一些文言辞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学习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式,扩充词汇量。
3.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及其辞藻的作用。
2.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泰山的图片来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泰山吗?有没有听说过观日出的故事?2. 学习课文(30分钟)•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登泰山观日出-1》,了解大意。
•教师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的用法。
3. 文字理解与分析(30分钟)•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登泰山观日出-1”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爬山观日出?•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进一步分析登山观日出的意义,与大自然的关系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
4. 理解生僻词语及辞藻运用(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提供相应的解释和例子。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一些文言词语的作用和表达的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文言词语及辞藻的用法和作用。
5. 分析修辞手法(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学生分组合作,寻找其他修辞手法,并解释其表达的意义。
6. 练习与写作(20分钟)•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观日出的作文,应用所学的生词和辞藻。
•学生交换作文,相互点评和修改。
7. 总结与提问(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包括课文的主旨、文言词语的作用、修辞手法的意义等。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登泰山观日出-1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登泰山观日出-1一、本课目标1.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及其传说故事。
2.掌握运用常识和常识推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3.积极参与问答、小组讨论等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学习任务的把握。
4.训练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并能以生动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充分发挥语言表达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及其传说故事。
2.学习影响太阳升起的自然因素。
3.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1.理解太阳升起的自然因素和人类认识它的历史过程。
2.学习用常识和常识推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作品展示。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首先播放登泰山观日出的视频,向学生介绍泰山的地理位置及其历史文化。
2. 学习自然因素影响太阳升起的情况1.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自己想象和思考,提出自然因素有哪些,对太阳的升起有什么影响。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自然因素最基本的五个方面: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球轴倾斜、大气层、地理位置。
3.教师播放PPT,详细讲解这五个基本方面对太阳升起的影响,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自然因素对太阳升起的影响。
3. 学习太阳升起的历史进程1.教师向学生介绍人类认识太阳升起的历史进程,让学生感受到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发展过程。
2.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演示,向学生展示人类认识太阳升起的历史发展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实验、发明创新中推进了认识世界的历史进程。
4. 学生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1.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在不用手表和钟表的情况下,最好地测太阳的高度和角度。
2.学生自由讨论,展开研究。
3.学生在小组内自己取得了成果和创新,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六、学生作品展示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小组中研究所得的成果,以文献的形式呈现在整合性作品中,课堂结尾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作品。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案[教育]
17、登泰山观日出教案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关于描写我国山川、河流、大海的文章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赞美我国美好河山的文章,那就是位于我国山东省中部的著名的旅游胜地泰山。
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伐登上这座高山去观看那里的日出。
(板书课题)读课题。
从课题我们能够知道这篇文章写的内容是。
二、初读课文,感知写作顺序师:根据这两个过程为文章分一下段落。
三、研读课文,欣赏美景,感悟写法(一)研读“登泰山”部分文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句子描述了泰山绮丽的景色,哪一个地方的美景让你感受最深的呢?用“——”划出。
那里景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
▲“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把泰山比作成了一堵墙,形象地写出了泰山雄伟高大的特点。
句中关键字“顶天而立、天有多高、山有多高”也表示高的特点(板书:高)(媒体出示夜色中的泰山)看,这就是顶天立地、高耸入云的夜色中的泰山!让我们一起来朗读好这个句子。
▲(第4小节山势)“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
”两个比喻,把山势比作马鞍俯卧、驼峰耸立。
写出了山势的奇。
(板书:奇)想象一下,云雾笼罩之下,山势还会有哪些形状呢?(有的如大象俯卧;有的如猩猩爬树;有的如公鸡报晓;有的如黄牛拉犁。
)▲(第4小节云海)“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①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云比做成了棉絮、绸带、浪花,让人感受到了云海壮观美丽的特点。
②排比,三个比喻组成了一个排比句,突出了云的洁白、轻柔、变化多端,富有动感(板书:美)这里的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动感的美,让人感觉像是步入了仙境了一般。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案范文.doc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登泰山”和“观日出”两部分内容;了解作者抓景物特点、展开想象,将景物写清楚、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阔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作者抓景物特点、展开想象,将登泰山、观日出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2、进一步学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作用,从而感悟泰山、日出的特点。
并能尝试着写几句。
[教学准备]: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1、读课文,并理解词语。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了解泰山的绮丽风光。
[教学设计]: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学生“课前两分钟演讲”——以“小导游”的形式简单介绍泰山。
播放泰山风景资料,请学生介绍有关泰山的知识。
2、揭示课题。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小导游到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泰山,一起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出示课题:17登泰山观日出说明:查找资料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交流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课前两分钟演讲”,请一名“小导游”边播放泰山风光边向大家作介绍,让学生对泰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学习课文作一个铺垫。
活泼的形式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读通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依据课题,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1—6节、7—9节)(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分内容之后的感受。
2、讨论交流。
板书:登泰山(千辛万苦)观日出(壮美)说明:充分开拓课文资源,以词句为重点,设计各种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选词用语的能力。
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分别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分内容之后的感受,对于加强学生选用恰当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研读课文,品味词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1—6小节)——登泰山。
五年级语文下册17《登泰山观日出》 精选教学PPT课件2沪教版
友情与爱情,也败给了伟大的时间。 我们离散在岁月的风里,最后,不见了踪影。 突然,我发现自己也在渐渐遗忘某些人,某些事,渐渐在远离一些人的生活。
安静的走近,安静的离开。 离开·遗忘
我不怕遗忘,只是心里会遗憾, 然而,面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们本就无力。 我想,我们都可以,空空的前行.一对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姐妹,几经周折才被一家礼品公司招聘为业务员。 她们没有固定的客户,也没有任何关系,每天只能提着沉重的钟表、影集、茶杯、台灯以及各种工艺品的样品,沿着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寻找买主。五个多月过去了,她们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仍然到处碰壁,连一个钥匙链也没有推销出去。 无数次的失望磨掉了妹妹最后的耐心,她向姐姐提出两个人一起辞职,重找出路。姐姐说,万事开头难,再坚持一阵,兴许下一次就有收获。妹妹不顾姐姐的挽留,毅然告别那家公司。 第二天,姐妹俩一同出门。妹妹按照招聘广告的指引到处找工作,姐姐依然提着样品四处寻找客户。那天晚上,两个人回到出租屋时却是两种心境:妹妹求职无功而返,姐姐却拿回来推销生涯的第一张订单。一家姐姐四次登门过的公司要招开一个大型会议,向她订购二百五十套精美的工艺品作为与会代表的纪念品,总价值二十多万元。姐姐因此拿到两万元的提成,淘到了打工的第一桶金。从此,姐姐的业绩不断攀升,订单一个接一个而来。 六年过去了,姐姐不仅拥有了汽车,还拥有一百多平方米的住房和自己的礼品公司。而妹妹的工作却走马灯似地换着,连穿衣吃饭都要靠姐姐资助。 妹妹向姐姐请教成功真谛。姐姐说:“其实,我成功的全部秘诀就在于我比你多了一次努力。” 只相差一次努力啊,原本天赋相当机遇相同的姐妹俩,自此走上了迥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不只是这位姐姐,多少业绩辉煌的知名人士,最初的成功也就源于“多了一次努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登泰山观日出_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登泰山观日出_沪教版登泰山观日出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课题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写了“登泰山”和“观日出”两部分,并了解游记“移步换景”的写法。
3、品味语言,感知作者抓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正确表达。
4、领略“五岳之尊”泰山的神奇壮丽,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1、品味语言,感知作者抓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正确表达。
2、领略“五岳之尊”泰山的神奇壮丽,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
教学准备老师:相应的课件。
学生:1、读课文,并理解词语。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了解泰山的绮丽风光。
教学过程一、认识泰山,导入课题(课前播放泰山影像资料)1、师:说到中国的名山大川,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五岳”:(出示齐读)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师:说到五岳,人们必然会想到素有五岳独尊、五岳之长之称的泰山。
2、(出示齐读)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师: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交流:(1)闻名中外:A、你还能想到哪些与之意思相同的词语?(出示)B、泰山如此有名,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对它的了解?泰山的闻名不仅因为它的无限风光,还因为它独特的政治地位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泰山的闻名是因为它无限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早在 1987年12月11日,泰山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游览胜地: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得泰山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3、带着对泰山新的认识,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齐读句子)过渡:能够亲自登上泰山,一览泰山美景,那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
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将共同学习第十七课,一起去——(齐读)登泰山观日出动形象具体。
4、但是,同样是比喻,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出示: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登泰山观日出_教学设计_教案
登泰山观日出_教学设计_教案第一篇:登泰山观日出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
能根据课文题目来分清课文脉络,能找出相应的小节。
2.感知作者抓事物特点来进行贴切比喻的方法,并能初步学习运用。
3.欣赏写景的优美片段,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感受祖国山河之美。
2.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作者抓景物特点、展开想象,将登泰山、观日出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进一步学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作用,从而感悟登泰山观日出的写作特点。
并能尝试着写几句。
3.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学生“课前两分钟演讲”——以“小导游”的形式简单介绍泰山。
播放泰山风景资料,请学生介绍有关泰山的知识。
2、揭示课题。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到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泰山,一起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出示课题:17登泰山观日出二、读通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自学要求:(1)依据课题,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1—6节、7—9节)(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分内容之后的感受。
2、讨论交流。
板书:登泰山(千辛万苦)观日出(壮美)三、研读课文,品味词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1—6小节)——登泰山。
1、指名读1—6小节,思考:什么时候,作者分别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物?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出有关词语。
2、小组讨论并填空。
3、发现了吗?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篇游记的?师小结:课文1—6节,作者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日观峰的所见所感。
文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句子描述了泰山绮丽的景色。
4、默读课文1——6小节,用“——”划出登泰山时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批注。
一会儿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5、交流句子,体会泰山的特点以及“我”由此产生的感受。
(1)高:出示:“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小学语文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登泰山观日出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登泰山观日
出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自主地学习课文,把课文读正确,并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词句。
2.能根据课题理清课文脉络,找到相应小节,并了解游记的写作顺序及一般写法。
3、学习文中的比喻句,并展开想象,用上合适的比喻修辞手法将景物写生动,写具体。
4、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和体会泰山的“高大、起伏、美丽、险峻”的特点。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可在课前通过相关的预习自学自主识字,当然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概括、表达、理解、感悟的能力,但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有差异。
相对语文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已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清晰、明确、完整地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等。
而相对语文学习能力的弱的学生在概括能力上还存在一点问题。
语文学习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写作技巧的积累。
文中出现的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已不陌生后,但实际运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比喻用得恰当、生动、优美,尚须多加点拨、练习。
因此,教师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设计形式多样的说写练习,以提高其整理材料、组织语言和表情达意的能力。
3重点难点
学习写游记,通过时间和地点这两条线索来描绘景物,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和体会泰山的“高大、起伏、美丽、险峻”的特点。
学习文中的比喻句,并展开想象,用上合适的比喻修辞手法将景物写生动,写具体。
4教学过程。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登泰山观日出》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登泰山观日出》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登泰山观日出》一文的阅读理解。
1.2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文本中的重要信息,掌握文章大意;2.学生能够通过细节推断作者心情、景物描写;3.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知识,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3 教学重点1.理解文本中的关键信息;2.推断作者心情;3.运用已有知识回答问题。
1.4 教学难点推断作者心情。
1.5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2.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阅读。
1.6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讲解PPT;2.学生准备课本和笔。
1.7 教学流程1.7.1 导入教师出示PPT,呈现一张日出的照片,然后向学生发问:“你们看到这张图片,想到什么?”1.7.2 呈现原文教师在黑板上或PPT上呈现本节课所学习的文章。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的文章段落。
1.7.3 合作阅读让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阅读文章段落,并询问学生以下问题:1.文章的主人公是谁?2.主人公登泰山的目的是什么?3.文章中景色如何?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
1.7.4 感知让学生准备一个小组报告,反映他们的感受,并回答以下问题:1.你是否与主人公有类似的经历?请谈谈你的感受。
2.你觉得登泰山的意义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想法。
1.7.5 精读教师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回答以下问题:1.主人公看到日出时的感受是什么?2.为什么作者说泰山是“方圆五百里,高入云端”(引自课文)?1.7.6 总结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要点。
二、教学反思在教学本节课时,一开始的导入环节不是很成功,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
后来又尝试了一些方式,发现画面的切换、出示图片、故事导入等方式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此外,在“合作阅读”环节,发现部分学生仍然存在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英语的阅读习惯,对于句子理解和篇章的逻辑关系还不够熟练。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登泰山观日出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登泰山观日出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泰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培养对泰山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感受大自然美景的习惯;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文中提取信息,归纳总结。
二、教学重难点1.阅读理解,从课文中提取信息,在没有明确表述的情况下进行归纳和总结;2.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向学生展示泰山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泰山的兴趣。
预习导入(10分钟)1.根据学生的背景知识,复习山的基本常识,如山的分类、山的地理位置等。
阅读理解(15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登泰山观日出》;2.学生小组讨论,归纳课文中泰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记录在白板上;3.整理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感受大自然(15分钟)1.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泰山之巅,感受大自然的美景;2.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眼前的景象。
深入理解(20分钟)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注意细节和描写;2.学生分组,选择自己认为最能表达泰山的一段话,写在纸上,并解释自己选择这段话的原因。
总结巩固(10分钟)1.教师总结泰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引导学生进行回顾;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泰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泰山的兴趣。
同时,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阅读理解还较为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登泰山观日出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登泰山观日出一、教学目标1.了解泰山和日出的情况;2.认识不同的地貌和景观;3.理解作者的感受和想法;4.训练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散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2.理解作者描写泰山和日出的语言表达;3.理解作者在登泰山观日出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登泰山观日出时的情感和感受;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四、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并准备相关问题;2.准备投影仪或黑板,展示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问学生:大家是否知道泰山和日出的情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了解。
2. 阅读课文(15分钟)请学生阅读教材上《登泰山观日出》一文,并用简短的语言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 听读课文(30分钟)请学生听老师朗读《登泰山观日出》,并让学生自己跟读,感受文字的意境和情感。
4. 理解课文(40分钟)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情感,如:1.作者在文章中的写作方式是怎样的?2.文章结构的特点是什么?3.作者为什么要登泰山观日出?4.文中作者看到的景色和感受是什么?5. 课文创作(30分钟)请学生以《登泰山观日出》为题材,创作一篇自己的散文,写一下去看雪景或者其他景色的感受和想法,并展开写作过程。
6. 口头交流(10分钟)请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分享给同桌,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7. 课后作业1.完成散文的修改,并提交到老师手中。
2.阅读教材上的诗歌,感受诗人的意境和情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散文这一文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通过讨论和分享,训练学生口头表达和思维逻辑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貌和景观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要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情,提高阅读理解和创作能力。
五年级语文下册 登泰山观日出 1教案 沪教版
登泰山观日出教学背景:本文描写了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泰山日出的绮丽风光。
文章以登泰山和观日出分为两个部分,脉络清楚,重点突出。
其中,“登泰山”部分作者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日观峰的所见所感;“观日出”部分详细介绍了日出的美丽与壮观景象,最后一节直抒胸臆,将登高观日出时的感受完全表达了出来。
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而要完成这一目标,首先要有时间的保证。
譬如本课教学中就有两处景物描写,一则是作者穿过对松亭时所见到的“云海”,一则是课文主要内容之一“日出”。
这两部分内容无论从描写方法的指导,还是从朗读训练的培养,都不能“点到为止”,而是要花一定的时间,通过扎实的语言文字,修辞方法以及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去感受瞬息万变的奇特云雾,去领略泰山日出的绮丽风光。
新课程开宗明义地要求教师充分开掘课文写作资源,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组写作指导与训练,通过“登泰山”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其写作方法——写游记要抓住时间和地点这两条线索来描写景物。
又通过“云雾”和“日出”片段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抓住景物变化特征”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的描写方法,然后创设情境,以“参观菊花展览”进行仿写,让学生从朗读中学会写作,从写作中领会方法,从而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学生“课前两分钟演讲”——以“小导游”的形式简略介绍泰山。
2.揭示课题:登泰山观日出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依据课题,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分内容之后的感受。
2.讨论交流。
三、研读课文,指导探究。
1.学习第一部分内容(1—6小节)——登泰山。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用不同符号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地点”和“感受”的词句。
(2)学习第4小节,感受云雾中变幻莫测的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泰山观日出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课题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写了“登泰山”和“观日出”两部分,并了解游记“移步换景”的写法。
3、品味语言,感知作者抓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正确表达。
4、领略“五岳之尊”泰山的神奇壮丽,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品味语言,感知作者抓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正确表达。
2、领略“五岳之尊”泰山的神奇壮丽,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
教学准备
老师:相应的课件。
学生:
1、读课文,并理解词语。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了解泰山的绮丽风光。
教学过程
一、认识泰山,导入课题
(课前播放泰山影像资料)
1、师:说到中国的名山大川,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五岳”:
(出示齐读)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师:说到五岳,人们必然会想到素有五岳独尊、五岳之长之称的泰山。
2、(出示齐读)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师: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交流:
(1)闻名中外:
A、你还能想到哪些与之意思相同的词语?(出示)
B、泰山如此有名,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对它的了解?
泰山的闻名不仅因为它的无限风光,还因为它独特的政治地位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泰山的闻名是因为它无限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早在 1987年12月11日,泰山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
(2)游览胜地:
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得泰山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3、带着对泰山新的认识,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齐读句子)
过渡:能够亲自登上泰山,一览泰山美景,那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
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将共同学习第十七课,一起去——(齐读)登泰山观日出
动形象具体。
4、但是,同样是比喻,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出示: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有的像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小结:不再是简单的比喻,比喻的同时还写出了云雾的动态美。
谁能读好它,读出这种云雾扩展飘动升腾的感觉。
指名读,男女生齐读
4、这真是“白雾横天,飞云遍岭,一片虚幻迷朦”啊。
这云雾还像些什么呢?
你们看——(出示云雾图片)
你能不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也试着来写一句比喻句,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上两三句或者用上动态描写的手法。
出示: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
交流、点评
小结:山的静与云雾的动相映成趣,这真是巍巍泰山多胜景,青山云雾共长天。
5、过渡:作者从凌晨两点半开始登山,到达日观峰,已是7点10分,这漫长而且艰辛的登山之旅,为的就是看到泰山日出啊。
6、出示“泰山日出”图片
(1)师:用一个词语说一说这日出带给你的感受。
(壮美蔚为壮观……)
带着这样一种感受,自己先大声地读一读日出的过程并用不同符号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天空颜色变化以及太阳逐渐变化的词语。
(2)交流、板书。
观日出过了七八分钟出现鱼肚白不断扩大
一会儿淡红色加深了
一刹那出现一道弧边半圆挣脱地面
(3)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作者抓住颜色的变化,形象地写出了日出前天空的变化。
(4)引读日出时的句子(这里作者抓住的是日出时形状的变化来写的。
)
(5)选择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试着读好它
7、日破云涛万里红,看到日出,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齐读)“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情不自禁”你是怎么理解的?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
作者抑制不住的是历经艰辛登上泰山的之后的喜悦,抑制不住的是看到难得。